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第一節(jié) 鎮(zhèn)靜催眠藥
鎮(zhèn)靜藥是使服用者處于安靜或思睡狀態(tài)的藥物。催眠藥即是引起類似正常睡眠狀態(tài)的藥物。臨床上使用的鎮(zhèn)靜催眠藥可以分為三類: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和非苯二氮卓類。巴比妥類是上世紀50年代前后最常使用的鎮(zhèn)靜催眠藥物,包括異戊巴比妥等。20世紀60年代起苯二氮卓類開始用于臨床,逐漸取代巴比妥類用于鎮(zhèn)靜催眠,是目前最常使用的鎮(zhèn)靜催眠藥,地西泮、三唑侖等。近年來出現的一類新的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來普隆等。
一、 巴比妥類
巴比妥類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有劑量依賴關系,即隨著劑量增加相應出現鎮(zhèn)靜、催眠、抗驚厥、麻醉和中樞麻痹巴比妥類。巴比妥類鎮(zhèn)靜或催眠沒有明顯的區(qū)分,小劑量鎮(zhèn)靜,大劑量催眠。其安全性差,易產生耐藥性及藥物依賴。常見的巴比妥類藥物見圖2-1。
圖2-1 常見的巴比妥類鎮(zhèn)靜催眠藥物
(一) 異戊巴比妥(amobarbital)
1.結構與命名
5-乙基-5-(3-甲基丁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5-ethyl-5-(3-methylbutyl)-2,4,6-(1H,3H,5H)pyrimidinetrione
2.理化性質
1)酸性
異戊巴比妥pKa為7.9,溶于氫氧化鈉或碳酸鈉溶液。其鈉鹽易溶于水,注射用藥
水溶液與酸性藥物接觸或吸收 CO2,析出沉淀。
2)水解性
由于異戊巴比妥結構中含酰脲結構,易水解,其水解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易水解。為了避免其鈉鹽水溶液放置易水解,須制成粉針劑,臨用時配制。
3)鑒別反應
與銅鹽作用生成紫色絡合物;與硝酸汞試液反應,產生白色膠狀沉淀,沉淀溶于過量的試劑和氨試液中;與硝酸銀試液作用,產生銀鹽沉淀。
3.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作用于網狀興奮系統的突觸傳遞過程,通過抑制上行激活系統的功能,使大腦皮層細胞興奮性下降,產生鎮(zhèn)靜催眠及抗驚厥作用。主要用于長時間催眠藥及治療癲癇大發(fā)作。
4.體內代謝
部分在肝臟代謝,氧化成5-(3-羥基-3-甲基丁基) 5-乙基巴比妥,之后形成葡萄糖醛酸、硫酸酯結合物,排出體外。
5.構效關系
5位不同基團取代成不同的巴比妥類藥物。藥物的理化性質影響藥物作用強弱和快慢,藥物的體內代謝速度決定藥物作用時間長短。
1)解離常數pKa
藥物應有適當的解離度,分子形式透過生物膜,離子形式產生作用。在生理pH7.4的條件下藥物在體內的解離度影響進入腦內藥物的量,影響鎮(zhèn)靜、催眠作用的強弱和作用的快慢。例如巴比妥酸和5-苯基巴比妥酸幾乎不能透過細胞膜和血腦屏障 ,進入腦內的藥量極微,無鎮(zhèn)靜、催眠作用。藥物應有合適的解離度,分子態(tài)易于吸收及進入中樞發(fā)揮作用,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海索巴比妥(hexobarbital)未解離的分子分別為50%和90.91% ,hexobarbital 的作用比phenobarbital快。各種常見的巴比妥類藥物的pKa和未解離百分率見表2-1。
表2-1各種常見的巴比妥類藥物的pKa和未解離百分率
藥物名稱 | pKa | 未解離% |
巴比妥酸 | 4.12 | 0.05 |
苯巴比妥酸 | 3.75 | 0.02 |
苯巴比妥 | 7.40 | 50 |
丙烯巴比妥 | 7.7 | 66.61 |
異戊巴比妥 | 7.9 | 75.97 |
戊巴比妥 | 8.0 | 79.92 |
海索巴比妥 | 8.4 | 90.91 |
2)脂水分配系數lgP
藥物要有一定的脂水分配系數,保證藥物既能在體液中轉運,又能透過血腦屏障到達作用部位。5位雙取代基的總碳數以4-8為最好,使脂水分配系數保持一定比值,具有良好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碳數超8,具有驚厥作用。在酰亞胺氮引入甲基,也可降低酸性和增加脂溶性。如hexobarbitalpKa為8.4,在生理pH值時,大約有90.91%未解離,因此起效快。若在2個氮原子上都引入甲基,則產生驚厥作用。將C-2上的氧以硫代替,脂溶性增加,如硫噴妥鈉(thiopental sodium),起效快。
3)體內代謝
藥物在體內容易氧化代謝,則作用時間短,不易氧化代謝,則作用時間長。巴比妥類藥物的代謝主要發(fā)生在5位取代基,飽和直鏈烷烴或芳烴時,作用時間長,由于不易被氧化而重吸收;5位取代基為支鏈烷烴或不飽和烴基時,代謝迅速,主要以代謝產物形式排出體外,鎮(zhèn)靜、催眠作用時間短。
6.合成
本品的制備采用巴比妥類藥物的合成通法,即用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在乙醇鈉的作用下,丙二酸二乙酯的α碳上先上較大的基團異戊基,再上較小的基團乙基,最后與脲素關環(huán)縮合得目標物。合成路線如下:
二、苯二氮卓類
