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論∶夫絕乳小兒,五臟調(diào)和,榮衛(wèi)氣理,則津液流通,雖復(fù)多飲水漿,不能為病。若調(diào)養(yǎng)乖方,三焦痞隔,則腸胃不能宣行。m.payment-defi.com/pharm/因飲水漿,便令停滯不散,更遇寒氣相搏,結(jié)聚而成癖。癖者謂僻側(cè),在兩脅之間有時痛也。
茅先生論小兒生下五個月日,上至七歲,有結(jié)癖在腹成塊如梅核大,來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者,亦分?jǐn)?shù)類。在右脅下痛者為癖氣,下蓬莪術(shù)散(方見 氣門中)夾健脾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與服即愈。如見面黑眼視,瀉黑血,鼻口冷,手足冷,不進(jìn)食者死。
錢乙論小兒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涼乍熱,飲水或喘嗽,與潮熱相類,不早治必成疳。以其有癖則令兒不食,致脾胃虛而熱發(fā),故引飲水過多,即蕩滌腸胃,亡失津液,胃不能傳化水谷。其脈沉細(xì)。益不食,脾胃虛衰,四肢不舉,諸邪遂生,鮮不瘦而成疳矣。
錢乙論癖為潮熱云∶曹宣德子三歲,面黃,時發(fā)寒熱,不欲食而飲水及乳不止。眾醫(yī)以為潮熱,用牛黃丸、麝香丸不愈,及以止渴干葛散服之,反吐。錢乙曰∶當(dāng)下白餅子主之(方見搐搦門中),后補脾,乃以消積丸磨之(方見積聚門中),此乃癖也,后果愈。何以故?不食但飲水者,食伏于管內(nèi)不能消,至令發(fā)寒。服止渴藥吐者,藥沖脾故也,下之即愈。
《嬰童寶鑒》∶小兒食癖者,是小時失乳,或母無乳暴將食哺之,或動或不動,食在于脾,兒不能消化,結(jié)聚成塊。其腹內(nèi)左右不定,或如梨栗,覆杯之狀是也。
《嬰童寶鑒》∶滯寒不流,又夾痰涎成癖,自然有聲。
《嬰童寶鑒》∶小兒癖者,于腹中來往不常者是也。
《千金》牛黃鱉甲丸 治少小癖實,壯熱、食不消化,中惡忤氣方
牛黃 濃樸(姜制) 茯苓 桂心 芍藥 干姜(炮。各半兩) 鱉甲(醋炙香熟) 麥面 柴胡大黃 枳實(麩炒) 芎 (各一兩)
上十二味末之,蜜丸如小豆大。日三服,以意量之。
《千金》治小兒宿食癖氣、痰飲,往來寒熱,不欲食,消瘦。芒硝紫丸方
芒硝 大黃(各四兩) 半夏(湯浸七遍) 甘遂(各二兩) 代赭(一兩) 巴豆(二百枚,去皮膜) 杏仁(湯去皮尖,一百二十枚)
上七味末之,別搗巴豆、杏仁治如膏,旋內(nèi)藥末,搗三千杵,令相和合。強(qiáng)者內(nèi)少蜜。百日兒服如胡豆一丸,過百日至一歲服二丸,隨兒大小以意節(jié)度。當(dāng)候兒大便中藥出為愈,若不出,更服如初。王氏名保童丸,治伏積,寒熱,吐瀉,大便久不調(diào),諸驚疳,伏涎,溫壯等皆療之。龐醫(yī)云∶人家有此藥者,可保小兒無誤。
《外臺》∶《古今錄驗》還魂丸療大人、小兒傷寒四、五日及數(shù)年,諸癖結(jié)堅心下,飲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壯熱,脾胃逆滿,腸鳴,兩脅里急,飛尸、鬼疰、邪氣。或為驚恐,傷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發(fā)作有時,風(fēng)溫不能久住,吐惡水方。
巴豆(去心、皮,熬) 甘草(炙) 朱砂 芍藥(各一兩) 麥門冬(二兩,去心)
上五味各搗、下篩,合和以蜜,搗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兩丸,蔥棗湯下。小兒二歲以上服如麻子大二丸,日二服。忌海藻、菘菜、野豬肉、蘆筍、生血物。
《外臺》∶《廣濟(jì)》療老小腹中癖氣方。
牛膝 枳實(炙) 鱉甲(炙) 茯苓(各八分) 桔梗 芍藥 白術(shù) 人參 濃樸 大黃 桂心 檳榔(各六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斩菧鼐品缥嘧佣,日二服,漸加至三十丸。老、小減丸,微利。忌生冷、油膩、小豆、粘食、莧菜、桃、李、雀肉、大醋、生蔥、豬肉。
《外臺》∶《必效》療大人、小兒癖方。
上取車下李仁,微湯退去皮及并仁,與干面相半搗之為餅。如猶干,和淡水,如常搜面,大小一如病患手掌。為二餅微炙便黃,勿令至熟,空肚食一枚,當(dāng)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或飲熱粥汁即利,以快利為度。
至午后利止,即以醋飯止之,利后當(dāng)虛。病未盡者,量力一、二日更進(jìn)一服,以病盡為限。小兒亦以意量之。
不得食酪及牛、馬肉,無不效。但病重者,李仁與面相半,輕者以意減之。后服者,亦任量力頻試差。神效。
《外臺》∶急救小兒閃癖,治之方。
