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武簡侯
感冒、
發(fā)熱、
頭痛、項強、
自汗、畏風、《
傷寒論》主用
桂枝湯主方
桂枝、
芍藥、生
姜、
大棗各9.0,
甘草6.0,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服后,啜熱稀粥一茶杯,以助藥力,溫覆一時許,以遍身微似有汗者佳。
編者按:以上系分三次服之量。如欲作一次服者,可減去三分之二。分二次服者,可減去三分之一,下準此。一合約等于今之100毫升,一勺,約10毫升,用今量器者準此。方內(nèi)各種干藥,均須挫細。
又按:此為《傷寒論》第一方,或認為即《金匱要略》之“陽旦湯”(另有再加
干姜者,則名陰旦湯。)然《金匱》原有“
桂枝湯方”。至“陽旦湯”,則有方無藥。《千金方》,謂系“桂枝湯”加
黃芩。有是之者,亦有非之者,為求應(yīng)用起見,根據(jù)諸家研究加以考定于后:
證狀表現(xiàn):原書所載“桂枝湯”證有多條,今為省略,歸納如下:
太陽病,發(fā)熱、頭痛、項強、自汗、畏寒、身痛、(有不痛者)上沖(頭項強痛即屬上沖)脈浮緩或浮弱,浮虛,浮數(shù),(或左浮緩右較虛)或鼻鳴干嘔,或寒熱往來,或下痢、
盜汗等。
立方意義:本方證由體表感受風寒,血管收縮所致。此外,亦間有各種病原菌侵襲內(nèi)臟,分泌毒素,使皮膚層微血管收縮而起。桂枝能行血產(chǎn)溫,驅(qū)風解表,其性辛辣,兼有殺菌之能。桂枝、
生姜、能散寒、健胃、止吐,芍藥能行肝血,固腠理,祛痰,和痛,且亦有殺菌之能。甘草,能緩急、下火、祛痰,大棗能生津,和營、補中,合用則通血脈,驅(qū)寒邪、解肌熱、緩攣痛,為安內(nèi)攘外,調(diào)和營衛(wèi)之要方。
治療標的:以頭痛,項強、發(fā)熱,惡風寒,自汗,脈浮緩為主標的。身痛,鼻鳴,干吐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類證活人書》:凡發(fā)汗,欲令手足俱周, 然一時許為佳,不欲如水淋漓,服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然發(fā)汗須如常覆腰以上,厚衣覆腰以下,蓋腰上流漓,而腰以下至足心微潤,病終不解。凡發(fā)汗病證仍在者,三日內(nèi),可二三汗之,令腰腳周遍為度。
《病理學整理篇》(張子英編)劉明氏云,以“桂枝湯”,治輕微感冒,若不啜熱稀粥,不溫覆者,則竟無汗出,然溫覆時,尚須以衾蒙首而臥,若露首于外,汗仍難出,此明多年來自身之經(jīng)驗,亦對他人之經(jīng)驗也。此點極關(guān)重要,醫(yī)家固不可不知,病家尤不可不注意。
曹穎甫:一老婦患腦疽,每至天晚,即惡寒發(fā)熱,汗出,與“桂枝湯”,不加他藥,逐日增加藥量,數(shù)日后,竟告痊愈。
柯韻伯:此方不僅治
傷風感冒,凡具有本方證者,如自汗盜汗、虛瘧、虛痢等,用此湯,隨手而愈。
李士材:吳君明,傷寒六日,譫語狂笑,頭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眾議承氣湯下之。余診其脈浮而大,因
思仲景云,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疼有熱,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與桂枝湯。眾皆咋舌掩口,謗之甚力,以譫狂為陽盛,桂枝入口必斃矣。余曰汗多
神昏,故發(fā)譫語,雖不大便,腹無所苦,和其營衛(wèi),必自愈耳。遂違眾用之,及夜而笑語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故夫病變多端,不可膠執(zhí),使
狐疑而用下藥,其可活乎。
《生生堂治驗》:一婦患下痢數(shù)年,不進食,形體羸 ,肌膚甲錯,若人不扶之,則不能起臥,與大劑“桂枝湯”使覆而取汗,下痢止,更與“
百合知母湯”,以谷調(diào)理,漸漸復(fù)原。
編者按:《漢方新解》謂“桂枝湯”,適應(yīng)熱性病初期。葉橘泉氏亦謂適用傷寒及
斑疹傷寒之初發(fā)期等。在兩說以前,吳鞠通氏即以“桂枝湯”治溫病,載在所著《溫病條辨》之首方。其時諸大醫(yī)家多有斥其非者。證以新解,葉說,均與吳氏同意。而王清任《醫(yī)林改錯》,則竟謂頭痛、身痛發(fā)熱、有汗,乃吳又可所謂之瘟疫癥,用“桂枝湯”,從未治愈一人。但其文內(nèi)并未寫出惡風、惡寒、項強、脈緩等證。又未寫出啜粥等服法。其無效固宜;蛟俏烈叨霈F(xiàn)上述與太陽病幾個相類之證狀。誤服“桂枝湯”,不但無效,且可能使病證加劇。文后又云,用治新感溫病,或加
青蒿、
生地等,甚佳。是治瘟病,原可用“桂枝湯”,而必須加青蒿生地耳。王雨三氏《治病法軌》,謂脈浮、內(nèi)熱、口渴,加生地、青蒿、
花粉、
丹皮之類。與前王同意。在吳鞠通、王清任以前,有用“桂枝湯”加生地,以治瘟病者,為喻嘉言氏所首創(chuàng)。其言曰,余用“桂枝湯”加生地,以佐芍藥之不逮。三十年來,功效歷歷可紀。由是以言,吳氏用“桂枝湯”而不加生地等味以滋陰。故為人所訾議。則本方之可應(yīng)用于熱性病傷寒初期,當以加生地、青蒿等為是矣。
又按:諸家所指“陽旦湯”即“桂枝湯”,應(yīng)加味,或不應(yīng)加味,在臨床應(yīng)用上,必須詳加考定始可。據(jù)《金匱要略》原文,產(chǎn)后中風,續(xù)續(xù)十數(shù)日不解,頭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xù)在者,可與“陽旦湯”。唐宗海云,此乃“桂枝湯”增桂加附,以固少陰之根而止汗。成無已、陳修園、山田正珍、湯本求真等,均指為“桂枝湯”之異名,而有非議沈明宗贊用加黃芩之妙者。再證以其他醫(yī)家所著各醫(yī)籍,如《類證活人書》,“陽旦湯”為
桂心、芍藥、甘草、黃芩!督饏T心典》陽旦湯,即“桂枝湯”加黃芩!稄埵厢t(yī)通》在“陽旦湯”下,引《千金》“桂枝湯”加黃芩,治冬溫、脈浮、發(fā)熱、項強、頭痛。劉明氏(見上整理篇)對于此方,就原文證狀解釋,尤極透辟。略謂病人中風,續(xù)續(xù)十數(shù)日不解,必有里熱,此無可疑之事。故服一服中加黃芩三錢,乃極合理者。并引證
麻黃湯:中有里熱者,尚須酌加清熱藥如黃芩、
石膏等,其收效遠過于原方。(按張錫純氏,亦于“
麻黃湯”中加知母,以清余熱,可為此說作一佐證。)故我確認劉氏之說為可信!肚Ы鸱健芳狱S芩為可遵。醫(yī)者對于此類病證,大可用“陽旦湯”治之,用附一病例于后。
簡侯:曾治一常姓患者,女性,身熱,自汗,時感冷,
腹痛,脈兩手浮弱中,時帶弦狀。胸中感熱悶,食熱物則難受,食冷物又感不安。用本方加黃芩一錢許,一帖而汗不作,再進一帖,而身熱、胸熱皆除,遂愈,是“陽旦湯”之效也。
又按:陸淵雷、劉明、閻德潤諸氏,均謂桂枝湯對于細菌,能抑制其發(fā)育。故傳染病如傷寒、痢瘧等,用之有效。然我謂在患者體質(zhì)素強而內(nèi)熱充實者,不須用之。若內(nèi)熱充實,而見口渴、舌干、唇絳、則更非本方所宜也。
憑證使用:虛弱體質(zhì)者,罹感冒、頭痛發(fā)熱、出汗、惡風、神經(jīng)痛、胃腸病、
瘧疾、下痢、產(chǎn)后病、寒腹痛、僂麻質(zhì)斯、神經(jīng)衰弱等有本方證狀者。
桂枝湯加方
桂枝湯證,上沖急者,加桂,《傷寒論》名。
桂枝加桂湯
桂枝12.0,芍藥、大棗、生姜各7.0,甘草5.0以上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渣,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燒針令其汗,針外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小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補充:同“桂枝湯”證,上沖證劇,自覺有氣起自少腹,上沖心胸刺痛欲死,起臥不安,有發(fā)作性者。原因,由溫灸,或發(fā)汗過多,被寒邪侵襲所致。
立方意義:前方使用桂枝,治上沖之輕證,茲則上沖證劇,欲發(fā)奔豚,故加桂治之,論者謂奔豚系腎之積氣,主加
肉桂,以肉桂質(zhì)重,入足少陰,通上下陰結(jié),去沈寒痼冷。閻德潤氏,則謂屬於胃病,因其下越臍部而入小腹,故誤為腎,用桂枝,健胃制腐,則奏酵止之功。要之,桂枝與肉桂,同一芳香辛熱之品,通腎健胃,當具有之,惟肉桂氣質(zhì)較厚,較烈,益
火消陰之功尤勝,用治氣從少腹上沖心胸之證,最為合宜。
諸家經(jīng)驗談:《金匱要略新義》:余無言,余治奔豚證,均用“桂枝湯”,加頂上肉桂五分,沖服,藥到病除,如響斯應(yīng)。
編者按:本方加桂,方氏以下諸家多主張用肉桂,《傷寒約編》加肉桂錢半,惲鐵樵氏,亦謂當加肉桂,而均無實驗以證明之,金氏則從臨床上取得證明,可信。
《漢方醫(yī)學解說》:余妹年二十歲時,患頭痛如錐刺,劇痛不可忍,投以予所知之安知必林,及
偏頭痛臭剝之洋藥,不見其效,遂用本方一服,而大輕快,不出二日而至愈矣。
《古方便覽》:一男子年六十,患
積聚數(shù)年,發(fā)作有時,奔豚氣上沖於心,不能息,氣力全無,不得俯仰,不思飲食,以此方,兼用“
三黃丸”而愈,后不再發(fā)。
又按:“桂枝湯”原治由寒邪引起之上沖性神經(jīng)證,至發(fā)為奔豚則甚重矣。為加同類較強烈厚重之肉桂,通其陰結(jié),去其痼冷,故有效。徐靈胎稱為奔豚專方,
雉間煥謂奔豚主劑雖多,特桂枝加桂湯為最可,蓋有所見而云然也。
又按:桂枝與肉桂,只在香質(zhì)上的區(qū)別,肉桂,香烈而質(zhì)重,桂枝香質(zhì)均較輕。葉編《現(xiàn)代實用中藥》載:桂枝之皮,因藥肆貯藏不慎,致辛香甘美之味,往往消失,與其用桂枝之重分劑,不如用肉桂之輕分劑較佳。余氏用肉桂少許,治上沖劇證而見特效,極合於葉氏之說。方氏以下諸家,多用肉桂,蓋因取得經(jīng)驗療效之故,非盡泥於后世本草所載也。即照《輯義》依經(jīng)方不用肉桂,而用多量桂枝,雖亦有效,然必須香質(zhì)不失者始可。與其難得香質(zhì)不失之桂枝,何如用少量肉桂而必效乎。
憑證使用:桂枝湯證,而頭痛甚劇者,下腹部向胸部上沖,劇痛如刺者(《漢方與漢藥》)神經(jīng)衰弱,歇斯的里性沖逆,婦人更年期之逆上感(舊稱肝陽)《古方臨床之運用》。
1.桂枝湯證,腹痛,拘攣甚者,加芍藥量,《傷寒論》名。
桂枝加
芍藥湯 桂枝、大棗、生姜各7.0,芍藥14.5,甘草5.0。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渣,一日分三回,溫服。
2.
