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曰∶呃逆者,胃氣不和,上沖作聲,聽聲命名,故曰呃也,《靈樞篇》謂噦。以草刺鼻作嚏,嚏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已,按∶此治噦之法,即今外治呃逆之道也。
是《內(nèi)經(jīng)》之噦,即今之呃也。諸家謂干嘔為咳逆,或因嘔而傷胃氣以致呃,因咳而吊動胃氣以致呃方可,若以干嘔即是呃逆,咳逆即是呃逆,大謬矣。有外感,有內(nèi)傷。
【外感呃逆之癥】身發(fā)寒熱,嘔逆作呃,此表邪傳里之癥也。內(nèi)熱口渴,唇焦便赤,上沖作呃,此積熱內(nèi)沖之癥也;蛘Оl(fā)乍止,或連續(xù)不已,此痰火攻沖呃逆之癥也。
【外感呃逆之因】外受風(fēng)邪,邪傳半表半里,里不受邪,抑遏少陽生升之氣,則上沖作呃。若
【外感呃逆之脈】左脈弦大,少陽有邪。右脈沉數(shù),胃熱里實。右關(guān)虛澀,胃家虛熱。
右脈滑大,胃中痰飲;蠖鴶(shù),乃是痰熱。
【外感呃逆之治】若表邪入里,小柴胡湯和之。胃熱失下者,承氣湯下之;胃熱便利者湯;胃熱兼虛者,橘皮竹茹湯m.payment-defi.com。若胃中兼痰飲者,橘皮半夏湯加枳、桔;兼熱者,梔連二陳湯加葛根、竹茹。
小柴胡湯 治寒熱嘔苦,呃逆不止。
承氣湯 見食積喘門。
瀉心湯 治火逆上沖,呃逆不止。
橘皮竹茹湯 消痰止呃方也。
橘皮 半夏 竹茹 人參 生姜 甘草
橘皮半夏湯
半夏 橘皮
有寒加生姜。有熱加梔、連。
梔連二陳湯 家秘治痰火呃逆,加葛根、竹茹。
陳皮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葛根 山梔 m.payment-defi.com/yaoshi/川連 竹茹
【內(nèi)傷呃逆之癥】外無表邪入里,身無寒頭痛,惟見呃聲發(fā)作,或三四聲而即止,或呃數(shù)聲之外,或連續(xù)而不已者,此內(nèi)傷呃逆之癥也。
【內(nèi)傷呃逆之因】或因中氣不足,或因胃氣損傷,水谷入胃,難以運(yùn)化,或膏粱積熱,胃火上沖,或胃寒冷凍飲料,水寒上逆;或脾胃不和,臟腑為病,或怒動肝火,肝氣怫逆,或肝腎陰虧,陰火上沖,此皆內(nèi)傷呃逆之癥也。
【內(nèi)傷呃逆之脈】脈見微弱,中氣不足,或見沉數(shù),膏粱積熱,或見促結(jié),臟腑不和,或見弦數(shù),肝膽有火,左尺數(shù)大,真陰不足。
【內(nèi)傷呃逆之治】若中氣不足,六君子湯。痰火上沖,梔連二陳湯、半夏瀉心湯。積熱上攻,梔連平胃散,加葛根、竹茹。胃家受寒者,丁香柿蒂湯、理中湯。水停心下,二陳湯,苓桂術(shù)甘湯,食滯中宮者,枳術(shù)湯、枳桔、平胃散、蒼樸二陳湯。怒動肝火者,加味柴胡湯。陰血不足,陰火上沖,知柏四物湯。陰精不足,相火上沖者,知柏地黃丸、家秘知柏天地煎加廣皮。
若肝腎之精血皆不足,肝腎之陰火合而上沖者,家秘肝腎丸。
六君子湯 見前章。
梔連二陳湯 見前章。
半夏瀉心湯 治痰火沖逆。
半夏 川連 甘草 黃芩 人參 干姜
梔連平胃散 加葛根、竹茹,家秘治熱積呃逆。
山梔 川黃連 蒼術(shù) 濃樸 陳皮 甘草 葛根 竹茹
丁香柿蒂湯 治胃寒呃逆脈遲者。
丁香 柿蒂 人參 生姜
二陳湯 見濕痰門。
苓桂術(shù)甘湯 見痰飲門。
枳術(shù)湯 見食積門。
蒼樸二陳湯 即平胃散加蒼術(shù)、濃樸。
加味柴胡湯 治肝膽之火上沖呃逆。
柴胡 黃芩 陳皮 甘草 山梔 丹皮
知柏地黃丸 見前。
家秘天地煎
黃柏 知母 天門冬 地黃 廣皮
家秘肝腎丸
東垣云∶呃是陰火上沖,古方悉以胃弱言之,而不及火,未盡病情。人之陰氣根據(jù)胃為養(yǎng),胃土傷損,則木氣乘之,陰為火所乘,不得內(nèi)守,木挾相火,直沖清道而上。言胃弱者,陰氣弱也。然亦有實者,不可不知。脾與胃,一陰一陽也,二者不諧則逆。右腎,陰中有陽也,在下相凌亦逆;左腎主水,性不上逆,必右腎相火炎上,挾其沖任,如以火吸水,則水上騰,熱天龍現(xiàn),而水從地起,不可盡謂之寒也。肝木之風(fēng),從少陽之火沖克,亦必從火為治。
劉宗濃曰∶呃逆一癥,有寒有火,有實有虛,有熱痰、有水飲,不可專作寒。若平人飲食太速,或飲水喜笑,或膏粱積熱,或痰火水飲,或動五志厥陽之火,皆能致呃,皆是實癥。夫火性炎上,今其癥乃自下沖上者,非火而何?《準(zhǔn)繩》云∶治此癥須分寒熱,如因汗吐下后,誤服寒涼過多,此虛中之寒也,當(dāng)溫補(bǔ)之,理中湯、丁香柿蒂湯;如脾胃陰虛,火逆上沖,此虛中之熱也,當(dāng)以清補(bǔ)之,參術(shù)湯下大補(bǔ)丸;若夫傷寒失下,痰飲停蓄,暴怒氣逆,膏粱積熱,皆實癥也,皆當(dāng)隨其邪之所在,涌泄清利可也;若胃中虛而有熱,橘皮竹茹湯、人參竹茹湯。戴人曰∶呃逆因痰與熱,胃火者極多,火呃大急,乍呃乍已,脈數(shù)有力;寒者連綿不已,脈沉而逆,外無熱候,二便清利;痰者,呼吸時有痰聲,六脈滑大;虛者呃而無力,呃聲不急,連呃綿綿,虛癥外現(xiàn)。張三錫曰∶有痰火,有氣虛,有郁氣,有陰火,有死血,有食滯。痰火者,脈洪滑有力,癥兼惡心口干,梔連二陳湯;氣虛者,脈見虛軟,右寸口虛無力,四肢倦怠,或久病過服寒滑克削,六君子湯加減治之;郁氣者,脈多沉結(jié),胸次氣脹,四七湯、香砂二陳湯、越鞠丸煎服;陰火者,兩尺洪大而數(shù),或沉細(xì)而數(shù),呃逆面赤,此陰虛伏火,四物坎離丸煎服;死血者,脈見芤澀,至晚則呃,食物則呃,此飽后用力,血入氣分,桃仁紅花湯、桃仁承氣湯;食滯者,脈多沉滑有力,外癥噯氣飽悶,此食滯中脘,寒涼停積不化,宜銷化丸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