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西醫(yī)融合觀
病案1 溫熱病后陰虛液涸(重癥遷延性
肺炎)
張XX,女,1歲,因
發(fā)熱咳嗽已五日,于1959年1月24日住某醫(yī)院。
住院檢查摘要:體溫38℃,皮膚枯燥,消瘦,色素沉著,夾有紫瘢,口四周青紫,肺叩濁,水泡音密聚,心音弱,肝大3公分。血化驗:白細胞總數(shù)4,200/立方毫米,中性61%,淋巴39%,體重4.16公斤。診斷:1.重癥遷延性肺炎。2.三度
營養(yǎng)不良。3.貧血。
病程與治療:入院表現(xiàn)精神萎靡,有時煩躁,咳嗽微喘,發(fā)熱,四肢清涼,并見拘緊現(xiàn)象,病勢危重,治療一個半月,雖保全了生命,但
褥瘡形成,肺大片實化不消失,體重日減,使用各種抗菌素已一月之久,并多次輸血,而病兒日沉困,白細胞總數(shù)高達38,400/立方毫米,轉為遷延性肺炎,當時在治療上非常困難。于三月十一日請蒲老會診,證見肌肉消瘦,形槁神呆,咽間有痰,久熱不退,脈短澀,舌無苔,屬氣液枯竭,不能榮五臟,濡筋骨,利關節(jié),溫肌膚,以致元氣虛怯,營血消爍,宜甘溫咸潤生津,并益氣增液。
處方:干
生地四錢、清
阿膠三錢(另烊)、
麥門冬二錢、炙
甘草三錢、白
芍藥三錢、生
龍骨三錢、生
牡蠣四錢、制
龜板八錢、灸
鱉甲四錢、臺
黨參三錢、
遠志肉一錢五分、濃煎300毫升,
雞子黃一枚另化沖,
童便一小杯先服,分二日服。
連服三周后,大便次數(shù)較多,去干地、童便,加
大棗三枚(劈),
浮小麥三錢,再服二周痰尚多,再加
膽星一錢,
天竺黃二錢。
自服中藥后,病情逐漸好轉和恢復。1.不規(guī)則發(fā)熱于二周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2.肺大片實化逐漸消失;3.用藥一周后,褥瘡消失,皮膚滋潤,色素沉著減退,一個半月后,皮下脂肪漸豐滿;4.體重顯著增加;5.咳嗽痰壅消失;6.食欲由減退到很好;7.由精神萎靡,轉為能笑、能坐、能玩。于同年五月八日痊愈出院。
按:吳鞠通說:“溫病后,一以養(yǎng)陰為主,飲食之堅硬濃厚者,不可驟進,間有陽氣素虛之體質,熱病一退,即露舊虧,又不可固執(zhí)養(yǎng)陰之說,而滅其陽火,故本論(《溫病條辨》)中焦篇,列益胃、增液、清燥等湯,下焦篇,列復脈、三甲、五汁等復陰之法,乃熱病調理之常理,下焦篇,又列建中、
半夏、
桂枝數(shù)法,以為陽氣素虛,或誤傷涼藥之用,乃其變也”。由此可見溫熱病后調理,養(yǎng)陰復陽,全在醫(yī)者知其常變。本例屬溫病久羈,氣陰兩傷,遷延兩月之久,已成陰虛液涸虛怯之危候,非大劑三甲復脈法甘溫咸潤之品并用,不足以填補其虛,若不長期堅持以“陽不足者溫之以氣,陰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則難達到效果,故本例服藥二周后虛熱始退,一個半月后氣液始充,形神始復。
討論
本例病案是一個有名的病案,選之《蒲輔周醫(yī)案》,高輝遠等整理,中醫(yī)研究院主編(內部發(fā)行),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2年出版。由于時間距今較久,病歷書寫不甚規(guī)范,給討論帶來一定困難。
本病例患兒1歲,西醫(yī)診斷為:1.重癥遷延性肺炎。2.三度營養(yǎng)不良。3.貧血。因發(fā)熱咳嗽已五日于1959年1月24日住某醫(yī)院。入院表現(xiàn)精神萎靡,有時煩躁,咳嗽微喘,發(fā)熱,四肢清涼,并見拘緊現(xiàn)象,病勢危重,治療一個半月,雖保全了生命,但褥瘡形成,肺大片實化不消失,體重日減,使用各種抗菌素已一月之久,并多次輸血,而病兒日沉困,白細胞總數(shù)高達38,400/立方毫米,轉為遷延性肺炎?梢钥闯鲞@是一個感染(Sepsis或MODS)引起的異常消耗過程。
于三月十一日請蒲老會診,見肌肉消瘦,形槁神呆,咽間有痰,久熱不退,脈短澀,舌無苔,屬氣液枯竭證,與西醫(yī)的檢查“褥瘡形成,肺大片實化不消失,體重日減……病兒日沉困,白細胞總數(shù)高達38,400/立方毫米,轉為遷延性肺炎”綜合在一起分析,中醫(yī)認為:本例屬溫病久羈,氣陰兩傷,遷延兩月之久,已成陰虛液涸虛怯之危候。西醫(yī)認為:嚴重長期感染例如Sepsis或者MODS常伴有嚴重營養(yǎng)不良,這是因為:①持續(xù)性高代謝,耗能往往大于實際需要,代謝率可達正常的1.5倍以上,耗能大于能量的實際需要。②耗能途徑異常,Sepsis或MODS通過大量分解蛋白,主要是肌蛋白獲得能量,被消耗的主要是支鏈
