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嘔吐指胃內(nèi)容物從口呂吐出的癥狀?捎芍T種原因使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除胃本身的 |
各種疾病均可導致嘔吐以外,肝、膽、胰、腸的病變,以及耳眩暈、妊娠惡阻、頭部內(nèi)傷、 | |
顱內(nèi)病變、某些藥物中毒、中暑、暈動病、臟厥類疾病等,皆可出現(xiàn)嘔吐 | |
臨床若對導致嘔吐的具體病種尚未能確定時,可以嘔吐待查作為初步診斷,并進行辯證論治 | |
。 | |
發(fā)病原因:
|
嘔吐之病多責之于胃,常與肝、膽、胰、大腸、小腸等病變有關。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為總 |
的病機。六淫濁毒,侵襲于胃;內(nèi)傷飲食,食積胃腸;情志不節(jié),肝氣犯胃;臟腑功能失常 | |
,氣機逆亂;陽氣虧虛,動化遲鈍;陰虛火旺,津虧失濡,均可致嘔。正虛與邪氣常相互影 | |
響,兼雜致病,如外邪可以傷脾,氣滯可以食積,脾虛可以成飲。新起嘔吐多為實證,經(jīng)常 | |
嘔吐則多虛實夾雜證或虛證。 | |
疾病辨析:
|
根據(jù)嘔吐的特點而考慮病種,如: |
★ 餐后立即嘔吐,可見于類霍亂、傷食等。 | |
★ 餐后片刻而嘔吐,吐出之食物殘渣無酸味者,可見于食管痹。 | |
★ 餐后間時較長再嘔吐者,多為胃反。 | |
★ 噴射性嘔吐伴頭痛者,多見于腦癆、春溫[瘟]、暑溫[瘟]、腦瘤、腦癌、頭部內(nèi)傷 | |
等。 | |
★ 嗅油膩食物味而嘔吐者,可能是妊娠惡阻、膽癉、肝熱病等。 | |
根據(jù)嘔吐的伴隨癥狀而鑒別病種,如: | |
★ 吐出物呈酸餿腐臭味者,多見于傷食、胃反。 | |
★ 吐出物有糞臭者,腸結(jié)、腸痹的可能性大。 | |
★ 嘔吐且有發(fā)熱者,多為膽癉、胃癉、胰癉等病。 | |
★ 嘔吐而有神志不清者,多為腦神的病變所致。 | |
★ 嘔吐而伴胃脘痛者,多見于膽癉、蛔厥、胃癉、膽石等病。 | |
★ 嘔后痛脹緩解者,多為胃瘍、胃反、胃緩。 | |
★ 痛不因嘔吐緩解者,可見于胰癉等病。 | |
★ 食管癌、食管痹之嘔吐常伴見吞咽困難。 | |
★ 胃癌、胃反為經(jīng)常性嘔吐,且常伴消瘦、胃脘部痞硬或有包塊。 | |
★ 胃郁(胃神經(jīng)癥)之嘔吐常與精神因素有關。 | |
★ 耳眩暈之嘔吐可伴眼球震顫、耳鳴,張目則癥狀加重等。 | |
★ 暈動病之嘔吐有明顯的病因可查。 | |
除血、小便等常規(guī)檢查外,必要時測血電解質(zhì)濃度、pH值或CO2結(jié)合力,X線腹部攝片 | |
及鋇餐檢查、消化道內(nèi)窺鏡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以及其他特殊檢查等,以便明確診斷。 | |
治療方法:
|
寒邪犯胃證 |
證候:嘔吐,可伴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胸脘滿悶,或有腸鳴泄瀉,舌淡苔白,脈浮緊。 | |
治法:溫胃散寒。 | |
主方:藿香正氣散 | |
用法: | |
加減:惡寒、無汗,加荊芥、防風;熱重寒輕,加銀花、連翹、竹茹;暑濕犯胃,加香薷、 | |
扁豆、銀花;濁氣犯胃而嘔劇,吞服玉樞丹;噯腐吞酸,去白術、甘草,加神曲、萊菔子、 | |
雞內(nèi)金。 | |
食滯胃腸證 | |
