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寸 之 間 鑄 岐 黃 ——蔡福養(yǎng)耳鼻病證醫(yī)案賞析
拜讀《蔡福養(yǎng)中醫(yī)藥學術經(jīng)驗輯要》所載蔡老診治耳鼻病證系列醫(yī)案,感觸有三:(1)蔡老博極岐黃而術有專攻,顯大醫(yī)本色;(2)耳鼻病證雖僅表現(xiàn)于局部,但證治規(guī)律與大中醫(yī)內(nèi)科息息相通;(3)蔡老全部醫(yī)案均充分體現(xiàn)“方證相應”之精神,這正是值得后學留心處。
一、耳癤、耳瘡治案按評案1 張女,36歲,工人。1983年7月13日診。左耳部焮熱疼痛2天。病起于挖耳不慎,傷于肌膚,次日即感耳痛灼熱,時而跳痛引頭,張口、說話、咀嚼、觸碰皆能加重病痛。因痛致思食而畏用,欲言而懼疼,夜不安枕,臥床側左,提神戒碰,每以手托耳腮,以緩痛勢,
發(fā)熱惡寒,聽力減退,
頭痛口苦,便干溺赤。
檢查:左耳外口三處鮮紅腫突若珠豆,根盤緊束,鼎紅似朱,隱現(xiàn)白頭,觸之痛甚,耳下淋巴結壓痛,舌尖紅、苔黃,脈弦數(shù)。
診斷:
耳癤(多發(fā)性
外耳道癤)。
辨證:熱毒結滯,壅腐肌膚。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活血止痛。
方藥:五味
消毒飲加減
:蒲公英30g,
野菊花25g,
紫花地丁20g,
金銀花、
天花粉各15g,
紫草12g,
赤芍、
白芷各10g,
皂刺、
甘草各6g,
大黃(后下)3g。
外治:
耳炎靈:大黃、
黃芩、
黃連、
黃柏、
苦參各20g,
冰片(研面)3g,香油500ml,
液狀石蠟1000ml。制法:先將前5味藥放入油鍋內(nèi),浸泡24小時后加熱炸藥,待成黑褐色為度。然后濾凈藥渣,加入石蠟、冰片面,攪勻,過濾,分裝10ml滴瓶內(nèi)備用,以小紗條蘸藥液,敷置耳癤處,每日更換2次。
翌日再診,耳痛大減,發(fā)熱惡寒頭痛已去,大便通利。檢查:癤腫已潰,腫勢轉(zhuǎn)緩縮小。上方去大黃、皂刺,外治同前。
續(xù)用2日,諸癥皆愈。
原按:耳癤,古謂耳疔、黑疔、暗疔。其患多發(fā)于耳道,形小根硬,紅腫局限,痛如錐刺,數(shù)日生膿,破潰膿出則愈!夺t(yī)宗金鑒》曰:黑疔“生于耳竅暗藏之處……色黑根深,形如
椒目,疼如錐刺,痛引腮腦,破流血水”,即是其癥也。其病多由火熱邪毒,結滯耳竅而成。本例乃因挖耳傷肌,邪毒內(nèi)侵,結滯耳竅,壅遏氣血,腐灼肌膚而生。治用
五味消毒飲重用其量而治,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散疔療癤;輔以紫草、赤芍涼血活血;白芷、皂刺、
天花粉消腫潰膿;大黃一味,既能泄熱于膈腸而解毒,又能祛瘀滯而消腫痛,實為熱毒腫瘡之佳品,尤宜于脾胃積熱上攻所致之腫毒;佐甘草和藥并能解毒。全方清上達下,透表泄里,消潰并用,使邪毒于體內(nèi)無棲息之地而腫痛即消。
案2 姚男,23歲,工人。1983年8月12日診。左外耳道灼熱癢痛,流黃稀膿液2天。素體強盛,游泳不慎,污水入耳,排除未凈,以手挖之,當晚即感耳內(nèi)灼熱癢脹,更以手揩之,次晨即現(xiàn)耳痛,流黃稀膿液,量少微臭,曾經(jīng)廠醫(yī)診治,服土霉素及磺胺類藥物數(shù)次,不效。耳部灼熱,煩躁易怒,口苦溺赤。