傳統的鎮(zhèn)靜催眠藥(如巴比妥類等)都是普遍性中樞抑制藥,隨劑量逐漸增加而產生鎮(zhèn)靜、催眠、啫睡、抗驚厥和麻醉作用,中毒量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曾認為這是鎮(zhèn)靜催眠藥的一般作用規(guī)律。但上世紀60年代開始應用的苯二氮卓類并不符合上述規(guī)律,即使很大劑量也不引起麻醉。由于苯二氮卓類有較好的抗焦慮和鎮(zhèn)靜催眠作用,安全范圍大,而后幾乎完全取代了巴比妥類等傳統鎮(zhèn)靜催眠藥。常見的苯二氮卓類藥物結構式見圖2-2。
圖2-2 常見的苯二氮卓類藥物
(一) 地西泮(diazepam)
氯氮卓是本類藥物中第一個臨床治療神經官能癥,如緊張、焦慮和失眠的藥物。在對其結構改造中,人們發(fā)現二氮卓環(huán)上的氮氧化和脒基不是活性所必需的部分。地西泮,又稱安定,是在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寧)的結構改造基礎上發(fā)現的。
氯氮卓
1.結構與命名
7-氯-1,3-二氫-1-甲基-5-苯基-2
7-chloro-1,3-dihydro-1-methyl-5-phenyl-2H-1,4-benzodiazepine-2-one
2.理化性質
1)水解性
具有酰胺及亞胺結構,酸性或堿性溶液中,受熱易水解。水解開環(huán)發(fā)生在七元環(huán)的1、2位和4、5位,兩過程平行進行。4、5位間開環(huán)是可逆性反應,在酸性條件下水解開環(huán),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脫水閉環(huán)。
3.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非選擇性拮抗γ-氨基丁酸復合受體,故同時具有鎮(zhèn)靜、肌松和抗痙攣作用。主要用于治療神經官能癥。
4.體內代謝
本品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4、5位間開環(huán),當開環(huán)物進入堿性的腸道后,又閉環(huán)成原藥。因此4、5位間開環(huán)不影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本品在肝臟中代謝,代謝途徑為
本品的代謝產物因有活性,被開發(fā)成藥物使用,即奧沙西泮和替馬西泮。這兩個藥物的催眠作用較弱,副作用小,半衰期較短,適用于老年人和肝腎功能不良者。
圖2-3 地西泮的代謝途徑
5.構效關系
構效關系研究表明:七元亞胺內酰胺結構對保持活性很重要,是活性所必需結構;
圖2-4 苯二氮卓的構效關系
地西泮結構改造后的藥物,在1,2位并上五元含氮雜環(huán)如咪唑或三唑環(huán)以及在4、5位并入四氫噁唑環(huán)得到的一系列作用較強的苯并氮卓類藥物,通用名詞干為唑侖。比如:三唑侖。
6.合成
以3-苯-5-氯嗯呢為起始原料,經甲基化,鐵酸還原,;,最后與鹽酸烏洛托品作用,得本品。合成路線如下:
三、非苯二氮卓類
非苯二氮卓類催眠藥物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是睡眠藥中的新秀,選擇性作用于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復合物上的ωl受體,故僅有催眠而無鎮(zhèn)靜、肌松和抗痙攣作用。
(一) 唑吡坦(zolpidem)
第一個上市的咪唑并吡啶類鎮(zhèn)靜催眠藥,選擇性地與苯二氮卓ωl受體亞型結合,與ω2、ω3受體亞型親和力很差,目前已成為歐美國家的主要鎮(zhèn)靜催眠藥,常用酒石酸鹽。
1.結構與命名
N,
N,
2.理化性質
白色結晶,溶于水。mp.193~197℃,飽和水溶液的pH值為4.2,酯水分配系數(lgP)(正辛醇/水)為2.43,游離的pKa(HB+)為6.2。
3.體內代謝及作用特點
口服給藥后迅速吸收,代謝主要是苯環(huán)甲基氧化及苯環(huán)上羥化。具較強的鎮(zhèn)靜、催眠作用,在正常治療周期內,極少產生耐受性和身體依賴性。代謝途徑見圖2-5。
圖2-5唑吡坦的代謝途徑
4. 類似物
阿吡唑與唑吡坦結構極為相似,結構中二丙氨基置換唑吡坦中二甲氨基,以氯原子取代芳雜環(huán)上的甲基。阿吡唑為ωl受體亞型部分激動劑,內在活性比唑吡坦低。
阿吡唑
佐匹克隆也是一個ωl受體亞型選擇性激動劑,是較好的催眠藥,無成癮性和耐受性,濫用的可能性也較小。
佐匹克隆
第二節(jié) 抗癲癇藥物
癲癇病是一種神智異常病癥,患者以突然發(fā)作、自行緩解、多次反復為主要特點,輕者或短時失神,或局限顫抖,或無意識運動,或答非所問,重者突然倒地、四肢抽搐、角弓反張、不省人事,甚至窒息死亡。
在癲癇發(fā)作的治療中,抗癲癇藥物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拱d癇藥物可通過兩種方式來消除或減輕癲癇發(fā)作,一是影響中樞神經元,以防止或減少他們的病理性過渡放電;其二是提高正常腦組織的興奮閾,減弱病灶興奮的擴散,防止癲癇復發(fā)。
一般將20世紀60年代前合成的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鈉等稱為老抗癲癇藥,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線抗癲癇藥,但有些發(fā)達國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的一些副作用,已將其列入二線抗癲癇藥,僅將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列為一線抗癲癇藥。
拉莫三嗪、托吡酯等新產品,因為具有更廣的作用譜、更多的作用機制以及較少藥物間相互作用,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擴大。