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被蓄積并參與Sepsis的其它病理學過程,
胰島素抵抗與三羧酸循環(huán)障礙導致糖利用障礙。③“自噬代謝”補充外源性營養(yǎng)物不能有效地阻止自身消耗,所以輸血或補充營養(yǎng)不能糾正營養(yǎng)不良的進展。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導致肌肉萎縮,精神萎靡,形槁神呆,褥瘡形成,體重日減,抵抗力下降,感染不易恢復,同時有肺炎,出現(xiàn)肺大片實化不消失,咽間有痰,久熱不退等。此時,營養(yǎng)不良是主要矛盾。
在Sepsis和MODS后期,由于肌蛋白的大量消耗,肌細胞中的鎂也會發(fā)生異常,由于鎂具有廣泛而重要的生理功能,與鈣和鉀的代謝密切相關,所以陰虛諸證與機體肌蛋白消耗,鎂、鈣、鉀離子紊亂,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酶系統(tǒng)紊亂相關聯(lián)。當陰虛恢復時,機體各器官系統(tǒng)以及肌組織的恢復,首先需要酶系統(tǒng)的功能要恢復,必須增加鎂、鈣、鉀、銅、錳等元素的攝入量。在酶系統(tǒng)恢復后,進入體內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才能被充分利用,陰虛狀態(tài)才能被糾正。許多病后虛弱狀態(tài),西醫(yī)采用輸血、腸內外加強營養(yǎng)等各種方法治療無效,中醫(yī)辨證為肺
胃陰虛、肝
腎陰虛,不用輸血,不用特別加強營養(yǎng),取得滿意效果,其道理就在于:鱉甲、龜板、牡蠣、阿膠、
雞蛋黃不僅含有豐富的鎂、鈣、鉀、銅、錳等元素,含有豐富的骨膠原以及
天冬氨酸、蘇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多種必須氨基酸,還有各種優(yōu)質蛋白等,這些物質對于陰虛狀態(tài)的恢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些離子以與有機質結合的形式存在,有利于機體吸收及利用。對于治療陰虛生內熱、
陰虛動風也符合現(xiàn)代醫(yī)學的理論及實踐。多種必須氨基酸、各種優(yōu)質蛋白與鎂、鈣、鉀、銅、錳等元素的有機組合有利于:1.無機鹽的吸收及利用,許多無機鹽必須與蛋白質結合才能被吸收和利用,
硫酸鎂口服,鎂離子不能被吸收反而引起
腹瀉就是例子;2.鎂、銅、錳等與比例合適的氨基酸、蛋白質才能組成酶系統(tǒng);3.鎂、鈣、鉀等的合適比例有利于維持離子間的平衡,有利于解除神經(jīng)-肌肉的功能失衡狀態(tài)。(參考虛弱-慢性期綜合征)
現(xiàn)代
藥理學證明,具有強心、補腎、調整性機能、免疫、補血等功能的“復脈系列諸方”(復脈湯、加減復脈湯、一甲、二甲、三甲復脈湯、大定珠湯)中鎂、
鋅、鐵、錳、鈷、硒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配伍科學是其療效奇特的關鍵。
中醫(yī)認為:本例“已成陰虛液涸虛怯之危候,非大劑三甲復脈法甘溫或潤之品并用,不足以填補其虛”,故本例服藥二周后虛熱始退,一個半月后氣液始充,形神始復。在治療方面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理論完全相符。(參考
熱耗真陰-異常消耗證態(tài))
病案2? 使用中醫(yī)藥干予感染性MODS的探討
SIRS(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是急性危重癥中連續(xù)的病理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SIRS是MODS的前驅表現(xiàn)。以感染為例,若單一系統(tǒng)器官感染未能得到控制,則炎癥介質將會過度釋放,導致炎癥失控,進而發(fā)展為MODS,甚至出現(xiàn)MOF(多臟器衰竭),死亡率極高,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臨床中我們體會這類病應當以綜合治療為主,特別是中醫(yī)藥的干予,對控制病情的發(fā)展有很大潛力,F(xiàn)報告一成功病例。
