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沈氏尊生書 瘟疫 上課筆記
    

沈氏尊生書教程:瘟疫

瘟疫源流瘟疫, 時行病也。 類于傷寒, 春夏秋三時俱有, 夏秋更甚, 皆因天之風雨不時, 地之濕熱郁蒸, 胔骼之氣延蔓, 人觸之而病而死。于是更增一種病氣死氣相漸染, 犯之者從口鼻入, 抵臟腑, 溷三焦, 正閉邪盈, 因而陽格于內(nèi), 營衛(wèi)運行之機阻于表。始必惡寒, 甚而厥逆, 迨陽…

瘟疫源流

瘟疫, 時行病也。 類于傷寒, 春夏秋三時俱有, 夏秋更甚, 皆因天之風雨不時, 地之濕熱郁蒸, 胔骼之氣延蔓, 人觸之而病而死。于是更增一種病氣死氣相漸染, 犯之者從口鼻入, 抵臟腑, 溷三焦, 正閉邪盈, 因而陽格于內(nèi), 營衛(wèi)運行之機阻于表。始必惡寒, 甚而厥逆, 迨陽郁而通, 厥回而中外皆熱, 昏沉自汗, 此時邪伏膜原, 雖有汗熱亦不解, 必候伏邪潰, 表氣入內(nèi), 精氣達表, 戰(zhàn)栗大汗, 邪氣方出, 脈靜身涼。 猶或伏邪未盡, 亦必先惡寒, 再發(fā)熱
至于發(fā)出, 方顯變癥, 其癥或從外解, 或從內(nèi)陷。 外解者, 發(fā)煩戰(zhàn)汗。自汗內(nèi)陷者, 胸隔痞悶, 心下脹滿, 腹中痛, 燥結便秘, 熱結旁流, 協(xié)熱下利, 或嘔吐惡心, 譫語, 舌黃, 及苔黑芒刺等癥, 脈則不沉不浮而數(shù), 日夜皆熱, 日晡更甚, 頭疼身痛, 忌汗與下, 宜透膜原之邪(宜達原飲)。 若見各經(jīng), 加引經(jīng)藥。 感輕者舌苔薄, 脈不甚數(shù), 此必從汗解, 如不得汗, 邪結膜原, 表里不通, 亦不可外逼強汗。感重者, 舌苔如粉漬, 藥后反內(nèi)陷, 舌根先黃, 漸至中央, 邪漸入胃矣, 須下之(宜達原飲加大黃)。
若脈長洪而數(shù)大, 此邪適離膜原, 欲表未表也(宜白虎湯)。 舌黃, 兼里癥, 此邪已入胃也(宜大小承氣湯)。 邪之離膜原, 每因元氣厚薄為久暫, 厚則邪易傳化, 薄則邪難傳化。
倘本有病又感邪, 能感不能化, 安望其傳。 不傳則邪不得去, 日久愈沉, 切勿誤進參耆。
且疫之傳有九, 總不越表里之間。 一為但表而不里, 二為但里而不衰, 三為表而再表, 四為表里分傳, 五為再表再里或再表里分傳, 六為先表后里, 七為先里后表, 八為表里各偏勝, 九為不論表與里, 其初發(fā)必重。 此九者之名目既審, 而九者之癥治可詳。
曷言乎但表而不里中國衛(wèi)生人才網(wǎng)也, 其癥頭疼身痛, 發(fā)熱, 似畏冷, 谷食如常, 無里癥, 此邪傳外由肌表出, 或斑消, 或汗解, 為順, 輕劑可愈。
有汗不透而仍熱者(宜白虎湯)。
有斑不透而仍熱者(宜舉斑湯)。
有斑汗并行俱不透者(宜參用白虎、舉斑二湯)。
曷言乎但里而不表也, 其癥胸膈痞悶, 欲吐不吐, 吐亦不快(宜瓜蒂散)。
若邪傳里之中下, 心腹脹滿, 不吐不嘔, 或燥結便閉, 或熱結旁流,或協(xié)熱下利, 或大腸膠閉, 甚或有再發(fā)三發(fā)者(俱宜承氣湯)。
曷言乎表而再表也, 所發(fā)未盡, 膜原尚有隱伏之邪, 故隔數(shù)日再發(fā)熱, 脈洪大而數(shù), 及其解也。
斑者仍斑, 汗者仍汗, 甚至于三發(fā)四發(fā)者(宜清熱解肌湯)。
曷言乎表里俱傳也, 其始邪伏膜原, 尚在半表里, 二癥俱現(xiàn), 必先令里邪去, 自能達表, 或斑或汗, 隨宜升泄之, 病退而熱未除, 膜原尚有未盡之邪也(宜三消飲)。
若分傳至再三, 照前治之。
曷言乎再表再里, 或再表里分傳也, 此亦病氣如此, 非醫(yī)之疏于救治, 病家之失于調(diào)養(yǎng)也(宜酌用清熱解肌湯、三消飲、普濟消毒飲子)。 曷言乎先表后里也, 其始但有表癥(宜達原飲), 其繼脈大且數(shù), 自汗渴, 此邪離膜原, 未能出表耳(宜白虎湯)。 迨邪既從汗解, 三四日后仍發(fā)熱(宜達原飲)。
至后反加胸滿腹脹, 煩渴不食等癥, 復傳里矣(宜達原飲加大黃)。 曷言乎先里后表也, 其始發(fā)熱, 有里癥, 下之便愈。 后又發(fā)熱, 反加有頭痛身重, 脈浮, 必當汗(宜白虎湯)。 服之不得汗, 液活B也(宜白虎湯加人參即解)。
若大汗大下后, 表里癥悉去, 繼而一身盡痛, 身如被杖, 脈沉細, 此汗出太多, 陽氣不周, 骨寒而痛, 非表癥也, 不必治, 陽回 自愈。
曷言乎表里偏勝也, 膜原伏邪發(fā)時, 若表癥多而里癥少, 當治其表, 里癥兼之(宜達原飲加枳實、大黃)。
若里癥多而表癥少, 但治其里, 表癥自愈(宜大柴胡湯)。 曷言乎不論表里, 初發(fā)必重也, 說B以邪有行有伏, 正傷寒行邪也, 故依次傳經(jīng), 或汗或下立解。
若疫邪, 則先伏后行, 始伏膜原, 營衛(wèi)所不關, 藥石所難治, 及其發(fā)時, 邪毒張熾, 內(nèi)浸于腑, 外yin于經(jīng), 營衛(wèi)受傷, 諸癥漸累, 然后得而治之, 方其浸yin之際, 邪毒在膜原, 此時但可疏利, 使伏邪易出(宜香蘇散)。
邪既離膜原, 乃觀其變, 或出表(宜達原飲), 或入里(宜白虎湯), 然后可導邪而出, 邪盡方愈。
不得初發(fā)方張, 即為驚愕無措也。 古人云: 瘟疫莫治頭, 癆怯莫治尾。
其始但使邪毒速離膜原, 便是治法, 全在后段識得表里虛實, 緩急重輕, 不致錯治, 自可全愈。 若久病后, 老年人, 酒色輩, 又加瘟疫, 自難支矣, 此瘟疫九傳癥治也。
而其詳更有可條分薄B析者, 說B疫邪為病, 有從戰(zhàn)汗解者, 有從盜汗自汗解者, 有無汗而全歸胃者, 有大汗熱渴終得戰(zhàn)汗解者, 有胃氣壅抑必從下而得戰(zhàn)汗解者, 有汗解未三四日復發(fā)熱者, 有發(fā)黃因下而復熱發(fā)斑者, 有發(fā)斑即愈者, 有里癥急雖斑不愈者, 凡此皆尋常之變。
又有局外之變, 男子犯房事, 熱邪乘虛陷下焦, 以致夜熱, 便淋澀, 小腹脹, 用導赤、五苓不效者(宜大承氣湯, 便如注而愈)。 女子經(jīng)適來適止, 失血崩帶, 及心痛疝氣, 痰火哮喘。
凡此皆非常之變, 要之, 因疫而來他病, 但治疫為要。 有一二日舌苔白, 早服達原飲, 舌色變黃, 并胸膈滿痛, 大渴煩躁, 此邪傳里也(宜達原飲加大黃), 下之, 煩熱稍減, 晚又熱躁, 舌全黑刺, 鼻黑煤, 此邪毒瘀胃也(宜大承氣湯)。
