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脈厥
厥脈,《脈經》不載,但臨證中常見。何謂厥脈?《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篇有解:“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
發(fā)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熱多者,目赤脈多,睛不慧。醫(yī)復發(fā)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便清谷,熱多便膿血;若熏之,則身發(fā)黃;若慰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若小便難者,為危殆!睋囊夥治,在“傷寒,脈陰陽俱緊”的三關脈候中,有一種“脈欲厥”的脈象與“傷寒”病情錯綜復雜情況對應,這個脈即厥脈。厥脈之狀即“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此脈脈勢不均,從強到弱,又由弱到強,反應了寒熱夾雜、虛實相兼的病機。接下來,《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篇繼續(xù)分析:“傷寒發(fā)熱,口中勃勃氣出,
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目閉。貪水者,若下之,其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fā)汗,則戰(zhàn)栗,陰陽俱虛。惡水者,若下之,則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發(fā)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胎,煩躁。脈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后必
便血;若發(fā)汗,則小便自利也!睆拇私浳摹柏澦,若下之,其脈必厥”即當知其內有水飲,陽氣弱而氣化不利,所以口干喜飲,倘強行下法,必致“陰陽俱虛”。脈必厥,乃是通過“厥”脈動搖不定的態(tài)勢去把握虛中夾實的病機。為此,《辨痙濕暍脈證》篇對厥脈的轉歸給予了總結:“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后靜,此皆愈證也!贝酥小皠訑怠敝}類于“數”!侗婷}法》謂:“若數脈見于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庇纱丝蓳,厥脈動數不穩(wěn)當,表現在脈位以關脈較強盛。凡寸關尺三部脈勢不均,左右脈度不等者皆屬厥脈,但關部相對較強,辨識均以關部為主,《脈經卷四·辨三部九候脈證第一》載:“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均,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復欲發(fā)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贝颂崾静∽円滋撘讓,當為陽厥之脈。又:“關上脈時來時去,乍大乍小,乍疏乍數者,胃中寒熱,羸劣不欲飲食,如虐狀!贝颂崾静葸w延反復,當為陰厥之脈。
厥脈分兩類,厥證亦有陰陽之別,337條釋:“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明確界定:手足逆冷者便是厥。但《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篇另解:“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敝附蛞禾澏枤馄旱年柮鹘洑膺^盛。陽熱過盛,津液虧虛,陰陽之氣不達四末,“陰陽氣不相順接”,微循環(huán)不良故而為“厥”。此厥屬陽厥。故厥證有陽明病陽盛之厥與厥陰病虛實夾雜之厥。350條:“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
白虎湯主之! 此“傷寒脈滑而厥”,脈滑主內熱,厥乃厥脈,為“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大”的脈勢不均勻之象,因陽氣不通,故脈滑而厥主胸腹灼熱而四肢冷,故平脈辯證為“里有熱”。所以白虎湯證之厥屬于津液不足、陽氣亢奮的“厥陽”,脈象洪滑與之相應。《脈經》謂“滑與數相類”故脈滑與脈數相似,臨證區(qū)別不易。但脈滑僅主內熱,肌表溫度不一定升高;而脈數,為熱氣有余,當表里俱熱,肌膚溫度一般較高。后世從脈滑主內熱氣盛之理,故定脈滑為痰熱之象。
厥陰病之厥如338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
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贝恕皞}微而厥”即陽氣虛微,陰氣偏盛,導致“陰陽氣不相順接”,微循環(huán)不良,所以導致“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另如105條:“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實也,
調胃承氣湯主之!睆摹叭糇韵吕,脈當微厥”,與“脈調和”的對比可知,此脈微厥之“微”當是對“厥”的形容,非陽不足之脈微,而是“稍少或稍弱”的意思。證見335條:“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絕者,必發(fā)熱。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贝恕柏噬钫,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即“厥的程度稍弱,熱勢也稍弱”之義。故此推論,“脈當微厥”實則指“輕微”或“細弱”的厥脈。故105條之“脈當微厥”應該屬于厥脈但病勢相對較緩的描述。
