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醫(yī)方考 咳嗽門第十七 上課筆記
    

醫(yī)方考教程:咳嗽門第十七

卷二 咳嗽門第十七敘曰∶新咳易愈,久咳難愈。所以難愈者,病邪傳變而深入也。經(jīng)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是受邪之原亦多矣,豈可以易與乎?今考十五方,率舉其大耳。至于諸邪雜揉,則輕重標本,在人心權(quán)度而已,烏能編簡盡耶?消風百解散荊芥 麻黃(去節(jié)) 陳…

卷二 咳嗽門第十七

敘曰∶新咳易愈,久咳難愈。所以難愈者,病邪傳變而深入也。經(jīng)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是受邪之原亦多矣,豈可以易與乎?今考十五方,率舉其大耳。至于諸邪雜揉,則輕重標本,在人心權(quán)度而已,烏能編簡盡耶?

消風百解散

荊芥 麻黃(去節(jié)) 陳皮(去白) 蒼術(shù)(泔浸七日) 白芷 甘草(等分)
傷風咳嗽者,此方主之。

有頭疼發(fā)熱,鼻寒聲重者,傷風咳嗽也。傷風宜解肌,咳嗽宜利氣。荊芥、白芷、麻黃,可以解。魂惼、蒼術(shù)、甘草,可以利氣。經(jīng)曰∶辛甘發(fā)散為陽。夫六物皆辛甘,則皆解散矣。然能解散,便能利氣;能利氣,便能解散。其理恒相通者也。

金沸草

前胡 旋復(fù)花(各一兩) 赤芍藥(炒) 甘草(各一錢) 半夏(五錢,制) 荊芥穗(一兩半) 赤茯苓(六錢半)
因風咳嗽生痰者,此方主之。

風盛則氣壅,氣壅則痰上,痰上則咳嗽。前胡、旋復(fù),治風而兼行痰;荊芥、甘草,消風而兼利氣;半夏治痰,兼破氣逆;赤芍調(diào)榮,兼能制急;茯苓用赤,入丙丁也。

五苓散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 桂心
水寒射肺而成咳者,此方主之。

上焦有火,渴飲涼水,水為火格,不得潤下,停留于膈,水寒射肺,故令人咳。淡足以滲水,故用茯苓、豬苓、澤瀉、白術(shù);辛溫足以散寒,故用桂心。向非水寒為患,則五苓非所宜矣。有表證者,以傷寒小青龍湯主之。

丁香夏丸

檳榔(三錢) 細辛(炒) 人參(各五錢) 丁香 半夏(各一兩)
脾胃虛寒,痰飲積于胸膈之間,令人咳嗽者,此方主之。

脾胃溫暖,則能營運痰飲;脾胃虛寒,則痰飲停于胸膈,肺氣因之不利,乃作咳嗽。咳是有聲,嗽是有痰,有聲有痰,名曰咳嗽。經(jīng)曰∶治病必求其本。證本于脾胃虛寒,m.payment-defi.com則脾胃為本,咳嗽為標。故半夏之辛,所以燥脾,人參之甘,所以養(yǎng)胃,脾胃治則不虛;丁、姜之溫,所以行痰;細辛之辛,所以散飲。辛溫用則不寒,不虛不寒,則脾胃治而痰飲散,咳嗽止矣,用檳榔者,取其性重,可以墜痰,經(jīng)所謂高者抑之是也。

人參蛤蚧

人參(二兩) 真蛤蚧(一對,全者,河水浸五日,每換水洗,炙黃) 杏仁(去皮尖)甘草(各五兩) 茯苓 知母(炒) 桑白皮(蜜炙) 貝母(各二兩)
二、三年肺氣上喘,咳嗽膿血,滿面生瘡者,此方主之。

