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小茄、紅苦藤菜、路邊黃、雪 公須、五星黃、爬地黃、小救駕、小苦藤菜、槍傷藥 |
漢語拼音 | jin zhao er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報(bào)春花科植物金爪兒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莖簇生,柔弱傾斜,高13-35cm。圓柱形,基部直徑約1mm,向上稍增粗,密被多細(xì)胞淡黃色多節(jié)柔毛,有黑色腺條,通常多分枝。葉在莖下部對生,在上部互生;葉柄長4-15mm;葉片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1.3-3.5cm,寬8-2.5cm。驟然收縮下延,兩面均被多細(xì)胞柔毛,密布長短不等的黑色腺條。花兩性,單生于莖上部葉腋;花梗纖細(xì),絲狀,通常超過葉長,密被柔毛,花后下彎;花萼長約7mm,5分裂近達(dá)基部,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具緣毛,背面疏被柔毛和紫黑色腺條;花冠黃色,長6-9mm,5裂,基部合生部分長0.5-1mm,裂片卵形或菱狀卵圓形,寬3-5mm,先端稍鈍;雄蕊5,花絲下部合生成高約0.5mm的環(huán),分離部分長1.5-2.5mm,內(nèi)面有毛,花藥長約2mm,長圓形;子房上位,具淡褐色毛,心皮5,1室,花柱長約4.5mm,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淡褐色,直徑約 4mm,稍具5棱,表面具多細(xì)胞毛,具宿萼;ㄆ4-5月,果期5-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陜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腳路旁、疏林下等陰濕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5-6月采收。鮮用或曬干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苦;性涼 |
歸經(jīng) | 心;肝經(jīng) |
功效 | 理氣活血;利尿;拔毒 |
功效分類 | 止血藥;理氣藥 |
主治 | 小兒盤腸氣痛;癰腫瘡毒;毒蛇咬傷;跌打創(chuàng)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 品揭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蛇咬傷。 2.《貴州民間藥物》:止血解熱,理氣活血,拔毒消腫,定驚止搐。 |
考證 | 出自《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Lysimachia grammica Hance |
科屬分類 | 報(bào)春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