抵暮大下, 夜半當熱退, 次早舌刺如失。
一日三變, 因其毒甚, 故傳變亦速, 用藥亦必緊, 緩劑則無救矣。
有初起脈數(shù), 未至洪大, 邪尚在膜原(止宜達原飲), 誤用白虎湯者, 必不能破結使愈。
或邪入胃(必宜承氣湯), 誤用白虎湯, 徒伐胃氣, 反抑邪毒, 致脈不行, 反變細小, 勿更誤認陽癥陰脈, 妄言不治, 因不敢下(急宜承氣湯)。
有表里傳變無定者, 不得拘先解表后攻里之說, 說B邪在里, 里氣結滯, 不得外達, 即四肢未免微厥, 雖發(fā)汗不得愈, 必解其里(宜承氣湯)。 里氣一通, 多有自汗解者。 設下后脈浮而微數(shù), 身微熱, 神思不爽, 此邪止浮于肌表也(宜白虎湯)。
便色清, 便蒸蒸汗解。 若下后脈數(shù)而空, 此則虛也(宜人參白虎湯), 補之, 即汗解。
下后脈數(shù)而浮, 原當解, 至五六日無汗, 脈癥不改, 此因數(shù)下, 血液活B正氣微也(宜人參白虎湯), 以涼解, 即得汗。
里癥脈沉, 下之改浮, 今不得汗, 二三日脈更沉者, 此膜原之邪仍瘀到胃也, 更宜下之。 或又脈浮(宜白虎湯), 自愈。 或里癥下之愈, 幾日復熱, 非關飲食勞役, 乃膜原之邪復聚, 仍當下之, 但制輕劑耳。
有應下失下, 口燥舌干而渴, 反熱減, 四肢時厥, 欲就暖, 此陽氣伏藏也, 既下, 厥回。 脈大而數(shù), 舌上生津, 不思水飲, 此里邪去而郁陽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湯去花粉知母, 加葛根)。 有下后二三日, 舌又生苔, 邪未盡也, 再下之, 苔刺去, 煩熱留, 更下之。 已愈數(shù)日, 復熱, 復苔, 更下之, 勿忌。
生疑失治, 但其間或間日一下, 或三四日一下, 或下二日間一日, 其后輕重緩急,
或應用柴胡清燥湯, 或犀角地黃湯, 或承氣湯, 與多與少, 亦皆治法, 若不明, 必誤事。
有下后已愈, 腹中有塊, 按之痛, 常作聲, 氣之升降不利, 此邪雖除, 宿結未清也, 不可攻, 須善調(diào)養(yǎng), 常食粥結塊方下, 或堅黑如石。
又有病氣促, 月余塊方消者, 此無形之結也。
有下后已愈, 大便十數(shù)日不行, 時嘔, 此名下膈, 說B下不能通必及于上也, 必使宿垢盡下(宜調(diào)胃承氣湯), 嘔自止, 切不可補。
總之, 疫邪貴早下, 但見舌黃, 心腹脹滿, 乘氣血未亂, 津液未活B, 即當下之(宜承氣湯)。 不得拘下不嫌遲之說, 說B疫氣多濕, 未便即結, 非如傷寒必俟結定而后攻也。
凡疫邪傳里, 遺熱下焦, 小便不利, 邪無輸泄, 經(jīng)氣郁滯, 其傳為癉, 身目如金, 或用茵陳五苓散不效, 乃胃家移熱, 必以大黃奏央B(宜茵陳蒿湯)。
凡疫邪胸滿喜嘔, 腹不滿, 欲吐不吐, 欲飲不飲, 此邪與痰飲結滯也, 必吐之(宜瓜蒂散)。
凡疫日久失下, 自利純黑水, 晝夜十數(shù)行, 口燥唇干舌裂, 此熱結旁流也(宜承氣湯), 去其宿垢頓止。
胃熱失下, 經(jīng)氣為熱所郁而為黃, 熱更不減, 搏血為瘀, 是因發(fā)黃而為畜血, 非因畜血而至發(fā)黃也, 但畜血一行, 熱隨血泄, 黃隨泄減矣(治黃宜茵陳蒿湯, 治畜血宜仁承氣湯去桂枝、甘草, 加丹皮、當歸白芍)。 凡疫邪留血分, 里氣壅閉, 不下則斑不出, 出則邪解矣。 如下后斑出, 更不可下。
設猶有下癥, 宜少與承氣緩服, 若大下, 則元氣損, 斑陷危矣, 必當托里(宜舉斑湯)。
如下后斑隱, 反見循衣撮空, 脈微(宜舉斑湯加人參三錢), 或得補復發(fā)出, 可不死。
凡胃移熱下焦氣分, 小便不利, 熱結膀胱也。
若移熱于下焦血分, 膀胱畜血也。 夫畜血癥在小便利不利也, 故晝稍減, 夜熱譫語者, 瘀血也(未行宜桃仁承氣湯下之, 后用犀角地黃湯調(diào)之)。
凡失下, 循衣摸床撮空, 肉惕, 目不了了, 邪熱愈甚, 元氣將脫者, 不可竟下, 又不可不下(宜陶氏黃龍湯, 既下, 急用生脈散加生、當歸、白芍、知母、陳皮、甘草), 皆死中求生法也。
凡疫病邪不入胃, 必終始能食, 勿絕其食, 只少少與之耳。 凡大下后, 須善調(diào)理(宜清燥養(yǎng)榮湯)。 或有表留余熱者(宜柴胡養(yǎng)榮湯)。 或有痰飲積而胸膈不清(宜瓜貝養(yǎng)榮湯)。
凡舌苔白邪在膜原, 變黃邪在胃, 沉香色苔老白不可下, 黃宜下, 黑急下, 下后苔不脫, 舌刺, 舌短, 舌裂, 舌硬, 舌卷, 白砂苔, 黑硬苔, 皆當下。 苔雖白, 倘別有下癥(宜達原飲加大黃), 則下之。
若大汗, 脈洪大而渴未可下也(宜白虎湯)。
惟 目赤咽干, 氣噴如火, 小便黃赤作痛, 揚手擲足, 脈沉數(shù)下之(宜承氣湯)。
有心下痛, 腹脹滿痛, 頭痛, 下之立止。 如初起, 不可下, 而有血液活B竭者, 當用導法導之(宜蜜煎法), 以其為虛燥也。
凡疫病, 在現(xiàn)癥或輕, 雖有頭疼身熱自汗, 而飲食不絕, 力可行走, 脈又不浮不沉而數(shù), 不得誤認為勞倦傷脾, 竟用補法, 以致不救。 凡疫痢相兼最危, 疫屬胃, 痢屬大腸, 大腸病而失傳送之職, 故糞不行, 下膿血, 谷食俱留停在胃, 直須大腸邪氣退, 胃氣通。 今大腸既病, 糞尚不行, 何能為胃載毒而出。 毒既不行, 最傷胃氣, 胃傷必死。
凡遇疫痢兼病, 在痢尤宜吃緊(宜檳榔順氣湯)。 凡孕婦疫發(fā), 設用三承氣, 須隨癥施治, 不可過慮, 慎勿生疑掣肘, 必致母子兩傷。
倘應下之癥, 誤用安胎補劑, 熱毒愈熾, 胎愈不安, 急當下之, 以逐其邪。
當子母俱安, 若腹痛腰痛, 必墜無疑矣, 須預為病家言之也。 凡婦人病疫, 惟經(jīng)水適來適斷, 崩漏產(chǎn)后, 與男子不同, 說B經(jīng)水適來, 邪不入胃而入血海, 勿以胃實攻之, 熱隨血下自愈(宜小柴胡湯赤芍、丹皮、生地)。
結胸狀者, 血因邪結也, 宜刺期門。 經(jīng)水適斷, 血室乍空, 邪乘虛入, 難治。 與適來者, 有虛實之分也(宜柴胡養(yǎng)榮湯)。
新產(chǎn)亡血, 沖任空虛, 與素崩漏經(jīng)氣久虛者, 亦如前治(宜柴胡養(yǎng)榮湯)。
若藥不行, 須和其性(宜加生姜)。
氣虛不運, 須助宣行(宜加人參)。
凡疫行, 小兒目吊驚搐, 十指鉤曲, 角弓反張, 切勿誤認驚風, 當與大人疫病同治, 但藥劑須輕小耳。 凡里癥下后, 臥幾日, 汗不止, 身微熱, 此表有余邪, 邪盡汗自止。
若不能止, 小柴胡湯加廣皮。
