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醫(yī)門法律 黃癉門方 上課筆記
    

醫(yī)門法律教程:黃癉門方

(論二首 法四條 律五條) 消渴論喻昌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極于肺腎。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猶能消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于飲一溲一,飲一溲二,則燥火劫其真陰,操立盡之術,而勢成 矣!秲(nèi)經(jīng)》有其論無其治,《金匱》有論有治矣,而集…

(論二首 法四條 律五條)

消渴

喻昌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極于肺腎。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猶能消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于飲一溲一,飲一溲二,則燥火劫其真陰,操立盡之術,而勢成 矣!秲(nèi)經(jīng)》有其論無其治,《金匱》有論有治矣,而集書者采《傷寒論》厥陰經(jīng)消渴之文湊入,后人不能抉擇,斯亦不適于用也。蓋傷寒傳經(jīng),熱邪至厥陰而盡,熱勢入深,故渴而消水,及熱解則不渴,且不消矣,豈雜證積漸為患之比乎?謹從《內(nèi)經(jīng)》擬議言之。《經(jīng)》謂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fā)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此中消所繇來也。肥而不貴,食弗給于鮮;貴而不肥,餐弗過于饕;肥而且貴,醇酒濃味,孰為限量哉?久之食飲,釀成內(nèi)熱,津液干涸,求濟于水,然水入尚能消之也,愈消愈渴,其膏粱愈無已,而中消之病遂成矣。夫既癉成為消中,隨其或上或下,火熱熾盛之區(qū),以次傳入矣。上消者胃以其熱上輸于肺,而子受母累,心復以其熱移之于肺,而金受火刑。金者生水而出高源者也,飲入胃中,游溢精氣而上,則肺通調(diào)水道而下。今火熱入之,高源之水,為炎威所逼,合外飲之水,建瓴而下,飲一溲二,不但不能消外水,且并素醞水精,竭絕而盡輸于下,較大腑之暴注暴泄,尤為甚矣,故死不治也。所謂由心之肺謂之死陰,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者,此之謂也。故飲一溲二,第一危候也。至于胃以其熱,由關門下傳于腎,腎或以石藥耗其真,女色竭其精者,陽強于外,陰不內(nèi)守,而小溲混濁如膏,飲一溲一,腎消之證成矣!督(jīng)》謂石藥之性悍,又謂脾風傳之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液,名曰蠱,明指腎消為言。醫(yī)和有云∶女子陽物也,晦yin則生內(nèi)熱惑蠱之疾,此解冤熱及蠱義甚明。王太仆謂消爍肌肉,如蠱之蝕,日漸損削,乃從消字起見,淺矣淺矣。夫惑女色以喪志,精泄無度,以至水液混濁,反從火化,亦最危候!督(jīng)》云∶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故陰精有余,足以上承心火,則其人壽。陰精不足,心火直下腎中,陽精所降,其人夭矣。故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開,則水無輸泄而為腫滿;關門不閉,則水無底止而為消渴。消渴屬腎一證,《金匱》原文未脫,其曰∶飲一斗溲一斗者,腎氣丸主之。于以蒸動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入之陽光,此正通天手眼。張子和輒敢詆之,既詆仲景,復諛河間,謂其神芎丸以黃芩味苦入心,牽牛、大黃驅(qū)火氣而下,以滑石引入腎經(jīng),將離入坎,真得《黃庭》之秘。顛倒其說,阿私所好,識趣卑陋若此,又何足以入仲景之門哉?何柏齋《消渴論》中已辨其非。昌觀戴人吐下諸案中,從無有治消渴一案者,可見無其事,即無其理矣。篇首論火一段,非不有其理也,然以承氣治壯火之理,施之消渴,又無其事矣。故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則愈燔;中消之火,竭澤之火也,下之則愈傷;上消之火,燎原之火也,水從天降可滅,徒攻腸胃,無益反損。夫地氣上為云,然后天氣下為雨,是故雨出地氣,地氣不上,天能雨乎?故亟升地氣以慰三農(nóng),與亟升腎氣以溉三焦,皆事理之必然者耳。不與昔賢一為分辨,后人亦安能行其所明哉?

消渴續(xù)論

昌著消渴論,聊會《內(nèi)經(jīng)》大意,謂始于胃而極于肺腎,定為中上下之三消。其他膈消亦積食證,要亦中上之消耳,然未得《金匱》之實據(jù),心恒不慊。越二歲,忽憶《內(nèi)經(jīng)》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nèi)熱;腥晃蛐刂惺懿∠,唯是胃中水谷之氣,與胸中天真灌注環(huán)周,乃得清明在躬,若有所勞倦,傷其大氣宗氣,則胸中之氣衰少。胃中谷氣因而不盛,谷氣不盛,胸中所傷之氣愈益難復,而不能以克行。于是谷氣留于胃中,胃中郁而為熱,熱氣熏入胸中,混合其衰少之氣,變?yōu)閮?nèi)熱,胸胃間不覺易其沖和之舊矣。求其不消不渴,寧可得乎?透此一關,讀《金匱》所不了了者,今始明之。其云∶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wèi)氣不足,勞則榮氣竭。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則為氣,數(shù)則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shù),溲數(shù)則堅,堅數(shù)相搏,即為消渴。舉寸口以候胸中之氣,舉趺陽以候胃中之氣,顯然有脈之可循,顯然有證之可察,然且難解其微焉。蓋陰在內(nèi)為陽之守,陽在外為陰之固,寸口脈浮,陰不內(nèi)守,故衛(wèi)外之陽浮,即為虛也。寸口脈遲,陽不外固,故內(nèi)守之陰遲,即為勞也,總因勞傷榮衛(wèi),致寸口脈虛而遲也。然榮者水谷之精氣,衛(wèi)者水谷之悍氣,虛而且遲,水谷之氣不上充而內(nèi)郁,已見膈虛胃熱之一斑矣。更參以趺陽脈之浮數(shù),浮則為氣,即《內(nèi)經(jīng)》熱氣熏胸中之變文,數(shù)則消谷而大堅。昌前論中既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偶合胃中大堅,消谷不消水之象,可見火熱本足消水也,水入本足救渴也。胃中堅燥,全不受水之浸潤,轉從火熱之勢,急奔膀胱,故溲數(shù)。溲去其內(nèi)愈燥,所以堅數(shù)相搏,即為消渴。直引《內(nèi)經(jīng)》味過于苦,久從火化,脾氣不濡,胃氣乃濃之意,為消渴之源,精矣微矣。晉唐以后,代不乏賢,隨其聰敏,揣摩《內(nèi)經(jīng)》,各自名家,卒皆不入仲景堂奧,其所得于《內(nèi)經(jīng)》者淺耳。使深則能隨證比類,各出脈證方治,以昭成法,而《金匱》遺編,家傳戶誦之矣。

即如消渴證,相沿謂中消者宜下之,共守一語,更無別商,豈一下可了其局乎?抑陸續(xù)徐下之乎?夫胃已大堅,不受膏沐,輒投承氣,堅者不受,瑕者受之矣。膀胱不受,大腸受之矣。豈不乘其藥勢,傳為痢下、 溏、中滿、腫脹之證乎?

總錄謂末傳能食者,必發(fā)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為不治之證。諸家不亟亟于始傳中傳,反于末傳多方療治,如忍冬藍葉薺 丸散,及紫蘇葶藶中滿分消湯丸,欲何為耶?《金匱》于小溲微覺不利,早用文蛤一味治之,方書從不錄用。詎知軟堅之品,非劫陰即傷陰,獨此一種平善無過,兼可利水,誠足寶乎。潔古謂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術散加葛根。末傳瘡疽者,火邪盛也,急攻其陽,無攻其陰。下焦元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末傳中滿者高消,中消制之太過,速過病所。上熱未除,中寒復起,非藥之罪,用藥時失其緩急之制也。潔古老人可謂空谷足音矣!所云無攻其陰,得強者生,失強者死,皆慮泉竭之微言,令人聳然起敬。于是追步后塵,徐商一語曰∶三消總為火病,豈待末傳瘡疽,始為火邪勝耶?然火之在陽在陰,分何臟腑,合何臟腑,宜升宜降宜折宜伏,各各不同。

從其性而治之,使不相 格,乃為良法。若不治其火,但治其熱,火無所歸,熱寧有止耶?如腎消陰病用六味丸,陽病用八味丸,此亦一法。若謂下消只此一法,其去中消宜下之說,能以寸哉!

《內(nèi)經(jīng).陰陽別論》曰∶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病消則目黃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病熱則消谷善饑,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結者津血不足,結而不行,皆燥之為病也。

《內(nèi)經(jīng)》曰∶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張子和謂膈消猶未及于肺,至心移寒于肺,乃為肺消。如此泥文害意,非能讀《內(nèi)經(jīng)》者也。豈有心移熱于肺,肺傳其熱于膈,猶未及肺之理,必變經(jīng)文為心移熱于膈,傳為肺消,乃不泥乎?要識心肺同居膈上,肺為嬌藏,移寒移熱,總之易入。但寒邪入而外束,熱邪入而外傳,均一肺消,而治則有分矣。

劉河間論三消之疾,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六氣中已遺風火二氣矣。且以消渴、消中、消腎,分明三消,豈中下二消,無渴可言耶?及引《經(jīng)》言,有心肺氣厥而渴;有肝痹而渴;有痹熱而渴;有胃與大腸結熱而渴;有脾痹而渴;有腎熱而渴;有小腸痹熱而渴,愈推愈泛。其不合論消渴,但舉渴之一端,為燥熱亡液之驗,誠不可解。

玉機微義,深取其說,發(fā)暖藥補腎之誤,吾不知暖藥果為何藥也!世豈有以暖藥治消渴之理哉?其意蓋在非《金匱》之主腎氣丸耳,夫腎氣丸蒸動腎水,為治消渴之圣藥,后世咸知之。而何柏齋復辨之,昌恐后學偶閱子和宗濃之說,反滋疑眩,故再陳之。

癉成為消中,胃熱極深,胃火極熾,以故能食易饑多渴,諸家咸謂宜用大承氣湯下之矣。不知漸積之熱,素蘊之火,無取急下,下之亦不去,徒損腸胃,轉增其困耳,故不得已而用大黃。當久蒸以和其性,更不可合枳實、濃樸同用,助其疾趨之勢。潔古用大黃,更其名曰順利散,隱然取順利,不取攻劫之意。方下云∶治中消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色黃微利,至不欲食為效,不可多利。昌恐微利至不欲食,胃氣已不存矣。承氣非微利之法,而可瀆用哉?子和更其方為加減三黃丸,合大黃、芩、連用之,不用枳、樸矣。方下云∶治丹石毒及熱渴。以意測度,須大實者方用。曾不思消渴證,真氣為熱火所耗,幾見有大實之人耶?然則欲除胃中火熱,必如之何而后可。昌謂久蒸大黃,與甘草合用,則急緩互調(diào);與人參合用,則攻補兼施。如 國之屯田金城,坐困先零,庶幾可圖三年之艾。目前縱有乘機斗捷之著,在所不舉,如之何欲取效眉睫耶?昔賢過矣。

【律五條】凡治初得消渴病,不急生津補水,降火徹熱。用藥無當,遷延誤人,醫(yī)之罪也。

凡治中消病成,不急救金水二藏,泉之竭矣。不云自中,醫(yī)之罪也。

凡治肺消病而以地黃丸治其血分,腎消病而以白虎湯治其氣分,執(zhí)一不通,病不能除,醫(yī)之罪也。

凡消渴病少愈,不亟回枯澤槁,聽其土燥不生,致釀瘡疽無救,醫(yī)之罪也。

凡治消渴病,用寒涼太過,乃至水勝火湮,猶不知反,漸成腫滿不救,醫(yī)之罪也。

消渴門方

《金匱》腎氣丸

本文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即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之方也。 干地黃(八兩) 山茱萸 山藥(各四兩) 澤瀉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肉桂 附子(炮各一兩)
上八味末之,煉蜜為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按∶王太仆注《內(nèi)經(jīng)》云∶火自腎而起,謂龍火,龍火當以火逐火,則火可滅。若以水治火,則火愈熾,此必然之理也。昌更謂用桂附蒸動腎水,開闔胃關,為治消渴吃緊大法。胡乃張子和別有肺腸,前論中已詳之矣。但至理難明,淺見易惑,《局方》變其名為加減八味丸,加五味子一兩半,減去附子,豈非以五味子之津潤,勝于附子之燥熱耶?舉世咸樂宗之,大惑不解,可奈何哉!

《金匱》文蛤散

本文云∶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五兩)
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按∶《傷寒論》用此治誤以水 人面,肌膚粟起之表證。今消渴里證亦用之,蓋取其功擅軟堅,且利水徹熱耳,前已論悉。再

按∶《金匱》治消渴,止用腎氣丸,五苓散,文蛤散三方,而五苓又從傷寒證中采入,白虎加人參湯亦然,所以用方者,當會通全書,而引伸以求其當也。

《金匱》白虎加人參湯 原治太陽中,汗出惡寒,身熱而渴。去知母之苦,加淡竹葉、麥門冬之甘,名竹葉石膏湯,治虛煩證。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三兩) 粳米(六合) 人參(二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治火熱傷其肺胃,清熱救渴之良劑也。故消渴病之在上焦者,必取用之。東垣以治膈消,潔古以治能食而渴者,其不能食而渴者,用錢氏白術散,倍加葛根。而東垣復參《內(nèi)經(jīng)》膏粱之病,不可服芳草石藥,治之以蘭,除其陳氣之義,一變其方為蘭香飲子,用石膏、知母、生熟甘草、人參,加入蘭香、防風、白豆蔻仁、連翹、桔梗升麻、半夏。再變其方為生津甘露飲子,用石膏、人參、生熟甘草、知母、加黃柏、杏仁、山梔、蓽澄茄、白葵、白豆蔻白芷、連翹、黃、麥門冬、蘭香、當歸身、桔梗、升麻、黃連、木香、柴胡、藿香、全蝎,而為之辭曰∶此制之緩也。不惟不成中滿,亦不傳下消矣,三消皆可用。昌實不敢信其然也,乃至《三因》之石子薺 湯,潔古之清涼飲子,俱從此方增入他藥,引入他藏,全失急救肺胃之意,此后賢之所以為后賢耶。

竹葉黃 湯 治消渴證,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 生地黃(各二錢) 黃 麥門冬 當歸 川芎黃芩(炒) 甘草 芍藥 人參 半夏 石膏 (各一錢) 上水煎服。

按∶前白虎加人參湯,顓治氣分燥熱。此方兼治氣血燥熱,后一方顓治血分燥熱,宜辨證而擇用之。

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干,面赤煩躁。 人參 生干地黃 熟干地黃 黃耆(蜜炙) 天門冬 麥門冬 枳殼(麩炒) 石斛 枇杷葉 澤瀉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遠臨臥頓服。 此方生精補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使心火下降,則小腑清利;肺經(jīng)潤澤,則大腑流暢,宿熱既除,其渴自止,故取用之。

錢氏白術散 治虛熱而渴。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甘草 藿香 木香(各一兩) 干葛(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溫服。如飲水多,多與服之。

按∶仁齋用本方,加五味子、柴胡各三錢,分十劑煎服,治消渴不能食。

海藏云∶此四君子加減法,亦治濕勝氣脫,泄利太過,故虛熱作渴,在所必用。

《宣明》黃 湯 治心移寒于肺,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 黃耆(三兩) 五味子 人參 麥門冬 桑白皮(各二兩) 枸杞熟地黃(各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宣明》麥門冬飲子 治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胸滿心煩,精神短少。 人參 茯神 麥門冬 五味子 生地黃 炙甘草 知母 葛根 栝蔞根(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加竹葉十四片,煎七分,溫服無時。

按∶宣明二方,為《內(nèi)經(jīng)》心移寒移熱兩證,各出其治,一種苦心,非不可嘉。然移寒移熱,其勢頗銳,而生津養(yǎng)血,其應瘥緩,情非的對,易老門冬飲子亦然。昌謂心之移寒,必先束肺之外郭,用參、 補肺,加散寒之藥可也。而用枸杞、熟地黃、補腎,則迂矣。用桑白皮瀉肺,其如外束之寒何?至心之移熱,治以咸寒,先入其心,如文蛤散之類,自無熱可移。

正直走大梁,解圍之上著,何不及之!所以觀于海者,難為水也。

易老門冬飲子 治老弱虛人大渴。人參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各等分) 五味子 麥門冬(各兩半) 上姜水煎服。

按∶易老方,即變宣明麥冬飲子,去生地、知母、葛根,加枸杞也。方下不言心移熱于肺,惟以治老弱虛人大渴,而增枸杞之潤,去地黃之泥,知母之苦,葛根之發(fā),立方于無過,治本之圖,不為迂矣。