病例介紹:患者李某,男,36歲,農民。因發(fā)冷、發(fā)熱伴進行性消瘦月余,痰中帶血并左眼腫痛1周,于2000年11月29日19時50分由當?shù)蒯t(yī)院轉來我急診搶救室。患者1月前不明原因發(fā)冷發(fā)燒,夜重,無汗,體溫波動在36.4℃~39.0℃以上,輕咳。曾自服利君沙、
阿莫西林、靜滴先鋒霉素、
克林霉素等無效。病后3~4天當?shù)蒯t(yī)院檢查后以“
糖尿病”收入院治療,仍無效。病情日漸加重,食呆納差,消瘦較快,病后體重下降約30kg,極度乏力,轉來時已臥床不起。轉來前1周出現(xiàn)棕紅色粘痰,左眼腫痛、怕光、淚液增多,全身肌肉疼痛,尤以下肢為重,大便數(shù)日未解,尿少色黃。病程中無意識障礙及呼吸困難,無
腹痛腹瀉,否認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入搶救室當時查體:血壓98/68mmHg,脈搏108次/min,呼吸44次/min,體溫36.6℃。神清,萎糜,衰竭態(tài),被迫臥位,查體配合困難;皮膚彈性差,表淺淋巴結不大;左眼上、下瞼明顯紅腫,畏光緊閉,淚液不斷流出,球
結膜充血
水腫,分泌物多,右眼正常;唇干裂,舌紅、苔黃厚有裂紋,咽赤;雙肺呼吸音粗糙;心率108次/min,律齊,各辦膜聽診區(qū)未聞病理性雜音;腹軟,舟狀腹,全腹無壓痛,肝、脾肋下未及;骨瘦如柴,三角肌,大小魚際肌及腓腸肌均萎縮,有明顯觸痛,雙下肢壓陷性浮腫(++);神經(jīng)系統(tǒng)除肌力Ⅰ~Ⅱ級外,反射無異常。血常規(guī):WBC11.1×109/L、N0.914,RBC32×1012/L、Hb109g/L,PLT 4×109/L;尿常規(guī):尿糖(-)、尿酮體(++);空腹血糖:13.23mmol/L;血電解質:K+3.48mmol/L,Na+133.5mmol/L,Cl-95.4mmol/L,Ca++1.8mmol/L;血氣分析:PO2 82.3mmHg、PCO 232.8mmHg、PH 7.478、HCO3-24mmol/L、SBE 0.8mmol/L、SO2? 96.6%;胸X光片示右肺感染;心電圖報告
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58次/min。
診治經(jīng)過:經(jīng)過檢查,以重度肺部感染將患者收入急診觀察室。當晚體溫升至39.5℃,伴寒戰(zhàn),行血培養(yǎng)檢查并予
頭孢噻肟鈉2.0,2/日靜滴,連續(xù)4天無效。體溫呈弛張熱型,波動在36.0℃~39.9℃間。進一步檢查發(fā)現(xiàn)肝功:ALT 112Iu,AST 56u(正常均為0~40Iu),總蛋白43.0g/L,
白蛋白24.0g/L;腹部B超示肝大小正常,肝右前后葉交界處有6.1×7.7×5.3cm,邊界欠清,中等偏低回聲區(qū),內有氣體回聲,脾略大。據(jù)此,考慮
肝膿腫,將頭孢噻肟鈉增為3.0,2/日靜滴,仍無效,癥狀無改善。2000年12月4日將患者轉入急診ICU。12月6日查體發(fā)現(xiàn)患者雙上肢及胸部皮膚散在出血點,痰涂片查見大量G-桿菌及G+球菌;復查腹部B超見肝原異常區(qū)增大為9.5×8.4cm,并出現(xiàn)少量腹腔積液;胸部CT示兩肺多發(fā)
結節(jié)病灶,右上肺片狀陰影,兩肺下葉膨脹不全,雙胸腔有少量積液。分析患者系全身膿毒
毒血癥(即)MODS合并DIC。即將抗菌素改為泰能0.5,3/日靜滴,同時服用中藥
清營湯并
犀角地黃湯1付/日(100ml 3/日)共計用5天,繼續(xù)對癥支持治療,用中藥當日體溫已開始下降。2000年12月8日在B超引導下,經(jīng)皮對肝異常區(qū)及肺結節(jié)實施診斷性穿刺。術中自肝內抽出
咖啡色膿液70ml,送涂片及培養(yǎng),對膿腔壁及肺結節(jié)行活檢送病理檢查,術后以生理鹽水對肝膿腔反復進行沖洗。檢查結果:肝穿刺液涂片見大量膿細胞及少量紅細胞,肺結節(jié)及肝膿腔壁活檢報告大量膿細胞及炎細胞浸潤,小膿腫形成,痰及肝抽出液培養(yǎng)均生長肺炎克雷伯菌。至此,病原清楚,診斷明確。12月14日第二次肝穿引流,抽出咖啡色膿液18ml,以1%
甲硝唑液10ml沖洗膿腔,術后腔內注入泰能稀釋液(約0.15g)。12月17日第三次肝穿僅抽出乳黃色液10ml,膿腔明顯縮小,術后處理同第二次。三次肝穿共排出膿液98ml,出院前肝膿腔完全閉合,肺結節(jié)全部吸收。
左眼處理:入ICU后眼科多次會診,曾以
