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荷(《新修本草》)
薄荷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栽培或野生。南北均產(chǎn),尤以江西、江蘇、浙江、廣西、廣東、湖南等地產(chǎn)量為多。原植物生于溪溝旁、路旁、山野濕地,海拔高達3500米。喜溫暖濕潤氣候,對環(huán)境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味辛,性涼。歸肺、肝經(jīng)。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透疹、疏肝解郁、清利頭目。臨床一般生用,名稱薄荷、薄
荷葉、薄
荷梗。
【本草匯言】
《藥性論》:使。能去憤氣,發(fā)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jié)。尤與薤作菹相宜。新病差人勿食,令人虛汗不止。
《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療心腹脹,下氣,消宿食。及頭風等。
《開寶本草》:味辛、苦,溫,無毒。主賊風
傷寒發(fā)汗,惡氣,心腹脹滿,
霍亂,宿食不消,下氣。
《本草圖經(jīng)》:主
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及小兒風涎,為要藥。
《本草衍義》:小兒驚風、壯熱,須此引藥。治骨蒸熱勞,用其汁與眾藥熬為膏。
《藥類法象》:氣溫,味苦辛。療賊風傷寒,發(fā)汗。主清利頭目。破血,利關節(jié)。治中風失音,小兒風痰。解勞乏,與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食,令人虛汗不止。
《藥性賦》:味辛,性涼,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
《湯液本草》:手太陰經(jīng)、厥陰經(jīng)藥。
《象》云:能發(fā)汗,通骨節(jié),解勞乏。與薤相宜。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虛汗出不止。去
枝梗,搓碎用。
《心》云:上行之藥。
陳士良云:能引諸藥入榮衛(wèi),又主風氣壅并。
《本草發(fā)揮》:潔古云:薄荷能發(fā)汗,通關節(jié),解勞乏。與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服,令人虛汗不止!吨髦蚊卦E》云:性涼味辛。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去高巔及皮膚風熱。
《本草綱目》:利咽喉,口齒諸病,治瘰癘疥,
風瘙癮疹。揉葉塞鼻,止衄血。
薄荷入手太陰,足厥陰,辛能發(fā)散,涼能清利,專于
消風散熱,故
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癘疥為要藥。戴元禮治
貓咬,取其汁涂之有效,蓋取其相制也。
《本草經(jīng)疏》:薄荷感杪春初夏之氣,而得乎火金之味,金勝火劣,故辛多于苦而無毒。潔古:辛涼,浮而升,陽也。入手太陰、少陰經(jīng)。辛合肺,肺主皮毛,苦合心而從火化,主血脈,主熱,皆陽臟也。賊風傷寒,其邪在表,故發(fā)汗則解風。藥性升又兼辛溫,故能散邪惡。辛香通竅,故治腹脹滿霍亂。《食療》以為能去心家熱,故為小兒驚風,風熱家引經(jīng)要藥。辛香走散以通關節(jié),故逐賊風。發(fā)汗者,風從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藥,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難主下氣。勞乏屬虛,非散可解。三療俱非,明者當自別之。
簡誤:病人新瘥勿服,以其發(fā)汗虛表氣也。
咳嗽若因肺虛,寒客之而無熱證者勿服,以其當補而愈也。陰虛人
發(fā)熱勿服,以出汗則愈竭其津液也。