嘔加半夏, 虛加人參, 不可用*、術。
如已愈幾日后, 反得盜汗, 宜略用補法。
虛實之分, 在有熱無熱也。
下后邪去嘔止, 若復嘔, 胃虛也, 稍進粥飲, 調(diào)之。 凡感冒兼疫, 先治感冒(宜上清散), 后治疫。
凡瘧疫相兼, 治疫而瘧自已。
凡方食肉, 病停積在胃, 因承氣連下, 惟下旁流臭水, 其病不通, 加人參一味, 即三四十日停積頓行。
應下失下, 真氣虛微, 及投承氣, 少頃汗出, 額上發(fā)際癢, 手足冷, 甚則戰(zhàn)栗心煩, 坐臥不安, 如狂, 此中氣已虧不勝藥力, 名曰藥煩。
如遇此癥, 須多加生姜, 勻兩次服防嘔。 以上治疫之法, 既詳且盡, 更無掛漏矣。 而疫與傷寒異同處, 更有當辨者。
傷寒必有感冒之因, 惡風惡寒, 身疼頭痛, 發(fā)熱, 無汗。
脈浮緊為傷寒, 有汗脈浮數(shù)為中風。
若瘟疫, 無感冒之因, 始覺凜凜, 后但熱不惡寒, 雖饑飽勞役, 焦思怒郁, 皆能觸發(fā)其邪, 然無所觸而自發(fā)者居多。
傷寒藥一汗即解, 疫 發(fā)散雖汗不解。
傷寒不纏染, 疫則纏染他人。 傷寒邪從毛竅入, 疫邪從口鼻入。 傷寒感而即病, 疫感而后發(fā)。 傷寒汗解在前, 疫汗解在后, 傷寒可使立汗, 疫必俟其內(nèi)潰, 方自汗、盜汗、戰(zhàn)汗。
傷寒不易發(fā)斑, 疫多發(fā)斑。 傷寒邪感在經(jīng), 以經(jīng)傳經(jīng), 疫邪感在內(nèi), 邪溢于經(jīng), 經(jīng)不自傳。
傷寒感發(fā)甚暴, 疫卻有淹纏幾日, 漸加重, 或忽加重。 傷寒初起, 必先發(fā)表, 疫初起, 必先疏利。
此皆其異焉者也。 而亦有其同焉者, 皆能傳胃, 故必皆用承氣導邪而出, 故始異而終同也。
傷寒之邪 自外傳內(nèi), 原無根蒂, 惟傳法有進無退, 故下之皆愈。
疫之邪始匿膜原, 根深蒂固, 時發(fā)與營衛(wèi)交并, 客邪由經(jīng)之處, 營衛(wèi)無不被傷, 故曰潰, 不潰則不能傳, 不傳則邪不出, 不出則病不愈。
乃疫下后, 或有不愈者, 何也?說B疫邪多表里分傳, 因有一半向外, 邪傳留于肌肉, 一半向里, 邪傳留于胃。
惟傳胃故里氣結, 里結, 表氣亦不通, 于是肌肉之表, 不即達肌表, 下后里氣通, 表氣亦順。
向郁肌肉者, 或斑或汗, 然后可謀治。
傷寒下后無此法。 雖曰終同, 實不同也。
至傷寒似陰者, 傷寒與疫皆有之。
若陰癥似陽, 惟正傷寒為然, 疫必無此癥。 夫陽似陰, 雖外寒而內(nèi)必熱, 故小便必赤澀。 若陰似陽, 隔陽之癥也, 上熱下寒, 故小便清白。
但以小便清白為據(jù), 萬不失一, 此又宜辨也。 凡四損不可治, 大勞、大欲、大病、 久病后, 此四者, 氣血俱虛, 陰陽并竭, 正氣先虧, 邪氣自陷者是也。 且夫瘟疫, 有發(fā)于內(nèi)者, 亦有見于外者, 玆更舉其癥條列于下。
一曰大頭瘟, 俗呼為貍頭瘟, 又雷頭風, 亦謂之時毒, 頭痛腫大如斗, 此天行厲也, 因濕熱傷高巔之上。
其癥狀發(fā)于鼻面耳項咽喉間, 皆赤腫無頭, 或結核有根, 令人多汗氣蒸。
初則憎寒壯熱, 肢體重, 頭面俱痛, 目不能開, 上喘, 咽喉不利。
甚則堵塞不能食飲, 舌干口燥, 或恍惚不寧, 不速治, 十死八九(宜人中黃丸, 普濟消毒飲子, 便硬加酒大黃一二錢, 緩服, 作丸噙化尤妙, 沈氏頭瘟湯)。 至于潰裂膿出, 必反染人, 所以謂之疫癘。
大約冬溫后多有此癥。 若額上面部, 琚B赤腫痛脈數(shù)者, 屬陽明病(宜普濟消毒飲子加石膏, 內(nèi)實加大黃)。
若發(fā)于耳之前后, 并額角旁紅腫, 此少 陽也(宜普濟消毒飲子加柴胡、天花粉, 便實亦加大黃)。
若發(fā)于頭腦項后, 并耳后, 赤熱腫痛, 此太陽也(宜荊防敗毒散去人參, 加芩、連, 甚則砭針刺之, 沈氏頭瘟湯)。
一曰捻頭瘟, 喉痹失音, 項大腹脹, 如蝦蟆狀, 故亦名蝦蟆瘟(宜荊防敗毒敗)。 而《正傳》則謂天行一種大頭瘟, 從耳前腫起名為蝦蟆瘟, 從頤項腫起名為鸕鶿瘟, 此可參考。 一曰瓜瓤瘟, 胸高脅起, 嘔血如汁是也(宜生犀飲, 便結加大黃, 渴加花粉, 虛加鹽水炒人參, 表熱去蒼術加桂枝、黃連, 便膿血去蒼術、倍黃土、 加黃柏, 便滑以人中黃代金汁)。
一曰楊梅瘟, 遍身紫塊, 忽然發(fā)出霉瘡是也(宜清熱解毒湯下人中黃丸, 并宜刺塊令出血)。
一曰疙瘩瘟, 發(fā)塊如瘤, 遍身流走, 旦發(fā)夕死是也(急宜用三棱針刺入委中三分出血, 服人中黃散)。
一曰絞腸瘟, 腸鳴干嘔, 水泄不通, 是此類絞腸痧(急宜探吐之, 服雙解散)。
一曰軟腳瘟, 即濕溫癥, 便清泄白, 足腫難移是也, 不可輕下(宜蒼術白虎湯)。 總之, 盛夏濕溫之癥, 即藏疫癘, 一人受之為濕溫, 一方傳遍即為疫癘, 以春夏間濕熱暑三氣交蒸故也。 說B春主厥陰肝木, 秋主陽明燥金, 冬主太陽寒水, 各行其政, 惟春分后秋分前, 少陰君火、少陽相火、 太陰濕土三氣合行其事。 天本熱也, 益以日之暑。 日本烈也, 益以地之濕。
三氣交動, 時分時合。 其分也, 風動于中, 勝濕解蒸, 不覺其苦。
其合也, 天之熱氣下, 地之濕氣上, 人在氣交中無可避, 故病之繁且苛者, 惟夏月為最, 以無形之熱蒸動有形之濕, 即無病人感之亦為患, 況素有濕熱, 或下元虛人, 安得不患濕熱癥乎。
是以其癥忌發(fā)汗, 汗則濕熱混一, 中氣盡傷, 必死。 惟宜分解, 先扶中氣, 使中氣徐領其表里上下分消, 故多愈也。
至若疫氣則邪正混合, 邪勝正衰, 轉(zhuǎn)眼立死。 苦寒則傷胃, 溫補則助邪, 如人中黃之類方合法。
別有瘴疫, 如嶺南春秋時月, 山嵐霧瘴之毒, 中于人, 發(fā)為寒熱溫瘧, 此其瘴毒, 亦從口鼻入也(宜蒼術升麻湯)。
即如南方疫癘亦挾嵐瘴溪源蒸毒之氣者, 其狀熱乘上焦, 病欲來時, 令人迷困, 甚則發(fā)躁狂妄, 或啞而不能言語, 皆由敗血瘀于心, 毒涎聚于脾故也(宜加味柴胡湯、太無神術散)。
夫傷寒之邪, 先行身之背, 次行身之前, 次行身之側, 由外廓而入瘟疫之邪, 直行中道, 流布三焦, 甚者三焦相混, 上行極而下, 下行極而上。
傷寒邪行中久廓, 一表即散; 疫邪行中道, 表之不散。
傷寒邪入胃府, 則腹?jié)M便鞭, 故可攻下; 疫邪布中焦, 散之下收, 下之復合, 此與治傷寒表里諸法, 有何涉哉。 (吳又可溫疫論, 治法精詳, 千古莫易, 雖論疫癥者甚多, 皆莫越其范圍, 故此篇即就其書而裁竄之)。