檢查:左外耳道紅腫彌漫,耳道縮窄,肌膚潰爛,表面滿布黃稀膿液,味臭,耳周淋巴結泛紅,壓痛,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微數(shù)。
診斷:耳瘡(急性
彌漫性外耳道炎)。
辨證:
肝膽濕熱,熏灼耳竅,腐蝕肌膚。
治則:清泄肝膽,除濕解毒。
方藥:
龍膽瀉肝湯加減
(蒲公英15g,龍
膽草、
車前子(包煎)、
白蘚皮各12g,黃芩、
梔子、
生地、苦參、赤芍各10g,
木通、
柴胡、甘草各6g
)。
外治:清潔瘡面后,用小紗條蘸耳炎靈藥液塞患處,每日1次。
復診:用藥3日,耳道灼熱疼痛消失,膿液減少,唯癢不止,煩躁口苦已去。停用內(nèi)治,專以外治。藥用同前,每日1次。
三診:續(xù)用4日,耳瘡痊愈。
原按:證系挖耳傷肌,致肝膽濕熱循經(jīng)上蒸耳部而潰爛生瘡。治以
龍膽瀉肝湯清泄肝膽濕熱,加入蒲公英、苦參、白蘚皮以助清熱解毒、燥濕止癢;赤芍助生地清熱涼肝、活血止痛;并配以清熱燥濕、解毒消腫之耳炎靈外治,直取瘡部邪毒。
案3 周女,嬰兒。1982年11月16日診。雙側耳后溝肌膚潮紅潰爛,淌流黃水已5日,經(jīng)用西藥
紅霉素軟膏涂擦,不效。夜間哭鬧,乳食不佳,小便黃赤。
檢查:雙側耳后溝潰爛,瘡連上下,有黃色脂液淌流,周圍腹股溝、腘窩處皆有潮紅潰爛,指紋色紅。
診斷:
旋耳瘡(外耳
濕疹)。
辨證:濕熱邪毒,侵蝕肌膚。
治則:清熱除濕,解毒消腫。
方藥:以外治投藥為主。①
地膚子、甘草各6g,苦參3g,煎水500ml,去渣過濾,清洗患處。②
滑石30g,黃柏6g,
枯礬3g,冰片0.5g,共研極細末。先用上方藥水清洗后,撒以此粉。每日2~3次。
復診:用藥3日,流水停止,瘡愈大半,紅腫減輕,哭鬧漸安,乳食良好。
續(xù)用3日,瘡愈膚康。囑其注意肌膚清潔,保持皮膚干燥,以防再發(fā)。
原按:旋耳瘡,又名月蝕瘡、月牙瘡,嬰童多有之。因其瘡發(fā)耳周,旋耳而生,故名!夺t(yī)宗金鑒》曰:“此證生于耳后縫間,延及耳根,上下如刀裂之狀,色紅,時滲黃水,由膽、脾濕熱所致!痹撆畫肽艘蛐l(wèi)生不良,汗毒傷膚,蘊生濕熱,侵蝕肌膚而成。故治以清熱除濕,解毒消腫。然稚嬰之體,陰陽雛稚,戒于克伐,故以外治投藥,直取病所。俾使邪毒一去,則陰陽自和,而膚瘡可愈矣。
評述:案1 耳癤純屬熱毒實證,重用五味消毒飲內(nèi)服直清熱毒,外涂耳炎靈,兩診即愈。足見中醫(yī)治療感染性疾病,有時并不遜于現(xiàn)代醫(yī)學。另有李男,42歲,左外耳道癢痛,時流膿水年余,西醫(yī)予抗生素與磺胺類治療罔效。蔡老辨為氣虛血瘀,濕毒阻絡,予《醫(yī)宗金鑒》托里透膿湯出入治療,1周而痊。說明疔癤腫毒,火熱見證為其常,本虛邪結為其變,病同證異,方治相殊,后學當識。案2系成人耳瘡(急性彌漫性外耳道炎),案3 為嬰兒耳瘡(
外耳濕疹),炎、痛、滲出概由濕熱毒邪所致,故清解除濕治則相同,然嬰兒服藥尤難,改外用法,始獲良效。中醫(yī)治病之“因人而異”方法豐富多彩,于此可見一斑。然不能不令人擔憂的是,蔡老等老一代醫(yī)林高手所創(chuàng)“簡便驗廉”之實用技術,今日臨床能得以傳承者幾許?
