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咽后膿腫(耳鼻喉科)為咽后隙的化膿性炎癥,早期為蜂窩織炎,繼而成為膿腫。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多由于口、咽、鼻腔、鼻竇感染,咽后壁異物、外傷等引起。慢性者多系頸椎和咽后隙淋巴結結核引起的冷膿腫。前者多見于3歲以下幼兒,后者多見于青少年。
癥狀表現(xiàn):
一、急性咽后膿腫 1.發(fā)熱達38℃以上,畏寒,咽痛吞咽困難,發(fā)聲不清,似口內含食物,鼻塞,睡眠時有鼾聲,如膿腫累及喉咽部則可有呼吸困難及喘鳴。2.患者呈急性病容,頭前俯并偏向患側,頸部活動受限,咽后壁粘膜充血并隆起,患側咽腭弓及軟腭均被推向前,頸部淋巴結腫大、壓痛。3.頸部正側位X線攝片,顯示咽后隙陰影增寬。
二、慢性咽后膿腫 1.起病緩慢,早期多只有結核癥狀,下午低熱、盜汗、消瘦等,直至膿腫較大漸有咽部阻塞感及吞咽困難。2.咽后壁膨隆,局部粘膜多無明顯充血。3.頸側位X線攝片可見頸椎骨質病變。
診斷依據(jù):
一、急性咽后膿腫 1.高熱、畏寒、咽痛,言語帶鼻音,睡眠有鼾聲,或有呼吸困難及喘鳴。2.急性病容,頸部活動受限,咽后壁粘膜充血并隆起。3.頸淋巴結腫大、壓痛。4.X線攝片顯示咽后隙陰影增寬。5.局部穿刺抽吸膿液。
二、慢性咽后膿腫 1.起病緩慢,有結核癥狀。2.咽后壁膨隆而局部粘膜無充血。3.X線攝片可見頸椎骨質病變。4.局部穿刺抽吸有多量米汁樣膿液。
治療:
1.急性者一經(jīng)確診應切開排膿,并給予足量有效抗生素及全身支持治療。2.慢性者以全身抗結核治療為主,局部可行穿刺抽膿并膿腔注入鏈霉素等抗結核藥。
預防常識:
咽后膿腫在用手指觸捫檢查須慎重輕柔,在作穿刺或切開排膿也應有充分應急準備,如吸引器、直達喉鏡等,以免膿腫突然破裂,膿液流入呼吸道而致窒息甚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