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義
《陰陽應象大論》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 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喜怒傷氣,寒暑傷形。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咳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jié)M,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shù)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jié)M,死,能夏不能冬。
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于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天元紀大論》曰∶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五營運大論》曰∶上下相構(gòu),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百病始生篇》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四氣調(diào)神論》曰∶春氣之應,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咳瘧,奉收者少。秋氣之應,養(yǎng)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金匱真言論》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氣交變大論》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歲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氣失應。歲火不及,寒乃大行,長政不用。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歲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氣乃用。歲水不及,濕乃大行,長氣反用。
《宣明五氣篇》曰∶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謂五惡。
《經(jīng)脈篇》曰∶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 臂內(nèi)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shù)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大腸所生病者,氣有余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栗不復。胃所生病者,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 臂內(nèi)后廉痛厥,掌中熱痛。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膽,腸 ,脊股內(nèi)后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心主所生病者,面赤目黃,喜笑不休,煩心心痛,掌中熱。膽所生病者,足外反熱,頭痛頷痛,目銳 痛,缺盆腋下腫痛,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
《氣厥論》曰∶腎移寒于脾,癰腫少氣。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于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水,水之病也。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肝移熱于心,則死。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肺移熱于腎,傳為柔 。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 ,死不可治。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于大腸,為慮瘕,為沉。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 。胃移熱于膽,亦曰食 。膽移熱于腦,則辛 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瞑目。故得之氣厥也。
《壽夭剛?cè)崞吩弧蔑L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寒傷形,乃應形,風傷筋脈,筋脈乃應。
《咳論》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nèi)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刺志論》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調(diào)經(jīng)論》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wèi)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陰之生虛奈何?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空虛,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帝曰∶陽虛則外寒奈何?曰∶陽受氣于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陰虛生內(nèi)熱奈何?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nèi)熱。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wèi)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帝曰∶陰盛生內(nèi)寒奈何?曰∶厥氣上逆,寒氣積于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泣,故中寒。
