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的難學,關鍵在于中醫(yī)的生理.病理.藥理.虛多實少,玄之又玄,即便是中醫(yī)名家,對許多基本的中醫(yī)概念的解釋,仍然是模糊不清,甚至是一團霧水。而醫(yī)學是一門極重實踐的科學,若基本的名詞術語都含糊不清,那么中醫(yī)的辨證論治終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中醫(yī)的化虛為實只有兩個途徑,一是內證,二是現(xiàn)代科學的成果去充實.豐富.模擬中醫(yī)的許多基本概念,從而將中醫(yī)的生理.病理形象化.具體化.系統(tǒng)化。
內證,這是中國古代圣賢所走過的路,這個途徑實際上就是用自己的身心為實驗場,通過控到自己的情感.心理和言行,使心靈達到靜謐.詳和,從而直觀地體察人體的陰陽消長.氣血精神津液的升降出入.斂藏.轉化的內在規(guī)律,并且積極運用這種規(guī)律將身心調節(jié)到正常以至于超常狀態(tài),這是對中醫(yī)生理學的體證; 內證的第二步便是以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作為參照系,去認識.觀察失常的身心狀態(tài)----即中醫(yī)病理;而后才用分析.綜合.歸納.取象類比等方法將其上升為理論,在此理論的指導下形成獨具特色的辨證論治,從而走完了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部歷程,缺乏對生理.病理的感性認識---內證,理性認識便失去了根基和土壤,辨證論治無論多么嚴謹.精祥,都是孤獨的.蒼白無力的,醫(yī)者的內心世界始終找不到真實的感覺,一縷面對未知的恐懼始終揮之不去。
內證這條道路,現(xiàn)在的中醫(yī)學子無疑是很難走下去了,那么感性認識的缺矢只能由現(xiàn)代科學的成果去模擬.充實了。中醫(yī)的許多概念,如陰陽.五行.六氣等等,其實都可以用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成果去解釋.理解,從而對一些玄之又玄的概念生起感性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看辨證論冶就沒那么空洞了。
我是學西醫(yī)臨床醫(yī)學的,有熟悉自然科學的優(yōu)勢,但上大學期間,正值氣功熱潮席卷華夏,我也未能幸免,由學氣功進而漸漸迷上了易學.fo學,竟不能自拔,當然,業(yè)務的鉆研卻只有西醫(yī)。在臨床上工作了兩年后,和科主任的一次閑聊卻改變了我的業(yè)務方向,閑聊中他闡訴了內科三十多年臨床的兩點感悟:一是西醫(yī)內科的長項是抗感染冶療和急救,二是西醫(yī)的多數(shù)治療手段對慢性病.疑難病非但無益,常常有害。最后他感慨地說,倘若時光倒流,他一定選擇中醫(yī)。從此我便開始自學中醫(yī)。走上了一條練功內證和中西互參的漫漫中醫(yī)之路,許多疑問.許多感慨,愿與同道們一起參究.共同決疑。
中醫(yī)最基本的慨念往往都是極抽象.玄虛的概念,如陰陽.五行.六.氣.六yin.藏象.三焦.六經模型.精.氣.神等概念,在教材中均難以找出明確的內涵和外延,學者很難在學習中產生感性認識,甚至在臨床中也只能產生模糊.粗淺的感興認識。
以“風”為例,風為六氣首,無過.無不及則為六氣.為正常的風,過或不及則為yin,教材只簡單地說了風的起因---東方生風,以及外風侵襲的部位.癥狀.