本節(jié)介紹的抗癲癇藥物,按化學結構可分類:環(huán)內酰脲類,苯并氮雜卓類,其它類。
一、環(huán)內酰脲類
通過巴比妥類藥物的結構改造得到一些藥物,通稱為環(huán)內酰脲類抗癲癇藥物,見圖2-6。
圖2-6 常見環(huán)內酰胺類抗癲癇藥物
(一)苯妥英鈉
1.結構與名稱
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鈉鹽
5,5-diphenyl-2,4-imidazolidione sodium
2.理化性質
1)吸濕性和酸性
本品為白色粉末,微有吸濕性,在空氣中漸漸吸收二氧化碳,分解為苯妥英。苯妥英的結構類似苯巴比妥,具有環(huán)狀酰脲的結構,可因互變異構式成亞胺醇式,而顯酸性,pKa為8.3。苯妥英鈉水溶液顯堿性。常因部分分解而發(fā)生混濁,故本品應密閉保存。
2)水解性
本品的水溶液與堿加熱,環(huán)狀酰脲結構可以開環(huán),分解產生二苯基脲基乙酸鈉,最后生成二苯基氨基乙酸鈉,并釋放出氨氣。
3)鑒別反應
本品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氯化汞,或硝酸銀試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在氨試液中不溶。巴比妥類的藥物,雖也有汞鹽反應,但所生成沉淀溶于氨試液中。
3.體內代謝
本品口服吸收較慢,片劑的生物利用度為79%。治療指數較低,有效血藥濃度為10~20mg/ml,血藥濃度超過20mg/ml易產生毒性反應。本品為零級藥代動力學的典型藥物,當一定劑量使肝臟代謝飽和時,即使增加很小劑量的本品,也會造成血藥濃度不成比例地升高,而出現毒性反應,需要進行血藥濃度的檢測,以決定患者每日的給藥次數和用量。
本品在肝臟代謝,代謝物主要為活性低的5-(4-羥基苯基)-5-苯乙內酰脲,與葡萄糖醛酸結合排出體外。約20%以原形由尿排出,在堿性尿中排泄較快。
4.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近年來研究證明:本品能增加大腦中抑制性神經遞質5-羥色胺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與其抗癲癇的作用有關。盡管對它的研究相當的深入,但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本品為治療癲癇大發(fā)作和局限性發(fā)作的主要用藥,對小發(fā)作無效。
二、苯并氮雜卓類
苯并氯卓類中地西泮、氯硝西泮等藥物在臨床中廣泛用于抗癲癇,已在鎮(zhèn)靜催眠藥中介紹。屬于二苯并氯雜卓類還有卡馬西平,奧卡西平是抗癲癇病的一線用藥。
(一) 卡馬西平
1.結構與名稱
5
5
2.結構特征
兩個苯環(huán)與氮雜環(huán)駢合而成的二苯并氮雜卓類化合物,二個苯環(huán)通過烯鍵相連形成共軛體系。其乙醇溶液在235nm和285nm波長處有較大吸收,可用于定性和定量鑒別。具有脲素的結構。
3.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具有多晶性,mp.198~193℃.幾乎不溶于水,在乙醇中略溶,易溶于二氯甲烷。
在干燥狀態(tài)及室溫下較穩(wěn)定,片劑在潮濕環(huán)境中保存時,藥效降至原來的1/3 ,可能是由于生成二水合物使片劑硬化,導致溶解和吸收差所致。長時間光照,固體表面由白變橙黃色,部分成二聚體和10,11-環(huán)氧化物,故本品需避光保存。
4.體內代謝
本品的水溶性差,口服吸收比較慢且不規(guī)則。本品在肝臟中代謝,初級代謝物為卡馬西平的10,11位環(huán)氧化物也具有抗癲癇活性,在血漿和腦中的濃度可達到原藥底50%。該代謝物進一步羥化物,與葡萄糖醛酸結合,隨尿排出。本品能誘導肝藥酶的產生,聯合用藥時應注意。代謝途徑如圖2-7。
圖2-7 卡馬西平的代謝途徑
5.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作用機制與苯妥英鈉類似。主要用于治療癲癇大發(fā)作和綜合性局灶性發(fā)作。
6.同類物—奧卡西平
本品同屬于二苯并氮雜卓的藥物,在體內轉化為活性的10-羥基卡馬西平產生作用。奧卡西平不誘導參與其降解的肝酶的產生,與其他藥物合用的相互作用較小。
7.合成
卡馬西平的合成可從5
三、其他類
這類藥物主要是GABA(γ-氨基丁酸)受體的激動劑,是一類擬氨基丁酸藥物。
(一)丙戊酸鈉
本品能抑制GABA的代謝,提高腦內GABA的濃度,抑制癇性沖動的擴散,從而發(fā)揮抗癲癇作用。廣譜抗癲癇藥,口服易吸收。
(二)酰胺衍生物-丙戊酰胺
本品為廣譜、作用強、見效快而毒性低的抗癲癇藥。
(三)鹵加比
1.結構與名稱
4-[[(4-氯苯基)(5-氟-2-羥基苯基)甲叉基]氨基]丁酰胺
4-[[(4-chlorophenyl)(5-fluoro-2-hydroxyphenyl)methylene]amino]butanamide
2.理化性質
本品易水解,在酸或堿性條件下,室溫可水解成取代的二苯甲酮和γ-氨基丁酰胺。溶液在pH6~7時最穩(wěn)定。
3.結構特點
本品為γ-氨基丁酰胺的前藥,二苯甲叉基為載體部分。由于二苯甲叉基使藥物極性減少,更易進入腦內在中樞神經發(fā)揮作用。
4.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本品為GABA(γ-氨基丁酸)受體的激動劑。對癲癇、痙攣狀態(tài)和運動失調均有良好的效果。
5.體內代謝