桂枝加芍藥湯證,脈實,腹內(nèi)有停滯之感者,加
大黃,《傷寒論》名。
桂枝加大黃湯
上方加大黃2.5,煎法,服法,同上。
證狀表現(xiàn):原文: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陽也!肮鹬由炙帨敝髦。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補充:(1)腹部雖膨滿拘急有痛,但腹內(nèi)不實,(2)腹部較有抵抗,按之實而訴痛,大便或秘結(jié)或下痢。
立方意義:(1)桂枝湯中已有芍藥用治腹筋攣急矣,此證因攣急過甚,故加芍藥量以治之,(2)此證除有腹筋攣急外,而兼有宿食,疝瘕痼癖等為害,故再加大黃以推蕩之,作為解表通里之劑。
治療標的:(1)以腹筋攣急為主標的。(2)以腹部攣急膨滿而實,有抵抗作痛,脈沉實有力為主標的,其他秘結(jié),下痢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中國內(nèi)科醫(yī)鑒》:
痢疾初起,腹痛甚者,用“桂枝加芍藥大黃湯”,隨手可愈。
又:疝瘕之腹痛,或外邪兼宿食之腹痛,或發(fā)瘡疹之腹痛,用此方皆有效。
方輿鯢:有固有之毒之人,其腹拘攣,或有塊者。又:毒劇痛不止者,“桂枝加芍藥大黃湯”主之。
又:痢疾初起,有表證腹痛,而里急后重不甚者,用此方。
《
麻疹一哈》:一男子發(fā)熱如燃,而無汗,經(jīng)四五日,疹子不出,腹?jié)M拘痛,二便不利,時或腰甚痛,作“桂枝芍藥大黃湯“飲之,微利二三行,拘痛漸安,兼用”紫丸“下之,下水五六行,其夜熟眠,發(fā)汗如洗,疹子隨汗出,疹收復(fù)舊。
憑證使用:(1)“桂枝湯“證,腹部拘攣作痛特甚,及腸炎,下痢,腹痛者。(2)加芍藥湯證,而有消化不良性下痢,里急后重,及輕癥赤痢,結(jié)腸炎,腹痛,或嘔者。
“桂枝湯”證肌表有水氣,出現(xiàn)黃汗,自汗,盜汗者,加
黃芪,《金匱要略》名。
桂枝加
黃芪湯 桂枝、芍藥、大棗、生姜各5.5,甘草5.5,黃芪90.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編者按:黃汗由於郁熱在內(nèi),雖汗不透,故亦須啜熱粥,加溫覆,以助其出汗,僅取微汗而止。若其自汗、盜汗已多者,無須啜粥,溫覆助汗可知矣。
證狀表現(xiàn),節(jié)原文:(1)黃汗之病,兩脛自冷,(2)若汗出已,反發(fā)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fā)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3)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立方意義:“此方證,由營衛(wèi)虛,肌表水氣無力外運,桂枝湯,雖能通血絡(luò),調(diào)營衛(wèi),驅(qū)寒邪,而對于興奮全身細胞,健旺血液運行則感不足,若加入具有此能力之黃芪,則不但驅(qū)逐肌表間水氣,固表,利尿,且有益元氣,補虛損之功。
治療標的:以身體虛弱,肌表有水氣(浮腫,亦系水氣),而出汗者(或無汗),為主標的,其他身熱,小便不利,腰髖弛痛等,均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葉橘泉:一少婦萎黃病,全身黃胖,浮腫,時盜汗出,畏風,惡寒,小便不利,時頭痛,屢經(jīng)注射女性加爾蒙,無效。余以“桂枝加黃芪湯”合“
四物湯”,連服二十余日而愈。
《方函口訣》:治盜汗,倍芍藥,加
當歸,名“歸芪建中湯”為痘瘡及諸瘡瘍之內(nèi)托劑,若加“反鼻霜”(系
蝮蛇之黑燒者),其效尤佳。
憑證使用:黃汗,多汗,萎黃病,浮腫,濕性皮膚病,盜汗,慢性潰瘍,虛弱人之感冒,具有“桂枝湯”證者。
“桂枝湯”證而有貧血虛弱,腹拘攣者,加
飴糖,《傷寒論》《金匱》名
小建中湯
桂枝、生姜、大棗各5.5,甘草3.5,芍藥11,膠飴12兩,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加膠飴溶之,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節(jié)《傷寒論》原文:傷寒,陽脈?,陰脈弦,法當腹中痛。又:傷寒二三日,心下悸煩者。
節(jié)《金匱》原文: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又:男子黃,小便自利,又:婦人胳中痛。
補充:該病表里皆虛,腹中痛,夜夢
遺精,四肢酸疼,咽干,口燥。(徐靈胎云),此由津液少,非有火也,手足煩熱,(或現(xiàn)冷狀),心下悸,惡寒,惡風(或發(fā)黃)脈弦急,(或浮大而?,按之則空虛)腹軟弱無力。
立方意義:表虛,如“桂枝湯”證,而里虛腹痛加強,雖有甘草,大棗,滋養(yǎng)和緩。生姜,桂枝,濕熟通陽。芍藥,平解攣結(jié)。但治表虛有余,補里虛則不足,必須再以濕性而富於滋養(yǎng)兼能緩中補虛如膠飴者為君。督率桂,姜,草,棗,芍藥等佐使。盡力補充內(nèi)外諸虛。則以上所有各證狀,皆可渙然消失矣。
治療標的:以“桂枝湯“證出現(xiàn)貧血,虛弱,腹痛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證治準繩》:治痢用本方,不分赤白新久,但腹中大痛者,有神效,其脈弦急,或弦大而?,按之則空虛,或舉按皆無力者是也。
李東垣:“桂枝湯”,治表虛,“小建中湯”治里虛。又:以桂枝易肉桂,為治感寒腹痛之神藥,如中熱腹痛,去桂,加黃芩。
《續(xù)名家選方》:喘急,塞迫欲死者,“小建中”加
薤白,熟
附子。
《眼科錦囊》:眼痛,如神祟,多服本方則痊。
《張氏醫(yī)通》:形寒,飲冷,
咳嗽,兼腹痛,脈弦者,“小建中湯”:加
桔梗,以提肺氣之陷,寒熱自汗,加黃芪。
《赤水玄珠》:張二尹近川翁,始以內(nèi)傷外感過服發(fā)散消導之劑,致胃腕當心而痛,六脈皆弦而弱,此法當補而斂之也。
白芍藥,酒炒,五錢,灸甘草三錢,桂枝一錢半,
香附一錢,大棗三枚,飴糖一合,煎服,一帖而瘳。
諸家緒論:《醫(yī)方集解》:昂按此湯,以飴糖為君,故不名桂枝芍藥而名建中,今人用“小建中”者,絕不用飴糖,失仲景遺意矣。
《治病法軌》:脾陽不運,胃痛
嘔吐,右脈虛,加
陳皮用之。
某君治虛性
盲腸炎,去飴,加陳皮,
木香,云有效,附此待證。
《醫(yī)方考》:“小建中湯”,宜用肉桂,枝則味薄,故用以解肌。肉則味厚,故用之以建中。
編者按:譚次仲編,《肺病自療法》推重“小建中湯”,為治
肺癆之第一方,蕭屏所編《肺病自療》,亦云“小建中湯”治癆病極妙,沈仲圭氏於其所著《中國經(jīng)驗處方集》,談及
肺結(jié)核治法,略謂,以甘寒養(yǎng)陰為治癆病常法。至因病情變化,舍甘寒而投辛溫,要為例外權(quán)法,藉以矯正譚蕭之說是矣。惜未能將例外權(quán)法之“小建中湯”,方證加以說明,系屬一種陽虛證,在多種虛勞病中,占極少數(shù),如果有此證,自以用之為宜。
簡侯:曾憶及我邑徐克明君語我云,幼年罹虛癆病,咳嗽,
腰痛盜汗,醫(yī)不能療。往劉星伯先生處(時劉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編書)為開“小建中湯”一方,服數(shù)帖后即愈,是“小建中湯”誠為治療陰虛者虛癆妙劑。宜其為譚蕭二氏所稱道,若不詳辨其真實證狀,而錯用于陰虛證之虛癆,則危險甚大。徐靈胎氏云,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癆,正與
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yī)誤用,害人甚多。求真氏云,余往年用黃芪及建中劑於肺結(jié)核而招失敗,我則以為若遭遇陽虛證之病者,以甘寒養(yǎng)陰常法治之,其招致失敗,亦無不同,醫(yī)者其屏去主觀論治可也。
憑證使用:虛弱小兒夜尿證,
夜啼證,
慢性腹膜炎之輕證,神經(jīng)衰弱,濾胞性眼
結(jié)膜炎,乳兒之海尼亞,動脈硬化證,眼底出
血證以及肺結(jié)核之慢性經(jīng)過中結(jié)核性關(guān)節(jié)炎等。(《臨床實用方劑》)。
“小建中湯”證,而正氣不足,多自汗,盜汗者,加黃芪,《金匱》名
黃芪建中湯 即於“小建中湯”內(nèi),加黃芪5.5,煎法,用法,同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虛癆,里急,諸不足,“黃芪建中湯”主之。
補充:正氣不足,脈見遲弱,腹里拘急,自汗,盜汗,或有微熱,或咳,或下痢,或腹痛,身痛等。
立方意義:前“桂枝湯”證因出黃汗而加入黃芪矣,茲“小建中湯”仍系“桂枝湯”加味之方,上因自汗,盜汗等,而加入黃芪,蓋以黃芪能健血液運行,走肌表則能上汗,資水道則能利尿,其中含有一種膠質(zhì)與不溶性粘液質(zhì),具甘溫滋補和氣血之功,故既能利尿,亦能止汗,且能止痛,合膠飴,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姜等,尤能通血脈,固腠理,和營衛(wèi),補虛,緩?fù),調(diào)健胃腸,而制瀉痢。
治療標的:以正氣不足,腹里拘急為主標的,其他各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治病法軌》:小兒肺風疾喘,本方加
半夏,茯芩,無不愈者。
《名醫(yī)類案》:丹溪治一女子十余歲,因發(fā)熱,咳嗽喘急,小便少,后來成腫疾,用利水藥得愈,然虛羸之甚,遂用黃芪建中湯,日一服,一月余遂愈。
《方函口訣》:此方,用於虛癆之證,腹皮貼於背,無熱而咳者,然或有微熱者,或汗出,或無汗者,俱可用之。
和久田氏:余之用黃芪,不必汗之有無,但得肌表乏正氣者,即不誤矣。
諸家緒論:《丹溪心法》:“黃芪建中湯”桂枝改用肉桂,《濟陰綱目》:治產(chǎn)后諸虛不足,發(fā)熱,或惡寒,腹痛,本方桂枝改用肉桂,虛甚,加附子。
《醫(yī)宗金鑒》:少血,榮養(yǎng)衰弱者,經(jīng)行后,出血過多者,用本方。
《外臺秘要》:引深師,本方加入
人參,半夏,治虛癆腹?jié)M,食少,小便多。
益吉東洞:“建中湯”緩化氣血濕滯之毒,“黃芪建中”皆用於氣血濕滯,百脈弦急而自汗盜汗者。