豬肚 治強中消渴。黃連 粟米 栝蔞根 茯神(各四兩) 知母 麥門冬(各二兩)
上為細末,將大豬肚一個,洗凈,入末藥于內(nèi),以麻線縫合口,置甑中,炊極爛,取出藥別研,以豬肚為膏,再入煉蜜,搜和前藥杵勻,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參湯下。又方加人參、熟地黃、干葛。又方除知母,粟米用小麥

爛金丸 治熱中消渴止后,補精血,益諸虛,解勞倦,去骨節(jié)間熱,寧心強志,安神定魄,固臟腑,進飲食,免生瘡瘍。

大豬肚(一個) 黃連(三兩) 生姜(碎) 白蜜(各二兩) 先將豬肚凈洗明干,夏以蔥椒醋面等同藥,以水酒入銀石器內(nèi)煮半日,漉出黃連,洗去蜜酒令盡,銼研為細末。再用水調(diào)為膏,入豬肚內(nèi),以線縫定,仍入銀石器內(nèi)煮爛,研如泥,再用人參五味子 杜仲(姜炒去絲) 山藥 石斛 山茱肉 車前子 新蓮肉(去皮心)鱉甲(醋炙) 干地黃 當歸(各二兩) 磁石( ) 白茯苓 槐角子(炒) 川芎(各一兩) 黃耆(四兩) 菟絲子(酒淘蒸研五兩) 沉香(半兩) 麝香(別研一線)
上為細末,用豬肚膏搜和得所,如膏少添熟蜜,搗數(shù)千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糯米飲送下。一方有白術二兩、陽起石一兩。

按∶用麝香、陽起石,開竅興陽,渾是后人孟浪知見。其他無過之藥及制肚之法,亦有可采,故合前方兩存之。

潔古化水丹 治手足少陰渴飲水不止,或心痛者。《本事》治飲冷水多。川烏(臍大者四枚炮去皮) 甘草(灸一兩) 牡蠣(生三兩) 蛤粉(用濃者炮四兩)
上為細末,醋浸蒸餅為丸。每服十五丸,新汲水下。心痛者醋湯下立愈。飲水一石者,一服愈。海藏云∶此藥能化停水。

按∶飲水過多,亦有能消其火熱者,而火熱既消,反不能消水,轉成大患者,多有之。潔古有見于此,而用川烏助火,合之牡蠣、蛤粉咸寒,共成消水之功也。又恐才退之火熱,其根尚伏,所以不多用之,原有深意,但不和盤托出以告人耳。

黃連膏 治口舌干,小便數(shù),舌上赤,生津液,除干燥,長肌肉。 黃連(一斤碾為末) 牛乳汁 白蓮汁生地黃汁(各一斤) 上將汁熬膏,搓黃連末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少呷湯下,日進十服。

生地黃膏 治證同前。 生地黃(一握) 蜂蜜(一兩) 人參(半兩) 白茯苓(一兩) 上先將地黃洗搗爛,以新汲水調(diào)開,同蜜煎至一半,入?yún)、苓末拌和,以瓷器密收,匙挑服?

按∶二膏一用苦寒合甘寒,一純用甘寒,相其所宜,擇而用之,治消渴之權衡,大略可推,故兩錄之。

天門冬丸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饑,手足煩熱,背膊疼悶,小便白濁。

天門冬 土瓜根(干者各一兩半) 栝蔞根 熟地黃 知母(焙一兩半) 蓯蓉(酒浸一宿切焙) 鹿茸 五味子 赤石脂 澤瀉(各一兩半) 內(nèi)金(三具微炙) 桑螵蛸(十枚炙) 牡蠣( 二兩) 苦參(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粟米飲送下,食前。

按∶初得中下二消,急治其本可也。丸藥本緩,且只服二十丸,未免悠悠從事矣。方中藥品頗佳,但赤石脂有可議耳,減去此物,更增三倍用之,可以必效,蓋初起之易為功也。

豬腎薺 湯 治消中日夜尿八九升者。

豬腎(二具) 大豆(一斤) 薺 石膏(各三兩) 人參 茯苓(一作茯神) 知母 葛根 黃芩 磁石(綿裹) 栝蔞根 甘草(各二兩)
上 咀,用水一斗五升,先煮豬腎、大豆,取一斗,去滓,下藥煮取三升。分作三服,渴急飲之,下焦熱者,夜輒服一劑,渴止勿服。

按∶此方用白虎等清涼之劑,加入豬腎、大豆、磁石,引諸清涼入腎,且急服之。凡熱熾盛于上下二焦者,在所必用。后有制薺 丸,治強中為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溢。消渴之后,多作疽,皆由過服丹石所致。即以本方去石膏、知母、葛根、黃芩,加鹿茸、地骨皮、熟地黃、沉香,以其病在中下,陽氣陰精兩竭,故舍上焦之清涼,而事下焦之溫補,為合法也。

腎瀝散 治腎消,腎氣虛損發(fā)渴,小便數(shù),腰疼痛。

雞 (微炙) 遠志(去心) 人參 桑螵蛸(微炒)黃 澤瀉 桂心 熟地黃 白茯苓 龍骨 當歸(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 川芎(各二兩) 五味子 炙甘草 玄參(各半兩) 磁石(半兩研碎淘去赤汁) 上銼碎,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盞半,煮腎至一盞,去水上浮脂及腎,次入藥五錢,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服,晚食前再服。

按∶腎氣虛損之證,本陰精不足,當歸、川芎,雖云補陰,不能補精,且一辛一散,非所宜施。不若以山茱萸、枸杞子代之為長,以其引用之法頗佳,故取之。

白茯苓丸 治腎消,因消中后,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疾,兩腿漸細,腰腳無力。

白茯苓 覆盆子 黃連 栝蔞根 萆 人參 熟地黃 玄參(各一兩) 石斛 蛇床子(各七錢半) 雞 (三十具微炒) 上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煎磁石湯送下。

友人朱麟生病消渴,后渴少止,反加燥急,足膝痿弱,命予亟以雜霸之藥投之,不能待矣。予主是丸加犀角,坐中一醫(yī)曰∶腎病而以犀角、黃連治其心,毋乃倒乎?予曰∶腎者,胃之關也。胃之熱下傳于腎,則關門大開。關門大開,則心之陽火,得以直降于腎!督(jīng)》云∶陽精所降,其人夭,非細故也。今病者心火爍腎,燥不能需,予用犀角、黃連入腎,對治其下降之陽光,寧為倒乎?醫(yī)敬服,友人服之果效,再更六味地黃丸加犀角,而肌澤病起。

忍冬丸

治渴病愈,須預防發(fā)癰疽。忍冬草(根莖花葉皆可用之) 上用米曲酒,于瓶內(nèi)浸,糠火煨一宿,取出曬干,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

按∶此方于四月間,采鮮花十數(shù)斤,揉取其汁,煎如膏子,酒湯任用點服。養(yǎng)陰退陽,調(diào)和榮衛(wèi)血脈,凡系火熱熾盛之體,允為服食仙方。

藍葉散

治渴利口干煩熱,背生癰疽,赤 疼痛。藍葉 升麻 玄參 麥門冬 黃 葛根 沉香 赤芍藥 犀角屑 甘草(生用各一兩) 大黃(二兩微炒) 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紫蘇湯

治消渴后,遍身浮腫,心膈不利。 紫蘇莖葉 桑白皮 赤茯苓(各一兩) 郁李仁(去皮炒二兩)羊角 檳榔(各七錢半) 桂心 枳殼 獨活 木香(各半兩)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半分,煎八分,溫服。

烏梅木瓜

治飲酒過多,積為酷熱里蒸,五臟津液枯燥,血泣小便并多,肌削,嗜冷物寒漿。 木瓜干 烏梅(捶破不去仁) 麥 (炒) 甘草 草果(去皮各半兩) 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時服。

殺蟲方

治消渴有蟲。 苦楝根 取新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許,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飲之。雖困頓不妨,自后下蟲三四條,類蛔蟲而色紅,其渴頓止。乃知消渴一證,有蟲耗其精液。(出《夷堅志》)

按∶飲醇食爆,積成胃熱,濕熱生蟲,理固有之。不獨消渴一證為然,臨病宜加審諦也。

卷六 虛勞

(論二首 法三十一條 律十條)

虛勞論

喻昌曰∶虛勞之證,《金匱》敘于血痹之下,可見勞則必勞其精血也。榮血傷,則內(nèi)熱起,五心常熱,目中生花見火,耳內(nèi)聒蟬鳴,口舌糜爛,不知五味,鼻孔干燥,呼吸不利,乃至飲食不生肌膚,怠惰嗜臥,骨軟足疲。榮行日遲,衛(wèi)行日疾,榮血為衛(wèi)氣所迫,不能內(nèi)守而脫出于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陰之竅,血出既多,火熱迸入,逼迫煎熬,漫無休止,榮血有立盡而已,不死何待耶!更有勞之之極,而血痹不行者,血不脫于外,而但蓄于內(nèi)。蓄之日久,周身血走之隧道,悉痹不流,惟就干涸,皮鮮滋潤,面無榮澤。于是氣之所過,血不為動,徒蒸血為熱,或日晡,或子午,始必干熱,俟蒸氣散微汗而熱解,熱蒸不已,瘵病成焉,不死又何待耶?亦有始因脫血,后遂血痹者,血虛血少,艱于流布,發(fā)熱致痹,尤易易也。《內(nèi)經(jīng)》凡言虛病不及于勞,然以大肉枯槁,大骨陷下,胸中氣高,五臟各見危證,則固已言之。

未有勞之之極,而真藏脈不見者也。然枯槁已極,即真藏脈不見,亦寧有不死者乎?秦越人始發(fā)虛損之論,謂虛而感寒,則損其陽,陽虛則陰盛,損則自上而下。一損損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損損于心,血脈不能榮養(yǎng)臟腑;三損損于胃,飲食不為肌膚;虛而感熱,則損其陰,陰虛則陽盛,損則自下而上。一損損于腎,骨痿不起于床;二損損于肝,筋緩不能自收持;三損損于脾,飲食不能消化;自上而下者,過于胃則不可治。自下而上者,過于脾則不可治。蓋飲食多自能生血,飲食少則血不生,血不生則陰不足以配陽,勢必五臟齊損,越人歸重脾胃,旨哉言矣。至仲景《金匱》之文,昌細會其大意,謂精生于谷,谷入少而不生其血,血自不能化精,《內(nèi)經(jīng)》于精不足者,必補之以味。味者,五谷之味也,補以味而節(jié)其勞,則積貯漸富,大命不傾。設以雞口之入,為牛后之出,欲其不成虛勞,寧可得乎?所以垂訓十則,皆以無病男子,精血兩虛為言,而虛勞之候,煥若指掌矣。夫男子平人,但知縱欲勞精,抑孰知陰精日損,飲食無味,轉勞轉虛,轉虛轉勞,脈從內(nèi)變,色不外華,津液衰而口渴小便少。甚則目瞑衄血,陰精不交自走,盜汗淋漓,身體振搖,心膽驚怯者比比然也。故血不化精,則血痹矣。血痹則新血不生,并素有之血,亦瘀積不行。血瘀則榮虛,榮虛則發(fā)熱,熱久則蒸其所瘀之血,化而為蟲,遂成傳尸瘵證。窮兇極厲,竭人之神氣而養(yǎng)蟲之神氣,人死則蟲亦死。其游魂之不死者,傳親近之一脈,附入血隧,似有如無,其后蟲日榮長,人日凋悴,閱三傳而蟲之為靈,非符藥所能制矣。醫(yī)和視晉平公疾曰∶是近女室,晦而生內(nèi)熱蠱惑之疾,非鬼非食,不可為也;蠹聪麓接携彛x食其肛,其名為惑之蠱。蠱字取義,三蟲共載一器,非鬼非食,明指蟲之為厲,不為尊者諱也。以故惑之證聲啞嗄,瘵勞之證亦聲啞嗄,是則聲啞者,氣管為蟲所蝕明矣。男子前車之覆,古今不知幾千億人矣!冻彩喜≡础凡徊,謂有虛勞,有蒸病,有注病,勞有五勞六極七傷,蒸有五蒸二十四蒸,注有三十六種,九十九種,另各分門異治。后人以歧路之多,茫然莫知所適,且諱其名曰痰火。而夢夢者遂謂痰火,有虛有實,乃至充棟諸方,妄云肺虛用某藥,肺實用某藥,以及心肝脾腎,咸出虛實兩治之法。是于虛損、虛勞中,添出實損實勞矣,鄙陋何至是耶!仲景于男子平人,諄諄致戒,無非謂榮衛(wèi)之道,納谷為寶。居常調(diào)榮衛(wèi)以安其谷,壽命之本,積精自剛,居常節(jié)嗜欲以生其精。至病之甫成,脈才見端,惟恃建中、復脈為主治。夫建中、復脈,皆稼穡作甘之善藥,一遵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也,豈有泉之竭矣,不云自中之理哉。后人補腎諸方,千蹊萬徑,以治虛勞,何反十無一全,豈非依樣葫蘆,徒資話柄耶?及其血痹不行,仲景亟驅(qū)其舊,生其新,幾希于癆瘵將成未成之間,誠有一無二之圣法,第牽常者不能用耳。試觀童子臟腑脆嫩,才有寒熱積滯,易于結癖成疳,待其血痹不行,氣蒸發(fā)熱,即不可為。女子血干經(jīng)閉,發(fā)熱不止,癆瘵之候更多。待其勢成,縱有良法,治之無及。

儻能服膺仲景幾先之哲,吃力于男子、童子、女子,瘵病將成未成之界,其活人之功,皆是起白骨而予以生全,為彼蒼所眷注矣。

虛勞脈論

喻昌曰∶虛勞之脈,皆不足之候,為精氣內(nèi)奪。與邪氣外入之實脈,常相反也。黃帝問何謂重虛?岐伯對以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謂其上下皆虛也。氣虛者,言無常也,謂其脈之無常也。尺虛者,行步 然,謂其步履之不正也。

脈虛者,不象陰也,謂其脈全不似手太陰脈之充盛也,皆易明也。獨脈之無常,從來謂是上焦陽氣虛,故其脈無常。果爾,則下焦陰氣虛,脈更無常矣。觀下文云∶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澀脈且主死,而寸脈之無常,寧復有人理哉?

故氣虛者,言無常也,此一語明謂上氣之虛,由胸中宗氣之虛,故其動之應手者無常耳。乃知無常之脈,指左乳下之動脈為言。有常則宗氣不虛,無常則宗氣大虛,而上焦之氣始懨懨不足也。后之論脈者,失此一段精微,但宗越人所述損脈,而引伸觸類曰∶脈來軟者為虛,緩者為虛,滯為虛,芤為中虛,弦為中虛。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脈小者血氣俱虛。脈沉小遲者脫氣。虛損之脈,似可一言而畢,實未足以盡其底里。賴仲景更其名為虛勞,虛勞之脈,多兼浮大,當于前人論脈合參,浮大與否?所以謂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又謂脈浮者里虛,又謂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而總結其義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梢姼〈笙揖o,外象有余,其實中藏不足。不顓泥遲緩微弱一端以驗脈,而脈之情狀,莫逃于指下。即病之疑似,莫眩于胸中。仲景之承前啟后,豈茍焉而已哉!昌不揣愚陋,已著大氣論于卷首,發(fā)明胸中大氣宗氣所關之重,因辨岐伯所指脈氣上虛為宗氣之虛,以見重虛之脈,乳下宗氣在所當診。固堂下指陳,未必堂上首肯,然不可謂門外漢也。《針經(jīng)》云∶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氣血皆虛,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

按∶形者,形骸也。氣者,口鼻呼吸之氣也。形骸消瘦,視壯盛者迥殊。氣息喘促,或短而不足以息,視勞役形體,氣不急促者迥殊。病氣不足,懶語困弱,是正氣內(nèi)虧,視外邪暗助,精神反增者迥殊。此不可刺,宜補之以甘藥,甘藥正稼穡作甘,培補中央,以灌輸臟腑百脈之良藥,此法惟仲景遵之,其次則東垣丹溪亦宗之。但東垣引以證內(nèi)傷,而不及外感;丹溪引以證陰虛,而不及陽損。此圣域賢關之分量也。

秦越人發(fā)明虛損一證,優(yōu)入圣域,雖無方可考,然其論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diào)其榮衛(wèi);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即此便是正法眼藏。使《八十一難》,俱仿此言治,何患后人無具耶?

