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虛子論曰
麻黃麻黃者形細管而中空,其象心主之脈也。脈當通暢而無阻也,是故麻黃炮制當去節(jié)也。
麻黃味苦而入心,實乃入心之主:脈也。
故麻黃苦溫入脈
杏仁杏仁者,外裹以酸肉,酸者肝也,肝者木也,心者肝之子也。
杏仁居酸肉之內(nèi),猶酸母之所孕子也
故曰:杏仁者應(yīng)象心也。
觀杏仁之形,似有心之形也。去尖者使其更類形于心也。
杏仁去皮者何?皮者應(yīng)肺也,肺者應(yīng)降。
杏仁當為入心,而不與肺降相涉,故炮制當去皮也。
如是古傳中醫(yī)曰:麻黃杏仁味苦均入心
然麻黃入心主之脈也
杏仁入心之藏也。
再觀
傷寒論41條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
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嘢,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方:
麻黃
桂枝 干
姜 細辛 白芍 炙
甘草 半夏 五味子服湯法有云: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此喘者病源當在心之藏,而非在脈也。故去麻黃而用杏仁也。
麻黃湯解
心之藏液,輸于脈,而繼為正汗,此象心液溫潤且脈道通暢也
若心之藏液,以及脈受寒之阻,液不外輸故無汗也
麻黃湯者
桂枝
炙甘草麻黃 杏仁
桂枝 甘草 發(fā)肝液以化氣
麻黃引氣入脈,作用于脈中之寒
杏仁引氣入心,作用于心藏所中之寒
寒者陰也,氣者陽也
是故陽加于陰而為汗也
心與脈之中的寒,嘖形以為汗而外泄,則寒之塞頓解而心脈通也,如是則病失。
-------------------
心之藏液,輸于脈,而繼為正汗,此象心液溫潤且脈道通暢也
若心之藏液,以及脈受寒之阻,液不外輸故無汗也
麻黃湯者
桂枝 炙甘草
麻黃 杏仁
桂枝 甘草 發(fā)肝液以化氣
麻黃引氣入脈,作用于脈中之寒
杏仁引氣入心,作用于心藏所中之寒
寒者陰也,氣者陽也
是故陽加于陰而為汗也
心與脈之中的寒,嘖形以為汗而外泄,則寒之塞頓解而心脈通也,如是則病失。
-------------------
-------------------
贊同!學(xué)習了。
然后依此理論,
桃仁與杏仁怎么區(qū)別呢?
-------------------
bennyzhang:贊同!學(xué)習了。
然后依此理論,
桃仁與杏仁怎么區(qū)別呢??(2012-05-22 11:45)?700)this.width=700;" >
贊同
-------------------
桃仁
桃仁 桃之仁
桃味甘 甘為脾
脾為土 其子肺
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jīng)。
桃仁苦 從心 為脾之子 入肺 大腸
苦平乃降也
桃仁 乃降心之藏 ,即將心藏降入肺(大腸也)
入肝何也? 肝為血藏
南方生熱,熱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心生血 血生脾
桃仁從心而出 而生血 故兼降行肝血
-------------------
桃仁 與 杏仁 之別
杏仁者 入心藏 為升 皮者降與升相反 故杏仁去皮
桃仁者 出心藏 為降 皮者降 故桃仁不言去皮
-------------------
-------------------
-------------------
天虛子:[表情]
天虛子所言從來都是胡言亂語?(2012-05-22 16:42)?700)this.width=700;" >
依你之論,杏仁苦入心,引氣入心臟,而去心藏中的寒邪。你沒聽過心不受邪?就算這句話不易理解,那難道一個
感冒,病毒隨便就攻到心藏了?人就這么脆弱?再說,古來多少醫(yī)家都說杏仁能降肺潤腸化痰,你偏說,當入心,與肺降無涉。你這不是胡扯是什么?還掰扯幾句古不古,今不今的文字,故作高深,你自己不覺得可笑?
仁倒升啦,皮反而降,與升相反?這難道不違反起碼的常識?
入心藏還能理解,桃仁出心藏,你告訴大家,如何出法?要出首先得入吧?
桃仁降心入肺(大腸),這誰能聽懂或理解?桃仁從心而出,生血,故兼降行肝血。你這話有人能理解?好啊,一方面生心血,另一方面又降肝血,這桃仁豈非魔鬼?心血生的多,肝血回流少,豈非要人死?
你這不是一派胡言謬論,是什么?