《刺節(jié)真邪論》曰∶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于皮膚之間。虛邪之入于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nèi)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nèi)傷骨,內(nèi)傷骨為骨蝕。有所結(jié),中于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
《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fā)寒熱。
《脈要精微論》曰∶風成為寒熱。
《太陰陽明論》曰∶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
《風論》曰∶風之傷人也,或為寒熱,或為熱中,或為寒中,或為癘風,或為偏枯,或為風也。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 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熱。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nèi) ,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
《舉痛論》曰∶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營衛(wèi)通,汗大泄,故氣泄矣。
《氣穴論》曰∶營衛(wèi)稽留,衛(wèi)散營溢,氣竭血著,外為發(fā)熱,內(nèi)為少氣,疾瀉無怠,以通營衛(wèi),見則瀉之,無問所會。邪溢氣壅,脈熱肉敗,營衛(wèi)不行,必將為膿,內(nèi)銷骨髓,外破大 ,留于節(jié)腠,必將為敗。積寒留舍,營衛(wèi)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nèi)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脈解篇》曰;陽明所謂灑灑振寒者,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
《經(jīng)筋篇》曰∶經(jīng)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
《大惑論》曰∶人之善饑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并于脾,熱氣留于胃,胃熱則消谷,故善饑;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逆調(diào)論》帝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岐伯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凍栗,是為何病?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于骨,骨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栗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栗,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jié)也。
《評熱病篇》曰∶邪氣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
《奇病論》曰∶肥者,令人內(nèi)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zhuǎn)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論痛篇》帝曰∶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五邪篇》曰∶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背三節(jié)五節(jié)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nèi),行善掣節(jié),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余,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diào)于三里。
《五癃津液別篇》曰∶天暑衣濃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則為溺與氣。
《通評虛實論》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脈要精微論》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沉細數(shù)散者,寒熱也。諸浮不躁者,皆在陽,則為熱。其有躁者,在手。諸細而沉者,皆在陰,則為骨痛。其有靜者,在足。陽氣有余,為身熱無汗。陰氣有余,為多汗身寒。陰陽有余,則無汗而寒。推而外之,內(nèi)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nèi)之,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
