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Qiu shui xian
|
維藥名 | 蘇仁江
|
別名 | 掃兀鄰張、屬令張、屬闌章、屬令章、屬伶章、掃兀鄰章《回回藥方三十六卷》,拜日白日《藥物之園》。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秋水仙,是一種植物的地下鱗莖,與野大蒜相似,長卵圓形,稍扁。有白色,味甜者;有黃暗色;有暗黑色,味辛者。白色,味甜者為佳品;暗黑色,味辛者為次品,有毒,多為外用。葉與韭菜葉相似,長約半尺,花黃色!备鶕(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秋水仙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鱗莖。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秋水仙 Colchicum autumnale 1.
多年生草本,地下鱗莖卵圓形,由多個扁卵狀鱗瓣組成,外包以棕褐色的膜質(zhì)鱗片,下生有細須根,全體地下鱗莖直徑4~8cm。春天由鱗莖頂端生出數(shù)個直立的葉,長15~20cm,寬3~5cm,下部相互重合抱莖,先端尖銳,夏季葉枯萎。于9~10月間生出花莖,直立,有花1至數(shù)朵,子房奇特,殘留于鱗莖內(nèi),花冠筒圓柱狀,黃白色,長8~15cm,直徑約3mm,花被片6枚,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淡紫紅色,薄質(zhì),半開,雄蕊6枚,雌蕊1枚,近黃色,花往白色,先端3裂,整個花和柄部的地上部分長約30cm。蒴果橢圓形,長3~4cm,于翌年夏季成熟,3縱裂。
喜生長于潮濕草地。我國不產(chǎn),國外主產(chǎn)于歐洲,尤盛產(chǎn)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非洲和西亞、南亞等地亦有分布。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于秋季采挖,洗去泥沙,置于沸水中片刻,撈出曬干。貯于通風干燥處保管。
|
藥材鑒別 | 鱗莖呈長卵狀披外形,長3~5cm,中部直徑1~2.5cm,厚3~10mm;頂端較尖,稍尖或斷折,下端略鈍,兩側(cè)扁,近底端扁側(cè)的一面具鱗莖盤殘基;表面略光滑,常在生鱗莖盤側(cè)之背面有一淺縱溝;表面呈灰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時可見細密的小縱紋。質(zhì)略硬,易斷,斷面白色或淡灰黃色,粉性。氣微芳香,味苦。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呈灰白色。淀粉粒眾多,單;驈土,臍點呈點狀或裂隙狀,有時可見雙臍點,直徑5~20μm,卵形、圓形、橢圓形或略不規(guī)則。偶見孔紋或螺紋導管及管胞。
理化鑒別 取本品1g加酸性醇5ml,在水浴上溫浸lh,濾過,再將其蒸干,加水2ml溶解殘渣,濾過,濾液加硫酸0.5ml,則溶液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payment-defi.com/mingzu/2009/20090512113224_152062.shtml" target="_blank">金黃色。
|
化學成分 | 鱗莖、種子和全草含秋水仙堿(colchicine),秋水仙胺(colchamine;demecolcine;colcemld;omaine),去甲秋水仙堿(colchiceln; acetamide),秋水仙酰胺(colchiclnamlde),秋水仙苷(colchicoside),早期還含秋水仙堿B、C、D、E、F、I等生物堿。此外還含大量淀粉,黃酮苷,有機酸類,糖類,脂肪和鞣質(zhì)等[1]。
|
