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甫謹(jǐn)按∶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yī)之綱領(lǐng),若得四字之旨,則于醫(yī)學(xué)可謂至矣。今人惟問一端而已,其于望聞亦淺淺耳。至于切脈,則又謂居m.payment-defi.com/wszg/三者之末而猶后輕視之,故所以卒鮮有精于脈者。間有言者,亦不過左心小腸之說耳。經(jīng)位不別,其何以察虛實生死之幾耶?殊不知四者之要,則又在乎切之之功也,其望其聞其問之三者,先以得其病情之端,而后總切脈于寸口,確乎知始病之源。而方今延流于何臟何經(jīng)、若虛若實、或死或生,準(zhǔn)候酌方,必有賴于切脈而后可以為圖治之效矣。斯其次第之序,初近患人,光望而聞,次問而切,固理之不容易也。然則切脈果可輕與?予故訂之,以備知者之取采耳。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接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愿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岐伯曰∶夫色脈與尺脈之相應(yīng)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yīng)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二,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又曰∶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六十一難曰∶望而知之者,望見五色,以知其病之所處也;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之所出也;問而知之者,間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在何臟腑也。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色青者其脈弦,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生之脈,則病已矣。又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yīng),其病乃可別也。
五色篇帝曰∶各以其色言其病。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帝曰∶大氣入于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何以知之?帝曰∶赤色出兩頰,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天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雷公再拜曰∶善哉!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也。
五臟生成篇曰∶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兼有積氣在胸,喘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nèi)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脈緊。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dāng)風(fēng)。黑脈之至也,上緊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
脈要精微篇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五色稍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zhuǎn)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
五臟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黃如枳實,黑如煙煤,赤如 血,白如枯骨皆死。此五色之見于死也。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烏羽皆生。此五色之見于生也。
青色見于太陰太陽,及魚尾正面口角,如大青藍葉怪惡之狀者,肝氣絕,死。若如翠羽柏皮者,只是肝邪,有驚病、風(fēng)病、目病之屬。
紅色見于口唇及三陰三陽上下,如馬肝之色死血之狀者,心氣絕,主死。若如橘紅馬尾色者,只是心病,有怔仲,有驚悸,夜臥不寧。
白色見于鼻準(zhǔn)及正面,如枯骨及擦殘汗粉者,為肺絕,丙丁日死。若如膩粉、梅花、白綿者,只是肺邪咳嗽之病,有孝服之憂。
黃色見于鼻,干燥若土偶之形,為脾氣絕,死。若如桂花雜以黑暈,只是脾病,飲食不快,四肢倦怠,妻外家之累。
黑色見于耳或輪郭內(nèi)外、命門懸壁,若污水煙煤之狀,為腎氣絕,則死。若如蜘蛛網(wǎng)眼烏羽之澤者,只是腎虛,火邪乘水之病。
凡望五色,以知其病,如面青肝病,面赤心病,面黃脾病,面白肺病,面黑腎病。此知病之屬也。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青,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www.med126.com皆死也。
凡望病患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氣短促而冷者,陰病也。病患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而能來,口鼻息長而皆熱者,陽病也。病患及健人黑色若白色起入目及口鼻,三日中死。久病患耳目及顴骨赤者五日死。病患目無精光,若土色,不受飲食,四日死。望病患兩目有黃色起者,將愈。病患面目俱黃者不死。病患面唇青黑者俱死。望建人及病患面如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
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如經(jīng)云∶言而微,終日乃復(fù)言者,此奪氣也。中盛臟滿,聲如從室中言,此中氣之濕也。因于暑汗,煩渴而喘,靜則多言。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病患五臟已奪,神明不守,聲嘶者死。病患尋衣縫譫語者不可治。內(nèi)傷飲食勞倦證,不欲言,縱強言之,聲必怯弱而低微,內(nèi)傷不足之驗。
外傷風(fēng)寒證,言語必前輕而后重,其言高,其聲壯厲而有力,乃有余之驗也。
凡聲嗄,其言響如從甕中出,前輕而后重,高揭而有力,皆傷風(fēng)氣盛之驗也。
痰火咳嗽,久而聲嘶啞,而漸至不出聲者必死也。聞病患言語無力,甚不欲言,氣難布息者,內(nèi)傷也。病患言語有力,動言不厭者,外傷也。病患陰陽俱絕,失錯不能言者,三日死。病患妄言錯亂,及不能言,不治;熱病者可治。
經(jīng)曰∶必審問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然后各切循其脈。
《素問·疏五過篇》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后賤,雖不中邪,病從內(nèi)生,名曰脫營。嘗富后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醫(y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形軀,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灑灑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于衛(wèi),內(nèi)奪于榮。良工所失,不知病情。又曰∶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靈樞》云∶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慎之至也。
又云∶凡診病者,必問飲食起居,暴樂暴苦,始樂后苦,皆傷精氣!墩魉氖吩弧迷\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jié),起居之過度,或傷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凡百病問其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病有余,乃氣病而血不病也。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余,乃血病而氣不病也。問其晝則發(fā)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于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fā)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晝則發(fā)熱煩躁,夜則發(fā)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當(dāng)亟瀉其陽,峻補其陰。問其晝則惡寒,夜則安靜,是陰血自旺于陰分也。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于陽中也。夜則惡寒,晝則惡寒,是重陰無陽也,當(dāng)亟瀉其陰,峻補其陽。
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病名陰陽交變。陰陽交變者死矣。
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shù)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甲乙經(jīng)》云∶所問病者,問所思何也,所懼何也,所欲何也,所疑何也。問之要,察陰陽之虛實,辨臟腑之寒熱。疾病所生,不離陰陽。臟腑寒熱虛實,辨之分明,治無誤矣。
王海藏曰∶常人求診,拱默,唯令切脈,試其能知病否。且脈,人之氣血,附于經(jīng)絡(luò)。熱勝則脈疾,寒勝則脈遲;實則有力,虛則無力。至于得病之由及所傷之物,豈能以脈知之乎?故醫(yī)者不可不問其由,病者不可不說其故。
孫真人云∶未診先問,最為有準(zhǔn)。
蘇東坡云∶脈之難明,古今所患也。至虛有盛候,大實有羸狀。疑似之間,便有死生之異。
士夫多秘所患,以驗醫(yī)之能否。吾平生有疾請療,必盡告以所患,使醫(yī)了然知疾之所在。虛實寒熱,先定于胸中,然后診脈,疑似不能惑也。吾求愈疾而已,豈以困醫(yī)為事哉!