青葙苗(六月六日采) 知母 黃連(去毛) 大黃 梔子仁 栝蔞 常山 葳蕤(各八分) 苦參皮(十二分) 甘草(炙) 蜀漆(洗。
各五分)
上十一味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飲服五丸,漸加至十五丸,日再,以知為度。因至利,小兒減丸量度服。忌豬肉、熱面、蔥蒜、生菜、海藻、菘菜。
《外臺》∶《廣濟(jì)》療小兒 癖發(fā),腹痛不食,黃瘦。鱉甲丸方
鱉甲(炙) 郁李仁(各八分) 防葵 人參(各五分) 訶梨勒皮(七顆) 大黃(四分) 桑菌(三分)
上七味搗、篩,蜜丸。大小量之,以酒飲乳服五丸至十丸!妒セ荨藩氈 氣發(fā)動,但鱉甲、防葵、大黃、郁李仁各半兩,人參、桑菌各六分,訶梨勒三分。
《外臺》∶劉氏療小兒冷癖、 癖氣,不下食,瘦,時時肋下痛方。
防葵 當(dāng)歸 枳實(炙) 濃樸(炙) 楮實 人參 黃 茯神 訶梨勒皮 白術(shù)(各八分) 牛膝 郁李仁(去皮) 柴胡 大麻仁 芍藥 橘皮 防風(fēng) 紫菀(去土、洗) 薏苡仁(各六分) 鱉甲(炙) 三棱根(各十二分) 桂心(七分) 大附子(二枚,炮) 干姜(末,二分) 甘草(炙) 干地黃 大黃(各十分) 五味子(四分) 檳榔仁(四顆) 仙鼠(二枚,如無,以糞二合代)
上三十味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小增減,以意量之。須飲服之良。
《子母秘錄》治小兒氣癖方。
上用三棱汁作羹粥,以米面為之,與奶母食。每日取一棗大與小兒吃,亦得作粥與癇熱食之。治小兒十歲以下及新生百日,無問癇熱、無辜 癖等,皆理之。秘妙不可,具言大效。
《子母秘錄》治小兒閃癖,頭發(fā)豎黃,瘰 羸瘦方。
上用林檎杵末,以和醋敷上,癖移處就敷之。
劉禹錫治小兒閃癖方。
上用蝤 煮食之。
陳藏器治小兒閃癖,大腹痞滿方。
上用鸛腳骨及嘴,并煮汁服之;亦燒為黑灰飲服。
陳藏器治小兒閃癖方。
上用苦瓠取未破者,煮令熱解開,熨小兒閃癖。
《圣惠》治小兒腹中癖氣不散,肌肉瘦瘁,或多心煩,不能飲食,食即吐逆,或大小便秘澀,及天 、驚風(fēng)并宜服。大紫霜丸方
代赭(細(xì)研)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 犀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 麝香 牛黃(各研細(xì)) 巴豆(各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當(dāng)歸 川大黃(各銼,微炒) 鱉甲(各三分,涂醋炙www.med126.com令黃,去裙 )
上件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粥飲下二丸。驚風(fēng)、天,荊芥、薄荷湯下。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以利下惡物為效。
《圣惠》治小兒癖氣腹痛。前胡丸方
前胡 桔梗(各去蘆頭) 赤芍藥 赤茯苓 枳殼(麩炒,去殼) 川大黃(銼碎,微炒) 當(dāng)歸(銼,微炒) 郁李仁(各半兩,湯浸去皮,微炒) 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 )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每服空心以粥飲化破五丸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腹中結(jié)聚,脅下有癖,手足煩熱。鱉甲丸方
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 。《嬰孺》用五分) 川大黃(半兩,銼碎炒。
《嬰孺》用五分) 柴胡(去苗) 赤茯苓(各半兩,《嬰孺》各用一兩) 干姜(一分,炮裂,銼!秼肴妗酚靡粌) 桂心(半兩) 蠐螬(十枚,干者微炒!秼肴妗酚枚畟) 蟲(二十枚,微炙)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二、三歲兒空腹以粥飲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癖氣,久不消散。防葵丸方
防葵(一兩) 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人參 訶梨勒皮 桑菌 郁李仁(各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溫酒下五丸,日二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宿食不化,積成癖氣,兩脅妨悶,氣急,不能下食,腹大脹硬。小紫雙丸方