編者按:葉橘泉氏說:(上略)各因人之體質(zhì)不同,而病狀遂異,此體質(zhì)性治療,在慢性疾患中,自有其真實性的理據(jù),與不可否認之價值,斯言也,頗折中至當,謂為治虛癆病不可用者,蓋未遇此病證故耳。如遇此病證,烏能舍之而不用哉。
憑證使用:貧血衰弱者之虛癆病,產(chǎn)后虛弱,小兒喘息,產(chǎn)后失血,及其他具有本方證之患者。
“桂枝湯”證,而呈貧血之瘀血證者,加當歸,《金匱附方》名。
內(nèi)補當歸建中湯
當歸7.0,桂枝、生姜、大棗各5.5,芍藥11.0,甘草5.5。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按:原文:方后有云,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納入於火上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nèi)衄不止,加
地黃六兩,
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納阿膠,若無當歸,以芎(草頭下窮)代之,若無生姜,以干姜代之,為此方加味法及代替法。
證狀表現(xiàn):原文:產(chǎn)后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呼吸少氣(呼吸困難之狀),或苦少腹中急痛,引腰背,不能飲食。
編者按:產(chǎn)后腹中刺痛,少腹急痛之證,多系瘀血積滯之故,以右屬氣,左屬血言之,當以左側(cè)腹部攣急為甚,少腹血滯,當有軟弱瘀血之塊形沉著,呈貧血虛狀之觀,自屬顯然。
立方意義:貧血證當補血,瘀血證當行瘀。若由有瘀血之故而呈貧血之狀者,以驅(qū)瘀為主,雖然,婦人產(chǎn)后,瘀血之釀成,以屬於虛者為多。本方,桂枝合芍藥,有驅(qū)瘀血之能,生姜,健
胃散寒,大棗,滋養(yǎng)和血,甘草,緩急止痛,此“桂枝湯”方證也,再加當歸,以通達血液,既行血,又補血,去瘀生新,補虛緩?fù),為治產(chǎn)后虛羸瘀血作痛之妙劑。
治療標的:以左側(cè)腹筋攣急,少腹有軟弱瘀血塊狀而呈貧血虛贏不足之狀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漫游雜記》:一婦人經(jīng)水至年五十余不斷,血下三倍於常人,面目黎黑,肌膚甲錯,暈眩,日發(fā)四五次,數(shù)步難行,呻吟不寐,脈沈細而腹空脹,心下暨肚腹各有一塊如石,與“當歸建中湯”,日服二帖,五十余日,只覺暈眩稍減,又數(shù)日,左足發(fā)腫毒,暴熱來去三五次,醫(yī)與“三黃湯”,暈眩大發(fā),卒厥欲死,仍令服“當歸建中湯”數(shù)百日,竟得身體滋潤,徐徐以艾炷,令再服“建中湯”半歲,暈眩不發(fā),日行數(shù)百步,血減於前,每日輪灸脊際。終與“建中湯”一年許,血來減半,皮膚生津液,又經(jīng)一年,能徒步行遠路。
《類聚方廣義》:諸瘍膿潰之后,荏苒不愈,虛羸煩燥,自汗,盜汗,稀膿不出,新肉不長,若惡寒下痢,四肢厥冷者,加附子。
諸家緒論:《外臺》引《必效》,“黃氏建中湯”加當歸,人參,治虛癆,下焦冷,不甚渴,小便數(shù),若失精,加
龍骨,
白斂。
編者按:黃芪,當歸,二味合用,后世方稱為“補血湯”,合加於“小建中湯”,稱為“歸芪建中湯”。
簡侯:曾治一腹
痛經(jīng)久之男子,手足不溫,見風毛戴,夜或自汗,面色無華,行動少力,脈兩手沉遲,咽口皆感干燥,間發(fā)干咳,醫(yī)治無顯效,自訴時有氣塊發(fā)現(xiàn)作痛,按之似有似無。大便溏,或間日一次,食欲不振,為擬“歸芪建中湯”加飴糖,地黃,有二十余帖而就愈。
憑證使用虛弱者之腹痛,自汗,盜汗,貧血,暈眩,慢性潰瘍各病,婦女月經(jīng)病等。
“桂枝湯”證,多汗,惡寒,惡風,或支節(jié)痛,體痛,難以轉(zhuǎn)側(cè)者加附子,《傷寒論》名
桂枝加附子湯(葉氏錄驗方,名救汗湯)
桂枝、芍藥、大棗、生姜各7.0,甘草5.0,附子2.5。煎法,服法同上。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補充:由誤汗后,陽虛,惡風,惡寒較甚,頭痛,發(fā)熱較減,小便難,口中和,四肢拘攣疼痛,手指不溫,汗續(xù)續(xù)出,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小便難,脈浮虛,或沈細遲緩。
立方意義上方加熱性附子,以振奮內(nèi)臟組織機能,挽救其寒冷,衰沉之象。與姜、桂等物協(xié)作,則和營衛(wèi),祛虛風,補陽氣,再有大棗,芍藥,和緩其攣急,滋養(yǎng)其經(jīng)絡(luò)。可以止漏風,除陰寒,利小便,而弭疼痛,用為固表回陽之劑。
治療標的:以桂枝證,陽虛,汗出,惡風,四肢沈惰,或拘攣、麻痹,疼痛,脈遲微為主標的而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本事方》:一士人得太陽病,因發(fā)汗,汗出不止,惡風,小便澀,足攣曲而不伸,予用第七證“桂枝加附子湯”,三啜而汗止。佐以“
芍藥甘草湯”足便得伸。
《疝氣證治論》:予右足火指痛,物觸之痛甚,強踏亦難忍,擇方服之,無驗,藥貼薰洗,亦無寸效,一日疝上,充塞心下,疼痛劇矣。即服“桂枝加附子湯。三帖而腹痛止,趾痛亦去,后歷數(shù)月復(fù)發(fā),治之如初,而趾痛忽止,於是全愈。
又:一婦
心痛五年,諸藥針灸皆無效,診之,心下痞硬,正是積也……,極知疝客心脾邪正相爭,故上沖心下而痛,先予“桂枝加附子湯”和其疝。疝和而后以手法散其余邪,心脾痛全已。
又:一老翁,手臂疼痛,自以為痰,他日,心腹痞硬,或腹中拘急,與此湯,病已。
諸家緒論:《千金方》:治產(chǎn)后風虛,汗出不止,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用此湯。
《奇正方》:霉毒,骨痛,偏枯,口眼歪斜,寒疝,腹中冷痛者試效。
憑證使用:疝氣,漏汗不止,神經(jīng)痛,足腓腸肌痙攣,下肢運動麻痹,半身不遂,衰弱體質(zhì)者之汗出過多,風濕骨痛等。
“桂枝湯證”項背有強急之狀者,加
葛根,《傷寒論》名。
桂枝加
葛根湯 桂枝、芍藥、大棗、生姜各7.0,甘草4.0,葛根9.5。煎法,用法,同桂枝湯,但不須啜熱粥。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項背強幾幾,(肩胛拘急攣痛之狀)反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立方意義:葛根含
淀粉質(zhì),有解表生津,鎮(zhèn)痙之能,加入桂枝湯隊伍中,暫作主帥,督同全隊,進入太陽風邪郁結(jié)之處,一以解散風邪,一以滋養(yǎng)筋脈,則痙攣強急之證,自緩解矣,前人稱為太陽病項背強者之主劑。
治療標的:以項背強急,有汗,為主標的。發(fā)汗,自汗,頭痛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編者按:此方,原系桂枝湯之有自汗證者,如其無汗,則加入麻黃,成為“葛根湯”矣,古今醫(yī)家,於項強幾幾而無汗者,大率用“葛根湯”,此方遂少顯著。
憑證使用:麻疹初期,痢疾初期及因風濕骨痛等而有自汗項背等拘攣疼痛之狀者,均得應(yīng)用之。
“桂枝湯”證而有身體強直幾幾之狀,口燥渴者,加栝蔞根,《金匱》名。
栝蔞桂枝湯 桂枝、芍藥、大棗、生姜各7.0,甘草5.0,栝萎根7.0。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其證備,體身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
補充:脈不浮而反沉遲,頭項肩背及身體全部,有輕度強直性痙攣現(xiàn)象,亦必有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口燥渴,或咳等之證。
立方意義:本證患者,因身有虛熱之故,致使臟器感到枯燥。於外,發(fā)現(xiàn)輕微強直性痙攣。於內(nèi),則現(xiàn)口燥口渴之象,故用桂枝湯以除太陽風邪,加用栝蔞根,以潤枯燥,通津液而除虛熱。
編者按:此方,有謂當用葛根者,因其證有身體幾幾然之故,其言頗可信,但我有不同之管見,至希有道正之,“桂枝湯”有項背強幾幾,脈浮數(shù)之證,加葛根以外散其表邪,此證身體強直幾幾然,脈反沉遲。誠如尤氏所謂,風yin於外,而津飭於內(nèi)者,故加栝蔞根,兼滋其內(nèi),則不同也,若謂見幾幾然,盡可加葛根,亦盡可加栝蔞矣,何以加“葛根湯”內(nèi)不加栝蔞,而此方內(nèi)不加葛根,非不知加,不需加也,況栝蔞根,亦含有多量淀粉,與葛根同,而潤燥之功較勝。於此可見古人立方之精,用藥之嚴,洵足為后人取法。
治療標的:以有“桂枝湯”證而身體全部現(xiàn)輕度強直痙攣,身熱,汗出,口燥渴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三因方》:治傷風,汗下不解,郁於經(jīng)絡(luò),隨氣涌泄,衄出清血,或清氣道閉,流入胃管,吐出清血,過寒凝之,色必瘀黑者,於本方加
川芎等分。
編者按:陳修園以此方為治痙病之主方。唐宗海謂:系兼治太陽病傷寒證之方,非主方也,就上兩說,加以管見而判定之。按《金匱》既載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本條脈反沉遲,此為痙,蓋痙脈本弦,今不弦反而沉遲,則此痙非屬痙之正病可知,其亦得名之為痙者,以其有身體強直幾幾然之狀,與痙病相類耳,此由熱邪郁閉,銷鑠津液所致。小兒往往因熱而發(fā)昏沈如驚風之狀者,用汗劑開泄腠理可愈,此癥太陽證?,身有自汗,惟身體組織中水分消失,加用栝蔞根以滋潤之,則經(jīng)脈不燥而痙狀可解矣,唐氏謂,兼治太陽傷寒,可從。
憑證使用:感冒,頭痛,風濕骨痛及輕度痙急等,而有津液枯燥外現(xiàn)虛熱之候者。
“桂枝湯”證而有胸滿微喘者,加
厚樸、
杏仁《傷寒論》名
桂枝加厚樸杏仁湯
桂枝、芍藥、大棗、生姜各7.0,甘草、厚樸、杏仁各5.0。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厚樸杏仁湯”主之。