婦科產(chǎn)后,先問坐草難易,惡露多少,飲食遲早,生子存亡。蓋形傷血傷之不同,補氣補血之有異。飲食失節(jié),宜調(diào)中;生子不存,兼開郁。問其所欲,以知其病,如欲熱者知為寒,欲冷者知為熱;如好靜惡動者,知其為虛;煩躁不寧者,知其為實;惡食知傷食,惡風(fēng)知傷風(fēng);好食甘為脾虛,好食辛者為肺病,好食酸者為肝虛,好食咸者為腎弱,嗜食苦者為心病。此皆順應(yīng)而易治。若乃心病受咸,肺傷欲苦,脾弱喜酸,肝病好辣,腎衰嗜甘,此為逆候,病輕必危,危者必死。治得其法,服藥預(yù)防可回生。
五十一難∶問病欲得寒,欲見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溫,不欲見人者,病在臟也。
東垣《內(nèi)外傷辨》∶問其發(fā)熱惡寒,寒熱間作,蒸蒸燥熱,發(fā)于肌肉之間者,內(nèi)傷也。發(fā)熱惡寒,寒熱并作,拂拂發(fā)熱,發(fā)于皮毛之上者,外感也。問其口不知味,飲食不下,手足不和,兩脅俱熱者,內(nèi)傷證也。
問其飲食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筋骨疼痛,不能動搖,非扶不起,外感證也。
問其惡風(fēng),居露地,大漫風(fēng)起卻不知惡,惟惡窗隙些小賊風(fēng),是內(nèi)傷證也。
問其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而有之,鼻中氣短,少氣不足以息,怯不欲言,為內(nèi)傷證也。
問其小便頻數(shù)而不渴,初以勞役,得之食少。小便黃赤,大便常難,或澀或結(jié)或虛坐,常有些小如痢非痢,或瀉黃糜,或溏泄,或結(jié)而不通,皆內(nèi)傷證也。
問其心下否,或胸中閉塞,如刀割之痛,二者亦互作而不并出,有時胃脘當(dāng)心而痛,上支兩脅痛,四肢不收,無力以動而懶倦嗜臥,皆內(nèi)傷證也。
問其臍下相火之氣,直上沖胸而不可遏,其氣無止息,甚則高喘,皆內(nèi)傷也。
問其頭痛常常有之而不間者,外傷也。
問其積痛不移者,血病;走痛不常者,氣病也。
問其痛處,按之而已者,虛病;按之而痛愈甚者,實病。
問其走注則為風(fēng),拘攣則為寒,煩渴則為暑,重澀則為濕;蚝糜谏苰in,或觸于驚恐,或傷于飲食,或深居簡出而受暑,皆為受病之因,所以貴于問也。
昔人喉間痛癢,諸醫(yī)不效。一醫(yī)問其平日好食斑鳩,乃知鳩食半夏苗而貽毒,治以生姜而愈。
又如唐汝正治小兒風(fēng)熱,通身俱愈,惟頭頂不痊。問其因,乳母好熱酒,知其貽毒。本方倍用葛根黃連而遂愈。
切脈于寸口而知病之虛實生死。經(jīng)曰∶必審其所始病,與今之所方病,然后各切循其脈,視其經(jīng)絡(luò)浮沉,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察脈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獨遲者病,獨疾者。华殶嵴卟,獨寒者;獨陷者病。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逆四時,為不可治。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肝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命曰逆四時。
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余也,滑者陰氣有余也。
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之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fēng);脈澀曰痹。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shù)曰死。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五陽。所謂陽者,真臟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所謂一也。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shù)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xì)則氣少,澀則心痛。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盛滑堅者病在外,脈實小而堅者病在內(nèi)。脈小弱而澀者謂之久病,脈浮滑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為疝瘕、小腹痛,緩而滑曰熱中,盛而堅曰脹。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顛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fēng)也。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 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寸口脈浮而盛者病在外,沉而堅者病在中,沉而弱者寒熱。
帝曰∶脈從而病反者,其診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諸陰之反何如?
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
征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征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奪者,亦久病也;征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推而內(nèi)之,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推而外之,內(nèi)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頸項痛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病熱而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必先知經(jīng)脈,然后知病脈。根于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五色脈變,揆度奇常,道在于一,神轉(zhuǎn)不回,回則不轉(zhuǎn),乃失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