原氣虛與虛損不同∶原氣虛可復,虛損難復也。至虛損病,亦有易復難復兩候。因病致虛者,緩調(diào)自復。因虛致?lián)p者,虛上加虛,卒難復也。故因病致虛,東垣丹溪法,在所必用。若虛上加虛而至于損,原氣索然,丹溪每用人參膏至十余斤,多有得生者。其見似出東垣之右,然則丹溪補陰之論,不過救世人偏于補陽之弊耳。豈遇陽虛一病,而不捷于轉環(huán)耶。

飲食勞倦,為內(nèi)傷元氣,真陽下陷,內(nèi)生虛熱,東垣發(fā)補中益氣之論,用人參、黃耆等甘溫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也。若勞心好色,內(nèi)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盛,而變?yōu)榛鹨樱侵^陰虛火旺癆瘵之證。故丹溪發(fā)陽有余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知母、黃柏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也。益氣補陰,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亦醫(yī)學之兩大法門,不可不究悉之也。

丹溪論癆瘵主乎陰虛者,蓋自子至已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陰虛則熱在午后子前。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時盜出也。升屬陽,降屬陰,陰虛則氣不降,氣不降則痰涎上逆而連綿不絕也。脈浮屬陽,沉屬陰,陰虛則浮之洪大,沉之空虛也。此皆陰虛之證,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主之,然用之多不效何哉?蓋陽既虛矣,火必上炎,而當歸、川芎,皆氣辛味大溫,非滋虛降火之藥。又川芎上竄,尤非虛炎短乏者所宜。地黃泥膈,非胃熱食少痰多者所宜。黃柏、知母,苦辛大寒,雖曰滋陰,其實燥而損血;雖曰降火,其實苦先入心,久而增氣,反能助火,至其敗胃,所不待言。不若用薏苡仁、百合、天冬、麥冬、桑白皮、地骨皮、丹皮、枇杷葉,五味子、棗仁之屬,佐以生地黃汁、藕汁、人乳汁、童便等。如咳嗽則多用桑白皮、枇杷葉,有痰則增貝母,有血則多用薏苡仁、百合,增阿膠。熱盛則多用地骨皮。食少則用薏苡仁至七八錢,而麥冬常為之主,以保肺金而滋生化之源,往往應手而效。蓋諸藥皆稟燥降收之氣,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fā)泄,辛甘淡平寒涼是也。以施于陰虛火動之證,猶當溽暑伊芳郁之時,而商 一動,炎 如失矣,與治暑熱用白虎湯同意。然彼是外感,外感為有余,故用寒沉藏之藥,而后能補其偏。此是內(nèi)傷,內(nèi)傷為不足,但用燥降收之劑,而已得其下矣,此用藥之權輿也。

虛勞之疾,百脈空虛,非粘膩之物填之,不能實也。精血枯涸,非滋濕之物濡之,不能潤也。宜用人參、黃耆、地黃、二冬、枸杞、五味之屬,各煎膏。另用青蒿,以童便熬膏,及生地汁、白蓮藕汁、乳汁、薄荷汁,隔湯煉過,酌定多少,并麋角膠、霞天膏,合和成劑。每用一匙,湯化服之。如欲行瘀血,加入醋制大黃末、元明粉仁泥、韭汁之屬。欲止血,加入京墨之屬。欲行痰,加入竹瀝之屬。欲降火,加入童便之屬。

凡虛勞之證,大抵心下引脅俱疼,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yǎng)之。尤宜用膏子加韭汁、桃仁泥。

呼吸少氣,懶言語,無力動作,目無精光,面色 白,皆兼氣虛。用麥冬、人參各三錢,陳皮、桔梗、炙甘草各半兩,五味子二十一粒,為極細末,水浸油餅為丸,如雞豆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津唾咽下,名補氣丸。

氣虛則生脈散,不言白術。血虛則三才丸,不言四物。

前言薏苡仁之屬,治肺虛。后言參 地黃膏子之類,治腎虛。蓋肝心屬陽,肺腎屬陰,陰虛則肺腎虛矣,故補肺腎即是補陰,非四物、黃柏、知母之謂也。

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

虛勞頭痛復熱,加枸杞、葳蕤。虛而欲吐,加人參。虛而不安,亦加人參。

虛而多夢紛紜,加龍骨。

虛而多熱,加地黃、牡蠣、地膚子、甘草。

虛而冷,加當歸、川芎、干姜

虛而損,加鐘乳棘刺、蓯蓉、巴戟天。

虛而大熱,加黃芩、天冬。

虛而多忘,加茯苓、遠志。

虛而口干,加麥冬、知母。虛而吸吸,加胡麻、覆盆子、柏子仁。

虛而多氣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棗

虛而驚悸不安,加龍齒沙參、紫石英小草。若冷,則用紫石英、小草。若客熱,則用沙參、龍齒。不冷不熱皆用之。

虛而身強,腰中不利,加磁石、杜仲。

虛而多冷,加桂心、吳茱萸、附子、烏頭。

虛而勞,小便赤,加黃芩。

虛而客熱,加地骨皮、黃 。

虛而冷,加黃 。

虛而痰復有氣,加生姜、半夏、枳實。

虛而小腸利,加桑螵蛸、龍骨、雞 。

虛而小腸不利,加茯苓、澤瀉。

虛而損,溺白,加濃樸。

髓竭不足,加地黃、當歸。

肺氣不足,加二冬、五味子。

心氣不足,加人參、茯苓、菖蒲。

肝氣不足,加天麻、川芎。

脾氣不足,加白術、白芍、益智。

腎氣不足,加熟地、遠志、丹皮。

膽氣不足,加細辛、酸棗仁、地榆。

神昏不足,加朱砂、預知子、茯神。

勞瘵兼痰積,其證腹脅常熱,頭面手足,則于寅卯時分,乍有涼時。宜以霞天膏入竹瀝,加少姜汁,調(diào)玄明粉行之。

若頑痰在膈上,膠固難治者,必以吐法吐之,或沉香滾痰丸,透膈丹之類下之,甚則用倒倉法。若肝有積痰瘀血,結熱而勞瘵者,其太沖脈必與沖陽脈不相應,宜以補陰藥,吞當歸龍薈丸。

古方柴胡飲子,防風當歸飲子麥煎散,皆用大黃,蓋能折炎上之勢,而引之下行,莫速乎此!然惟大便實者乃可。

若溏泄,則雖地黃之屬亦不宜,況大黃乎?

病勞有一種真藏虛損,復受邪熱者,如經(jīng)驗方中,治勞熱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熱去即須急已。若無邪熱,不死何待?又大忌芩、連、柏,驟用純苦寒藥,反瀉其陽。但當用瓊玉膏之類,大助陽氣,使其復還寅卯之位,微加瀉陰火之藥是也。

有重陰復其陽,火不得伸,或灑灑惡寒,或志意不樂,或脈弦數(shù),四肢五心煩熱者;鹩魷,柴胡升麻湯,病去即已,不可過劑。

服寒涼藥,證雖大減,脈反加數(shù)者,陽郁也。宜升宜補,大忌寒涼,犯之必死。

治法當以脾腎二藏為要,腎乃系元氣者也。脾乃養(yǎng)形體者也。《經(jīng)》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氣謂真氣,有少火之溫,以生育形體。然此火不可使之熱,熱則壯,壯則反耗真氣也。候其火之少壯,皆在兩腎間!督(jīng)》又曰∶精不足m.payment-defi.com/zhicheng/者,補之以味。五味入胃,各從所喜之藏而歸之,以生津液輸納于腎者。若五味一有過節(jié),反成其藏有余,勝克之禍起矣。候其五味之寒熱,初在脾胃,次在其所歸之藏。即當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謹守精氣,調(diào)其陰陽,夫是故天樞開發(fā),而胃和脈生矣。

勞疾久而嗽血,咽疼無聲,此為下傳上。若不嗽不疼,久而溺濁脫精,此為上傳下,皆死證也。

夫傳尸勞者,男子自腎傳心,心而肺,肺而肝,肝而脾。女子自心傳肺,肺而肝,肝而脾,脾而腎,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雖有諸候,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若明陰陽用藥,可以起死回生。

蘇游論曰∶傳尸之候,先從腎起,初受之兩脛酸疼,腰背拘急,行立腳弱,飲食減少,兩耳颼颼,直似風聲,夜臥遺泄,陰汗痿弱。腎既受訖,次傳于心,心初受氣,夜臥心驚,或多恐怖,心懸懸氣吸吸欲盡,夢見先亡,有時盜汗,飲食無味,口內(nèi)生瘡,心氣煩熱,惟欲眠臥,朝輕夕重,兩頰口唇,悉皆紋赤,如敷胭脂,有時手足五心煩熱。心受已,次傳于肺,肺初受氣,咳嗽上氣,喘臥益甚,鼻口干燥,不聞香臭,如或忽聞惟覺朽腐氣,有時惡心欲吐,肌膚枯燥,時或疼痛,或似蟲行,干皮細起,狀如麩片。肺既受已,次傳于肝,肝初受氣,兩目胱胱,面無血色,常欲顰眉,視不能遠,目常干澀,又時赤痛,或復睛黃,常欲合眼,及時睡臥不著。肝既受已,次傳于脾,脾初受氣,兩脅虛脹,食不消化,又時瀉利,水谷生蟲,有時肚痛,腹脹雷鳴,唇口焦干,或生瘡腫,毛發(fā)干聳,無有光潤,或時上氣,撐肩喘息,利赤黑汁,見此證者,乃不治也。

紫庭方云∶傳尸、伏尸皆有蟲,須用乳香熏病患之手,乃仰手掌以帛覆其上,熏良久,手背上出毛長寸許。白而黃者可治,紅者稍難,青黑者即死。若熏之良久無毛者,即非此證,屬尋常虛勞證也。又法燒安息香令煙出,病患吸之嗽不止,乃傳尸也,不嗽非傳尸也。

合論《金匱》桂枝龍骨牡蠣湯天雄散二方

本文云∶夫失精家,少腹強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天雄散,本文無。)

按∶前一方,用桂枝湯調(diào)其榮衛(wèi)羈遲,脈道虛衰,加龍骨、牡蠣,澀止其清谷亡血失精,一方而兩扼其要,誠足寶也!抖虅 酚衷啤锰撡岷钩稣,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得此一加減法,后之用是方者,更思過半矣?梢姽鹬﹄m調(diào)榮衛(wèi)所首重,倘其人虛陽浮越于外,即當加附子、白薇以回陽,而助其收澀,桂枝又在所不取也。

后一方以上中二焦之陽虛,須用天雄以補其上,白術以固其中,用桂枝領藥行榮衛(wèi)上焦,并建回陽之功。方下雖未述證,其治法指掌易見,然則去桂枝加白薇、附子,得非仿此以治中下二焦之陽虛欲脫耶,精矣。

論《金匱》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二方

本文云∶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按∶虛勞病而至于亡血失精,消耗精液,枯槁四出,難為力矣!秲(nèi)經(jīng)》于針藥所莫制者,調(diào)以甘藥,《金匱》遵之,而用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急建其中氣。俾飲食增而津液旺,以至充血生精,而復其真陰之不足,但用稼穡作甘之本味,而酸辛咸苦,在所不用,蓋舍此別無良法也。然用法者貴立于無過之地,寧但嘔家不可用建中之甘,即服甘藥,微覺氣阻氣滯,更當慮甘藥太過,令人中滿,早用橘皮砂仁以行之可也,不然甘藥又不可恃,更將何所恃哉。后人多用樂令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雖無過甘之弊,然樂令方中,前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十四味方中,用附、桂、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者之善為裁酌矣。

八味腎氣丸

本文云∶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金匱》之用八味腎氣丸,屢發(fā)于前矣。消渴之關門大開,水病之關門不開,用此方蒸動腎氣,則關門有開有闔,如晨門者與陽俱開,與陰俱闔,環(huán)城內(nèi)外賴以安堵也。其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則借以培真陰真陽根本之地,而令濁陰潛消,不得上干清陽耳。今虛勞病桂附本在所不用,而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三證,皆由腎中真陽內(nèi)微所致,其病較陰虛發(fā)熱諸證,迥乎不同。又不可不求其有,而反責其無矣。

薯蕷丸方

本文云∶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按∶虛勞不足之病,最易生風生氣,倘風氣不除,外證日見有余,中藏日見虛耗,神頭鬼臉,不可方物,有速斃而已。故用此方除去其風氣,兼培補其空虛也。

酸棗仁湯

本文云∶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按∶《素問》云∶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積于夏,使人煎厥。已詳論卷首答問條矣?梢娞搫谔摕瑸心腎不交之病,腎水不上交心火,心火無制,故煩而不得眠,不獨夏月為然矣。方用酸棗仁為君,而兼知母之滋腎為佐,茯苓、甘草調(diào)和其間,芎 入血分,而解心火之躁煩也。

論大黃 蟲丸方

本文云∶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榮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 蟲丸主之。

按∶七傷《金匱》明謂食傷、憂傷、飲食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榮衛(wèi)氣傷及房勞傷,但居其一,后人不知何見?謂七傷者陰寒、陰痿、里急精速、精少陰下濕、精滑小便苦數(shù)、臨事不舉,似乎顓主腎傷為言,豈有五勞分主五臟,而七傷獨主一藏之理。雖人生恣逞傷腎者恒多,要不可為一定之名也。所以虛勞證凡本之內(nèi)傷者,有此七者之分。故虛勞發(fā)熱,未有不由瘀血者,而瘀血若無內(nèi)傷,則榮衛(wèi)營運,不失其次,瘀從何起?是必飲食起居,過時失節(jié),榮衛(wèi)凝泣,先成內(nèi)傷,然后隨其氣所阻塞之處,血為瘀積,瘀積之久,牢不可拔,新生之血,不得周灌,與日俱積,其人尚有生理乎?仲景施活人手眼,以潤劑潤其血之干,以蠕動啖血之物行死血,名之曰緩中補虛,豈非以行血去瘀,為安中補虛上著耶?然此特世俗所稱干血勞之良治也。血結在內(nèi),手足脈相失者宜之,兼入瓊玉膏潤補之藥同用尤妙。昌細參其證,肌膚甲錯,面目黯黑,及羸瘦不能飲食,全是榮血瘀積胃中,而發(fā)見于肌膚面目,所以五臟失中土之灌溉而虛極也。此與五神藏之本病不同,故可用其方,而導去其胃中之血,以內(nèi)谷而通流榮衛(wèi)耳。許州陳大夫傳仲景百勞丸方云∶治一切癆瘵積滯,不經(jīng)藥壞證者,宜服。與世俗所稱干血勞亦何以異,大夫其長于謀國者歟。方用當歸、乳香、沒藥各一錢,虻蟲十四個,人參二錢、大黃四錢、水蛭十四個、桃仁十四個,浸去皮尖,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都作一服,可百丸,五更用百勞水下,取惡物為度,服白粥十日,百勞水即仲景甘瀾水,以杓揚百遍者也。

論《金匱》附《千金翼》炙甘草湯

一名復脈湯,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按∶此仲景治傷寒脈代結,心動悸,邪少虛多之圣方也!督饏T》不載,以《千金翼》常用此方治虛勞,則實可征信,是以得名為千金之方也。虛勞之體,多有表熱夾其陰虛,所以其證汗出而悶,表之固非,即治其陰虛亦非,惟用此方得汗而脈出熱解,俾其人快然,真圣法也。但虛勞之人,胃中津液素虛,非傷寒暴病,邪少虛多之比,桂枝、生姜分兩之多,服之津液每隨熱勢外越,津既外越,難以復收,多有淋漓沾濡一晝夜者。透此一關,亟以本方去桂枝、生姜二味,三倍加入人參,隨繼其后,庶幾津液復生,乃致勞衛(wèi)盛而諸虛盡復,豈小補哉!

論《金匱》附《肘后》獺肝散方

本文云∶治冷勞∶又主鬼疰,一門相染。

按∶許叔微《本事方》云∶葛稚川言鬼疰者,是五尸之一疰。諸鬼邪為害,其變動不一,大約使人寒熱淋漓,沉沉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于死,傳于傍人,乃至滅門。覺知是證者,急治獺肝一具,陰干取末,水服方寸匙,日三服效。未知再服,此方神良。再按長桑君所授越人禁方,各傳其徒一人者,至華元化斃獄,其傳遂泯,仲景醫(yī)中之圣,諸禁方詎不盡窺底蘊,然而有其理無其事者,不足尚也。有其事無其理者,不足尚也。即有其理,有其事矣,而用意罕幾先之哲,尤不足尚也。如獺肝散非不可以殺蟲,而未可以行血逐瘀,所以制緩中補虛大黃 蟲丸一方,自出手眼。而授陳大夫百勞丸一方,加入人參,只作一服,以取頓快。蓋于此時而用力,可圖十全其五也。迨至束手無策,而取用獺肝以去其蟲,蟲去其人可獨存乎?然蟲亦不可不去也,《金匱》之附《肘后》一方,豈無意哉!

