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蛋白血癥(hyperlipoproteinemia)指的是血清脂蛋白濃度升高。根據(jù)異常脂蛋白的表型,輔以其他方法對高脂蛋白血癥進行分類。如將高脂蛋白血癥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繼發(fā)性高脂蛋白血癥是指由其他已知疾病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癥;也分為遺傳性的和非遺傳性;還可根據(jù)脂蛋白組分含量的不同進行分類,如高VLDL膽固醇血癥、高LDL膽固醇和高HDL膽固醇血癥。
表10-1 繼發(fā)性高脂蛋白血癥的病因
表型 | 病因 |
高乳糜微粒血癥 | 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 異常球蛋白血癥 盤狀紅斑狼瘡 胰腺炎 |
高β脂蛋白血癥 | 腎病綜合癥 胸腺機能減退 阻塞性肝病 卟啉尿 多發(fā)性骨髓瘤 門脈性肝硬變 急性病毒性肝炎 粘液性水腫 應激反應 神經(jīng)性厭食 自發(fā)性高鈣血癥 |
甲狀腺機能減退 異常r球蛋白血癥 粘液性水腫 原發(fā)性膽硬變 糖尿病酸中毒 | |
高前β脂蛋白血癥 | 糖尿病 腎病綜合癥 妊娠 激素治療(如口服避孕藥) 糖原積累病 酒精中毒 高雪氏病 尼曼-皮克氏病 胰腺炎 甲狀腺機能減退 異常球蛋白血癥 |
混合型脂蛋白血癥 | 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 腎病綜合癥 酒精中毒 骨髓瘤 自發(fā)性高鈣血癥 胰腺炎 巨球蛋白血癥 糖尿。ㄒ葝u素非依賴型) |
高脂蛋白血癥的類型很多,但主要是遺傳性高脂血癥,共有六種常見異常脂蛋白類型,可用表10-1來概括。主要用四種脂蛋白系列中的三種即乳糜微粒、VLDL和LDL(包括IDL)作為依據(jù)來劃分。Fredrickson表型分類系統(tǒng)沒有考慮HDL和其他脂蛋白的重要性。最近世界范圍的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HDL膽固醇濃度與冠心病風險存在有統(tǒng)計上的負相關系。因此,測定LDL膽固醇和HDL膽固醇可從側面反映血中脂蛋白的水平。
臨床上,高脂蛋白血癥的分類主要依靠血漿脂類及異常脂蛋白的電泳圖譜,進行綜合分類,如表10-2所示。每型的瓊脂糖脂蛋白電泳分類圖見圖10-1。
圖10-1 高脂血癥的脂蛋白瓊脂糖電泳圖
表10-2 人高脂血癥分型及其特征
高乳糜微粒血癥(hyperchylomicronemia)患者新鮮血清外觀呈乳白色混濁,4℃冷藏過夜血清外觀:上層因有乳糜微粒漂浮而呈現(xiàn)糜狀,下層清亮透明狀。本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家族遺傳性純合子型患者除血脂改變外,臨床癥狀也明顯。而雜合子患者,雖呈現(xiàn)高甘油三酯血癥,但癥狀不顯著。
因乳糜微粒含量增加的緣故,該型脂蛋白異常以高血甘油三酯濃度為特征,一般高于11.29mmol/L。因乳糜微粒也含膽固醇,其膽固醇隨甘油三酯升高亦增加,LDL和HDL通常偏低,而VLDL可輕度增加。
由于肝外組織脂蛋白脂肪酶活性缺陷,從腸粘膜細胞輸入血液中的乳糜微粒不能經(jīng)脂肪組織進行正常的分解代謝,使血中乳糜微粒貯留。近年來從載脂蛋白的角度研究證實,此類患者ApoCⅡ含量不足,不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為其主要病因。CM中TG不能水解轉變成CM殘粒,無法被LDL受體識別攝取進行代謝,從而造成CM在血液中堆積。
原發(fā)性高乳糜微粒血癥常在兒童期發(fā)病。雖然這種脂蛋白異常常為原發(fā)性和家族性,但也可由幾種其他疾病或代謝狀態(tài)而引起。因此,應排除繼發(fā)性脂蛋白異常的可能性(見表10-1)。
排除繼發(fā)性原因后,原發(fā)性可根據(jù)如下表現(xiàn)進行證實:①臉黃疣、肝脾腫大、視網(wǎng)膜脂血、腹痛和早發(fā)胰腺炎;②服藥可引起繼發(fā)性高甘油三酯血癥;③血漿甘油三酯脂酶活性降低;④無脂肪飲食甘油三酯降低和乳糜微粒消失;⑤家系分析證實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當今降脂藥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無效,因此治療這種異常癥只能采用低脂肪飲食,因乳糜微粒隨進食脂肪的消化而產(chǎn)生,治療方法是將飲食脂肪降到占總能量消耗的10%,可在24h內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一般是先將血清甘油三酯降到11.29mmol/L以下,從而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病風險。第二步再降至正常。一般推薦健康人甘油三酯水平<2.26mmol/L,如表10-3所示。