利福平眼藥水,帕利白眼藥水,
氧氟沙星眼藥水等點眼,效果不大。自服中藥清營湯后眼癥有所改善,但左眼視力已經(jīng)喪失,因病人及家屬不同意摘除眼球,未行手術。
其他檢查與治療:在診斷過程中曾對患者進行過PPD試驗,抗HIV抗體,康華氏反應,腫瘤標識物,骨穿等檢查,亦曾對霉菌感染,
肺吸蟲病,阿米巴感染等進行過鑒別,均無異常發(fā)現(xiàn)。由于患者極度衰竭,我們十分重視對癥支持治療,曾用機分血小板,氧合濃紅細胞、血漿、白蛋白、
丙種球蛋白、必需氨基酸、
脂肪乳等,并注意調整水電紊亂,加強基礎護理及心理治療,尤其使用中醫(yī)藥適時介入干予,取得了顯著效果。于2001年1月10日出院,隨訪,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下,全身炎癥最終痊愈,檢查結果均恢復正常,肝膿腔閉合,肺結節(jié)消失。
討論
1.診斷
(1)西醫(yī)診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合并DIC)
該例患者由最初的肺部感染因為未得到有效的治療,發(fā)展為SIRS(炎癥反應綜合征),符合美國1991年ACCP/SCCM四項標準。炎癥介質不斷釋放與相互作用,促進病情惡化,發(fā)展為全身
膿毒血癥,出現(xiàn)肺、肝、眼膿腫并被證實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食呆、
便秘使腸粘膜屏障功能損害,導致細菌毒素移位,使機體的病理變化進入感染極期,發(fā)生高分解代謝,多系統(tǒng)器官功能受到影響。表現(xiàn)高血糖、肝功異常、肌肉萎縮、運動受限、浮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消耗促成了DIC的發(fā)生,致咯血,皮膚出血點。西醫(yī)認為:微血管內存在微血栓是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重要特征之一,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在MODS和相關死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2)中醫(yī)診斷:患者高熱夜甚,唇干裂,舌苔黃厚,咯血及皮膚出血點在本例中醫(yī)認為是
熱入營分、血分,熱灼營陰,迫血妄行證的表現(xiàn)。
從以上診斷分析來看,“從系統(tǒng)狀態(tài)的時間結構看MODS與營分證,血分證是一致的”,“從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角度來看,MODS與營分證,血分證也是統(tǒng)一的”。這印證了我們提出的中西醫(yī)結合的證態(tài)合一的論點是正確的。
本例病人熱灼營陰、迫血妄行與MODS、DIC是一個證態(tài)。
2.治療
(1)西醫(yī)治療:
①抗菌素:由于本例是由炎癥導致的SIRS、MODS,并被穿刺物、膿腔壁活檢、痰培養(yǎng)證實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因而治療自然是以抗感染為主,首要為更換有效,足量的抗菌素,本例選擇了對致病菌敏感的泰能。
②對肝膿腫采用了B超引導下的經(jīng)皮肝膿腔穿刺引流及藥物沖洗注入,三次即愈。
(2)中醫(yī)治療
感染極期治療:在更換抗菌素的同時,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對患者證候的分析是熱入營血,迫血妄行,因而中藥采用了清營涼血,散熱救陰,活血散瘀的代表方劑清營湯合
犀角地黃湯煎服。
清營湯的組成:本方出自<溫病條辨>由以下藥物組成:犀角9.0g(三錢)磨汁沖服、生地15.0克(五錢)、
玄參9.0克(三錢)、
麥冬9.0克(三錢)、
丹參6.0克(二錢)、
黃連3.0克(一錢)、
銀花15.0克(五錢)、
連翹15.0克(五錢)、
竹葉心3.0克(一錢)。
犀角地黃湯的組成:本方出自<千金要方>,由以下藥物組成:犀角9.0g(三錢)、
生地黃30.0克(一兩)、芍藥12.0克(四錢)、
丹皮9.0克(三錢)。
功用:該例患者采用了二方合并共用,因為二者雖同為清營涼血要方,但清營湯、透熱轉氣,清熱解毒作用強,而犀角地黃湯主治熱入營血、涼血散瘀,故二者合用三付即使熱退、咯血停止,皮膚出血點消失,共用五付癥狀未再反復。方中犀角難尋,以水
