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34歲。2009年7月13日初診。
現(xiàn)病史:皮膚
癢疹一年,近來加重,皮膚病研究所診斷為:光敏性皮膚病,
神經(jīng)性皮炎。使用開瑞坦,效果不佳。
現(xiàn)癥狀:全身泛發(fā)皮損,破潰發(fā)紅,瘍癢難忍,暴露處以四肢,頭面為多。身熱多汗,咽喉暗紅,充血。食欲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壓力大。形體中等偏健壯,臉色發(fā)暗,工作忙,應(yīng)酬較多,生活壓力大。
處方【?】
-------------------
-------------------
-------------------
-------------------
-------------------
-------------------
-------------------
-------------------
-------------------
-------------------
患者目前全身泛發(fā)皮損,破潰發(fā)紅,瘍癢難忍,說明在急性發(fā)作期,結(jié)合“諸痛癢瘡者屬于心”的理論,在此加清熱涼血兼有安建議抗過敏作用的藥物如赤芍,生地,五味子,
蟬衣 僵蠶等藥物可以縮短療程
-------------------
再有啊,我認(rèn)為合并使用“
升降散”效果應(yīng)該很好。升降散可以調(diào)節(jié)氣機(jī)運(yùn)行,還可以清熱抗過敏,是溫病中很常使用的藥方
-------------------
陽熱體質(zhì)合
大黃體質(zhì)不是麻黃體質(zhì)
太陽少陽并病未入陽明 應(yīng)先解表
病久必瘀,血中有莫名之毒,與陽光合而為病,可用推陳出新之法
精神癥狀亢奮
法宜祛瘀解表、鎮(zhèn)潛安神、推陳出新
桃核承氣湯合柴胡加
龍骨牡蠣湯加
丹皮柴胡20
黃芩20
半夏10
黨參10生
姜15
大棗20
肉桂10
茯苓20龍骨20牡蠣20
生大黃15
炙甘草10
桃仁15
芒硝10(烊)丹皮15
-------------------
-------------------
引用第13樓deng116118于2009-08-03 00:51發(fā)表的 :
柴胡龍骨牡蠣湯加
桂枝茯苓丸 700)this.width=700;" >
同意
-------------------
-------------------
-------------------
發(fā)現(xiàn)如此加減后竟然就是荊芥連翹湯
-------------------
舌脈象不明,據(jù)癥處方
應(yīng)酬多,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難免,往往精神緊張可引起神經(jīng)免疫系統(tǒng)紊亂,宜用柴胡劑,入少陽以祛風(fēng)邪。身熱汗出,有石膏證,可加石膏。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可予瀉心劑。
小柴胡加石膏湯和大黃黃連
瀉心湯柴胡12克 黨參12克 黃芩15克 黃連9克 生石膏30克 清半夏12克 荊芥15克 連翹12克 丹皮15克 赤芍15克 大棗3枚
生姜3片 三付,水煎服 日一付
-------------------
引用第1樓一鶴禪師于2009-08-01 14:19發(fā)表的 :
荊芥連翹湯
荊芥10g 連翹20g 柴胡10g 甘草6g 桔梗6g 白芷10g 薄荷5g 黃連5g 黃柏6g
山梔子10g
生地黃15g 當(dāng)歸10g 川芎10g 赤芍10g 700)this.width=700;" >
同意,但還是加上黃芩,
枳殼好
-------------------
-------------------
-------------------
-------------------
大柴胡和黃連解毒湯加荊芥 防風(fēng) 赤芍 梔子
-------------------
-------------------
治療經(jīng)過
初診處方:生石膏30克,
苦參10克,
知母10克,荊芥15克,防風(fēng)15克,生地30克,當(dāng)歸10克,
蒼術(shù)10克,蟬衣10克,
牛蒡子10克,生甘草5克。
藥后一周無效?紤]患者治病無效,遂從人治療,慮其精神壓力大、手指麻木、怕癢,腹部脹滿,沒有饑餓感。睡眠差煩躁,脈滑數(shù),此為情緒在皮膚上的反應(yīng),處以除煩湯:
川樸15克,山梔子15克,枳殼15克,制半夏15克,茯苓15克,
蘇梗15克,連翹30克,黃芩10克。繼續(xù)服藥一周復(fù)診,皮損減少,瘙癢明顯減輕,食欲也有明顯好轉(zhuǎn)。目前原方繼續(xù)服用中。
-------------------
-------------------
此類患者我多用
竹葉石膏湯合黃連解毒湯取效.下次辯證合適時用除煩湯試試
-------------------
四診水平能不能提高點(diǎn)啊。如此不精確的四診資料,讓人猜燈謎啊。
-------------------
精神壓力大也不等同于除煩湯啊。
不服,太勉強(qiáng)了。請崔老師詳細(xì)鑒別
-------------------
一診方不效,是因為選藥有問題,白虎加蒼術(shù)加疏風(fēng)補(bǔ)血藥,治療偏于氣分,且有升無降,患者顯然血分積熱重。從后來補(bǔ)充資料看,氣滯因素顯然存在,二診方有效,因其解決了氣滯問題同時用連翹黃芩清熱,沒有石膏寒滯和蒼術(shù)荊防辛溫掣肘。
不做深入思考,歸咎于沒考慮情緒問題。這樣草草解釋,會把中醫(yī)的核心精神毀掉,等中醫(yī)同于跳大神。痛哉。
-------------------
除煩湯:川樸15克,山梔子15克,枳殼15克,制半夏15克,茯苓15克,蘇梗15克,連翹30克,黃芩10克。
方從梔子
厚樸湯及
溫膽湯化出,有丹溪方義,“情緒在皮膚上的反應(yīng)”,可理解為丹溪所云“郁熱入血”,梔子除煩,厚樸去滿,他藥祛濕行氣清熱,均針對“郁熱”立法。鄙人前回復(fù)曾云“應(yīng)酬多,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難免,往往精神緊張可引起神經(jīng)免疫系統(tǒng)紊亂,宜用柴胡劑”,方不同而理同。但最初未述“煩躁“,腹脹滿”,故未思及梔子、厚樸之用。
此案有二得:
其一、情緒緊張郁悶對皮膚疾病的影響!秲(nèi)經(jīng)》所謂”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其二、情緒因素表現(xiàn)明顯的疾病,未必只適合柴胡劑,丹溪“六郁”之說、解郁之方可參得此中妙理,其人為東瀛所推重,非無故也。
-------------------
從黃師的初診方藥到次診方藥的療效變化,更讓我堅持應(yīng)了方證相對的道路。
-------------------
-------------------
-------------------
血府去淤湯合升降散
紫草白鮮皮荊芥防風(fēng)首烏白疾黎
-------------------
效果就是道理;颊唧w格健壯,用溫清飲即可(我這么猜的,當(dāng)然也錯了),用不上加
四物湯。不過資料少一些,看不懂為什么用除煩湯。
-------------------
-------------------
確實出神入化了,本以為應(yīng)該也是抗過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