又: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仁佳。
補充:“桂枝湯”,下后,表邪未解,咳嗽多稀痰,氣逆上喘,身有汗而微,胸腹膨滿,脈見浮滑。
立方意義:以“桂枝湯“解表,厚樸治胸腹膨滿,杏仁治咳逆上氣,解表和喘滿兼治,原非專治喘也。此下之喘,與夙患喘,(喘家)均由外感所引起,今為除其外感,兼治其引起之夙患,從證用藥,應(yīng)如是也,若其無
太陽病證而喘,則非適用此方可知矣。
治療標的:以具有太陽表證,兼喘息,胸滿,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本事方》:一武臣患傷寒,自汗,而膈不利,一醫(yī)作
傷食下之,一醫(yī)作解衣中邪,汗之,雜治數(shù)日,漸覺昏困,上喘息高,醫(yī)者倉惶失措。予診之曰太陽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樸
杏子湯”,指令醫(yī)者急治藥,一啜,喘定,再啜,??微汗,至晚身涼,而脈已和矣。
憑證使用:氣管炎,及支氣管喘息,具有“桂枝湯“證而兼胸滿者。并宜用於老人感冒咳喘之證。
“桂枝湯”證而有心下痞硬,或拘攣及喘者,加人參,并加芍藥,生姜量。《傷寒論》名。
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
桂枝、大棗、人參各6.0,芍藥、生姜各9.5,甘草5.0。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新加湯”主之。
補充:身痛,脈沉遲,或嘔、或胸腹拘急,或下痢,心下膨滿,按之有凝結(jié)物狀而無痛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
立方意義上方,加生姜量,以散內(nèi)寒,而止嘔吐。加芍藥量,以和血脈而緩攣急,再加人參,健脾胃而強心臟。以原有桂枝,通血脈,驅(qū)外寒。甘草,大棗,緩?fù)囱a虛,合治內(nèi)寒,外寒,降水氣,止嘔吐,散痞鞭,解攣急,則證去,而病自除。
治療標的:以具有桂枝湯證者之虛性心下痞鞭,少腹攣急,嘔吐、身痛等,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續(xù)建殊錄》:一老人大便不通數(shù)日,上逆頭眩,醫(yī)與“備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投之,得利。於是身體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復(fù)閉,更醫(yī)診之,與以大劑“承氣湯”,一服,不得下利,服三帖,下利如傾盆,身體冷痛,不得臥,大便復(fù)結(jié)。又轉(zhuǎn)醫(yī),作地黃劑,使服之,上逆尤劇,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先生(吉益南涯)診之,心下痞鞭,少腹無力,即與“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湯”服之,三帖,沖氣即低,大便通快,經(jīng)過二,三日,冷痛止,得臥,大便續(xù)通快。三旬之后,諸證去而復(fù)常。
編者按:大便不通,原因頗多,非可以一例用通利藥治之,必須憑脈證,腹證,知其癥結(jié)所在,而后采用合法之劑,或兼與適當之外治法,若因熱用涼,因寒用熱,寒熱不顯著者,用平溫之劑,此治一般疾病之常法也,若本寒而用寒,本熱而用熱,違反病情,未有不致人於死地者,此老人具有虛性心下痞鞭,上逆頭眩之證,其脈當系沈遲,一般醫(yī)者,不加辨證,遽用峻下藥以通大便,病人雖未致死,但已見冷痛,難臥,面赤等危殆之象,大便究未能通。南涯氏僅按其證狀治療,不通大便,迨證狀既解,而大便遂亦自通,與其謂方劑之神妙,無寧謂善於辨證者使用方劑之神妙耳。
憑證使用:虛弱者之感冒,胃弱,胃痛,及風濕骨痛,汗后呈心臟衰弱現(xiàn)象者。
“桂枝湯”證而胸腹有動悸者,加龍骨,
牡蠣,《金匱》名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甘草、桂枝、芍藥、大棗、生姜、龍骨、牡蠣各5.5。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脈極虛芤遲,清,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
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補充:有多夢,
耳鳴,驚惕,腹胸動悸等證。
立方意義:以“桂枝湯“治陽虛沖逆,和營固表,,加牡蠣,龍骨,收浮陽以溫腎,斂心神而?精,腎溫則水升,心寧則火降,水升火降,則營衛(wèi)和諧,諸證有不斂手而退者哉。
治療標的:以神經(jīng)衰弱者之胸腹動悸,陽虛失精,脈芤動微緊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類聚方廣義》:稟賦薄弱之人,色欲過度,身體羸瘦,面無血色,身常有微熱,四肢倦怠,口舌干燥,小腹弦急,常服此方,保嗇調(diào)攝,嚴慎閨房,則能肉生於骨,可望回生。
又:婦人心氣郁結(jié),胸腹動甚,寒熱交作,經(jīng)行常愆期,多夢驚惕,身體漸就羸瘦,卻似癆瘵,孀婦,室女情欲妄動而不遂者,多有此證,宜此方。
《橘窗書影》:一青年十八歲,患
遺尿數(shù)年,百治罔效,下元虛寒,小便清冷,且臍下有動,易驚,兩足微冷,投以本方,兼服“八味丸“數(shù)日而漸減,服經(jīng)半年而愈。
又:和田東郭用此方,治愈高?老臣之溺閉,服諸藥無效者。余用此方,治遺尿,屢屢得效,古方之妙,在乎運用,當精細之。
諸家緒論:《外臺秘要》引《小品》,“龍骨湯”(即本方)療夢失精,諸脈浮動,
心悸少息,隱處寒,目眶疼,頭發(fā)脫落者。虛羸,浮熱汗出者,除桂,加
白薇三分,附子三分,炮,名“二加龍骨湯”。忌
海藻,
菘菜,生蔥,
豬肉,冷水。
又:引深師:“桂心湯”(即本方)療虛,喜夢與女邪交接,精為自出方,一名“喜湯”,忌同《小品》。
憑證使用:神經(jīng)衰弱,遺精,遺尿,或
夜驚證,憂悒感,歇斯的里,舞蹈病,陰冷,
失眠,或多夢等證。
以下系桂枝湯之變方
“桂枝湯”證而有貧
血腹痛,手足厥冷,小便不利者,去生姜,加當歸、
細辛、
通草,《傷寒論》名。
當歸
四逆湯 桂枝、芍藥、大棗 、當歸,細辛各5.5,甘草、通草各5.5。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當歸四逆湯”主之。
補充:手足厥冷,脈細欲絕,或脈弱,或弦而遲,或弦而 ?左脈多見虛弱,頭痛,腹攣痛,肢體有酸痛感,尤其腰筋及兩側(cè),按之覺痛,婦人經(jīng)前痛,或血氣痛,腰背感冷,舌質(zhì)多淡白。
立方意義:此方包含“內(nèi)補當歸建中”之意,有行血,養(yǎng)血,散寒之功。其名為四逆湯者,以四肢有厥冷,脈細欲絕之故,此由於血液不足,體質(zhì)虛寒,心陽不能敷布全身經(jīng)絡(luò)所致。故用當歸,溫中補血,芍藥,緩急和血。桂枝,溫經(jīng)通絡(luò)。甘草,緩急補虛。
木通,利關(guān)節(jié),通九竅。細辛,散風濕,降疲痛。大棗,和營衛(wèi),生津液。今編成整個隊伍,不但有止痛功能,更有溫寒,通滯,活血緩急,補虛諸作用。
治療標的:以有虛實寒貧血之體質(zhì),右血分閉塞 ,腰腹攣痛,手足冷,尿利少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幼幼集成》:“當歸四逆湯”治小兒血虛體弱,寒邪傷榮,以致眼目翻上,身體反張,蓋太陽主筋病故也。
方輿?:“當歸四逆湯,用於下純血痢之血便,傷寒下血,雖為惡候,然非痢疾之下血,可以此湯愈之。
《百?一貫》:休息痢,有因疝來者,此時有用“當歸四逆湯”者,黑便與血交下,“當歸四逆湯”有效。
又:五更瀉,有用“當歸四逆湯”“真武湯”等者。
《治療雜話》:治經(jīng)水不調(diào),腹中攣急,四肢酸痛,或一身習習然如蟲行,且頭痛者。
清?玄道:見翁,治凍風(即
凍瘡)用“當歸四逆湯”,奏效速。
《中國內(nèi)科醫(yī)鑒》:痢疾,腹中不痛,但下瘀物者,此方為宜。
諸家緒論:《方函口訣》:此方雖為治厥陰表寒之厥冷藥,然原系“桂枝湯”之變方,故用於“桂枝湯”證之血分閉塞者有效。
清川玄道:本方專以外發(fā)寒邪,非如他“四逆湯“專救里寒也。
《時氏處方學》:當歸四逆湯,余用以治血凝氣滯受寒之腫瘍與“
麻黃附子細辛湯”合用尤佳,此為活血補血溫經(jīng)通脈泄閉之劑。
《傷寒大白》:此方,全在養(yǎng)血散表,實非陰證溫經(jīng)治法,家秘,加川芎,
蔥白,助其通陽和陰,作汗外解。
憑證使用:
腳氣,腎臟炎,輕證尿毒證,輕證
子癇,頭痛,肩凝,
胸痛,咳嗽,腎臟疼痛,下痢,腰痛攣急,手足攣急,
梅毒等(《漢方新解》)。
“當歸四逆境湯”證,有久寒胸滿,嘔吐(時吐清水)脈細欲絕者,加
吳茱萸、生姜,《傷寒論》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當歸、桂枝、芍藥、大棗各5.0,甘草、通草各2.0,吳茱萸12.0,生姜9.0。上以水、酒各一合三勺,煎成一合,去渣,一日分三回,溫服,或水煎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更生姜湯”。
補充:“當歸四逆湯”證,內(nèi)有久寒,腹痛較劇,吐涎沫,肩背強急,頭項重痛,或吐利轉(zhuǎn)筋 ,腰腳腹麻,或口舌作燥,(和久田氏云,由於血筋不轉(zhuǎn),血分動,而津液干,不宜作熱候看。)手足厥冷,或下痢,脈微欲絕,婦女經(jīng)常經(jīng)前腹痛,月經(jīng)困難,及
帶下清冷等。
立方意義 此方所治,為貧血虛寒,此因貧血虛寒時久,經(jīng)脈、血液、運行之力已大減,脾胃機能亦由衰弱而不能吸收與輸布,因之水濕潴蓄而發(fā)生痰飲,痰飲既多,則上泛而為嘔吐,今加入?yún)擒镙,溫中下氣,止痛除濕,生姜,散寒止嘔,開痰下氣,合“當歸四逆”以通其血脈郁塞之陽,除其寒濕久積之陰,則以上各證,可迎刃而解。