腳氣類傷寒勿服,以其病在下而屬脾故也。血虛頭痛,非同諸補血藥不可用。小兒身熱,由于
傷食者不可用。小兒身熱,因于
疳積者不可用。小兒痘瘡,診得氣虛者,雖身熱初起,亦不可用。
《本草蒙筌》:味辛、苦,氣溫,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無毒。入手厥陰包絡,及手太陰肺經(jīng)。下氣令脹滿消彌,發(fā)汗俾關節(jié)通利。清六陽會首,驅諸熱生風。退骨蒸解勞乏,善引藥入榮衛(wèi)。乃因性喜上升,小兒風涎尤為要藥。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虛汗
亡陽。貓誤食之,即時昏醉,蓋亦物相感爾。
《本草乘雅》:氣溫性涼,具轉夏成秋,為高爽清明之象,則氣有余,自與薄弱虛寒,陰營不足者不相類也。第氣象燥金,倘陽明之上為病,并在所忌。
木曰林,草曰薄。薄者疾驅,荷者負荷而驅也。詩言載驅薄薄,顧名思義。方之奇方急方也,味辛氣溫,稟辛金用,驅賊風,表汗出,開上焦,宣谷味,于是宿食消,脹滿解,霍亂定,煩勞之張精續(xù),劑之宣劑輕劑也。通并格,歷關節(jié),去憤氣,卻腎氣,徹風涎,療陰陽毒,破血止利,利咽喉口齒頭目,治
瘰疬癮疹瘡瘍,皆生于風者,取效甚捷,更詳奇急宣輕之義,靡投不善矣。
《藥性解》:薄荷,味辛,性微寒,無毒,入肺經(jīng)。主中風失音,下脹氣,去頭風,通利關節(jié),破血止痢,清風消腫,引諸藥入榮衛(wèi),能發(fā)毒汗,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熱之風邪。
按:薄荷有走表之功,宜職太陽之部。中風諸患,固其專也,而血痢之證,病在凝滯,今得
辛以暢氣,而結適為之自釋矣。
《藥鑒》:氣溫,味辛,氣味俱輕,升也,陽也。惟其性辛涼而輕浮,故能散在上之風熱,除氣逆之脹滿,清利六陽之會首,祛除諸經(jīng)之領頭。與
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熱。與桑
白皮同用,能瀉肺經(jīng)之邪。佐
甘菊,并能清心明目。臣四物,更兼調(diào)經(jīng)順氣。表虛者禁用。
《景岳全書》:味辛微苦,氣微涼。氣味俱輕,升也,陽也。其性涼散,通關節(jié),利九竅,乃手厥陰、太陰經(jīng)藥。清六陽會首,散一切毒風,治寒頭痛寒熱,發(fā)毒汗,療頭風腦痛,清頭目咽喉口齒風熱諸病,除心腹惡氣脹滿霍亂,下氣消食痰,辟邪氣穢惡,引諸藥入營衛(wèi),開小兒之風涎,亦治瘰疬、
癰腫、瘡疥、風瘙、癮疹。作菜食之除口氣,搗汁含漱,去舌胎語澀,揉葉塞鼻止衄血。亦治蜂螫蛇傷。病新痊者忌用,恐其泄汗亡陽。
《本草備要》:輕宣,散風熱。
辛能散,涼能清,《本經(jīng)》:溫,蓋體溫而用涼也。升浮能發(fā)汗。搜肝氣而抑肺盛,消散風熱,清利頭目。治頭痛頭風,中風失音,痰嗽,口氣、語澀、舌胎、含漱。眼、耳、咽喉、口齒諸病,辛香通竅而散風熱。皮膚癮疹,瘰疬瘡疥,驚熱凡小兒治驚藥,俱宜薄荷湯調(diào)。骨蒸。破血止痢,能治血痢。血痢病在凝滯,辛能散,涼能清。虛人不宜多服。能發(fā)汗疏表,夏月多服,泄人元氣。
《本經(jīng)逢原》:薄荷辛涼上升,入肝、肺二經(jīng),辛能發(fā)散,專于消風散熱,涼能清利,故治咳嗽失音,頭痛頭風,眼目口齒諸病,利咽喉,去舌苔。小兒驚熱,及瘰疬瘡疥為要藥。其性浮而上升,為藥中春升之令,能開郁散氣,故
逍遙散用之。然所用不過二三分,以其辛香伐氣,多服久服,令人虛冷。瘦弱人多服,動
消渴病。陰虛發(fā)熱,咳嗽
自汗者勿施。
《本草求真》:薄荷專入肝,兼入肺。氣味辛涼,功專入肝與肺,故書皆載辛能發(fā)散,而于頭痛頭風,發(fā)熱惡寒則宜;辛能通氣,而于心腹惡氣痰結則治;涼能清熱,而于咽喉口齒眼耳、癮疹、瘡疥、涼熱、骨蒸、衄血則妙。是以古方逍遙,用此以為開郁散氣之具;小兒驚癇,用此以為宣風向導之能;腸風、血痢,用此以為疏氣清利之法。辛能散,涼能清。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過二三分而止,恐其有泄真元耳。氣虛食之,令人虛汗不止;陰虛火甚食之,令人動消渴病。