附論李東垣補中益氣湯益胃升陽湯二方 東垣所論飲食勞倦,內(nèi)傷元氣,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并心肺之氣,陷入于中焦,而用補中益氣治之。方中佐以柴胡、升麻二味,一從左旋,一從右旋,旋轉于胃之左右,升舉其上焦所陷之氣,非自腹中而升舉之也。其清氣下入腹中,久為飧泄,并可多用升、柴,從腹中而升舉之矣。若陽氣未必陷下,反升舉其陰氣,干犯陽位,為變豈小哉!更有陰氣素慣上干清陽,而胸中之肉隆聳為,胸間之氣漫散為脹者,而誤施此法,天翻地覆,九道皆塞,有瀕于死而坐困耳。后人相傳,謂此方能升清降濁,有識者亦咸信之,醫(yī)事尚可言哉!夫補其中氣,以聽中氣之自為升降,不用升柴可也,用之亦可也,若以升清之藥,責其降濁之能,豈不癡乎?

附論朱丹大補陰丸四物加黃柏知母湯二方

虛勞之證,陰虛者,十常八九;陽虛者,十之一二而已。丹溪著陽有余陰不足之論,而定二方。與東垣補中益氣之法,旗鼓相當。氣下陷而不能升,則用東垣;鹕仙荒芙,則用丹溪。二老入理深譚,各造其極,無容議也。前論補中益氣,能升清陽,設誤用之,反升濁陰,以致其叮嚀矣。而丹溪之法,用之多不效者,可不深維其故哉。昌謂立法者無過,而用法者不得法中之奧,過端四出,蓋于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二語,未常細心推辨耳。夫陽之有余,得十之七;陰之不足,得十之三,此所謂真有余真不足也。陽真有余,一切補陰之藥,直受之而無恐,多用之亦無害,是則補陰在所必需矣。若陰之不足者,十存其三,而陽之有余者,十存四五,亦名有余而實則非真有余也,究亦同歸不足而已。補陰寒涼之藥,尚敢恣用乎?不知此義而恣用之,豈但不效,其后轉成陰盛陽虛,清谷盜汗等患,究竟陰基已壞于前,即欲更補其氣,其如味之不能載何,故再致叮嚀,俾用昔人法,如持權在手,較量于輕重之間可矣。

附論嚴和用 附湯參附湯二方

虛勞之屬,陽虛者十中豈無一二,嚴氏二方,似不可少。其方從《金匱》術附湯生出,投之得當,通于神明。其虛勞失血,宜之者尤多,以其善治龍雷之陰火耳。但以參 為君,附子為佐,雖每服一兩,不嫌其多,方中止用 附各半、人參五錢、附子一兩、分三服,能無倒乎?

【律十條】

凡虛勞病,畏寒發(fā)熱者,衛(wèi)虛則畏寒,榮虛則發(fā)熱耳。當緩調(diào)其榮衛(wèi),俾不相亢戰(zhàn),則寒熱自止。若以外感少陽經(jīng)主寒熱,用小柴胡湯治之,乃至汗多而衛(wèi)傷于外,便溏而榮傷于內(nèi),寒熱轉加,醫(yī)之罪也。

凡虛勞病,多有發(fā)熱者,須辨其因之內(nèi)外,脈之陰陽,時之早晚,而定其治。若通套退熱之藥,與病即不相當,是謂誅伐無過,邪反不服,乃至熱久血干津竭,十死不救,醫(yī)之罪也。

凡虛勞病,多有奪血而無汗者,若認為陽實而責其汗,必動其血,是名下厥上竭,醫(yī)之罪也。

凡虛勞病,最防脾氣下溜,若過用寒涼,致其人清谷者,醫(yī)之罪也。

凡治骨蒸發(fā)熱,熱深在里,一切輕揚之藥,禁不可用。用之反引熱勢外出而增其熾,灼干津液,肌肉枯槁四出,求其止在內(nèi)里,時蒸時退,且不可得,安望除熱止病乎?醫(yī)之罪也。

凡治癆瘵發(fā)熱,乘其初成,胃氣尚可勝藥,急以峻劑加入人參,導血開囊,退熱行瘀,全生保命,所關甚大。遲則其人胃虛氣餒,羸瘠不堪,即醫(yī)良法妙,亦何為哉。此非醫(yī)罪,繩趨尺步,昧于行權,隱忍不言,欲圖僥幸,反為罪也。

凡治小兒五疳,即大人五勞也。幼科知用五疳之成方,而不知五勞曲折次第。初起者,治之可以得效。胃虛者,服之有死而已。蓋膽草蘆薈、宣胡黃連,極苦大寒,兒不能勝耳。大方亦然,謂五臟有虛勞實勞,恣用苦寒,罪莫逃也。

婦女癆瘵,十中二三,沖為血海,瘀積不行,乃至血干經(jīng)斷,骨蒸潮熱,夜夢鬼交,宜急導其血,加人參以行之,成功旦夕可也。若以丸藥緩治,王道緩圖,坐以待斃,醫(yī)之罪也。

常富后貧,名曰脫榮。常貴后賤,名曰失精。脫榮失精,非病關格,即病虛勞,宜以漸治其氣之結,血之凝,乃至流動充滿,成功計日可也。醫(yī)不知此,用補用清,總不合法,身輕骨瘦,精神其能久居乎?此非醫(yī)罪,遷延貽誤,薄乎云爾。

婦人遭其夫離絕,菀結不解,亦多成關格虛勞二證。此與二陽之病發(fā)心脾大同,月事時下,知未甚也。亦如前法,成功百日。氣血流行,可無患也。不月者,亦須成功千日,從事空王,消除積恨可也。此亦非醫(yī)罪,但以其勢緩而姑任之,不早令其更求良治,遷延圖利,心孽難除耳。

虛勞門方

《金匱》桂枝龍骨牡蠣湯(論見前,《短劇》云∶虛弱浮熱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龍骨湯。)桂枝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龍骨 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金匱》天雄散(有論) 天雄(三兩炮) 白術(八兩) 桂枝(六兩) 龍骨(三兩)
上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金匱》小建中湯(有論)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 芍藥(六兩) 生姜(二兩)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千金》療男女因積冷氣滯,或大病后不復常,苦四肢沉重,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喘乏,胸滿氣急腰背強痛,心中虛悸,咽干唇燥,面體少色,或飲食無味,脅肋腹脹,頭重不舉,多臥少起,甚者積年,輕者百日,漸致瘦弱,五臟氣竭,則難可復常,六脈俱不足,虛寒乏氣,少腹拘急,羸瘠百病,名曰黃耆建中湯。又有人參二兩)。

《金匱》黃耆建中湯(有論 于小建中湯內(nèi)加黃 一兩半,余依上法。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樂令建中湯 治臟腑虛損,身體消瘦,潮熱自汗,將成癆瘵。此藥大能退虛熱,生血氣。 前胡 細辛(凈)黃耆(蜜涂炙) 人參 桂心 桔皮(去白) 當歸(洗去土) 白芍藥 茯苓(去皮)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各一兩) 半夏(湯洗七次切七錢半) 每服四錢,水一盞,姜四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熱服。

按∶樂令建中湯,治虛勞發(fā)熱,以此并建其中之榮血。蓋榮行十二經(jīng)脈之中,為水谷之精氣,故建其榮血,亦得以建中名之耳。

藥品數(shù)據(jù)四味建中湯 治榮衛(wèi)失調(diào),氣血不足,積勞虛損,形體羸瘠,短氣嗜臥,欲成癆瘵。 當歸(酒浸焙) 白芍藥 白術 麥門冬(去心) 甘草(炙) 肉蓯蓉(酒浸) 人參 川芎 肉桂 附子(炮) 黃 制半夏熟地黃(酒蒸焙) 茯苓(各等分)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空心溫服。

按∶十四味建中湯,治臟氣素虛,以之兩建其脾腎之陰陽。蓋虛勞病多本脾腎,故引伸建中之法以治之,二方乃后人超出之方也。

《金匱》八味腎氣丸(有論 方見前)

《金匱》薯蕷丸(有論) 薯蕷(三十分) 當歸 桂枝 干地黃 曲 豆黃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芎 麥門冬 芍藥 白術 杏仁(各六分) 人參(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膠(七分) 干姜(三分) 白蘞(二分) 防風(六分) 大棗(百枚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為劑。

《金匱》酸棗仁湯(有論) 酸棗仁(二升) 甘草(一兩) 知母(二兩) 茯苓(二兩) 芎 (二兩) (深師有生姜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金匱》大黃 蟲丸(有論)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芍藥(四兩) 干地黃(十兩) 干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 蟲(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金匱》附《千金翼》炙甘草湯(有論) 甘草(四兩炙) 桂枝 生姜(各三兩) 麥門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參 阿膠(各二兩) 大棗(三十枚) 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金匱》附《肘后》獺肝散(有論) 獺肝一具 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十全大補散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fā)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痿黃,腳膝無力,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并皆治之。 肉桂 甘草 芍藥 黃耆 當歸 川芎 人參白術 茯苓 熟地黃(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不拘時溫服。

按∶此方合黃耆建中湯、四君子湯、四物湯三方,共得十味,合天地之成數(shù),名曰十全大補。以治氣血俱衰,陰陽并弱之候,誠足貴也。但肉桂之辛熱,未可為君,審其腎虛腰腹痛,少用肉桂,若榮衛(wèi)之虛,須少用桂枝調(diào)之,取為佐使可也。

圣愈湯 治一切失血,或血虛煩渴,燥熱睡臥不寧,或瘡證膿水出多,五心煩熱,作渴等證。

熟地黃 生地黃 當歸(酒拌各一錢) 人參 黃耆(炒) 川芎(各一錢) 上水煎服。

按∶失血過多,久瘡潰膿水不止,雖曰陰虛,實未有不兼陽虛者,合用人參、黃耆,允為良法。凡陰虛證,大率宜仿此矣。

黑地黃丸 治陽盛陰衰,脾胃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此補氣益胃之劑也。 蒼術(一斤酒浸) 熟地黃(一斤) 五味子(半斤) 干姜(秋冬一兩夏半兩春七錢)
上為細末,棗肉丸,如梧子大。食前米飲,或酒服百丸,治血虛久甚妙!督(jīng)》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藥開腠理,生津液,通氣,又五味子酸以收之,此雖陽盛而不燥熱,乃是五臟虛損于內(nèi),故可益血收氣,此藥類象神品方也。

按∶此方以蒼術為君,地黃為臣,五味子為佐,干姜為使,治脾腎兩藏之虛,而去脾濕除腎燥,即兩擅其長,超超元箸,視后人之脾腎雙補,藥品混雜者,相去豈不遠耶。

還少丹 大補心腎脾胃一切虛損,神志俱耗,筋力頓衰,腰腳沉重,肢體倦怠,血氣羸乏,小便混濁。 干山藥牛膝(酒浸) 遠志(去心) 山茱萸(去核)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 巴戟(酒浸去心) 肉蓯蓉(酒浸一宿) 石菖蒲 楮實 杜仲(去粗皮姜汁酒拌同炒斷絲) 舶茴香(各一兩) 枸杞子 熟地黃(各二兩)(此據(jù)《寶鑒》所定考,楊氏原方山藥、牛膝各一兩半,茯苓、茱萸、楮實、杜仲、五味子、巴戟、蓯蓉、遠志、茴香各一兩,菖蒲、地黃、枸杞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同棗肉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或鹽湯下。日三服食前,五日覺有力,十日精神爽,半月氣壯,二十日目明,一月夜思飲食,冬月手足常暖,久服令人身體輕健,筋骨壯盛,悅澤難老,更看體候加減。如熱加山梔仁一兩。心氣不寧加麥門冬一兩。少精神加五味子一兩。陽弱加續(xù)斷一兩。常服固齒無瘴瘧,婦人服之容顏悅澤,暖子宮,去一切病。

按∶楊氏制此方,緩補心腎脾肺,正合《內(nèi)經(jīng)》勞者溫之,損者溫之之義。溫養(yǎng)和平,以俟虛羸之自復耳。虛勞才見端者宜之,若病勢已成,此方又迂緩不切矣。大約中年無病,男女服之必效,方名還少丹,意可知也。

人參養(yǎng)榮湯 治脾肺俱虛,發(fā)熱惡寒,肢體瘦倦,食少作瀉等證。若氣血虛而變見諸證,勿論其病,勿論其脈,但用此湯,其病悉退。

白芍藥(一錢五分) 人參 陳皮 黃耆(蜜炙) 桂心 當歸 白術 甘草(炙各一錢) 熟地黃 五味子(炒杵) 茯苓(各七分半) 遠志(去心五分)
上姜棗水煎服。

按∶方中諸品,為心脾二藏之藥,于補肺殊不甚切。然養(yǎng)榮之法,正當補養(yǎng)心脾,以榮為水谷之精氣,脾得以主之,及行至上焦,則肺衛(wèi)心榮,各分氣血所主,固知養(yǎng)榮原不及于肺,方下所注肺虛誤也。昌因養(yǎng)榮之義,關于虛勞最切,故辨之。

參術膏 治中風虛弱,諸藥不應,或因用藥失宜,耗傷元氣,虛證蜂起,但用此藥補其中氣,諸證自愈。 人參白術(各等分) 上水煎稠湯,化服之。

按∶方下所治,非為虛勞設也。而治虛勞尤在所必用,藥品精貴,功效敏速,莫逾于此。后人增苡仁、蓮肉、黃耆、茯苓、神曲、澤瀉、甘草七味,吾不知于補元氣之義何居?而鄙吝之人見之,未有不欣然從事者矣。

人參散 治邪熱客經(jīng)絡,痰嗽煩熱,頭目昏痛,盜汗倦怠,一切血熱慮勞。

黃芩(半兩) 人參 白術 茯苓赤芍藥 半夏曲 柴胡 甘草 當歸 干葛(各一兩)
每服三錢,水一盞,姜四片,棗二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按∶此方治邪熱淺在經(jīng)絡,未深入臟腑,雖用柴胡、干葛之輕,全借參術之力,以達其邪。又恐邪入痰隧,用茯苓、半夏,兼動其痰,合之當歸、赤芍、黃芩,并治其血中之熱,且止用三錢為劑。蓋方成知約,庶幾敢用柴胡、干葛耳。此許叔微之方,一種深心,昌故發(fā)之。

保真湯 治勞證體虛骨蒸,服之清補。

當歸 生地黃 熟地黃 黃耆 (蜜水炙) 人參 白術 甘草 白茯苓(各五分)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黃柏(鹽水炒) 知母 五味子 軟柴胡 地骨皮 陳皮(各一錢) 蓮心(五分)
水二鐘,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按,此方一十八味,十全大補方中已用其九,獨不用肉桂耳。然增益地黃,代川芎之上竄,尤為合宜。余用黃柏、知母、五味子,滋益腎水;二冬、地骨皮,清補其肺;柴胡入肝清熱;陳皮助脾行滯;全重天冬、麥冬、黃柏、知母、五味、地骨皮、柴胡,不獲已借十全大補以行之耳。其意中實不欲大補也,然亦一法,故錄之。

三才封髓丹 降心火,益腎水,滋陰養(yǎng)血,潤補不燥。 天門冬(去心) 熟地黃 人參(各半兩) 黃柏(三兩) 砂仁(一兩半) 甘草(七錢半炙)
上六味為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蓯蓉半兩,切作片,酒一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滓,空心食前送下。

按∶此于三才丸方內(nèi),加黃柏、砂仁、甘草,以黃柏入腎滋陰,以砂仁入脾行滯,而以甘草少變天冬、黃柏之苦,俾合人參建立中氣,以伸參兩之權,殊非好為增益成方之比,故錄用之。

天真丸 治一切亡血過多,形槁肢羸,食飲不進,腸胃滑泄,津液枯竭。久服生血養(yǎng)氣,暖胃駐顏。 精羊肉(七斤去筋膜,脂皮批開,入下藥末。) 肉蓯蓉(十兩) 當歸(十二兩洗去蘆) 山藥(濕者去皮十兩) 天門冬(去心焙干一斤)
上四味為末,安羊肉內(nèi)裹縛,用無灰酒四瓶,煮令酒盡,再入水二升煮,候肉糜爛,再入黃 末(五兩)、人參末(三兩)、白術末(二兩),熟糯米飯,焙干作餅,將前后藥末和丸桐子大。一日二次,服三百丸,溫酒下。