本品口服吸收良好,在肝臟有首過效應,在體內代謝生成γ-氨基丁酰胺及二苯甲酮衍生物PGA和SL79-182等。除SL79-182外,其他幾個代謝物均有抗癲癇活性。主要代謝過程如圖2-8。
圖2-8鹵加比的代謝途徑
第三節(jié) 抗精神病藥
抗精神病藥可在不影響意識清醒的條件下,控制興奮、躁動、幻覺及妄想等癥狀。抗精神病藥主要用于神經分裂癥,故也稱抗精神分裂癥藥、強安定藥。自上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用氯丙嗪治療精神病以來,藥物治療逐漸成為精神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
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是多巴胺受體拮抗劑,能阻斷中腦-邊緣系統及中腦-皮質通路的多巴胺受體,減少多巴胺的功能,從而發(fā)揮其抗精神病作用,但也導致了錐體外系的副反應。
近年來,發(fā)展起來一些新的抗精神病藥物,作用機制與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不同,較少錐體外系的副反應,故又被稱為非經典的抗精神病藥物。
按化學結構分類,抗精神病藥可分為以下幾類:吩噻嗪類、噻噸類(硫雜蒽類)、丁酰苯類、二苯氮卓類、其它類。
一、吩噻嗪類
在研究吩噻嗪類抗組織胺藥異丙嗪(promethazine)的構效關系時發(fā)現了氯丙嗪(chlorpromazine)的抗精神病作用。 對吩噻嗪類構效關系的進一步研究,發(fā)展了乙酰丙嗪(acetylpromazine)、三氟丙嗪(trifupromazine)、奮乃靜(perphenazine)、氟奮乃靜(fluphenazine)、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硫乙拉嗪(thiethylperazine,吐立抗)等。結構式如圖2-9。
圖2-9 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
(一)鹽酸氯丙嗪
1.結構與名稱
N,N-二甲基-2-氯-10
2-chloro-N,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或白色結晶興粉末,mp.194~198℃。微臭,味極苦,有引濕性;遇光漸變色;水溶液顯酸性反應。
本品溶于水、乙醇或氯仿,在乙醚或苯中不溶。
本品與氧化劑例如硝酸或三氯化鐵試液反應,即顯紅色。這是吩噻嗪類化合物的共同反應,可用于鑒別。
氯丙嗪結構中具有吩噻嗪環(huán),易被氧化。在空氣中或日光下放置,漸變?yōu)榧t棕色,日光及重金屬離子有催化作用。鹽酸氯丙嗪注射液在日光作用下引起氧化變質反應,使注射液pH值降低?诜蜃⑸浣o藥,部分病人在日光強烈照射下發(fā)生嚴重的光化毒反應。因此注射液中加入抗氧劑可阻止變色,比如對氫醌、連二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維生素C等。
3.體內代謝
本品可口服吸收,但吸收的規(guī)律性不強,個體差異較大。在肝臟經微粒體藥物代謝酶氧化,體內代謝極復雜,在尿中存在20多種代謝物,代謝過程主要有硫原子氧化,苯環(huán)羥化,側鏈去
圖2-10 氯丙嗪的代謝途徑
4.制備
本品的制備以鄰氯苯甲酸和間氯苯胺為原料,進行Ullmann反應,在高溫脫羧后,與硫熔融,環(huán)合成2-氯-吩噻嗪母核,再與N,N-二甲基-3-氯丙胺縮合,生成氯丙嗪,最后成鹽酸鹽。藥物的雜質主要是合成中帶進2-氯-吩噻嗪和間二氯苯胺。制備路線如下:
5.作用機制及臨床用途
本品的作用機制是與多巴胺受體結合,阻斷神經遞質多巴胺與受體的結合從而發(fā)揮作用。本品還可與中樞膽堿受體、腎上腺素受體、組胺受體和5-羥色胺受體結合,對上述受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具有多種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和狂躁癥,大劑量時亦用于鎮(zhèn)吐、強化麻醉及人工冬眠等。本品的副作用有口干,上腹部不適,乏力,嗜睡,便秘等。對產生光化毒反應的病人,在服藥期間要避免陽光的過度照射。
6.構效關系
X-線衍射結構測定,氯丙嗪和多巴胺的構象能部分重疊。氯丙嗪2位有氯原子,使分子有不對稱性,10位側鏈向含氯原子的苯環(huán)方向傾斜是這類抗精神病藥的重要結構特征,氯丙嗪順式構象是其優(yōu)勢構象;失去氯無抗精神病作用。吩噻嗪環(huán)2位引入吸電子基團(CF3等),使作用增強。
A.氯丙嗪 B.多巴胺 C. 氯丙嗪順式構象與多巴胺 D. 氯丙嗪反式構象與多巴胺
圖2-11 氯丙嗪和多巴胺的構象
吩酚噻嗪母核上10位氮原子與側鏈堿性氨基之間相隔3個碳原子時,抗精神病作用強,間隔2個碳原子,例如異丙嗪缺乏抗精神病活性。
側鏈末端的堿性基團,可為脂肪叔氨基,也可為哌啶基或哌嗪基。以哌嗪側鏈作用最強。
7. 氯丙嗪的衍生物
在氯丙嗪的2位和10位惻鏈上進行結構改造,得到一系列類似氯丙嗪的抗精神病藥物。奮乃靜和氟奮乃靜是以哌嗪環(huán)取代二甲氨基的吩噻嗪類藥物,其作用與氯丙嗪相似,但作用強度比氯丙嗪大。
奮乃靜 氟奮乃靜
利用側鏈的醇羥基與長鏈脂肪酸成酯,在體內吸收減慢,水解成原藥的速度也較慢,是可延長作用時間的前藥。庚氟奮乃靜和癸氟奮乃靜,為其前體藥物,可2~4周給藥一次,作用時間延長。
庚氟奮乃靜
癸氟奮乃靜
把吩噻嗪母核環(huán)的10位氮原子換成碳原子,并通過雙鍵與側鏈連接,得到噻噸類抗精神病藥。此類藥物結構中存在雙鍵,有順式和反式兩種異構體,前者抗精神病作用比后者強,這可能是順式異構體能與多巴胺分子部分重疊的原因,與氯丙嗪的優(yōu)勢構象相同。例如氯普噻噸(泰爾登)。