肝風內動的癥狀以及虛實的判斷原則。至于風的本質.風的循行路徑,外風.內風的生起以及與人體精氣神津液血液臟腑組織器官是如何聯(lián)系的.如何作用的,藥物又是如何作用的,則幾乎是黑箱。
風在五行中屬木,陽生陰長為木,春天地球逐漸近曰,太陽之外光激發(fā)地球之內熱而呈陽升之勢,水土隨陽而升,水者介質也,土者溶解于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也,合而呈陽生陰長之勢,是為木。木分震巽,一陽動于二陰之下為震,即陽熱在下推動水土上行的狀態(tài),當?shù)厍蛑枱崞仆炼觯c太陽之光明會合,作用于氣態(tài)的微粒子(空氣只是其一)而產生氣的流動,這就是風。故二陽行于一陰之上則為巽風,風起于太陽初生之地,晨起太陽升東方,故吹東風,下午太陽落于西方,然于西方而言正值太陽初升,故下午行西風,故《內經》云:東方生風。這里東方的概念是站在太陽與地球的角度而定義的,太陽與地球呈斜角而上升者為東方,太陽與地球呈斜角而下降者為西方,地球正對太陽的部位為南方,地球背對太陽的部位為北方。所以《內經》言風的視角是以太陽為坐標來看地球,那么在地球的固定一點來看,早晨上午太陽起于東而旺于南,故先東風而南風下午太陽旺于西,故風漸由西來,夜半太陽旺于地球的另一面,故北方生風。
八方之風皆生于東方.旺于南方,八方是以地球上的一個固定點而言,而東南則是太陽看地球的視角,要深刻的理解這一點,最關鍵的就是用形象思維,在大腦中成像,沒有這個基礎,而直接用邏輯思維,則語言文字反倒成了認識真實的障礙,這便是fo家所說的“所知障”。之所以反復的絮嘮這個問題,就是因為中醫(yī)的基礎與臨床是我們的先哲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結果,感性認識是因,理性認識是果,以眼、耳、鼻、舌、身所體察到的圖像、音聲、氣味、觸受是我們對主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運用意識去分析、判斷、歸納、演繹、類比而形成理性認識,缺乏感性認識這個基礎,就無法直接領會理性認識的成果,語言、文字就可能離真實很遠,甚至障礙我們對真實的體認!疤撜邔嵵钡谋玖x就是要把先哲們的理性人識成果在學習中重新還原為感性認識,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認識。否則我們可能會離鮮活的、真實的生命越來越遠,也離先哲的境界越來越遠,更惶論超越。
再回到對風的論述,地球的風起于震,即地球的陽熱先推動水土上行,最終破土而出,與太陽之光明會合作用于空中的微粒子而成風,春分之日,春雷發(fā)動,地氣始出,發(fā)而為風。人體也是如此,陽氣初起,先行于實成震,后行于虛成風。行于實者即是行于營血之中推動形質的運動,而后陽氣漸增最終逸出脈外而行于“三焦”,“三焦”即是人體實質以外的一切虛空,包括胸膜腔、腹膜腔、分肉之間、腠理、魄門(汗孔)等實質之外的一切空間,(“三焦”的概念有機會再單獨論述。)陽熱蒸騰水液而上,形成津液滋養(yǎng)血液運行不到的一切部位,這便是人體正常的風。當人體的陽熱升騰太過時,就會導至“三焦”之中水液運行太多而大汗、陽熱分布不均勻而發(fā)為“剛痙”,當體內精血、津液不足時,陽熱便輕易地越水土而出,雖行于“三焦”而伴行的水汽也為之不足,這便是血虛生風,由于伴隨的津液少而不能濡養(yǎng)諸筋與膜,故發(fā)而為“柔痙”。前者解決問題的途徑是泄掉多余的陽熱,后者則需滋養(yǎng)更多的陰血,去阻止陽氣輕易的逃逸,這便是血足風滅的本質。
