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刺之;在下脘,則散而去。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其軟而散者,當病食痹,髀痛。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即能食。胃脹者,腹?jié)M,胃脘痛,鼻聞焦臭,妨于食,大便難。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
曰:胃實則脹,虛則泄。病先發(fā)于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上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靈樞》云:上之心)。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六日一作三日)
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趺陽脈浮者,胃氣虛也。
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
芤而有胃氣者,脈浮之大而軟,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氣也。
趺陽脈數(shù)者,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
趺陽脈澀者,胃中有寒,水谷不化。
趺陽脈粗粗而浮者,其病難治。趺陽脈浮遲者,故久病。
趺陽脈虛則遺溺,實則失氣。
動作頭痛重,熱氣朝者,屬胃。厥氣客于胃,則夢飲食。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交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m.payment-defi.com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luò)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nèi)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guān),抵伏菟,下入膝臏中,下循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nèi)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凄凄然振寒,善伸,數(shù)欠,顏黑。病至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厥。是主血(血一作胃)所生病者,狂,瘧(一作螈),溫,yin汗出,鼽衄,口,唇緊,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痛,循膺、乳、街、股、伏菟、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盛者,則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于寸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