《論疾診尺篇》曰∶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后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后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
掌中寒者,腹中寒m.payment-defi.com/job/。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 有加,立死。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憂愁恐懼則傷心。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帝曰∶病之六變奈何?岐伯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血,小者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
《平人氣象論》曰∶寸口脈沉而弱,沉而喘,曰寒熱,緩而滑曰熱中。尺寒脈細,謂之后泄。尺粗常熱者,謂之熱中。
《經(jīng)絡論》曰∶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
《皮部論》曰∶其色多www.med126.com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邪留于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 破,毛直而敗。
《五色篇》曰∶五色奈何?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為五官。人迎盛堅者,傷于寒。氣口盛堅者,傷于食。
《經(jīng)脈篇》曰∶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夫子言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愿聞何謂遠?岐伯曰∶熱無犯熱,寒無犯寒,從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遠之,所謂時興六位也。帝曰∶余欲不遠寒,不遠熱,奈何?曰∶發(fā)表不遠熱,攻里不遠寒。帝曰∶不發(fā)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曰∶寒熱內(nèi)賊,其病益甚。帝曰∶愿聞無病者何如?曰∶無者生之,有者甚之。帝曰∶生者何如?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否腹?jié)M,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癰疽瘡瘍,瞀郁,注下, ,腫脹,嘔,鼽衄,頭痛,骨節(jié)變,肉痛,血溢,血泄,淋秘之病生矣。帝曰∶治之奈何?曰∶時必順之,犯者,治以勝也。
《師傳篇》∶岐伯曰∶夫治民與自治,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夫惟順而已矣。百姓民眾皆欲順其志也。帝曰∶順之奈何?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患問所便。
帝曰∶便病患奈何?曰∶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饑。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至真要大論》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帝曰∶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八正神明論》曰∶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而衛(wèi)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wèi)氣沉。是以天寒無刺,天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diào)之。
《骨空論》曰∶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shù)。次灸撅骨,以年為壯數(shù)。視背俞陷者灸之。舉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脅之間灸之。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間灸之。下陷脈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臍下關(guān)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間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顛上一灸之。犬所嚙之處灸之三壯。凡當灸二十九處。傷食灸之。不已者,必視其經(jīng)之過于陽者,數(shù)刺其俞而藥之。
論證
病有寒熱者,由陰陽之有偏勝也。凡陽勝則熱,以陰之衰也。陰勝則寒,以陽之衰也。
故曰∶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此寒熱之病有不同,而陰陽之不可不察也。又若外來之寒熱,由風寒之外感。內(nèi)生之寒熱,由臟氣之內(nèi)傷,此寒熱之因有不同,而表里之不可不察也。雖曰陽證多熱,陰證多寒,然極熱者反有寒證,極寒者亦有熱證,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雖曰外入之邪多有余,內(nèi)出之邪多不足,然陽盛生外熱,陽虛生外寒,陰盛生內(nèi)寒,陰虛生內(nèi)熱,此又虛實之不可不察也。諸如此者,有證可據(jù),有脈可診,有因可問。且經(jīng)文盡發(fā)其深秘,已列前條,余有寒熱篇,亦悉其證候,具在首卷。及傷寒門,亦有寒熱辯。但因此以詳求其理,則可盡悉其要,而辯治自無難也。