表10-3 NECP推薦甘油三酯風險分級
甘油三酯(mmol/L) | 風 險 |
<2.26 | 正 常 |
2.26~4.52 | 較 高 |
4.52~11.29 | 高 |
>11.29 | 很 高 |
高β脂蛋白血癥(hyperbetalipoproteinemia)的特點為血漿膽固醇濃度升高而甘油三酯大多正常,血清外觀清晰屬于Ⅱa型,又稱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血清脂蛋白電泳呈現(xiàn)濃染的β-脂蛋白帶,提示脂蛋白升高,故又稱為高β脂蛋白血癥。引起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的原因有:①VLDL產(chǎn)生過多;②VLDL轉換成LDL速率增加;③LDL含膽固醇酯過多;④LDL結構缺陷;⑤每個細胞上LDL受體數(shù)量減少或活性降低。據(jù)估計約50%的膽固醇濃度改變是由遺傳決定的,脂蛋白電泳圖譜顯示β-脂蛋白升高而前β-脂蛋白正常,該病有如下特征:①培養(yǎng)的成纖維細胞上有功能的LDL受體數(shù)量減少,此項具有確診價值,具體有LDL受體缺乏、LDL受體缺陷和入胞缺陷三種表現(xiàn);②嬰兒呈現(xiàn)Ⅱ型表現(xiàn);③嚴重者有黃色瘤;④30~40歲者,常見有早發(fā)冠心病。
胸腺機能減退、急性卟啉綜合癥、異常γ球蛋白血癥、阻塞性肝病、高飽和脂肪和膽固醇飲食引起的繼發(fā)性高β脂蛋白血癥與原發(fā)性高β脂蛋白血癥區(qū)分開來。原發(fā)性高β脂蛋白血癥可用下面幾條確證:①家系分析,包括兒童;②連續(xù)8周進低膽固醇(<300mg/日),高多不飽和脂肪酸飲食(多不飽和/飽和脂肪酸為1:1.2)后仍有頑固性高膽固醇血癥;③腱黃瘤、黃色瘤和角膜弓的出現(xiàn);④LDL受體缺乏或缺陷。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12.95~38.85mmol/L)需要特殊治療。除了下面要提到的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外,很多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病人要求每3~4周濾出血漿中的LDL。特別嚴重則應進行肝移植。對非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第一步治療是嚴格降低飲食脂肪。如沒有效果,可用降脂藥。
食物療法的目的在于保持充足營養(yǎng)前提下降低血LDL膽固醇。NECP成人治療小組推薦食物療法分兩步,病人體重過重時應降低總脂肪和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攝入,降低體重,這一步是通過降血壓、升HDL膽固醇、降低糖尿病發(fā)病率來降低冠心病發(fā)病率,第一步食物療法開始4~6周后檢測LDL膽固醇和HDL-膽固醇水平,3個月后繼續(xù)監(jiān)測。如降膽固醇目的未達到,病人應接受第二步療法。
如食物療法沒有效果,應用藥物治療,降膽固醇藥物包括膽酸多價螯合劑(消膽胺或Cholestipol);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如Lovastatin(Mevacor)、Prarastatin(Pravacol)、Simvastatin(Zocor)、Fluvastatin(Lescol)、煙酸和Probucol。藥物降脂效果應在4~6周和3月進行監(jiān)測。
家族性復合性高脂蛋白血癥(combinedhyperlipoproteinemia)的特點有:①培養(yǎng)的患者成纖維細胞LDL受體數(shù)目正常;②兒童缺乏高β脂蛋白帶;③很早即出現(xiàn)高甘油三酯血癥;④患者家系連續(xù)幾代出現(xiàn)多種脂蛋白異常圖譜;⑤通常為高β脂蛋白且伴有高膽固醇血癥,如圖10-2所示。