《得配本草》:辛、微苦,微涼。入手太陰、足厥陰經(jīng)氣分。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口齒耳鼻諸病。治心腹惡氣,脹滿霍亂,小兒驚熱,風痰血痢,瘰疬瘡疥,風瘙癮疹,亦治蜂蠆蛇蝎貓傷。薄荷,貓之酒也。
配
生地、春茶,治腦熱
鼻淵;配
花粉,治熱痰;配
蟬蛻、
僵蠶,治風瘙癮疹;配生
姜汁,治眼弦赤爛;配
白蜜、白糖,化痰利咽膈。入消遙散,疏肝郁;搗取自然汁,滴耳;搗取自然汁,和姜汁、白蜜,擦舌苔語澀;揉葉塞鼻,止衄血。取汁滴鼻中即止。
新病瘥人,服之令虛汗不止。瘦弱人,久服動消渴病。肺虛咳嗽,客寒無熱,陰虛發(fā)熱,痘后吐瀉者,皆禁用。
《本經(jīng)疏證》:吐下則脹滿應減,下氣則宿食應行,即不減不行,亦宜以寬中理氣消導順降為治,何取于薄荷?不知薄荷之涼,大有似乎
豆蔻輩,原能寬中理氣消導順降者也。特其芳烈外發(fā),不似豆蔻輩內(nèi)藏,所以重在散發(fā),而治內(nèi)不專耳。設使惡氣宿食既已內(nèi)擾,仍復托根于表,則非薄荷之內(nèi)解其結,外劇其根,何以使表里盡除,略無遺患耶?傷寒發(fā)汗自有專劑,又何取于薄荷?不知寒之來系賊風所引,則與凡傷寒異,曰賊風者,冬之南夏之北春之西秋之東風也,曰賊風傷寒,則定是夏令傷北風之寒,其乘虛也甚,其入人也深,非
麻黃、
桂枝、
葛根、青龍調(diào)解營衛(wèi)者所能治。薄荷之辛溫芳烈,足與假蘇
香薷等,原能開散風寒者也。況其轉味之涼,又能和中調(diào)氣。假使賊風傷寒雖從外入,內(nèi)已成窟,則非薄荷之外剿其從,內(nèi)覆其穴,何以能一舉兩得耶?所以然者,此物產(chǎn)于南,不產(chǎn)于北。莖方赤色,葉相對生,中春而發(fā),秋盡乃萎,原具夏氣之全,足發(fā)冱寒之覆,是以于滯氣之外有所連,客感之內(nèi)有所據(jù)者,均能使拔茅連茹,不勞再舉。但驗其根不畏寒,苗不畏暑,則可以得其消息之所在矣。
《本草新編》:薄荷,味辛、苦,氣溫,浮而升,陽也,無毒。入肺與包絡二經(jīng),又能入肝、膽。下氣冷脹滿,解風邪郁結,善引藥入營衛(wèi),又能退熱,但散邪而耗氣,與
柴胡同有解紛之妙。然世人止知用柴胡,不知薄荷者,以其入糕餅之中,輕其非藥中所需也。不知古人用入糕餅中,正取其益肝而平胃,況薄荷功用又實奇乎。惟前人稱其退骨蒸之熱,解勞乏之困,乃未免虛張其辭。余嘗遇人感傷外邪,又帶氣郁者,不肯服藥,勸服薄橘茶立效。方用薄荷一錢、茶一錢、
橘皮一錢,滾茶沖一大碗服。存之,以見薄荷之奇驗也。
或問薄荷實覺尋常,子譽之如此,未必其功之果效也?曰:余通薄荷之實耳。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郁。用
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更神也。
或問薄荷解風邪郁結,古人之有用之否?昔仲景張夫子嘗用之,以解
熱入血室之病,又用以治胸腹脹滿之癥,子未知之耳。夫薄荷入肝、膽之經(jīng),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較柴胡更為輕清。木得風乃條達,薄荷散風,性屬風,乃春日之和風也。和風,為木之所喜,故得其氣,肝中之熱不知其何以消,膽中之氣不知其何以化。世人輕薄荷,不識其功用,為可慨也。
《本草分經(jīng)》:辛散升浮,體溫用涼。發(fā)汗,能搜肝氣而抑肺盛,宣滯解郁,散風熱,通關竅。
《本草思辨錄》:薄荷,《唐本草》治賊風傷寒發(fā)汗,《食性本草》治陰陽毒、傷寒頭痛,蘇頒、王好古亦皆謂治風寒,外此諸家則皆謂治風熱,究將何從?考古方多用于風熱,鮮用于風寒,煮汁飲之,則潔古所謂去高巔及皮膚風熱者甚驗。氣味辛涼而不似
荊芥之溫,終當以治風熱為斷。
鄒氏解賊風傷寒,謂夏之賊風乃北風,定是夏令傷北風之寒,此于薄荷之治,亦尚有合。但鄒氏專主此說而于風熱不推及之,且以薄荷根不畏寒,苗不畏暑,為消息之所在,則泥之至矣。惟其根不畏寒,所以苗不畏暑。不畏暑,正辛涼之金氣足以當日,與麻黃所產(chǎn)之地,冬不積雪,可對觀而明。鄒氏又謂薄荷發(fā)寒 之覆,與荊芥香薷等,試思香薷何物而可與之等量耶?
