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
久咳當用小
柴胡湯
來源:《健康報》(1999年第5749期) 肖相如(北京針灸骨傷學院)
感冒后
咳嗽常遷延難愈,對抗生素不敏感,按常規(guī)辨證治療也難奏效。筆者曾用
小柴胡湯治療此癥,屢治屢驗。
《醫(yī)學實在易》注小柴胡湯時謂:“胸中支飲咳源頭,方外奇方莫漫求,更有小柴加減法,通調津液效優(yōu)優(yōu)”。而小柴胡湯所治之癥中原有“或咳”一癥,可見咳嗽有屬少陽病者,感冒后久咳當屬此類。
首先,二者都是外感病的一個病理階段。少陽病在六經(jīng)病中雖然屬于三陽病,但就病位而言,已離太陽之表,又未至陽明之里,即一般所謂的“半表半里”。就正邪雙方的對比而言,此時邪氣已不太亢盛,正氣也顯不足,所以《
傷寒論》中指出少陽病的主癥是“往來寒熱”。其病機是“正邪分爭”,即邪氣不能長驅直入,正氣也不能一鼓祛邪外出,相持不下。其脈象弦細,細脈為不足之象。病人的體質為“血弱氣盡”之類。感冒后久咳,此時外邪已除,病位已離表,以咳嗽為主,顯然也未至陽明之里。咳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也是正邪相爭的一種表現(xiàn),久咳不愈也表示正邪相持不下。
其次,少陽的病機主要是樞機不利和三焦阻隔。因為三焦為元氣之別使,可通行元氣和津液,三焦阻隔則可致氣機和津液運行障礙,而見咳嗽、
水腫、小便不利等癥。所以,《傷寒論》第96條提出了小柴胡湯的七個或然證,有咳、悸、小便不利、渴等;第230條指出“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苔白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張令韶注日:“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嘔者,中焦不治,胃氣不和也;舌上苔白者,上焦不通,火郁于上也,可與小柴胡湯,調和三焦之氣,上焦得通而白苔去,津液得下而大便利,胃氣因和而嘔止,三焦通暢,氣機旋轉,汗出而解也!憋@然,感冒后久咳其病機與此相似,若按照咳嗽的常規(guī)辨治方法,因沒有抓住病機關鍵,所以無效。
小柴胡湯中柴、芩并用,可疏利樞機;柴、芩與
姜、夏又成辛開苦降,可宣暢三焦;若再配參、棗、草,則是扶正祛邪,攻補兼施之劑。通過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感冒后久咳的病機與小柴胡湯組方原則非常符合。若患者表證已除,久咳不愈,多白痰,易咳出,胸肋疼痛、舌淡、苔薄白膩。脈不浮或見細而無力,可用小柴胡湯加
細辛、
干姜、馬蔸鈴、
陳皮、
蘇子等;若見咳吐黃痰、舌紅、苔黃者,可合用
麻杏石甘湯;若病人還有明顯的表證,或復感外邪,可隨其風寒、風熱而用柴胡
桂枝湯、柴胡
麻黃湯、柴胡
銀翹散、柴胡桑菊飲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