中醫(yī)研究超常生命現(xiàn)象、常態(tài)生命現(xiàn)象、病態(tài)生命現(xiàn)象,對這三個生命層次的描述,均以形而上為多,無論臟象、精氣神、經絡、六yin等中醫(yī)生理,還是中藥的性味、歸經,方劑的配伍奧秘、合方的作用原理等等,都是玄之又玄,要把中醫(yī)的生命形態(tài)模型、生命運動模型、中醫(yī)病理、藥理用直觀、感性的語言描述出來確實是一個大工程,皓首窮經也未可得,之所以發(fā)貼,不過是拋磚引玉、起無窮之思罷了。
不過發(fā)此貼的緣起倒是需要說說。我上民間中醫(yī)網(wǎng)快兩年了、由于打字比較慢,一直是觀棋不語,有時看到許多網(wǎng)友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不免感概中醫(yī)之抽象,比如火神派與滋陰派、寒涼派之爭,可以說是沸沸揚揚,其實這兩派本無對錯,前者致其陽用,后者全其陰體,對錯只有臨床是否當機才能體現(xiàn)出來。就象憑空判斷一把剪刀和一把柴刀的優(yōu)劣一樣幼稚可笑,柴刀劈材則當機,裁布則不堪用。之所以臨床上寒涼藥產生的垢病較多,主要基于兩大因素:一是科技文化誘使現(xiàn)代人物欲無窮,大損陽氣,二是靜態(tài)的生活方式、污染等使人體氣血雍滯、陰寒內盛,這樣一種體質狀態(tài)幾乎具有普遍性,臨床應機當先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待體內濁陰除盡,則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用寒涼藥的目的是使氣血能夠很好的伏藏,使用氣定、血回、意寧、神安,使人體之能量不妄自消耗,丹溪心法曰滅“相火”,在宗教(如fo道)里則為去物欲、消妄想,丹道家用
朱砂等重鎮(zhèn)安神作為入靜、入定的輔助藥物,其前提是氣脈通暢、六腑陰渣很少、而且貪欲少的人才可以,倘若陰氣沉沉的人服,輕則癡傻,重則魂飛(龍火飛越而亡)。所以許多爭論均是因于視角偏狹,對生命的認識不全面而已,我的看法是不通fo道無以通中醫(yī)。小乘fo教的戒、定、慧是棄生命之陽用而回歸本體的過程、至大乘fo教則是體全而妙用無窮的過程,恰如滋陰與補陽之互根一樣,何須爭論不休。其實陽衰多欲的現(xiàn)代人,真正的病根正是陽用太多而伏藏太少。
嘆中醫(yī)抽象之余,我卻漸漸覺得中醫(yī)越來越實在,臨床基本不開西藥了,反倒比醫(yī)院的中醫(yī)還要忠誠于中醫(yī)中藥,在醫(yī)院也基本混不下去了,因為中藥比西藥加各種檢查的費用低多了,但用得多了,感性認識卻越發(fā)明析了,我經常能對病證、方劑用圖像、感覺體驗出來,感覺是活生生的。比如
葛根加
半夏湯,我就是用圖像去思維,半夏開結引陽熱納于下,復由葛根合下焦之陽熱,蒸騰、引發(fā)水氣向上、向外而行,沖開太陽、陽明經表。把方劑中水火土的循行以形象模擬出來,臨床運用就方便極了,一曰,遇一老年婦女,項背疼痛、夜間口干、胃脹、噯氣、冬季四肢厥冷,舌質淡、根部白膩,脈沉、雙尺無力,脈診一完,腦海里一下就出現(xiàn)了患者氣血運的病理圖像:中焦?jié)駵枱嶙栌谏辖箤е陵柮鞑唤,下?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payment-defi.com/tcm/2009/20090113023324_77510.shtml" target="_blank">腎陽虛衰,內不能蒸騰津液而榮上,故夜間口干,外不能輸布陽氣給太陽膀胱經而護衛(wèi)項背,徑用葛根加半夏湯,酌加
附子以補腎陽,加五味以取
小青龍湯之意,結果真取到一劑知、二劑愈的功效。
