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三白根、塘邊藕、地藕、百節(jié)藕、過塘藕、水蓮藕、白蓮藕、九節(jié)藕、天性草根。 |
漢語拼音 | san bai cao gen |
英文名 | Rhizome of Chinese Lizardtail |
藥材基原 | 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Spathium chinensis Lour]的根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三白草階 多年生濕生草本,高達1m。地下莖有須狀小根。莖直立,粗狀,無毛。單葉互生,紙質,密生腺點;葉柄長1-3cm,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略抱莖;葉片闊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3-7cm,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心形,略成耳狀或稍偏斜,全緣,兩面無毛;花序下的2-3片葉常于夏初變?yōu)榘咨驶ò隊?偁罨ㄐ蛏谇o上端與葉對生,長10-20cm,白色;總狀花梗及花柄被毛;苞片近匙形或倒披針形,長約2mm;花兩性,無共被;雄蕊6枚,花藥長圓形,略短于花絲;雌蕊1,由4心皮組成,子房圓形,柱頭4,向外反曲。蒴果近球形,直徑約3cmm,表面多疣狀凹起,熟后頂端開裂。種子多數(shù),圓形;ㄆ5-8月,果期6-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和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溝邊、池塘邊等近水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挖,除去殘莖及須根,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稍彎曲有分枝,長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縱皺紋及環(huán)狀節(jié),節(jié)上有須根,節(jié)間長約2cm。質硬而脆,易折斷,有縱皺紋及環(huán)狀節(jié),節(jié)上有須根,節(jié)間長約2cm。質硬面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有的含黃色物。皮層約占半徑1/3,薄壁細胞類圓形,作圈鏈狀排列;有油細胞和分泌管散在;內皮層明顯。外韌維管束20-30個,排列成環(huán)。髓部薄壁細胞亦成圈鏈狀排列,胞間隙大;有油細胞和分泌管分布。 |
中藥化學成分 | 根含氨基酸、有機酸、糖類,以及可水解鞣質(0.48%)。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辛;寒 |
歸經 | 脾;大腸;膀胱經 |
功效 | 利水除濕;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滲濕利尿藥;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腳氣;水腫;淋濁;帶下;癰腫;流火;疔瘡疥癬;亦治風濕熱痹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90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或鮮品搗爛外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綱目》:療腳氣,風毒脛腫,搗酒服。又煎湯洗癬疥。2.《生草藥性備要》:治淋濁,利小便,清熱毒。拔腐肉骨,與陳梅同敷。3.《分類草藥性》:治婦人赤白帶下。4.《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利二便,寬胸膈,截瘧,消腫。5.《重慶草藥》:補氣,健脾,除濕。治白帶,癆病,咳嗽,吐血,虛腫。亦用于跌打損傷,泡風濕藥酒。 |
考證 | 出自《唐本草》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Spathium chinensis Loru.] |
科屬分類 | 三白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