牛角代之,但加大了用量。本例具體方劑為:
水牛角30.0克,生地30.0克,玄參9.0克,麥冬9.0克,丹參6.0克,丹皮9.0克,芍藥12.0克,黃連3.0克,銀花15.0克,連翹15.0克,竹葉心3.0克。
《中藥復方化學與藥理研究》認為本方有降溫、抑菌、降低動物內毒素血濃度、明顯抑制家
兔炎性介質PGI2和5-HT的釋放,提高體內IgG含量,降低全血粘度,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抗血栓形成等作用,F(xiàn)代藥物研究通過對其組成藥物的分析,進一步證實了以上作用。①本方組成中的絕大部分藥物如黃連、銀花、連翹、麥冬、竹葉、芍藥、丹皮、丹參等都對多種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特別是丹皮對多種G-桿菌的抑菌殺菌作用,丹參、丹皮對金黃色
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抑制作用,使本方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都對西藥抗菌素可起到輔助作用;②活血散瘀,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F(xiàn)代藥物研究證實方中的犀角及其代用品水牛角有縮短出血時間的作用,生地有促凝血作用,黃連可保護血小板使其不易破碎,連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能增加毛細血管的致密度,以上藥物能減輕毛細血管出血及皮下瘀血;方中丹參又有擴張血管作用,能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芍藥能明顯延長體外血栓形成時間;丹皮能抑制環(huán)氧化酶作用,減少血栓素A2與血小板凝聚,對人血有較強抗凝作用,與芍藥共奏輔犀角,地黃清營涼血作用,又防二者太過寒涼而引起瘀血停滯;③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祛邪扶正。方中黃連能明顯增強血細胞及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的吞噬作用;犀角及其代用品水牛角能顯著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促進皮質激素釋放;生地有皮質激素樣作用,并能延緩糖皮質激素在肝臟中的分解代謝,其復方劑還能對抗糖皮質激素對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的反饋性抑制作用;④其他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本方還有強心、鎮(zhèn)驚、防止心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作用,犀角尚有興奮腸道平滑肌作用,對防止腸道細菌、毒素移位有一定作用。所以,本方與泰能同用當日體溫下降,加之肝穿刺等治療,病情發(fā)生重大轉機。
從救治本病例的成功說明清營湯合犀角地黃湯的適應癥是:MODS、DIC--熱灼營陰、迫血妄行證態(tài)。
恢復期治療:當患者體溫正常,一般情況好轉進入恢復期時,我們根據(jù)證一態(tài)分析,使用了加減復脈湯輔助治療也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使患者在入院20天后即能自行翻身坐起,并能在他人扶持下行走,1月后內科治愈轉入眼科。
本例有力說明利用證態(tài)概念,適時、正確使用中醫(yī)藥介入,干予感染性SIRS和MODS的治療會取得令人十分滿意的效果。12月6日查體發(fā)現(xiàn)患者雙上肢及胸部皮膚散在出血點,復查腹部B超見肝原異常區(qū)增大為9.5×8.4cm,分析患者系全身膿毒毒血癥(即)MODS合并DIC。即將抗菌素改為泰能0.5,3/日靜滴,同時服用中藥清營湯并犀角地黃湯1付/日(100ml 3/日)共計用5天,用中藥當日體溫已開始下降。自2000年12月8日在B超引導下,先后三次穿刺引流,共排出膿液98ml,泰能、中藥、肝穿刺引流三者對病情轉機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