治療標的:以腹痛,嘔吐,手足冷,脈微,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方輿?:內(nèi)有久寒之男子為疝瘕,婦人為帶下之類是也。此病,痛引臍腹腰胯者,此湯甚良。
《橘窗書影》:有女年十九,患傷寒十余日,精神恍惚 ,舌上無苔而干燥,鈀食五六日,四肢微冷,脈沈細,按其腹自心下至臍旁之左邊拘急,重按則如有痛,血氣枯躁,宛如死人。余以為厥冷久寒證,與“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附子湯”(本方加附子)服一日夜,心下大緩,始啜粥飲,三日精神明暸,始終服一方,其人全愈。
《續(xù)建殊錄》:一男子初患頭痛,惡寒,手足惰痛,干嘔而不能食,至四五日,手足冷,喘急息迫,冷汗出,下痢,每日四五行,脈微細,但欲寐。與“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旬余而愈。
《傷寒論方解》:婦人經(jīng)前腹痛,不可忍,見虛寒證者,用本方,有卓效。
諸家緒論:《千金方》:“四逆湯”(即本方)治
霍亂多寒,手足厥冷,而脈微欲絕者。
按:《濟生方》:“通脈四逆湯”(即本方加附子)治霍亂,多寒肉冷,脈絕。較《千金方》加附子一味。
憑證使用:惡寒腹痛甚劇者,種心性腳氣,尿毒癥,子癇,胃擴張等(《漢方與漢藥》)。
“桂枝湯”癥而有
風毒腫痛,頭眩,干嘔者,去大棗,加麻黃、附子、
白術(shù)、
防風、知母。《金匱》名。
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知母、防風各5.0,芍藥5.5,生姜、白術(shù)各5.0。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諸肢節(jié)疼痛,身體?羸,腳腫如脫,頭眩氣短,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左手脈多浮弦有力,右浮虛,足腫痛而有寒熱。
立方意義:由風毒引起之腫痛,既有風,有寒,亦兼夾濕,茲用桂枝,防風,以發(fā)表行痹。生姜,散寒;甘草,緩急;芍藥,知母,和陰,清熱。附子,行陽除寒;白術(shù),溫脾行濕;共同協(xié)作,成為驅(qū)風、散寒、行濕、和血止痛之有力方劑。
治療標的,以本證諸關(guān)節(jié)腫痛而有寒熱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腳氣鉤要》:本方治腳氣痛痹,轉(zhuǎn)筋不仁。
《外臺》引《古今錄驗》:“防風湯”(即本方去麻黃)主身體四肢節(jié)解,疼腫如墮脫腫,按之皮急,頭眩,溫溫煩亂欲吐。
按:《千金方》:“防風湯”(即本方,去麻黃,附子,加半夏,杏仁 ,川芎)主治與《外臺》同,似可治本方證之較輕者。
憑證使用:慢性關(guān)節(jié)炎,尤其畸性關(guān)節(jié)炎(求真)。腳氣,腰痛,
鶴膝風(淺田)。神經(jīng)痛,及一切由風而起之疼痛證(廣三)。
“桂枝湯:證而有身體麻痹,作嘔者,去甘草,加黃芪,加生姜。金匱名。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芍藥、桂枝、大棗各7.0,生姜14.5。以水三合,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癥狀表現(xiàn) 原文:血痹(血脈澀滯麻痹也)陰陽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外癥,身體不仁,如風痹狀。
補充:當有上沖,嘔吐,攣急之證。
立方意義:在“桂枝湯”方證內(nèi),有水血變調(diào)之證,須加用黃芪,以興奮全身細胞,健運停滯於肌表之水血,更有桂枝,能興奮神經(jīng),使血液運行加速,共奏祛風、通絡(luò)、強心、利尿之功,而又有生姜,為驅(qū)除水毒,溫散寒濕。芍藥,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興奮血管。大棗,滋養(yǎng)細胞,通達組織,則血液之澀滯者,既能運行,而肌膚之頑麻,由於水血變調(diào)者,亦可以反之正矣。
治療標的:本方以身體不仁而時嘔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緒論:《金鑒》:“黃芪桂枝五物”者,調(diào)養(yǎng)營衛(wèi)為本,祛風散邪為末也。
憑證使用:貧血衰弱者之身體麻痹,及一部分之神經(jīng)麻痹,
腳氣病等。
有“桂枝湯”證,膚腫,脈沈,出黃汗。去棗、姜、草,加黃芪,
苦酒!督饏T》名。
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芪18.0 ,芍藥、桂枝各11.0,苦酒四勺。以水二合六勺,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fā)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蘗汗,脈自沈,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主之。
立方意義:此方證,發(fā)熱汗出,有“桂枝湯”證之半,而汗黃口渴,則非“桂枝湯”證所有者,此由體內(nèi)陽氣,為寒水所郁遏,中正之官不耐受其刺激而與寒水相搏。茲用黃芪以扶正氣而固表,芍藥緩肝膽之急以和血,桂枝溫經(jīng)通絡(luò)以祛邪,入苦酒,為收斂氣血之用,則陽氣開展,邪氣潛消,黃膽亦退藏於密矣。
治療標的 以體腫,發(fā)熱,汗黃,脈沈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漢方新解》:本方用於腋臭有效。
《本草匯言》:“四仙散”(本方加
羅勒,用酒)桂枝三錢,黃芪,白芍各五錢,羅勒三錢,水,酒各一碗,煎服。
按:羅勒即
香菜,能去惡氣,消水氣。時珍云,無則以霍香代之。
諸家緒論:和久田氏:此方證為陽氣郁遏難宣,故雖發(fā)熱而脈沈,與風水證不同,風水因感外邪,故脈浮不沈,汗出不黃,可以別之。
憑證使用:黃汗,多汗,皮腫,
水腫,腋臭等。
“桂枝湯”證,而少腹有於積,構(gòu)攣,上沖,心下悸者,去棗、姜、草,加
茯苓 ,
桃仁,丹皮!督饏T》名。
桂枝茯苓丸(《婦人良方》名“
奪命丹”,《濟陰綱目》名“奪命丸”,煎湯,名“催生湯”)。
桂枝、芍藥、茯苓、丹皮、
桃仁各2.4 。
右為細末,以
蜂蜜及
米醋為丸,一日分三回,溫服。如作湯劑用,將前藥加至二三倍,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婦人宿有癥病,經(jīng)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妊娠也。所以血下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求真說:該證:左直腹筋攣急,有軟凝塊,按之微痛。
補充:面部,或足部現(xiàn)腫狀,手足煩熱,小便不利等證。
立方意義:本方證,僅取“桂枝湯”之芍藥,以通血脈,散惡血,緩攣急,降沖逆,加丹皮,桃仁,破蓄血,潤腸燥。尤以丹皮,能排毒素,去浮腫,更有刺激卵巢充血之能(近人說)。茯苓,通心腎,利小便,且能通經(jīng)(近人說),合而用之,則有鎮(zhèn)痛,降沖,驅(qū)瘀,通經(jīng),平悸,利尿等功效。
治療標的:不論男女,以直腹筋孿急,有凝塊作痛,女子,則兼見經(jīng)痛,及行經(jīng)困難而小腹脹痛者,為主標的。胎動,面足腫,手足煩熱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婦人良方》: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若胎尚未損,服之可安,胎已死,服之可下,稱為“奪命丹”。
方輿?:“此方,於產(chǎn)前則催生,在產(chǎn)后,則治惡露停滯,心腹疼痛,或發(fā)熱惡寒者。又謂,出死胎,下胞衣,及胎前產(chǎn)后諸雜證,功效不可具述。
又:經(jīng)水不通,即通亦少,或前或后,或一月兩至,兩月一至等,蓄泄失常者,用之皆有效,每加大黃水煎可也。如積結(jié)久成癥者,非此方所主也。
湯本求真;凡婦人胎前產(chǎn)后諸證,用之有偉效。下死胎、胞衣,亦妙。
《生生堂治驗》:治婦人瘀血頭痛,加大黃,芍藥,不出月而愈。
《方函口訣》:原南陽以本方,加甘草,大黃,治腸
癰。余自加大黃,附子,治血瀝痛,及打撲痛楚,加
車前子,茅根,治水分腫,及產(chǎn)后水氣。
《類聚方廣義》:血淋,腸風,下血,用之皆有效。以上諸證,加大黃,煎服為佳。
《方伎雜志》:一農(nóng)婦產(chǎn)后,患痿?三年,病中又妊娠,腹隨而大,時坐便桶。來乞診,曰,此證非產(chǎn)后不能速治,腹部,足部暫置之,產(chǎn)后,足可立也,以“桂枝茯苓丸”加大黃,煎湯使服,大小便快利,氣分,全體均大舒適。至月末而分娩,產(chǎn)后,轉(zhuǎn)方“桃核核承氣湯”由惡露下毒便,晝夜二行,一切閉塞之毒,皆渙散,氣血亦次第宣通,故腰膝亦漸漸而動,服藥二十日許,起步如常矣。
簡侯:曾治一黃姓婦,妊娠已八月余,腰痛漏血。時興化李醫(yī)師在泰應(yīng)診,延之診治,云將墮胎,未開藥。經(jīng)人介紹,轉(zhuǎn)請我往治,訴左腹有塊狀,按之痛,大小便均不爽利,脈沈弦,舌見淡黃薄苔。告之曰,《金匱》云妊娠有癥痼,當下其癥,為擬“桂枝茯苓丸”料,煎湯服之,如系死胎則當下,非死胎則可止痛而活血,今未見死胎之象,服之無損。黃信之,照服兩帖,大便爽利,腰痛已除,血亦止。后以此方示李醫(yī)師,詫為奇跡。其實乃根據(jù)前人經(jīng)驗與臨床證狀而體會之耳,何奇跡之有。
諸家緒論:《皇漢醫(yī)學要訣》:此方:為日常多用之處方,從證可加大黃,
薏苡仁,甘草等而應(yīng)用之。
《續(xù)藥征》:此方證,腹中有毒痛,亦用於陽證
吐血。
憑證使用:《漢方新解》:本方證應(yīng)用范圍廣大無邊,難以枚舉,其主要者,為頭痛,
眩暈,耳鳴,
腦出血,半身不遂,眼,耳,鼻諸患,心臟病,動脈硬變,各種出血,僂麻質(zhì)斯,神經(jīng)痛,發(fā)疹病,腫瘍,皮膚病,輕證盲腸炎,胃腸痙攣,男女泌尿生殖器病,