復合性高脂蛋白血癥最常見的原發(fā)性高脂蛋白血癥之一。在一個家系內脂蛋白表型散在分布,病人的LDL和VLDL同時升高。同一個家族中,高β脂蛋白血癥和前β脂蛋白血癥可分別存在于不同病人中。復合性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癥一般要到成年時才能發(fā)現(xiàn)。臨床上,這種病人冠心病發(fā)病率增加,常伴糖尿病,有高尿酸血傾向,而肌腱炎和結節(jié)黃色瘤發(fā)病率相對較低。家族性復合高脂血癥的遺傳方式還未確定。
圖10-2 家族性復合型高脂血癥與高載脂蛋白
β-脂蛋白血癥的脂蛋白代謝
ApoB異化正常,因VLDL的ApoB合成亢進,促使
LDL的ApoB再次合成增加
這種脂蛋白異常的特點是:總膽固醇、LDL、甘油三酯、VLDL等升高,有漂浮β脂蛋白出現(xiàn)。血漿電泳圖譜中,除β-脂蛋白增高外,前β脂蛋白含量升高,但二者并不融合,又稱為Ⅱb型高脂血癥。Ⅱb型與Ⅱa型的主要區(qū)別是LDL受體活性正常,患者多合并肥胖,糖代謝及胰島素分泌異常。Ⅱb型為顯性遺傳性疾患。本病VLDL合成量過多,ApoB100合成量比正常高兩倍,LDL也增高,另外VLDL合成增加的同時,VLDL代謝分解速度并未增強,從而使過量合成的VLDL不能加速分解,造成血漿中VLDL蓄積,同時LDL代謝速度也減慢。在確診本型原發(fā)性脂蛋白異常時必須排除繼發(fā)性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的病因,應進行家系分析,應了解影響甘油三酯的因素。人群調查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加,甘油三酯水平也增加,四分之一的中年男性的甘油三酯超過規(guī)定的極限值,這說明甘油三酯極限值雖有統(tǒng)計意義,但不能代表其生理極限。
在評估該型脂蛋白異常時,應考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據(jù)報道,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禁食后可因進食碳水化合物而產(chǎn)生本型的電泳圖譜。因此,確診復合性高脂蛋白血癥不能象β脂蛋白血癥或高前β脂蛋白血癥一樣僅用脂蛋白電泳即可確診。下面要提到的寬β脂蛋白血癥不再被認為是獨特的和純合子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而是由高濃度的Lp(α)或稱“沉淀性”前β脂蛋白引起的,電泳圖譜易與復合性高脂血癥相混淆。
對復合性高脂蛋白血癥的治療應集中在降LDL-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濃度。降LDL-膽固醇的方案在高β-脂蛋白血癥中已詳述。降甘油三酯和VLDL膽固醇稍有區(qū)別,先進行食物療法,關鍵是碳水化合物和能量,要求限制乙醇、加強體育鍛煉、控制體重。當病人有www.med126.com很高甘油三酯時需用藥物治療。降甘油三酯藥物有安妥明和Gemfibrizol,它們同時可使VLDL和LDL膽固醇也隨之降低。治療復合性高脂血癥的藥物常選煙酸,它能有效降膽固醇(LDL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時升高HDL膽固醇。
異常β脂蛋白血癥(dysbetalipoproteinemia),也稱闊或寬β脂蛋白血癥。主要特征是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異常LDL(更確切地說是IDL處于密度<1.006g/ml組分中)。這種異常LDL常與前β帶融合產(chǎn)生“闊β帶”,因而出現(xiàn)β-移動度的VLDL,故又稱為高β-VLDL血癥。用超速離心法測量密度小于1.006g/ml組分的脂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異常β脂蛋白血癥的確診。
測定密度小于1.006g/ml組分的脂蛋白組成比單純用電泳測定漂浮β脂蛋白來診斷異常β脂蛋白血癥更可靠。臨床上,當甘油三脂濃度在1.68mmol/L以上時,用血漿VLDL-膽固醇/甘油三酯來區(qū)分這種高脂蛋白血癥,若甘油三酯超過11.29mmol/L時易出現(xiàn)錯誤的診斷。有主張以VLDL-膽固醇/甘油三酯≥0.3診斷為異常β脂蛋白血癥;比值在0.25~0.29時為可疑,再用等電聚焦檢測ApoE的E2~E3進行證實。該型又稱為Ⅲ型高脂血癥,屬顯性遺傳。多見于ApoE2/E2型,LDL受體的結合能力僅是ApoE2/E3型的20%~40%。其代謝改變是:①β-VLDL經(jīng)肝臟的ApoE受體清除受阻;②肝臟從CM殘粒獲得的外源性膽固醇減少,自身合成Ch并分泌VLDL增多,使VLDL過度生成而堆積于血漿;③LPL活性降低,VLDL在體外不能轉變成LDL,Ⅲ型患者除β-VLDL出現(xiàn)外,Ch和TG均升高如圖10-2所示,Ⅲ型比較罕見。
