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www。daode.biz
[center]
國學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center]
[center]熊 春 錦[/center]
[center]蘭州交通大學演講錄音整理稿[/center]
[center]2006 3 21[/center]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們:
今天非常榮幸地來到這里,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對國學的一些膚淺的認識。
關于這個國學的理念,校方給我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借今天這個機會談一談“國學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這個題目是很大的,我們看兩個半小時能不能把它討論完,我想也可能只能涉及到一點皮毛。作為國學,在中華的歷史上是一個浩如煙海一樣的一個巨大的寶庫。要想在這短短的兩個半小時把她說清楚,是比較困難的。我們主要是揀一些重點討論一下,奉獻給大家,使大家對我們傳統(tǒng)的國學有一個概貌性的了解。以便能有利于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當中和未來的社會實踐當中,將現(xiàn)代科學理念和傳統(tǒng)的人文素質結合在自己的身心之中,開創(chuàng)自己人生的正確道路。
一 國學的概貌及現(xiàn)狀 《德道經(jīng)》是國學之根
國學一說,出現(xiàn)在20世紀初,產生于西學東漸,西方的一些思想和學說逐步地來到東方以后,才提出了這個國學的理念。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在這個西方的學說向東方鋪天蓋地而來以后,我們的學者們?yōu)榱吮Wo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才提出了這個國學理念。
對國學的內涵,可以說各家學派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在1906年時,鄧實在《國學講學記》中曾經(jīng)提到過“國學者,合國所有之學說,就是國學!彼f到了,有了地以后,而人生長在其上、生活在其上,那么因而也就形成了國焉,就是國家就誕生了。“有其國者就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
這是當時的最早的一個國學的理念,也是一個學以致用,強調了國學的今世致用的這個基本原則性。到了近代以后,我們很多人都認為國學就是儒學,并將醫(yī)學、戲曲、書畫、星象、數(shù)術等等,都歸類在國學的外圍環(huán)境條件之下。
其實,我感覺到這個概念還不太全面。例如,我們拿一個傳統(tǒng)中醫(yī)做一個例子。傳統(tǒng)中醫(yī)是我們的國粹,這一點毫無異義、毫無疑問。因為我們進入21世紀以后,我們都知道,世界在開放,世界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世界,在這個21世紀就更為明顯。我們中國目前在國際上,可以說是三大文化在向世界進軍,被世界廣泛地接受,其中就有中醫(yī)學。
在早期,我們國家僅僅是飲食文化進入了世界市場,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遍地的華人餐館可以說開遍了整個西方的各地。這是最早期的飲食文化進入了西方。到了上一個世紀末,中國的中醫(yī)、中藥和針灸以及氣*功進入了世界西方市場,受到普遍歡迎,占據(jù)了很大的份額和市場,而且具有一種勢不可擋的趨勢,被西方所接受。但是后來,這一個世紀初——近代,中國的旅游業(yè)進入西方市場,也受到廣泛的歡迎。因為現(xiàn)在中國居民到國外去旅游的很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豐厚的收入。這也是他們所歡迎的。實際上,目前中國走向世界主要是在這三大領域比較明顯。
從西方接受中國的傳統(tǒng)中醫(yī)這一項來看,就可以看出,作為國粹、作為國家文化領域的國學的內容之一,就不能簡簡單單地把它納入到只是一個分枝,它也同樣應該是國學的一份重要的內容。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道學誕生了后來的儒學,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是道學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學生,這一點在《史記·孔子家訓》和《莊子》的論述當中,都有一些記載。孔子曾經(jīng)五次求教于老子,在老子的故里鹿邑至今還保持著一塊石碑,據(jù)考證就是當初孔子向老子問禮的地方,這是有文史資料記載的最早的人文學說。
其實,以兩千五百年以前這個時間段為一個界限的話,那么在兩千五百年以前年以前,作為黃學興起的時期。中國的古代文化主要是以《易經(jīng)》、《河圖洛書》,以《易經(jīng)》為主體來展開的,以黃學——黃帝的學說為主體展開的。在兩千五百年以前,老學就出現(xiàn)了,老學出現(xiàn)以后,隨之而來的誕生了儒學。所以,這個源流我們還是應該把它規(guī)范在整個國學的具體脈絡之中,形成一個系統(tǒng)論,來看待我們的國學的歷史和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理念。無論是兩千五百年以前形成的黃老之學、還是兩千五百年以來逐步占主導地位的儒學,都是我們中華優(yōu)秀的根文化。
只是這個根文化由主有次,其中《老子·德道經(jīng)》的思想和文化,應該是這個國學的主根。在這個主根之上,才誕生了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形成了各個學派和流派。
在此基礎上,隨著也誕生了儒學。隨著歷史的演變,儒學由于俱備了向上承繼了老子的學術思想,向下又具有入世治世的作用,所以它就成為了社會的一個主流文化——也就是我們國學大框架之下的一個主流,延續(xù)了多年。其次,實際上在明代以后又誕生了新的理學,這個理學又取代了《老子·德道經(jīng)》的學說和孔子的儒學的精華,而開成了理學。形成的理學帶來的一些弊端,我們在后面還要討論,這里先把脈絡弄清楚。這樣我們才能夠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我們國學的一個變化過程主次、主根和輔根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其實從國學的內容來看,在漢代初期進入我國本土的印度的fo學,也算是一個主要的支派。所以有些學者就認為,中國的國學主要有三大支柱,這就是道學、儒學和fo學這么三個大的支柱。當然,總體來看,主體的文化由于儒學是竭力主張入世治世的一種思想和文化,所以它形成的這個理論體系和人文系統(tǒng)是比較龐大的,延續(xù)到今天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體系。
我們討論這一點是為什么?就是我們的國家目前已經(jīng)進入了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已經(jīng)打開國門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也需要走向世界。作為國學,我們如何尋到她的源頭活水,從而使我們的民族接續(xù)文化之根,使我們的精神、使我們的人文素質,都符合國家的要求、民族的希望,去實現(xiàn)民族的振興,去實現(xiàn)我們每一個人心靈道德的提升,使我們具有一定的智慧水平而迎接世界進入到我們國內,同時我們也走向世界。
基于這一點,我在國外講學的幾年,也接觸到了不少國內出去的學生,深切地感到,我們民族的國學文化在我們的年輕一代已經(jīng)嚴重地出現(xiàn)了斷裂期。我們出去的許多大學生中學生,他們雖然走出國門向國外去求學,但是的確他們不知道國學,不知道民族的根文化。所以在海外的華人就形容我們出去的學生,都是“
香蕉型”的學生。為什么說是“香蕉型”的呢?就是說猛一看是個黃種人,頭上頂著一堆烏黑烏黑的頭發(fā),是
黃皮膚,但是剝開一看里面全是西方的知識,沒有多少我們中國國學的內涵。無論言談舉止、行為和所講述的理論,不知道中國的歷史,不知道中國古代的文化,還遠遠不及國外的有些學者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比如說,有的人在通過一些檢驗的時候,外國人希望能夠聽到他們朗誦一首唐詩、背誦一首宋詞,結果都不會背。只能說“我只會唱流行歌曲,不會背這些東西”。問他四書五經(jīng)是哪些書,什么經(jīng)是五經(jīng)、什么是四書,也是一問三不知。
實際上,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學者和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愛好者,可以說都在全力以赴地研究中國的歷史,他們將中國的領土作為一個大市場來進行開發(fā),所以對中國的文人、歷史、文化這些國學的內容展開了很全面的研究。但是他們的這種展開和研究,是建立在他們對自己本國的歷史文化的深刻了解基礎上的研究。而我們自己走出去的時候,卻不能像他們一樣具有本土文化豐富的營養(yǎng),而是對國外的情況十分陌生的情況下走向了世界。許多學生的舉止言行,實際上對我們的國威、對我們國家的威信、對我們這個民族、對世界各民族的影響,都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因素。
所以要想提高我們的素質,提高我們的人文素養(yǎng),那么就要了解國學,知道國學,學習國學,并且實踐國學,這樣才能使我們下一代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公民走出去,才能不會辱沒自己的祖宗。
像西方人,他們就高度重視這一點。整個歐洲,他們的歷史博物館平均一萬人就有一個歷史博物館,全面地去對自己的子民進行教育、歷史教育、人文文化的陶冶、他們本國國學內容的挖掘和學習。然而我們在這方面的教育,的確是出現(xiàn)了一個斷裂層,我們的學生很難讀懂文言文了,對于祖先們的優(yōu)秀經(jīng)典也非常地陌生。這樣一來,就使我們的人文素質出現(xiàn)了一個空白區(qū),不具備我們一個具有優(yōu)秀文明歷史禮儀之邦的人文素質,這對我們更好地走向世界,使我們的中華民族以一個健康良好具有道德形的這樣一個風貌,在世界上與其它民族共同前進,的確是一個障礙。
所以在國學的研究方面,我們必須要認識我們的根文化,從其中吸取營養(yǎng)。正像德國的思想家亞斯貝爾斯所說過的:兩千多年以前,有一個軸心的時代,中國出現(xiàn)了孔子、老子,印度出現(xiàn)了釋迦牟尼,古代希臘也出現(xiàn)了
蘇格拉底、柏拉圖,古以色列也出現(xiàn)了猶太教的先知,他們都各自為自己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文明,這個文明影響了現(xiàn)在兩三千年。他還曾經(jīng)說:以后的每一次文化的復興都有一個規(guī)律,都必須回到歷史的源頭上,來進行吸取資料,吸收營養(yǎng),吸取知識,然后再前進,然后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輝煌。
亞斯貝爾斯的這一段話,也的確是反映了整個歷史演變的過程。我們到了現(xiàn)在,處在了一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改革開放搞活、經(jīng)濟騰飛的時期,在文化上要想達到道德復興、民族的復興,同樣也要回到我們中華源頭活水的根源的地方,去重新吸取養(yǎng)料,吸取知識再前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中華民族民族復興的輝煌。
翻開世界歷史的巨大畫卷來看,為什么一些古文化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像巴比倫文化、埃及古文化、蘇美倫古文化、印度的一些古文化等等,都在歷史上消失了。只有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就是根,以及我們國學的龐大的內容,歷久不衰,雖然歷經(jīng)磨難,但她還是頑強地生存著發(fā)展。我們自己也曾經(jīng)想自己動手摧毀她,但就是難以摧毀,包括文字改革等等手段。實際我們有很多的行為是有點
盲目的,但是卻沒有把這個中國的國學文化徹底地摧毀掉,這說明我們的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特別是在上個世紀末和這個世紀初,世界各地掀起了對中國古文化學習的熱潮,像西方國家對《老子·德道經(jīng)》推崇備致。這種情況,我在西方講學,我就知道。我在西方講學的時候就遇到這個情況,許多西方學者幾乎每家都有一本英譯本、德譯本的《德道經(jīng)》——老子《道德經(jīng)》。因為他們公民的文化素質普遍都比較高,你與他們討論起中國的古文化,一般都是首推老子和孔子,因為這是兩個世界級的歷史的巨人。相反,我們自己有些中學的留學生,在國外的時候被問起來,他也就答不上來,這也說明我們對自己的根文化了解知之甚少。
下面,我們首先討論一下老子的國學之根——《老子·德道經(jīng)》。
《老子·德道經(jīng)》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或者根文化當中來說,我們很自然地就會從歷史的角度、從哲學的角度、從人文思想的角度,去聯(lián)系到了老子的這一部巨著,她也叫《道德經(jīng)》。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短的一部哲學的名著,所以她名貫世界十大哲學名著之首,但是她的內容卻又涵天覆地,包羅萬象,她有豐富的智慧、深厚的哲理和極高的精神境界,為古今的中外學者所佩服、所敬佩。
1973年時,我們國家在馬王堆漢墓當中出土了帛書的《老子》,分為甲乙兩種版本,這個版本全部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這就使得魏晉以來被誤名為《道德經(jīng)》的版本以及顛倒的德篇和道篇,在排序上這個彼此沿革性就得到了一種澄清和證實。隨后在銀
雀山的出土文物竹簡當中,也發(fā)現(xiàn)了漢文帝12年前后的寫本,也是德經(jīng)在上,道經(jīng)在下,這就恢復了老子原著思想的原貌。因為《老子·德道經(jīng)》,她是介紹了這個“虛無生萬有,用一就足夠了”這一個最高的哲學理念。道是一個虛無,德是一個實有的。他之所以將德篇放在前邊、道篇放在后面,是希望所有的閱讀者、誦讀者都能通過修德——“修之身,其德乃真”來尋找到自己的生活之道、生命之道、入世之道、成就之道。
鑒于這個原因,我也作了一些修訂,根據(jù)帛書和歷史上各代的版本,詳細地進行了考證。這次也帶來了一點書,雖然不多,準備送給學校圖書館,大家可以參閱,去了解一下真實的漢代以前的《老子·德道經(jīng)》的全貌。通過對這個比較接近原意思想的《德道經(jīng)》的了解,來認識我們中華民族道德文化——這個根文化的一些內容。
現(xiàn)在的人,一提起《老子·德道經(jīng)》就以為是宗教、是道教,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老子·德道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根文化,是個主根。研究國外一些學者的評價,我們不難看出老子的思想他就是中國的科學之父——古代科學發(fā)展之父,同時也是中國宗教誕生之母。
這個特點要展開來講,內容是比較多的。因為中國的宗教道教誕生在漢代的晚期,距離老子書寫的時候相當遙遠。其實在漢代以前,人們的信仰是一種自然行為,人們的信念自然地相信道和德。到了漢代以后,由于當時國民的私心、欲念、貪欲急劇地膨脹和上升,分崩離析,這時候才產生了張道陵他依據(jù)老子的學說和思想創(chuàng)立的道教而已。然而在這之前,中國的一些科學發(fā)展,同樣都是源于《易經(jīng)》的原理,老子思想的原理。來產生了眾多的科學的發(fā)明,從而使我們的民族走在歷史當時時期世界各民族的前列。
把這一點分析好了以后,我們就不要有什么宗教的觀念、迷信的觀念,來對待老子這一部有名的著作。有文史資料記載最早的,是黃學——黃帝的學說;在老學出現(xiàn)以后,我們才把她結合稱之為黃老學說。在這個歷史發(fā)展的沿革當中,我們應當把這兩種思想?yún)^(qū)分開來,這樣對于我們了解老子的學說作為根文化,作為我們民族精神領域豐富的精神食糧,就能夠建立一個基本概念。
老子的道論,對于現(xiàn)代的宇宙學、介子論,量子論等影響都是極其深刻的。老子哲學思想最高的范疇,是“道”。這個道,是超我們的意識的,越了我們的意識的,無限定地永存的變化不息的,是生成萬物的總根源。這個道,是一切有象和無象的一個高度統(tǒng)一。宇宙,是從“無”的混沌狀態(tài)到了有序的“有”的生存過程。現(xiàn)在的宇宙學家也悟出了“道”就是宇宙產生的源動力。
最近有個西方的科學紀錄片,就談到了科學界對宇宙的發(fā)現(xiàn)。它里面就談到了,也就是說既發(fā)現(xiàn)了星系的生存,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的星系,既有不斷生長膨脹的這種作用力存在,也有一種力量是萎縮的。也就是說,星系中央有黑洞,黑洞產生的力量就是往它的黑洞里面進行一種巨大能量的吸引,使整個星系變得萎縮最后分崩離析;然而在這一種膨脹力和一種收縮力之間,有一種奇怪的力量在起著平衡的作用,這個作用也就是真空作用、真空能量。
那么在這一點上,英國的宇宙學家曾經(jīng)提出了宇宙的自主理論。并且在學說的前端,提出了整個宇宙在它誕生之前,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任何東西的這個奇異狀態(tài)——也就是老子設想的宇宙開始的那個“道”的狀態(tài)。美國當代物理學家惠勒教授,受“宇宙大爆炸論”的啟發(fā),提出了“宇宙創(chuàng)生于無”的理論和“質相性原理”的新概念,即物理學是從幾乎一無所有達到幾乎所有一切。他認為他的理論,和老子的“道”或“無”的概念是不謀而合的。