[脈 法]

《靈樞》曰: 尺膚熱盛, 脈盛躁者, 病溫也。 又曰: 熱病脈靜, 汗已出, 脈盛, 一逆也, 死不治。

《脈經(jīng)》曰: 陽脈濡弱, 陰脈弦緊, 更遇溫氣變?yōu)槲烈摺?

《脈訣》曰: 陰陽俱盛, 病熱之極, 浮之而滑, 沉之散澀, 惟有溫病, 脈散諸經(jīng), 各隨所在, 不可指名。 脈法曰: 溫病二三日, 體熱腹?jié)M頭疼, 食飲如故, 脈直而疾, 八日死。 溫病四五日, 頭痛腹?jié)M而吐, 脈來細而強, 十二日死。 溫病八九日, 頭身不痛, 目不赤, 色不變, 而反利, 脈來澀, 按之不足, 舉之卻大, 心下堅, 十七日死。 溫病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 溫病厥逆, 汗自出, 脈堅強急者死, 虛軟者死。

《得效》曰: 時疫之脈無定據(jù), 隨時審思才得, 未可輕議。

《醫(yī)鑒》曰: 溫病穣穣大熱, 脈細小者死。 溫病下利, 腹中痛甚者死。 又曰: 熱病得汗, 脈安靜者生, 躁急者死, 及大熱不去者亦死。 熱病八九日當汗, 反不得汗, 脈絕者死。

[瘟疫原由癥治]

《三因》曰: 凡時行病者, 冬應寒反暖, 春發(fā)溫疫。 其癥發(fā)熱, 腰痛強急, 腳縮不伸, 胻欲折, 目中生花, 或淅淅憎寒, 復熱。 春合溫反涼, 夏發(fā)燥疫, 其癥身體戰(zhàn)掉, 不能自禁, 或內(nèi)熱口干, 舌破咽塞, 聲嘶。 夏合熱反寒, 秋發(fā)寒疫, 其癥頭重頸直, 皮肉強痹, 或蘊而結核, 起于咽喉頸項之間, 布熱毒于皮膚分肉之中。 秋合涼反陰雨, 冬發(fā)濕疫, 其癥乍寒乍熱, 損傷肺氣, 暴嗽嘔逆, 或體熱發(fā)斑, 喘咳引氣。

《入門》曰: 疫疾, 如有鬼癘相似, 故曰疫癘。 又曰: 春發(fā)瘟疫, 宜葛根解肌湯。 夏發(fā)燥疫, 宜調(diào)中湯。 秋發(fā)寒疫, 宜蒼術白虎湯。 冬發(fā)濕疫, 宜甘桔湯。 表癥, 宜荊防敗毒散。 半表里癥, 宜小柴胡湯。 里癥, 宜大柴胡湯。 宜補、宜散、宜降, 用人中黃丸治之。

《醫(yī)鑒》曰: 感四時不治之氣, 使人痰涎壅盛, 煩熱頭疼身痛, 憎寒壯熱, 項強睛疼, 或飲食如常, 起居如舊, 甚至聲啞, 或眼赤口瘡腮腫喉痹, 咳嗽稠粘噴嚏。

《正傳》曰: 瘟病初癥未端的, 先以敗毒散治之, 看歸在何經(jīng), 隨經(jīng)施治。 又曰: 九味羌活湯治瘟疫, 初感一二日間服之, 大效。 又曰: 凡治溫疫, 切不可作傷寒癥治, 而大汗大下, 但當從手中治, 而用少陽、陽明二經(jīng)藥, 少陽小柴胡湯, 陽明升麻葛根湯, 即二方加減以治之可也。

[瘟疫論]