代赭(細(xì)研) 川大黃(各一兩,銼碎,微炒) 丹砂(細(xì)研,水飛過) 木香 犀角(屑) 杏仁(湯浸去皮尖,麥麩炒微黃) 當(dāng)歸(各半兩,銼,炒)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細(xì),紙裹壓去油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以上,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二丸。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取下惡物為效。
《圣惠》治小兒癖氣,手腳心熱,面色痿黃,不思飲食,日漸羸瘦。鱉甲丸方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 ) 川大黃(各一兩,銼碎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 當(dāng)歸(銼,微炒。各一分) 桂心 白術(shù)木香(各一分) 檳榔 京三棱(微煨,銼) 生姜(各半兩,切作片子,焙干)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三歲兒空心以粥飲研下五丸。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當(dāng)下諸惡物為效。
《圣惠》治小兒癖氣,手腳心熱,脾胃虛弱,不下飲食,面色痿黃,漸加羸瘦。京三棱丸方
京三棱(微煨,銼) 防葵 木香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人參(去蘆頭) 赤茯苓白術(shù) 桂心(各半兩)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 川大黃(銼碎,微炒) 鱉甲(各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 )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以粥飲下,隨年丸數(shù),日三服。兒稍大,即以酒下之。
《圣惠》治小兒羸瘦,腹內(nèi)有癖氣,脅下堅滿,時有腹痛,雖食不成肌肉。雞骨丸方
烏雞骨(一具。酒浸炙令黃) 川大黃(銼碎,微炒)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 ) 黃芩澤瀉 柴胡(去苗) 桔梗 人參(各去蘆頭) 赤芍藥(各一兩)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葵(各三分) 蟲(五枚,微炒令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四、五歲兒以粥飲下七丸,日二服。看兒大小臨時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癖氣,脅下妨悶,手足微腫,并宜服枳殼丸方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牽牛子(生用) 黃柏(銼。各半兩) 川大黃(銼碎,微炒,三分) 牡丹 甘遂(煨令微黃) 桂心(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研破二丸服之,日再服?磧捍笮∫砸馀R時加減。
《圣惠》治小兒癖氣不消,四肢黃瘦,時有腹痛。大黃丸方
川大黃(銼碎,微炒)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 ) 大麻仁(研入) 赤芍藥(各三分) 防葵神曲(微炒) 白術(shù) 木香(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化五丸服之,日二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癖氣,壯熱瘦瘁,不欲乳食。訶梨勒丸方
訶梨勒皮 柴胡(去苗) 川大黃(銼碎,微炒) 赤芍藥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 ) 濃樸(各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大麥(炒令微黃) 芎 赤茯苓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 干姜(炮制) 桂心(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癖氣堅硬,瘦瘁,不欲食。芫花丸方
芫花(醋拌,炒令干) 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 川大黃(銼碎,微炒)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 京三棱(微煨,銼) 雄黃(細(xì)研。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粟米大。三歲兒每服空心以生姜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增減服之。
