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野古藍;白背草;一爐香;熟麻 |
漢語拼音 | shan yi long ji |
英文名 | Root of Sunward Gutzlaffia |
藥材基原 | 為爵床科植物山一籠雞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山一籠雞 多年生草本,高20-45cm。莖叢生,四棱形,有節(jié),莖。葉均被倒生短毛或長綿毛。葉對生;有短柄或近無柄;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長3-7cm,寬1-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均被粗毛或下面有抽毛;側(cè)脈5-6對;ㄐ蝾^狀,頂生和腋生,上部者近無梗,下部者具長達7cm,的總花梗;苞片近革質(zhì),披針形,長約14mm,具糙毛,每苞內(nèi)有花2朵;小苞片與花萼裂片相似;花萼裂片5,條形,有睫毛;花冠白色至淡紫色,長約3.5cm,花冠筒下部細筒狀,上部膨大而一面腫脹,野面有2行柔毛,裂片5,幾相等,較藥筒筒短6-7倍;雄蕊2,花柱有短毛;子房每室有2-4個胚珠。蒴果棒狀,熟時2瓣裂,果長約1cm。種子4顆,近平滑。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微苦;性涼 |
歸經(jīng) | 歸肺;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散風(fēng)熱;清肺止咳;利濕妥毒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清熱藥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嗽;痢疾;黃疸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貴州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Gutzlaffiae Apr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Gutzlaffia aprica Hance [Phleboi-phyllum aprica (Hance) Benth.; Strobilanthes aprica (Hance) T. Anders .ex Benth.] |
科屬分類 | 爵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