寒熱真假篇,義詳一卷及火證門論虛火條中。
治法有逆從論,在一卷論治篇中。
論諸寒證治(共五條)
凡寒病之由于外者,或由風寒以傷形,或由生冷以傷臟;其由于內(nèi)者,或由勞欲以敗陽,或由稟賦之氣弱。若寒自外入者,必由淺及深,多致嘔惡脹滿,或為疼痛泄瀉;寒由內(nèi)生者,必由臟及表,所以戰(zhàn)栗憎寒,或為厥逆拘攣?傊,熱者多實,寒者多虛。故凡治寒證者,當兼察其虛而仍察其臟,此不易之法也。
凡陰毒寒邪直中三陰者,此即傷寒類所謂直中陰經(jīng)之陰證也。其于倉卒受寒,以致身冷戰(zhàn)栗,或四體拘攣,或心腸疼痛,或口噤失音,昏迷厥逆,或吐瀉蜷臥,脈來微細,或沉緊無神者,皆其證也。切不可妄用風藥,再散其氣,但速宜溫中,則寒邪自散。輕則理中湯、溫胃飲,甚則四逆湯、大溫中飲,或附子理陰煎之類主之。其有勢在危急,唇青囊縮,無脈者,宜用華陀救陽脫方急治之;蛉跃臍夂、關(guān)元二、三十壯,但得手足漸溫,脈微出者,乃可生也。一方以胡椒研碎,用滾酒泡服,外用蔥鹽熨法。一方用黑豆二合炒熱,以酒烹入,滾數(shù)沸,去豆取酒,服二碗即愈。
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宜理中湯、溫胃飲。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宜歸氣飲,或五積散加吳茱萸。寒中厥陰,則少腹疼痛,宜四逆湯、歸氣飲、暖肝煎。其有寒中三陰而寒滯不散,因致脹滿痛甚者,宜暫用排氣飲,或韓氏溫中湯,先散其滯,然后調(diào)補之。或用五味沉附湯,或暖肝煎,俱可擇用。
生冷內(nèi)傷,以致臟腑多寒,或為疼痛,或為嘔吐,或為泄瀉等證,治法隨見各門。
又或素稟陽臟,每多恃強,好食生冷茶水,而變陽為陰者,治亦同前。
稟賦素弱,多有陽衰陰勝者,此先天之陽氣不足也;蝽絾侍^,以致命門火衰者,此后天之陽氣失守也。其證則未冷先寒,或手足清厥,或身為寒栗,或脾胃不健,或肚腹不實,或小水頻數(shù),或陽道不壯,或每多恐畏,或眼耳少神,是皆陽虛生寒也,治宜溫補元氣。其微者,宜五君子煎、理陰煎、六氣煎、溫胃飲、壽脾煎之類,擇而用之。其甚者,宜大補元煎、右歸飲、右歸丸、四味回陽飲、六味回陽飲、海藏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其有脾腎虛寒,每多腹痛飧泄。腎泄者,宜九氣丹、一氣丹,并于泄瀉門求法治之。
論諸熱證治(共四條)
凡熱病之作,亦自有內(nèi)外之辯。如感風寒而傳化為熱,或因時氣而火盛為熱,此皆外來之熱,即傷寒、瘟疫、時毒、咳瘧之屬也。至若內(nèi)生之熱,則有因飲食而致者,有因勞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藥餌而致者,有因過暖而致者,有因陰虛而致者,有偶感而致者,有累積而致者。雖其所因不同,而病候無過表里。故在外者,但當察經(jīng)絡之深淺;在內(nèi)者,但當察臟腑之陰陽。凡此諸證,在各門具有方論者,茲不再贅。
且熱即火也。故治熱之法,即當于火證門通融用之。其有未盡之義,仍列于后。
治熱之法,凡微熱之氣,宜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宜寒以制之。郁熱在經(jīng)絡者,宜疏之、發(fā)之。結(jié)熱在臟腑者,宜通之、利之。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無根之熱者,宜益火以培之。此其中有宜降者,所謂高者抑之也。有宜散者,所謂下者舉之也。有相類者,所謂逆者正治也。有相反者,所謂從者反治也。治熱之法,不過如此,而鮮有得其善者,豈亦由學力之未至乎。
五臟之熱證有可據(jù)者。如肺氣上通于鼻,而下主于皮毛。心氣上通于舌,而下主于血脈。脾氣上通于口,而下主于四肢。胃氣上通于頭面牙齦,而下主于肌肉。肝氣上通于目,而下主于筋節(jié)。腎氣上通于喉、耳,而下主于二陰。而六腑之氣,亦可因表里以察之,此皆病在形體也。凡有諸中者必形諸外,故必有熱證可據(jù),方可以熱論治,醫(yī)中關(guān)系,惟此為最。
治五臟之熱,當察微甚。如心經(jīng)之微熱者,宜二陰煎、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導赤散之類,皆可隨證酌用;其熱甚者,如瀉心湯、黃連解毒湯、八正散、《直指》黃芩湯,及犀角地黃湯三方,皆其類也。肺經(jīng)微熱者,宜加減一陰煎、《正傳》麥門冬湯、瀉白散之類主之;其熱甚者,宜黃芩清肺飲、黃芩知母湯之類主之。肝經(jīng)微熱者,宜化肝煎、保陰煎;熱甚者,宜加味龍膽瀉肝湯、芍藥清肝散、七正散。脾胃微熱者,清化飲、黃芩芍藥湯。陽明熱甚者,白虎湯、太清飲、瀉黃散、玉泉散。腎經(jīng)微熱者,一陰煎、滋陰八味丸。熱甚者,正氣湯、丹溪大補陰丸。腎虛兼胃火者,玉女煎。膀胱微熱者,五淋散;熱甚者,大厘清飲、化陰煎。三焦微熱者,徙薪飲;熱甚者,抽薪飲、大連翹飲、涼膈散、三補丸、大金花丸之類,擇宜用之。凡清火退熱方論甚多,此亦言其約耳。欲盡其義,當詳考寒陣二類。
論寒熱往來證治(共三條)
凡寒熱往來之病,其證有二∶蓋一以外邪不解而然;一以陽盛陰虛而然。此其一為表證,一為里證。所當辯治,不可紊也。
寒邪郁伏經(jīng)絡而為寒為熱,此似瘧非瘧之類也。治法雖宜表散,然邪氣得以久留者,必其元氣之虛而正不勝邪也。故凡治此者,皆當以兼補血氣為主。若血分微虛,形氣本不甚弱,而邪有不解者,三柴胡飲。若火盛血燥而寒熱不已者,一柴胡飲。若因勞倦,或氣體本弱,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凈者,四柴胡飲,或五柴胡飲,或補中益氣湯。若陽邪陷入陰分,微兼內(nèi)熱,而邪有不解者,補陰益氣煎。若脾胃陽氣不健,中氣不暖,而邪有不解者,溫胃飲。若病久元氣大虛,而寒熱不退者,但當單培元氣,不必兼散,宜五福飲、歸脾湯,或大補元煎、理陰煎之類。察其陰陽,擇而用之。若果陽虛,非用溫補不可。