薄荷于頭目肌表之風熱郁而不散者,最能效力。若配合得宜,亦可治上中焦之里熱。
涼膈散、
龍腦雞蘇丸,以除
胃熱、
膽熱、腎熱,可謂用逾其分矣。逍遙散合煨姜,又能變涼風為溫風而治骨蒸勞熱,彼存膠柱之見者,得毋聞而驚怖耶?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味辛,氣清郁香竄,性平,少用則涼,多用則熱(如以鮮薄荷汁外擦皮膚少用殊覺清涼,多用即覺灼熱)。其力能內(nèi)透筋骨,外達肌表,宣通臟腑,貫串經(jīng)絡,服之能透發(fā)涼汗,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若少用之,亦善調(diào)和內(nèi)傷,治肝氣膽火郁結作疼,或
肝風內(nèi)動,忽然癇痙瘈疭,頭疼目疼,鼻淵鼻塞,齒疼咽喉腫疼,肢體拘攣作疼,一切風火郁熱之疾,皆能治之。
痢疾初起挾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腸中之熱,則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薄荷冰善消霍亂毒菌薄荷亦善消毒菌可知),逐除惡氣,一切霍亂痧證,亦為要藥。為其味辛而涼,又善表疹癮,愈皮膚瘙癢,為兒科常用之品。
溫病發(fā)汗用薄荷,猶傷寒發(fā)汗用麻黃也。麻黃服后出熱汗,熱汁能解寒,是以宜于傷寒;薄荷服后出涼汗,涼汗能清溫,是以宜于溫病。若以麻黃發(fā)溫病之汗,薄荷發(fā)傷寒之汗,大抵皆不能出汗,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
薄荷古原名荷,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名醫(yī)別錄》皆未載之,至唐時始列于藥品,是以《傷寒論》諸方未有用薄荷者。然細審《傷寒論》之方,確有方中當用薄荷,因當時猶未列入藥品,即當用薄荷之方,不得不轉用他藥者。試取傷寒之方論之,如麻杏甘石湯中之麻黃,宜用薄荷代之,蓋麻杏甘石湯,原治汗出而喘無大熱,既云無大熱,其仍有熱可知,有熱而猶用麻黃者,取其瀉肺定喘也。然麻黃能瀉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氣之盛,又善搜肺風),薄荷亦能瀉肺定喘,用麻黃以熱治熱,何如用薄荷以涼治熱乎?又如凡有葛根諸湯中之葛根,亦可以薄荷代之,蓋葛根原所以發(fā)表陽明在經(jīng)之熱,葛根之涼不如薄荷,而其發(fā)表之力又遠不如薄荷,則用葛根又何如用薄荷乎?斯非背古訓也,古人
當藥物未備之時,所制之方原有不能盡善盡美之處,無他,時勢限之也。吾人當藥物既備之時,而不能隨時化裁與古為新,是仍未會古人制方之意也。醫(yī)界之研究傷寒者,尚其深思愚言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薄荷有興奮和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雙重作用,一方面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而起到解熱作用;另一方面,圓葉薄荷和歐薄荷精油均能明顯延長戊
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兩者還能降低小鼠的自發(fā)性活動。
2. 薄荷有抗刺激、祛痰、止咳作用。
薄荷腦抗刺激作用可導致氣管分泌,使粘稠的粘液易于排出而有祛痰作用,該成分對人和豚鼠還有止咳作用。
3. 薄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薄荷煎劑體外實驗對各種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薄荷腦亦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薄荷水煎劑1∶20濃度可抑制ECHO11株病毒。
4. 薄荷有抗著床、抗早孕作用。
5. 薄荷對消化系統(tǒng)有作用。
薄荷油、薄荷腦、薄荷酮對小鼠或
兔離體腸管有抑制作用。對小鼠離體小腸,薄荷油有解痙(抗乙酰膽堿)作用。薄荷油有健胃作用,給大鼠口服薄荷腦有利膽作用。
6. 薄荷有局部刺激作用。薄荷腦可刺激皮膚末梢感受器,首先產(chǎn)生冷感,繼則有輕微灼熱感,并可慢慢地滲入皮膚內(nèi),引起長時間充血,同時也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組織的血管變化,調(diào)整血管功能,從而達到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