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顯性感染為主 這類傳染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呈顯性感染,隱性感染只有一小部分。多數(shù)感染者有明顯臨床癥狀,極少數(shù)患者有嚴重癥狀或導致死亡,例如麻疹、水痘等。
3.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為結局 在這類傳染過程中,絕大部分感染者呈現(xiàn)嚴重臨床癥狀,以死亡為結局,狂犬病為本組感染中最突出的例子。
以死亡為結局的傳染病,其病死率高,影響該病的死亡率,對患者個體危害性大。就某一人群看,即使傳染過程很輕的傳染病,若其發(fā)病率很高(例如流感大流行)。在流行期間也會出現(xiàn)較大的超額死亡率,對人群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因而也不可忽視。
圖8-3 傳染過程輕重程度的類型
就上述三種感染類型來看,可概括為顯性與隱性感染兩大類型。從發(fā)現(xiàn)傳染源來說,顯性感染往往只憑臨床表現(xiàn)便可確診;反之,隱性感染必須借助實驗室方法才能發(fā)現(xiàn)。從預防措施的實施而言,許多傳染病隱性感者能向外界排出病原體,具有傳染性。因此,對傳染源采取隔離措施,只能對那些以顯性感染為主的疾病方才有效,而對隱性感染者,往往難以查清,因而不可能將隱性感染者全部進行隔離。所以,對隱性感染為主的疾病,隔離傳染源的預防措施作用甚微。就疫情統(tǒng)計來說,以隱性感染為主的疾病,由于就診者僅系全部感染者中的一小部分,因而,即使疫情登記和疫情統(tǒng)計做到一無遺漏,也不可能反映這類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全貌。若要弄清全貌,勢必要借助實驗室方法,主動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方能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