氯普噻噸
二、丁酰苯類
在研究鎮(zhèn)痛藥哌替啶的衍生物的過程中,發(fā)現丁酰苯類似物具有氯丙嗪樣作用。用于臨床的藥物,例如氟哌啶醇(haloperidol)、三氟哌多(trifluperidol)及氟哌利多(droperidol)、螺哌隆(spiperone)等。
(一)氟哌啶醇
1.結構與名稱
1-(4-氟苯基)-4-[4-(4-氯苯基)-4-羥基-1-哌啶基]-1-丁酮
4-[4-(4-chlorophenyl)-4-hydroxy-1-piperidinyl]-1-(4-fluorophenyl)-1-butanone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多晶現象;無臭無味,mp.149~153℃。本品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醇,乙醚中微溶,水中幾乎不溶。因哌啶氮原子的堿性,pKa8.3。
本品在室溫,避光條件下穩(wěn)定。但受自然光照射,顏色變深。在105℃干燥時,發(fā)生部分降解,降解產物可能是哌啶環(huán)上的脫水產物。本品的片劑處方中有乳糖,氟哌啶醇可與乳糖中的雜質5-羥甲基-2-糠醛加成。
3.作用機制及臨床用途
本品的藥理作用類似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但對外周植物神經系統無顯著作用,無抗組胺作用,抗腎上腺素作用也弱;抗阿撲嗎啡引起的嘔吐,抗苯丙胺的刻板動作,抑制條件性回避反應的作用強于吩噻嗪類。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本品的副作用以錐體外系反應最多見。
4.體內代謝
氟哌啶醇口服后,在胃腸道吸收較好,在肝臟消除,腎臟代謝,有首過效應。代謝以氧化性
5.構效關系
1)六元環(huán)堿基對位應有取代基
2)六元環(huán)堿基活性最好
3)n=3,以三個碳原子最好
4)羰基被還原,或被O,S取代,成醚或硫醚活性下降
5)以氟取代,中樞抑制最好
三、二苯丁基哌啶類
對丁酰苯類的結構改造發(fā)展了二苯丁基哌啶類,為長效抗精神病藥。例如五氟利多(penfluridol)、匹莫齊特(pimozide)、氟司必林(fluspirilene)等。
四、苯酰胺類
在局部麻醉藥普魯卡因的結構改造中,得到舒必利(sulpiride)、硫必利(tiapride)為代表的苯甲酰胺類抗精神病藥。具有與氯丙嗪相似的抗精神病效能。
五、二苯氮卓類
(一)氯氮平
1.結構與名稱
8-氯-11-(4-甲基-1-哌啶基)-5
8-chloro-11-(4-methyl-1-piperazinyl)-5H-dibenzo[b,f][1,4]diazepine
2.結構特點
屬苯二氮卓類抗精神病藥,三環(huán)母核不在同一平面,使哌嗪環(huán)自由旋轉受限制。
3.理化性質
本品為淺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mp.181~185℃,pKa(HB+)為8.0。本品在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幾乎不溶。
4.體內代謝
本品口服吸收較好,但因在肝臟的首過效應,生物利用度約為50%,體內幾乎全部代謝,包括
圖2-12 氯氮平的代謝途徑
5.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本品被認為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的代表。本品阻斷多巴胺受體的作用較典型的抗精神病藥弱,但對腎上腺素α-受體、N-膽堿受體、組胺受體和5-HT受體有拮抗的作用。其作用機制有人認為是產生多巴胺和5-HT受體的雙相調節(jié)作用。臨床用以治療多種類型精神分裂癥,錐體外系反應較經典輕的抗精神病藥物輕。
在微粒體或嗜中性白血球和骨髓細胞中,產生硫醚類代謝物,從而產生毒性,故本品在使用時要監(jiān)測白細胞的數量,并只能作為二線藥物使用。
6.氯氮平結構改造物
由于本品作為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的代表,副作用較輕,對此對氯氮平作了大量的結構改造研究,主要集中在2,5,8位的取代,例如洛沙平,阿莫沙平。阿莫沙平為洛沙平的脫甲基代謝物,臨床上主要用于抗抑郁藥。奧氮平是把氯氮平的一個苯環(huán)換成甲基噻吩,不會發(fā)生氯氮平可能引起的粒細胞缺乏癥,現已成抗精神病的一線藥物。
洛沙平 阿莫沙平 奧氮平
第四節(jié) 抗抑郁藥
抑郁癥表現為情緒異常低落,常有強烈的自殺傾向,自主神經或軀體性伴隨癥狀。
按作用機理可分為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因毒副作用較大,現已很少使用。本節(jié)主要介紹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
一、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
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也就是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與吩噻嗪的結構相比,可以看成是將吩噻嗪中間的環(huán)中的硫原子用1,2-乙基取代。在臨床實驗中,發(fā)現丙米嗪對抑郁病人有明顯療效,以后丙米嗪及其他類似的三環(huán)化藥品數據合物被用于抗抑郁病。
(一)鹽酸丙米嗪
1.結構與名稱
N,N-二甲基-10,11-二氫-5H-二苯并[b,f]氮雜卓-5-丙胺鹽酸鹽
