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西藥
|
作用分類 |
消化系統(tǒng)藥物\肝膽疾病用藥
|
英文名 |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
漢語拼音 |
|
別名 |
|
藥物組成 |
|
性狀 |
本品為無色澄明液體或白色粉末。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適用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特別對乙型和丙型慢性活動性肝炎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和肝功能。
|
用途 |
|
方解 |
|
藥理作用 |
本品系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是一種藥理活性較強的治療慢性肝炎藥。該藥對多種肝毒劑致肝臟損傷有防治作用,并都有劑量依賴性,如能明顯阻止半乳糖胺、四氯化碳及硫代乙酰胺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增高,肝損害組織也相應改善。肝組織切片顯示,該藥可以對抗半乳糖胺所致肝細胞線粒體及核仁的損害,并使肝糖原及核酸含量增加,減輕肝細胞壞死,加速肝細胞恢復。對復合致病因子引起的慢性肝損害,能明顯提高存活率及改善肝功能。該藥在化學結構上與醛固酮的類固醇環(huán)相似,對肝臟類固醇代謝酶△4-5β-還原酶有很強的親和性,故可阻礙可的松和醛固酮的滅活,從而發(fā)揮類固醇樣作用,但無皮質(zhì)激素的不良反應。本品具有刺激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功能、抗病毒、誘生γ干擾素,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活性的作用。本品能明顯抑制肝組織中花生四烯酸(AA)代謝產(chǎn)物,白細胞三烯酸(LTs)和前列腺素E2(PGE2),并有劑量依賴性,對ALT無直接滅活作用。研究表明,本品可能通過抑制細胞膜磷脂釋放AA或抑制磷脂酶A2(PLA2)活性,從而減少AA經(jīng)環(huán)氧酶和脂氧酶代謝產(chǎn)物LTs和PLA2。因此甘草酸二銨可能通過控制炎癥因子和免疫性因子而發(fā)揮抗肝損害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待進一步研究。
|
體內(nèi)過程 |
應用熒光標記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的血藥濃度表明,口服吸收不完全,約8小時達血藥濃度,52小時后消失,其生物利用度不受胃腸道食物影響。本品具有腸肝循環(huán)(EHC),體內(nèi)過程復雜,活性代謝物給藥4小時后在血中出現(xiàn),約12小時后達峰值。該藥及其代謝產(chǎn)物與蛋白結合力強,分別為92.5%和98.4%,其結合率不受藥物濃度影響,但因血漿蛋白的濃度變化而變化。故兩者血藥濃度變化與EHC和蛋白結合有密切關系。靜脈注射后1小時血藥物濃度迅速衰減,24小時后處于低水平。
|
劑型 |
膠囊,注射劑
|
規(guī)格 |
膠囊劑:50mg。注射劑:10ml:50mg。
|
用法用量 |
口服1次150mg,1日3次。靜脈注射150mg(3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釋后緩慢滴注,每日1次。
|
不良反應 |
經(jīng)一組308例的用藥調(diào)查提示:①一般反應:皮膚瘙癢、蕁麻疹、口干和浮腫發(fā)生率0.65%-1.9%。②消化系統(tǒng)反應:納差、惡心、嘔吐、腹脹及食量增加發(fā)生率為0.65%-6.8%。③心腦血管系統(tǒng)反應:頭痛、頭暈、胸悶、心悸和血壓升高發(fā)生率為0.97%-3.9%。
上述不良反應大多較輕,不必停藥,均能堅持治療。另心腦血管系統(tǒng)反應以靜脈給藥組多見,而消化系統(tǒng)不良反應以口服組多見。
|
注意事項 |
①本品未經(jīng)稀釋不得進行注射。②治療過程中應定期檢測血壓,血清鉀、鈉濃度。③如治療中出現(xiàn)高血壓、血鈉滯留、低血鉀等情況應停藥或適當減量。④嚴重低鉀血癥、高鈉血癥、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患者禁用,妊娠婦女也不宜使用,新生兒、嬰幼兒的劑量和不良反應尚未確立,暫不用。
|
貯藏 |
密封,干燥處保存。使用期限暫定2年。
|
備注 |
*號為英文名國際非專利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簡稱INN)或無國際專利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