喻嘉言曰: 人之鼻氣通于天, 故陽中霧露之邪者為清邪, 從鼻息而上入于陽, 入則發(fā)熱頭痛, 項強筋攣, 正與俗稱大頭瘟、蝦蟆瘟符也。
人之口氣通于地, 故陰中水土之邪者, 從飲食濁味, 從口舌而下入于陰, 入則其人必先內(nèi)栗, 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 清便下重, 臍筑湫痛, 正與俗稱絞腸瘟、軟腳瘟符也。
然從鼻從口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 以次分布上下, 故中焦受邪, 因而不治。
中焦不治, 則胃中為濁, 營衛(wèi)不通, 血凝不流, 其釀變即現(xiàn)中焦, 俗稱瓜瓤瘟、 疙瘩瘟等, 則又陽毒膿, 陰毒遍身青紫之類是也。 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若三焦邪混一, 內(nèi)外不通, 臟氣熏蒸, 上焦怫郁, 則口爛齦腫。
衛(wèi)氣前通者, 因熱作使, 游行經(jīng)絡臟腑, 則為膿。
營氣前通者, 因召客邪, 嚏出聲啞咽塞, 熱壅不行, 則下血如豚肝。 然以營衛(wèi)漸通, 故非危候。
若上焦之陽, 下焦之陰, 兩不相接, 則脾氣于中難以獨運, 斯五液注下, 下焦不合, 病難全矣。
治法, 未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 則邪不能入, 此為上也(宜屠蘇飲、太倉公辟瘟丹、 七物赤散)。 邪即入, 則以逐穢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 兼發(fā)解毒。
中焦如漚, 疏而逐之, 兼以解毒。
下焦如瀆, 決而逐之, 兼以解毒。
營衛(wèi)即通, 乘勢追拔,勿使U滋延蔓可也。

[大頭瘟癥治]

王海藏曰:大抵足陽明邪火太盛為實, 少陽相火為熾, 濕熱為腫, 木盛為通, 多在少陽, 或在陽明。 陽明為邪, 首大腫。 少陽為邪, 出于耳之前后。

《精義》曰: 大頭瘟初發(fā)狀如傷寒, 五七日之間, 乃能殺人。

又曰: 大頭瘟, 俗謂之時毒, 常搐通氣散于鼻中, 取十余嚏作放。 若搐藥不嚏, 不治。 如嚏出膿血, 治之易愈。 每日用嚏藥三五次, 以泄毒, 此是良法。 左右看病之人, 亦日用搐藥, 必不傳染。

又曰: 經(jīng)三四日不解, 宜荊防解毒散。 七八日大小便通利, 頭面腫起高赤, 宜托里消毒散, 兼針砭出血, 泄其毒氣。 十日外, 不治自愈。 若五日以前, 精神昏亂, 咽喉閉塞, 語音不出, 頭面大腫, 食不知味者, 必死。

丹溪曰: 大頭瘟, 此熱氣在高巔之上, 切勿用降藥。

《入門》曰: 大頭瘟治法, 當先緩而后急。 先緩者, 邪見于無形之處, 至高之分, 當用緩緩徐徐服之, 寒藥則用酒浸酒炒皆是也。 后急者, 邪氣入于中有形質(zhì)之所, 此為客邪, 故須急急去之。 又曰: 服藥俱仰臥, 使藥氣上行。

又曰: 東垣普濟消毒飲子最妙,人中黃丸亦妙。

[瘟疫熱病不治癥]

《靈樞》曰: 此癥不可治者有九: 一汗不出, 大顴發(fā)赤, 噦者死; 二泄而腹?jié)M甚者死; 三目不明, 熱不已者死; 四老人小兒, 熱而腹?jié)M者死; 五汗不出, 嘔而下血者死; 七咳而衄, 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 八髓熱者死; 九熱而痙者死。 痙者, 股折瘛瘲齒噤齘也。

治瘟疫方四十七

醫(yī)學招聘網(wǎng)
達原飲 [總治] 檳榔二錢 厚樸知母 白芍 黃芩各一錢 草果 甘草各五錢
白虎湯 [未表]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大承氣湯 [入胃] 大黃 芒硝枳實 厚樸
舉斑湯 [透斑] 當歸 赤芍各一錢 穿山甲二錢 柴胡 白芷各七分 升麻 五分
瓜蒂散 [不吐] 山梔二錢 赤小豆一錢二分 瓜蒂一錢如無淡豉二錢代 水煎 分二服, 緩下。
清熱解肌湯 [發(fā)表] 葛根三錢黃芩 赤芍各錢半 甘草一錢
三消飲 [余邪]
人參白虎湯 [正微] 人參 石膏知母 甘草 梗米
大柴胡湯 [治里]
香蘇散 [疏利] 香附三錢 蘇葉二錢半 陳皮一錢半 蒼 術 甘草各一錢姜三片 蔥白二個
柴胡清燥湯 [郁陽] 當歸 白芍生地 陳 皮 花粉 知母 甘草 柴胡 燈心
調(diào)胃承氣湯 [宿垢]
茵陳蒿湯 [胃熱] 茵 陳二錢 大黃五錢 山梔一錢 姜三片
桃仁承氣湯 [瘀血] 桃仁十八粒 大黃四錢 芒硝二錢 甘草 桂枝各一錢
犀角地黃湯 [下血后] 地黃一兩犀角 白芍 丹皮各錢
黃龍湯 [元脫] 人參 大黃 芒硝 厚樸 枳實 甘草
當歸生脈散 [又] 人參 五味子 麥冬
清燥養(yǎng)榮湯 [下后] 知母 花 粉當歸 白芍 生地 陳皮 燈心 甘草
柴胡養(yǎng)榮湯 [余熱] 柴胡 黃芩陳 皮 甘草 生地 當歸 白芍 厚樸 大黃 枳實 姜
瓜貝養(yǎng)榮湯 [痰飲] 瓜蔞 貝母花粉 當歸 白芍 知母 蘇子 橘紅
小柴胡湯 [邪入血海]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姜
檳榔順氣湯 [疫痢] 大黃 厚樸枳實 檳榔 白芍 生姜
上清散 [感冒] 元參 薄荷 荊芥 甘草 歸尾 熟軍 桔梗 陳皮 黃芩 枳殼 川芎
普濟消毒飲子 [大頭瘟] 酒黃連酒黃芩各五錢 人參三錢 陳皮 桔梗 元 參 柴胡 甘草二各錢 牛蒡子 馬勃 板藍根如無用青黛 連翹各一錢 升麻 姜 蠶各五分 共為末, 取一半, 白湯調(diào)和, 時時呷之。
一半蜜丸, 彈子大, 每丸, 細嚼, 白湯送下。 或加防風、薄荷、川芎、當歸, 共銼, 取末一兩, 水煎, 分二三次服之亦可。 腫甚宜砭刺出血。 泰和二年四月, 民多疫癘, 初覺憎寒, 或發(fā)熱, 或不熱身重, 次傳頭面腫甚, 目不能開, 上喘, 咽喉不利, 舌干口燥。
俗云: 大頭天行, 染之多死。 東垣曰: 身半以上, 天之氣也。 身半以下, 地之氣也。 此邪熱客于心肺之間, 上攻頭面, 而為腫甚, 遂制一方, 名曰普濟消毒飲子, 服之皆愈, 人謂之仙方。
沈氏頭瘟湯 [又] 川芎一錢 桔梗防風 荊芥穗各一錢半 柴胡七分 黃芩歸尾 各二錢 此余自制方也。 用以治大頭瘟初起一兩日者, 無不愈。 陽明邪盛者, 加葛根、 厚樸各錢半。
荊防敗毒散 [捻頭] 羌活 獨活柴胡 前胡 人參 桔梗 枳殼 茯苓 川 芎 荊芥 薄荷 人中黃 大力子各一錢防風一錢半 緩服。 加金汁一匙尤妙。
生犀飲 [瓜瓤] 黃土五錢 犀角二錢 川連 蒼術各一錢 金汁半杯沖 岕 片茶葉一大撮 日三夜二服。
清熱解毒湯 [楊梅] 人參 黃連黃芩 白芍 生地各三錢 石膏 羌活 知母 生姜各二錢 甘草一錢半 升麻 葛根各一錢 水一斗, 煎五升, 每服一升, 分日三夜二服。
人中黃丸 [又] 大黃三兩 人中黃如無坑垢代之 蒼術麻油炒 桔梗各二兩人參 黃連 防風各五錢 香附姜汁拌不用炒一兩半 神#糊丸, 氣虛四君子湯下, 血虛四物湯下, 痰甚二陳湯下, 熱甚童便下, 通用清熱解毒湯下, 二三服。
人中黃散 [疙瘩] 辰砂 雄黃各錢半 人中黃一兩 每末二錢, 薄荷、 桔梗湯下, 日三夜二服。
雙解散 [絞腸] 麻黃 薄荷 白芍 當歸 大黃 防風 芒硝 連翹 川芎各 五錢 黃芩 桔梗 石膏各一兩 甘草二兩 荊芥 山梔 白術各五錢 滑石三兩以上 名防風通圣散。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以上天水散。 將通圣、天水二散各一半, 和為粗末, 每周二兩, 水煎, 加姜三片, 蔥白二個熱服取汗, 即名雙解散。
九味羌活湯 [初感] 羌活 防風各錢半 蒼術 川芎 黃芩 白芷 生地各 錢二分 細辛 甘草各五分 棗二 蔥白二
升麻葛根湯 [總治] 葛根二錢升麻 白芍 甘草各一錢 姜二 蔥白二
葛根解肌湯 [春疫] 葛根三錢黃芩二錢 赤芍錢半 桂枝一錢 甘草八分麻 黃五分 姜 棗
調(diào)中湯 [夏疫] 大黃一錢半 黃芩 白芍 葛根 桔梗 赤苓 本 白術 甘草各一錢
蒼術白虎湯 [秋疫] 蒼術 石膏知母 甘草 梗米
甘桔湯 [冬疫] 甘草 桔梗
大柴胡湯 [里癥]
托里消毒散 [大頭瘟] 銀花 陳皮各三錢 鹽黃* 花粉各二錢 防風當歸 川芎 白芷 桔梗 厚樸 角刺炒穿山甲炙各一錢
蒼術升麻湯 [瘴疫] 蒼術一錢半半夏一錢 厚樸 陳皮 枳實 桔梗 川芎 升麻 柴胡 木通各七分 黃連 黃芩 木香 甘草各五分 姜三
加味柴胡湯 [又] 柴胡二錢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枳殼 大黃各一錢 姜三 棗二
太無神術散 [又] 蒼術三錢 陳皮 厚樸各二錢 石菖蒲 藿香 甘草各一錢 姜三 棗二 一方無菖蒲, 有香附, 名神術散氣散。 此專主山嵐瘴氣之妙方也。
屠蘇飲 [預防] 白術兩八錢 大黃 桔梗 川椒 肉桂各兩半 虎杖根兩二 錢 川烏六錢 共銼, 盛絳囊, 十二月晦, 沉井中, 正月朔日早取藥, 入一瓶清酒中煎數(shù)沸, 東向飲之, 從少至老飲一杯, 其余還沉井中, 取水飲之。
太倉公辟瘟丹 [又] 蒼術八兩白術 烏藥 黃連 羌活各四兩 川烏 草烏 細辛 紫草 防風 獨活 本 白芷香附 當歸 荊芥 肉桂 甘松 三奈 白芍 干姜 麻黃 皂角 甘草各二兩 麝香三錢牛 棗肉丸, 彈子大, 每取一丸, 燒之。
七物赤散 [又] 丹砂另研 川烏炮各一兩 花粉七錢半 細辛 羊躑躅 炮姜 白術各五錢 每末五分, 溫酒下。 取汗解再服一錢。
通氣散 [搐鼻] 元胡索錢半 皂角 川芎各一錢 蘆五分 躑躅花二分半 用紙捻蘸藥, 搐于鼻中取嚏, 日三五次。 雄黃散 [涂鼻] 雄黃末水調(diào), 以筆濃蘸, 涂鼻竅中, 雖與病人同床, 亦不相染。 初洗面后, 及臨臥點之。
太乙流金散 [佩燒]  羊角一兩雄黃 礬石 鬼箭羽各七錢半 為粗末, 三角絳囊盛一兩, 帶心前, 并掛戶上。 又青布裹少部B, 中庭燒之。

