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獅尾草、篷萊蕉、龜背竹、羽葉藤、過山標(biāo)、上樹百足、上樹蜈蚣、萬丈深、青竹標(biāo)、蛇包谷、大塔旗、爬墻風(fēng)、搭壁麒麟、英雄草、攀地蜈蚣、牛膝、大望 |
漢語拼音 | qi lin wei |
英文名 | Root or stem of Commom Epipremnum |
藥材基原 | 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葉的莖葉或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麒麟葉,攀援藤本。莖圓柱形,粗壯,多分枝;氣生根具發(fā)達(dá)的皮孔,平伸,緊貼于樹干或石面上。葉柄長25-40cm,上部有長約2.2cm的膨大關(guān)節(jié);葉鞘逐漸撕裂,膜質(zhì),脫落;葉片薄革質(zhì),幼葉狹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基部淺心形,成郭葉長圓形,基部寬心形,長40-60cm,寬30-40cm,兩側(cè)不等地羽狀深裂,裂片線形,兩端幾等寬,先端斜截頭狀,沿中肋有2行星散的、有時為長達(dá)2mm的小穿孔;側(cè)脈明顯。花序柄圓柱形,粗壯,長10-14cm,基部有鞘狀鱗葉包圍;佛焰苞外面綠色,內(nèi)面黃色,長10-12cm,漸尖;肉穗花序圓柱形,鈍,長約10cm,粗3cm;花兩性,無花被;雄蕊4;雌蕊具棱,長5-6mm,頂平,柱頭線形,縱向。漿果小,種子腎形;ㄆ4-5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附生于熱帶雨林的大樹上或巖壁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生物學(xué)特性,喜溫暖氣候和濕潤蔭蔽環(huán)境,忌陽光直射,不耐寒。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yán),宜選擇肥活的壤土、砂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shù),繁殖方法:用扦插繁殖法。于春季將生長健壯的莖剪成兩節(jié)1段的插條,去掉氣根,帶葉扦插在苗床上,遮蔭保濕,1個月后可生根長芽。按行株距1m×0.5m開穴定植。 田間管理,定植后須經(jīng)常淋水保濕,每年除草松土3-4次,結(jié)合中耕除草,施稀薄液肥3-4次。已經(jīng)長大的植株,要及時設(shè)立支架,進行綁扎,避免倒伏。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割,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辛;性平 |
歸經(jīng) | 肝;肺經(jīng) |
功效 |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涼血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鼻衄;目赤腫痛;百日咳;跌打損傷;骨折;風(fēng)濕痹痛;痰火瘰疬;癰癤;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燉肉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粉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痰火瘰疬:麒麟尾和豬精肉煮湯服。(《嶺南采藥錄》)②治鼻血:麒麟尾,水煎服。(《嶺南采藥錄》)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福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fā)病處方選》:清肝涼血,消腫解毒。治目赤腫痛,鼻衄;外用治癰疽瘡癤,陰囊紅腫,乳瘡。 2.《廣西植物名錄》:根、藤活血散瘀,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治跌打,骨折,蛇傷,癰癤,百日咳,目痛,鼻衄等。 |
考證 | 出自《嶺南采藥錄》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Seu Caulis Epipremni Pinnat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Pothos pinnata L.;Rhaphidophora pinnata Schott] |
科屬分類 | 天南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