再如三焦的概念,前賢論述極多,爭議也最大,莫衷是一,有膜源說、淋巴說、氣街說,或實有,或虛有,總之一頭霧水,我對這個問題研究思路是,先覽各家議論,然后拋開不管,走推理求證的思路。人體由水火土而成,五行之金與木不過是水火升降的不同狀態(tài)而己,研究人體形態(tài)結構時先不管它,人體形態(tài)之劃分我首先將其分為虛實兩部分,人體的肌肉、骨骼、筋膜、臟器由水土合德而成,自然歸入實的部分,然后由水火土和合而成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也歸于實體部分,因為我發(fā)現(xiàn)這個部分雖然流動性極大,卻容不得半點空隙---有一點空氣進入都危及生命,再就是淋巴系統(tǒng),它是血液循環(huán)的補充,可以理解水火伴行,火神派醫(yī)家祝味菊認為它就是三焦,作為西醫(yī)出身的人,開始我自然是贊嘆不己,后來發(fā)現(xiàn)錯了,因為淋巴中的水與陽氣的關系是伴行,水始終是液態(tài),沒有被陽熱氣化的跡象,所以淋巴系統(tǒng)仍然是人體的實質部分,不具備氣化水液、通調水道的作用,那么虛的部分呢?人體的虛有什么作用呢?老子在《道德經》上闡訴得最清楚,“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物質、能量、信息要正常運行必需依賴空間,即需要大量的與人體實質互補的虛空。光與能量信息由經絡系統(tǒng)來運行,這是人體真正的形而上部分,以固態(tài)或液態(tài)而存在的水、營養(yǎng)物質或垃圾自然由六腑的空腔來完成運轉,那么由陽熱氣化水而形成的水氣并行的空間即是三焦了,由西醫(yī)解剖學可知,人體的內臟、六腑、組織、器官、以至條肌絲之間均有包膜,在包膜與包膜之間形成了無數(shù)的大大小小的間隙,大到胸膜腔、腹膜腔、盆腔、小到關節(jié)腔、肌絲與肌絲之間的空隙,大的保證了臟腑的相互運動、小到肌絲之間的間隙則保障相鄰兩條肌絲可以詰抗運動,而這些膜以至皮膚的表皮均無血管來補及營養(yǎng),而這些腔隙可大可小,說三焦實有者,膜是實體的,而且膜與膜之間的空隙確有其三維形態(tài),而不是經絡的純形而上,說虛有者,三焦確不是指膜,而是指膜間隙,并無確定的形態(tài),而且在人體的結構中是以虛為用,所以《難經》稱三焦為“氣街”,的確是形象極了,兩膜所夾的空間而行氣與水,比擬兩排房屋所夾的空間而行人車,“氣街”真是再恰當不過了,這些“氣街”內而與六腑通,外而與魄門(汗孔)連,甚至與子宮、陰道相通(臨床上“
陰吹”一癥最能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陰道源源不斷的排氣是從何而來?),又如疏肝理氣見效后往往頻頻放屁,量之多很難用胃腸食物發(fā)孝來解釋。另外三焦與六腑相通還可以完美解釋用下法血
氣胸之癥(醫(yī)案詳見劉力紅的《思考中醫(yī)》)。
關于三焦,我就不贅述了,但三焦、六腑形成的虛空正是人體的另一半,實之以為利,虛之以為用,豈可輕忽哉!
再補充說兩點,一是火神派與寒涼派之爭的問題我再略作補充。理論方法絕不能憑空比較好壞優(yōu)劣,fo說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平等,并無高下之分,不能說大乘強于小乘、密乘強于凈土,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對小乘根器者言大乘,反使聞者信減而疑增,對大乘根器者只言小乘之戒、定、慧,則聞者多疑fo法的自利與消極。中醫(yī)的理法方藥若不在臨機對證時比較,而空談玄理、坐而論道者,無益矣!
