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
釋名 | |
產(chǎn)地 |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微苦。氣溫性燥。有毒。氣味俱薄。沉而降。陽中陰。陰中陽也。 |
歸經(jīng) | 入足陽明太陰少陽。亦入手少陰經(jīng)。 |
藥物形態(tài) | 二月生苗。夏至后即枯。五月采根。圓白。秋后則皮。多黑。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五月采根。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臘月熱水泡洗。置露天。露過又泡。共七次。留久極妙。 片則力峻。曲則力柔。 |
質(zhì)量鑒定 | 圓白者為佳。不厭陳久。 |
主治 | 治傷寒寒熱。心下堅。胸脹咳逆。消痰滿。開痰結(jié)。(治寒痰更宜)并形寒飲冷傷肺而咳。療痰厥頭痛。痰飲脅痛。眉棱骨痛。并白濁夢遺帶下。胃冷嘔噦為最要。 |
功用 | 和胃氣。燥脾濕下氣止時氣嘔逆。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多用則瀉脾胃。 |
臨證應(yīng)用 | (潔古) 古人立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就其主治。亦有不可不辨者。凡咳嗽由于火空上炎爍肺喉癢。而不由于風(fēng)寒濕滯。嘔吐由于胃熱火沖。而不由于寒濕痰壅。霍亂腹脹由于脾虛邪熱客之。而不由于寒食停滯。頭痛不由于痰厥。不寐不由于膽虛。毋概以為半夏所主而混投之。更易誤者。 |
配伍應(yīng)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孕婦忌之。用生姜。則無害。故凡痰中帶血?诳恃矢烧。大忌。又有似中風(fēng)痰壅失音。偏枯拘攣。及二便閉澀者。于法并忌。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jī)理 | |
全文 | 半夏 二月生苗。夏至后即枯。五月采根。圓白。秋后則皮。多黑。味辛微苦。氣溫性燥。有毒。氣味俱薄。沉而降。陽中陰。陰中陽也。入足陽明太陰少陽。亦入手少陰經(jīng)。射干為之。和胃氣。燥脾濕下氣止時氣嘔逆。治傷寒寒熱。心下堅。胸脹咳逆。消痰滿。開痰結(jié)。(治寒痰更宜)并形寒飲冷傷肺而咳。療痰厥頭痛。痰飲脅痛。眉棱骨痛。并白濁夢遺帶下。胃冷嘔噦為最要。(頌)辛者散也。潤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氣結(jié)氣。除煩嘔。無己得土金之氣。而兼得乎天之燥氣。故其味辛平苦溫;鸾鹣嗖珓t辛而有毒。辛溫故善散?鄤t善下泄。(仲淳) 半夏去痰。蓋由益脾而能分水故也。脾惡濕。濕則濡困。困則不能治水。水勝則瀉。一男子夜數(shù)如廁;蚪桃生姜一兩。半夏大棗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煎。熟時呷之。便已也。(宗奭) 俗以半夏有毒每取貝母代之。不知貝母肺藥。半夏乃脾胃藥。何得而相代耶。若虛勞吐咯痰血。咽痛喉閉。肺癰肺痿。婦人乳癰。及諸郁證。此皆貝母為向?qū)。半夏禁用。若?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payment-defi.com/tcm/2009/20090113023313_77494.shtml" target="_blank">脾胃濕熱生涎。化為粘痰。久則生火。痰火上攻。故令昏懵不省。口噤言蹇。偏廢僵仆。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石山) 內(nèi)傷飲食以動脾濕者。宜燥之。半夏之燥是也。(類明) 凡濕痰郁于中焦。清陽不升。以致濁陰不降。痞塞填滿。二便阻塞。用升柴二術(shù)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丹溪) 蓋燥濕化痰。上引清氣。清氣升則濁氣自降。郁結(jié)開通。津液四布。濕流燥潤而小便長矣。(張三錫) 熱痰佐以黃芩。風(fēng)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干姜。痰痞佐以陳皮白術(shù)。(潔古) 玉液丸治中焦痰涎。利咽清頭目。進(jìn)飲食。