痔核、
脫肛等。
《古方臨床之運用》:痛經(jīng),經(jīng)行困難,胎盤殘留,子宮肌腫,血腫,
子宮內(nèi)膜炎,子宮實質(zhì)炎,子宮周圍炎。及其附屬器官之一般充血性炎證,如卵巢炎,喇叭管炎,
流產(chǎn)后出血不止,腹膜炎,痔腫脹痛,睪丸炎,代償性
鼻衄,
高血壓等。
編者按:以上兩書所載,應(yīng)用於各種病證頗多,真所謂廣大無邊矣。但總以用於身體健壯而有多血質(zhì)之充血性病,如上述證狀者為適宜,否則不可濫用。
“桂枝湯”證,腹無拘攣而兼有胸滿者,去芍藥。《傷寒論》名。
桂枝去芍藥湯
。ù藢俟鹬疁p方,本應(yīng)列於桂枝湯加減方之下,茲為以下各方,均系此方加減,故列於此。)
桂枝、大棗、生姜各11.0,甘草7.0。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立方意義 “桂枝湯”用芍藥者,以腹部有攣結(jié)之一證也。此攣結(jié),由於血絡(luò)凝閉,茲去芍藥者,一因誤下后,傷其血絡(luò),已無凝閉之狀而反出現(xiàn)脈促,胸滿之證,即不須再用芍藥以解攣結(jié)而散滯血也。
治療標的:以脈促(其促急之象,大都在寸口,關(guān)尺部分不顯)上沖,心下微滿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 龍野一雄:肺結(jié)核,喘急,胸滿,咯血,援用本方有良效。
編者按:咯血,用桂枝,生姜,必其證屬陽虛者為可,否則不宜。
任應(yīng)秋:續(xù)發(fā)性
慢性胃炎,常在食后,胃部膨滿,食欲減退,用“桂枝去芍藥湯”(新中醫(yī)藥4卷7期)。
諸家緒論:湯本求真:本方自身,實無必要,然為原方之要方,故不可缺。
憑證使用 “桂枝湯”證有胸滿而無拘攣之狀者。
以下系桂枝湯去芍藥湯之加減方
“桂枝去芍藥湯”證, 胸滿上沖而嘔者,去大棗,甘草,加
枳實,《金匱》名。
桂枝生姜枳實湯
桂枝、生姜各9.0,枳實15.0。以水二合,煎 一合,去滓,一日三回,溫服或冷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
按:東洞吉益:謂本方證,當有嘔吐,“痞”下,脫落“滿”字,可從。
立方意義:胃陽不振,脾失薰蒸之力,水谷入胃,脾濕困之,燥、濕、升、降之機,既不能運化輸轉(zhuǎn),則發(fā)生痞逆懸痛諸證。茲用枳實,消脹瀉痰利尿。生姜,溫胃,散寒,止嘔。桂枝,溫陽,通絡(luò)降沖。合用,則除痞滿,下水氣,利小便,平喘逆,何懸痛之有。
治療標的:以胸滿上沖而嘔為主的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成績錄》:一婦人患吐水,水升胸間,漫漫有聲,遂致吐水,每發(fā)於日晡,至初更乃已,諸醫(yī)與大小“
柴胡湯”及“小半夏湯”之類,無效。先生(益吉南涯)診之,用“桂枝枳實生姜湯”全愈。
又:一男子吐水數(shù)十日,羸瘦日加,其證至黃昏,每於臍旁有水聲揚騰,上迫心下,滿痛,吐水數(shù)升,至更初,必止,飲食如故。先生投“桂枝枳實生姜湯”,其夜水雖上行,然已不吐,翌夜,諸證盡退,五六日全愈。
諸家緒論:《千金方》:“桂枝三物湯”(即本方)以膠飴易枳實,治心下痞,諸逆,懸痛。
編者按:
枳殼,對胸脘脹滿,嘔吐有功,但其性苦寒,能破氣。如胃液已損耗,與病后衰弱者,不甚適宜。膠飴,性溫,富營養(yǎng)分,能補陽虛而健胃,其緩急迫之功,同於甘草。《千金》以膠飴易枳殼,蓋為中陽已虛,胃液已耗,懸痛較急而設(shè),附此以備參考。
憑證使用:胃馳緩,慢慢性胃炎,胃痛嘔吐等。
“桂枝去芍藥湯”證,而有吐濁,吐涎及咳者,加
皂莢。《金匱》附《千金方》名。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桂枝、生姜、大棗各9.0,甘草、皂莢各6.0。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補充:本證當有脈促胸滿而吐濁,吐涎沫,或咳唾膿血,脈數(shù),或上氣不得臥者。
治療標的:以胸滿,吐濁,咳唾涎沫而有“桂枝去芍藥湯”證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類聚方集覽》:小兒平生垂涎甚者為
鼻淵,為風涎潮,而口鼻間及腮赤者(此系風涎上升,吐之為佳)皆主之。
諸家緒論:湯本求真:本方能治肺冷之痿,不可用於發(fā)熱不發(fā)熱的現(xiàn)時之肺結(jié)核矣。
憑證使用:肺冷有痰、涎或膿液,潴留於管內(nèi)者,皆可應(yīng)用。如葉橘泉氏說,用於肺壞疽,肺膿瘍等病是。
“桂枝去芍藥湯”證,而大便硬,小便自利(不禁之意)去桂枝加術(shù)!秱摗访。
桂枝附子去桂加術(shù)湯
術(shù)9.5,附子7.5,甘草5.0,生姜7.0。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編者按:此方,一名“去桂加術(shù)附湯”,《金匱》名“白術(shù)附子湯”,《千金翼》名“術(shù)附子湯”、《外臺》名“附子白術(shù)湯”!秱摗芳印叭ス稹倍终,以其先有桂枝證,用“桂枝附子湯”,后無上沖證,故去“桂”,而特提出“去桂”二字以名方也。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痛,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術(shù)湯主之。
立方意義:本方,與“甘草附子湯”、“桂枝附子湯”,皆治風濕相搏之證。前兩方,皆不去桂,以其有上沖證也,此方無上沖證,故須去之。方中附子用量,均比上二方加強,以其身體冷痛,比較過於前二方之證。加白術(shù),以溫補脾陽,除濕化燥,與附子同用則驅(qū)寒逐水,再加入生姜,散寒濕,降水氣,其力尤勝。有甘草,大棗,以和緩急迫,則風寒得除而煩痛亦自緩解。
治療標的,以身體煩疼而惡寒,脈沈澀為主標的。其他小兒自利,四肢難以屈伸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緒論:《外臺》:“桂枝附子湯”、“去桂加術(shù)湯”,此二方,但治風濕,非治傷寒也。
憑證使用:僂麻質(zhì)斯,神經(jīng)痛等。
“桂枝去芍藥湯證”,悸而小便不利,心下微滿痛,原方去桂,加茯苓、術(shù)!秱摗访。
桂枝去桂加茯苓術(shù)湯
桂枝、大棗、生姜、茯苓、術(shù)各7.0,甘草、芍藥各5.0。以 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編者按:《漢方新解》作“桂枝加茯苓術(shù)湯”不去桂,亦不去芍藥,云合“苓桂術(shù)湯”、“桂枝湯”、“茯苓甘草湯”三方而成。《金鑒》云“去桂”,當是去芍藥。徐大椿,亦不主去桂,其他如湯本求真,陸淵雷,尾臺榕堂,丹波元簡等,皆謂不當去桂,但多同意《金鑒》說而“去芍藥”者。故《皇漢醫(yī)學》則直書“桂枝去芍藥加茯苓術(shù)湯”,從《金鑒》說也。今照錄原文之名,參用諸家所論,不去桂,亦不去芍藥,其說附后,作為學者參考。
證狀表現(xiàn):原文: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主之。
立方意義:“桂枝湯”證未消除,而復(fù)加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之證,是亦由胃脾失燥濕升降之作用所致。今用術(shù),以燥濕補脾,茯苓以通心腎,仍以桂枝解表降沖,合白術(shù),尤能健胃脾而勝濕。仍以芍藥佐桂枝,解頭項強痛,合草,棗、尤能緩和神經(jīng)而弭急迫?偲鋮f(xié)同作用,則有解表利尿,健胃除痛之功。
治療標的,以有“桂枝湯”證,而胃內(nèi)停水,心悸,小便不利,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緒論:《傷寒論評釋》:(上略)我以為不去桂,而另加術(shù),則二味發(fā)生協(xié)同作用,其力強矣。亦不勉強改去桂為去芍藥,如去芍藥,則頭項強痛,將何以鎮(zhèn)靜之乎,故以斥去芍藥者,亦非也。
編者按:此說,與《漢方新解》,不去桂,亦不去芍藥,同意。近賢冷其林氏謂,此方大致用以救逆,云去桂枝者,是指出此條有“桂枝湯”之顯著證,有非“桂枝湯”之隱約證,所以用桂枝去桂命名也。(中醫(yī)藥雜志 1958 年 1 月)。我謂此說,用於證之隱顯而進退其藥則可,用於確定方名則不可,果如是說,則所有一切方名,皆可隨時改稱,將何以為后人辯證用方之確據(jù)乎。
東洞吉益:於此方加附子,名“桂枝加苓術(shù)附湯”,云包含“桂枝湯”、“
苓桂術(shù)甘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苓術(shù)湯”、“真武湯”、“茯苓甘草湯”,六方,可應(yīng)付多種病證。
憑證使用:“桂枝湯”證,胃內(nèi)停水,胸滿微痛,心悸,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芍藥湯”證而胸腹動劇者,加
蜀漆,牡蠣,龍骨。《傷寒論》名。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桂枝、生姜、大棗、蜀漆各5.5,甘草5.5,牡蠣9.0,龍骨7.0。以水四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劫之,
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金匱》: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補充 :病由火迫(燒針,溫灸之類)出汗驚狂,胸腹不安,(動悸)煩燥,起臥不安。胸滿,多痰,惡寒,發(fā)熱之證,脈象浮滑。
立方意義 本方證由燒針引起神經(jīng)興奮,內(nèi)臟被其感動而致煩躁,驚狂、不安等現(xiàn)象,茲仍以“桂枝去芍藥湯”治其原有之證,更以龍骨牡蠣,鎮(zhèn)納浮陽,平定動悸,蜀漆,消痰解熱,亢進食欲,則可以降低神經(jīng)興奮而不致有煩躁驚惕等證發(fā)作矣。