然而關于中藥寒涼之分我倒是有些疑問的,現(xiàn)在的中醫(yī)教材把中藥按常用功效劃分得很細,什么補藥、瀉藥,涼藥、熱藥,止咳藥、理氣藥等等,分得太細了,其實從理論上講,每味藥都有很多用途,只有臨機應證時才表現(xiàn)出具體作用,譬之若菜刀,可人切菜,也可殺雞殺人,也可以用刀背敲釘子,甚至桌子四腳不平也可以用之去墊平,規(guī)定得太具體了,只有一個好處,就是用起來可以不動腦筋,如傻瓜相機一樣人人可用,學幾天就可以當中醫(yī),可以速成。但限制越多、作用越具體,離真實與智慧就越遙遠。不但理論如此,實踐更是如此,對寒濕重的患者,我常喜用
四逆湯入手,重用附子則患者多出現(xiàn)
腹瀉,再服常多微汗,則
姜、附也可瀉下、解表也?姜附補陽,衛(wèi)陽足自可輕疏其表,脾陽足則自泄?jié)彡。若姜附誤用,不但傷津,也耗散陽熱,其人反現(xiàn)畏寒厥冷之癥也,豈非熱藥而寒用也!又如中焦不運,虛熱內生,小建中湯不也甘溫除熱乎?臨床用
大黃為瀉,腑氣通而表里交,?色@一身溫煦之奇效,其為熱藥乎?涼藥乎?
我對藥的四氣之分疑之甚久,以為寒、熱、溫、涼不過是先圣方便說法而接引后學而已,植物為統(tǒng)為木性,以枝葉引天陽而下行至根部,合地熱引水土而升騰以呈陽生陰長之勢,豈不皆含陽熱也?天地萬物皆以水火土而成,豈獨
干姜、附子含陽熱而大黃、
黃連含負能量也?于理不通必定實無此事。一日閑思小乘與大乘fo法之差別,小乘以無為之道全其體,大乘者則得其體而妙其用。以此類推,天地間能量是守恒的,白日太陽升而地氣起,氣溫升高,這并非能量增加了,而是陽氣啟用了;夜間太陽去而氣溫降亦非總能量減少了,而是陽氣封藏了,陽用被抑制了。先圣以寒、熱、溫、涼而言藥性,是言藥之用,而非言藥之體。姜、附、連、芩均由水、火、土而成其體,均具陽熱,然姜附揚其陽氣之用,而連芩抑其陽用而成其根本,若寒涼藥不具陽氣,則苦降、下瀉之力又從何而生?是故陽用不彰,則不可畏姜附之辛熱;陽熱亢盛或斂藏乏力,則不畏芩連、
黃柏、
石膏之苦寒。是故熱藥可寒用,寒藥可熱用,并無一定之規(guī),法無定法,全在臨機應對。何必空自苦爭不休也!
再就“三焦”之論補充一點論據(jù)。《
傷寒論》講表實未解不可下,下之則傳里,這是因為六腑與體表之汗孔以三焦三虛空而連通,表實則體外陽氣不可通里,若把三焦比喻為氣囊,則太陽為氣囊的一個開口,陽明為氣囊的另一開囗,少陽則氣囊的中間部位,表實而下之,則囊中之氣只出不進,三焦膜腔之中必成負壓,形成囊腔緊癟、六腑收縮,表里、半表半里俱不通之壞癥。由此推之,少陽證不可汗、不可下的道理也是如此。少陽證和解的原理即是暢三焦而通表里,在和解的基礎上少陽證可汗可下,
柴胡桂枝湯是暢三焦而解表,
大柴胡湯是暢三焦而通腑氣。明三焦之本質則三陽證自然通達,臨床之難癥、怪癥?蓱侄。
試舉幾例與諸君共享。一日,表哥
胃癌住院(不是我單位),忽然頻繁打呃,日夜不休,之前已曾胃出血搶救,主冶醫(yī)生自然害怕膈肌運動頻繁又引發(fā)出血,故極為重視,先以西藥解痙治療不效,繼投
丁香、
柿蒂之屬也無效,竟至束手無策。正好我去看他,查其脈,右寸浮緊而左關弦,正是太陽、少陽并病導致腑氣不降也,當投柴胡
桂枝湯而效,然同行相忌,醫(yī)院煎藥也不方便,乃囑我表嫂去藥店購
小柴胡沖劑、
荊防沖劑各兩包,熱湯沖服,不及十分鐘即出微汗,須臾呃止,眾人皆驚訝不已,連我也不禁感嘆人體氣機的神妙。
我記憶最深的一例則是我的兒子兩歲時,先是外感發(fā)燒,老婆和我媽便帶孩子去老家的婦幼保健院看(我在外地工作),大概給了一些退熱藥和抗生素,燒倒是退了,孩子卻不吃東西了,也不解大小便,繼而吃什么吐什么,藥服不下就只有輸液,輸了兩天液,孩子吐與二便不下的癥狀絲毫未減,呈中度