二、三年肺氣上喘,則病久而肺損矣?人猿瞿撜邭獠。鲅呙}病也。面為清陽之分,六陽之氣皆會于面,其氣常實,不易受邪。今滿面生瘡,此正氣衰而邪氣盛,乃小人道長,君茯苓,乃調(diào)脾而益金之母也。又曰∶蛤蚧為血氣之屬,能排血氣之毒,故此方用之調(diào)膿理血,亦假其性而伏奇于正也。

補肺湯

人參 黃耆(蜜炙) 川五味(炒) 紫菀(洗去土,m.payment-defi.com/wsj/各一兩)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黃(各二兩)
咳嗽肺虛者,此方主之。

參、耆,脾胃藥也。肺虛而益脾胃,乃虛則補其母也。地黃,滋腎藥也。肺虛而益腎,恐其失養(yǎng)而盜氣于母也。五味子,酸收藥也?榷啾厥猓视盟嵋允罩。紫菀涼肺中之式A桑

犀角地黃湯

生犀角(鎊) 牡丹皮(各二錢五分) 白芍藥(二錢) 生地黃(一兩五錢)
心移熱于肺而咳嗽出血者,此方主之。

心,火也;肺,金也。火者金之畏,心移熱于肺,乃咳嗽見火證,如吐血面赤是也,名曰賊邪,甚是難治。是方也,生犀能解心熱,生地能涼心血,丹皮、芍藥性寒而酸,寒則勝熱,酸則入肝,用之者,以木能生火,故使二物入肝而瀉肝。此拔本塞源之治也。

當歸龍薈丸

當歸(酒洗) 梔子(炒黑) 龍膽草(酒洗) 黃連(炒) 黃柏(炒) 黃芩(各一兩) 木香(一錢) 麝香(五分) 大黃(酒浸) 青黛(水飛) 蘆薈(各半兩)
煉蜜丸之。
肝移熱于肺而咳嗽者,此方主之。

咳嗽而兩肋痛,多怒,脈弦者,病原于肝也。肝者將軍之官,氣常有余,氣有余便是火,故宜瀉之。是方也,芩、連、梔、柏、草龍、青黛、大黃,皆能瀉火,而未必入肝;肝氣臊,諸藥得蘆薈、麝香之臊,同氣相求,可以入肝而平肝矣。然肝木為生火之本,而諸臟之火不無相扇,諸藥雖因蘆薈、麝香之引而入肝,然其性各有所屬,則能兼五火而治之矣。用當歸為君者,以其能和五臟之陰;以木香為佐者,以其能行諸藥之滯也。正考見火門。

左金丸

黃連(六兩) 吳茱萸(一兩,湯泡)
肝熱左脅痛,咳嗽,此方主之。

左金者,黃連瀉去心火,則肺金無畏,得以行金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吳茱萸氣臊味辛性熱,故用之以為反佐。此方君一臣一,制小其服者,肝邪未盛也;前方證邪盛矣,故用龍、薈諸藥以平之。彼之為患滋甚,自不得不用夫大隊之兵也。

六味地黃丸

熟地黃(八兩) 山藥 山茱萸(各四兩,凈肉) 牡丹皮 澤瀉 白茯苓(各三兩)
腎虛移熱于肺,咳嗽者,此方主之。

有足心熱,內(nèi)股熱,腰痛,兩尺脈虛大者,病原于腎虛也。熟地黃、山茱萸,味濃者也,味濃為陰中之陰,故能益腎;腎者水臟,虛則水邪歸之,故用山藥、茯苓以利水邪;水邪歸之則生濕熱,故用澤瀉、丹皮以導坎中之熱。滋其陰血,去其熱邪,則精日生而腎不虛,病根既去,咳嗽自寧矣。正考見虛損門。

順氣消食化痰丸

制半夏 膽南星(各一斤) 陳皮(去白) 香附(制) 蘇子(沉水者) 青皮(去穣,炒)神曲(炒) 蘿卜子(生用) 棠球肉(炒) 麥 (炒) 杏仁(去皮尖) 葛根(各一兩)
酒食生痰,五更咳嗽,胸膈膨悶者,此方主之。