臨床上,本病因年齡、性別和肥胖程度不同而表現(xiàn)不一。還與胸腺機能減退和酒精中毒有關。闊β脂蛋白血癥引起的黃色瘤稱為斑狀黃瘤(xanthoma striatum palmare),這種桔黃色或黃色掌斑狀黃色瘤是最輕微的損害,很容易發(fā)現(xiàn)。如進一步發(fā)展可產(chǎn)生旋渦狀突起甚至掌紋消失和數(shù)字式皺折。輕者損傷存在于局部掌面,嚴重者產(chǎn)生結節(jié),更甚者使手掌殘廢。
闊β脂蛋白血癥與冠心病正相關,可用飲食療法和藥物療法治療。這種脂蛋白異常與心血管病的聯(lián)系明顯不同于其他家族性高β脂蛋白血癥與心血管病的聯(lián)系,本型對外周血管損害與心血管病的損害或冠心病一樣多見。繼發(fā)性闊β脂蛋白血癥常由胸腺機能不全、痛風、糖尿病和急性腎功衰接受血液透析引起。
闊β脂蛋白血癥(hyperprebetalipoproteinemia)也稱內源性高脂血癥或碳水化合物誘導的高脂血癥,很多學者不再接受后一種說法,因碳水化合物誘導的高甘油三酯血癥也可在正常脂代謝個體中出現(xiàn)。
根據(jù)甘油三酯濃度增加,總膽固醇正常或中度升高、血漿4℃靜置10~12h沒有乳糜微?蓪Ω咔唉轮鞍装Y作出初步診斷屬于Ⅳ型高脂蛋白血癥或者稱為高VLDL血癥。電泳后有明顯的前β脂蛋白帶、濃染、增寬,而LDL膽固醇仍在正常范圍,還可用生化指標用來證實高前β脂蛋白血癥。確定高前β脂蛋白血癥后,應進一步區(qū)分是原發(fā)性還是繼發(fā)性的。
原發(fā)性高前β脂蛋白血癥的診斷標準如下:①高前β脂蛋白的電泳圖譜;②VLDL膽固醇升高;③一個或更多一級親屬有這種異常;④近親沒有其他原發(fā)性脂蛋白異常。
治療方案在復合性高脂血癥中已詳述。
電泳圖譜呈現(xiàn)乳糜微粒及前β-脂蛋白染色帶的濃染。屬于高乳糜微粒和高前β脂蛋白二者都存在的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mixedHyperlipoproteinemia),即Ⅴ型高脂血癥。將患者血清置4℃冷藏10h后發(fā)現(xiàn)血清上層有漂浮的奶油蓋狀乳糜微粒層形成奶油蓋,下層呈混濁狀,屬于罕見的血清外觀。甘油三酯水平與高CM血癥相似。血LDL-C和HDL-C低于正常,Ch在正常范圍,VLDL-C超出正常范圍,VLDL-C/VLDL-TG低于0.3。若給予患者注射肝素后,血清CM消失。與Ⅲ型不同點是Ⅴ型人血清VLDL-C/VLDL-TG在0.3以上。該型患者,若僅是LPL活性降低,屬顯性遺傳;若既有LPL活性降低又有ApoCⅡ減少,則屬于隱性遺傳,常于20歲前發(fā)病,家族史明顯的Ⅴ型者,丘疹狀黃色瘤的發(fā)病率可高達30%~50%,并伴有急性胰腺炎和肝脾腫大。因ApoCⅡ缺乏,LPL活性降低,VLDL生成過多而代謝速率降低等原因導致VLDL在血漿中堆積。
這一類型脂蛋白異常,常見腹部癥狀,有胰腺炎、疹樣黃色瘤、脂質腎炎、肝脾腫大。與高乳糜微粒血癥相反,本型好發(fā)生于成年人,一般50~60歲發(fā)病,女性發(fā)病遲于男性。
`此型也可由很多不同疾病、藥物、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故應仔細區(qū)分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分析飲酒史,服用雌激素或固醇藥物,進行尿液分析,檢測禁食或餐后2h血糖和肝、甲狀腺、腎功能均有助于區(qū)分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的診斷。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的生化缺陷仍不是很清楚。患者體內VLDL合成過剩,分解代謝遲緩,同時乳糜微粒分解代謝也緩慢,致使該型出現(xiàn)高CM血癥與高VLDL血癥混合存在。
唯一治療高乳糜微粒的方法是低脂肪飲食。用限制飲食來減輕體重以治療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可取得很好療效。也可用如下藥物進行治療:煙酸、novethindroml、oxandrolone、benzafibrate、gemfibrizol或clofibrate。