如難丸,用蒸餅五七枚,焙干,入臼中杵千下,丸之。

按∶此方可謂長于用補矣,人參、羊肉同功,而蓯蓉、山藥,為男子佳珍,合之當歸養(yǎng)榮,黃 益衛(wèi),天冬保肺,白術健脾,而其法制甚精,允為補方之首。

麥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黃瘦,口臭肌熱,盜汗,婦人風血。攻疰四肢。

赤茯苓 當歸 干漆 鱉甲(醋炙) 常山 大黃(煨) 柴胡 白術 生地黃 石膏(各一兩) 甘草(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小麥五十粒,水煎食后臨臥服。若有虛汗,加麻黃根一兩。

按∶此方治肝肺脾胃火盛,灼干榮血,乃致口臭肌熱可驗。故用潤血行瘀之法,以小麥煎之,引入胃中。蓋胃之血干,熱熾大腸必然枯燥,服此固可無疑,然更加人參助胃真氣,庶可多服取效也。

人參地骨皮散 治藏中積冷,榮中熱,按之不足,舉之有余,陰不足而陽有余也。

茯苓(半兩) 知母 石膏(各一兩) 地骨皮 人參 柴胡 生地黃(各一兩五錢)
上 咀,每服一兩,生姜三片,棗一枚,水煎細細溫服,間服生精補虛地黃丸。

按∶藏中積冷,榮中熱,冷熱各偏,為害不一。此方但可治榮熱耳,于藏冷無預也。方后云∶間服生精補血地黃丸,豈一方中而當兩涉耶?又豈以治榮熱為最急,無暇分功于藏冷耶?如法用之,俟榮熱稍清,兼治藏冷,要亦用藥之小權衡耳。

東垣補中益氣湯 黃耆(一錢五分)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 白術 當歸身 柴胡 升麻 陳皮(各五分)上咀,水煎。

東垣益胃升陽湯 前方加 炒曲(一錢五分) 生黃芩(瀉盛暑之伏,庚金肺逆,每服少許,秋涼去之。) 上咀,水煎。

丹溪大補丸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 熟地黃(酒蒸) 敗板(酥炙黃為末各六兩) 上為末,豬脊髓和,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淡鹽湯送下。

補陰丸 黃柏(半斤鹽酒炒) 知母(酒浸炒) 熟地黃(各三兩) 敗龜板(四兩酒浸炒) 白芍(炒) 陳皮牛膝(各二兩) 瑣陽 當歸(各一兩半) 虎骨(一兩酒浸酥炙)
上為末,酒煮羊肉,丸如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鹽湯下,冬加干姜半兩。

嚴氏 附湯 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

黃耆(蜜炙) 附子(炮等分) 咀,每四錢,加生姜煎。

參附湯 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人參(半兩)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咀,分作三服,加生姜煎。

卷六 水腫

(論三首 合論《金匱》方六條 律七條 附論海藏法一條)

水腫論

喻昌曰∶病機之切于人身者,水火而已矣。水流濕,火就燥;水柔弱,火猛烈。水泛溢于表里,火游行于三焦,拯溺救焚,可無具以應之乎?《經(jīng)》謂二陽結謂之消,三陰結謂之水,手足陽明熱結而病消渴,火之為害,已論之矣。而三陰者手足太陰脾肺二藏也,胃為水谷之海,水病莫不本之于胃。《經(jīng)》乃以屬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陰脾,足以轉輸水精于上。手太陰肺,足以通調(diào)水道于下,海不揚波矣。惟脾肺二藏之氣,結而不行,后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里,無所不到也。是則脾肺之權,可不伸耶。然其權尤重于腎,腎者,胃之關也。腎司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為消。腎氣從陰則闔,陰太盛則關門常闔,水不通而為腫!督(jīng)》又以腎本肺標,相輸俱受為言,然則水病,以脾肺腎為三綱矣。于中節(jié)目,尤難辨晰!督饏T》分五水之名,及五臟表里主病,徹底言之,后世漫不加察,其治水輒宗霸術,不能行所無事,可謂智乎?五水者,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也。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痛,惡風,渾是傷風本證,從表治之宜矣。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fā)其汗。證不同而治同,其理安在?則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行榮衛(wèi),水漬皮間,榮衛(wèi)之氣, 郁不行,其腹如鼓,發(fā)汗以散皮毛之邪,外氣通而內(nèi)郁自解耳。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北方壬癸自病,陽不上通,關門閉而水日聚,上下溢于皮膚,跗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腎本肺標,子母俱病也。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jié)M不喘,所主在腎,不合肺而連肝,經(jīng)謂肝腎并沉為石水,以其水積胞中,堅滿如石,不上大腹,適在厥陰所部,即少腹疝瘕之類也。不知者每治他病,誤動其氣,上為嘔逆,多主死也!冻彩喜≡础分^石水自引兩脅下脹痛,或上至胃脘則死,雖不及于誤治,大抵肝多腎少之證耳。

黃汗汗如柏汁,其脈沉遲,身發(fā)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陰脈陽證,腎本胃標,其病皆胃之經(jīng)脈所過,后世名之癉水者是也。夫水飲入胃不行,郁而為熱,熱則榮衛(wèi)之氣亦熱,熱之所過,末流之患,不可勝言,皆從癉水而浸yin不已耳。然水在心之部,則郁心火炳明之化;水在肝之部,則郁肝木發(fā)生之化;水在肺之部,則孤陽竭于外,其魄獨居;水在脾之部,則陰竭于內(nèi),而谷精不布;水在腎之部,不但諸陽退伏,即從陽之陰,亦且退伏,孤陰獨居于下而隔絕也。故胃中之水,惟恐其有火,有火仍屬消渴,而傳中滿之不救,腎中之水,惟恐其無火,無火則真陽滅沒,而生氣內(nèi)絕,其在心之水,遏抑君火。若得脾土健運,子必救母,即在肝在肺在腎之水,脾土一旺,水有所制,猶不敢于橫發(fā)。第當懷山襄陵之日,求土不委頹足矣。欲土宜稼穡,豈不難哉?夫水土平成,以神禹為師,醫(yī)門欲平水土,不師仲景而誰師乎?

水腫脈論

喻昌曰∶諸病辨脈,以浮沉遲數(shù)四脈為綱,而水病之精微要渺,莫不從此四字參出。其及于弦緊微澀伏潛之脈者,愈推愈廣之節(jié)目耳。風水脈浮,此定法也。然有太陽脈浮之風水,有肝腎并沉之風水,有勇而勞汗之風水,有面 龐郁壅害于言之風水,治法同一開鬼門,而標中之本,則微有分矣。抑且當汗之證,渴而下利,小便數(shù),皆不可發(fā)汗,可不辨而犯其戒乎?脈沉曰水,此定法也。而肝腎并沉為石水,沉伏相搏名曰水,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沉為里水,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內(nèi)經(jīng)》明有潔凈府之法,《金匱》治諸沉脈俱不及之。另曰∶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又曰∶小便自利者愈。正恐沉微沉遲,腎氣衰少,誤用其法耳。以上所論浮沉諸脈,皆顯明而可解者也。至論遲數(shù)之脈,謂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脈即熱,數(shù)脈即止,數(shù)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如是言脈,截斷眾流,令聰明知見,全不得入,豈非最上一乘乎?寸口者,肺脈所過。趺陽者,胃脈所過。二脈合證者,表章《內(nèi)經(jīng)》三陰結謂之水,當以寸口趺陽定其證也。寸口脈浮而遲,浮為衛(wèi)為陽,遲為榮為陰,衛(wèi)不與榮和,其陽獨居脈外則為熱。榮不從衛(wèi),匿于脈中則為潛。榮衛(wèi)之間,熱潛之邪,相搏而至,則肺氣不能布化,故自結而沉也。脾與胃以膜相連而為表里,趺陽脈浮而數(shù),胃陽不與脾陰相合,浮而獨居于表則為熱。脾陰不得胃陽以和,反為陽氣所促而變數(shù),數(shù)則陰血愈虛而止矣。數(shù)止相搏,名曰伏者,趺陽之脈本不伏,以熱止之故而脈伏也。寸口之沉,趺陽之伏,相搏于中則為水,豈非三陰結一定之證乎?

然肺合皮毛者也,皮膚者絡脈之所過,肺沉而氣不為充,榮潛而血不為養(yǎng),則絡脈虛。脾為胃行津液者也,脾伏則津液不入膀胱,故小便難,絡虛便難,水之積者,乘虛而走皮間為腫矣!督饏T》之書,觀之不解,正精微所在,未可釋手也。

寸口脈遲而澀,解見二卷水寒中,然以寸口定肺之證矣。而肺者,外合皮毛,內(nèi)合大腸者也。外合皮毛,既推皮虛,所過絡脈之虛,水入為腫矣。而內(nèi)合大腸,豈無脈法以推之耶?《金匱》又曰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緊即惡寒,水不活流,走于腸間,以浮遲弦緊為肺脈主水,表里之分也。弦為水,緊為寒,水寒在肺,則榮衛(wèi)不溫分肉而惡寒,肺之治節(jié)不行,不能通調(diào)水道,故水不活流,而但走大腸之合也。即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之互辭也,以趺陽定胃之診矣。而胃之或寒或熱,亦即于脈之或緊或數(shù)而辨之。故曰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yī)反下之,下之即胸滿短氣。又曰趺陽脈當伏,今反數(shù),本自有熱,消谷,小便數(shù),反今不利,此欲作水,一寒一熱,兩出趺陽所主脈證。寒疝瘕即石水之類,腹中痛,宜溫不宜下,下之而傷其胸中之陽,則濁陰上攻,胸滿短氣也!秲(nèi)經(jīng)》腫滿環(huán)臍痛,名風根不可動,動之為水溺澀之病。風根為陽,動之則乘陰,疝瘕為陰,動之則乘陽,皆精義也。熱能消谷,小便數(shù),本是癉成消中之病,今反小便不利,此欲作水,亦可見其水必乘熱勢浸yin,無所不至,與黃汗證大同小異耳!督饏T》水病脈法之要,全在求責有無盛虛。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凡屬本證兼證,胸中了然,無所疑惑矣。盛者責之,為風,為熱,為腫,為痛,為氣強,為發(fā)熱躁煩,莫不有脈可據(jù)矣。虛者責之,為正虛,衛(wèi)虛,榮虛,經(jīng)虛,絡虛,水谷氣虛,少陽卑少陰細之虛,亦莫不有脈可據(jù)矣。究竟脈者精微之學也,昌欲傳其精微,而精微出于平淡,愈推愈廣,愈求愈獲。如水病脈出者死,徒讀其文,寧不誤人自誤乎?風水黃汗等證,脈之浮大且洪者,豈亦主死乎?惟少陰腎水,其脈本沉者,忽焉沉之烏有,而反外出則主死耳。又如榮衛(wèi)之虛,其辨不一,有榮衛(wèi)隨風火熱上行,而不環(huán)周于身者;有榮衛(wèi)因汗出多,而不固于腠理者;有榮衛(wèi)因谷氣少,并虛其宗氣,胸中作痛者;有榮衛(wèi)不和于脈之內(nèi)外者;有榮衛(wèi)阻絕于脈之上下者;有榮衛(wèi)所主,上中下三焦俱病,四屬斷絕者;有榮衛(wèi)熱 肌膚瘍潰者,一一致詳,始得其精,學脈者自為深造可矣。

論《金匱》防己黃耆湯方

本文云∶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加芍藥。

脈浮,表也。汗出惡風,表之虛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己療風腫水腫,通腠理。黃耆溫分肉,補衛(wèi)虛,白術治皮風止汗。甘草和藥益土。生姜、大棗辛甘發(fā)散,腹痛并陰陽氣塞,不得升降,再加芍藥收陰。

論《金匱》越婢湯方

本文云∶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xù)自出汗,無大熱,越婢湯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

前條風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故用之。設不汗出且大熱,表法當不主此也。后條里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而渴故用之。不爾,里法當不主此也。曰無大熱,則有熱可知;曰里水,乃軀殼之里,非臟腑之里可知,故俱得用越婢湯也。

越婢湯者,示微發(fā)表于不發(fā)之方也,《尚論》傷寒太陽第三篇,已詳之矣。大率取其通調(diào)榮衛(wèi),和緩之性,較女婢尤過之,而命其名也。蓋麻黃、石膏二物,一甘熱,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于陰,則和以甘熱。胃偏于陽,則和以甘寒。乃至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不和于中土者,悉得用之,何者中土不和,則水谷不化其精悍之氣以實榮衛(wèi),榮衛(wèi)虛,則或寒或熱之氣,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于表里,所以在表之風水用之;而在里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無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害中土,自足消患于方萌,抑何待水土平成乎?

論《金匱》防己茯苓湯

本文云∶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風水脈浮,用防己黃耆湯矣,而皮水即仿fo而用之。前脈論中,謂同一開鬼門,而標中之本,則微有分,此方是也。

風水下郁其土氣,則用白術崇土,姜棗和中。皮水內(nèi)合于肺,金郁泄之,水漬于皮,以淡滲之,故以茯苓易白術,加桂枝解肌,以散水于外,不用姜棗和之于中也。況四肢聶聶,風在榮衛(wèi),觸動經(jīng)絡,桂枝尤不可少耶。

論《金匱》麻黃附子湯杏子湯二方

本文云∶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fā)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此論少陰正水之病,其脈自見沉小,殊無外出之意。若脈見浮者,風發(fā)于外也。無水虛脹者,手太陰氣郁不行也。

風氣之病,發(fā)其汗則自已耳。即脈沉無他證者,當仿傷寒少陰例,用麻黃附子甘草湯,蕩動其水以救腎。若脈浮者其外證必自喘,當仿傷寒太陽例,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發(fā)散其邪以救肺,此治金水二藏之大法也。

論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桂枝加黃耆二方

本文云∶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fā)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湯主之。黃汗之病,兩足自冷,假令發(fā)熱,此屬歷節(jié);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fā)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fā)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 即胞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膚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兩證大同小異,前一證以汗出而衛(wèi)氣不固,外水入搏于榮,郁而為熱。熱盛則腫而發(fā)黃,熱盛則耗其津液而作渴,故以黃耆固護其衛(wèi),以桂枝本方加苦酒,引入榮分,散其水寒之邪。但衛(wèi)虛多汗,不在發(fā)表,故不用姜棗協(xié)助胃氣,所恃者黃實衛(wèi)之大力耳。后一方用桂枝全方,啜熱稀粥助其得汗,加黃 固衛(wèi),以其發(fā)熱,且兼自汗盜汗,發(fā)熱故用桂枝,多汗故加黃耆也。其發(fā)汗已仍發(fā)熱,邪去不盡,勢必從表解之,汗出輒輕,身不重也,久久身胸中痛,又以過汗而傷其衛(wèi)外之陽,并胸中之陽也。腰以上有汗,腰以下無汗,陽通而陰不通,上下痞隔,更宜黃耆固陽,桂枝通陰矣。

黃汗與歷節(jié)有分,陽火獨壅于上為黃汗;陰水獨積于下為兩脛冷;陽火盛及肌肉則發(fā)熱;陰水寒及筋骨則歷節(jié)痛,源同而流不同也。食已汗出者,食入于所長之陽,與勞氣相搏散出為汗,乃至氣門不閉,津液常泄,暮為盜汗也。甲錯者,皮間枯澀,如鱗甲錯出也。發(fā)熱不已,熱入肉腠,必生惡瘡,留結癰膿也。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即《內(nèi)經(jīng)》痛痹,逢寒則蟲之類也。小便不利,津液從汗越也。不能食,脾胃氣虛不能化谷也。身體重,衛(wèi)氣不充分肉也。煩躁,胃熱上熏心肺也。治黃汗之法,盡發(fā)于此矣。

論《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枳術湯

本文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湯主之。又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

心下,胃之上也。胃中陽氣不布,心下乃為水飲之陰占據(jù),堅大如盤,阻其上下出入之坦道,只從邊旁輾轉,雖總一陽氣之權不伸所致。然有陰陽二候,陽氣虛而陰氣乘之,結于心下,必用桂枝湯去芍藥之走陰,而加麻黃、附子、細辛,其散胸中之水寒。以少陰主內(nèi),水寒上入,即從少陰溫經(jīng)散寒之法而施治也。所以方下云∶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可見胃中之陽不布,即胸中之陽亦虛,胸中陽虛,并衛(wèi)外之陽亦不固,故其汗出時,如蟲行皮中,尚顯陽氣滯澀之象,設非桂、麻、細辛,協(xié)附子之大力,心下水寒,能散走皮中乎?水寒散,斯重云見,而心下之堅大者,豁熱空矣,此神治也。其有陽邪自結于陽位,陰寒未得上入者,但用枳術二味,開其痰結,健其脾胃,而陽分之陽邪,解之自易易耳。