痰之原,生于濕,故用半夏、南星以燥之;痰之滯,原于氣,故用香附以開之,杏仁以利之,青皮、陳皮以快之,蘇子、卜子以降之;食痰原于酒食,故用葛根以解酒,神曲、麥、棠球以磨食。

瓊玉膏

生地黃(四斤) 白茯苓(十三兩) 人參(六兩) 白蜜(二斤)
四共熬膏。
干咳嗽者,此方主之。

干咳嗽者,有聲無痰之名也;鸪擞诜,喉嚨yinyin而癢,故令有聲。病原于脾者有痰,病不由脾,故無痰也!兑住吩弧迷锶f物者,莫 乎火。相火一 ,則五液皆涸。此干咳之理也。生地黃能滋陰降火,白蜜能潤肺生津;損其肺者益其氣,故用人參;虛則補其母,故用茯苓。又地黃、白蜜皆潤,銖兩又多,茯苓甘而屬土,用之以佐二物,此水位之下,土氣乘之之義,乃立方之道也。他如火門阿膠散,主此證亦良。

潤肺湯

訶子 五味子 五倍子 黃芩 甘草
咳而失聲音,此方主之。

咳而失聲,危證也,有肺絕之兆。酸者能收,澀者能固,三子酸而澀,則能收其肺氣而固其脫矣,故此方用之。黃芩能清肺熱。甘草能調(diào)肺氣。此方乃劫嗽之劑也。

劫嗽丸

訶子仁 百藥煎 荊芥穗(等分)
共為末,蜜丸噙化。
久咳失氣,此藥亦宜用之;新咳者不宜用也。

《內(nèi)經(jīng)》曰∶薄之劫之。薄者,雷風相薄之薄,藥病摩蕩之名也。劫者,曹沫劫盟之劫,取之不以正也。久咳失氣,不用補劑,而用訶子、藥煎之澀;肺有火邪,不用潤劑,而用荊芥穗之辛,故曰劫也。

粉黛散

蚌粉(新瓦炒紅) 青黛(少許)
用淡齏水滴麻油數(shù)點調(diào)服。

綬帶李防御,京師人,初為入內(nèi)醫(yī)官。值嬪御閣妃苦痰嗽,終夕不寐,面浮如盤,時方有甚寵。徽宗幸其閣,見之以為慮,馳遣呼李。先數(shù)用藥弗應(yīng)。詔令往內(nèi)東門供狀,若三日不效,當誅。李憂技窮,與妻對泣,忽聞門外叫云∶咳嗽藥一文錢一帖,吃了今夜得睡。李使人市藥十帖,其色淺碧,用淡齏水滴麻油數(shù)點調(diào)服。李疑草藥性厲,并三為一自試之,既而無他,于是取三帖合為一,攜入禁庭授妃,請分兩服以餌。是夕嗽止,比曉面腫亦消。內(nèi)侍走白,天顏絕喜,錫金帛厥值萬緡。李雖幸其安,而念必宣索方書,何辭以對?殆亦死爾。命仆侍賣藥人過,邀入坐,飲以巨盅。語之曰∶我見鄰里服嗽藥多效,意欲得方,倘以傳我諸物,為銀百兩,皆以相贈不吝。曰∶一文藥,安得其值如此?防御要得方,當便奉告,只蚌粉一物,新瓦炒令通紅,拌青黛少許耳?燮渌鶑膩。曰∶壯而從軍,老而停汰,頃見主帥有此,故剽得之,以其易辦,姑藉以度余生,無他長也。李給之終身焉。昆謂∶蚌粉咸而枯,能軟堅痰而燥濕;青黛寒而苦,能清肺膈而除熱;齏汁酸咸,亦以軟痰;麻油之加,欲其就火而為向?qū)е?qū)爾。


點擊查看:<<醫(yī)方考>>目錄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