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枝熱、火炭頭果
|
漢語拼音 |
sha gu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杜鵑花科植物紅粉白珠的根、果或全株。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常綠灌木,高約50cm。枝圓柱形,密被褐色剛毛,老枝灰白色,具脫落后的剛毛痕跡。單葉互生;葉柄短,頂端膨大有關(guān)節(jié);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長(zhǎng)4-5(-8)cm,寬2-3cm,先端渾圓或急尖,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有鋸齒,葉面綠色,背面較淡,被剛毛,中脈在表面下陷,背面明顯隆起,側(cè)脈4-5對(duì),連同網(wǎng)脈在表面明顯?偁罨ㄐ蝽斏蛞干,花序軸長(zhǎng)3-4cm,被白色柔毛,基部具總苞,苞片大,橢圓形,先端具凸尖;花梗纖細(xì),被微毛;小苞片對(duì)生,著生花梗中部以上,橢圓形,先端漸尖,有脊,具緣毛;花萼5裂,裂片卵形;花冠卵狀壇形,粉紅色或白色,口部5淺裂。裂片小,圓形,微反折;雄蕊8-10,花絲扁平,中部以下擴(kuò)大,被白色短柔毛,花藥2室,每室先端具2芒,芒微下彎,頂孔開裂;子房被柔毛,花盤齒裂,花柱長(zhǎng)2mm。漿果狀蒴果,卵球形,紫紅色,花柱宿存,花期6-7月,果期7-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600-3200m的溝邊或巖坡上、向陽(yáng)山坡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根,全年均可挖,切片;果實(shí),夏、秋季成熟時(shí)采摘;全株,夏、秋季采收,切碎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甘;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濕;止咳平喘
|
功效分類 |
祛風(fēng)濕藥;止咳平喘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咳嗽氣喘;胸膜炎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或泡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Gaultheria hookeriC.B.Clarke(G.frantissima Wall.var。Hirsuta Franch.;G.stapfiana Airy-Shaw;G.veitchiana Craib)
|
科屬分類 |
杜鵑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