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傷寒論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讀:太陽病三要件:脈浮、頭項強痛、惡寒,有一件則首先要考慮是不是患了太陽病,不必三要件齊備。頭項強痛,也就是脖子不舒服,現在大多都往
頸椎病去想,而忽視了太陽病的存在。有小病大作之嫌。
2、太陽病,
發(fā)熱、汗出、惡風、(右)脈緩者,名(太陽)中風。
讀:因為第一條的緣故,傳統都將脈浮緩作為中風的脈象指證。我以為不妥,故加一右字,另為了區(qū)別于腦中風加了太陽二字。實際中,有此病時往往也呈現左脈浮右脈緩,不是即浮也緩。蓋右脈主氣,風氣本質一物。是否中風之名也由此而來呢?
3、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讀:個人以為,體痛作為外證來辨別中風與傷寒更易識且優(yōu)于有汗與無汗;陰陽,不僅指尺寸還應包括左右,而左右優(yōu)于尺寸。一般的傷寒用
麻黃湯,稍重麻黃加術湯,更甚麻附
細辛湯.現代社會節(jié)奏快大多首選麻附細辛湯,愚以為30歲以上的可用。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讀:此傷寒非彼傷寒,乃外感初時;脈靜與脈數急相對而言,吐=少陽,躁煩=陽明(頗欲吐有嘔的意思);以傳的觀點來看待疾病這應該是中醫(yī)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西醫(yī)的區(qū)別;怎么傳傳到哪兒這得看病者原有的狀況,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有后世發(fā)展出來的伏邪理論做依據;現在病者見醫(yī)生時往往是數日以后,不傳者少,又往往以它癥述之而掩蓋其發(fā)病之因醫(yī)者不可不察也。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讀:理論上,傷寒(即外感)過了一天就得考慮是否有它癥出現,然實際上還是以清除外感為要。陽明,外證多多,不惡寒反發(fā)熱是較重要的指證;內證則有太陽~,
脾約是也、正陽~,胃家實、少陽~,大便難。少陽,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欲食七大證。
壬辰7.7小暑 一點說明:此貼乃我自學經文的一個記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而且語言都是用的通俗語言不是傳統的那種,這大約是深受胡希恕的影響所致吧。我很少翻看歷代注家所注的經文,原因是我怕他們影響我對經文的解讀。也許等我把此經文用這種方式讀一遍之后,我會去看的,但現在我不會。我覺得吧,一個人對事物還沒形成自己看法時,看他人的書容易受到影響,尤其是對經文有各種各樣的解說時,你真不知道孰是孰非。當然,有天資聰明的人,能很快從諸家學說中比較從而找到自己覺得正確的東西來,但我不行。
說了這么多,目的就是一個,這篇文字很不成熟,尤其是用”按“的地方,更是不成熟了。希望大家都繞過“按”不讀,如果你想看的話。當然,如果你對文字有什么看法,也歡迎你的批判?偸遣灰芪业奈淖值挠绊懖藕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