-------------------
-------------------
-------------------
9494,還是別在文字上多下工夫。但是很多古中醫(yī)的學(xué)問就是這樣,就如伯陽老祖的參同契,是比如、是借說,是取像比類,不好一概否定啊。。。
-------------------
還有,仲圣一部《傷寒雜病論》,會用、善用的大有人在,但是誰人能解?誰能參透?前賢所做的無非是試圖弄清其中作用的奧妙,作用機理。。?上О。加幸鉄o意地用現(xiàn)代科學(xué)的邏輯去思考,用這套理路去探究。這樣對嗎?我個人認為所謂的現(xiàn)代科學(xué)所用的邏輯,就是形式邏輯、數(shù)理邏輯,是實證科學(xué)的那一套,說到底是一套可以證偽的假說。我們中華古代圣賢參悟出來的那一套,是什么?我認為不是現(xiàn)在人所說的科學(xué),是學(xué)問,是吾道一以貫之的關(guān)于天地人的大學(xué)問,她的思考方式是現(xiàn)在人們根本就沒弄明白的思維方式:取象比類思維方式,是內(nèi)在的觀照,是參悟。這是極高明的思維方式,現(xiàn)在重視這個的人幾乎絕跡!所以,古代的學(xué)問也幾乎失傳,少數(shù)流傳下來的,比如《傷寒雜病論》今人只停留在用的,無法弄明白其中的所謂“機制”,“所以然”不清楚,因此這些幾乎接近終極真理的學(xué)問被人們貶為不科學(xué)。。。這到底是古人的錯,還是我們無能?不管咋說,試圖用現(xiàn)代所謂現(xiàn)代科學(xué)方法來研究《傷寒雜病論》,絕對是徒勞。這完全是兩股道上的車!有云泥之別!還有我想說的,仲圣的大論,在他自己看來是寫給當時人們的科普讀物,只要你看明白了熟記了,基本弄清其中微言大義,你就會治百病治萬病,不是他心中大論!那些他心中的,我們能弄明白嗎?哈哈哈哈哈,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
千金
葦莖湯(《金匱要略·肺痿肺
癰咳嗽上氣篇·附方》)。
【組成】 葦莖(60克)
薏苡仁(30克) 瓜瓣(24克) 桃仁(9克) 【方訣】 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薏苡
冬瓜仁,肺癰痰熱兼瘀血,化濁排膿病自寧.。 【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 肺癰,熱毒壅滯,痰瘀互結(jié)證。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本方常用于
肺膿腫、大葉性
肺炎、支氣管炎、
百日咳等屬肺熱痰瘀互結(jié)者。)
--------
列此方 自行理解 為什么用桃仁 冬瓜仁
白瓜子(《本經(jīng)》),瓜子、瓜瓣(《金匱要略》),冬瓜仁(《別錄》),瓜犀(《荊楚歲時記》)。 【來源】 為
葫蘆科植物冬瓜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冬瓜條。
【功效】潤肺化痰,消癰利水。
冬瓜仁為什么與肺相涉
冬瓜者甘淡 甘淡實際是歸胃 也是土臟 土之子為金 故冬瓜仁當屬肺和大腸
葦莖 其象 腸
千金葦莖湯的玄妙按本人所言的奇談 自行領(lǐng)會吧
-------------------
仲圣的傷寒雜病論,就像黃老師說的,只露給我們冰山一角,其余的呢?我們咋辦?天虛子,我大致認同你的說法。。。
-------------------
大家都說杏仁能降肺潤腸化痰,你偏說,當入心,與肺降無涉。你這不是胡扯是什么?
---------
對此問題 我就做點說明 的確杏仁降肺,但是有誰去思考 為什么降肺 肺者氣之藏,降肺實際就是指降氣
我們知道氣為陽其本性上升 ,要使氣降 靠什么? 難道氣單靠自身就能降嗎?這里的答案是不行,氣一定要在陰的作用下,受陰的吸附作用 才能下降
心陽要在心陰的作用下,才能下降入肺,又在肺陰的作用下 下降到胃 繼續(xù)在胃陰作用下 降入坎,而成為坎陽。要讓坎陽不跑 那就要用腎陰去固定
如果心陰匱乏 那么心陽就會浮越而不降
心陰匱乏的原因 有2 ----1 陰缺少 2 陰上升入心的通道被寒阻塞
-1 陰缺少 ,則是陰虛發(fā)熱 當補陰
2 陰上升入心的通道被寒阻塞 那么就要驅(qū)寒 打開入心的通道
杏仁 苦 溫 苦入心 溫主升
麻黃 苦溫 苦入心(脈)
桂枝 辛溫
那么繼續(xù)深入一個問題 甘草為什么要炙 炙后焦 入心
炙甘草 實質(zhì)是 甘而焦苦 甘歸脾 焦苦歸心
前面說了 桂枝 炙甘草 產(chǎn)生的陽氣 在麻黃 杏仁作用下 與入心通道上的寒 作用 使寒邪責形為汗出,寒邪去而通道暢通,那么心陰充足,而能作用心陽 使心陽下降
所謂杏仁降氣的本源 實際是如上所述
以上論述 能理解者就能理解 不能理解的 本人也沒法。
-------------------
-------------------
http://wenku.baidu。com/view/91ad984de518964bcf847c55.html
《桃仁與杏仁》謝海洲
-------------------
降肺就是降氣?心陽在心陰的作用下降入肺? 這都是你自己的古傳中醫(yī)。
每個人都知道,肺為華蓋,居五臟之顛。心怎么降入肺法?
氣是陽就不能降?你吸口氣看看降沒降!
-------------------
r109:http://wenku.baidu。com/view/91ad984de518964bcf847c55.html
《桃仁與杏仁》謝海洲?(2012-05-23 20:58)?700)this.width=700;" >
謝謝版主的給力連接!
中醫(yī)藥學(xué)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yīng)當努力發(fā)掘,加以提高。前人的寶貴經(jīng)驗值得借鑒學(xué)習,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資料,幾乎沒有功名利祿的水分,醫(yī)風純樸,其真實性、實用性、可靠性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