邪祟病源流

邪祟, 內(nèi)外因俱有病也。 其因于內(nèi)者, 若癲邪、郁冒、卒死等癥,皆緣自己元神不守, 恍恍惚惚, 造無為有, 如有見聞, 乃極虛之候, 非真為鬼邪所侮也。 其因于外者, 若十疰、五尸、中惡、客忤、鬼擊、鬼打、鬼排、 鬼魅、鬼魘、尸厥等癥, 皆實有邪祟為患, 不問其人虛實強弱, 皆能犯之, 性命懸于呼吸, 不速救, 俱能殺人。 玆故條列之。

何謂癲邪? 凡人氣血衰耗, 元精不固, 或挾痰火, 瞀亂心神, 遂至視聽言動, 悉乖常度, 似癲非癲, 似醉非醉, 歌泣吟笑, 不一其態(tài), 妄言妄見, 多生恐怖, 斯真元虛之極矣(宜歸神丹、加減鎮(zhèn)心丹)。 

何謂郁冒? 凡人汗出太甚, 或血少, 氣并于血, 陽獨上而不下, 氣壅滯而不行, 雖平時無疾, 身忽如死, 不能引動, 目閉口呆, 不知人事, 即微知人, 亦惡聞聲響, 若有鬼神捕之, 須臾氣過血還, 即便蘇寤, 若眩冒然者, 婦人多有此癥(宜白微湯、倉公散)。

何謂卒死? 即《靈樞》三虛、三實之說是也。 三虛者, 乘年之衰, 逢月之空, 失時之和, 因為惡風所傷。 逢年之盛, 遇月之滿, 得時之和, 雖有賊風邪氣, 不能危之。 而三虛相搏者, 必見有五色非常之鬼, 遂致暴病卒亡, 亦皆由元神不完之故。 故其卒死之時, 口張目開, 手撒遺尿, 皆虛象也, 治必補氣。 間亦有壯實人而卒死者, 必目閉口噤手拳, 此為有異, 治又當散表, 不得用補藥(宜備急丸、清心丸、至寶丹)。 以上皆內(nèi)因病。

何謂十疰、 五尸? 氣疰、勞疰、鬼疰、冷疰、食疰、尸疰、水疰、土疰、生人疰、死人疰, 此謂十疰。 飛尸、遁尸、沉尸、風尸、注尸, 此謂五尸。 十疰、五尸, 為病相似, 或因人死三年之外, 魂神化作風塵, 著人成病。 或逢年月之厄, 感魑魅之精, 因而癘氣流行身體, 令人寒熱交作, 昏昏默默, 不能的知所苦, 積久委頓, 漸成癆瘵, 肌肉盡削, 以至于死, 死后復傳疰他人, 慘至滅門, 可勝痛矣(宜十疰丸、桃奴丸、八毒赤散、太乙神精丹)。