有報道,血漿HDL含量過高導致高HDL血癥,也屬于病理狀態(tài),HDL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是人們公認的,然而并非血漿HDL含量越高越好,血漿HDL-膽固醇(HDL-C)含量超過2.59mmol/dl定義為高HDL血癥,現(xiàn)已查明,高HDL血癥是因為有CETP和HTGL等活性異常所致,高HDL血癥又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原發(fā)性高HDL血癥的病因有以下幾種①CETP缺損;②HTGL活性降低;③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繼發(fā)性高HDL血癥病因有:運動失調;飲酒過量;④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⑤治療高脂血癥的藥物引起;⑥其他原因?傊珻ETP及HTGL活性降低是引起高HDL血癥主要的原因。CETP缺陷,HDL上的CE蓄積,使HDL增多;若HTGL活性降低,HTGL與HDL被肝細胞攝取并使HDL2→HDL3轉換過程有關。HTGL活性降低使HDL被肝細胞攝取量減少而停留在血液中并使其濃度增加,出現(xiàn)高HDL血癥。血清中總膽固醇輕度或中度升高,HDL-C高達正常人3~5倍的高值,血清ApoAⅠ、CⅢ,E明顯增加,ApoB呈低值。CE量增加,因為CETP活性低,從HDL轉運到含ApoB的脂蛋白的CE量減少,即運輸障礙所致。高HDL血癥多見于CETP缺乏者,易出現(xiàn)多分散LDL,而HDL顆粒變大,有實驗表明,CETP活性低的動物作膽固醇負荷實驗很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對人而言,高HDL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
HDL按超速離心法可分為HDL2和HDL3,Blanche及Albers等報道,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膠電泳可將HDL分為HDL1,2a,2b,3a,3b,3c六種亞組份顆粒,如圖10-4所示。健康人HDL3c Stokes直徑7.8nm;HDL3b為8.4mn;HDL3a為9.0mn,HDL2a為9.6nm和HDL2b為10.8nm。并報道冠心病患者大型顆粒HDL2b減少,小顆粒HDL3b增加,認為HDL2b的上升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HDL3b顆粒的增加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有關,進而推測高HDL3b血癥中若是HDL3b組份增加者,則可以引起脂質代謝障礙。
圖10-3 富含TG脂蛋白的代謝與Ⅲ型高脂血癥發(fā)病機制
近期有作者提出HDL-C與長壽的問題。Jeffery等于1996年報告的一例59歲的婦女,血膽固醇為9.1mmol/L,HDL-C為5.7mmol/L、LDL-C為2.8mmol/L,TC與HDL-C的比值為1.6(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比值為5.0),ApoAⅠ含量超過正常對照者。該患者經(jīng)其他有關的物理檢查,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動脈粥樣硬化的征兆。將患者血漿ApoAⅠ提純作體內的代謝研究提示,患者血漿ApoAⅠ的清除率是正常的,并診斷為高α-脂蛋白(HDL)血癥。經(jīng)家族史調查,該婦女父母親及外祖父均為長壽者,尚未發(fā)現(xiàn)與脂代謝有關的疾患。