論海藏集仲景水氣例

海藏于治水腫一門,務為致詳。設為水氣問難,求責脈之有力無力,藏沉府浮,用藥大凡,意在發(fā)明《內(nèi)經(jīng)》仲景,其實渾是后人窠臼,中無實得也。其云∶高低、內(nèi)外、輕重、表里,隨經(jīng)補瀉,要當詳察肺胃腎三經(jīng),病即瘥也,此一語最為扼要,然終未到家!秲(nèi)經(jīng)》明謂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太陰也。足太陰脾,手太陰肺,氣結不行,即成水病,而水之源出自腎,故少陰腎亦司之。但當言肺脾腎,不當言肺胃腎也,何也?胃不必言也,胃本水谷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于肺,而病于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于膀胱,而病于上。腎不能司胃之關門,時其輸泄而病于下。所以胃中積水浸yin,無所底止耳。海藏舉肺胃腎而遺脾,于至理不過一間未達,原不必議,其治例仍以肺沉大腸浮,心沉小腸浮為言,此則相沿之陋也。詎知臟腑各分浮沉,而大小二腸,不當從上焦分證耶。

至于所集仲景水氣例,則未窺宮墻富美,反多門外邪僻矣!夫仲景論雜證,于水氣一門,極其精詳,惟恐足太陰脾之健運失職,手太陰肺之治節(jié)不行,足少陰腎之關門不開,并其府膀胱之氣化不行,所用方藥,皆不蹈重虛之戒,立于無過之地。海藏集仲景治肺癰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例,是欲以瀉肺之法,為瀉水之法矣。集仲景治傷寒痞連兩脅,雜證支飲在脅之十棗湯為例,是欲以瀉胸脅及膀胱,為瀉水之法矣。何其敢于操刃,而藉口仲景耶?不但此也,抑且假托后人治水之峻藥,本之仲景,謂三化神 丸即十棗東加牽牛、大黃、輕粉;除濕丹即神 丸加乳香、沒藥;元青丹又即神 丸加黃連、黃柏、青黛,集仲景之方,以傅會后人,罪不容誅矣。后來依樣葫蘆,更改一味二味,即成一方,不傷脾即瀉肺,不瀉肺即瀉膀胱,乃致積水滔天,載胥及溺,絕無一人追悔從前用藥之咎,正以繇來者非一日耳。水病門中,成方百道,求一救肺氣之 郁,而伸其治節(jié)之方,無有也。求一救膀胱阻絕,而伸其氣化之方,無有也。節(jié)取數(shù)方,發(fā)明備用,臨病自出生心化裁,是所望矣。

水腫門方

《金匱》防己黃耆湯 防己(一兩) 黃耆(一兩一分) 白術(三分) 甘草(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匕,生姜四片,棗一枚,水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金匱》越婢湯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者,加附子一枚。風水加術四兩。(《古今錄驗》)《金匱》防己茯苓湯 防己(三兩) 黃耆(一兩) 桂枝(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金匱》麻黃附子湯 麻黃(三兩) 甘草(二兩)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金匱》杏子湯(未見,恐是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金匱》蒲灰散(方見消渴門。)

《金匱》黃 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 (五兩) 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

《金匱》桂枝加黃耆湯 桂枝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黃耆(二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 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復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桂枝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麻黃 細辛(各二兩) 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金匱》枳術湯 枳實(七枚) 白術(二兩)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 即當散也。

實脾散 治陰水發(fā)腫,用此先實脾土。 濃樸(去皮姜制) 白術 木瓜(去瓤)大腹皮 附子(炮)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按∶治水以實土為先務,不但陰水為然,方下所云治陰水發(fā)腫,用此先實脾土。然則其后將用何藥耶?儼然陰水當補,陽水當瀉之念,橫于胸中,故其言有不達耳。夫陰水者,少陰腎中之真陽衰微,北方之水,不能蟄封收藏,而泛溢無制耳。倘腎氣不溫,則真陽有滅頂之兇矣。實土以堤水,寧不為第二義乎?方中不用桂,而用濃樸、檳榔,尚有可議耳。

復元丹 治脾腎俱虛,發(fā)為水腫,四肢虛浮,心腹堅脹,小便不通,兩目赤腫。

附子(炮二兩) 南木香(煨)茴香(炒) 川椒(炒出汗) 濃樸(去粗皮姜制) 獨活 白術(炒) 陳皮(去白) 吳茱萸(炒) 桂心(各一兩) 澤瀉(一兩半) 肉豆蔻(煨) 檳榔(各半兩)
上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時紫蘇湯送下。

按∶此方合前方,俱主脾腎之治,而此方溫暖腎藏之藥居多,較前方稍勝。然不用茯苓,仍用檳榔、濃樸,終落時套耳。

導滯通幽湯 治脾濕有余,及氣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腫。

木香 白術 桑白皮 陳皮(各五錢) 茯苓(去皮一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食前。

按∶脾喜燥惡濕,脾濕有余,氣不宣通,即是脾中健運之陽不足。先加意理脾之陽,俟體中稍快,用此方退其面目手足浮腫,乃為善也。

胃苓湯 乃平胃散合五苓散加陳皮也。

蒼術 濃樸(姜汁炒) 陳皮 白術 茯苓(各一錢半) 澤瀉 豬苓(各一錢) 甘草(六分)官桂(三分)加生姜煎服。

按∶此方宣導胃水,膀胱水順道而出,水患在所必用。然亦相其人津液不虧,腎水不竭,乃可用之,恐蹈重虛之律也。其遠人無病,但覺不服水土,允宜此方。

消風敗毒散

此即人參敗毒散荊防敗毒散并用也。

人參 獨活 柴胡 桔梗 枳殼(麩炒) 羌活 茯苓 川芎 前胡 甘草 荊芥 防風(各一錢)
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按∶此方治風水,皮水,凡在表宜從汗解者必用之劑。然仲景之用汗法,必兼用黃耆實表,恐表虛之人,一身之水,乘表藥外涌,盡漬皮腠,反為大累耳。

此方用人參為君,固護元氣,是以用之無恐。即是推之。元氣素虛,腠理素疏,參耆合用,允為當矣。

加減《金匱》腎氣丸

治肺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蠱證。其效如神,此證多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證者,非此藥不能救。 白茯苓(三兩) 附子(五錢) 牛膝官桂 澤瀉 車前子 山茱萸 山藥 牡丹皮(各一兩) 熟地黃(四兩搗膏)
上為末,和地黃煉蜜,丸如桐子大。

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按∶本方《濟生》以附子為君,此薛新甫重訂。用白茯苓為君,合之牛膝、車前,治腰以下之水,其力最大。然而腎之關門不開,必以附子回陽,蒸動腎氣,其關始開,胃中積水始下,以陽主開故也。關開即不用茯苓、牛膝、車前,而水亦下關。闔則茯苓、車前用至無算,抑莫如之何矣。用方者,將君附子乎?抑君茯苓乎?

調(diào)榮散 治瘀血留滯,血化為水,四肢浮腫,皮肉赤紋,名血分。

莪術 川芎 當歸 延胡索 白芷 檳榔陳皮 赤芍 桑白皮(炒) 大腹皮 赤茯苓 葶藶(炒) 瞿麥(各一錢) 大黃(一錢半) 細辛 官桂 甘草(炙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鐘,食前服。

按∶瘀血化水,赤縷外現(xiàn),其水不去,勢必不瘀之血亦盡化為水矣。此方只作一服,原不欲多用之意,但服后其水不行,赤縷不減,未可再服。且用治血補氣之藥,調(diào)三五日,徐進此藥,虛甚者必參附合用,得大力者主持其間,驅(qū)逐之藥,始能建功也。

鯉魚 治水氣四肢浮腫。

烏鯉魚(一尾) 赤小豆 桑白皮 白術 陳皮(各三錢) 蔥白(五莖) 上用水三碗同煮,不可入鹽,先吃魚,后服藥,不拘時候。

按∶此方用烏魚暖胃行水,合之赤豆、蔥白,以開鬼門,潔凈府,更合之白術、陳皮、桑皮,清理脾肺,一種深心,殊可采用。

防己散 治皮水腫,如裹水在皮膚中,四肢習習然動。

漢防己 桑白皮 黃 桂心(各一兩) 赤茯苓(二兩) 甘草(炙半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按∶此即仲景《金匱》防己茯苓湯,治皮水之方而加桑白皮也。然皮水者,郁其榮衛(wèi)乎,太陰肺氣不宣,治法金郁者泄之,桑白皮固可加,然不可過泄肺氣;桂心固能行水,然不如桂枝之發(fā)越榮衛(wèi)。大凡變易仲景之方,必須深心體會,假如榮衛(wèi)通行,水道不利,又當以桂心易桂枝矣。此活法也。

導水茯苓湯 治水腫頭面手足遍身腫,如爛瓜之狀,手接而塌陷,手起隨手而高突,喘滿倚息,不能轉側,不得著床而睡,飲食不下,小便秘澀,溺出如割而絕少,雖有而如黑豆汁者,服嘔嗽氣逆諸藥不效,用此即愈。亦嘗驗其病重之人,煎此藥時,要如熬阿刺吉酒相似,約水一斗,止取藥一盞,服后小水必行,時即漸添多,直至小便變青白色為愈。 赤茯苓 麥門冬(去心) 澤瀉 白術(各三兩) 桑白皮 紫蘇 檳榔 木瓜(各一兩) 大腹皮 陳皮 砂仁木香(各七錢半)
上 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燈草二十五根,煎至八分,空心服。如病重者,可用藥五兩,再加麥門冬二兩、燈草半兩,以水一斗,于砂鍋內(nèi)熬至一大碗,再入小銚內(nèi),煎至一大盞,五更空心服。滓再煎服,連進此三服,自然利小水,一日添如一日。

按∶此方藥味甚平,而其煎法則甚奇,蓋得仲景百勞水之意而自出手眼者,可喜!可喜!

脹病論

喻昌曰∶脹病與水病,非兩病也。水氣積而不行,必至于極脹,脹病亦不外水裹氣結血凝,而以治水諸法施之。百中無一愈者,失于師承無人,妄施妄投耳。今天下醫(yī)脈久斷,醫(yī)學久荒,即欲效司馬子長,擔簦負笈,遍訪于江、淮、汶、泗,而師資果安有乎?昌于斯世無地可以著錐,然而皇皇斯人,不敢自外,請一比類,為后學商之。仲景謂水病,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然則脹病,豈無血分腹中堅大如盤者乎?多血少氣,豈無左脅堅大如盤者乎?

多氣少血,豈無右脅堅大如盤者乎?故不病之人,凡有 瘕積塊痞塊,即是脹病之根,日積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甕,是名單腹脹。不似水氣散于皮膚面目四肢也,仲景所謂石水者正指此也。胸中空曠,氣食尚可從旁轆轉,腹中大小腸膀胱,逼處瘀濁占據(jù),水不下趨,而泛溢無不至矣!秲(nèi)經(jīng)》明脹病之旨,而無其治。仲景微示其端,而未立法,然而比類推之,其法不啻詳也。仲景于氣分心下堅大如盤者,兩出其方,一方治陰氣結于心下,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一方治陽氣結于心下,用枳術湯。夫胸中陽位,尚分陰氣陽氣,而異其治,況腹中至陰之處,而可不從陰獨治之乎?陰氣包裹陰血,陰氣不散,陰血且不露,可驅(qū)其血乎?舍雄入九軍單刀取勝之附子,更有何藥可散其陰氣,破其堅壘乎?推之兩脅皆然,但分氣血陰結之微甚,而水亦必從其類矣。此等此類之法,最上一乘,非中材所幾,和盤托出,為引伸啟發(fā)之助。

【律七條】

  1. 凡治水腫病,不分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證,及脾肺腎三藏所主,恣用驅(qū)水惡劣之藥,及禹功、舟車、導水等定方者,殺人之事也。
  2. 凡治水腫病,有當發(fā)汗散邪者,不知兼實其衛(wèi),致水隨汗越,浸yin皮腠,不復順趨水道,醫(yī)之罪也。
  3. 凡治水腫病,遇渴而下利之證,誤利其水,致津液隨竭,中土坐困,甚者脈代氣促,濱于死亡,醫(yī)之罪也。
  4. 凡治水腫病,遇少腹素有積塊疝瘕,誤行發(fā)表攻里,致其人濁氣上沖胸胃,大嘔大逆,痛引陰筋,卒死無救者,醫(yī)殺之也。
  5. 凡治水腫黃汗證,乃胃熱釀成癉水,誤用熱藥,轉增其熱,貽患癰膿,醫(yī)之罪也。
  6. 凡治水腫病,不察寸口脈之浮沉遲數(shù),弦緊微澀,以及趺陽脈之浮數(shù)微遲緊伏,則無從辨證用藥,動罹兇禍,醫(yī)之罪也。
  7. 凡治脹病,而用耗氣散氣,瀉肺瀉膀胱諸藥者,殺人之事也。治病之藥,貴得其宜,病有氣結而不散者,當散其結;甚有除下蕩滌,而其氣之結仍未遽散者,漸積使然也。今脹病乃氣散而不收,更散其氣,豈欲直裂其腹乎?收之不能遽收,亦漸積使然,緩緩圖成可也。若求快意一朝,如草頭諸方,明明立見殺人,若輩全不悔禍,展轉以售奸,吾不知其何等肺腸,千劫不能出地獄矣。

脹病諸方

人參芎歸湯(直指) 治煩躁喘急,虛汗厥逆,小便赤,大便黑,名血脹。

人參 辣桂(去粗皮) 靈脂(炒各二錢五分) 烏藥 蓬術(煨) 木香 砂仁 炙甘草(各半兩) 川芎 當歸 半夏(湯炮各七錢五分) 上咀,每服一兩五錢,生姜五片,紅棗二枚,紫蘇四葉,煎空心服。

按∶此方治血脹初成者,服之必效。

化滯調(diào)中湯 白術(一錢五分) 人參 白茯苓 陳皮 濃樸(姜制) 山楂肉 半夏(各一錢) 神曲(炒)麥芽(炒各八分) 砂仁(七分) 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按∶此方即參術健脾湯,加神曲、麥芽,脹甚者加蘿卜子炒一錢,面食傷尤宜用。乃助脾之健運,以消其氣分之脹也。

人參丸 治經(jīng)脈不利,化為水,流走四肢,悉皆腫滿,名曰血分。其候與水相類,若作水治之,非也,宜用此。

人參 當歸 大黃(濕紙裹,飯上蒸熟,去紙切炒。) 桂心 瞿麥穗 赤芍藥 白茯苓(各半兩) 葶藶(炒另研一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三十丸,空心飲湯下。

按∶此方治血分之水,少用葶藶為使,不至耗氣散氣,殊可取用。

見 丸(《寶鑒》)

治寒氣客于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腹中堅大,久不消者。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鬼箭羽 紫石英(各三錢) 澤瀉 肉桂 元胡索 木香(各二錢) 檳榔(二錢半) 血竭(一錢半另研) 水蛭(一錢炒煙盡) 京三棱(五錢銼) 桃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麩炒研。) 大黃(二錢銼,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丸浸藥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送下,食前溫酒亦得。

按∶此方消瘀之力頗大,用得其宜,亦不為峻。

小溫中丸(丹溪)

治脹是脾虛不能運化,不可下之。 陳皮 半夏(湯炮去皮臍) 神曲(炒) 茯苓(各一兩) 白術(二兩) 香附子(不要烘曬) 針砂(各一兩半醋炒紅) 苦參(炒) 黃連(炒各半兩) 甘草(三錢)
上為末,醋水各一盞,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術六錢、陳皮一錢,生姜一片煎湯吞下。虛甚加人參一錢,各用本方去黃連,加濃樸半兩,忌口。病輕者服此丸六七兩,小便長。病甚服一斤,小便始長。

按∶脾虛作脹,最不宜用大黃之藥,散其脾氣,丹溪此方,亦可取用。

禹余糧(《三因》)

治十腫水氣,腳膝腫,上氣喘急,小便不利,但是水氣,悉皆主之。(許學士及丹溪皆云∶此方治腫脹之要藥。)

蛇含石(大者三兩,以新鐵銚盛入炭火中燒,蛇黃與銚子一般紅,用鉗取蛇黃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極細。) 禹余糧石(三兩) 真針砂(五兩,先以水淘凈炒干入余糧,一處用米醋二升,就銚內(nèi)煮,醋干為度后用銚并藥入炭中燒紅鉗出,傾藥凈磚地上,候冷研細。)
以三物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入下項∶(治水多是取輕,按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之比,又有下項藥扶持,故虛人老人亦可服。) 羌活 木香 茯苓 川芎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豆蔻(炮) 大茴香(炮) 莪術 附子(炮) 干姜(炮) 青皮 京三棱(炮) 白蒺 當歸(酒浸一宿各半兩)
上為末,入前藥拌勻,以湯浸蒸餅,捩去水,和藥再杵極勻,丸如桐子大。食前溫酒白湯送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最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fā)疾愈甚。但試服藥,即于小便內(nèi)旋去,不動臟腑。病去日日三服,兼以溫和調(diào)補氣血藥助之,真神方也。