世界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打破了真空的現(xiàn)象,指出真空是處于基本狀態(tài)的量子場,也就是老子的“道”。至此,人們的認識就從虛空到無,從無到真空,又回到了“道”這樣一個本源性的概念上來了。像我國的科學家楊振寧教授,他就曾經(jīng)拜訪過愛因斯坦。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德文版的《道德經(jīng)》,竟然是這位偉人案頭的書籍之一。可想而知,愛因斯坦對老子的思想是何等的敬仰和重視。
1988年5月8日,中國的光明日報曾經(jīng)報導,美國的總統(tǒng)里根在發(fā)表的1987年的國情咨詢文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名言,當時就成為美國人津津樂道的一句哲言,也使得《道德經(jīng)》的身價百倍地上升。一家出版公司竟然出資13萬美金的高價,從這個翻譯者手上將這個版權購買下來。
二 一元四素方法論是國學文化方法論的精髓
第二個方面,我們審視一下國學文化的精髓。
國學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我們的國學文化可以說是一個巨系統(tǒng)、大系統(tǒng)。但是其中的精髓,我們要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其實僅就《老子·德道經(jīng)》而言,她所闡釋的哲學思想就是一個大唯物主義和唯德辯證法的哲學體系!兜碌澜(jīng)》,以她“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大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為我們構筑了無出其右的輝煌哲學體系。
這一體系,是以“道”和“德”作為基本的哲學概念而展開的。老子在他的著作當中說,“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而不亥,可以爲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庇纱丝芍暗馈彼傅氖怯钪娴谋驹礌顟B(tài),也就是說這個“道”就是“無”。當然,這個“無”,是一個現(xiàn)在簡寫的“無”。這個“無”,主要是指的天地的能量運行狀態(tài)穿插于陰陽之間的這樣一個“無”。
這個“○”,是用數(shù)的方式來提示道的存在。而且老子在他的著作的第二章當中,還說“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黃老之學當中,用這個數(shù)來象喻這個德,以“一”為用,用“一”來代
表最初始的道所產生的宇宙的物質能量和她內在的物質品格,屬于一種純而不雜沒有分崩離析的狀態(tài),獨立為一。因此這個德,簡單地說就是道所派生出來的,是產生宇宙萬事萬物和推動宇宙發(fā)展的源動力,是道○生萬有的基礎物質。這個基礎物質,在數(shù)上面就是“一”,她既是能量,也是品格,也是物質的一種完整的屬性。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這個道○誕生了德一的能量、德一的品格,從而才使萬物具有了陰陽的屬性。陰陽的屬性里面又含有“三”的成分,只有含有這個“三”,才能夠生生不息。這個觀念,與西方的一分為二實際上是有一些差異的。老子是用的“生”,而西方的一些哲學觀念是“分”!吧碑斨,就使這個“三”里面包含著這個“一”的本身!胺帧保褪撬姆珠_,其屬性可以說也就不存在。所以在研究中國的古文化的時候,一定要逐字、逐步地進行解析。老子在這里后邊的三句話,說的也就是事物——我們所演變的萬事萬物都是以陰陽的狀態(tài)存在的。但是我們把握這個事物,又不能夠偏執(zhí)于這個陰陽,還要把握住萬事萬物中所含的能量——推動他們變化的能量。這個能量就是“一”,把這個“一”把握住了,我們就能夠認識陰陽、解析陰陽和把握陰陽,并且控制陰陽的正確變化。這樣,才是一個符合自然大道客觀規(guī)律的一個發(fā)展方向。這段話,也闡釋了中華的科技文化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論的哲學原理。
我們明了這一個基本概念以后,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地了解一下,我們的國學——傳統(tǒng)的國學的研究方法。因為近幾十年以來,我們基本上是完整地接受和學習掌握西方的邏輯推理和實驗證偽的方法論。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科學研究方法論,基本上是不太珍惜的,或者說是放棄的。
什么是傳統(tǒng)的國學的方法論呢?國學方法論,主要是一個一元四素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早在漢代以前,可以說在春秋以前都已經(jīng)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
這個“一元”,也就是無所不在的。人能守元,元則攝之;人不守元,元則棄之。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薄痘茨献印ぴ馈防锩,就指出:“執(zhí)元德于心,而化馳若神”這也就是說:
只要將心靈道德化,精神就能產生質變升華,我們頭腦中的慧識就能夠馳騁于萬物之間和萬物內外,那么也就是一種大智大慧的狀態(tài),從而誕生出大智大慧的這個理論。這個理念,就是一種道德的思想,因為古人論道德,他不是像我們現(xiàn)在所講的道德的理念,只是一種行為準則,只是一種社會的公共的制約;老子所闡釋的道德,主要是指的——天、地、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和其中變化的動能,是個能量。
中國古代的研究、研究宇宙萬物和我們人類本身。都是用“德”和“道”作為最高統(tǒng)帥和最高的歸宿的研究方法,這也就是中國古代的“一元論”。 “一”,就是指的“德”;“元”,就是指的“道”;“一元四素”的方法論。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由淺入深、四素完整地逐級展開,最后又終歸于“一”了,是這樣一個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論。關于這個“一元”的深刻內涵,其實全部都蘊藏在《老子·德道經(jīng)》之中。這些內容,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文章都可以找到這些理念,特別是對于《易經(jīng)》的研究,這個四素方法是比較明顯的。
所謂“象數(shù)理氣”四大方法論,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邏輯排列方式和方法。什么叫“象”? 什么叫“數(shù)”?什么叫“理”? 什么叫“氣”?這四大方法都是由簡單到深刻,由有象到無象,整體地把握陰陽。你像“萬物皆有象”,在“象”的分析上面、在“數(shù)”的分析上面、在“理”的升華上面和在“氣”的認識上面,都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的深入和升華的過程?梢哉f,這四個方法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邏輯性極強的、由淺入深的解析方法論。
如果我們以“旋極圖”的圖像為一個實例的話,那么就是指導我們身體,包括眼耳鼻舌身,用我們的身體去觀察象、體于象、觀于象、擬于象,用我們的慧識、用我們的靈感、用我們的直覺去悟這個“數(shù)”。智識呢,記下這個“數(shù)”、分析這個“數(shù)”、推理這個“數(shù)”,運用慧識這個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性,與智識的思維分析其理論,悟其理論,闡釋其理論,運用道德之心與我們的大腦以及甚至我們無所不在的身感,用身體來觀察這個氣。這個氣,在西方都是直接將它翻譯成“能量”。因為我們東方的這個理論,傳達到、西傳到歐洲和西方以后,他們就感覺到中國的文字里,這個“氣”表述的就是一種能量,所以他們直接就翻譯成“能量”這一個名詞。這要感受和觀察這個“能量”的流動、走向、目標、釋放、接受的全過程,運于氣,用于氣。
這四大系統(tǒng)性的方法論,互為依存,互為佐證,互根互用,互推互演。既揭示了萬物太極的陽態(tài)顯性的完整內容,同時又揭示萬物太極陰態(tài)的、隱性的能量場的內容,以及其中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生成要素以及必然的趨勢,將萬物生成、演化的終極歸宿、特點和規(guī)律完全納入在這四大要素中,系統(tǒng)地展開和揭示,從而構成了一部完美的、西方研究理念無可替代的一個科學研究方法。
這個“象”,主要是指的所見到的象。就像《左傳·僖公十五年》這部書里說過的:“物生而后有象”,萬物誕生以后,就必然具有這個“象”。《易》的《系辭》里面,也說:“見乃未之象”,凡是所看得到的實體都稱之為“象”。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所提到的“象”,那就包括萬事萬物的本象和擬比的內象、外象、形象、景象、現(xiàn)象、象征等等。
“數(shù)”,就用數(shù)學的方式——數(shù)學可以說是科學的“無冕之王”,用數(shù)來表述萬事萬物,是最簡單而又直指根源的一種方法。老子曾經(jīng)說:“善數(shù)者不用籌策”,《說文解字》里面說:“數(shù),記也”,也就是說用數(shù)學的方式來認識萬事萬物。
那么“理”呢,“理”字在我們的古人眼中,是指事物的本源規(guī)律的路徑,“理,治玉也,順玉之文而剖析之”,也就是說掌握萬事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順著它的紋路來解析它、剖析它,這個就稱之為“理”,“理者,成物之文也,長短大小、方圓尖脆輕重黑白之謂理”。所以“象數(shù)理”這三個元素,可以說在西方也是被廣泛地采用的。在“邏輯推理”和“實驗證偽”這兩個科學方法當中所用的方法,基本上還是屬于“象數(shù)理”這三個傳統(tǒng)文化、國學文化里面的方法論。
但是不同的是,我們東方的這個國學文化當中、科學研究當中都采用了“一元”作為輔導,而且有一個能量研究,對看得到的能量和看不到的能量進行了全面的探索和研究。例如,《
黃帝內經(jīng)·靈樞》里面就曾經(jīng)說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禮器·月令》里面也說:“天氣下降,地氣上騰”。《說文》當中,也提到了:“氣,云氣也”。
對于氣的認識,我們從漢代編撰的字典當中也可以看到,對于它的概念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有深有淺,但主要說的是一種能量的流動的形式。這個氣,既有我們現(xiàn)代科學已經(jīng)揭示了的一種空氣里面的成份,也有現(xiàn)代科學還遠遠沒有發(fā)現(xiàn)的這個能量的成分。這一點,國外通過高能物理學的實驗,曾經(jīng)想把它發(fā)現(xiàn)出來,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但是從許多的事例當中,他們又發(fā)現(xiàn)這個能量是客觀存在,只是現(xiàn)在還沒有辦法把它揭示和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而已。至于說我們的祖先是通過什么方式,發(fā)現(xiàn)了這種能量的客觀存在,并且判定出這種能量是一切事物變化的根本,這一點還有待于科學的發(fā)展和揭示。
所以我們古代的研究方法論,你要想認識古代的這些方法論,運用這些方法論,那么你就必須要整體地把握一元四素的方法論。并且按照孔子所講的“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按照老子所講的“修之身,其德乃真”,這個“修之身”和“修身”就其內含是一個基礎。我們只有通過修心和修之身,去認識這個德一的能量,你才能夠掌握國學的精髓,才能承傳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三 三因學說深刻解析國學丟失的過程及原因
例如,老子用這個德一的思想曾經(jīng)對我們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一個深刻的揭示。這個揭示,也就是社會發(fā)展學說——他提出來的社會發(fā)展學說。老子曾經(jīng)提出了社會發(fā)展的分期,分為六個階段,就是根據(j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個基本的數(shù)。也就是說天的德能——德的能量下降到地以后,地承載這個德的能量產生了萬物,但是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都有六個階段。那么對社會來說,那也是這樣六個階段;對于人的生命進程來說,也是這六個階段。其中,社會發(fā)展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無為而治”為轉折期和“有為而治”的這樣一個變化歷史時期。其中,分為
道治社會、德治社會、仁治社會、義治社會、禮治社會和愚智社會這六大社會發(fā)展期。其中,道治社會和德治社會主要是指的是三皇時代,仁治社會是指五帝時代,而義治社會是指的三王時代,那么禮治時代可以說是一個比較長的歷史時期。進入到了明末以后,基本上過度到智治時代了。
在老子的學說當中,就指出在這個時代人們的智識處在第一位,而其它那就基本上淡漠了。而且,在德治社會和道治社會,那是個“上德不德”的歷史時期;在仁治社會,是一個“上仁無以為”的歷史時期;然后逐步地下滑,人們丟失了仁德之后,就進入了“上義有以為”這樣的時期,逐步地丟失了這個德一。這個德一分解開來,就變成了六個數(shù),使我們社會的發(fā)展沿這樣一個基本的客觀規(guī)律進行發(fā)展和展開。
《老子·德道經(jīng)》的確是一部百科全書,她所展示和揭示的宇宙的奧秘包羅萬象,老子在德篇的篇章中,開卷就以敏銳的眼光,解釋、洞察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這六個階段的必然性。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上發(fā)展時期,掌握這六個階段,對于了解我們自己的生命也是有幫助的。
在我們社會進入了智治社會以后,那么前面所有的仁德、義德、禮德、信德可以說開始進入到了一個薄弱的階段,整個歷史的進程當中也有“天下為公”向“天下為家”、以致發(fā)展到了“天下為私”的這樣一個過程。你看看我們現(xiàn)在有些新聞報道所反應的一些現(xiàn)象,也的確是這樣家不成家。為什么?因為人們的精神境界,已經(jīng)按照老子分析的這個道德精神境界分崩離析了。父母、夫妻之間各自為私,姊妹之間、兄弟之間各自為自己個人的私利作為最高利益,已經(jīng)連禮治時代的“天下為家”的概念也不能保持和存在了。所以,老子在他的哲學思想中揭示的規(guī)律性,是非常深刻的,我們必須要掌握它。并且,要找到一條真正復興道德的正確之路,從而認識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提示我們精神領域、社會發(fā)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辨證關系等等各個領域之中的一些深刻真理,從而找到全面復興我們民族的道德文化,復興國學的根本解決方法。
老子的思想當中,對社會的發(fā)展分析,的確非?茖W地預言了各個階段的出現(xiàn)。特別是,老子說過了“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化也而愚之首也”我們要按照老子的社會發(fā)展時段來看,的確是處在一個愚智的時代?此坡斆,但是由于丟失了道德,逐步地將自己串在一個小我、自私、狹隘的生存環(huán)境之中,沒有社會的公共協(xié)作精神,只為個人的利益而奔波,失去了民族整體的凝聚力,那么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興旺,就必定會遇到巨大的阻力。
我們只有認識到,這種現(xiàn)象是一種愚昧的現(xiàn)象,是離道失德的現(xiàn)象,而不能把它當做是破壞自然規(guī)律的現(xiàn)象,那么我們才能找到一條解決之路,認識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這個發(fā)展分期,可以說是從明代的四書五經(jīng)大全的出現(xiàn)而成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使我們的社會發(fā)展進入了智治社會。為什么這么說?這個智治社會的到來,主要是我們丟棄了對傳統(tǒng)文化中經(jīng)典的承傳,我們民族的精神營養(yǎng)豐富的源泉當中被割裂了。因為,當時正是一個“大全出而經(jīng)說亡,八股行而古學棄”這樣一個轉折的歷史時期,它做為一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在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強力推行下,丟棄了漢唐時期人們在教育領域對國民進行道德教化,進行精神食糧提供的教育范圍。自從明代進入了全面貫徹執(zhí)行四書為主的教育理念以后,就割裂了民眾誦讀《道德經(jīng)》、誦讀“易經(jīng)”、誦讀著名的一些經(jīng)典的教育理念。
發(fā)展到民國初年的時候,蔡元培先生擔任中國第一任教育部長的時候,又一連發(fā)出了三道命令,取消了經(jīng)典誦讀。這實際上,就使我們整個民族割斷了對我們國學文化、對根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對這個源泉式的文化、精神營養(yǎng)系統(tǒng)的來源也就斷絕了。所以在近代,我們社會在發(fā)展過程當中,整個民族的創(chuàng)造性就出現(xiàn)了一種萎縮。