故從以上分析,厥脈多與厥陰病相關,盡管脈法提綱規(guī)定“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但厥陰病為“三經皆受病,已入于腑”,故厥陰病證候復雜,上中下三焦癥狀混雜難分,病機呈現“虛而雜、雜而亂”的特點,故寸關尺三關脈陰陽脈并見,左右脈位不對等,脈勢、脈度強弱不均的“厥脈”之象。所以,凡臨證中凡見證錯綜復雜、水熱互結、虛實難辨者,皆屬厥陰。厥陰病與久病遷延有關、尤其營養(yǎng)代謝紊亂者、濫用抗生素、激素者多見。如案示:
肖女士 1962年9月6日 泰和縣石山鄉(xiāng)農民。
2011/11/3診見脈右寸浮細弦稍緊、關細弦稍緊、尺沉細弦稍緊,左寸弦細、關沉細弦、尺沉細微弦,舌淡略青,苔薄白。面色萎黃。訴:病已十四年,周而復始發(fā)作定期性脘
腹痛,疼痛以心窩下為主。疼痛發(fā)作后的第三、四日開始發(fā)熱,體溫高達40.5度,下午2、3點開始發(fā)熱到凌晨3、4點緩解,伴惡寒,煩熱,無汗出。腹
痛經過約一周以后即大便瀉下,稀溏并夾白色粘液,日3-4次。平時則大便硬結如球,或日三四次或1-2日不解。近幾年來發(fā)作較頻,發(fā)熱、腹痛時間更長。發(fā)作時全身肌肉酸困痛,腰背痛,頭痛,手足冷,無食欲,口瘡潰爛,小便澀短痛,夾
血尿。如此循環(huán)往復,年復一年的發(fā)作并住院,甚至網絡會診都無結果,已耗費十余萬元,中醫(yī)、西醫(yī)均治不效。檢查示:
腎結石,結腸炎,非萎縮性胃炎(糜爛出血型),
子宮肌瘤,輸卵管囊腫,尿
淀粉酶偏高,白細胞偏高,心電圖提示二返、三返(均輕度)。厥陰病。
烏梅丸合
白頭翁湯。
烏梅30
細辛10干
姜15
黃連20
當歸15附片15
花椒10
桂枝15
黨參15
黃柏15白頭翁30
秦皮20
甘草10七劑
平脈辨證:
診見右寸浮細弦稍緊、關細弦稍緊、尺沉細弦稍緊,左寸弦細、關沉細弦、尺沉細微弦,其左、右寸關尺三部六位均不對等、脈勢強弱不均,當屬厥脈,診為厥陰病。
方證對應:
1、患者病達十四年之久,病程診斷符合厥陰病程。
2、證見周而復始發(fā)作定期性脘腹痛,疼痛以心窩下為主。疼痛發(fā)作后的第三、四日開始發(fā)熱,體溫高達40.5度,下午2、3點開始發(fā)熱到凌晨3、4點緩解,伴惡寒,煩熱,無汗出。此為厥陰病厥熱勝復癥狀。見326條、332條、336條。
3、其下午2、3點開始發(fā)熱到凌晨3、4點緩解,此為厥陰病欲解時。見328條。
4、伴惡寒,煩熱,無汗出。屬白虎湯證,此為厥陽。見334條、350條。
5、腹痛經過約一周以后即大便瀉下,稀溏并夾白色粘液,日3-4次。屬白頭翁湯證,此為厥陰熱利下重。見331條、334條、341條、367條、371條。
6、平時則大便硬結如球,或日三四次或1-2日不解。屬
小承氣湯證,此為厥寒冷結。。見340條、374條。
發(fā)作時全身肌肉酸困痛,腰背痛,頭痛,手足冷,無食欲,口瘡潰爛,小便澀短痛,夾血尿。見335條、337條、342條。
此患者證候復雜,寒熱虛實夾雜,屬典型厥陰病,以烏梅丸為主方。
相關經文:
326條:厥陰之為病,
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328條: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331條: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332條:傷寒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fā)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直醽沓龆鴱腿ヒ。后日脈之,其熱續(xù)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fā)
癰膿也!
334條:傷寒先厥后發(fā)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fā)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335條: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fā)熱,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
336條: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337條: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340條: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
結胸,小腹?jié)M,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341條: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342條: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350條: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367條: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371條: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374條: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379條:嘔而發(fā)熱者,小
柴胡湯主之。
按語:
患者一周后復診,癥狀稍有改善。繼續(xù)原方到第三周,食欲增,精神好轉,吃紅參燉雞湯復發(fā)高熱,用烏梅丸合小承氣湯,泄下污穢大便甚多,此后大便色由暗褐色轉黃;颊呖偣卜幗齻月,其間腎結
石發(fā)作一次,改方
四逆散合四金湯(
金錢草、
海金沙、
雞內金、
郁金),但發(fā)熱下利未再發(fā)作。該患者證候分析涉及《傷寒論》厥陰篇相關經文達16條,故運用經方,必須洞識方證,熟悉經文,并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