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痢同)
《巢氏病源》小兒久利候∶春傷于風(fēng),至夏為洞泄。小兒春時解脫,為風(fēng)所傷,藏在肌肉,至夏因為水谷利,久經(jīng)連滯不瘥也。凡水谷利久,腸胃虛,易為冷熱。得冷則變白膿,得熱則變赤血,若冷熱相加,則赤白相雜。利久則變腫滿,亦變病蜃,亦令嘔噦,皆由利久脾胃虛所為也。
《圣惠》∶夫小兒久赤白痢者,由冷熱不調(diào),熱乘于血,血滲腸間,與冷氣、津液相雜而下。甚者腸虛不復(fù),故赤白連滯,久不瘥也。
《鳳髓經(jīng)》滑腸瀉歌∶(宜與香連丸、紫霜丸二方,并與《吉氏家傳》方同,香連丸方見冷熱痢門,紫霜丸方見腹痛下痢門。)
脾中有積熱遲留,至使終年瀉不休,項軟見人多哽氣,更兼清水鼻中流,少聞有似黃金色,若有垂腸更不收,形證又看胸膈上,胸前深赤汗如油,眼上脈紅難療理,唇赤生瘡命亦休,大抵調(diào)脾方定瀉,古人用藥有縱由。
《千金》治痢下久不瘥神驗七味散方
黃連(八分) 龍骨 赤石脂 濃樸 烏梅肉(各二分) 甘草(炙,一分) 阿膠(三分,炙)
上治下篩,漿水服二方寸匕,日二。小兒一錢匕。
《千金》治少小久痢淋瀝,水谷不調(diào),形羸不堪大藥湯者,宜此枳實散方
上用枳實二兩,炙,治下篩。三歲以上飲服方寸匕。若兒小以意服,日三。
《外臺》∶文仲、華佗治老小下痢,柴立,不能食,食不化,入口即出,命在旦夕,久痢神驗方。
黃連(末) 亂發(fā)灰 醇苦酒 蜜(各半雞子殼許) 白蠟(方寸匕) 雞子黃(一枚)
上六味于銅器中炭火上,先納苦酒、蜜、蠟、雞子黃攪調(diào),乃納黃連末、發(fā)灰,又攪煎,視可取出為丸。
久困者,一日一夜盡之?烧,二日盡之!吨夂蟆吠。
《外臺》∶《千金》云∶吾患痢三十余年,諸療無效,唯服此方得愈也。安石榴湯療大注痢,及白滯困篤欲死,腸已滑,醫(yī)所不能療方。
干姜(生姜倍之) 阿膠(各二兩。別以水漬之) 黃柏(一兩,細切) 石榴(一枚,小者二枚)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納膠令烊,頓服。不瘥,復(fù)作。療老人、小兒亦良。人羸者,稍稍服之,不必頓盡,須臾復(fù)服。石榴,須預(yù)取之!吨夂蟆吠。一方無黃柏,用黃連。
《外臺》∶劉氏療小兒膿痢,直從春至秋冬以來不瘥者方。
薤白(切,一合) 生姜 蕪荑(各一分) 子芩 黃柏 阿膠 芍藥 濃樸(炙) 人參(各二分) 地榆 當(dāng)歸(各三分) 香豉(一合,綿裹)
上十二味切,以煮銀水重濾者一升半,煮取九合,分服,以瘥為度。秋末、冬末加赤石脂半兩、干姜一分、白術(shù)二分,大小量之。忌如常法。
《外臺》∶《必效》療小兒久痢,無問冷熱,疳痢悉主之方。
棗(一枚去核,勿令皮破。納胡粉,令滿)
上二味于炭火中燒令如炭,于瓷器中研之,以米飲和分服。一歲以下分服之,不過三顆瘥。王郎中處得之此方,傳用甚效。
《宮氣方》治小兒久痢不較。
上用沒石子二個切,熬令黃色,研作末,餛飩內(nèi)食之。
《圣惠》治小兒久赤白痢,漸至羸弱,胃氣全虛,不欲飲食。丁香散方
丁香 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黃連(去須,銼,微炒) 當(dāng)歸(銼,微炒) 訶梨勒( ,用皮)白術(shù)(銼,微炒) 伏龍肝(各半兩) 木香(一分) 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久赤白痢,肌體羸瘦,四肢煩熱。朱砂丸方
朱砂(半兩)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麝香(一錢) 雄黃 硫黃(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為末,湯浸蒸餅和丸黍粒大。每服以新汲水下二丸,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久赤白痢,累醫(yī)不瘥。黃丹丸方
以上三味同細研,用醋拌于生鐵銚子內(nèi),燒如茶褐色。
砒霜(一分)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訶梨勒(半兩,煨,用皮,搗為末) 麝香(一錢)
上件藥同研為末,用生姜自然汁濃研,香墨浸蒸餅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以冷甘豆湯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曩痢,經(jīng)久不斷,增減有時。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微炒) 人參(去蘆頭) 赤石脂 龍骨 甘草(炙微赤,銼) 黃芩 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白茯苓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半兩) 烏梅肉(一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飲下七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曩痢久不瘥,腹多鼓脹,痢如棗花,宜服通玄丹方