10,11-dihydro-N,N-dimethyl-5H-dibenez[b,f]azepine proanaminehydrochloride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見光漸變色,mp.170~175℃,pKa為9.5。
本品在水、乙醇、氯仿中溶,在乙醚中幾乎不溶。
本品固體和水溶液在通常情況下是穩(wěn)定的,在穩(wěn)定性的加速試驗中發(fā)生降解。降解的方式與其他類似的二苯氮卓類化合物相似。
本品加硝酸顯深藍色,用于鑒別。產品中主要雜質是亞氨基聯苯,系由原料帶入或貯存中降解所至,可用糠醛顯色來作限量檢查。
3.體內代謝
本品在肝臟代謝,大部分生成活性代謝物去甲丙咪嗪,即地昔帕明,是一個上市藥物。丙咪嗪和地甘帕明均可以進入血腦屏障。丙咪嗪和地甘帕明2位羥化失活,大部分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經尿排出體外。代謝途徑如圖2-13。
圖2-13 丙米嗪的代謝途徑
二、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
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提高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中的濃度,從而改善病人的情緒。用于抗抑郁,選擇性強,與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相比,療效相當,較少抗M受體的副作用和較少心臟毒性。
(二)鹽酸氟西汀
1.結構與名稱
N-甲基-3苯基-3-(4-三氟甲基苯氧基)丙胺鹽酸鹽
N-methyl-γ-[4-(trifluoromethyl)phenoxy]benzenepropanamine hydrochloride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甲醇。
本品有一手性碳原子,臨床使用外消旋體,其中S異構體的活性較強。
3.體內代謝
本品在胃腸道吸收,在肝臟代謝成活性的去甲氟西汀,在腎臟消除,在體內S體的代謝消除較慢。
4.同類藥物及SNRI類抗抑郁藥
臨床上常用的5-羥色胺重攝取抑制劑還有帕羅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蘭,這幾個藥物的結構差異很大,似無共同的結構,但作用機制相似。自上世紀90年代問世以來,應用十分廣泛。
近年來,出現了對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均有抑制的藥物,稱為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劑(SNRI)。這類藥以文拉法辛為代表,用于治療焦慮性抑郁癥,對中度和重度抑郁癥均有良好的效果。
文拉法辛
第五節(jié) 鎮(zhèn)痛藥
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知覺和情緒,是許多疾病的癥狀,它與實質的和潛在的組織損傷相聯系,兼有生理和心理的因素。現常用于鎮(zhèn)痛的藥物有兩大類:一類是作用于外周神經系統,作用于環(huán)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解熱鎮(zhèn)痛藥,通常用于外周的鈍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痛、關節(jié)痛等,無成癮性;另一類是本節(jié)介紹的與阿片受體作用的鎮(zhèn)痛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習慣上稱作麻醉性鎮(zhèn)痛藥,簡稱鎮(zhèn)痛藥,由于可導致呼吸抑制,有成癮性和易被濫用,其應用受到限制,我國對鎮(zhèn)痛藥進行了嚴格的監(jiān)管。兩類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適應證和副作用也不同。
鎮(zhèn)痛藥按結構和來源可分為嗎啡生物堿、半合成和全合成的鎮(zhèn)痛藥三大類。
一、嗎啡生物堿
嗎啡生物堿雷鎮(zhèn)痛藥代表性藥物是嗎啡,從植物罌粟的漿果濃縮物即阿片中提取得到。在1804年提取得到純品,1847年確定分子式,1927年闡明化學結構,1952年完成全合成,1968年發(fā)表其絕對構型,70年代逐漸揭示其作用機制。
(一) 鹽酸嗎啡
1.結構與名稱
17-甲基-3-羥基-4,5α -環(huán)氧-7,8-二脫氫嗎啡喃-6α -醇鹽酸鹽三水合物
(5α,6α)-7,8-didehydro-4,5-epoxy-3-hydroxy-17-methylmorphinan-6-ol hydrochloride trihydrate
2.結構特點
嗎啡具有五環(huán)并合的結構,五環(huán)中含有部分氫化的菲環(huán)(A、B、C)和一個哌啶環(huán)(D)。環(huán)上有五個手性碳原子(5R、6S、9R、13S和14R)。B/C環(huán)呈順式,C/D環(huán)呈反式,C/E環(huán)呈順式。C-5、C-6、C-14上的氫均與胺鏈呈順式,C-4、C-5的氧橋與C-9、C-13的乙胺鏈呈反式。
3.理化性質
嗎啡為白色、有絲光的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易變質。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幾乎不溶。天然的嗎啡鹽酸鹽為左旋體。