我們雖然很聰明,但是往往這個創(chuàng)造性不及西方。原因在那里?原因要從多方面去分析,因為西方文化他們高度地重視直覺和靈感,而東方是直接地去培養(yǎng)慧識和智識,使慧識和智識高度地結合。西方講究智商,講究直覺,在潛意識里面講究靈感。這一點正如西方眾多的人士、學者所講的,包括愛迪生——發(fā)明天才愛迪生自己談的:所謂天才,那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這個百分之一的靈感,那么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是白辛苦,也不可能產生科學的創(chuàng)造力,產生發(fā)明推動力,他們正是因為高度重視這一點。
所以在十六世紀以后,在我們主動地放棄了通過經(jīng)典誦讀啟迪全民的慧識,培養(yǎng)這個慧識,連靈感和直覺這種培養(yǎng)也人為地放棄以后,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自然也就開始下降了,整個西方的科學發(fā)展、社會進步也就迅速地超越了我們。直到現(xiàn)在,這一被動的局面還沒有能夠迅速地得到改變。
如果分析一下原因,我們的國學的確是逐步地進入了一個失落的時期。比較一下東方和西方兩大文明系統(tǒng)發(fā)展的基本進程,我們可以客觀地發(fā)現(xiàn),在十六世紀之前,東方文明發(fā)展的速度遠遠超越于西方。然而在十六世紀以后,西方文明的發(fā)展卻反超過了我們中國,將中國甩在了他們的身后。對于我們國家的國學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個逐步衰落的時期,他們具有很大的關系,可以說是及其相關的。
我們老子的三生萬物的思想,其中所含的這個“一”,其實里面也有一部三因論。我們可以按照這個三因論來分析一下,分析一下我們國學的丟失,為什么會產生這個丟失?這個三因論,它本來是屬于道家對生命的性質進行分析的一個學說,但是用在國學丟失這個過程當中分析解釋原因,也是完全適用的。
這個三因論,就是指的萬事萬物在生成和變化過程當中的外因、內因、本因。對于外因和內因,在哲學界早就提出來了。大家都知道,這個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但是我們基本上不知道還有一個本因的存在。然而,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在這個根文化當中,依據(jù)老子的哲學思想,是特別重視、高度重視本因的,對這個本因也可以說要展開來也是個很大的系統(tǒng),以后有時間我們可以展開探討。
在這里,我們主要是用這個三因的思想學說對我們國學的內容進行一個初步的解析,掌握這一方法,運用這一理論。在大多數(shù)人的分析當中,其實都忽視了老子思想當中的“中氣以為和”這個本因在其中產生的重要位置。近來,胡錦濤主席提出了要建構和諧社會。這里面,就談到了一個“和”,這個“和”,追本溯源也就是老子的“中氣以為和”的理念和思想。在古代,是高度地重視“中氣以為和”,用這個中氣來調協(xié)、把握、控制、推動陰陽的平衡發(fā)展,所以這個本因的掌握就極其關鍵。只有掌握了萬事萬物變化的原動力和本因的根本能量,我們才能夠正確的認識所有的變化和陰陽屬性的變化。
在我們分析國學丟失的過程當中,不僅要注意到外因的作用力、內因的基本因素,更重要的是本因。因為丟失了老子所說的這個德一,道生德養(yǎng),養(yǎng)育萬事萬物,并且推動萬事萬物進行發(fā)展的根本能量這個德一,所以這個三因的理念,就是要運用旋極圖來解釋萬物的一種象。任何象,都可用象數(shù)理氣中的旋極圖象來解釋它的三因,分析其中的方法。運用這個旋極圖對我們掌握“三生萬物”和“中氣以為和”是極為有幫助的一種整體把握和系統(tǒng)性的研究,并且正確指導事與物向良性方向轉化極為有用的一個方法。
三因的認識論,實際上也就是運用一元四素來解釋萬事萬物的方法,他結合在一起對我們全面深刻地認識中國的古代文化和科學,認識人類自己在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當中的位置都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其實,西方的邏輯推理思維都包含在三因論和象數(shù)理氣的認識的全過程之中。老子所說的“天下之大做于細,天下之難做于易”,其中所說的“細”,就是要分析到事物的外因、內因、本因當中去,。這個“細”,就是要深入到本因之中,去觀察探視其中細微的能量變化,尋找、找出內在的德性和能量以及品格丟失的原因。
老子所講到的這個“易”,那就是要運用《易經(jīng)》當中的原理,來分析萬事萬物循著中間變化的規(guī)律,圓周率進行這個變化的由起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只有這樣用好這個心易來觀察事物的本質,那么我們才能認識事物的完整變化過程。
在一元四素方法論和三因論當中,來解讀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這個哲學思想的時候,我們對我們的國學文化就能進行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作為本因來說,我們丟失我們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本因,關鍵是人們心靈的離道失德、社會整體的離道失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逐步地產生疏遠,這是個重要的本因。
四 重樹道德之根,開創(chuàng)國學未來
老子揭示出的這個“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這兩項都提示了我們人類的精神系統(tǒng)、我們人類的生命如果離開了這個德一能量的滋養(yǎng),那么就難得“靈”,難以維持我們精神和物質雙向同步地健康發(fā)展。人類的精神和肉體,最佳的營養(yǎng)能量就是這個德一的能量。人的精神的靈性,這個聰明才智、這個慧識只有具備德性,我們人類才能具有良好的、無為的、先天的一些后天智識所不能捕捉到的先天慧識。缺乏了這個德一,人類由于離道失德這種慧性就會逐步地淡化,被我們逐步地丟棄,難以再產生和開發(fā)出來。我們的慧識就會進入一種休眠的狀態(tài),這個才智也必然會發(fā)生一種枯竭。當我們人們的精神世界,從這個“天下為公”下滑到了“天下為家”,以及降到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的一種“天下為私”這樣一種社會共性現(xiàn)象的時候、這樣一種個人心理活動狀態(tài)的時候,那么這種能量也就已經(jīng)丟失得差不多了,就被我們自己所破壞了,我們獲得這種德一能量的途徑,就被我們自己所切斷了。
因為沒有德一的品格,就難以獲得德一的能量。這一點,古代是作了非常詳細地闡釋的,特別是在《黃帝內經(jīng)》當中,做了許多的說明,就闡釋了本身道德素養(yǎng)、人文素質建設的重要性。你內在不具備道德的心靈,那么你就不具備大智大慧這樣一種能量,也就不可能激活這些智慧的產生。
一元的德和道 ,同樣是物質能量,是啟迪、生養(yǎng)道德心靈和慧性、慧識的營養(yǎng)源泉;而道德心靈、慧性,又是我們大腦實現(xiàn)慧智雙運能量的供給站和能量源。心與腦在這個基礎上的相通,正像《黃帝內經(jīng)》里所講的“心為神臟,腦為神腑!蔽覀兙邆涫裁礃拥男,就具備什么樣的在大腦工作狀態(tài)中的智慧。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個能量和使用能量之間的關系。心與腦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才能夠培養(yǎng)出大智慧。所以,古代在國學教育當中,首先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道德心靈、道德的品格,因為只有這個產生以后,我們才具有真正類似于古代圣賢們的那種大智慧。如果這一點我們無法超越,無法實現(xiàn)超越我們目前的后天智識狀態(tài),那么大智慧也就難以產生。
一元的德和道,始終是支撐這個易學象數(shù)理氣方法論完整使用的一個基礎。大家可能有體會,有的易學愛好者研究《易經(jīng)》,就感覺到要正確地解析她非常困難,要運用她那就更加難上加難。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我們的智和慧并沒有進入到一種雙向同運的狀態(tài),智慧雙運沒有出現(xiàn)。相反,西方人他們主動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直覺和靈感,常常又能捕捉到這種智慧短暫迅速運轉的這種現(xiàn)象。
例如,老子的“一生二”、以及《易經(jīng)》的陰爻和陽爻并沒有使中國人誕生出二進位制的數(shù)學科技成果,相反卻促使了德國的萊布尼茨誕生了二進位制這樣一個數(shù)學理論,并且產生了現(xiàn)在風靡世界的電腦。這其中,就是因為他們是憑著直覺、憑著靈感,從我們的這一個傳統(tǒng)文化當中、這個國學文化里面,吸取了豐富的激活他們直覺和靈感升華的營養(yǎng)而產生的。這一點,在他們國家、在整個西方,他們都是非常坦然地承認這種作用性的。
作為內因來說,我國古代的文化、科學、哲學在發(fā)展的全過程當中,由于社會是逐步地沿著老子揭示的道治、德治、仁治、義治、禮治、智治這樣一個不斷下滑的趨勢當中發(fā)展,人的德性的品格和能量這種缺損也就逐步地加重。這一社會現(xiàn)象形成的綜合力,也就使完整的一元四素方法論發(fā)生了分崩離析和丟失,最終就產生了兩個現(xiàn)象,分為兩派,就是理學派和理氣派。這一分解開來以后,對事物的認識就更加不能夠產生一個完整的科學的理念,來認識我們祖先的方法論,并且實踐她。相反,也不能夠誕生出類似于西方產生良好的直覺和靈感,在直覺和靈感的前提之下運用好“象數(shù)理”,也就沒有像西方那樣誕生出邏輯推理和實驗證偽這兩大科學發(fā)展的法寶,始終使我們的科學發(fā)展停留在一個狹隘的局部的區(qū)域里進行發(fā)展。
因為丟失了一元,丟失了對能量的解析,使我們不能夠很好地運用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這樣就導致了我們進入了一個理學的時期,這是中國文化和科學發(fā)展在歷史上出現(xiàn)的一個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分崩離析的階段。這一現(xiàn)象,到宋代才開始形成。到明代以后,也就最后明顯地導致了老子的道學和孔子的儒學對自然真理的認識、對入世治世精神的完整的丟失、僵化和局限,加重了這種分崩離析。這可以說,是我們本民族自己在發(fā)展過程當中形成的一種內因,使我們對這個根文化、對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部分產生的丟失。
在歷史發(fā)展到明朝時期,這一個所謂“大全出而經(jīng)說亡,八股行而古學棄”,的確是這個重要的內因之一。這個內因,主要是表現(xiàn)在我們在培養(yǎng)教育人才方面。只注重將我們的思維、精神營養(yǎng)能量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任何問題的解答必須都要按照朱夫子的理學方式的一個模式,來進行解析,失去了百家爭鳴靈動活潑的靈性思維,所以學者們、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力就干枯在八股文之中!兑捉(jīng)》里的一些理念,需要活潑靈動的慧識和智識雙向同步運用,才能夠啟動的一些寶貴的古代的文化,這個國學文化之根也就無法再繼續(xù)運用。
所以在近幾百年以來,我們可以看到《易經(jīng)》的運用,基本上就淪為了街頭市井算卦的一種雕蟲小技而已。其實,《易經(jīng)》的內涵,是在揭示天道、地道、人道的最高的奧秘、最根本的規(guī)律。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在電子顯微鏡出現(xiàn)以后,在對人體的DNA的破譯產生以后,也就驗證了易學、《易經(jīng)》的科學性。例如,四個堿基對完全與《易經(jīng)》的四個卦象高度地吻合,八八六十四卦與人的DNA六十四對基因也是一絲不差地完全吻合。這一現(xiàn)象,其實都揭示著我們古代國學文化、根文化當中的科學性。只是我們現(xiàn)代人,由于丟失了一元和對能量的驗證和體悟,所以無法解讀古代圣賢們認識自然、認識人類本身的一些重要的科學方法。
我們研究了西方的哲學和科學的發(fā)展這些特點以后,都不難看到整個西方的研究,他們都是處在“象數(shù)理”這三大領域當中進行認識世界。但是,他們卻特別地重視自己對自己民族、對自己的教育過程當中直覺與靈感的培養(yǎng),我們卻主動地放棄了這種培養(yǎng),特別是放棄了對我們慧性、慧識、慧心的培養(yǎng)。西方用宗教信仰方式替代了我們東方古代一元的理念,替代了中國對道、對德認識的理念,他們是用宗教的方式來替代的,他們研究的對象其實缺乏我們國家古代道○和德一這兩大范疇的內容。這一點,從解讀萊布尼茨的一些書信和他所寫的幾篇文章就可以看出,整個西方?jīng)]有真正全面認識東方的道○和德一這個范疇,他們始終在陰陽二里面來論證整個世界。
中國古代的科學,只是按照“三生萬物”的理論和基本框架來展開科學研究的。
最上一層就是○,第二層就是這個德一,第三層那就是太極陰陽二,第四層級就是三生萬物。“據(jù)于道,用于一,運于二,演于三,中氣以為和”,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化當中、在科學發(fā)展當中,研究世間萬事萬物一個基本的、整體的、系統(tǒng)的方法。
這個理論模式,是我們東方所獨有的。西方科學界,他們是長期在太極陰陽二的模式當中,深入地進行研究,運用他們的直覺和靈感,并且運用老子和東方哲學思想在他們領土上誕生的理論,他用這個陰陽論來闡發(fā)并且命名。像萊布尼茨,就將老子和周易的陰陽學說命名為“辯證法”。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萊布尼茨將東方的哲學思想定名為辯證法,那么也就反證出整個辯證法——推動社會發(fā)展的辯證法,就誕生在中國,老子也就是辯證法之祖。然而,我們在這一發(fā)展過程中并沒有把握住這一特點,相反卻推動了西方科學發(fā)展,應用辯證法的發(fā)展,加速了整個西方十六世紀以后的科學發(fā)展。
西方在誕生歐幾米德幾何學為代表的邏輯形式推理思想方法,以及培根為代表的科學試驗方法這兩大法寶之前,可以說他們的進步是緩慢的。雖然古希臘他們建立在先驗基礎的這些推斷、推論、演繹已經(jīng)在逐步形成,但是遠遠與中國古代的科學的發(fā)展保持著相當大的距離。而是誕生了邏輯推理和試驗證偽兩個法寶以后,他們的發(fā)展才開始起步。特別是十六世紀以后,他們接受了東方的辯證法思想,以及通過東方文化對他們直覺和靈感的激活,獲得了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使他們遠遠超越了東方的發(fā)展。所以在這些理論上的認識,“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的認識”,我們必須要了解和掌握保持住一元的大系統(tǒng)論,在這種前提之下來認識我們文化、根文化和國學文化流失的全過程。
在世界各國他們研究老學的過程當中,都高度地重視從老子的學說當中提取豐富的營養(yǎng)。我們要看到,我們的社會發(fā)展雖然進入二十一世紀了,整個西方的商人準備在我們東方的大市場挖掘財寶,投資進行開發(fā),但是我們要同時注意到,西方所有的科學家、哲學家他們也把眼光伸向了中國,他們研究中國國學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并不在于攝取這個財寶,他們所緊盯的是我們國學文化的精華,他們是希望通過在我們古代文化當中吸取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因為這一點,德國的哲學家早年都已經(jīng)揭示出來了。尼采就曾經(jīng)說過:老子的《道德經(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他們是憑直覺和靈感,從我們傳統(tǒng)文化當中吸取他們所想要的寶藏。而反過來看我們中國古代的研究方法——一元四素的方法論,也就不難發(fā)現(xiàn)一元的德道大一統(tǒng)論!暗乱弧保褪俏覀兠褡宓木袷臣Z和科學發(fā)展的源動力,是每個人慧心、慧性、慧識能量的源泉;“道○”,就必然是我們整個社會發(fā)展的高級階段和必然的歸屬。
這其中,要想進入“一”和“○”,對人類的道德品格要求是比較高的。不能僅僅只有仁德、義德、禮德、信德、智德,五種德性應該是完整無缺,才能夠體悟到真正大道自然真理。這就為我們復興道德建立了基本理念,來大力地提倡“修之身,其德乃真”,來大力地實踐、提升我們人文的素質、道德的素質,使我們的心靈與我們國家歷史上的根文化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我們民族整體面貌的改善和提升。
在外延方面,我們分析看,我國的社會歷史發(fā)展到了義治社會以后,一元的社會環(huán)境已經(jīng)坍塌不全了,甚至四素的方法論也解體了。種種現(xiàn)象,就使我們研究傳統(tǒng)文化、實踐傳統(tǒng)文化的方法論,就逐步地發(fā)生了解體。
在漢朝、唐朝和宋朝的早期,那個時間曾經(jīng)推崇過黃老之學,因而那時人們還保持著自覺地去聯(lián)結、聯(lián)系古人,就像孔子所說:讀古書,與古人謀。所以,道德精神一元的狀態(tài),還創(chuàng)造了我們歷史上的輝煌——像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的輝煌。當時,他們的學者、學人都有誦讀古典這樣一個良好的氣勢,保持了這一點。但是到了明代以后,由于罷黜百家、獨尊理學,這樣才造成了我們國學文化根文化完整的分解,使我們丟失了對根文化的直接營養(yǎng),就出現(xiàn)了一個僵化時期。同時在明朝開始,西歐的文化已經(jīng)通過傳教士和他們的商人,不斷地影響到了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使我們東方的文化與我們祖先的文化——國學文化越來越遙遠。