半夏泡七次四兩。枯礬一兩。為末。姜汁打糊或煮棗肉和丸。梧子大。每姜湯下十五丸。寒痰加丁香五錢。熱痰加寒水石煅四兩。老人風(fēng)痰入腑。熱不識人。及肺熱痰實不利。半夏泡七次焙。硝石半兩。為末。入白面搗勻。水和。丸綠豆大。每姜湯下五十丸。 風(fēng)痰頭暈。嘔逆目眩。面色青黃。脈弦者。水煮金花丸。用生半夏生南星寒水石煅各一兩。天麻半兩。雄黃二錢。小麥面三兩。為末。水和成餅。水煮浮起。漉出。搗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下。極效。 風(fēng)痰喘逆。兀兀欲吐。眩暈欲倒。半夏一兩。雄黃三錢。為末。姜汁浸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湯下。已吐者。加檳榔。 肺熱痰嗽。制半夏栝蔞仁各一兩。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下;蛞澡槭V瓤煮熟丸。 濕痰心痛。喘急者。半夏油炒為末。粥糊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姜湯下。 心下悸忪。半夏麻黃等分。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日三。 黃疸喘滿。小便自利。不可除熱。半夏生姜各半斤。水七升。煮一升五合。分再服。有人氣結(jié)而死。心下暖。以此少許。入口遂活。 白濁夢遺。有由腎氣閉而一身精氣無所管攝。遂乃妄行者。用半夏一兩。洗十次。切破。同木豬苓二兩。炒黃。出火毒。去豬苓。入煅過牡蠣一兩。山藥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茯苓湯下。此與下元虛憊者不同。取半夏有利性。豬苓導(dǎo)水。使腎氣通也。盤腸產(chǎn)。產(chǎn)時子腸先出。產(chǎn)后不收者。以半夏末頻鼻中則上。 〔論〕 半夏二月生苗。得一陰之氣而枯。生于陽。成于陰。故能引陽氣入于陰。即此可思燥濕祛痰之有專能矣。夫辛燥者陽也。其氣化極于陽盛之候。遇一陰初生。即以陽之極而歸陰。(小柴胡湯取柴胡由陰而達(dá)陽。半夏由陽而化陰。制方真神于醫(yī)者。二陳湯有苓半。以茯苓降天之陰氣。半夏發(fā)地之陽氣也。)故其燥烈之氣。由火而趨水。以行分水散結(jié)。致醒脾和胃之化。所以液之聚為飲滯為痰者。惟此可責(zé)其效。第痰之患。由于液不化。而液之結(jié)。由于氣不化。為氣之病者不一。故痰之病亦不一。必本其所因之氣。而后可治其所結(jié)之痰。豈得概謂半夏治痰而獨用之。漫投之以責(zé)效哉。又液本于陰氣之所化。凡病有干于陰氣不足者。均宜慎之。 多用則瀉脾胃。孕婦忌之。用生姜。則無害。(潔古) 古人立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就其主治。亦有不可不辨者。凡咳嗽由于火空上炎爍肺喉癢。而不由于風(fēng)寒濕滯。嘔吐由于胃熱火沖。而不由于寒濕痰壅;魜y腹脹由于脾虛邪熱客之。而不由于寒食停滯。頭痛不由于痰厥。不寐不由于膽虛。毋概以為半夏所主而混投之。更易誤者。咳嗽吐痰。類多陰虛肺熱津液不足之候。誤服則液愈損。肺愈燥。陰氣愈虛。濃痰愈結(jié)。必致聲啞而死。若合參術(shù)。禍不旋踵。以此味本脾胃藥。而非肺腎藥也。故凡痰中帶血。口渴咽干者。大忌。又有似中風(fēng)痰壅失音。偏枯拘攣。及二便閉澀者。于法并忌。(仲淳) 〔修治〕 圓白者為佳。不厭陳久。 臘月熱水泡洗。置露天。露過又泡。共七次。留久極妙。 片則力峻。曲則力柔。 造曲法 先將半夏湯泡七次。曬干為末。隨病用諸藥;蚣甯;蚪g汁調(diào)末為丸。如彈子大。用楮葉或紙包裹。以稻草上下盦七日。生毛取出。懸風(fēng)煙之上。愈久愈良。 如治諸痰。用生姜自然汁。風(fēng)痰。用牙皂煎膏。甚者少加麝香。寒痰青。濕痰白。用老姜煎濃汁。加白礬三分之一;鹛岛。老痰膠。用竹瀝或荊瀝。少入姜汁。皮里膜外痰核用白芥子竹瀝。治顛癇一切健忘舌強(qiáng)等似風(fēng)痿證。用臘月黃牛膽汁。略入熟蜜。小兒驚風(fēng)。加南星等分。用甘草煎膏。脾虛慢驚及郁痰。用香附蒼術(shù)川芎等分煎膏。中風(fēng)猝厥傷寒并諸瘡瘍內(nèi)結(jié)不便。一切宜下之病。用皮硝白粉霜十分之三。共用河水煮透。為末。以大黃煎膏。痰積沉痼。取二兩。入海粉一兩。雄黃五錢。為末。蜜丸。一切沉痼痰病。用黃牛肉煮成膏造曲。曬干。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