嗎啡的結構中既有酸性的酚羥基,又有堿性的叔氨基,為兩性藥物。叔氮原子呈堿性,pKa (HB+) 8.0,能與酸生成穩(wěn)定的鹽,如鹽酸鹽、硫酸鹽、氫溴酸鹽等。中國藥典:鹽酸鹽。
3位酚羥基顯弱酸性,pKa(HA)9.9,可與NaOH及Ca(OH)2溶液成鹽溶解 ,不與NH4OH成鹽溶解。
嗎啡的結構中含酚及氮雜環(huán),嗎啡及其鹽類易被空氣氧化,可生成偽嗎啡(又稱雙嗎啡)和
嗎啡鹽類的水溶液在酸性條件先穩(wěn)定,在中性或堿性下易被氧化。故在配置嗎啡注射液時,應調整pH為3~5,還可以充入氮氣,加焦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等抗氧化劑,使其穩(wěn)定。
嗎啡在酸性溶液中加熱,可脫水并進行分子重排,生成阿撲嗎啡。阿撲嗎啡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興奮中樞的嘔吐中心,臨床上用作催吐藥物。阿撲嗎啡具有鄰苯二酚的結構。極易被氧化,可用稀硝酸氧化成鄰苯二醌而顯紅色,該反應可用作鑒別。
嗎啡有多種顏色鑒別反應,這些反應仍然是各國藥典的法定鑒別方法。例如鹽酸嗎啡的水溶液與中性三氯化鐵試液反應顯藍色;與甲醛硫酸反應顯藍紫色;與鉬硫酸試液反應呈紫色,繼變成藍色,最后變?yōu)榫G色。
嗎啡在提取中可能帶入可待因、蒂巴因和罌粟酸,以及在存儲中可能產生偽嗎啡、
4.體內代謝
口服后,易在胃腸道吸收, 肝臟首過效應顯著,生物利用度低故常皮下和肌肉注射。
60~70%的嗎啡通過3位或6位羥基在肝臟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結合物被認為是嗎啡產生鎮(zhèn)痛作用的形式。代謝還可以脫
5.作用機制及臨床用途
現已證實阿片受體的存在,以及內源性鎮(zhèn)痛性物質(內啡肽)的存在。嗎啡作用于阿片受體,是 m、k、d三種受體的激動劑,作用強度為m > k > d ,產生鎮(zhèn)痛、鎮(zhèn)咳、鎮(zhèn)靜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抑制劇烈疼痛,亦用與麻醉前給藥。已在腸道中發(fā)現阿片受體,可解釋嗎啡產生便秘的不良反應。
二、半合成鎮(zhèn)痛藥
為了得到無成癮性、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比嗎啡更好的藥物,對嗎啡結構中易進行化學結構改造得3、6位羥基,7、8位雙鍵,和17位
(一) 可待因
1.結構與名稱
17-甲基-3-甲氧基-4,5a-環(huán)氧-7,8-二去氫嗎啡喃-6a-醇磷酸鹽倍半水化合物
(5α,6α)-7,8-didehydro-4,5-epoxy-3-methoxy-17-methylmorphinan-6-ol phosphate(1:1)(salt)sesqui hydrate
2.臨床應用
體內鎮(zhèn)痛活性為嗎啡的20%,體外活性僅0.1%。為鎮(zhèn)痛藥和鎮(zhèn)咳藥,適用于中度疼痛,作為中樞麻醉性鎮(zhèn)咳藥。臨床上最有效的鎮(zhèn)咳藥之一,有輕度成癮性。
三、全合成鎮(zhèn)痛藥
20世紀50年代,研究了嗎啡類藥物的立體構象。當嗎啡中的哌啶環(huán)為椅式構象時,苯基以直立鍵取代在哌啶環(huán)的4位上。此構象為嗎啡類藥物的“活性構象”。合成鎮(zhèn)痛藥哌替啶、噴他佐辛等通過鍵的旋轉,可轉變?yōu)橄嗨频臉嬒;美沙酮為開鏈化合物,通過羰基碳的部分正電荷與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的親和力成鍵,成類似哌啶環(huán),也成相似的構想。
根據嗎啡和大量半合成和全合成鎮(zhèn)痛藥的結構分析,歸納出鎮(zhèn)痛藥具有以下共同的結構特征:分子中具有一平坦的芳環(huán)結構;有一個堿性中心,能在生理pH條件下大部分電離為陽離子;有哌啶或類似哌啶的空間結構,而烴基部分在立體構型中應突出于平面的前方。
此外,隨著對疼痛生理研究的深入,人們發(fā)現其他一些機制也與疼痛有關,以谷氨酸受體、乙酰膽堿受體、神經肽受體等作為新的鎮(zhèn)痛靶點,正在進行新的鎮(zhèn)痛藥的研究,這些藥物的成功,將會減免和減少阿片類鎮(zhèn)痛藥的用量和副作用,大大提高鎮(zhèn)痛治療的效果。
全合成鎮(zhèn)痛藥按結構可分為苯基哌啶類、開鏈類、苯嗎喃類等。
(一) 鹽酸哌替啶
1.結構與名稱
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鹽酸鹽,又名度冷丁
1-methyl-4-phenyl-4-piperidine-carboxylic acidethyl ester hydrochlori醫(yī)學.全在線m.payment-defi.comde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幾乎無臭,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幾乎不溶,pKa(HB+)為8.7。易吸潮,應密閉保存。
具有酯的特性,在酸催化下易水解,在pH =4時最穩(wěn)定,短時間煮沸不致破壞。
3.體內代謝
在肝臟中代謝,主要代謝物為水解后的哌替啶酸、去甲哌替啶和去甲哌替啶酸,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經腎臟排泄。
4.作用機制及臨床用途
本品為典型的阿片m受體激動劑,用于各種劇烈疼痛的止痛,鎮(zhèn)痛活性為嗎啡的1/10, 但成癮性亦弱,不良反應少,由于其效快,作用時間較短,常用于分娩時鎮(zhèn)痛,對新生兒的呼吸抑制作用較小。