治療標的:以胸腹動悸,胸滿多痰為主標的,其他驚狂、煩躁、多汗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編者按:本方病情,較“桂枝甘
草龍骨牡蠣湯”為重,且能治療瘧疾有多痰者,因蜀漆能催吐,生姜能祛痰,可使瘧痰從吐而出也。
諸家經(jīng)驗談:《方函口訣》:此方,主火邪,故治湯火傷之煩悶疼痛者,及灸瘡發(fā)熱者,有效。
方輿?:不寐之人,徹夜雖一目亦不得瞑,及於五六夜時,必發(fā)狂,可懼也。亟宜服此方。
憑證使用:神經(jīng)性痛,瘧疾等之外,凡有動悸、多汗、多痰、驚惕之證,皆可適用。
“桂枝去芍藥湯”證而惡寒,脈微者,加附子。《傷寒論》名。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大棗、生姜各9.0,甘草6.0,附子5.0。以水二合五勺,煎成一合,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編者按:東洞說:此方,治“桂枝去芍藥湯”證之微惡寒者,僅此而已。下方,加附子,桂枝量,則名“桂枝附子湯”。上方,因下后陽虛,下方,因風濕相搏,內(nèi)證,陽虛頗重,病因不同,故方名亦異。概述“桂枝附子湯”下。
“桂枝去芍藥湯”證,而惡寒甚,身體疼煩者,加重桂枝,附子量!秱摗访
桂枝附子湯
桂枝9.5,附子、生姜各7.0,甘草5.0,大棗7.0。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弱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補充 :該證有心下或臍下動悸,四肢掣痛,難以屈伸,惡寒,發(fā)熱,及沖逆之狀。
立方意義:上方,加附子,以治誤下后,陽氣衰微,胸悶,惡寒,現(xiàn)陰證之觀。下方,加重桂枝,附子,以振奮機能,促進體溫,助強心力,使行血旺盛。生姜,散寒濕,除水氣。大棗,甘草,緩和組織緊張。并調(diào)整桂、附、生姜辛烈之性,可以達到驅(qū)風解表,降沖、散寒、溫經(jīng)、止痛之目的。
治療標的:上方:以“桂枝去芍藥湯證”,惡寒,肢冷,脈微為主標的。下方以惡寒甚,身體疼煩,脈浮虛為主標的,其他各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中國兒科醫(yī)鑒》:小兒脊椎性麻痹,前驅(qū)期已過,而麻痹不去,從證可用“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又:腦溢血,四肢微急,用“桂枝加附子湯”。
又:腳氣痿縮性證,用“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
憑證使用:上方,感冒、神經(jīng)衰弱、心臟病之輕癥,產(chǎn)后貧血衰弱癥。下方,僂麻質(zhì)斯、風濕痛,產(chǎn)后失血過多而厥冷,及其他各病之有陽虛內(nèi)寒者。
“桂枝去芍藥湯”證而有脈結(jié)代,心動悸,煩熱者,加人參,阿膠,地黃,
麥冬,
麻子仁,酒。《傷寒論》名。
灸甘草湯(一名復(fù)脈湯)
甘草5.5,生姜、桂枝、大棗各2.5,人參、阿膠各1.8,
生地黃12.0,
麥門冬8.5,麻仁子5.5。以酒一合八勺,水一合,煎成一合,去滓,入阿膠溶,一日分三回,溫或冷服,不用酒,亦可。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者,“灸甘草湯”主之。
補充:虛癆,脈結(jié)代,汗出而悶,煩熱,臍下不仁,腹部軟弱無力,自心下至少腹兩肋腹部之一邊,悸動強,氣急迫,喉中感燥,并有
咳血。及喘咳,自汗,盜汗,不眠,寒熱交發(fā),極度衰弱,貧血,目澀,舌如常而少津液,或舌尖少苔,或舌質(zhì)淡而萎,皮膚枯燥,大便難,或糞便中夾有血液。
立方意義:脈結(jié)代之證,系由心臟房室,受有障礙性刺激,失其收縮規(guī)律而起(采用閻德潤說)。其有心房感震蕩者為瓣膜病,不感震蕩者為栓塞病,大都由神經(jīng)與血之變動。惟一原因,努力、憂郁、驚怖、與藥力皆能見之,(采用惲鐵樵氏說)。本方證之結(jié)代,雖不知為何種原因所引起,而要為神經(jīng)與血之變動,則無可疑。茲用桂枝通血脈;地黃,強心背;阿膠,潤血燥;麥冬,滋陰液;林仁,潤燥通腸;生姜,健胃消痰;甘草,大棗 緩急補虛;人參,強心健胃,加酒,以發(fā)揮各藥效能,用為滋補血液之大劑。
治療標的:以貧血衰弱,虛熱,心動悸,脈結(jié)代,兼見身體枯燥之狀者,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唐宗海:此方,生血之源,道血之流,真補血之第一方,未可輕易加減也。擬方:參二錢,地黃二兩六錢,麥冬八錢,膠二錢,
芝麻五錢,灸甘草四錢,大棗三枚,桂枝三錢,姜三錢,清酒一兩。
《橘窗書影》:肺痿,
消渴,口舌糜爛,本方加桔梗,治愈有二例。
《方函口訣》:此方,滋養(yǎng)心臟之血,潤流脈路,不僅治動悸,即人?邊之血脈凝滯,氣急促迫者,亦有效,是余數(shù)十年來之經(jīng)驗也。
《治病法軌》:
久咳,痰中帶血,無論何脈,均宜用之。
張子英:“復(fù)脈湯”,可為現(xiàn)代血漿的代替品。一、傷寒病者,形瘦削如柴,飲食粒米不進,大便結(jié)閉十天,神昏譫語,脈微細欲絕,舌苔紅燥無津,用此方,合”承氣湯“治之,得黑糞便,脈稍起,神清,譫妄亦微,用“復(fù)脈湯”加減調(diào)理而愈。
一、
黃疸病者,發(fā)熱,粒米不進,大
便閉結(jié)一星期,形體瘦削,脈結(jié)如無,舌苔,紅燥無津,身面俱黃。此種貧血性黃疸,已呈現(xiàn)危險階段,擬“復(fù)脈湯”,加
芒硝、大黃,桃仁次之,次日,得極黑硬糞數(shù)條,證狀轉(zhuǎn)好,用“復(fù)脈湯”咖減,得獲全愈 。
二、胸痛病者,高年,貧血衰弱,胸痛發(fā)作,牽引心背,服藥痛減大半,但脈多為四至一止,有時三至一止,問之,果有心動而悸之證狀,仲景所謂脈結(jié)代,心動悸之證也。因予“灸甘草湯”,更兩數(shù)為錢數(shù),一劑而愈(節(jié)錄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新19—20期)。
諸家緒論:柯琴:此證,當用
酸棗仁,肺痿,可用麻子仁。如無真阿膠,以
龜板膠代之。
又:酒,久煎,則氣不峻,此虛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黃,麥冬,得酒最良。
徐靈胎:麻仁一味,當是棗仁,蓋棗仁,能養(yǎng)心寧神,益血榮肝,若麻仁,第潤腸燥,以通虛閉,豈能入心主,以操養(yǎng)血安神之任乎。
《湯本求真醫(yī)話》:本方有“桂枝去芍藥湯”之腹狀,屬虛證之脈結(jié)代心動悸者,又謂本方為脈結(jié)代之特效藥。
《千金翼方》:灸甘草湯,治虛實癆不足,汗出而悶,脈結(jié),心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死,危急者十一日死。
《皇漢醫(yī)學要訣》:本方,宜用於虛弱有熱而臥病之人。又:此方之意,乃涼補元氣,并非溫補,為平補冷補間之藥。又:本方,宜用於肺結(jié)核,及其他慢性熱性病,而致身體衰弱枯燥者,若有下痢之傾向,則宜去麻子仁。
憑證使用:心臟病,貧血證,神經(jīng)衰弱,肺結(jié)核,黃疸及其他慢性熱病而致身體衰弱枯燥者。
“桂枝去芍藥湯證”,有心下痞滿,堅痛,上沖頭痛,喘咳者,合“麻黃附子細辛湯”!督饏T》名。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簡稱“桂姜棗草黃辛附子湯”,《外臺》引深師名“附子湯”,《三因方》名“桂附湯”)
桂枝、生姜、大棗各7.0,甘草、麻黃、細辛各5.0,附子2.0。以水二合五勺,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當汗出如蟲行則愈。
證狀表現(xiàn):原文: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編者按:《金鑒》:略謂,此方上十六字,是“枳術(shù)湯”證。本方,當在上條氣分之下。《類聚方廣義》,亦同此說,宜從之。為節(jié)上條大意,寸口,脈遲而?,趺陽,脈遲而微,手足逆冷,榮衛(wèi)不利,腹?jié)M脅鳴相逐,陰陽之氣不通,骨疼、惡寒,痹而不仁。
立方意義 本方證,由陰陽不相得而致元氣衰沉者,為用麻黃通衛(wèi)氣而發(fā)汗。桂枝,通營氣而降沖;附子,溫經(jīng)散寒而除痹;細辛,搜風散寒而通竅;生姜,祛寒發(fā)表而開胃。更有甘草,大棗 ,調(diào)停辛溫,緩和急迫,陽氣獲得通行,寒氣從此消退,營衛(wèi)相和,陰陽相得,大氣一轉(zhuǎn),諸證俱失矣。
治療標的:以手足逆冷,身體不仁,惡寒,骨痛,腹?jié)M脅鳴,脈遲?或微,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方函口訣》:凡陰陽不相得,而為癆咳,咳血,吐血,顏面枯槁,若不可為者,與此湯,每得起死回生。
工藤球卿:昔年治一婦人患癆咳,咳血,氣急,肌熱烙手,大肉盡削,脈甚細數(shù),余以為死證,而一醫(yī)以為可治,用“桂姜草棗黃辛附湯”竟得全愈,余大敬服。
編者按:該證,患者機能已屈銷沈,陽雖微而陰氣尚強,故毅然采用桂,麻,姜,辛附等一派溫熱之藥,以促進身體機能之振奮,而孕育其新生力量,使將死者得以回生。此其辯證之精,用心之細,膽量之大,非尋常醫(yī)家所能及。若更他醫(yī),只有用甘寒養(yǎng)陰之品。以圖敷衍,其死也必矣,癆咳與虛癆不異,此以“桂姜草棗黃辛附湯”治癆咳,而從以“小建中湯”治虛癆 ,亦溫性藥也,稍一誤用,則生死隨之,淵乎其微矣。
《漢方治療各論》:“桂姜棗草辛附湯”,於肺結(jié)核用附子劑,呈元氣大衰證樣,脈沈微,四肢厥冷,顏面蒼白等,為用此湯之目標。此方治肺結(jié)核末期,呈劇烈之消耗熱用之,其熱逐日減退,有良效。
《中國內(nèi)科醫(yī)鑒》:老人在秋冬之交,咳嗽、胸背、脅腹,攣急惡寒,“桂姜草棗黃辛附湯”治之。湯本氏亦云,治老人氣管支炎,有效。
諸家緒論:《中醫(yī)診療要覽》:肝硬變,有
腹水,用各方無效時,應(yīng)一試此有價值之藥方。