按∶此方昔人用之屢效,以其暖水臟也。服此丸,更以調(diào)補氣血藥助之,不為峻也。

導氣丸

治諸痞塞,關格不通,腹脹如鼓,大便秘結,小腸腎氣等疾,功效尤速。

青皮(用水蛭等分同炒赤,去水蛭。) 莪術(用虻蟲等分同炒赤,去虻蟲) 胡椒(茴香炒,去茴香。) 三棱(干漆炒,去干漆。) 檳榔(斑炒,去斑貓。) 赤芍(川椒炒,去川椒。) 干姜( 砂炒,去 砂。) 附子(青鹽炒,去青鹽。) 茱萸(牽牛炒,去牽牛。) 石菖蒲(桃仁炒,去桃仁。) 上各等分銼碎,與所制藥炒熟,去水蛭等不用,只以青皮等十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用紫蘇湯送下。

按∶此方各味俱用峻藥同炒,取其氣而不取其質(zhì),消堅破結,亦能斬關而入。然病久憊甚,用之必不能勝。病勢已成,元氣可耐,早用可以建功。

溫胃湯

治憂思聚結,脾肺氣凝,陽不能正,大腸與胃氣不平,脹滿上沖,飲食不下,脈虛而緊澀。

附子(炮去皮臍) 濃樸(去皮生用) 當歸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 橘皮(各一錢半) 干姜(一錢一分) 川椒(去閉口者,炒出汗三分。) 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煎至一鐘,食前服。

按∶此方變附子理中之意,而加血分藥,兼理其下,亦可取用。

強中湯

治食啖生冷,過飲寒漿,有傷脾胃,遂成脹滿,有妨飲食,甚則腹痛。

人參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丁香(各二錢) 白術(一錢半) 附子(炮去皮臍) 草果仁 干姜(炮各一錢) 濃樸(姜制) 甘草(炙各五分) 嘔加半夏。傷面加萊菔子。(各一錢) 水二鐘,姜三片,紅棗二枚,煎一鐘,不拘時服。

按∶此方即用附子理中湯,更加香燥之藥以強其胃,胃氣虛寒者,亦可暫用一二劑也。

卷六 黃癉門

(法十五條 律三條)

《經(jīng)》言∶溺黃赤安臥者,癉病。溺黃赤者,熱之征也。安靜嗜臥者,濕之征也。所以有開鬼門潔凈府之法。開鬼門者,從汗而泄其熱于肌表也。潔凈府者,從下而泄其濕于小便也。此特辨名定治之大端,而精微要渺,惟《金匱》有獨昭焉。要知外感發(fā)黃一證,傷寒陽明篇中已悉!督饏T》雖舉外感內(nèi)傷諸黃,一一發(fā)其底蘊,其所重尤在內(nèi)傷,茲特詳加表彰,為后學法程焉。

《金匱》論外感熱郁于內(nèi),而發(fā)黃之證云∶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其義取傷寒風濕相搏之變證為言,見風性雖善行,才與濕相合,其風即痹而不行,但郁為瘀熱而已。及郁之之極,風性乃發(fā),風發(fā)遂挾其瘀熱以行于四肢,而四肢為之苦煩,顯其風yin末疾之象。挾其瘀熱以行于肌膚,而肌膚為之色黃,顯其濕yin外漬之象。其脈以因風生熱故浮。因濕成痹故緩。此而行《內(nèi)經(jīng)》開鬼門潔凈府之法,俾風挾之熱從肌表出,濕蒸之黃從小便出,而表里分消,為有據(jù)也。

《金匱》重出傷寒陽明病不解,后成谷癉一證云∶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fā)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谷癉;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此因外感陽明,胃中之余熱未除,故食難用飽。飽則食復生熱,兩熱相合,而發(fā)煩頭眩,小便難,腹?jié)M,勢所必至。在陽明證本當下,陽明而至腹?jié)M,尤當急下,獨此一證,下之腹?jié)M必如故,非但無益,反增困耳。以其脈遲,而胃氣空虛,津液不充,其滿不過虛熱內(nèi)壅,非結熱當下之比!督饏T》重出此條,原有深意。見脈遲胃虛,下之既無益,而開鬼門潔凈府之法,用之無益,不待言矣。嘗憶余友問∶仲景云下之腹?jié)M如故,何不立一治法?余曰∶仲景必用和法,先和其中,后乃下之。友曰∶何以知之?余曰∶仲景云脈遲尚未可攻,味一尚字,其當攻之旨躍然!督饏T》又云∶諸黃腹痛而嘔者,用小柴胡湯。觀此仍是治傷寒,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之法,是以知之耳。陳無擇治谷癉,用谷芽枳實小柴胡湯,差識此意,但半消半和半下,三法并用,漫無先后。較諸仲景之絲絲必貫,相去遠矣。

《金匱》又云∶趺陽脈緊而數(shù),數(shù)則為熱,熱即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則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癉。此論內(nèi)傷發(fā)黃,直是開天辟地未有之奇,東垣脾胃論仿fo什一。后世樂宗《金匱》奧義,置之不講,殊可慨也!請細陳之。人身脾胃居于中土,脾之土,體陰而用則陽。胃之土,體陽而用則陰。兩者和同,則不剛不柔。胃納谷食,脾行谷氣,通調(diào)水道,灌注百脈,相得益彰,其用大矣。惟七情饑飽房勞,過于內(nèi)傷,致令脾胃之陰陽,不相協(xié)和。胃偏于陽,無脾陰以和之,如造化之有夏無冬,獨聚其熱而消谷。脾偏于陰,無胃陽以和之,如造化之有冬無夏,獨聚其寒而腹?jié)M,其人趺陽之脈緊寒數(shù)熱,必有明征,診其或緊或數(shù),而知脾胃分主其病。診其緊而且數(shù),而知脾胃合受其病,法云精矣。

然更有精焉,診其兩尺脈浮,又知并傷其腎。夫腎脈本沉也,胡以反。可w腎藏精者也,而精生于谷,脾不運胃中谷氣入腎,則精無裨而腎傷,故沉脈反浮也。知尺脈浮為傷腎,則知趺陽脈緊,即為傷脾。然緊乃肝脈,正仲景所謂緊乃弦,狀若弓弦之義。脾脈舒緩,受肝木之克賊,則變緊。肝之風氣,乘脾聚之寒氣,兩相搏激,食谷即眩。是谷入不能長氣于胃陽,而反動風于脾陰,即胃之聚其熱而消谷者,亦不過蒸為腐敗之濁氣,而非精華之清氣矣。濁氣繇胃熱而下流入膀胱,則膀胱受其熱,氣化不行,小便不通,一身盡黃。濁氣繇脾寒而下流入腎,則腎被其寒,而克賊之余,其腹必滿矣。究竟谷癉由胃熱傷其膀胱者多,由脾寒傷其腎者,十中二三耳。若飲食傷脾,加以房勞傷腎,其證必腹?jié)M而難治矣。仲景于女勞癉下,重申其義曰∶腹如水狀不治,豈不深切著明乎?

女勞癉額上黑,謂身黃加以額黑也。黑為北方陰晦之色,乃加于南方離明之位,此必先有胃熱脾寒之濁氣,下流入腎,益以女勞無度,而后成之,其繇來自非一日!吨夂蟆分^因交接入水所致,或有所驗。然火炎薪燼,額色轉黑,雖不入水,其能免乎?故脾中之濁氣,下趨入腎,水土互顯之色,但于黃中見黑滯耳。若相火從水中上炎,而合于心之君火,其勢燎原,煙焰之色,先透于額,乃至微汗亦隨火而出于額,心之液且外亡矣。手足心熱,內(nèi)傷皆然。日暮陽明用事,陽明主闔,收斂一身之濕熱,疾趨而下。膀胱因而告急,其小便自利,大便黑,時溏,又是膀胱蓄血之驗,腹如水狀,實非水也,正指蓄血而言也,故不治。

酒癉心中懊,而熱不能食,時欲吐。酒為濕熱之最,氣歸于心肺,味歸于脾胃,久積之熱,不下行而上觸,則生懊。痞塞中焦,則不能食。其濕熱之氣,不下行而上觸,則為嘔。嘔則勢轉橫逆,遍漬周身也!秱摗分^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發(fā)黃。是知熱甚于內(nèi)者,皆足致此,非獨酒矣。

《金匱》治酒癉,用或吐或下之法云∶酒黃癉,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又云∶或無熱,清言了了,腹?jié)M欲吐,鼻煤,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又云∶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又云∶心中懊,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又云∶下之久久為黑癉,言雖錯出,義實一貫。蓋酒之積熱入膀胱,則氣化不行,必小便不利,積于上焦則心中熱。積于下焦則足下熱。其無心中足下熱者,則清言了了,而神不昏,但見腹?jié)M,欲吐,鼻煤三證?芍潆跎吓c腹中,陰陽交病,須分先后治之。當辨脈之浮沉,以定吐下之先后。脈浮病在膈上,陽分居多,先吐上焦,而后治其中滿。脈沉弦病在腹中,陰分居多,先下其中滿,而后治其上焦,若但心中熱欲嘔,則病全在上焦,吐之即愈,何取下為哉?其酒熱內(nèi)結,心神昏亂,而作懊,及痛楚者,則不可不下。但下法乃劫病之法,不可久用。久久下之,必脾肺之陽氣盡傷,不能總領其陰血,其血有日趨于敗而變黑耳,曾謂下法可瀆用乎?仲景于一酒癉,臚列先后次第,以盡其治,其精而且詳若此。

酒癉之黑,與女勞癉之黑,殊不相同。女勞癉之黑,為腎氣所發(fā)。酒癉之黑,乃榮血腐敗之色。榮者水谷之精氣,為濕熱所瘀而不行,其光華之色,轉為晦黯,心胸嘈雜,如啖蒜齏狀,其芳甘之味,變?yōu)樗崂。乃至肌膚抓之不仁,大便正黑,脈見浮弱,皆肺金治節(jié)之氣不行而血瘀也。必復肺中清肅之氣,乃可驅(qū)榮中瘀濁之血,較女勞癉之難治,特一間耳。方書但用白術湯,理脾氣解酒熱以言治,抑何庸陋之甚耶?

黃癉繇于火土之熱濕,若合于手陽明之燥金,則熱濕燥三氣,相搏成黃。其人必渴而飲水,有此則去濕熱藥中,必加潤燥,乃得三焦氣化行,津液通,渴解而黃退?什唤庹,燥有未除耳,然非死候也,何又云癉而渴者難治,則更慮其下泉之竭,不獨云在中之津液矣。

合論《金匱》桂枝黃 湯、小柴胡湯、麻黃醇酒湯三方

仲景治傷寒方,首用麻黃湯為表法,今觀《金匱》治黃癉之用表,主之以桂枝黃 湯、小柴胡湯、附之以《千金》麻黃醇酒湯,明示不欲發(fā)表之意。故其方首云∶諸病黃家,但利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 湯?梢姶蠓ó斃”悖孛}浮始可言表。然癉證之脈,多有榮衛(wèi)氣虛,濕熱乘之而浮,故用桂枝黃 湯,和其榮衛(wèi)。用小柴胡湯,和其表里,但取和法為表法,乃仲景之微旨也。而表實發(fā)黃,當汗之證,豈曰無之!再取千金麻黃醇酒湯一方附入,必不自出麻黃峻表之方,皆立法之本意,又仲景之苦心也。

讀此而治病之機,宛然心目矣。

桂枝黃 湯 表虛者必自汗,汗雖出而邪不出,故用桂枝黃 以實表,然后可得驅(qū)邪之正汗,此義不可不知。

小柴胡湯 邪正相擊,在下則痛,在上則嘔,即《傷寒論》邪高痛下之旨也。故取用和表里之法,和其上下。

《千金》麻黃醇酒湯 表有水寒,入于榮血,閉而不散,熱結為黃。故賴麻黃顓力開結散邪,加醇酒以行之也。

合論《金匱》大黃硝石湯梔子大黃湯茵陳蒿湯三方

濕熱郁蒸而發(fā)黃,其當從下奪,亦須仿治傷寒之法,里熱者始可用之。重則用大黃硝石湯,蕩滌其濕熱,如大承氣湯之例;稍輕則用梔子大黃湯,清解而兼下奪,如三黃湯之例;更輕則用茵陳蒿湯,清解為君,微加大黃為使,如梔豉湯中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之例。是則汗法固不敢輕用,下法亦在所慎施,以癉證多夾內(nèi)傷,不得不回護之耳。

大黃硝石湯 熱邪內(nèi)結而成腹?jié)M,與傷寒當急攻下之證無異,故以大黃、硝石二物,蕩邪開結。然小便赤,則膀胱之氣化亦熱,又借柏皮、梔子寒下之力,以清解其熱也。

梔子大黃湯 此治酒熱內(nèi)結,昏惑懊 之劑。然傷寒證中有云∶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發(fā)黃。

是則諸凡熱甚于內(nèi)者,皆足致此,非獨酒也。

茵陳蒿湯 此治谷癉寒熱不能食之方。然此繇脾胃內(nèi)郁之熱,外達肌膚,與外感之寒熱少異,熱壅于胃,故不能食。

方中但治里熱,不解表邪,從可識矣。

瓜蒂湯方

瓜蒂湯,吐藥也。邪在膈上,淺而易及,用此湯以吐去其黃水,正《內(nèi)經(jīng)》因其高而越之之旨也。然此亦仲景治傷寒之正方,曷為治癉證,但附于后,是亦不欲輕用之意矣。

合論《金匱》小建中湯小半夏湯二方

黃癉病為濕熱之所釀矣,然有濕多熱少者,有濕少熱多者,有濕熱全無者,不可不察也。仲景慮癉病多夾內(nèi)傷,故爾慎用汗吐下之法。其用小建中湯,則因男子發(fā)黃,而小便自利,是其里無濕熱,惟以入房數(shù)擾其陽,致虛陽上泛為黃耳。故不治其黃,但和榮衛(wèi)以收拾其陽,聽其黃之自去。即取傷寒邪少虛多,心悸而煩,合用建中之法以治之,此其一端也。又有小便本赤黃,治之其色微減,即當識其蘊熱原少,或大便欲自利,腹?jié)M上氣喘急,即當識其脾濕原盛,或兼寒藥過當,宜亟用小半夏湯,溫胃燥濕,儻更除其熱,則無熱可除,胃寒起而呃逆矣。此又一端也,凡治濕熱而罔顧其人之虛寒者,睹此二義,能無悚惕耶?

小建中湯 即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也。男子數(shù)擾其陽,致虛陽上泛為黃,用此湯固護其衛(wèi),則陽不能外越。而芍藥之酸,收其上泛之陽,以下歸于陰;甘草膠飴培其中土,土濃則所收之陽,不能復出,此天然絕妙之方也。然必小便自利,證非濕熱者乃可用之。不然,寧不犯酒家用桂枝、嘔家用建中之大禁乎?

小半夏湯 小便色小變而欲自利,濕雖積而熱則微,若其脾濕不行而滿,脾濕動肺而喘,此但當除濕,不可除熱,熱除則胃寒氣逆而噦矣。凡遇濕多熱少之證,俟其熱少除,即用此以溫胃燥濕,其治熱多濕少,當反此而推之。

合論《金匱》豬膏發(fā)煎茵陳五苓散二方

此治濕熱中重加燥證之方也。燥者秋令也,夏月火炎土燥,無俟入秋,濕土轉燥之證已多,不可不察。況乎郁蒸之濕熱,必先傷乎肺金,肺金一燥,則周身之皺揭禁固,有不可勝言者。所以仲景于癉證中,出此二方。后人罔解其意,按劍相盼,不敢取用,詎不深可惜乎?然燥有氣血之分,豬膏煎借血余之力,引入血分,而潤其血之燥,并借其力開膀胱瘀血,利其小水,小水一利,將濕與熱且俱除矣。其五苓散,原有燥濕滋干二用,今人頗能用之,本草言茵陳能除熱結黃癉,小便不利,用之合五苓以潤氣分之燥,亦并其濕與熱而俱除矣。制方之妙,夫豈思議之可幾哉?

豬膏發(fā)煎 《肘后方》云∶女勞癉身目盡黃發(fā)熱,惡瘡,少腹?jié)M,小便難,以大熱大勞,交接入水所致者,用此方。

又云∶五癉,身體四肢微腫,胸滿,不得汗,汗出如黃柏汁,由大汗出入水所致者,豬脂一味服。其意以身內(nèi)黃水,因受外水遏抑而生,與仲景治血燥之意相遠。唯《傷寒類要》云∶男子女人黃癉,食飲不消,胃脹熱生黃,病在胃中,有干燥使然。豬脂煎服下乃愈,是則明指血燥言矣。蓋女勞癉,血瘀膀胱,非直入血分之藥,必不能開。仲景取用虻蟲、水蛭、礬石,無非此義。然虻、蛭過峻,不可以治女勞;礬石過燥,又不可以治女勞之燥,故更立此方以濟之。世之入多寶山而空手歸者?蓜俚涝!

