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曰∶中脘隱隱痛者胃疽,其上肉微起者胃癰。(中脘穴,又名胃募,在臍上四寸。)
又曰∶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盛。
《素問》∶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甲乙經(jīng)》沉細作沉澀。)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于胃中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病能篇。)
《圣濟錄》云∶胃脘癰,由寒氣隔陽,熱聚胃口,寒熱不調(diào),故血肉腐壞。以氣逆于胃,故胃脈沉細。以陽氣不得上升,m.payment-defi.com/pharm/故人迎熱盛,令人寒熱如瘧,身皮甲錯,或咳嗽,或嘔膿唾血。若脈洪數(shù),膿成也,急排之。脈遲緊,瘀血也,急下之,否則其毒內(nèi)攻,腐爛腸胃矣。
李東垣曰∶臟腑腸胃內(nèi)瘡內(nèi)疽,其疾隱而不見,目既不見,手不能近,所為至難,可以診其脈而辨之,亦可知矣。有胃脘癰者,當候胃脈,人迎者,胃脈也。其脈沉細者氣逆,逆則甚,甚則熱聚胃口而不行,胃脘而為癰也。若其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也;設脈遲緊,雖膿未就,已有瘀血也。宜急治之。不爾,則邪氣內(nèi)攻,腐爛腸胃,不可救也。(《十書》)
《百效全書》云∶胃脘居心穴之下,其生癰也,外證寒熱如瘧,胃濁則肺金失養(yǎng),或咳或嘔,或唾膿血,皮膚錯縱。多因飲食七情火郁,彼又外感寒氣,使熱濁之氣填塞胃脘,胃中清氣下陷,故右關脈來沉細,胃中又為寒氣所隔,故人迎脈來緊盛,有此二脈,胃癰始成。宜大射干湯。如痰氣上壅,甘桔湯;大便不利,太乙膏作丸服之;小便赤澀,腹?jié)M不食,三仁湯;膿出食少,補中益氣湯。
竇漢卿曰∶凡內(nèi)癰,余嘗以薏苡仁湯、牡丹皮散、太乙膏治之亦效。若吐膿血,飲食少思,宜助胃壯氣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專治其瘡。(《全書》)
朱丹溪曰∶內(nèi)疽者,因飲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發(fā),用射干湯主之。
馮魯瞻曰m.payment-defi.com∶胃癰者,胃為水谷之海,多氣多血多熱,若邪熱內(nèi)泊,則兩熱相合,故結為癰。而胃脈必沉細,人迎必甚盛,蓋胃脈見于右關,本宜洪大而反沉細者,足見胃氣之逆也。人迎者,胃經(jīng)穴名,在結喉兩旁,亦有動脈應于其間,見于左寸。今若人迎甚盛,而右關沉細,則愈見熱壅聚于胃口而不行,故不能充于脈耳。人見人迎脈盛,誤為傷寒,禁其飲食,則必死。(《錦囊》)
又曰∶胃脘癰者,何以別之?《內(nèi)經(jīng)》云∶人病胃脘癰者,當論脈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反甚,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治法與腸癰同,初以疏利之藥導其滯,次用排膿消毒托里之藥調(diào)之,此其大法也。
張仲景曰∶胃癰初起,中脘穴必隱痛微腫,寒熱如瘧,身皮甲錯,并無咳嗽咯吐膿血,由飲食之毒,七情之火,熱聚胃口而成癰也。脈來沉數(shù)者,清胃射干湯下之。若脈澀滯者,瘀血也,牡丹皮湯下之。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也,赤豆苡仁湯排之。體倦氣喘作渴,小水頻數(shù)者,肺氣虛也,補中益氣湯加麥味補之。
大射干湯 治胃癰始成。
射干 升麻 白術 赤芍藥 赤茯苓 山梔仁水煎熟,入蜜生地汁和服。
甘桔湯 治胃癰痰氣上壅。
三仁湯 治胃癰小便赤澀,腹?jié)M不食。
射干湯
射干 升麻 犀角 麥門冬 元參 大黃 黃芩(各一錢) 芒硝 梔子 竹葉(各五錢) 水煎服。
赤豆苡仁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