陰虛陽盛,或陰陽俱虛,而為寒熱往來者。此以真陰不足,總屬虛損之病也。然其陰陽微甚,亦所當辯。如晝則熱而夜則靜者,此陽邪王于陰分,陽有余也。晝則靜而夜則熱者,此陽邪陷入陰中,陰不足也。其有晝夜俱熱,或兼煩躁多汗,而本非外感者。此證雖曰重陽,而實則陰虛之極也。又有下見溏泄,或上見嘔惡,而潮熱夜熱者,此元氣無根,陽虛之病也。大都陽實者,宜瀉其陽,瀉陽者。宜用苦寒。陰虛者,宜補其陰。補陰者,宜用甘涼。惟陽虛一證,則身雖有熱,大忌寒涼,此則人多不識也。然陰虛則病熱,而陰氣未竭者,治之猶易;陽虛則病寒,而陽氣未竭者,治之亦易。若孤陽無陰,而寒之不可,孤陰無陽,而熱之又不可,斯所謂兩死之證也,無能為力矣。若陰虛陽盛而寒熱往來,或夜熱不止者,加減一陰煎。若心經(jīng)蘊熱,火在陽分,而煩熱往來者,二陰煎。若盜汗不止而夜熱者,當歸六黃湯。若陰虛血熱,崩淋不止而夜熱者,保陰煎。若肝火不清,時多郁怒而為煩熱者,徙薪飲。若婦人多郁多怒,而寒熱不止者,加味逍遙散。若三陰虧損,血虛火盛而煩熱不止者,地黃膏、三才封髓丹。若男、婦、小兒,凡脾胃受傷,陽虛火浮,而為潮熱夜熱者,必用理陰煎,或溫胃飲,或大補元煎之類,方可保全。此證最多,此治最妙,勿以此為奇談也。
述古
華元化曰∶人之寒熱往來者,其病何也?此乃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后熱,陰不足則先熱后寒。又上盛則發(fā)熱,下盛則發(fā)寒。皮寒而躁者陽不足,皮熱而躁者陰不足,皮寒而寒者,陰盛也,皮熱而熱者,陽盛也。熱發(fā)于下,則陰中之陽邪也,熱發(fā)于上,則陽中之陽邪也。寒起于上,則陽中之陰邪也。寒起于下,則陰中之陰邪也。頰赤多言而寒者,陽中之陰邪也;面青多言而熱者,陰中之陽邪也;面青多言而寒者,陰中之陰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陰中之陰中者,一生九死;陽中之陽中者,九生一死。陰病難治,陽病易醫(yī)。診其脈候,滑實在上,則陽中之陽也;滑實在下,則陰中之陽也。微弱在上,則陽中之陰也;微弱在下,則陰中之陰也;瑢嵲谥袆t中熱,微弱在中則中寒。寒用熱取,熱以寒攻。逆順之法,從乎天地,本乎陰陽也。從之者生,逆之者死!督饏T大要論》曰∶夜發(fā)寒者從,夜發(fā)熱者逆。晝發(fā)熱者從,晝發(fā)寒者逆。逆從之道,亦在乎審明。
寒熱論列方
四逆湯(熱十四) 理中湯(熱一)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溫胃飲(新熱五) 暖肝煎(新熱十五)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壽脾煎(新熱十六) 化肝煎(新寒十)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六氣煎(新因二一) 歸氣飲(新熱十四) 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 理陰煎(新熱三) 五福飲(新補六) 韓氏溫中湯(熱八九) 歸脾湯(補三二) 五積散(散三九) 五味沉附湯(熱百十六) 右歸飲(新補三) 右歸丸(新補五) 海藏八味丸(補一二一) 一氣丹(新熱二二)九氣丹(新熱二三) 滋陰八味丸(新寒十七) 一陰煎(新補八) 二陰煎(新補十)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玉女煎(新寒十二) 化陰煎(新寒七) 當歸六黃湯(寒六五) 白虎湯(寒二)瀉白散(寒四二) 加味逍遙散(補九三) 清化飲(新因十三) 瀉黃散(寒五七)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玉泉散(新寒十五) 太清飲(新寒十三) 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 保陰煎(新寒一) 瀉心湯(寒二七) 華佗陽脫方(熱四六) 抽薪飲(新寒三) 徙薪飲(新寒四) 黃連解毒湯(寒一) 七正散(寒百十六) 八正散(寒百十五) 黃芩芍藥湯(寒百九) 五淋散(寒百十七) 導赤散(寒一二二) 芍藥清肝散(寒六一) 正氣湯(寒六六) 涼膈散(攻十九)黃芩知母湯(寒五一) 三補丸(寒一六二) 安神丸(寒一四二) 黃芩清肺飲(寒三八) 排氣飲(新和六) 地黃膏(寒九一) 《直指》黃芩湯(寒百七) 大溫中飲(新散八) 大補元煎(新補一) 丹溪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五君子煎(新熱六) 大厘清飲(新寒五) 《正傳》麥門冬湯(寒四四) 大連翹飲(寒七八) 大金花丸(攻五五) 犀角地黃湯(寒八十、八一、八二) 一柴胡飲(新散一) 三柴胡飲(新散三) 四柴胡飲(新散四) 五柴胡飲(新散五) 加味龍膽瀉肝湯(寒六四)
論外備用方
人參養(yǎng)營湯(補二一) 加味歸脾湯(補三三) 調(diào)中益氣湯(補三一 虛邪) 術(shù)附湯(補四一 中寒) 參附湯(補三七 厥冷) 《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 中寒) 逍遙散(補九二血虛發(fā)熱) 圣愈湯(補九十 虛熱) 八味大建中湯(補二五 陰寒)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陰虛熱) 益陰腎氣丸(補一二五) 七味白術(shù)散(補五五 虛熱渴) 柴苓湯(和一九二 寒熱瀉)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 風寒) 龍腦雞蘇丸(和三七二 陰虛煩熱) 四逆散(散二八熱厥) 小柴胡湯(散十九) 加減小柴胡湯(散二二 寒熱腹痛) 九味羌活湯(散四四 外邪寒熱) 退熱湯(寒九三 急勞大熱) 秦艽扶羸湯(寒九二 虛勞) 黃 鱉甲煎(寒九十 虛勞) 地骨皮散(寒七四 熱渴) 《局方》大已寒丸(熱百七十 中寒) 十補丸(熱一七三腎虛寒) 已寒丸(熱一七二 阻陽于下) 《元戎》大己寒丸(熱一七一 冷秘) 四逆湯(熱十四 寒厥) 附子湯(熱二二 背惡寒) 附子理中湯(熱二 寒厥) 溫胃湯(熱十二 溫中)三建湯(熱四二 陰寒厥逆) 扶陽助胃湯(熱百十五 中寒) 《保命》柴胡四物湯(補十二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