所以在此通過內因、外因、本因綜合去分析我們歷史上與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國學文化的斷裂,從而找到問題癥結所在,正確全面地把握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們對比了東西方文化的特點,實際上是可以尋找到國學發(fā)展之路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那么,怎么樣去尋找國學的現(xiàn)在和未來呢?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細胞,那也就是文字和語言,這兩種細胞就是構成民族文化——國學的一個基本單元。
《德道經(jīng)》被西方人稱之為哲學詩,老子是唯物辯證法創(chuàng)造的鼻祖。從這些歷史來說,我們可以得到整個世界的一種共同承認!独献印さ碌澜(jīng)》這部哲學詩,是以道和德為基本的哲學概念來展開的。我們剛才已經(jīng)談到了道和德的一些基本概念,但是聯(lián)系到我們本身每個人而言,道和德也是需要我們掌握的。
你看這個“道”字,它上面是兩點“丷”,下面是一橫“一”,這實際上是天和地這兩個卦象的取形,也就是說人生活在世界上和天地之間,你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天生我才必有用。怎么樣才能有用呢?你要知天知地,知道天氣下降,地氣生升,知道你處在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當中的責任、義務,對民族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父母的責任、對子女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你要明白人在天地之間的理。地天泰這個卦象,就給我們了一個提示:你認識到了生命的意義,認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尋找到一條正確之路,那就是每個人的道。從個人觀點來看,從每個人生存觀來看,這就是人生之道。
然而老子又揭示了,你要找到這個道,要憑這個“德”字。你看這個“德”字,一個雙人旁“彳”、一個“十”、一個“四”、一個“一”、一個“心”,這個意思是什么呢?古人的意思就是說:你要找到自己的道,實現(xiàn)你人生的目標,能更好地為民族,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使你的存在符合天地自然的規(guī)律,你就得具備十種心,十種良好的心態(tài),要有四種行為準則,這是人文的素質,基本做人的素質。
這十種美德上善的心和四項行為的準則,我們要終
生地信守,并且去實踐,正像老子所說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你要去做,一心去做到這十種善心和四項行為準則,為社會、為民族、為眾人、為更多的人去服務,這才是一個完美的德。這是老子在《德道經(jīng)》中提示和告誡我們的一個基本理念。只有有了這個德,而且比較完善,才可能實現(xiàn)自己正確的人生之道。
在西方、在他們的文化過程當中,沒有認識到道的層次和德的層次,他們運用宗教的方法,使他們的國民建立精神支柱。我們實際上可以既超越宗教理念,也可以超越fo教的理念,直接用老子的思想使我們的心靈當中構筑起超越宗教觀念的道德理念、道德信念。因為這一信念,可以說是每一個人正確認識自己人生之路,找到我們在民族發(fā)展之路上的正確路徑,是找到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國家建設當中的正確位置的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只要我們建立了道德的心靈,確立了正確道德人生觀,那么我們的整個自己的一生,就會開創(chuàng)出一個比較明晰的正確的路徑,開創(chuàng)出自己正確的人生道路。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要全面地去研究和挖掘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道德文化——國學文化的根,系統(tǒng)地去掌握《老子·德道經(jīng)》和儒學的一些入世、治世的理念,從而指導完成我們自己整個人生的正確道路和發(fā)展過程。
五 繼承傳統(tǒng)經(jīng)典誦讀的德慧智教育模式 發(fā)揚國學漢語文字的優(yōu)秀特點
第五個方面,我們看一看我們國學本身的優(yōu)秀特點。
許多人都覺得西方的月亮比中國的圓,認為他們文化、他們的科學、他們的基本框架都優(yōu)勝于中國,一切都比中國強。實際上,我在西方和東南亞講學這么多年,我覺得根本不是這樣。我感到最自豪的還是我們的中華文化,只是我們自己還沒有認識它。我在國外講學期間,很多人都為他們自己的文化而驕傲,但是又不得不佩服我所講解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里面的一些內容。
我曾經(jīng)要求他們:如果你要把我所講的內容全部消化吸收,你得跟著我學習中文,而不是我跟著你學習你們的洋文。你們的洋文沒有中國文化的特點,難以真正全面正確地解析中國的根文化,國學的大系統(tǒng)認識起來比較困難,實踐起來也是困難的。
我們先比較一下,看一看我們自己語言文字的特點是如何優(yōu)秀的。我們研究民族文化,的確要在細和易當中深入。中國文字和語言與西方相比,不是單純的工具。西方的文字語言,它是作為語言交流的工具。我們許多出國求學的學生,花了六、七年去鉆英語,在國外他們講英語的國度也可以稱得的上是英語的專家了,達到了那個層次,但是我們的會話能力卻像他們的小學生一樣。實際上,我們把英語也雷同于漢語在進行研究,沒有擺正英語只是一種工具——表述的工具。而中文——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它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個工具,它是藝術,是學問,是人文的科學,是開慧益智的一個法寶。這些豐富的特點和功用,都是西方文字和語言所并不具備的重要區(qū)分點。我們從甲骨文研究、到?jīng)]有簡化文字之前的文字特點來分析,我們都可以深切地去體悟到這些特點。中華的古代祖先們的確是一種大智慧,我們的祖先是運用大智慧創(chuàng)造了中國文字和語言。這一點已經(jīng)被近代的科學所揭示, 只要把現(xiàn)在世界各地的關于這方面研究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結合我們古代的國學文化進行分析,就能辨識得十分清楚。
像我們的語言發(fā)音的問題,世界上曾經(jīng)存在著七大母語文化,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六個已經(jīng)消失了,沒有了,這個母語文化也就是原生文化。
只有我們的中華文化母語文化還得以維持下來,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就在于我們祖先為我們設計的具有智慧的文字和智慧的語言。智慧的語言,科學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講英語的語言區(qū)在我們大腦后側的聽覺區(qū),而講中文漢語的語言區(qū)在我們大腦前額的運動區(qū)附近,這個已經(jīng)被揭示出來了。而且,說中文的人是大腦雙側的生理功能同時被調動,陰陽屬性的正電和負電同時激活大腦前額的慧識區(qū),也就是傳統(tǒng)丹經(jīng)學說標識的洞房區(qū)。這個區(qū)域,美國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它可以產生智慧。西方的科學家,曾經(jīng)長期為他們直覺和靈感的產生不穩(wěn)定而進行深刻的研究,但是東方的文化卻涉及本身的語言和文字就具有益智開慧的功能。像歐洲英國的科學家就發(fā)現(xiàn),說中文的人使用大腦比說英文的人的功能要全面得多。英文是單側調動,中文是雙側調動。美國的科學家,也發(fā)現(xiàn)人產生直覺和靈感的時候,是直接在大腦前額的洞房區(qū)產生放電,產生的耀斑使人產生了超前的思維和本質性的揭示。
這些特點,就為我們經(jīng)典誦讀和西方語言的學習找出了一個科學的結論。我們應當在學習中文過程當中,繼承傳統(tǒng)文化國學文化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經(jīng)典誦讀,注意布魯卡區(qū)和威爾尼克區(qū)不同的放電現(xiàn)象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主動地啟動我們大腦雙側布魯卡區(qū)的功能,開啟我們大腦深層的慧識。
因為我們大腦皮層只是很小的一個面積,但大腦質層的面積重量貯存的信息遠遠比皮層豐富得多。只要把我們大腦深層的功能啟動了,那么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孩子都會擁有比西方造就的人才更豐富的科學創(chuàng)造力。所以繼承和承傳我們的傳統(tǒng)的國學,來解析我們本民族文化的意識,解析我們本身文字和語言上的優(yōu)勢,這對我們認識國學是極其有幫助的。
像漢字也是這樣,
漢字基本上都是一些智慧性的創(chuàng)造。這一點,日本的科學家江本勝他通過水結晶的試驗,也揭示出了漢字的科學性。他甚至發(fā)現(xiàn),通過高速攝像機,通過對水、冰融解成水再結成結晶的這樣一個變化過程,他就發(fā)現(xiàn)了:
任何冰塊在融化成水的那一剎那間,都呈現(xiàn)出中文的“水“字的形態(tài)。這說明我們古代的祖先在創(chuàng)造文字時,是在大慧大智的狀態(tài)下觀察到了這個變化過程而創(chuàng)造了我們中華帶有智慧性的文字。而且,老子也指出“上善治水”,要用德、用善、用美來治理、改造、統(tǒng)馭、改變我們生命之水。江本勝博士通過對各種各樣的水進行試驗,發(fā)現(xiàn)水能夠認識字,辨識字的好壞,辨識語言的好壞,從而結出不同的結晶體。這一發(fā)現(xiàn),也說明了精神和物質是相通的,也證明了老子的大唯物主義和唯德辯證法思想的科學性,所以中國的文字是一個全息性的模塊。
就像“愛”字,友愛的“愛”、愛情的“愛”,他通過冰的試驗、水結晶的試驗,他就說:中國繁體的‘愛’字,結出來的結晶非常美麗。然而簡寫的“愛”字,由于去掉了中間的一個“心”,所以只是朋友之愛,那么這個愛也就不真實。的確,這種改、這種簡化,抽出了中國文字在造型的智慧意用,F(xiàn)在男女愛情的話,沒有真心之“愛”,只看地位、名譽、金錢來衡量,實際上僅是一種友誼之“愛”。因為不是用真心互愛、互敬、互信,那么就存在著潛在的危機和矛盾,這都是反映出了德的無所不在。你看現(xiàn)在的家庭——冰窖式的家庭、火山似的家庭、桑拿式的家庭非常眾多,也表明了其中能反映折射出我們離道失德的現(xiàn)象。
例如,禮貌的“禮”字的改寫、簡化,也是這樣。折射出我們的道德水平,對自然的認識水平,并沒有達到古代圣賢們的那種境界。繁寫的“禮”,是講我們要把衣服穿得整整齊齊,沐浴更衣,將最好的、最豐盛的東西送給別人,這才叫“禮”。但是我們把這個字一簡寫以后,就成一個釣魚鉤“乚”了,也就是說我們穿西裝、打領帶,臉上抹得光光的,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沖你鞠一躬,手上卻拿一個“釣魚勾”,把你口袋里的錢鉤到我口袋里來,這就成了“禮”。這一改,就把古代的符合道德原則、原理的字意全部都加以改了,這說明我們還沒有達到古人那種道德的狀態(tài)和水平。
所以,我們對傳統(tǒng)的文化、對于我們的國學,在還沒有達到與“古人語,古人謀”的時候,應該持一種慎重的態(tài)度,不能夠一概將它視為糟粕。也應當去進行正確的解析,這樣我們才能夠真實地去繼承。不然的話,都當著糟粕潑出去了,就沒有了我們民族文化的根。
一個民族要想存在,那就要完全靠文化的存在而存在。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教育又是民族的生機。所以,研究我們古代的國學文化、道德文化——無論是道學的理論系統(tǒng)、還是儒學的理論系統(tǒng),我們千教萬教都是要教人求真,去做一個真正的人,做有道德的人、有道德品格并且有豐碩道德能量的人。我們千學萬學也是要學一個真正的人——就是要具有道德心靈、具有道德頭腦的人。
我們傳統(tǒng)文化本身就具有開創(chuàng)我們智慧的能力,只要我們真實地去進行國學的教育,就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的智慧將會遠遠比西方人強大得多。所以近十年來,我們國內就在恢復國學,提倡經(jīng)典誦讀。
這個經(jīng)典誦讀,已經(jīng)在民間如火如荼展開了,它為我們兒童早期發(fā)展慧性、慧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充分地彌補我們現(xiàn)在應試教育當中對于我們先天慧識的一種扼殺、禁錮的副作用,使我們下幾代培養(yǎng)出來的年青一代會含有豐富的科學創(chuàng)造力。我們的大學生也好,你們將來要踏上社會,我不知道你們現(xiàn)在的自我感覺如何?大家可以捫心,自己問一問:我是否真實具有科學的創(chuàng)造力呢?恐怕有這種信心的人不多,因為這種科學創(chuàng)造力、這種靈感慧識,在東方而言它是一種慧性,你只有具備豐富的慧識,你才能夠運用你后天學到的智識,來發(fā)現(xiàn)你那個領域的科學的新范圍、新領域、新結論。
我國近幾十年來,雖然全面地抓了教育,學生的負擔都感覺到很重,想把教育推到世界的前列,但是所有的諾貝爾科學獎與中國的科學家這么多年都擦肩而過,好像沒有緣分式的。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在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沒有高度重視培養(yǎng)我們的慧性慧識,只注重了智識。太極陰陽圖只重視了一側,另一側對我們過早地開發(fā)智識所壓抑住了。通過對國學的研究、繼承,展開經(jīng)典誦讀可以盡快地扭轉這一局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展開對著名經(jīng)典的誦讀,這對于我們提升自己的慧性、培養(yǎng)科學創(chuàng)造力是極有幫助的。
以上,簡單地把各方面談了一下。由于內容太多,題目也太大,我相信只要把握好了國學的過去、現(xiàn)在、現(xiàn)狀和未來的可能的機遇,我們及早地在我們每天的學習生涯中,在早晚各抽出2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誦讀著名的經(jīng)典,例如《老子·德道經(jīng)》、或者《周易》、或者《四書五經(jīng)》,那么我們的人文素質、道德心靈和智慧雙運的頭腦的建構,就會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局面。
我在全國抓了許多點,從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甚至到胎教,都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獲得的成果是非常典型和喜人的。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從網(wǎng)絡上看一看這方面的事例,提高自己對國學的愛好和興趣,并且去實踐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我們在德道的基礎上學業(yè)精進,即使在今后踏上社會,也能夠打造一個亮麗的、符合道德規(guī)律的人生。
最后,祝福大家學業(yè)成功!國學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熊 春 錦
[
Last edited by 夢覺 on 2007/1/14 at 17:14 ]
-----------[center]
承啟道德文化 培育振興中華的圣才[/center]
[center]熊 春 錦[/center]
[center]民樂一中演講錄音整理稿[/center]
[center]2006-3-19[/center]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民樂一中,與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我們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理念。我們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近代社會、新世紀的應用、理論和方法。
當前,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時期、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卻出現(xiàn)了一些難以讓人非常放心的部分。整個民族需要道德的復興,需要道德文明的建設。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管理單位到行政事業(yè)單位,都在高度重視地道德理念、道德精神和文明和諧社會的建設。那么在這些教育工作當中,在文化的討論當中,各種思想、各種學說紛紛地飛向社會,其中經(jīng)典誦讀在我們的國家十年前就已經(jīng)悄然興起,在全國各地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使我們眾多的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智識水平和慧性水平,都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今天,我主要是就我多年以來回顧和研究中國古代教育史的這個道德教育和國外的教育史和文化的軌跡,以及世界各國近代教育的一些理念和我國近代教育改革的得失,將這個心得奉獻給大家,供給大家參考。