《博濟(jì)方》治小兒諸癖,每至午后時作寒熱,微有咳嗽,脅肋癖硬。燒青丸
上件五味同細(xì)研,滴水和為餅子,以文武火燒熟為度,再研,滴水和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七丸,漿水下。
三歲以下服五丸。
《嬰孺》知母丸 治少小、大人脅下有疾,心下癖癥,頭中苦痛,微眩,面黃,小便赤色,往來寒熱,手足厥冷,不能飲食,夏秋轉(zhuǎn)甚,令人淋瀝;蚩嗍肿銦┰辏虔懖≈,余疹不除,朝瘥夕增,乍寒乍熱,心胸下有疹結(jié),及連瘧后疾不止。或者溫疫,或欲作瘧,頭項苦強(qiáng),或胸膈間痰熱癖飲。小兒痞疹,脅下癥堅,及傷寒后七、八日結(jié)熱,痰積不除,久則寒熱頭痛,逆害食飲,胃中煩躁,夜臥苦煩,朝瘥夕甚,有如溫瘧,此是熱結(jié)不去。此方能除熱消飲,治寒熱,和胃氣,利小便。胸膈間痰熱留飲,面黃,小兒壯熱,諸癖癥并主之,又不令吐下方。
知母 大黃(各三兩) 黃芩 杏仁(炒) 常山(各二分) 蜀漆 甘草(各一兩) 麻黃(二兩,去節(jié)) 牡蠣(六分, 赤)
上為末,蜜丸相子大。飲下五丸,日進(jìn)三服。加至二十丸,老小半之。小兒以意加減。
《嬰孺》防葵丸 治老小 癖,不食,羸瘦神驗方。
防葵 當(dāng)歸 旋復(fù)花 橘皮 訶梨勒皮 吳茱萸 桂心 桔梗(各四分) 杏仁(六十個,炒) 大附子(一個,炮) 大黃(十二分) 鱉甲(六分)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服。
《嬰孺》治小兒 癖方。
質(zhì)汗(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淚、檉乳、地黃并熱血成之)
上取半匕,以水半盞,研如稀糊,更研朱砂調(diào)令勻。若五歲以下,空心只作一服。服之得利,惡物出,如不利,隨糞出瘥,三、五日大愈。量兒大小與之。
《嬰孺》治小兒閃癖,身體壯熱,頻服冷藥,冷氣漫心成癖。下焦又冷,腸結(jié),大便難方。
茯苓 芎 鱉甲(炙) 枳殼(炙) 芍藥(各二分) 柴胡(四分)
上切,以水一大升三合,煎至三合?招臑槎,去五、六里再服。忌莧子。
《嬰孺》治小兒羸瘦,腹中有癖,兩脅堅滿,時痛,食不生肌。雞骨鱉甲丸方
宿烏雞(胸膈骨一具,酒浸一宿,炙黃) 鱉甲(炙) 蜀漆 柴胡 桔梗 人參(各四分) 芍藥 大黃 黃芩 杏仁(各五分) 枳實(一分半,炒) 防葵(切) 白術(shù)(各三分) 蟲(五個,炙)
上為末,蜜丸豆大。四、五歲兒服二丸,日再服佳。
《嬰孺》治小兒水癖黑丸子方
當(dāng)歸(四分) 細(xì)辛 附子(炮) 干姜 胡椒(汗。各三分) 鹽豉(二合) 巴豆(十枚,去皮,炒) 野狼毒(炙,一分) 杏仁(去皮,炒。十個)
上為末,蜜丸胡豆大。飲服三丸,日一服。
《吉氏家傳》治腹肚不調(diào),并癖氣久不愈方。
知母 牡蠣 枳實(各六分) 鱉甲(醋煮,炙) 甘草(各四分) 大黃(三分)
上末,蜜丸如綠豆大,粥飲下五丸。
《朱氏家傳》治小兒腹痛不調(diào),兼癖氣。知母丸方
知母(六分) 鱉甲(四分,炙) 牡蠣 枳殼(各三分,炒去殼) 大黃(十二分,紙裹煨熟)
上件為末,蜜丸如綠豆大,飲下五丸。大人以意下服。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治七、八歲兒多睡,或時壯熱,日加羸瘦,身雖不痛,有時痢膿,嘔逆不食,是癖氣之候。
其狀似瘧疾,人多不識此患方。
柴胡 黃芩(各一分) 枳殼(二片,炒) 甘草(炙) 知母 芍藥(各二分) 大訶梨勒(一個,大者,煨,取皮。小者二個)
上件為末,水一盞煎服。
長沙醫(yī)者丁時發(fā)傳大戟餅子 治小兒食癖,脅下有一塊,飲食不生肌肉方。
大戟(半兩,勻切作片子,以好醋浸一宿,取出焙干為末,用藥末一錢) 好面(一錢)
上滴水和丸,捻作餅子如小錢大,濃三分。 上 熟。米飲嚼下一餅,兒小減服。
長沙醫(yī)者鄭愈傳治諸癖腸結(jié),不思飲食,或時吐逆。練香丸散方
青皮 白僵蠶 甘草 訶子(各二錢,并煨過存性,研為末) 沒藥 乳香 巴豆霜(各一錢,別研)
上和勻,為末。嘔逆兼瀉不止每服二字,米飲調(diào)下。如要思食、消癖,卻入巴豆,以稀面糊為丸,每服五、七丸,薄荷湯吞下,日進(jìn)三、兩服。量虛實加減用之。
長沙醫(yī)者王兌傳二丁散 治小兒諸癖,久不消,腹痛,乍寒乍熱,泄瀉無時,多渴黃瘦,或下痢,腹脅有塊如掌,癖側(cè)石硬方。
上為細(xì)末,研勻。每服一字至半錢。白湯調(diào)下,空心臨臥日二服。以消為度。
《千金》灸法∶小兒癖,灸兩乳下一寸,各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