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定義為人體感受外邪而致的疾病總稱,與內傷相對。多有
發(fā)熱癥狀。等同于西醫(yī)學感染性疾病,包括了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感染。
【時醫(yī)】與漢唐時期經方醫(yī)相對。
【前言】中醫(yī)治療外感病,有其歷史功績,不論《
傷寒論》,還是《瘟疫論》、《溫病條辨》、《溫熱經緯》,均在當時歷史時期發(fā)揮積極作用,可是自從西方抗生素發(fā)明以來,中醫(yī)治療外感病的陣地逐漸消失,醫(yī)院病房幾乎棄用。本文就此話題展開分析。
經方派中醫(yī)也許認為治療外感非經方莫屬,我曾經也因為當下中醫(yī)界慣用清熱解毒的那一套而不屑一顧,因為輕描淡寫的葉派比用經方派的大刀闊斧療效差遠了。工作以后,我的帶教老師是典型的教科書派,喜用
銀翹散治
感冒發(fā)熱,我則喜用火神派的
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方,立論角度不同,均得明顯的效果。說明治病只要投對路,切病機,容得下各門各派的。
通常我看到感冒發(fā)熱,喜用
人參敗毒散,小
柴胡湯,扶正固本的同時,疏風解表,不必強分風溫或是風寒。
升陽
益胃湯《內外傷辨惑論》
黃芪二兩
半夏 人參 炙
甘草 各一兩
獨活 防風 白芍 羌活 各五錢
橘皮 茯苓 柴胡
澤瀉 白術 各三錢
黃連一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至五錢,加生
姜五片,
大棗二枚,用水三盞,煎之一盞,去滓,早飯后溫服。
治療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jié)腫,口苦舌干,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
注解:李東垣辨證,首重臟腑虛實,其次六yin外感。本例表述中,可見患者已然
脾氣虛,元氣弱,絡脈空虛,經氣鼓動無力,風寒濕邪乘虛侵襲并滯留體表關節(jié)。用藥之道,在于益氣壯元,健脾益胃,以資鼓動驅邪,更借疏風祛寒濕疏解經絡留滯之邪,以解體表之困。
羌活、獨活之品,為疏解寒濕留滯肌表之要劑。麻黃、
葛根、柴胡、
荊芥、防風等均可通用。
其他如
麻黃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均為解表劑。
以上解表劑發(fā)汗解表,學過中醫(yī)的人很容易理解。
接下來再想一想古人還用
豬苓湯、
白虎湯、白虎加
蒼術湯、白虎加
生地湯、承氣湯、
黃連解毒湯、
犀角地黃湯、抵當湯等治療外感發(fā)熱。
豬苓湯:豬苓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傷寒論》原文:
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223)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224)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319)
點評:豬苓湯為育陰利水方,治療
濕溫發(fā)熱。巢元方據(jù)此方提出“腎虛而膀胱熱”的論斷。方中無發(fā)汗解熱之藥,以清利濕熱而熱除。《金匱》解釋說:“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其他如
六一散治暑熱,
三仁湯治濕溫發(fā)熱,均未用治療“標”熱的發(fā)汗解熱藥。
時醫(yī)遇到濕溫病不用發(fā)汗解熱藥,行得通嗎?