脫水樣,肚子卻鼓起來了,
嗜睡,甚至扎針也不哭,可能怕死在他們那兒,婦幼保健院叫我老婆送縣醫(yī)院,縣醫(yī)院的兒科大夫一看,說沒救了,回家去吧。我連夜打車回家,到時已經上午九點多了,哥、姐、爸、媽等一屋子的人都在哭,看孩子己奄奄一息,呼之不應,眼眶深陷、雙目緊閉、小腹鼓脹,強忍心中悲痛,思考應對之法,想孩子先是表癥,然后出現(xiàn)里實不降,必是因為抗生素的寒涼抑制了人體陽氣的解表功能,表久不解必傳少陽、陽明而致腑氣不通、水火不降、二便不通。為今之計,當先暢其表,然后兩解少陽、陽明,怎么解表呢?藥不能服就用熱湯發(fā)汗,立刻放熱水、加姜蔥,置小孩于盆中發(fā)汗,同時開柴胡加
芒硝湯速煎,燙十幾分鐘后,孩子額上開始冒汗,傷津之體不可大汗,微取即可,乃擦干置暖氣之中,待藥熬成,先少少與之,竟然未吐,全家不禁面色稍緩,逐頻頻與之,大約半個時辰后,孩子突然猛放了一個響屁,隨即大便噴瀉而出,孩子卻哇地哭出聲來,滿屋彌漫著一股惡臭,全家人卻高興起來,快一個星期了,終于聽到孩子的聲音了……兒子的得救使我對中醫(yī)生起了不可動搖的信念,同時也認同了中醫(yī)可以搶救危重癥,而且不少危重癥的病機其實很簡單,治法也不復雜。
這個病例給了很多啟示,尤其是對人體的虛實互根互用的理解更深刻,表、里、三焦(半表半里)的視覺化、形象化等感性認識更清析了,臨床上每遇三陽證立刻便可以在大腦里成像。現(xiàn)代人多
便秘,甚至青少年都不少見,多數(shù)醫(yī)生均下之,我則多用半夏
麻黃丸、
小青龍湯或
厚樸麻黃湯加減,取輕解其表復降其腑氣之意也,往往輒手取效,原因是現(xiàn)代人運動少、出汗少,加上常用風扇、空調,故多有表證未解,久則腑氣不降也!當前肝炎泛濫,中醫(yī)辨之多為少陽證,其三焦不暢之因,往往與表實互為因果,運動少則表不暢,久之三焦也不暢,同時木分震、巽,震(運動)不起則陽熱難己突破水土的束縛而生巽風,巽風微弱必不能鼓蕩三焦。故治
慢性肝炎,常須先開表通里,和解之劑方易生效,或在和解的基礎上先解表后通里,待氣機順暢,才談得上實脾、補腎,調節(jié)三陰而善后。
又如晨起跑步,全身見汗之后,常矢氣頻頻,良久不止,正是三焦?jié)釟怆S腑氣而降,照西醫(yī)的神經控制理論,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胃腸運動減弱,回
盲括約肌及肛門括約肌收縮,那么應該是矢氣減少或沒有才對?看來胃腸確有通道與三焦通。這個交通或許另有孔道,或許是這些膜遇陽熱即能通透水氣,遇寒則收引而閉塞,并不需大的通道來交通表里,我以為后一種可能性更大一些。臨床上胸膜腔積水、積血,腹膜腔積水、積血,多數(shù)都沒有膜的破損,而且胸外科手術時也勿需刻意去處理胸膜的壁層和臟層,而進入胸膜腔的空氣最終也并末導致
肺不張,那么胸膜腔的負壓是如何恢復的?腔內的多余氣體到那里去了?這至少可以證明膜腔是可以透水氣的,腹腔積血、積液、積水的形成、消散(中醫(yī)稱血鼓、水鼓、氣鼓)也同樣可之以證明這一點。
我感覺這便是以實化虛的效果。本人學中醫(yī)純因喜好,既不及經院派之嚴禁謹,也不如師承派之踏實,往往雜亂而浮淺,之所以在此班門弄斧者,實望得良師益友以教我也。在此先謝過了。
