病源內(nèi)消病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熱結(jié)于腎。內(nèi)熱之所作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者。石性歸腎。腎得石則實。實則消水漿故利。利多則不得潤養(yǎng)五臟。臟衰則生諸病焉。由腎盛之時。不惜真氣。恣意快情。數(shù)使虛耗。石熱孤盛。則作消中。故不渴而小便多也。(出第五卷中)
千金論曰∶夫內(nèi)消之為病。當由熱中所作也。小便多于所飲。令人虛極短氣。又內(nèi)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而又不渴。正觀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久。忽然房道強盛。經(jīng)月余漸患渴。經(jīng)數(shù)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以來。百方療之漸以增劇。四體羸 。不能起止。
精神惚恍?谏嘟垢啥。此病雖稀。甚可畏也。利時脈沉細微弱。服枸杞湯即效。若恐不能長愈。服鉛丹散立效。其間將服除熱宣補丸。枸杞湯方。
www.med126.com枸杞枝葉(一斤) 栝蔞根(三兩) 石膏(三兩) 黃連(三兩)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五服。日三夜二服。困重者多合?始达嬛<海藻菘菜豬肉。
鉛丹(二分熬別研入) 栝蔞根(十分) 甘草(十分炙) 澤瀉(五分) 胡粉(二分熬研入) 石膏(五分研) 白石脂(五分研入) 赤石脂(五分)
上八味搗研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少壯人一匕半。患一年者服之一日瘥。二年者二日瘥?噬跽咭苟。若腹中痛者減之。丸服亦佳。一服十丸。以瘥為度。不要傷多。令人腹痛。此方用之如神。已用經(jīng)今三十余載矣。忌海藻菘菜。文仲云。腹中痛者。宜漿水飲汁下之亦得。又備急云。不宜酒下。用麥汁下之亦得。丸服者服十丸。日再服。合一劑。救數(shù)人得愈。古今錄驗云∶服此藥了。經(jīng)三兩日。宜爛煮羊肝肚空腹吃之。或作羹亦得。宜湯淡食之。候小便得咸苦。即宜服后花蓯蓉丸。兼煮散將息。
又療腎消渴。小便數(shù)。宜補丸方。
黃 (三兩) 栝蔞(三兩) 麥門冬(三兩去心) 茯神(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 黃連(三兩) 知母(三兩) 干地黃(六兩) 石膏(六兩研) 菟絲(三兩) 肉蓯蓉(四兩)
上十二味末之。以牛膽汁三合。共蜜和丸梧子大。以茅根汁服三十丸。日漸加至五十丸。一名茯神丸。(集驗同)又療腎氣不足。虛損消渴。小便數(shù)。腰痛。宜服腎瀝湯方。
羊腎一具(去脂膜切) 遠志(二兩去心) 人參(二兩) 澤瀉(二兩) 干地黃(二兩) 桂心(二兩) 當歸(二兩) 龍骨(二兩) 甘草(二兩炙)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五味子(五合)茯苓(一兩) 芎 (
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羊腎取一斗二升。納藥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蔥酢物蕪荑。(集驗同)又阿膠湯。療久虛熱。小便利而多;蚍⑷颂摕。多由汗出當風取冷;枷愀勰_。喜發(fā)動。兼消渴腎消。脈細弱。服此即立減方。
阿膠(三兩) 干姜(二兩) 麻子(一升) 遠志(四兩去心) 附子(一兩炮) 人參(一兩) 甘草(三兩炙)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說云∶小便利多白。
日夜數(shù)十行至一石。令五日服之甚良。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又腎消夜尿七八升方。
鹿角(一具炙令焦)
上一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漸漸加至一匕半。
又黃 湯。主消中虛勞少氣。小便數(shù)方。
黃 (二兩) 芍藥(二兩) 生姜(二兩) 當歸(二兩) 桂心(m.payment-defi.com/hushi/二兩) 甘草(二兩) 大棗(三十枚) 麥門冬(一兩去心) 干地黃(一兩) 黃芩(一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崭箿胤秩<珊T遢坎松[蕪荑。
古今錄驗論。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飲水多。小便數(shù)。無脂似麩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數(shù)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飲水不能多。但腿腫腳先瘦小。陰痿弱。數(shù)小便者。此是腎消病也。特忌房勞。若消渴者倍黃連。消中者倍栝蔞。腎消者加芒硝六分。服前件鉛丹丸。得小便咸苦如常。后恐虛憊者。并宜服此花蓯蓉丸方。
花蓯蓉(八分) 澤瀉(四分) 五味子(四分) 紫巴戟天(四分去心) 地骨皮(四分) 磁石(六分研水淘去赤汁干之研入) 人參(六分) 赤石脂(六分研入) 韭子(五分熬) 龍骨(五分研入) 甘草(五分炙) 牡丹皮(五分) 干地黃(十分) 禹余糧(三分研入) 桑螵蛸(三十枚炙) 栝蔞(四分)
上十六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以牛乳空腹下二十丸。日再服。忌海藻菘菜胡荽蕪荑等物。
又服前丸渴多者。不問食前后。服煮散方。
桑根白皮(六分) 薏苡仁(六分) 通草(四分) 紫蘇莖葉(四分) 五味子(六分) 覆盆子(八分) 枸杞子(八分) 干地黃(九分) 茯苓(十二分) 菝 (十二分) 黃(二分)
上十一味搗。以馬尾羅篩之。分為五帖。每帖用水一升八合。煎取七合。去滓。溫服。
忌酢物蕪荑。(出第二十六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