何謂中惡? 凡人偶入荒古廟郊野冷廁, 及人跡罕到之處, 忽見鬼物, 口鼻吸著鬼氣, 卒然昏倒, 不省人事, 四肢厥冷, 兩手握拳, 口鼻出清血白沫, 狂言驚忤, 與尸厥略同, 但腹不鳴, 心腹俱暖為異耳。 慎勿輕動其尸, 速令眾人圍繞, 打鼓燒火, 燒麝香、安息香, 俟蘇方可移歸, 服藥治之(宜桃奴丸、太乙神精丹)。 何謂客忤? 即中惡之類, 多于道路得之, 亦由感觸邪惡之氣, 故即時昏暈, 心腹絞痛脹滿, 氣沖心胸, 不速治, 亦能殺人, 當急取鹽如雞子大部B, 青布裹, 燒赤, 納酒中, 頓服, 當吐出惡物, 然后服藥(宜備急丸、太乙神精丹)。

何謂鬼擊、鬼打、鬼排? 卒著鬼氣, 如刀刃刺擊, 或如杖打之狀, 胸腹間痛不可按, 排擊處亦痛, 甚則吐衄下血, 此等病, 皆來之無漸, 卒然而死者也(宜朱犀散、 太乙神精丹)。

何謂鬼魅? 或為邪祟附著于體, 沉沉默默, 妄言譫語, 乍寒乍熱, 心腹?jié)M, 手足冷, 氣短, 不能食飲(宜八毒赤散、蘇合香元)。 或為山林窮谷妖迷亂, 精神減少, 日漸蠃瘦, 能言未然禍福, 毫發(fā)皆驗, 人有念起, 即知其故(宜辟邪丹、蘇合香元)。 或婦女與鬼邪相交, 每與交時, 神思昏迷, 口多妄語, 醒則依然如故, 面色嬌紅, 日久腹中作痞, 如抱甕然, 各曰鬼胎, 須服藥下之(宜先服紫金錠, 再服回春辟邪丹)。

何謂鬼魘? 人睡則魂魄外游, 或為鬼邪魘屈, 其精神弱者, 往往久不得寤, 至于氣絕, 此癥于客舍冷房中得之為多, 但聞其人夢中吃吃作聲, 便叫喚, 如不醒, 乃鬼魘也, 不得近前急喚, 但痛咬其足跟, 及大拇指甲邊, 并多唾其面, 若本有燈, 不可滅, 若本無燈, 不可用燈照, 如再不蘇, 移動處些子, 徐喚之, 以筆管吹兩耳, 以半夏、 皂角末吹鼻中, 蘇后服藥治之(宜雄朱散)。 其有鬼魘及卒鬼擊, 血漏腹中, 煩滿欲死者, 雄黃末吹鼻中, 又酒調(diào)一錢服之, 日三, 能化血為水。

又有夢中被鬼刺殺排擊, 忽吐衄下血, 甚而九竅皆血者, 急須治之(宜獨活散)。 何謂尸厥? 凡人卒中邪惡, 與臟氣相逆忤, 忽手足厥冷, 頭面青黑, 牙關緊閉, 腹中氣走如雷鳴, 聽其耳中, 如微語聲者, 即是尸厥。 言如死尸, 只脈動, 心胸暖氣不絕耳, 急以菖蒲汁灌之, 再服藥(宜還魂湯、朱犀散)。 以上皆外因病, 然邪必乘虛而入, 茍元精充足, 陽氣壯盛, 亦未見邪祟之能為禍也。 故凡遇此等癥者, 審知其虛, 必以補元為主。 審知其邪, 必以通神明, 去鬼惡為主。 其有挾寒、挾火、挾食、挾痰者, 又當兼治之, 而自無弗愈矣。

[脈 法]

《內(nèi)經(jīng)》曰: 厥逆連臟則死, 連經(jīng)則生。 注云: 連臟者, 神去故也。

《千金》曰: 脈來遲伏, 或如啄, 乃邪脈也。 若脈來弱, 綿綿遲伏, 或綿綿不知度數(shù), 而顏色不變, 此邪病也。 脈來乍大乍小, 乍短乍長, 為禍祟脈也。 兩手脈浮, 浮細微, 綿綿不可知, 但有陰脈亦細綿綿, 此為陰蹺、陽蹺之脈, 此亡人為祟也。 脈來洪大而弱者, 此社祟也。 脈來沉沉澀澀, 四肢重者, 土祟也。 脈來如飄風, 從陰趨陽者, 風邪也。 一來調(diào), 一來速者, 鬼邪也。

《脈經(jīng)》曰: 尸厥呼之不應, 脈絕者死, 反小者死。 又曰: 卒中惡, 腹大, 四肢滿, 脈大而緩者生, 緊大而浮者死, 緊細而微者亦生。

《得效》曰: 欲知祟害, 心脈虛散, 肝脈洪盛, 或浮沉長短大小無定, 或錯雜不倫。

《綱目》曰: 疰脈浮大可治, 細數(shù)難治。

《精義》曰: 若脈沉沉澤澤, 四肢不仁者, 亡祟也。 或大而弱??者, 社祟也。 脈來乍大乍小, 乍短乍長者, 則鬼祟也。

《回春》曰: 有人得病之初, 便譫語發(fā)狂, 六部無脈, 然切大指之下, 寸口之上, 卻有動脈, 此謂之鬼脈, 乃邪祟為之也。

[邪祟癥治]

《內(nèi)經(jīng)》曰: 邪客于手足少陰(心、 腎)、太陰(肺、脾)、足陽明(胃)之絡, 此五絡, 皆會于耳中, 上絡左角, 五絡俱竭, 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 其狀若尸, 名曰尸厥, 以竹管吹兩耳即蘇。

《綱目》曰: 凡尸厥、郁冒、卒中、卒死之類, 皆當發(fā)表。

仲景云: 郁冒欲解,必大汗出是也。

《本事》曰: 郁冒由血少氣并者, 亦名血厥。

《遺篇》曰: 凡暴亡, 不出一時可救之, 雖氣閉肢冷, 若心腹溫, 鼻微溫, 目中神彩不轉(zhuǎn), 口中無涎, 舌與陰卵不縮者, 皆可治。 立齋曰: 鬼胎癥, 因七情相干, 脾胃虧損, 氣血虛弱, 行失常道, 沖任乖違而致之者, 乃元氣不足, 病氣有余也。 若見經(jīng)候不調(diào), 就行調(diào)補, 庶免此癥, 治法以補元氣為主, 而佐以雄黃丸之類行散之。

《濟陰綱目》曰: 一婦人經(jīng)閉八月, 肚腹?jié)u大, 面色或青或黃, 用胎癥之藥, 不效。 余診視之曰: 面青脈澀, 寒熱往來, 肝經(jīng)血病也。 面黃腹大, 少食體倦, 脾經(jīng)血病也。 此郁怒傷脾肝之病, 非胎也。 不信, 仍用治胎散之類不驗, 余用加味歸脾、逍遙二藥, 各二十余劑, 諸癥稍愈。 彼欲速效, 遂服通經(jīng)丸, 一服下血昏潰, 自汗惡寒, 手足逆冷, 嘔吐不食, 余用人參、炮姜二劑漸愈。

[卻邪導引法]

《保生秘要》曰: 用一指認真點尻尾穴, 而行泄法, 后二指由胸至脅分之。

[運 央B]