按:工藤球卿用此方,得治乳癌,舌疽,及諸翻花瘡等,淺田宗伯用此方治乳癌、結(jié)核,得效。
憑證使用:慢性氣管支炎,喘息,胃弛緩,
胃下垂,并可用於乳癌結(jié)核等證。
“桂枝去芍藥湯證”無干嘔,拘攣,去生姜,大棗。有上沖急迫之狀,加桂枝量!秱摗访
桂枝甘草湯
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文:發(fā)汗過多,其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補充 :汗多后,心虛悸,(汗為心液之故)脈親現(xiàn)促急之象(系心虛之故)頭痛,(心腦相應(yīng))身熱,(
心陽虛而生熱)脈則或起或落(亦與心臟有關(guān))之證。
立方意義 本方證只因發(fā)汗過多,心液損失所致,故但用桂枝強心鎮(zhèn)靜。(桂枝合有油脂護膜粘液汁糖質(zhì)等)。甘草,以舒緩神經(jīng),(甘草含有甘草糖,
葡萄糖和木蜜醇等)則可以補心液,定驚悸,除虛熱,降上沖而愈矣。
治療標的:以過汗,脈促,虛里跳動為主標的,頭痛,身熱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 《證治大還》:“桂枝湯”(即本方)治生產(chǎn)不快,或胎死腹中,桂枝一握,甘草三錢,煎服。
諸家緒論:湯本求真:本方自身實用雖少,然由此變化而成之要方,如“苓桂術(shù)甘湯”、“
桃核承氣湯”等方義之解釋上,甚緊要也。
憑證使用:由多汗后,心陽?虛,引起心悸亢進,及腹部動悸有不安之狀者,以下系桂枝甘草湯加方。
“桂枝甘草湯”證而有咽喉腫痛者,加半夏,《傷寒論》名。
半夏散及湯
半夏、桂枝、甘草各4.0。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原方: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補充 :有痰涎纏?咽喉中,不得息而發(fā)腫痛,呈暗紅色,聲音嘶嗄。吞咽食物均感痛,惡寒,發(fā)熱,舌薄白苔,脈見弦緊微弱。
立方意義 風寒侵襲少陰經(jīng)所循行之喉嚨,有表證,似傷寒狀。(太陽病之傷寒)。以桂枝,溫散表邪,通達血脈(本草亦主結(jié)氣
喉痹),半夏,稀釋粘液,開通雍塞,(能治咽喉疼痛腫脹諸證)。甘草,緩急祛痰,降火止痛(亦有開閉塞,治咽喉諸病之能),合力以驅(qū)風祛痰,消腫止痛,其病即已。
治療標的:以少陰病咽痛,多痰涎為主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唐宗海:外感客於會厥,干少陰經(jīng)而咽痛,喉間兼發(fā)紅色,開有痰涎,聲音嘶破,咽喉頗痛,四川此病多有,皆告知用“人參
敗毒散”即愈。蓋即仲景“半夏散及湯”之意也。
《傷寒論方解》:本方對於喉痺初期,出現(xiàn)上述證候者,實有很好療效,如紅腫甚者,加
射干一味取效。
《活人書》:“半夏桂枝甘草湯”治伏氣之病,(中略)始不覺滿,旬月乃發(fā),脈便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咽痺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入生姜四片,煎服,次“
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差,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憑證使用:喉結(jié)核輕證,與
急性喉炎等咽喉腫痛,而有本方證者。
“桂枝甘草湯證”經(jīng)數(shù)下后,表里皆虛(表熱里虛),心下痞,下利者,加人參,干姜,白術(shù)。《傷寒論》名。
桂枝人參湯
桂枝、甘草各9.5,術(shù)、人參、干姜各7.0,煎法,用法,同“桂枝甘草湯”。
證狀表現(xiàn):原文: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村人參湯主之。
補充:有頭痛,發(fā)熱,出汗,小便不利,惡寒,胃部膨滿,按之有一種抵抗之狀。
立方意義 患者經(jīng)屢次誤下后,身汗而熱不退,胃腸虛而利下不止,虛性之痞,結(jié)於心下,為用桂枝以通陽解表,甘草和中緩急,姜術(shù),散寒健胃,除濕利尿,更有人參,以振奮新陳代謝之機能而除胃部衰弱之痞鞭,同時腸部吸收之力,亦得恢得正常,外證內(nèi)虛,一時皆解。
治療標的:經(jīng)表熱里寒,下利,心下痞鞭,上沖急迫等為主標的,頭眩,小便不利等為副標的而用之。
諸家經(jīng)驗談:《類聚方廣義》: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肢體倦怠心下支撐,水瀉如傾者,多於夏秋間見之,宜此方。
諸家緒論:《漢方治療各論》:“桂枝人參湯”治下利,胃部有痞塞感,食欲不進,腹部馳緩性者,微惡寒,或有發(fā)熱情形者,均宜之。
《類聚方廣義》:按“人參湯:(一名理中湯)主吐利。此方,主下利,有表證者。
憑證使用:慢性腸炎,及胃馳緩等而有頭痛身熱之證者。
“桂枝甘草湯“證,有心下悸,上沖、頭眩、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術(shù),《傷寒論》、《金匱》名。
苓桂術(shù)甘湯
茯苓14.5,桂枝11.0,術(shù)、甘草各7.0。以水三合,煎成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溫服。
證狀表現(xiàn):《傷寒論》: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沈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搖者“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
《金匱》:心下有痰飲,胸肋支滿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
又: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
補充:有咳嗽,寒熱,背冷痛,或腰痛,頭部眩暈等證。
立方意義 本方證由吐下后,心腸虛浮,不能下交於腎,腎腸上虛,以致水氣蓄積上焦,不能下從小便排泄,而釀成以上證狀,故用桂枝主通陽降沖。茯苓,主心悸得尿;白術(shù),主溫中利尿;甘草,主緩急迫而利氣血。為上焦停飲而致頭暈之要方。
論壇相關(guān)帖子地址:
武簡侯和他的《易簡齋醫(yī)學叢書》
http://www。med126。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1
-----------《經(jīng)方隨證應(yīng)用法》一書已由中醫(yī)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1月出版發(fā)行。
《經(jīng)方隨證應(yīng)用法》編寫說明
一、《傷寒論》、《金匱要略》,為我國最古代方書,歷年雖舊,在治療醫(yī)術(shù)上,仍嶄然如新,前代醫(yī)家固已奉之為經(jīng)典矣。即其他鄰邦,如朝鮮、日本諸醫(yī)家,亦視這如鴻寶,當時稱專習此種醫(yī)學者為古方家,以此古方而治療目前西醫(yī)所命名之病,皆能有效,其所以有效之故,有僅僅在藥物上之酌合得宜,而主要在辨證用方,確能把握一定規(guī)律,祖國前代醫(yī)家多知之而未能發(fā)揮盡致,鄰邦古方醫(yī)家每注意于斯,試觀其所著各種醫(yī)書,可以考知。
一、我在十年前,曾草草寫過《經(jīng)方經(jīng)用法》一稿,久藏篋中,未敢示人,近為實習醫(yī)師所見,慫恿問世,我則謂葉著之《古方臨床之運用》,與中醫(yī)研究所編著之《傷寒論方解》,均屬指導學醫(yī)者應(yīng)用經(jīng)方之最好書籍,無待他求。僉謂不然,醫(yī)家各有見到之處,即各有可學之處,如《傷寒論》一書,注者有三百余家而皆并傳,其勿自餒,乃一再勉我整理完成,用是抽暇編寫,是否能追隨前兩書之后,至希閱者予以批評。
一、本書每方下,擬有六個項目:1、“證狀表現(xiàn)”:根據(jù)原文寫出,原文多條者,則總合其證狀而寫之,若僅一二條者,則直書之,原文略而未備,則于其下加以補充。2、立方意義:據(jù)和田啟十郎說:“中醫(yī)皆經(jīng)驗方,而非理論方,予輩淺學,不能說明方之理由,誠為一大憾事!钡珵閷W中醫(yī)者隨證處方起見,理應(yīng)將對證用方大意寫出,亦只因個人淺學之故,不能完全盡合耳。3、“治療標的”:既了解病的證狀與方劑大意后,即須分別主證客證,從主證方面用方治療。4、“諸家經(jīng)驗談”:后代醫(yī)家依據(jù)仲景所定之方證,用治某病而獲得療效,或在此一方中加入某藥而又獲得速效,則采錄之,可以備學者參考,否則從缺。5、“諸家緒論”:古今醫(yī)家,對于本方有隨證加減法的,或闡發(fā)方證藥物中之隱微意義的,或別有特殊見解的,均有供學者參考之價值,故特設(shè)此欄以入之,否則從缺。6、“憑證使用”:中醫(yī)治病在憑證,不拘拘于何種病名,學者每因中西醫(yī)病名不同而有所;螅侍卦O(shè)此欄,雖列有西醫(yī)病名而暗示其意曰,憑證使用,則可以放膽治療矣。
一、各方內(nèi),間附編者意見,大致為對于某一方劑之研究,或某一方劑之辨證,或在某一方劑之討論。并間附編者治療經(jīng)驗,系寫個人治療某一病證而有效者,亦足供學醫(yī)者之參考。
一、中醫(yī)處方:為治病之鎖鑰,投病恰合則解,投病不恰合則不解,有時不但不解,甚至反逆其鎖鑰而加劇。故本編特于“立方意義”,冥心探討,求得方證吻合,終以淺學之故,未克完全合轍,敬希閱者正之。
一、方中劑量,系依照《皇漢醫(yī)學》所載的一日三服公分制,雖與原方分量不能盡合,但遍閱他書,能盡合者甚少,即不盡合,如煎服不誤,亦自有效。
一、方劑分類,以《傷寒約編》為藍本,再參考其他各書,有應(yīng)離而合者,亦有應(yīng)合而離者,更有已入某方類而移之于雜方類者,今為辨其藥物性質(zhì)而歸納之,當否,不敢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