那么再看一個似乎更加匪夷所思的方子——
達原飲。
達原飲:檳榔二錢
厚樸一錢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錢
芍藥一錢
黃芩一錢 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溫服。
《瘟疫論》原文:
溫疫初起,先憎寒而后發(fā)熱,日后但熱而無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shù),晝夜發(fā)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其時邪在伏脊之前,腸胃之后,雖有頭疼身痛,此邪熱浮越于經,不可認為傷寒表證,輒用麻黃
桂枝之類強發(fā)其汗。此邪不在經,汗之徒傷表氣,熱亦不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宜達原飲。
按: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濃樸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xié)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是以為達原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血,加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余;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過調和之劑,如渴與飲,非拔病之藥也。凡疫邪游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如
脅痛、
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于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于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熱溢于陽明經也,本方加
干葛一錢。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zhí)滯。間有感之輕者,舌上白苔亦薄,熱亦不甚,而無數(shù)脈,其不傳里者,一二劑自解,稍重者,必從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氣盤踞于膜原,內外隔絕,表氣不能通于內,里氣不能達于外,不可強汗;蛘咭娂影l(fā)散之藥,便欲求汗,誤用衣被壅遏,或將湯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里隔絕,此時無游溢之邪在經,三陽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積粉,滿布無隙,服湯后不從汗解,而從內陷者,舌根先黃,漸至中央,邪漸入胃,此三消飲證。若脈長洪而數(shù),大汗多渴,此邪氣適離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湯證。如舌上純黃色,兼之里證,為邪已入胃,此又承氣湯證也。有二三日即潰而離膜原者,有半月十數(shù)日不傳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攝攝,五六日后陡然勢張者。凡元氣勝者毒易傳化,元氣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傳。設遇他病久虧,適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傳?不傳則邪不去,邪不去則病不瘳,延纏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時師誤認怯證,日進參,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據(jù)《瘟疫論》對達原飲的描述,可以總結如下:
【功效】開達膜原,辟穢化濁。
【主治】溫疫或
瘧疾,
邪伏膜原證。憎寒壯熱,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發(fā)無定時,胸悶嘔惡,
頭痛煩躁,脈弦數(shù),舌邊深紅,舌苔垢膩,或苔白厚如積粉。
【用法】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溫服。
【方解】本方是為溫疫穢濁毒邪伏于膜原而設。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厚樸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xié)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是以為達原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氣,加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余;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后四品,乃調和之劑,如渴與飲,非拔病之藥也。
【方歌】達原草果檳厚樸,知母黃芩芍甘佐,辟穢化濁達膜原,邪伏膜原寒熱作。
對于瘟疫發(fā)熱,吳又可選擇了檳榔、厚樸、草果為主要藥,并且告誡我們“雖有頭疼身痛,此邪熱浮越于經,不可認為傷寒表證,輒用麻黃桂枝之類強發(fā)其汗”。我們又要懷疑,這行得通嗎?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不難得知古人通過對清利濕熱、辟穢化濁等手段的成功運用而間接治療外感病發(fā)熱。此外還有衛(wèi)氣營血辨證治療溫病的思路,承氣湯釜底抽薪治療外感發(fā)熱、抵當湯攻下逐瘀治療外感發(fā)熱。
達原飲治療瘟疫發(fā)熱,迥異于清代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清氣涼營等思路。其效果令后人懷疑,類似的在《傷寒論》中有豬苓湯,《溫病條辨》中三仁湯,均為對致病因素治療,與常規(guī)使用發(fā)汗解熱藥不同。其實白虎清解氣分之燥熱,白虎加蒼術湯解濕溫,承氣湯類解疫毒熱結積滯,
犀角地黃湯解疫毒熱入營血分,黃連解毒湯治療時疫熱毒熾盛均是重在對致病因素用藥。
對致病因素治療的治療原理:
機體與微生物組成生態(tài)系統(tǒng),譬如一個池塘,一片草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假如池塘當中一潭死水,污染嚴重,只能滋生微生物,而魚蝦等難以存活。人體的病原微生物也需要病原滋生的環(huán)境,如濕熱環(huán)境,治療濕熱的同時,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條件改變了,疾病就在正邪抗爭中趨于好轉。一片草地在干燥、炎熱的氣候中難免寸草不生,這時候,降溫降水則燥熱消,草木得救。
局限性:
古人以為外感疾病是某類已知的致病因素導致的,這種疾病觀是錯誤的,致病因素不能等同西醫(yī)學的病因。
中藥治療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對致病因素的處理不能等同抗感染治療。古人使用祛濕藥治療濕溫病時,由于時代認知水平的局限,無法開展對致病微生物的分類及研究,無法同時進行理想的抗感染病因治療,這也是西藥抗生素后來居上的根本原因。因為解除濕熱狀態(tài)的過程中,并不一定意味著會伴隨病原微生物潰敗的過程,有些“條件致病菌”在濕熱狀態(tài)逐漸解除的環(huán)境中菌落生長得到抑制,其他如皮膚真菌、乙肝病毒、HIV等,例如結核桿菌就能很好地經受住環(huán)境的考驗。
今天的中醫(yī)如能有效地吸取時醫(yī)的精華,同樣可以將治療外感的方法引用到內科雜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