茵陳五苓散 濕熱郁蒸于內(nèi),必先燥其肺氣,以故小水不行。五苓散開腠理,致津液,通血氣,且有潤燥之功,而合茵陳之辛涼,清理肺燥,肺金一潤,其氣清肅下行,膀胱之壅熱立通,小便利而黃去矣。

論《金匱》硝石礬石散方

此治女勞癉之要方也。原文云∶黃家,日晡所發(fā)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小腹?jié)M,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癉。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jié)M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從來不解用硝石之義,方書俱改為滑石礬石散,方下謬云以小便出黃水為度,且并改大黃硝石湯為大黃滑石湯,醫(yī)學之陋,一至此乎!夫男子血化為精,精動則一身之血俱動,以女勞而傾其精,血必繼之,故因女勞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猶易治也。因女勞而成癉者,血瘀不行,為難治矣。甚者血瘀之久,大腹盡滿,而成血蠱,尤為極重而難治矣。昧仲景之文,反制方之意,女勞癉,非亟去其膀胱少腹之瘀血,萬無生路。在傷寒熱瘀膀胱之證,其人下血乃愈。血不下者,用抵當湯下之,亦因其血之暫結,可峻攻也。此女勞癉蓄積之血,必匪朝夕,峻攻無益,但取石藥之悍,得以疾趨而下達病所,硝石咸寒走血,可消逐其熱瘀之血,故以為君;礬石本草謂其能除錮熱在骨髓,用以清腎及膀胱臟腑之熱,并建消瘀除濁之功,此方之極妙可法者也。以陳無擇之賢,模棱兩可其說,謂無發(fā)熱惡寒脈滑者,用此湯。若發(fā)熱惡寒者,其脈浮緊,則以滑石石膏治之。青天白日,夢語喃喃,況其他乎!世豈有血蓄下焦,反見浮滑且緊之脈者乎?妄矣!妄矣!

夏月天氣之熱,與地氣之濕交蒸,人受二氣,內(nèi)郁不散,發(fā)為黃癉,與龕無異。必從外感汗下吐之法,去其濕熱。

然夏月陽外陰內(nèi),非如冬月傷寒,邪氣伏藏難動之比,仲景慎用三法之意,昌明之矣。其谷癉、酒癉、女勞癉,則病自內(nèi)傷,與外感無涉,仲景補《內(nèi)經(jīng)》之闕,曲盡其微,昌并明之矣。至于陰癉一證,仲景之方論已亡,千古之下,惟羅謙甫茵陳附子干姜甘草湯一方,治用寒涼藥過當,陽癉變陰之證,有合往轍,此外無有也。今人但云陽癉色明,陰癉色晦,此不過氣血之分,辨之不清,轉足誤人。如酒癉變黑,女勞癉額上黑,豈以其黑遂謂陰癉,可用附子、干姜乎?

夫女勞癉者,真陽為血所壅閉,尚未大損,瘀血一行,陽氣即通矣。陰癉則真陽衰微不振,一任濕熱與濁氣敗血,團結不散,必復其陽,錮結始開。儻非離照當空,幽隱胡繇畢達耶?學人試于前卷方論中究心焉,思過半矣。

【律三條】

黃癉病,得之外感者,誤用補法,是謂實實,醫(yī)之罪也。

黃癉病,得之內(nèi)傷者,誤用攻法,是謂虛虛,醫(yī)之罪也。

陰癉病,誤從陽治,襲用苦寒,倒行逆施,以致極重不返者,醫(yī)殺之也。陰癉無熱惡寒,小便自利,脈遲而微,誤開鬼門,則肌膚冷,自汗不止;誤潔凈府,則膀胱不約,小便如奔,死期且在旦暮,況于吐下之大謬乎?即以平善之藥遷延,亦為待斃之術耳。在半陰半陽之證,其始必先退陰復陽,陰退乃從陽治,若以附子、黃連合用,必且有害,奈何純陰無陽,輒用苦寒耶?

黃癉門方

《金匱》桂枝黃耆湯(方見水腫門)

《金匱》小柴胡湯(方見嘔吐門)

《金匱》瓜蒂散(方見三氣門)

《金匱》小建中湯(方見虛勞門)

《金匱》小半夏湯(方見消渴門 方論俱見前)

《金匱》大黃硝石湯 大黃 黃柏 硝石(各四兩) 梔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nèi)硝石,更煮取一升頓服。

《金匱》梔子大黃湯 梔子(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金匱》茵陳蒿湯(三方合論見前。)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按∶黃癉宜下之證頗多,如酒癉腹?jié)M鼻煤,脈沉弦者,宜先下之;如病癉以火劫其汗,兩熱合蒸其濕,一身盡發(fā)熱,面黃肚熱,熱在里,當下之。前一方大黃硝石湯,治癉病邪熱內(nèi)結,并膀胱俱結之重劑。中一方治酒熱內(nèi)結,且并肌表俱受熱結之下劑。末一方治谷癉瘀熱在里,似表實非表熱之下劑。學人比而參之,其用下之權宜,始得了然胸中也。

《金匱》茵陳五苓散 潤氣分燥熱。 茵陳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見痰飲)
上二味和勻,先食飲方寸匙,日三服。

《金匱》豬膏發(fā)煎 潤血分燥熱。 豬膏(半斤) 亂發(fā)(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fā)消藥成。

分再服,病從小便出。

按∶二方一治氣分之燥,一治血分之燥,方論見前。

硝石礬石散 治女勞癉。 硝石 礬石(燒等分)

麻黃醇酒湯 治黃癉表實。 麻黃(三兩)
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頓服盡。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茵陳附子干姜甘草湯 治陰黃,一名茵陳四逆湯,又治發(fā)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 茵陳(二兩)干姜(炮一兩半) 附子(一枚切八片炮) 甘草(炙一兩)
上為粗末,分作四帖,水煎服。

小茵陳湯 治發(fā)黃脈沉細遲,四肢及遍身冷。

茵陳(二兩) 附子(一枚切八片炮) 甘草(炙一兩)
上為粗末,用水二升。煮一升,溫分三服。

茵陳附子湯 治服四逆湯,身冷汗不止者。

茵陳(一兩半) 附子(二枚各切八片炮) 干姜(炮二兩半)
上為粗末,水煎,分三服。

茵陳茱萸湯 治服茵陳附子湯,證未退,及脈伏者。

吳茱萸(一兩) 當歸(三兩) 附子(二枚各切八片炮) 木通(一兩) 干姜(炮) 茵陳(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分作二服,水煎。

韓氏茵陳橘皮湯 治身黃脈沉細數(shù),身熱而手足寒,喘嘔煩躁不渴者。

茵陳 橘皮 生姜(各一兩) 白術(一兩) 半夏 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溫,分作四服。

按∶此系足太陰證,少兼足陽明耳。

韓氏茵陳茯苓湯 治發(fā)黃脈沉細數(shù),四肢冷,小便澀,煩躁而渴。

茯苓 桂枝 豬苓(各一兩) 滑石(一兩半) 茵陳(一兩)
上為末,每服半兩,水煎服,如脈未出,加當歸。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治身熱不去,瘀熱在里,發(fā)黃小便微利。

麻黃 連翹(各一兩) 赤小豆(一合) 上咀,作一服,水煎。

抵當湯 治太陽傷寒頭痛身熱,法當汗解,反利小便,熱瘀膀胱,則身黃脈沉,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下焦有血也,宜此湯主之。

水蛭 虻蟲(各十個) 大黃(一兩) 桃仁(十二粒)
上銼作一服,水煎,食前服,輕者用桃仁承氣湯。

按∶麻黃連翹赤小豆方,乃仲景治傷寒發(fā)黃,熱瘀在表之方也。此方乃仲景治傷寒發(fā)黃,熱瘀在里,血蓄下焦之方也。采而錄之者,見雜證當比類而思治,儻因脈同證同,則用當而通神矣。

半夏湯

治酒癉身黃無熱,清言了了,腹?jié)M欲嘔,心煩足熱,或 瘕,心中懊,其脈沉弦,或緊細。

半夏茯苓 白術(各三兩) 前胡 枳殼(炒) 甘草 大戟(炒各二兩) 黃芩 茵陳 當歸(各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煎,入姜三片,空心服。

按《金匱》云∶酒黃癉者,或酒無熱,清言了了,腹?jié)M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誨人察脈辨證,而用治得其先務,其指已明,不必出方也。后人摹仿為此一方,揉入他證他脈,真同說夢。

藿脾飲(戴氏) 治酒癉。

香葉 枇杷葉(去毛) 桑白皮 陳橘皮 干葛 白茯苓 雞距子(各等分)
上七味,水煎,下酒煮黃連丸。

梔子大黃湯 治酒癉心中懊,或熱痛。

山梔(十四枚) 大黃(一兩) 枳實(五枚) 豆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分溫三服。

白術湯(《三因》) 治酒癉因下后,變?yōu)楹诎D,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薺狀,大便黑,皮膚不仁,脈微而數(shù)。

白術 桂心(各一錢) 枳實(麩炒) 豆豉 干葛 杏仁 甘草(炙各五分)
上七味, 咀,以水一鐘,煎至七分,食前服。

按∶陳無擇仿《金匱》酒癉下之,久久為黑癉全文而制此方,只從酒熱起見,漫不識其來意。詎知榮衛(wèi)之氣,以久下而陷,不易升布,乃至索然不運于周身。而周身之血,亦瘀黯而變黑色。是必先復其榮衛(wèi)之氣,隨聽榮衛(wèi)運退其瘀黯,然后為可。無擇賢者,且不深究厥旨,他何望耶!

酒煮黃連丸 治酒癉。(方見三氣門)

加味四君子湯 治色癉。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白芍藥 黃 白扁豆(炒各三錢) 甘草(炙一錢) 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二枚,煎一鐘,服無時。

腎癉湯 治腎癉目黃,渾身金色,小便赤澀。

麻根(半兩) 蒼術 防風根 獨活根 白術 柴胡根 羌活根 葛根(各半錢) 白茯苓 豬苓 澤瀉 甘草根(各三分) 黃柏(二分) 人參 神曲(各六分) 分作二帖,水煎,食前稍熱服。

按∶東垣之制此方,無非欲解散腎藏之瘀熱,傳出膀胱之府,俾得表里分消耳。究竟所用表藥之根,終是體輕無力,不能深入,更不能透瘀熱堅壘。雖有深心,亦不過無可奈何之方而已,醫(yī)而不從事仲景,能免面墻而立乎?

菟絲子 治女勞癉。又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鳴,心煩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腹脹滿,腳膝痿緩,小便滑數(shù),房室不舉,股內(nèi)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遺瀝,并宜服之。久服填骨髓,續(xù)絕傷,補五臟,去萬病,明視聽,益顏色,輕身延年,聰耳明目。 石蓮肉(二兩) 白茯神(蒸一兩) 菟絲子(酒浸研五兩) 懷山藥(二兩小半打糊)
上為細末,用山藥糊搜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如腳膝無力,木瓜湯下,晚食前再服。

按∶后人制方,方下必夸大其辭,令用者欣然樂從。似此一方,立于無過之地,洋洋盈耳,何不可耶。

崔氏八味丸 治女勞癉。(方見二卷中寒門)

滑石散 治女勞癉。(詳辨其訛,宜合前論細閱。) 滑石(一兩半) 白礬(一兩枯)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用大麥粥清食前調(diào)服,以小便出黃水為度。

按∶此方即《金匱》硝石礬石散也。后人不解用硝石之意,狂瞽輕變其藥,并變方名,前有顓論論之矣。茲再托出《金匱》制方奧義,相與明之。蓋少陰主內(nèi),一身精血,悉屬主管。血雖化于脾,生于心,藏于肝,茍少陰腎之主內(nèi)者病,則脾莫得而化血,心莫得而生血,肝莫得而藏血,榮衛(wèi)之營運稽遲,充身之血液敗結,乃至為干血勞,為女勞癉。向非亟去其敗結,新血不生,將其人亦不生矣!原方取用硝石咸寒,壯水之主,以驅(qū)滌腸胃瘀壅之濕熱,推陳致新。合之礬石能除固熱之在骨髓者,并建消瘀除濁之偉績,以大麥粥為使,引入腸胃,俾瘀血分從二陰之竅而出。大便屬陰其色黑,小便屬陽其色黃,可互驗也。后之無識者,更硝石為滑石,但取小便色黃為驗,并不問大便之色黑,疏陋極矣。陳無擇從諛其說,擬議于二方之間,門外之漢,不足責也。古今之以小成自狃者,獨一無擇乎哉!

茯苓滲濕湯 治黃癉寒熱嘔吐,渴欲飲水,身體面目俱黃,小便不利,全不食,不得臥。

茵陳(七分) 白茯苓(六分) 木豬苓 澤瀉 白術 陳皮 蒼術(米泔浸一宿炒) 黃連(各五分) 山梔(炒) 秦艽 防己 葛根(各四分) 水二鐘,煎七分,食前服。

按∶方下諸證,俱系邪熱壅盛于胃,雖全不食,似虛實非虛也,故可用之,散邪解熱。

參術健脾湯 治發(fā)黃日久,脾胃虛弱,飲食少思。

人參 白術(各一錢半) 白茯苓 陳皮 白芍藥(煨)當歸(各一錢) 炙甘草(七分) 水二鐘,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色癉加炙黃 、白扁豆。(各一錢)

按∶此一方為中氣虛弱而設,故不治其癉,但補其中。較前一方天淵之隔,故兩備酌用。

當歸秦艽散 治五癉口淡咽干,倦怠發(fā)熱微寒。

白術 茯苓 秦艽 當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酒蒸) 陳皮(各一錢) 半夏曲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鐘,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稘酚腥夤、小草,名秦艽飲子。

按∶此一方,血虛熱入血分,又非前中虛可用補氣之比,并錄以備酌用。其虛勞證,參養(yǎng)榮湯用之。

黃連散 治黃癉大小便秘澀,壅熱累效。 黃連(一兩) 大黃(二兩醋炒) 黃芩 甘草(各一兩炙) 上為極細末,食后溫水調(diào)下二錢,日三服。先用瓜蒂散搐鼻,取下黃水,卻服此藥。

按∶田野粗蠻之人,多有實證,可用此藥。若膏梁輩縱有實熱,此方亦未可用,當以為戒。

茵陳附子干姜湯 治陰黃。

附子(炮去皮三錢) 干姜(炮二錢) 茵陳(一錢二分) 草豆蔻(煨二錢)白術(四分) 枳實(麩炒) 半夏(制) 澤瀉(各五分) 白茯苓 橘紅(各三分) 生姜五片,水煎去滓,涼服。

按∶此方治服寒涼藥過多,變陰黃者。

秦艽湯 治陰黃不欲聞人言,小便不利。 秦艽(一兩) 旋復花 赤茯苓 炙甘草(各五錢)
上 咀,每服四錢匕,以牛乳汁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按∶此一方治胃中津虛亡陽,面發(fā)陰黃者,其證較前方所主之證迥別,故兩錄之以備酌用。然此證其脈必微弱伏結,亡陽者,亡津液也。

治陰黃汗染衣涕唾黃 用蔓菁子搗末,平旦以井華水服一匙,日再加至兩匙,以知為度。每夜小便中浸少許帛子,各書記日,色漸退白則瘥,不過五升而愈。

按∶此方退陰黃之不涉虛者,平中之奇。

一清飲 治癉證發(fā)熱。 柴胡(三錢) 赤茯苓(二錢) 桑白皮(炒) 川芎(各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水二鐘,姜三片,紅棗一枚,煎一鐘,食前服。

按∶此一方治肝血肺氣交熱之證,輕劑可退熱也。

青龍散 治風氣傳化,腹內(nèi)瘀結,面目黃,風氣不得泄,為熱中,煩渴引飲。

地黃 仙靈脾 防風(各二錢半) 荊芥穗(一兩) 何首烏(去黑皮,米泔浸一宿竹刀切二錢半。)
上為末,每日三服,食后沸湯調(diào)下一錢。

按∶風氣發(fā)黃,病在榮衛(wèi)之間者,方宜仿此。

小柴胡加梔子湯 治邪熱留半表半里而發(fā)黃者,仍以和其表里為法,雖雜證不能外也。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半夏(半斤)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梔子(三十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點擊查看:<<醫(yī)門法律>>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