《保生秘要》曰: 守黃庭或關元, 注念太乙救苦默咒, 以正其心, 邪自不見。

治邪祟方二十二

歸神丹 [癲邪] 朱砂二兩入豬心內(nèi)燈草縛定酒蒸二炊久另研 人參 棗仁茯神當歸各二兩 琥珀另研 遠志姜汁制龍齒各一兩 金箔 銀箔各二十片 酒糊丸,
每服九丸至二九丸, 麥冬湯下。
此方兼治癲癇, 乳香、人參湯下。 又治多夢不睡, 棗仁湯下。
加減鎮(zhèn)心丹 [又] 黃耆 天冬酒當歸 熟地各一兩半 麥冬 生地 山藥
神各一兩 五味子 姜遠志 人參各五錢蜜丸, 另將朱砂一錢為衣,
酒或米飲下五七十丸。
白微湯 [郁冒] 白微 當歸各一兩 人參五錢 甘草二錢半 每粗末五錢, 水煎, 溫服。
倉公散 [又] 藜蘆 瓜蒂 雄黃白礬 等分, 為末, 取少部B吹入鼻中。
備急丸 [卒死] 大黃 巴霜 干姜各二兩 蜜和, 杵千下為丸,卒死者熱酒化下三丸, 口噤者灌之, 溫水亦可, 能下咽即治。此方乃急劑也, 張易老名為獨行丸。
牛黃清心丸 [又] 山藥七錢 甘草五錢 人參 神# 炒蒲黃各二錢半 犀角二錢 肉桂 大豆黃卷炒焦 阿膠各錢七分半 白芍 朱砂飛 麥冬 當歸 黃芩防風 白術各錢半 柴胡 桔梗 杏仁 茯苓 川芎各錢二分半 牛黃錢二分 羚羊角 麝香冰片各一錢 雄黃八分 白斂 炮姜各七分半 金箔百二十方 留四十方為衣 蒸棗肉研, 加煉蜜為丸, 每丸重一錢, 每服一丸, 溫水送下。
至寶丹 [卒死] 犀角 朱砂 雄黃 琥珀 玳瑁各一兩 牛黃五錢 冰片麝香各錢半 金箔五十片以半為衣 銀箔三十片 安息香酒濾去渣土一兩, 熬膏為丸,
每重一錢, 每服一丸, 參湯下, 日二三服。 少加蜜丸亦可。
十疰丸 [尸疰] 雄黃 巴霜各一兩 人參 麥冬 細辛 桔梗 附子 皂莢川椒 甘草各五錢 蜜丸, 每五丸, 溫水下。 此方并能治一切鬼氣。
桃奴丸 [中惡] 桃奴七個另研玳瑁鎊細末一兩  安息香去渣一兩 上三味,
同入銀石器熬成膏。朱砂 犀角各五錢琥珀 雄黃各三錢 麝香 冰片 牛黃各二錢 桃仁十四個麩炒 安息膏和丸, 芡實大, 陰干, 密器封固, 安置靜室中, 每一丸, 人參湯下。
八毒赤散 [鬼附] 雄黃 朱砂礬石 丹皮 附子 藜蘆 巴霜各一兩 蜈蚣一條 蜜丸, 小豆大, 冷水吞下十丸。 此方能治人一切染著鬼病。
太乙神精丹 [客忤] 丹砂 曾青雄黃 雌黃 磁石各四兩 金牙二兩半 將丹砂、二黃醋浸, 曾青酒浸, 紙封, 曬百日, 各研極細, 醋拌干濕得宜, 納土釜中,六一泥固濟, 安鐵腳環(huán)上, 高搘起, 以漸放火, 其火勿靠釜底, 一周時, 候冷出之。
其藥精飛化, 凝著釜上, 五色者上, 三色者次, 一色者下, 但如雪光潔者最佳。
若飛不盡, 再著火如前, 以雞翎掃取, 棗肉和丸, 黍米大。 平旦空心服一丸, 漸加一丸, 以知為度。 服此者, 五日內(nèi)必吐利, 過則自安。 初服如黍米, 漸一丸, 至小豆大而止, 不得更大。 若服藥悶亂, 防己湯飲之即安。 若欲解殺藥, 吃爛煮肥豬肉。 作土釜法, 取瓦盆二個, 可受二斗部B者, 以甘土涂其內(nèi), 令極干。
作六一泥法, 赤石脂牡蠣、滑石、黃礬、蚯蚓泥各二兩, 以好醋和甘土裹石脂等四種, 火?一伏時, 取出, 與蚯蚓屎同為末, 醋和如稠粥用之。
凡合此藥, 以四時旺相日, 天氣明, 齋戒沐浴合之, 治一切鬼氣病, 無不應驗。
久瘧變腫垂死者, 服一丸即吐差, 亦治瘧母。 癥瘕積聚, 服一丸, 漿飲送下。
諸卒死, 心下微溫者, 抉開口, 以漿飲調(diào)一刀圭與服。
以絳囊盛九刀圭, 系臂上, 以辟瘴疫時邪, 最妙。
朱犀散 [鬼擊] 犀角五錢 朱砂麝香各二錢半 每末二錢, 新汲水調(diào)灌。
蘇合香元 [鬼魅] 木香 沉香麝香 丁香 檀香 安息香熬膏 白術 犀角
香附 蓽撥 朱砂半為衣各二兩 乳香冰片 蘇合油入安息膏內(nèi)各一兩 安息膏丸,
每兩分作四十丸, 每取二三丸, 水酒任下。
辟邪丹 [又] 赤茯神 人參 鬼箭羽 菖蒲 遠志肉 白術 蒼術 當歸各一兩 桃奴五錢 朱砂 雄黃各三錢 牛黃麝香各用一錢 酒糊丸, 金箔為衣,
每丸如龍眼大, 臨臥, 木香湯下。
凡服此藥者, 諸邪鬼惡自然不敢近, 若更以絳囊盛五七丸懸身上并床帳中, 更妙。
紫金錠 [鬼胎] 五倍子去蟲土三兩 山茨菇去皮焙二兩 大戟洗焙兩半 千金子去皮油一兩 麝香三錢 糯米粥杵千下丸, 每一料分作四十錠, 每服半錠, 病重者一錠, 薄荷湯下。 一名太乙紫金丹。
回春辟邪丹 [又] 虎頭骨二兩朱砂 雄黃 鬼臼 蕪荑 藜蘆 鬼箭羽雌黃各一兩 蜜丸, 彈子大, 囊盛一丸, 系臂上, 又于病者戶內(nèi)燒之, 一切邪鬼不敢近。
此方兼治瘟疫, 并治男婦與鬼交者。
雄朱散 [鬼魘] 牛黃 雄黃各一錢 朱砂五分 每末一錢, 于床下燒之,再以一錢, 酒調(diào)灌下。
獨活散 [又] 獨活 升麻 川斷地黃各五錢 桂皮一錢 每末二錢, 白湯調(diào)下, 日二服。
還魂湯 [尸厥] 麻黃三錢 杏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肉桂 甘草各一錢 水煎,
口噤者, 抉開口灌之, 藥下即醒。 一名追魂湯。 兼治中惡客忤, 鬼擊, 飛尸奄忽,口噤氣絕。
雄黃丸 [鬼胎] 雄黃 鬼臼 莽草 丹砂 巴霜 獺肝各五錢 蜥蜴一枚炙蜈蚣一條炙 蜜丸, 梧子大, 每服二丸, 空心, 溫酒下, 日二服, 即當利。
如不利,加至三丸, 初下清水, 次下蟲如馬尾狀無數(shù), 病極者下蛇蟲, 或如蝦蟆卵、雞子,或如白膏, 或如豆汁, 其病即除。 此方專治鬼胎腹痛。
班元丸 [又] 專治惑于妖魅, 狀如癥瘕, 并治一切氣血痛亦效。班去頭足翅炒元胡索炒各三錢 糊丸, 酒下, 或為末溫酒調(diào)下五分, 以胎下為度。
加味歸脾丸 [又]
加味逍遙散 [又]


點擊查看:<<沈氏尊生書>>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