藥理作用 | 1.抗癌作用 秋水仙中的秋水仙堿有細胞毒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臨床用于治療癌癥,特別是對乳腺癌有一定療效;對皮膚癌、白血病、何杰金病等也有一定作用[1]。秋水仙堿白蛋白磁微球?qū)β?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payment-defi.com/mingzu/2009/20090512113038_151942.shtml" target="_blank">鼠乳腺癌抑制作用較好[2]。秋水仙堿主要作用于細胞微管,阻滯細胞有絲分裂[3]。秋水仙中的秋水仙胺能選擇性抑制粒細胞,多用于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但不可用于慢性淋巴性白血。1,4]。 2.對肝、肺的影響 秋水仙堿對大鼠肝、肺纖維化有抑制作用[5~7]。秋水仙堿對慢性肝損傷及肝纖維化大鼠ALT、AST水平有降低作用,并可升高白蛋白水平[8]。秋水仙堿可抑制大鼠纖維化肝臟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因子-l表達,促進I、Ⅲ型膠原降解而抗肝纖維化[9]。秋水仙堿可抑制博萊霉素致肺間質(zhì)纖維化大鼠纖維連接蛋白的形成[10]。秋水仙堿可降低血吸蟲感染小鼠肝內(nèi)膠原蛋白含量,從而抗肝纖維化形成[11]。對日本血吸蟲感染的小鼠肝葡糖胺基聚糖代謝也有降低作用[12]。秋水仙堿可拮抗腫瘤壞死因子(TNF)-a的肝毒性[13]。秋水仙堿可抑制石棉粉塵致大鼠肺纖維化模型TNF和IL-6(白介素-6)的分泌[14]。 3.其他作用 小鼠海馬微注射秋水仙堿可使學習記憶出現(xiàn)障礙,同時降低大腦皮層及海馬cAMP含量[15]。它可治療大鼠局灶性腦缺血[16]。對內(nèi)毒素休克模型家兔,它可抑制血清TNF合成或分泌[17]。氯喹與秋水仙堿聯(lián)用可減輕大鼠腦缺血介導的神經(jīng)功能損害[18]。秋水仙堿可抑制脂多糖誘導巨噬細胞TNF-α基因的表達[19]。這可能是影響轉(zhuǎn)錄及轉(zhuǎn)錄后水平造成的[20]。大鼠胃飼秋水仙堿可造成脾氣虛模型[21]。秋水仙胺滴眼液可降低家兔眼壓,亦可降低正常人、青光眼患者的眼壓[22]。秋水仙堿對急性痛風發(fā)作有特異性作用,長期應用可減少發(fā)作次數(shù)。它還有雌激素樣活性,能延長大鼠動情期和動情后期,縮短間情期和動情前期。秋水仙胺有抗流感病毒、抗生育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秋水仙苷與秋水仙堿作用相似,但毒性低[1]。 4.毒性 秋水仙堿毒性較大,小鼠LD50為1.6mg/kg,過量可引起惡心,食欲減退、腹脹,嚴重時可引起腸麻痹、便秘和四肢酸痛,尚可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1]。秋水仙胺毒性比秋水仙堿低,有惡心、嘔吐、腹瀉、脫發(fā)、瘙癢、骨髓抑制及黃疸等副作用[1]。臨床有報道秋水仙堿引起味覺障礙和重度中毒[23,24]。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三級干熱,味苦。
1.《白色宮殿》:“二級干熱。”
2.《拜地依藥書》:“有人認為三級首熱、二級首干;有人認為三級干、二級寒!
3.《藥物之園》:“三級熱、二級干!
|
功效 | 生干生熱,祛風止痛,消炎退腫,通阻除黃,祛寒助陽。
|
主治 | 主治濕寒性或黏液質(zhì)性疾病,如關(guān)節(jié)炎、風濕病、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阻滯黃疸,濕寒陽痿。
1.《白色宮殿》 :“激發(fā)性欲,祛寒止痛,通利大便等;治性欲低下,關(guān)節(jié)疼痛,大便不暢等!
2.《拜地依藥書》:“清除異常黏液質(zhì),消除關(guān)節(jié)疼痛,消痔退腫,填精壯陽等;治黏液質(zhì)性關(guān)節(jié)疼痛、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痔瘡,炎腫,精液不足,性欲低下等!