一 忽略德育人文的唯智教育是產生當前教育弊端的根源
在座的都是高中生了,即將完成自己的學業(yè),邁向大學的門坎。我們當前是否具備這個權力?有這個信心向這個起跑線終點沖發(fā)上去,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名具備這個信念?就需要整體地分析一下我們的心理因素、道德水準和我們的潛在的精神能量水平和后天學習知識的能力水平,就要整體地認清我們自己內在的現(xiàn)象,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你只有知道了自己,你才能明白你前進的方向,才能夠補充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夠尋到你的方向和目標。
所以在這個觀念上,由于我長期在國外,在德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文化研究、傳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希臘,都對華人和你們眼中的洋人講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就比較深入地將東方古代的文化和西方的古代文化以及西方現(xiàn)代的文化和中國現(xiàn)代文化做了一些比較,我是比較傳統(tǒng)地按照那些系統(tǒng)論的方法進行剖析和研究的。
所以第一階段先就匯報一下我們的現(xiàn)狀。2004年,第45屆國際奧林匹克教學競賽,在4月4日到18日之間,在希臘的首都雅典舉行。當時中國團隊總分第一名,六名參賽的選手全部獲得金牌。來自全球8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86名選手,參加了這次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共有45人獲得金牌,當時中國隊是唯一的一支參賽選手全獲金牌的隊伍。曾經(jīng)在我們國內引起了一片轟動,也震驚了世界。
但是呢,雖然奧林匹克這個數(shù)學獎、學科獎在我們的青少年當中能夠一次又一次地獲得,都被我們的孩子、被我們的中學生們高高興興地捧回家,但是幾十年以來,為什么我們中國的任何一個學校、學府、科研單位都未能評選出一名、涌現(xiàn)出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的獲得者呢?——在這個沉重的思考面前,無論是我們國內的教育家、文化的研究者、還是國外的研究者,都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的中學生為什么就沒有這個后勁,沒有這個創(chuàng)造力,原因到底在哪兒?而且,近十年來,在我們的教育系統(tǒng)改革過程當中,教育家們都認識到我們有些偏差,有些失誤。其中就是只注重了智力的教育,忽視了德育和人文美育,造成了這種被動現(xiàn)象。并對當代的中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素質的饑荒和缺陷,進行了一些反思,基本上歸納了十個特點——不足的方面的十個特點:
一 ,就是現(xiàn)在的中學生普遍地存在著自我意識太濃厚,自私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第二種,就是依賴心理嚴重,應付挫折的能力差。在生活上他們往往依靠父母,在學習上依靠老師,缺乏研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點我在國外是觀察得比較清楚。
就在進入了近代以后這十年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家庭發(fā)財致富了,將自己的孩子在中學階段就送往外國讀書。但是,我所接觸的這幫在外國求學的中學生,很多都是鎩羽而歸,沒辦法過好語言關。因為他們在國內的讀書階段,長期依賴父母,依賴家長,依賴學校的老師,到了國外以后難以適應國外的語言環(huán)境、獨立生活能力的環(huán)境,難以適應學校里面的節(jié)奏和社會上的諸多方面的環(huán)境,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沒有善惡分辨的能力。許多中學生在那里不能判別正確與錯誤,很多甚至就被西方的黃色電視、黃色的社會環(huán)境很快地拖下了水,淪為西方那些公民所瞧不起的一群人,真的很失國格。有的在國外拼命地揮霍父母所掙得的資金,高享受、高消費、高揮霍,而學業(yè)上面卻沒有點滴的進步。一個普通的語言關,讀兩年下來還是不能被那面的學校所錄取,大學之門始終遙遙相隔。這說明我觀察到的國外的中學生的現(xiàn)象——他們到國外的現(xiàn)象,也說明我們國內在教育這些孩子上面,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對于培養(yǎng)我們孩子的自主能力、自我獨立生活觀、正善——正確和錯誤、善良和罪惡這方面的判別能力,這個教育沒有確立起來。所以我們在走出國門以后很難以獨立,很難以保持正確的學習方向發(fā)展自己,成為在國外的獨立者。
但是,大學生這方面的情況就比較好得多,雖然比例占的比送出去的中學生好像少多了。這幾年出去的中學生占的比例太大了、太驚人了,而且這些中學生出去以后,沒有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但是西方的文化界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研究得非常系統(tǒng)、非常透徹。我們中國人出去以后,嘴里除了會一點英文、會一點中文文字以外,對于傳統(tǒng)文化一問三不知,所以海外的華僑就形容現(xiàn)代的中國人是“香蕉”。為什么叫香蕉呢?看起來是黑頭發(fā)、黃皮膚,但是把這一層黃皮扒下來一看,里面的內瓤是白白的,都是白種人的東西,沒有自己祖先的東西,既不知道“四書”也不知道“五經(jīng)”;既不知道自己歷史上的優(yōu)秀文化,也不知道自己歷史上的科技發(fā)明,所以就給了我們很多的年輕人一個雅號叫作“香蕉”了。
所有這些現(xiàn)象,說明我們的教育的確是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的。第三個缺點,就是表現(xiàn)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上,驕傲、自滿、自負,只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無視自己的缺點。這個現(xiàn)象,主要是表現(xiàn)在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人的身上。第四點,就是自控能力比較弱,抗誘惑的能力比較差,課內的注意力不集中,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説在我們中學生當中,也還是比較普遍的。第五種,就是性格孤僻,喜歡獨往獨來,缺乏對應社會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這些特點、存在這些特點,那的確是由于我們重視德育不夠,我們很多的學生性格偏向孤僻,由于現(xiàn)在在家庭當中姊妹不多,獨生子女比較多,這種現(xiàn)象占普遍,所以養(yǎng)成了比較孤僻的性格。父母和子女的交流時間太少,是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對應社會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都比較差。像我在新加坡所碰到的中國出去的年輕人,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本地出生的華人比較,我們這方面的能力的確是太差太差,沒有競爭性,沒有競爭能力,難以在他們那個地方站住腳,并且順利地發(fā)展開來。這也是在我們教學上應當注意防止和將這種性格孤僻、獨往獨來的現(xiàn)象加以克服。要加強我們每個人深入社會,加強人與社會親和力、和諧關系、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這樣一種能力。在東南亞的華人圈里面,我們的中學生常常用自己的時間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動深入社區(qū)進行訪問、了解,寫出自己獨到的社會現(xiàn)象訪評、采訪和記錄,從而提升自己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與社會接近這樣一種能力。這實際上就是培養(yǎng)了自己獨立生存,并且加以提升自己分析能力的這樣一種自我教育。
在我們的中學生當中,存在的第六種現(xiàn)象,就是虛榮心理強盛,攀比嚴重。虛榮心、攀比心,其實是學生們自尊心扭曲的一種心理表現(xiàn)。在心理學上分析而言,的確這都是一些病態(tài)的前期反映。第七種,就是心浮氣躁、遇事不冷靜。第八種,就是焦慮心理嚴重。在焦慮癥當中,到國外的學生當中也是比較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因為我在德國不僅從事教育也從事醫(yī)學,在國外掙錢不容易。告訴你們,我是身兼多職,同時也治療一些人的心理疾病,也就發(fā)現(xiàn)了普遍有這個焦慮癥。一種壓迫感,一種不能自我釋放、自我調節(jié)、自我適應的現(xiàn)象,的確是帶有共性的心理病態(tài)。其實這所有存在的問題,都是可以自我調節(jié)的。關鍵是我們的文化研究脫節(jié)了,我們的德育理論出現(xiàn)了一個歷史性的斷裂層,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德的教育,把道德教育倫理化了,而沒有將它真正地全面認識清楚,所以在我們的教育工作當中出現(xiàn)了一個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使這些本來很容易自我調節(jié)、完成自我完善的一些現(xiàn)象卻變得難以調節(jié),而形成嚴重的神經(jīng)衰弱,最后導致精神崩潰。第九種,就是負疚自責的心理,在中學生當中比較嚴重。第十種,就是自卑自棄的心理。這個心理疾病,常常是由于頻繁的考試排隊,屢考屢敗,越敗就越餒,而不是越奮起,而是自我放棄、自暴自棄,這種現(xiàn)象也是比較普遍的。
所以,目前我們國家對我們中學生的狀態(tài),基本上是分析了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前提下存在的這么十種不足的現(xiàn)象。這些不良的心理素質的后面,我們經(jīng)過研究和考察,發(fā)現(xiàn)都體會到了我們現(xiàn)在的學生精神負擔過重,壓力過于巨大,煩惱過多。根據(jù)統(tǒng)計——醫(yī)療部門參與了統(tǒng)計,四分之三的中學生,睡眠普遍不足;有四分之一的中小學生,晚上難以入睡;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五的中小學生,晚上很難入睡;有百分之二點一的少年兒童,需要借助藥物或者保健品幫助睡眠;百分之六十四點八的少年兒童,早晨不是自然醒來而是被人叫醒,或者說被鬧鐘吵醒。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個情況。在東邊有些學校里面,有些學生編的打油詩說:學生是人生的寫照,非常痛苦。起得比雞還早,雖然說睡得比小姐還晚,有些打油詩是挺有意思的,這說明我們的學生現(xiàn)在的功課負擔、學習負擔的確過重。
二 傳統(tǒng)德慧智教育模式是振興民族文化科技、拯救當前教育的科學方案
但是,我們這樣一種狀態(tài),是不是真的能夠使我們民族出現(xiàn)振興、出現(xiàn)真正的飛騰呢?這是需要我們與學生們共同探討的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它關系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
目前的這種教育方式,已經(jīng)存在了,它的不足已經(jīng)暴露出來了,如何解決這個矛盾,使這個教育工作能夠順利地發(fā)展下去,在前進中改掉不足的部分,同時又減少這種不足的教育理念產生的弊端和損失?我們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并且實踐,辦了許多的試點,就提出了一個中華德慧智教育的理念。這個理念建筑在同步地提升道德心靈,開發(fā)我們的慧識,提升我們的智知——先天的慧識、后天的智識,從而彌補我們當前的教育當中的不足,減輕你們的精神負擔,幫助你們調解心靈的壓力;同時使我們在心理上具備能量——精神能量,順利地完成各種考試。即使將來踏入社會,也不會損傷你們的精神系統(tǒng),使你們具備著對應復雜社會現(xiàn)象而能夠正確順利地完成自己人生之路的一個教學方案,這個理念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在這之前呢,為了使大家了解我們德慧智的教育理念,還要分析一下二十五年前,我們中國教育理念和美國教育理念的一個對比數(shù)據(jù)。
在一九七九年的六月——時間早吧?七九年六月,中國曾經(jīng)派出一個訪問團,到美國去考察他們國家的初級教育;貒院螅@個訪問團撰寫了一份三萬字的報告。在其中有一個見聞錄的部分,有四段文字講到了這個訪問團在美國考察了各個學校以后的觀感,并且還信心十足地作了一個預言。
美國學生接受美國式的初級教育的表現(xiàn),歸納為四點:第一,美國的教育方式下的學生,無論品德優(yōu)劣、能力高低,好像他們個個都非常地趾高氣揚、躊躇滿志,大有“我因我之為我而不同凡響”的意味。這意思也就是說他們的小學生都非常自信、自負,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著信心,沒有任何自卑的感覺,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迎接知識的海洋,在知識的海洋當中自由地搏擊,這是第一個現(xiàn)象。第二個現(xiàn)象呢,就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就整天在那里高談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他們手里讓地球轉個頭好像都易如反掌一樣。這個現(xiàn)象那是真的,不僅只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五年級的學生在算算數(shù)的時候還在掰手指頭,甚至有時候連腳指頭都在鞋子里面動動,幫助他進行計算。你們別笑,是真的。我們中國有一個孩子,他隨他的家長轉到那里去后,六年級,他在那里是運用心算、腦算,很快就在他學校里面成了第一名。但到了初中他又不行了,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我們后面再進行分析。但是外國孩子為什么在小學過程中一直離不開手指頭,而我們卻能離開手指頭?這個答案實際上都是有的,但是好像國內沒有研究它。小學生雖然認識的字不多,但是他們卻充滿著科學的幻想,都普遍想產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第三點呢,就是美國的教育重視音樂、體育、美術,而數(shù)學、物理、化學這三門功課,無論是在美國的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音與美的活動都普遍地如火如荼。但是,數(shù)理化卻沒有學生問津,就是很少有學生主動參與到數(shù)理化的學習當中去,而過多地熱衷于音樂、體育、美術的活動。第四個特點呢,西方教育當中、課堂中,他們的課堂教育幾乎都處于失控的狀態(tài),學生之間相互擠眉弄眼,或者談天說地,或者翹著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
在最后的結論部分,這份報告做出了一個預言式的評價——這是早在七九年六月作出的,當時就肯定說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了病入膏肓?梢赃@么預言,再用二十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這是當時的考察團得出來的結論。
然而在同一年,作為互訪,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到中國來進行教育考察。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一些學校以后也撰寫了一份報告。其中在見聞錄部分也寫了四段觀感和現(xiàn)象,也同時作了一個預言。他們所觀感的第一條,就是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端放在胸前,除非老師發(fā)問時舉起右邊的一只,否則不輕易改變!遣皇沁@樣一個動作?(先生示范)我小時讀書的時候不是這樣做,可能現(xiàn)在普遍都是這樣做。幼兒園的學生呢,就喜歡把手背在后面:老師好!是這樣一個動作(先生示范)。他們把這個看到的現(xiàn)象,作為一個特點來記錄下來,跟他們國家的學校教育進行比較。第二個特點,就是中國的學生喜歡早起。我覺得有點冤枉,你們喜歡早起嗎?我看都喜歡睡懶覺,對不對(學生笑)?但是,他們就認為中國的學生喜歡早起。七點鐘之前,在中國的大街上,見到最多的是學生,并且他們喜歡邊走路邊用早點。這個“喜歡”我覺得也用錯了,我看你們誰也不愿意邊走邊跑邊啃饅頭,所以他們用詞有點不準確,是不得已,為了趕時間,搶正點才那么匆匆忙忙邊走邊吃飯,實際上對健康都是有害的。
第三個特點呢,就是中國學生有一種作業(yè)叫做家庭作業(yè)。因為在國外沒有家庭作業(yè)啦,他們的學校里面,小學、中學都沒有。根據(jù)一位中
國老師的解釋,他的意思是學校作業(yè)在家庭的延續(xù),也就是這些學生在學校里面沒有做完就拿著回家繼續(xù)去做去了。但實際上,我看是另外布置的家教作業(yè)吧,對不對呀?