(二) 鹽酸美沙酮
1.結構與名稱
4,4-二苯基-6-(二甲氨基)-3-庚酮鹽酸鹽
6-dimethylamino-4,4-diphenyl-3-heptanonehydrochloride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無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mp.230~234℃。易溶于醇和氯仿,在水中溶解,不溶于醚和甘油。pKa為8.25,1%的水溶液在20℃時pH為4.6~6.5。
本品分子中含有一個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臨床上用其外消旋體。
本品游離的有機溶液在30℃儲存時,形成美沙酮的N-氧化物。本品的羰基位阻較大,因而化學反應活性顯著降低,不能生成縮氨脲或腙,也不能被鈉汞齊或異丙醇鋁還原。
本品遇常見的生物堿試劑,能生成沉淀。
3.體內代謝
在體內的代謝途徑主要有
4.作用機制及臨床用途
本品為阿片m受體激動劑,鎮(zhèn)痛效果比嗎啡、哌替啶強,左旋體鎮(zhèn)痛作是右旋體20倍。
適用于各種劇烈疼痛,并有顯著鎮(zhèn)咳作用。治療指數小,有效劑量(0.48-0.85mg/L)與中毒劑量 (74mg/L)接近,安全度小,成癮性較小。臨床上主要用于海洛因成癮的戒除治療(脫癮療法。)
5.制備
美沙酮的制備系有環(huán)氧丙烷與二價胺進行胺化反應,經氯代、縮合、制得4-二甲基-2,2-二苯基戊腈,分離出不溶于正己烷的同分異構體,再與溴化乙基鎂反應,水解得美沙酮,成鹽即得本品。
(三)噴他佐辛
又名鎮(zhèn)痛新。屬于苯嗎喃類三環(huán)化合物,三個手性碳,具旋光性,左旋體的鎮(zhèn)痛活性比右旋體強2倍,環(huán)上6,11位甲基呈順式構型,臨床上用其消旋體。非成癮性阿片類合成鎮(zhèn)痛藥。
本品為阿片受體部分激動劑,作用k型受體。大劑量時有輕度拮抗嗎啡的作用,用于鎮(zhèn)痛,效力為嗎啡的三分之一,為哌替啶的三倍,副作用小,成癮性小。
第六節(jié) 中樞興奮藥
中樞興奮藥是是增強中樞神經功能的藥物。根據作用的選擇性和用途可分為三類:興奮大腦皮層的藥物(精神興奮藥), 咖啡因、哌醋甲酯等;興奮延髓呼吸中樞的藥物,尼可剎米、洛貝林等;促進大腦功能恢復的藥物,吡拉西坦、甲氯芬酯等。
興奮大腦皮層的藥物和興奮延髓呼吸中樞的藥物安全范圍大都較窄,隨著劑量的增加,作用強度增大,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廣泛和強烈的興奮,導致驚厥,甚至可危機生命,因此在使用過程中要十分注意劑量和觀察患者的反應。
本節(jié)藥物按照來源及化學結構可分為:生物堿類;酰胺類;苯乙胺類;其他類。
一、生物堿類中樞興奮藥
生物堿類中樞興奮藥有咖啡因、可可堿、茶堿等黃嘌呤衍生物,它們結構僅有甲基取代的數量和位置不同。
咖啡因、可可堿、茶堿具有相似的藥理作用,但作用強度不同。中樞興奮作用:咖啡因>可可堿>茶堿;興奮心臟、松弛平滑肌及利尿作用為:咖啡因<可可堿<茶堿。現在咖啡因主要用作中樞興奮藥,茶堿主要為平滑肌松弛藥,可可堿已經少用。
黃嘌呤類藥物的口服吸收較好,且因其結構與核苷酸及代謝產物如黃嘌呤、次黃嘌呤、尿酸的結構相似,體內易代謝排除,故毒副作用較低。
(一)咖啡因
1.結構與名稱
1,3,7-三甲基-3,7-二氫-1H-嘌呤-2,6-二酮一水合物,又稱三甲基黃嘌呤
3,7-dihydro-1,3,7-trimethyl-1H-purine-2,6-dione monohydrate
2.理化性質
本品為白色或帶極微黃綠色,有綠色的針狀結晶,無臭,味苦;有風化性。受熱時易升華。mp.235~238℃。
本品堿性極弱,pKa(HB+)為 0.6,與強酸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鹽,如鹽酸、氫溴酸;咖啡因可與有機酸或其堿金屬鹽等形成復鹽,加大水中溶解度。安鈉咖注射液是苯甲酸鈉與咖啡因形成的復鹽水溶液,由于分子間形成氫鍵,水溶度增大。
本品具有酰脲結構,對堿不穩(wěn)定,與堿共熱,(開環(huán)、脫羧)生成咖啡啶。石灰水的堿性較弱,不導致分解。
本品的鑒別反應有:飽和水溶液遇碘試液及稀鹽酸反應,紅棕色沉淀,在過量的氫氧化鈉試液中,又溶解;紫脲酸銨反應
3.作用機制及用途
本品主要是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減少cAMP的分解,提高細胞內cAMP的含量,加強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用于中樞性呼吸衰竭、循環(huán)衰竭、神經衰弱和精神抑制等,
還具較弱的興奮心臟和利尿作用。
4.體內代謝
咖啡因在肝內代謝可脫去N上的甲基,以及在8位氧化成尿酸。
二、酰胺類中樞興奮藥
本類藥物具五元內酰胺類結構,即吡咯烷酮,為γ-氨基丁酸的衍生物。直接作用于大腦皮質,有激活、保護和修復神經細胞的作用,可改善輕度及中度老年癡呆者的認知能力,但對重度癡呆者無效,可用于治療腦外傷所致記憶障礙及弱智兒童。
(一)吡拉西坦
1.結構與名稱
2-(2-氧化-吡咯烷-1-基)乙酰胺,又名腦復康、吡乙酰胺
2-oxo-1-pyrrolidineacetamide
2.作用靶點及作用特點
本品通過對谷氨酸受體通道的調節(jié),能促進海馬部位乙酰膽堿的釋放,增加膽堿能傳遞。
本品對中樞作用的選擇性強,限于腦功能(記憶、意識等)的改善。精神興奮的作用弱,無精神藥物的副作用,無成癮性。
第三節(jié) 擬腎上腺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