巴豆(一兩) 油(一升) 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先將油于鐺內(nèi),以急火煎巴豆,看爆出者收之,去皮心,紙裹壓去油,入麝香研,以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冷水下二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博濟方》治小兒社后瀉痢,久患不瘥,大腸滑泄,烏龍散
龍骨 黃丹 定粉 豬指甲子(各等分)
上件四味,同入一瓷罐子內(nèi),安藥,以物塞口,用火 令通赤,放冷取出,研為末。每服半錢,米飲調(diào)下。
《譚氏殊圣方》∶小兒瀉痢甚青黃,久患時多轉(zhuǎn)滑腸,下部脫肛頻努咽,朝朝焦瘦漸羸 。斗門散
訶子 枳殼 地榆(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diào)下。一歲以下半錢。
《嬰孺》治小兒下利不住龍骨湯方
龍骨 甘草(炙) 黃連(各四分) 當(dāng)歸 干姜(各一分)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未食,溫分三服。
《嬰孺》治小兒利,已服湯,利去實,實去后而不住,龍骨湯方
龍骨(五分) 甘草(炙) 干姜 當(dāng)歸 黃連 赤石脂 附子(炮裂,去皮臍) 前胡(各三分)
上以水四升煮一升二合,為五服,旦服至午,令盡。
《嬰孺》治小兒冷熱痢,經(jīng)時不止,體羸不堪,余治瘥而又發(fā)。黃連煎方
上用黃連好者二兩,水七升,蜜八合,煎取一升三合,絞去滓。百日兒半合,二百日、一歲一合。
《嬰孺》治小兒下痢,經(jīng)時不斷,羸瘦,脾胃冷弱,食不消化。雞骨丸方
雞骨(一具,宿雌雞胸前及肋骨,全用一具) 黃連(六分) 濃樸(三分) 曲(炒) 甘草(炙) 白術(shù)(各四分) 麥檗(炒黃) 烏梅肉(各二分) 人參 赤石脂 黃芩 白龍骨(各五分) 桔梗(二分)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白飲下二十五丸,日二服。量兒大小與之。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小兒久瀉脾虛,不進飲食,食訖仍前瀉下,米谷不化。溫白丸方
白術(shù)(一分,用米泔浸少時,切炒) 丁香(半錢,炒) 半夏(一錢半,湯泡洗七遍)
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此○大。每服半歲三丸,三五歲五七丸,淡生姜湯吞下,早晚各進一服。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小兒久瀉,脾困不思乳食,恐作脾風(fēng)。惺惺散方
天麻 全蝎(炒,各半錢) 木香(炮) 糯米 人參 茯苓(各微炒) 白扁豆(炒) 山藥(焙) 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用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棗子半斤,煎十?dāng)?shù)沸服。
漢東王先生《家寶》治嬰孩久瀉,久患脾虛,發(fā)搐變作慢驚風(fēng),或作慢脾風(fēng)等。竹瀝膏方
白術(shù)(一分,蜜炒) 大附子(去皮臍,炮了秤一錢) 全蝎(m.payment-defi.com/rencai/七個,每個用七葉薄荷裹,湯泡麻黃,令軟纏定,慢火炙黃色) 犀角(鎊末,秤一錢) 濃樸(用甘草水煮,焙干,一分)
上為末,竹瀝為膏,旋丸。嬰孩每服一黑豆大,二三歲一皂子大,四五歲龍眼核大。以意加減,薄荷湯化下。
張渙香礬丹方 治泄瀉久不瘥。
木香 白礬(慢火枯成粉。各一兩) 訶黎勒皮(微炮) 酸石榴皮(炒黑。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定利丹方 治痢久不瘥。
密陀僧 白礬 定粉 黃丹(各一兩)
以上四味,以新瓦器盛,紙筋和泥固濟,文武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又入∶
龍骨 黃連(各一兩。為細末)
上件同研勻,粟米飯搗成膏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血痢,黃連湯下;白痢,用阿膠湯下;相雜,米飲下。量大小加減。
張渙紅脂丹方 治赤白痢久不瘥。
赤石脂 干姜 肉豆蔻(各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食前。
張渙妙應(yīng)膏方 治久痢赤白,諸藥末效。
密陀僧(取末) 黃丹(研) 定粉(研。各半兩)
以上同研細,用醋拌于生鐵銚子內(nèi),燒如茶褐色,再入∶
訶黎勒 木香(各一兩。別搗,羅為細末) 真砒霜 麝香(各一錢) 巴豆(十粒,去皮心膜,出油)
上件都研勻細,用黃蠟四兩,慢火熔,同諸藥熬成膏。每服黍米大,未周 小兒一粒,二、三歲二粒,四、五歲三粒,六、七歲五粒,十歲以上七粒。若血多,甘草湯放冷下;膿多,艾葉湯溫下。臨眠睡服。
《嬰童寶鑒》治小兒久瀉不瘥餅子方
膩粉(一錢) 定粉(五錢匕) 白面(十錢匕)