第四個特點,中國把考試分數(shù)最高的學生稱為最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的時候,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而其他人則沒有,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在報告的結論部分呢,這個美國人他是這么樣寫的: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是世界上起的最早、睡得最晚的。——的確是比
雞子還起得早。∷麄兊膶W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梢灶A測——他們也有個預測,再用二十年的時間,在中國科技和文化方面,中國必將會把美國遠遠地甩在后面。
他們的預言是二十年,我們看一看,到現(xiàn)在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們趕上美國沒有呀?為什么中國的教育家和美國的教育家都預計錯了嗎?——這的確是值得人反思的。
但是,我分析了中國的教育理念和西方的教育理念,并且研究了中國古代的教育理念和西方的古代教育理念以后,我找到了一個答案:其實,美國人認為中國優(yōu)秀的地方,就是中國人教育當中欠缺的地方;而我們認為美國是錯誤的地方、病入膏肓的地方,正是他們正確的地方!貏e是第三條。第三條是什么呢?學生在初期教育階段,他們的教育理念是高度地重視音樂、美術、體育這三樣,那的確是開展地如火如荼,這一點在整個西方世界是可以看到的。為什么呢,這是在培養(yǎng)他們的直覺和靈感,就通過音樂、美術和體育運動,培養(yǎng)他們智慧這兩個字當中的慧性。而我們呢,卻過早地全力以赴地去推行讓孩子們將智識拼命地提高,這一點我們雖然能夠在十六歲之前達到一個高峰,但是到了十六歲以后,由于我們沒有將我們的靈感、慧識、直覺加以培養(yǎng),我們不具備這種能量。甚至連愛迪生講的,“所謂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百分之一的靈感,卻又是最重要的”這個天才的結論當中的這個百分之一,我們都把它掐熄了、掐滅了。
請問在座的高中生們,你們有沒有靈感?——為什么沒有呢?你們過早地將自己生命當中精神的能量,投入到后天智識的開發(fā)和利用當中去了。雖然你們可以進入大學之門,但是你們一旦走上工作崗位,我們中國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呢,就是新發(fā)現(xiàn)、新發(fā)明、新創(chuàng)造遠遠不及西方人。因為他們高度地重視他們那種直覺和靈感的培養(yǎng),而我們卻無形當中在扼殺、限制,甚至掐熄了這種靈感和直覺的產生。這一比較,就比較出來了,當然展開講,理論是很多的,同學們都能接受理解得了,因為跟大家是息息相關的。我們高度地過度地去用后天這個大腦皮層的智識進行記憶,想想大腦皮層就這么大個面積,你把它塞得滿滿的,大腦深層的東西連一條縫隙都不留給它,它怎么出來?那個直覺靈感慧識就在我們的大腦質層,它不釋放出來,那個靈感不閃現(xiàn)。你看著名的科學家,相信你們讀了一些國外的科學家的成果,他們的研究當中遇到難題的時候,常常是靈感突然一閃現(xiàn),公式產生,答案結論迸發(fā)出來。
然而,我們國家的孩子們早期過度地將這種靈感的培養(yǎng)放棄,所以一旦遇到問題的時候,只是機械地按照現(xiàn)有的理論方法知識以及西方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結果而展開研究,難以產生我們自己獨立的、新鮮的、創(chuàng)新的、開發(fā)式的創(chuàng)見。所以諾貝爾獎金的這個份額雖然很重,卻與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科學家無緣,總是擦肩而過。我們甚至有些人在那里罵街,說世界上不公平,我們很多的科學家可以獲得。是的,是有些科學家可以獲得。但是我們在家里又狗咬狗,互相拱,為了這種創(chuàng)新真正推出去,也是一種悲哀。比如,山東的有張穎清教授他創(chuàng)造的全息論,曾經(jīng)很有希望在國際上推到評選的行
列當中去,但卻被我們自己的嫉妒心把它批判成為偽科學。國外沒有偽科學這個名詞,科學就是科學,你拿出真東西來,那就是真科學,沒有先在理論上進行判別它是真科學還是偽科學這種方式。所以,我們有很多的創(chuàng)意在這個萌生狀態(tài)就被我們自己掐滅了,而不能夠輕易地去責怪世界各個國家的評委們不公平,一旦我們的科學發(fā)現(xiàn)是真正地過得硬的,人家是肯定會承認的。
有的學者總結了一下,這個二十五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卻培養(yǎng)出了五六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兩百位知識型的億萬富豪。相反,我們中國自己認為優(yōu)秀、別人也認為優(yōu)秀的教育制度,卻還沒有一所學校能夠培養(yǎng)出這樣的一些人才。
比如說,富豪也是這樣,我們中國的富豪好像都是機遇型的,發(fā)財?shù)臋C會到了,突然一夜就暴富,一個個地都像空中的樓閣。昨天我還查閱了一下資料上的,有位幾十百、億萬富翁吧,被槍斃了。兄弟三個買兇殺人,被判了死刑,既然富到那個程度,為什么會犯罪?而是一些低級性的犯罪,心中沒有道德,頭腦沒有知識,不就是典型的現(xiàn)象嗎?
然而在整個西方這個知識型的富豪,他不僅關注民族的發(fā)展、國家的興衰,而且也關注民生公眾的事業(yè)。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蓋爾茨,他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知識性的富豪,在中國也開了分公司。他的管理理念、他賺錢的模式,都是有優(yōu)秀的部分的。他和他的妻子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資金支援建設,支援教育,支援科技開發(fā)。但是你看我們中國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這些富豪們,有幾個是能夠稱得上慈善家的?國內可以說很多的富豪都成了吝嗇鬼,沒有多少能夠成之為著名的慈善家的。
這都說明在前期的教育上、在道德教育上是有缺陷的,心靈的基礎、道德心靈的基礎是不完整的,急需要從教育方面提升我們國民的道德素養(yǎng)、道德素質。這正如國家所提倡的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加強社會公民的公德教育,這點已經(jīng)在中央逐步地推開了。大家注意看一看最近的電視就知道這種情況,是急需要將經(jīng)濟發(fā)展和精神道
德提升同步抓起來,才能確保我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利益不被消耗,才能使整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步雙軌前進。胡錦濤主席在人大這次會上也提到了“八榮八恥”,這都說明我們國家已經(jīng)高度重視了我們國民的道德精神教育。但是如何落實中央的精神、國家的方針,就需要我們歷史地全面地去研究我們國家的歷史。
三 振興道德教育 用經(jīng)典誦讀塑造道德心靈、打造亮麗人生
在這里,需要跟大家探討一點我的研究成果,那就是說從歷史研究,我們都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國,我們這個民族是最優(yōu)秀的民族、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民族。例如在十六世紀之前,我們國家的科技發(fā)展,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各國,眾多的發(fā)明都優(yōu)先地誕生在中華這塊古老的土地之上,四大發(fā)明就在我們中國。西方的科學家都驚嘆:“整個歐洲的科學靈感來自于東方文化,”他們感受到這一點,他們科學創(chuàng)造的靈感來源于我們古代的文化。
為什么在二十一世紀,整個西方潮水一般地涌向中國研究中國文化,商人進入我們國內挖掘寶藏,但是哲人和科學家卻在拼命地挖掘他們所需要的精神的食糧、科學創(chuàng)造的靈感、精神的營養(yǎng)?我們要看到整個西方是雙向在行動,向我們東方的中國在進軍,而不能單單只是看到他們很重視我們中國的這個市場,是來發(fā)財?shù),他不僅發(fā)物質之財,還準備著發(fā)精神營養(yǎng)之財。例如,我在德國所接觸的所有學者的家中,每一位家中至少有兩到三個翻譯版本的《道德經(jīng)》。——你們家里有沒有?中國人家里都沒有,外國人卻家家都有這本《道德經(jīng)》。美國眾多成功的企業(yè)家和文化研究者,同樣地每個家里都必然有這本書!獮槭裁茨兀恳驗樵缭谑耸兰o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采就已經(jīng)說過:東方老子的《道德經(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充滿著滋養(yǎng)他們靈感的精神的食糧,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這個評價,我們可知道我們自己沒這個感受,因為我們看都不看它,對不對?像俄國的托爾斯泰,他也曾經(jīng)說過:我的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來源于東方的孔子,更重要的是老子,老子的精神、道德精神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
可是我們在國內,所有的學者都沒有認識到西方人的這個認識的高度,原因在哪兒?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軓淖嫦鹊闹R當中發(fā)現(xiàn)是營養(yǎng),發(fā)現(xiàn)是科學創(chuàng)造的動力?卻非要等到外國的科學家、外國的哲人、文人發(fā)現(xiàn)了以后,我們還盲盲目目地不覺得、發(fā)現(xiàn)不了。這是因為我們丟棄的東西太多了,最根本的東西是因為我們丟棄了經(jīng)典誦讀的方法。
這個丟棄,研究一下中國的歷史就不難發(fā)現(xiàn),最開始的丟棄發(fā)生在明代、明朝的時候。由于理學家朱程,他們創(chuàng)立了理學,將經(jīng)典誦讀當中的誦讀——兒童誦讀老子的《德道經(jīng)》和《易經(jīng)》取消了,只讀“四書”,而不再重視學習經(jīng)典,所以有的學者曾經(jīng)說:“大全出而經(jīng)說亡,八股行而古學棄”,在那個時期就丟失了。就不知道這個著名的重要的兩部經(jīng)典是我們青少年早期教育當中的重要的精神食糧,就忘卻了這點。歷史的沿革,發(fā)展到了民國初年,蔡元培先生當了北大的校長,并且當了教育處長。好像當時他一天下了三道命令吧,就取締了經(jīng)典誦讀的學校教育的安排,這樣就使近百年來,我們整個民族的教育與經(jīng)典誦讀完全斷裂開來了。
實際上,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完全是一個慧智性的文字和語言,必須要通過經(jīng)典誦讀才能完成。特別是這個道德教育,什么叫“道”?什么叫“德”?如何去明這個“德”、知這個“道”?這個建立起來,明白了,就會成為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自覺行動。不需要老師去串說,校長去說教,關系到了你們自己切身的利益,就會成為自覺的行動。
看我們現(xiàn)在真正知道這個“德”的有多少同學?這個“德”是什么意思?有沒有哪位同學給我介紹一下?什么叫“道”,什么叫“德”。這個“道”字,我們看一看,中國的文字是象形象意都在里面,是個全息的模塊,每一個字都有甚深的哲理,每個字都有學問。這個“道”字上面是兩點“丷”,下面一橫,代表什么?代表地和天,我們生存在天地之間,地氣上升,天氣下降,這雙重能量流行于我們身體內外之中,我們要把握住它。這種能量在我們的軀體傳輸,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能夠把握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道路,明白天地的自然真理,這才是知“道”。不要單純地按照宗教的觀念去理解這個道,一聽說這個道,呵呵,就想是不是“
牛鼻子老道”。實際上“牛鼻子老道”比這個《德道經(jīng)》誕生得晚多了。為什么呢?這個《德道經(jīng)》她是在戰(zhàn)國以前產生的,而中國的道教是在漢代后期才產生的,不要犯糊涂,它不是宗教,而是老子在一種天人合一的大智慧狀態(tài)下,發(fā)現(xiàn)了宇宙的最高真理而撰寫的一部無所不包的大哲學、天體學。
當然,你們可能沒有我注意的、研究的范圍廣泛。西方的科學家從研究宇宙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當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整個宇宙星系在不斷地膨脹,但是也有一個引力——黑洞的引力,使這種星系不斷地萎縮,但里面又含有一種真空,這就是老子描寫的道的一種現(xiàn)象。他能觀察得這么細致,西方的科學家都非常地敬佩他這種深邃的觀察力——空前的、超越時代的、不借助任何儀器的觀察能力。所以,我們通過閱讀老子的著作,能夠獲得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首先是明白自己的人生之道,進而明白家庭之大道,明白社會之道。真正地去“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不明白這個自然之道,你不明白自己生命之道,那么你的人生路將是盲人騎瞎馬,你就會在自己的一個小圈子里面困住了,你的心胸就無法展開來。
