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夫渴利者。隨飲小便是也。由少服乳石。石熱盛時(shí)。房室過度。致令腎氣虛耗。下焦生熱。熱則腎燥。腎燥則渴。然腎虛又不能傳制水液。故隨飲小便也。其病變多發(fā)癰疽。
以其內(nèi)熱而小便利故也。小便利則津液竭。津液竭則經(jīng)絡(luò)澀。經(jīng)絡(luò)澀則營衛(wèi)不行。營衛(wèi)不行則熱氣留滯。故成癰膿也。(出第五卷中)
千金療下焦虛熱注脾胃。從脾注肺。好渴利方。
小麥(一升) 竹葉(三升) 麥門冬(四兩去心)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三十枚去核) 生姜(五兩) 栝蔞(五兩) 地骨皮(一升)
上九味切。先以水三斗。煮小麥取一斗。去滓澄清。取八升。去上沫。取七升。煮藥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酢物。
又療渴利虛熱。引飲不止。消熱止渴。茯神湯方。
茯神(四兩) 石膏(八兩碎) 地骨皮(一升) 竹葉(三升) 栝蔞(五兩) 葳蕤(四兩) 麥門冬(二升去心) 知母(四兩) 生地黃(一升) 宿姜(四兩)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下大棗三十枚擘。并藥煮取四升。分為四服。忌蕪荑。
又消渴利方。
生栝蔞根(三十斤)
上一味切。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盡。以暖酒先食后服如雞子大。日三服。
又方:葵根五升盤大兩束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m.payment-defi.com/zhicheng/取三升。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
又療渴小便利復(fù)非淋方。
榆白皮二斤(去黑皮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一服三合。日三服。
又方:小豆藿一把。搗取汁。頓服。日三。(肘后文仲同)又渴利方。
栝蔞粉和雞子。日曝干更搗。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
又www.med126.com療虛熱。四體羸瘦?薀岵恢。茯神消渴補(bǔ)虛。煮散方。
茯神(四兩) 石斛(八兩) 栝蔞(五兩)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三兩) 蓯蓉(四兩)知母(三兩) 黃連(八兩) 丹參(五兩) 人參(三兩) 當(dāng)歸(三兩) 小麥(三升)葳蕤(四兩)
上十三味搗篩為散。取三寸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絹袋貯煮之。日再。一煮為一服。忌豬肉醋物海藻菘菜。(出第二十二卷中)
崔氏療消渴瘦中焦熱渴方。
苦參(一大斤) 黃連(六分) 栝蔞(五兩) 知母(五兩) 牡蠣粉(五兩) 麥門冬(五兩去心)
上六味各搗篩為散。以牛乳和。并手捻為丸。如梧子大。曝干。日再服。飽食訖。以漿水下之。服二十丸。如微利減十丸。如食熱面酒等。即加服廣濟(jì)療脾胃中虛熱消渴。小便數(shù)。骨肉日漸消瘦方。
麥門冬(十二分去心) 苦參(八分) 栝蔞(八分) 知母(八分) 茯神(八分) 土瓜根(八分) 甘草(六分炙) 人參(六分)
上八味搗篩蜜和丸。每食少時(shí)。煮蘆根大麥飲服。如梧子二十丸。日再。漸加至三十丸。忌海藻菘菜豬肉大酢。(一方有黃連十二分出第一卷中)
肘后療消渴。肌膚羸瘦;蛱摕徂D(zhuǎn)筋。不能自止小便數(shù)方。
上四味搗篩為散。每食后取酢一合。水二合。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當(dāng)強(qiáng)飲水。須臾惡水。不復(fù)飲矣。(陶氏廣濟(jì)文仲同千金翼同分兩小別出第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