但有了好東西一定要與大家分享,奉獻的越多收獲一定越大。這是因果規(guī)律決定的,“原本我愿度眾生,誰知眾生先度我!币苑瞰I心寫作,每多靈光咋現(xiàn),常為人始料不及。之前點評先賢,妄議三焦之說與人體虛實之結構,于己而言自然堅定不疑,然作為論點,證據(jù)顯然不夠充分,論證之法,可以微細解剖證明(這是以形證形),也可以功能現(xiàn)象證明(這是以功能反推形態(tài)、以現(xiàn)象召示本質),可以順推,也可反證。誠望認可本論點的朋友多收集些論據(jù)以為求證,故有此言。
再歸納一下我的論點:一是人體之結構由虛實兩部分組成,骨骼、肌肉、五臟、血液、淋巴等以固、液二態(tài)組成的形質部分為實,以內里六腑之空腔、中間膜與膜之間的“氣街”、外之汗孔等全部空隙部分為虛;二是汗孔、九竅為“虛”之表,六腑之空腔為“虛”之里,膜與膜之間的“氣街”---三焦為半表半里;三是膜與膜之間的間隙西醫(yī)稱為膜腔、囊腔、膜間隙,中醫(yī)《難經》名之曰氣街,總稱三焦,三焦外通汗孔、內通六腑,交通表里,通行風氣,行云布雨,通調水道。
搞清楚人體的空腔部分則三陽證易解,多研究人體的形質部分則三陰證容易切入,三陰為體,三陽為用,三陽雖為虛空,然營養(yǎng)皆由此入,糟粕(陰滓)亦由此而出,故治三陰證,必先暢此通道,觀《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選》,范老調治三陰,必先暢通三陽、交通表里。
-----------中醫(yī)獨三焦這一東西奇特.樓主的體會很生動.
-----------很有見地,很受啟發(fā),愿與樓主多交流,我的博客是http://blog.sina。com。cn/yisansheng,歡迎樓主有空去看看,我們多多交流。另外,UC上有一個中醫(yī)交流網(wǎng)通的房間,每天討論病例,有空也可去看看。
-----------說的不錯,建議你去看看<<中國象科學觀 易道與兵醫(yī)>>這本書,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受教了。感謝樓主,現(xiàn)在這么有深度的文章越來越少了。
-----------贊嘆先生的觀點,深受啟發(fā).三焦這個問題正是困擾我久久揮之不去的問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關于虛實之說).
-----------很好。生動且有見地?梢赞D載嗎?
-----------可以轉載
-----------文章很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是真正的中醫(yī)所為。
博主的這篇文章解決了多年的疑問,感謝感謝。
-----------"三焦"的理解堪稱"千古絕唱".有人研究仲景對中醫(yī)學的貢獻就是在前人的理論上(<<湯液經>>)成功地引入了"半表半里"這一概念,使<<傷寒論>>這部經典千百年來一直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金匱>>開篇即言"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皮膚臟腑之文理也".
傷寒論壇有位我很佩服的lbkd1395的先生,觀其醫(yī)案頗為獨特,療效奇佳。觀其處方經常麻黃承氣
菊花桑葉混雜使用,令人頗為不解,細細玩味則處處體現(xiàn)經典的韻味,治病以恢復人體氣化為目的,其醫(yī)案取名“從經典到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