證候: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厭食,吐后反快,大便穢臭,舌苔厚膩而濁,脈滑 | |
或沉實。 | |
治法:消食導滯。 | |
主方:保和丸 | |
用法: | |
加減:腹脹、便秘,加大黃、枳實、厚樸;口臭、口渴,加竹茹、黃連、梔子。 | |
胃熱熾盛證 | |
證候:食已即吐,口臭而渴,汗同,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苔黃干,脈洪數(shù)。 | |
治法:清胃瀉熱。 | |
主方:竹茹湯 | |
用法: | |
加減:一般宜去生姜、大棗、甘草;發(fā)熱、口臭,加黃連、石膏、知母、丹皮;大便秘結(jié), | |
加大黃、枳實、厚樸。 | |
寒飲停胃證 | |
證候:嘔吐多為清水痰涎,脘悶,腹脹,腹中有振水聲, 眩心悸,口干不欲飲,或飲水則 | |
吐,苔白滑,脈沉弦。 | |
治法:溫胃化飲。 | |
主方:苓桂術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 | |
用法: | |
加減:腹脹、腹痛,加厚樸、枳殼、青皮;脘痞不食,加砂仁、白豆蔻、蒼術;煩悶、口苦 | |
,加黃連、竹茹;腹中振水聲,加澤瀉、前仁、甘遂。 | |
肝胃不和證 | |
證候:嘔吐吞酸,噯氣頻繁,胸脅滿悶,嘈雜,舌邊紅,苔薄黃,脈弦。 | |
治法:疏肝和胃。 | |
主方:柴胡疏肝散 | |
用法: | |
加減:心煩、口苦,加黃連、吳茱萸;嘔吐頻繁,加制半夏、生姜、砂仁;抑郁、脅脹,加 | |
郁金、瓜蔞殼;胃脘嘈雜,加沙參、麥冬;腹脹、便秘,加大黃、厚樸;刺痛、舌暗,加桃 | |
仁、丹參。 | |
脾胃氣虛證 | |
證候:嘔吐無力,食少納呆,神疲肢倦,少氣懶言,面色無華,舌質(zhì)淡,脈弱。 | |
治法:補脾益胃。 | |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 | |
用法: | |
加減:畏冷、肢涼,加附子、干姜;脘痞、干噫,加旋覆花、代赭石、生姜;氣短、懶言, | |
加黃芪;食少納呆,加山楂、神曲、谷麥等。 | |
脾胃陽虛證 | |
證候:嘔吐時作,倦怠乏力,口干而不欲飲,畏冷肢涼,脘腹隱痛,喜暖喜按,大便溏薄, | |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體弱。 | |
治法:溫補脾胃。 | |
主方:丁萸理中湯 | |
用法: | |
加減:嘔吐頻繁,加砂仁、制半夏;畏冷肝涼,加附子、肉桂;腹瀉便溏,加茯苓、山藥。 | |
胃陰虛證 | |
證候:嘔吐反復發(fā)作,或時作干嘔,口燥咽干,胃脘嘈雜,似饑而不欲食,大便干結(jié),舌紅 | |
津少,脈細數(shù)。 | |
治法:滋陰和胃。 | |
主方:益胃湯 | |
用法: | |
加減:干嘔時作,加枇杷葉、竹茹、橘皮;五心煩熱,加石斛、花粉、知母;大便秘結(jié),加 | |
火麻仁、瓜蔞仁、白蜜。 | |
其他療法:
|
單方驗方: |
★ 蘆根60g,治胃熱嘔吐。 | |
★ 生姜、白豆蔻各1.5g,治風寒嘔吐。 | |
★ 母丁香3枚、陳皮1片,治胃寒嘔吐。 | |
針炙療法:選關元、中脘、上脘、下脘、中極、神闕、足三里、手三里等穴,針刺、溫炙等 | |
。 | |
常用止嘔中藥:砂仁、生姜、制半夏、吳茱萸、蘇葉、黃連、公丁香等,可在辨病、辯證的 | |
基礎上選用。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