然而,要想認識這個“道”,必須要有德。沒有這個德,不足以徹底地明白道,這就是老子當初為什么寫的是《德道經(jīng)》、而不是《道德經(jīng)》的原因。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都是《道德經(jīng)》呢?這是因為人類發(fā)展史到了漢朝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逐步難以明白老子那個時代的大智慧狀態(tài)所觀察到的東西,王弼他就把她顛倒過來了。這一顛倒過來,倒是為這個神秘現(xiàn)象——玄學奠定了一個基礎,為漢代誕生宗教產生了基礎。所以我在國外講學的時候,就講到了《老子·德道經(jīng)》是中國古代科學之父、宗教之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且,她作為科學之父,既推動了中國16世紀以前的大量科技發(fā)明,也同時在17世紀老子西游記展開以后,游到了西方。通過西方的商人和傳教士帶到了歐洲,在歐洲開花結果,啟迪歐洲的萊布尼茨發(fā)明了二進位制,成為世界級的數(shù)學泰斗。這些,可能你們都接觸過、研究過。
那么,如何明白這個“道”?我們既然知道老子的本意是要求后人在讀到他的書的時候,要通過這個“德”來進入道的境界,明白自己之道,那么我們就要明白這個德。這個“德”是什么意思呢?有沒有同學能夠給我解釋一下?這個“德”字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你們課堂道德教育講到了這個“德”字沒有?這個“德”字的結構,我們分析一下:左邊是一個“彳”,右邊上面是一個“十”,下面是一個“四”,再一個“一”、下面是個“心”。那么總體用拆字法拆開來看,就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有十種善心、四種行為準則,一心一意地、終生地去做到為人民服務、為民族服務、為國家服務、為他人服務,這才叫真正的德。
哪十種心呢?這個“十”字里面包含哪十種心呢?包含了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這十種心。我們是否都具備呢?是不是這十種心都有。克晕以趪鴥绕渌胤街v學的時候,我就說:我不敢說我十種心都有,我可以在大會上公開地說我是個缺德的人,我還在繼續(xù)修這個德。因為老子講了,這個德你想保持得完整,很不容易。她是“一”的狀態(tài),她用“象、數(shù)、理、氣”當中的“數(shù)”來表示,用“一”來表示這個數(shù)、表示這個德。這個德,你沒有很高的修養(yǎng)你保持不住她的穩(wěn)定。一有了后天的欲念和貪欲或者錯誤意識的判斷,你就丟失了這個德的完整性,所以《老子·德道經(jīng)》中始終用“一”來衡量社會、衡量人、衡量萬事萬物是否能夠健康正常地向前發(fā)展。這個“德”一樸散開來以后、一解體以后,就是五種德——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所以老子就強調,一定要把握住這五種元素、五種品德、品格和能量的完整性,使自己處在一種健康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這才是根本。
你像我們現(xiàn)在的確是越來越缺德了,越來越少了。比如說,這個“忠孝心”要求忠于國家、忠于民族。在家里面你要孝敬父母,在學校你要尊敬老師、師長。我們的學生能夠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嗎?我看很多報道反映說,很多的學生都指著父母的鼻子說:你他媽的生我干什么,要錢沒錢,要地位沒地位,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你生我干嘛?——對不對?哪兒來的孝敬心呢?就是在國外,他們的孩子雖然十分地獨立,也都沒有強調這個孝敬心,但是也沒有像國內的孩子們這么厲害,都已經(jīng)爬到父母的頭上去了!有的孩子甚至把父母的口袋當成自己的銀行,父母睡著了,半夜就翻父母的口袋弄點錢花花,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都產生了。你說他缺不缺忠孝心呢?他肯定就缺乏嘛!對不對?!比如我們有些成人,踏上了工作崗位,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沒有想到如何忠于民族、忠于國家的最高利益,而是開始貪污了,他有忠孝心嗎?這個“忠”字就不復存在了。他“忠”什么,他“忠”自己的口袋,“忠”自己的老婆,“忠”自己的小秘去了,他把錢都花到她們身上去了,那么這一部分德性他就缺乏了。
“好善之心”,我們現(xiàn)在看看好善心有沒有?——也開始出現(xiàn)缺乏了,社會公德缺乏這一部分。好善心,要求見人之危則扶助和幫助。你見到動物之危,都要救活解脫。但是我們在新聞報道里面看到的負面報道,的確是令人感到
心痛。有的當街強奸婦女,幾十人圍觀而沒有人報警,哪有一點善念善心呢?在四川報道,半夜追殺殺到自己門口,求救者想擠進門內獲取保護,他卻趕快將門堵上,躲在里面索索發(fā)抖,也不愿意救別人一命,結果那位女性橫尸街頭,那更不用說見物之危了。我們虐待動物的現(xiàn)象太普遍了,最近網(wǎng)絡上還在大肆鼓吹虐
貓事件——有位尊貴的小姐用高跟鞋扎進小貓的腹部,把腸子都帶出來,然后插進小貓的眼睛里邊,把貓的腦袋砸穿。新聞報道中,一方面是批評之聲,一方面是新聞界的炒作之聲,鬧得沸沸揚揚!獮槭裁茨?為了賺錢!大家現(xiàn)在都成了孔方兄的徒弟,把兩個大銅眼鏡戴在眼睛上,什么也看不見,只看到錢了,想方設法賺錢,迷失了道德,丟失了良心,丟失了這個善。
那么慈悲心平等心等等,要解釋起來就是一堂課,我看那邊風刮得有點涼,大家冷不冷?講談多了恐怕不太好,重點提到就行了。我會向你們的圖書館贈送一部分這方面理念的書籍,你們可以自己抽時間去看。在這里,我重點通過語言的聲波,向大家把重點的先講一下。請大家稍微堅持一下,我盡量地壓縮。
那么這個“四”呢,下面這個“四”是個準則——行為準則,稱之為“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行”。這要求我們高度重視我們的心,這個“禮”代表的是心,因為禮德火明屬于我們的心,這里面牽扯到古代的一些醫(yī)學知識。凡是不符合我們修持道德心靈的,我們就不要去說;凡是不利于我們修持道德心靈的,我們就不要去聽;凡是不符合道德心靈建設的,我們不要去看;第四種就是凡是不符合道德心靈建設的,千萬別去做。因為古人說了:學好千日不易,學壞一天有余。很快。需要我們信守這四項原則,那么我們才能守住自己的德,具備這個真實的德,而不是空頭的德,
現(xiàn)在我們的教育當中,同學們當中也的確有這個現(xiàn)象,普遍存在著辨識能力差的情況,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是當做的,什么是不當做的,什么是不該看的、該看的,這個分辨能力都差。為什么呢?我們缺乏一個道德心靈的滋養(yǎng),缺乏這種營養(yǎng),缺乏這種能量支撐我們正確的判斷能力。
我們人的生命是有兩套系統(tǒng),即性命性命。這個性是性體系統(tǒng),指我們的精神系統(tǒng);什么叫命呢?命是我們看得到的肉體系統(tǒng)。古人在一種深度的觀察之中,發(fā)現(xiàn)了這兩套系統(tǒng)復合結構起來,才共同構成我們的生命!饵S帝內經(jīng)》里面也好,古代眾多的經(jīng)典里面也好,都談到了這個問題。老子就曾經(jīng)說過: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饵S帝內經(jīng)》中說: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文言文不太好懂,需要解釋一下。這就是說:天供應我們五種德性的能量,被我們人體所吸收,對我們的精神系統(tǒng)產生營養(yǎng)作用;大地生長五谷、各種菜蔬,它們提供的能量營養(yǎng)我們的肉體,是兩個能量供應系統(tǒng)。不要以為成天吃魚吃肉,吃高營養(yǎng)、高能量的物品就能使我們的心靈變得健康,不是這么回事。需要德性能量的支撐、補充,這兩種能量是通過3種途徑在我們體內得到發(fā)揮的。一個,宇宙中普遍存在著真空能量,真空能量就是德一的能量。這一點,因為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在不斷地膨脹,整個太陽系在銀河系當中也是要膨脹。中國上海天文臺通過電子望遠鏡,也發(fā)現(xiàn)我們銀河系有個黑洞。但是這個星體在運動過程中,一方面是萎縮,一方面是膨脹。這里面有一種能量制約,那就是真空能量,所謂真空能量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德一的能量。科學家把原子轟開以后,才在里面稍微發(fā)現(xiàn)了一點點痕跡,還不敢肯定,但他們肯定了這種能量的存在,因為這是在微觀下、甚深的微觀下才能看到的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可以隨著我們的皮膚進入我們體內,隨著我們鼻子的呼吸進入我們體內。
原來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的空氣當中,只含有
氧氣、
二氧化碳成分,那只是初步的發(fā)現(xiàn)。但是,我們的老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指出了:有一種五德的能量從空氣中進入我們體內,營養(yǎng)我們的精神系統(tǒng)。而且,我們從小到大的營養(yǎng)——精神能量營養(yǎng),有一個儲備的過程。從0歲到女子的14歲、男子的15歲,是一個完成自我精神能量儲備的生理階段和時期。這個儲備階段,使我們的整個倉庫里面含有六等分,用數(shù)學的形容方法,就是這個大倉庫里面劃成六等分,這六部分都圓滿了。但是一過了16歲到24歲,消耗六分之一。八八六十四、在六十四歲以后,精神倉庫里面的營養(yǎng)能量就消耗虧盡。女性呢,每七年消耗六分之一,到了七七四十九歲那么她的精神能量倉庫也就枯竭了。由于精神能量同樣地支撐著我們肉體的變化、生理變化,所以女性到了四十九歲以后,就失去了月經(jīng),進入更年期。男子到六十四歲以后,也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這一個看不見的能量和看得見的生理結構,是一對完美的陰陽,互相影響和作用。
你像現(xiàn)在很多的小學生,我們有的女孩子九歲、十歲就來月經(jīng)了。為什么?是因為過早地終止了從自然界取得、吸取、獲得這個道德能量。過早地靠他們向后天的發(fā)展,剝奪了他們從宇宙空間獲得這個真空德一能量的機遇和機會,才產生了他們的早熟,這實際上是危及整個民族健康的、愚蠢的一種現(xiàn)象。實際上,充分地讓他們在應當獲得先天能量的時間、這個生命期內充分去獲得,而不要過早地進入后天的狀態(tài),那么他們將來的生命才是最健康,而且創(chuàng)造最豐富的。如果過早地進入這種狀態(tài)那是沒有希望的。所以呢,在這個道德的能量攝取方面,大家在座的都已經(jīng)開始調用倉庫了,你們都在調用倉庫了,每八年或者七年消耗倉庫里面的六分之一能量。
所以,現(xiàn)在你們如果及早地采用經(jīng)典誦讀的方法,從經(jīng)典當中攝取精神營養(yǎng),從自然當中攝取這個精神能量,這一爻就會減緩衰老。別像我?guī)У囊恍⿲W生一樣,在大學里面熬了幾年熬個博士出來,在那學傳統(tǒng)文化。到我面前一看,他比我這個頭發(fā)還稀,光禿禿地成了個禿子。為什么呢?他才三十五六歲已經(jīng)禿了頂,我說我快六十歲還沒有像你那樣光禿子,你把你的倉庫里面都耗干了,你再找我學,怎么學東西?靈感都沒有了,把那個先天本錢都已經(jīng)賠光了。所以呢,你們現(xiàn)在還來得及,因為你們剛剛損耗六分之一,要爭取到三十二歲你們才損耗六分之一,那才將來有出息。身體又健康,精神又飽滿,任何的知識拿過來你很容易吸收,你的創(chuàng)造力也能夠迸發(fā)出來,就會產生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新觀點,你的一生就不會庸碌無為而必定有所創(chuàng)新。
四 文以載道 語言文字開發(fā)啟迪智慧的原理
這個經(jīng)典誦讀為什么有這個好處呢?這是因為我們祖先是在大智慧當中設計了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國外的科學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發(fā)中文語音的和發(fā)英文語音的,在大腦發(fā)音的區(qū)域不在一個區(qū)域。發(fā)英語的——也就是拼音文字的人和民族,他們的大腦調動功能,是在他們的大腦后部的聽覺運動區(qū)這個區(qū)域,靠近這個區(qū)域。而我們中文語音發(fā)音,所調動的是前腦運動區(qū)前側的這么一個區(qū)域。由于今天沒有幻燈,如果有幻燈那就非常直接。后面的語言區(qū)叫威爾尼克區(qū),前面的叫布魯卡區(qū)。國外的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這兩個區(qū)域,發(fā)音的區(qū)域是不同,這就為我們學好英文也提供了一個提示。為什么呢?學習英文的人你要高度注重你的聽覺,因為它靠近聽覺神經(jīng)區(qū)、而不是中文的靠近運動神經(jīng)區(qū)。也就是說所有的外國語言,你別把它當作學問來學,你把它當作工具來學,你多聽就行了!通過反復認真的聽,你自然就會掌握它。