該例提示了長壽的遺傳傾向問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環(huán)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對其病理生理的過程具有重要影響。眾所周知,環(huán)境因素與吸煙、飽和脂肪酸和食物膽固醇消耗以及營養(yǎng)過剩,均與癥狀性心血管病的發(fā)生有關。同樣,基因變異所致的LDL-C極度增高HDL-C總量低下均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1988年leaf報道百歲老人的共同特點是每日體力勞動和低飽和脂肪飲食。Schaefer等于1989年報導,80歲以上的長者均無血漿HDL-C含減少,并認為HDL-C與長壽有關。Gofman報導,提高HDL-C基因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為此提出,通過基因能否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問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HDL-C濃度愈高,發(fā)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愈低。根據(jù)Framingham的1988年的報道,HDL-C含量為1.5mmol/L或更高者,即使同時有HDL-C的增高,對心血管病的發(fā)生LDL-C仍屬于陰性危險因素。此外,降低LDL-C濃度的干預試驗提示,HDL-C可以提供相對的保護作用,LDL-C濃度降1%,可使心血管危險性降低2%;然而HDL-C濃度增加1%,則使心血管病發(fā)病率至少降低2%~3%。該研究表明,HDL-C對心血管疾病確實有預防作用。
臨床已注意到HDL-C的預防m.payment-defi.com/jianyan/作用。HDL的生理功能是通過HDL中各組份介導的。HDL的主要載脂蛋白是ApoAⅠ、AⅡ,ApoAⅠ在肝和腸內合成,ApoAⅡ僅在肝內合成。HDL中各不同密度的顆粒,其載脂蛋白組成是有差異的。含有AⅠ顆粒而不含AⅡ顆粒,稱為脂蛋白AⅠ唯一顆粒,代號為LpAⅠ-Only particles,該顆?梢苑乐剐难芗膊 F渌鞣N蛋白質,也可影響HDL顆粒的成份和代謝,LCAT和HL是HDL中脂質代謝調節(jié)中心,CTP在該顆粒核心內,以TG從易致粥樣硬化的含有ApoB的脂蛋白中交換膽固醇酯。血小板活化因子酰轉移酶能使HDL和LDL中的磷脂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溶血磷脂酰膽堿及小板活化因子(PAF)。還有系列活性代謝酶,可以保護HDL的脂質受氧化性損傷,從而增強HDL對心臟的保護功能。
目前所知,HDL-C濃度升高有三種遺傳原因。其一是遺傳性ApoAⅠ基因過度表達;其二是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癥,這兩種遺傳因素導致HDL-C濃度升高,ApoAⅠ含量增加,使心血管發(fā)病率降低;其三是CTP基因突變,使膽固醇酯在血漿脂蛋白中與甘油三酯交換能力降低,進而導致HDL-C濃度增高。有報導,CTP缺乏的純合子個體,HDL-C濃度可超過3.9mmol/L,與此相反,在ApoAⅠ產(chǎn)生過多的患者,HDL濃度過高則是HDL從血液循環(huán)中清除過緩所致。然而HDL濃度增高可防止早發(fā)性心血管病,還有待證實。
HDL可以通過不同的機理發(fā)揮作用。它能影響血管舒縮力或誘導內皮細胞增殖,有助于動脈壁對抗內皮下組織直接暴露于血循環(huán)所致的損傷;HDL又能緩沖LDL的氧化;HDL能清除自由基保護LDL免遭氧化的損害。HDL可清除細胞內過多的膽固醇,以減少粥樣硬化斑的形成。其中的ApoAⅠ基因過表達可使HDL-C濃度增加并減弱粥樣化的發(fā)展。ApoAⅠ基因可能是一種雜交基因(Methuselah genes),該基因可以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慢性病的多種遺傳因子的性狀。ApoAⅠ基因過度表達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的事實,指示可以通過基因傳遞技術的使用,使人們可以采用各種雜交基因治療甚至預防心腦血管性疾病。
Fredrickson于1963年將高脂蛋白血癥分為六型,在臨床診治疾病過程中有一定的意義,然而從臨床實驗室診斷方法學考慮,作脂蛋白檢測有一定難度,電泳分離法欠準確,按超速離心法,操作時間過長,難以快速定量。另外,高脂蛋白血癥多數(shù)與遺傳有關,目前可采用載脂蛋白基因分型。載脂蛋白的基因分型是目前研究脂質代謝及探討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制的熱門話題。
圖10-4 健康人HDL亞組份顆粒的聚丙烯酰胺梯度(4%~30%PAG)電泳圖
(源自:Blanche,P.J.et al B.B.A,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