3.《藥物之園》:“通阻止痛,消炎退腫,清除異常黏液質(zhì),健脾除黃等;治坐骨神經(jīng)痛,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骨骼酸痛,各種炎腫,各種脾臟疾病及黃疸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0.5~3g。外用:適量?扇胄⊥鑴⒚鄹,油劑、散劑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等量麥加散沫花草,半量穆庫沒藥代。
|
附方 | 1.治黏液質(zhì)性關(guān)節(jié)疼痛、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 取適量秋水仙,與適量孜然、蓽茇,煎湯內(nèi)服;或取適量秋水仙,研成細粉,制成敷劑,外敷于患處。
2.治痔瘡,炎腫 取適量秋水仙,研成細粉,與適量羊油調(diào)配制成肛門栓,塞入肛門。
3.治精液不足,性欲低下 取適量秋水仙、干姜、藿香、方糖,研成細粉,沖服。(1~3方出自《拜地依藥書》)
4.治坐骨神經(jīng)痛,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 取適量秋水仙、蘆薈,煎湯內(nèi)服。
5.治骨骼酸痛,各種炎腫 取適量秋水仙,研成細粉,與適量藏紅花、雞蛋黃,制成敷劑,敷于患處。
6.治各種脾臟疾病及黃疸 取適量秋水仙,煎湯內(nèi)服。(4~6方出自《藥物之園》)
|
制劑 | 1.艾比 屬令章 小丸 秋水仙、蘆薈各等份。研成細粉,過羅,用小茴香露制成0.25g的小丸即可。性干熱。功能消炎止痛。主治手小關(guān)節(jié)疼痛,四肢酸痛等。內(nèi)服,每日1次,每次5~7小丸,空腹。5歲以下者l~2小丸,5歲以上者2~3小丸,10歲以上者5~7小丸;腹瀉者與經(jīng)期婦女禁用。(《回回藥方三十六卷》)
2.熱維改尼 蘇仁江 油 秋水仙30g,當藥15g。將藥物在開水中浸泡一晝夜,煎至剩1/3時過濾取汁,加入適量鮮芹菜汁和90ml橄欖油,再煎至水分完全蒸發(fā)僅剩油劑即可。功能祛風散寒、散氣止痛。主治各種類型關(guān)節(jié)炎、關(guān)節(jié)疼痛等。外用,取適量徐子患處。(《醫(yī)學之目的》)
3.買朱尼 蘇仁江 蜜育 秋水仙20g,盒果藤根皮30g,補血草、毒魚防己、刺山柑根皮、孜然、白花丹根、黃訶子皮各22g,玫瑰花、芝麻、干姜、司卡摩尼亞脂各10g,芹菜子、小茴香、白胡椒、石鹽、藿香、海螵蛸各5g,巴旦杏仁40g,蜂蜜IL。藥物研成細粉,過羅,與黏蜜調(diào)和制成蜜膏,再用巴巴杏仁油潤滑蜜膏即可。性二級干熱。功能清除停留在關(guān)節(jié)內(nèi)的異常體液,消腫止痛。主治濕寒性或黏液性各種關(guān)節(jié)疼痛即手關(guān)節(jié)疼痛、足關(guān)節(jié)疼痛及腰椎疼痛等。內(nèi)服,每日2次,每次5g。(《藥物之園》)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9.590 藥理 [1]劉勇民,等.維吾爾藥志(下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9.590 [2]張仲海,等.中華腫瘤雜志,1994,16(6):450 [3]袁金輝,等.細胞生物學雜志,2000,22(3):118 [4]鄭玲,等.蘇州醫(yī)學院學報,1999,19(9):951 [5]姜莉,等.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1998,21(96):34O [6]陳在忠,等.中國野生植物資源,1998,17(1):6 [7]孫自勤,等.中國藥理學通報,1996,12(4):345 [8]盛國光,等.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1995,5(4):21 [9]楊長青,等.中華傳染病雜志,2000,18(3):176 [10]姜莉,等.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 24(4):364 [11]施光峰,等.中華傳染病雜志,2000,18(3):180 [12]司茜,等.中國藥理學報,1995,16(l):39 [13]倪武,等.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8,19(4):353 [14]馬忠森,等.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24(1):52 [15]俞在芳,等.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1997,11(4):246 [16]陳惠玲,等.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1999,12(2):70 [17]倪武,等.中華傳染病雜志,1999,17(1):33 [18]曾曉蕙,等.華西藥學雜志,1997, 12(4):223 [19]李卓婭,等.中國免疫學雜志,1996,12(l):14 [20]李卓婭,等.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1996,16(2):108 [21]劉士敬,等.中醫(yī)雜志,1997,38(5);300 [22]馬振君,等.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1997,28(l):26 [23]劉芳艷,等.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1999,19(8):512 [24]楊文琴.華西醫(yī)學,1996, 11(1):62 |
維藥名出處 | 《拜地依藥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