上件和勻,用雞清搜作餅子十個,炮熱,用米飲磨下一餅,小者半餅。
《嬰童寶鑒》治小兒秋后痢不瘥者,餅子方
北礬(燒末) 定粉 白面(各半兩) 膩粉(少許)
上件和勻,水搜作餅子,如小錢大,飯飲磨下一餅。
《九 衛(wèi)生》鉛金丹 療小兒久痢膿血方。
朱砂 砒霜 黃丹 粉霜 草烏頭(各一錢) 巴豆霜(一分,研去油)
上件同研勻,熔黃蠟一分,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漿水下。取積,用乳香湯下。
《劉氏家傳》治小兒臟腑久泄瀉不止方。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藿香 丁香 木香 肉豆蔻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藿香合糯米煮粥飲調(diào)下。或只入姜錢,水煎亦可。
《張氏家傳》治赤白痢,并久瀉不止,通神丸方
沒藥 乳香 五靈脂(三味研為末。每味以一大錢匕) 巴豆(七個,薄紙裹,壓出油)
上件滾拌,研令細,滴水為丸。大人,綠豆大;小兒,粟米大。濃研,木瓜水下一丸。
《張氏家傳》治小兒諸般瀉痢久不止,經(jīng)驗木香丸方
肉豆蔻(面裹,煨熟) 木香 訶子(煨,取皮秤用。各等分)
上件搗,羅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米湯下。小兒瀉止后又肚脹,一日兩服或三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急驚積,及壯熱、面黃、久瀉,青黛丸方
青黛(二錢) 朱砂 粉霜 膩粉(各研) 乳香(同粉霜研) 水銀砂子(各一錢) 砂(一錢半,白湯泡瓷器內(nèi),煎干秤)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膜,細研,壓出油,只用霜)
上件八味為末,棗肉為劑,施丸之。小可患及常服綠豆大。取驚積,每服豌豆大或皂皂大,并用煨皂兒去皮心,只用白仁煎湯,使溫調(diào)破與服。
《王氏手集》治痢久不止方。
上取雞子一枚,和蠟作煎餅與食。
《王氏手集》神圣烏金散 治小兒腸胃虛弱,久利膿血,腹痛后重,減食羸瘦,及疳痢腫滿方。
上為末,每服一平錢,食前麝香米飲調(diào)下。忌生冷油膩,量小大加減。
《吉氏家傳》治氣痛久瀉,利不止。木香散方
陳皮 青皮(各半兩) 肉豆蔻(二個) 丁香(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字,陳米飲下。
《吉氏家傳》治久瀉不止,不思飲食。丁香散方
丁香 肉豆蔻 陳紫蘇 陳皮 鹽木瓜(各等分)
上末。每服半錢,米飲調(diào)下。
《吉氏家傳》治疳痢久不瘥救急方
雞屎礬(一兩,炙) 黃柏(二兩,炙) 母丁香(十個) 麝香(二錢)
上細末。每日平旦取一錢匕,以米飲調(diào)服。次煮罌粟粥熱服。
《吉氏家傳》治久瀉不止方。
濃樸(姜炙) 桔梗(炙) 芍藥 訶子 當(dāng)歸(各等分)
上末。每服一錢,飯飲下,止有神效。
《吉氏家傳》治久痢不止,變水瀉方。
楚梅( ,存性) 白礬( 。等分)
上末,水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米飲下,紫蘇湯亦得。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小兒瀉痢,久不住方。
上取橡斗子,每一枚用膽礬填,合定一枚,用細泥裹 ,煨火泥干橡斗子,煙退取出,去泥細研,滴井華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甘草白姜湯下。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小兒冷熱作瀉,熱藥不止,宜服此藥方
上為末,冷水調(diào)下半錢。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筱帚丸 治小兒久痢方。
黃連(二錢,末) 大蒜(半個,炮熟)
上入黃連末,為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煎凈,筱帚湯下。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小兒久痢不瘥,宜服砒霜丸方
砒霜 雄黃 干蟾灰(各一分) 麝香(一錢)
上件為末,湯浸蒸餅和丸如粟米大,米飲下一丸。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又方
蕪荑(半兩) m.payment-defi.com/yaoshi/羊子肝(一枚)
上件藥以肝切作片子,以蕪荑末摻在肝內(nèi),線子纏,以米泔煮令熟,搗爛,糯米飲和丸如麻子。每服五丸,用米飲下,早晚各一服。
長沙醫(yī)者鄭愈傳治小兒脾胃不和,臟腑滑泄,久痢不止方
濃樸 肉豆蔻(面裹煨) 陳皮 丁香 木香 藿香 甘草(炙)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以上各等分)
上件為細末,用煉蜜和為劑。每服皂皂大,米飲化下。
《莊氏集》俞穴∶秋深冷利不止,灸臍下二寸、三寸間動脈中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