就像小孩子學習英語,他為什么那么快呢?他因為憑聽覺去捕捉,調動的主要是聽覺神經(jīng)區(qū)的功能,而不像我們成年人這樣要分清主語、謂語、賓語亂七八糟串在一起想得很復雜。我們在國內成了一個英文語音的專家,到了國外呢是個啞巴,講不出來。別人在進行英語交流的時候——像我有時候專業(yè)方面的英語想請一個翻譯,請他幫我翻譯一下,他的眼睛比我還睜得大,他聽不懂。為什么呢?人家一句話出來他在腦袋里面思過來思過去轉換半天。語言他沒當作工具用,把人家外國的語言也當作學問來辦。所以,我們國內培養(yǎng)的英語人才出去了不能作翻譯,很遺憾。像我在德國講課的時候,因為我講課的內容涉及到天文啦、哲學啦、歷史啊、醫(yī)學啊,內容科目太多,開始我請了一個年輕的中國的留學生,他出去把包包一夾:“不好意思,我翻譯不了!弊吡。我后來七換八換,換了一個德國人,在臺灣學了六年的中文!獡Q了他,就是他跟著我翻譯的話,每次來給我翻譯時,皮包里面那個詞典六大本,詞典他得背著。我在講的時候,他趕快翻書,他得達到這個程度,因為西方的語言遠遠不及于中國的語言,那的確只是單詞嘛。你看看他的字典越來越厚,我看再過兩千年他們自己也是糊涂的,單詞太多了!對不對?他們學不同的學科就要學不同的單詞,他分類分得太細,無法像中國這樣應用一種語言文字,就足以包羅天地萬物所有的知識。
實際上,我們的祖先非常地聰明,那的確是現(xiàn)今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沒辦法達到的,而且我們的祖先特別地重視設計的語言發(fā)音區(qū)是幫助我們開啟智慧的。因為前側的這兩側,英國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講英語的人只是一側的大腦放電,而講中文的人是大腦兩側同時放電。美國的科學家又發(fā)現(xiàn)了,凡是具有慧識的人——也就是直覺和靈感特別強的人,他們甚至在印度把一些藏在深山修煉多年的人拖到他們的科學實驗室去進行科學考察,應用高科技的方法,應用一些世界上的難題讓他們去進行思悟,因為那些人靜坐的狀態(tài)很高,他能夠觀察過去,現(xiàn)在,甚至預言未來,那么就觀察看他大腦里面在怎么活動。結果發(fā)現(xiàn),一個中國人早就用文字表述的一個圖,只是大家可能沒看到。他們就發(fā)現(xiàn)這種深度的大慧大智在產生的時候,在大腦前額的中央?yún)^(qū)有一些彩色的耀斑出現(xiàn)。那個區(qū)域,也就是像個雞蛋蛋白的那個里面的前半段的中心點那個地方,出現(xiàn)了彩色的耀斑,靈感也就產生了。
這個結論,當我看到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以后,我就很自然地聯(lián)系到了中國古代的金丹學說里。金丹學說是把這個區(qū)域稱之為洞房,什么叫洞房?那不是小夫妻結婚的地方嘛,對不對?古代沒有什么陽電啦、陰電啦、正電啦、負電啦這些名詞,他干脆就用小夫妻這種方式來表述這個區(qū)域!簿褪钦f,祖先們?yōu)槲覀冊O計的語言左側的正電和右側的負電同時放電,你只要一開口說中文,雙側同時放電,并且產生電流就進入洞房區(qū)進行結合。那就會產生一定的慧性,對不對?所以中國所有講中文的人,天然地具有聰明的素質。不是有個故事嘛,有個笑話:中國士兵和美國士兵和德國士兵三國的士兵,在一個國際軍營里面訓練?诹顔T說:齊步走。一個個地往前走,結果走到了懸崖邊上。德國士兵呢,“撲通”走下去了,掉下去了。美國士兵呢,一看到懸崖拔起腿就趕快跑了。指揮員說:站。≌咀!“我保命要緊,我還給你往前走啊”而中國士兵走到這個懸崖邊上,不慌不忙,既不往前走,也不后退,也不左右躲閃,而是將正步走改成了原地踏步走!f明了什么?既不違抗命令也保護自己。這就是不同的文化養(yǎng)育不同的人民!獙Σ粚Γ课覀兘Y合祖先給我們創(chuàng)造的這個文字,就知道我們每天說中文都在激活我們的智慧呀。當然,我們要是說粗話的話那不是智慧,那是你在損害自己。
本來如果時間夠的話,我還想講一個水的科學實驗的故事。這個故事,提示了我們中國人應當是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民族,因為我們具有祖先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的最具有智慧的語言和文字,而且越來越被世界科學的發(fā)展所揭示。像美國人現(xiàn)在都特別聰明,他就利用中國的文字幫助他們治療疾病。因為所有說英語的人很容易得一個病,就叫腦失憶癥,他很容易把所有東西都忘記了,特別是老年
癡呆,在國外特別多,可能就和他們的祖先在當初創(chuàng)造文字和語言的時候沒有考慮好有關系。
我們中國的祖先們早就考慮好了,讓我們的腦萎縮發(fā)展慢一點,得老年癡呆癥的人少一點。你看西方的白癡多,精神病多,我們可不能來一個文字改革,改成什么拼音,把中國的文字全部甩掉。那一甩掉,整個民族的靈魂都丟了,所以你們將來要當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領導,千萬注意點,別把中國的文字給改掉。我對中國的文字改革,我就頭大。為什么呢?你看本來這個“禮貌”的“禮”,人家是穿得整整齊齊,古人是說的:你要穿得整整齊齊,有一種奉獻精神,呈獻給別人。你看這個文字改革瞎改一氣,這個簡寫的“禮”現(xiàn)在改成什么了。你們知不知道,想過沒有?它現(xiàn)在是穿得整整齊齊,西裝革履,給你鞠一躬,對不起,釣魚鉤拿出來了。對不對?希望把你口袋里的錢弄到我口袋里來,怎么藏一個鉤在那里干什么呢?這不是假禮嘛?!比日本人鞠躬還要假,對不對?所以這種文字改革,根本沒有了解我們古代圣賢創(chuàng)造文字的本意,就在那里瞎改,而且把自己的私心、雜念都摻與進去了。我有時跟他們講笑話,我說現(xiàn)在為什么道德教育這么難呢,我們亂改一氣,把文字里面的道德精神都丟了,這個“道理”的“理”字都沒了。比如還有一個字,如“愛(愛)情”的“愛”,他把“心”不要了,用友誼代替愛情,難怪一些家里是夫妻,到了外面就“拜拜”了,是朋友!你從字上面改了,離開了民族文化精神的食糧,在文字方面自我敗喪了嘛。
所以,這些問題要整體地去看,而且在文字上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文字,是啟迪智慧的。就像外國人用中國文字治療失憶癥,他們上面用英文寫,下面用中文寫。對那些完全忘記了英文、讀不出英文的孩子們,讓他們看著英文讀中文,幾天下來以后人家能夠讀了。那就說明中文具有智慧啟迪的作用,他雖然不認識中文的文字,但是那個圖形就有激活他智慧的功能。我們卻還要把自己的中文字改革成拼音,太危險了!再改下去我看我們白癡就更多了,很危險!
而且,近代的日本科學家、研究者江本勝博士他從這個水結晶實驗里面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中國的文字的秀美、語言的秀美。而且發(fā)現(xiàn),凡是善良的文字、語言、圖形、音樂,都能使水結出美麗的結晶;凡是丑惡的意見、思想、思維、圖像、樂曲,都能使水結晶變得丑陋不堪。而且通過他的水的實驗,我也發(fā)現(xiàn)我們的祖先在創(chuàng)造文字的時候,也是大智慧下觀察的結果。因為他在實驗中,每一次做實驗都發(fā)現(xiàn)冰融解成水的那一剎那之間,用高速攝像機攝制下來的五百倍左右的
照片,那個形態(tài)剛好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甲古文的“水”的形態(tài)。我這里圖片太小了,這個“水”就像甲古文一樣,就是完整的一個“水”字的形態(tài)。以后你們到圖書館去借,我都放在上面。這個漢字具有全息的功能,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創(chuàng)造我們的文字的時候、創(chuàng)造每一個字的時候,都是用大智慧創(chuàng)造的,我們不要輕易改動它。我覺得這一方面,臺灣反而做得比較好一點。相反,我們在文革的時候改得亂七八糟,那更難看。那要講一兩個小時,各種各樣的亂改中國文字的現(xiàn)象,都說明我們的道德水平已經(jīng)離祖先們的那個道德水平和智慧太遠了,才構成了這個現(xiàn)象。
既然中國的語言文字都是啟迪我們智慧的工具,那么我們就應該更好地應用它,而不要輕易地改動它。但是我們這些年來,的確是盲目地學習西方,學得太多了。你比如說,古代祖先們創(chuàng)造的這個書,它是豎排的,對不對?我們現(xiàn)在都改成了橫排文。古人為什么要用豎排?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對古代圣賢的尊敬作用,你在這樣看的時候是點頭,對不對?這就是說點頭YES,搖頭NO。你看西方人看書,他NO、NO、NO,“你錯了,我對的!彼X袋總是這樣看嘛,這不是搖頭嗎?這一搖頭把自己都搖暈了,還否定人家,對不對?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的這個排列方式就很科學:啊,講的有道理;啊,真佩服的;這個尊敬之心、恭敬之心無形中就誕生了。而且在醫(yī)學上,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奧秘,我們在不斷地點頭的時候,你的頸椎在反復運動,這樣就調節(jié)了腦部的壓力,通過腦脊液就供應大量的能量給我們的大腦,使我們的頭腦越讀越清醒。然而我們在搖頭的時候,刺激的是我們頸區(qū)的壓力感受器,使這個腦部的腦壓和血壓忽高忽低地變化。你要是看多了這個橫排字的書,你肯定頭暈,所以我還是特別喜歡看直排的書。當然現(xiàn)在街上賣得很少,直排的沒有。大家都改革了嘛,那么就咬著牙讀了,不管頭暈不暈。幸虧現(xiàn)在眼睛還沒花,頭還沒暈,血壓沒高。
所以呢,我們要從表面現(xiàn)象、透過表面現(xiàn)象看到實質,看到我們文化的失落,重視傳統(tǒng)文化,并且用現(xiàn)代的高科技、科學研究的成果,來綜合分析我們寶貴的文化,重視我們前人的經(jīng)驗。
五 誦讀富含道德營養(yǎng)的經(jīng)典 打造時代圣才
這個經(jīng)典誦讀,我建議大家都能夠進行貫徹。由于天氣比較冷,我不準備再講了。雖然我越講越高興,越講越暖和,看到你們手已經(jīng)在發(fā)抖了,腳已經(jīng)在擺動了,就少講一些。經(jīng)典誦讀很簡單,不要求你們懂,包括老子的《德道經(jīng)》和《易經(jīng)》。
《周易》和《老子·德道經(jīng)》,是中國古代創(chuàng)造科學天才的兩本最重要的著作。這一點,你們要認識清楚,不要亂讀古書。你要想獲得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你一定要終身去讀老子的《德道經(jīng)》和《易經(jīng)》。凡是能夠稱得上經(jīng)的,古代的經(jīng)典,必定具有超強的能量。為什么要分為三墳、五經(jīng)、四書這樣排列,它實際上是根據(jù)古人是在深度的觀察之中發(fā)現(xiàn)了能量的差異性,而確定這些分類的。
像明代以后,那些秀才們一天到晚點燈熬油地在那里啃“四書”,啃來啃去,還要按照朱熹的答案來解答,而朱熹的智慧水平還沒有當時的道士白玉蟾水平高。當時,你們知道的牛鼻子老道白玉蟾,跟他一起在當時的京都山上開了兩個學館。人家白玉蟾的學生呢,任何疑難問題都難不住,那個白老師不僅能夠解答問題,而且還可以解決他們的疾病問題、家庭問題和可能將要發(fā)生的問題。所以他們兩個學院的學生互相交流的時候,就曾經(jīng)產生了一個笑話。這個笑話就叫“偶中爾”的故事,就是偶然猜中而已。
因為朱熹的學生經(jīng)常問朱熹:那邊學院的白老師好像本領很高,什么事一提出來他就解決了。朱熹就說“偶中爾”——偶然中的,猜中的,不管他。因為古代非常尊師重道,拜哪一個老師你就要從哪一個老師學完。所以這邊學生有了疑問,也不好多說。
有一年,清明節(jié)踏春的時候,兩個學院的學生都同時登山,參加春游。結果一場暴雨就下來了,兩個學院的學生分別到樹下避雨。結果這個白先生不僅不避雨,他還在繼續(xù)走。春天的雨有時候下得比較短,結果雨停了以后,大家聚到一起,朱熹看到白玉蟾以后就說:你身上怎么沒打濕啊?——因為其他人都淋濕了嘛。白玉蟾一笑:“偶中爾”。這時候兩邊的學生都在一起大笑起來。
當然,為什么白玉蟾的衣服沒有被雨打濕,我在這里不作解答,那是生命科學方面的內容。但是從這方面分析出,明代規(guī)定要按照朱熹的解釋,來解答考試的題目,這就降低了“四書”的能量。將本來孔子所產生的含有較強能量的“四書”的能量,也降低到了理學的狀態(tài)。所以“罷黜百家,獨尊理學”也是使我們的文化人智慧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你看看,明朝以后很難誕生唐宋時期那樣的唐詩宋詞及著名的著作,對不對?就很少了。
所以,建議你們在選擇經(jīng)典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根本,選擇高能量的經(jīng)典去誦讀,每天不需要很多很長的時間。像你們這里已經(jīng)有了事例,我抓了大概已一年多時間吧,那邊有一個高中,他們一個班級每天大概抽十五分鐘,誦讀《德道經(jīng)》篇章。由原來一個比較松散的班級、信心不足的班級,無論是道德心靈水平,還是智慧水平,都獲得了提高。學習的干勁、集體的凝聚力、團結精神、為公眾服務的精神都獲得了明顯提升。這是發(fā)生在你們鄰縣的事情,你們可以互相交流。
當然,在全國我抓了很多的試點,包括運用《德道經(jīng)》開辦的民間學校,就是說社會上丟棄的學生、開除的學生、父母遺棄的、學校開除的都敢收,大膽地讓那個學校收了這些學生。在陜西的沙漠中心,有這樣一個學校。但是通過半年的誦讀《德道經(jīng)》教育,整個校風我覺得比你們這里都強。為什么呢?一個普通的人走進他的學校,他的學生都會主動地向客人問好鞠躬。但我今天走進你們的學校,你們的表情并沒有他們那種修養(yǎng)的氣息。這就說明道德的魅力、《德道經(jīng)》的能量,你們只要去實踐她,不僅僅會改變你們的心態(tài)、心靈,而且能夠提高智慧的能量,使你們建立起一個堅實的道德心靈,伴隨你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亮麗的人生。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