二、耳前瘺管治案按評案4 張男,16歲,學生。1989年4月6日診。稟賦不足,生即耳前患瘺,然無病苦之覺。自3歲患
腹瀉后,瘺疾始發(fā)溢膿。膿出稀白,時多時少。曾在當?shù)蒯t(yī)院用
青霉素、
鏈霉素、磺胺等藥治療,并先后手術切開排膿4次,迄今未愈。納呆食少,時而便溏,四肢倦怠,面色萎黃,體瘦面弱。
檢查:左耳門前上方有一瘺管,腫勢不甚,管口色黑微硬,擠壓之自管內(nèi)流出稀薄膿液,微臭,探之管深約0.3cm,無痛,舌淡、苔白,脈緩弱。
診斷:耳前瘺管。
辨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邪毒困結。
治則:健脾益氣,養(yǎng)血散結,祛腐排膿。
方藥:
八珍湯加減
(生
黃芪20g,
黨參、
茯苓各15g,
白術、
當歸、
白芍各12g,
川芎、浙
貝母、雙花、蒲公英各10g,制
乳香、
沒藥、穿
山甲、皂刺、甘草各6g
)。
復診:服藥10劑。瘺管變淺縮小,膿液變稠,體力有增。藥中病所,守方不變。
三診:續(xù)服10劑,瘺管消失,管口愈合,其處肌膚柔軟,飲食漸增,體質(zhì)增強,為鞏固善后,囑服
十全大補丸,每日1次,連服1~2月。后隨訪年余未發(fā)。
原按:耳前瘺管,多系先天為患。其證可隱而不發(fā),或數(shù)發(fā)不已。本例乃因年幼腹瀉,重傷脾胃,
氣血虛弱,邪毒留結而引發(fā),故雖歷用“抗菌消炎”攻伐及數(shù)施切口排膿之術而不愈。究其因乃治標不治本,脾胃之虛未復也。非培脾土,扶氣血而不能起矣。故治以四君輩健脾益氣以固本,四物養(yǎng)血活血以助正;輔以穿山甲、皂刺、
浙貝母、
乳沒散結排膿,祛腐生;雙花、蒲公英清解余毒。合而能使脾土盛而氣血壯,血肉以生,腐敗自離,而膠痼之疾得瘥矣。
評述:隱而不發(fā)之耳前瘺管,以腹瀉傷脾,氣血虛弱誘發(fā),F(xiàn)代“抗菌消炎”反無濟于事,據(jù)證辨治,如期而愈。此案告訴我們3個問題:(1)外證之見本之于內(nèi),看似耳疾,實與臟腑相關,誰言耳鼻小科毋需關涉內(nèi)科乎?。2)“見炎消炎”固然屬現(xiàn)代醫(yī)學之常規(guī),但“消炎不能”(大多系耐藥)者應求助中醫(yī),方為明智之舉。(3)辨證施治,方證相應是中醫(yī)臨證萬世不移之圭臬,今人讀醫(yī)案當時時究心于此。
三、耳脹痛、耳脹閉治案按評案5 曲女,25歲,工人。1983年3月5日診。左耳悶脹微痛,聽力減退2天。前日由外地乘車返鄭,途中疲勞,側左而眠,醒后即覺左耳悶脹不舒,如物堵塞,聽力減退,自聽反響,疼痛悶重,身倦肢困,酸沉不適,微惡風寒,鼻塞涕白,口淡不渴。
檢查:左側耳膜淡紅,輕度內(nèi)陷,光錐消失,左側鼻內(nèi)肌膜色紅,鼻甲腫大,舌尖紅,苔薄黃微膩,脈浮微數(shù)。
辨證:風濕夾熱,襲表傷衛(wèi),上乘耳竅,郁滯脈絡。
治則:疏風祛濕,清熱解表。
方藥:麻杏苡甘湯加味
(薏苡仁20g,川芎、
連翹各12g,
杏仁、
防風、
荊芥、
羌活、
薄荷各10g,
通草、柴胡各6g,
麻黃、甘草各3g
)。
外治:耳炎靈滴耳,每日3次。另以1%
麻黃堿滴鼻液滴鼻,每日2次。
復診:用藥4天,耳痛悶脹消失,聽力漸聰,余癥皆除。檢查耳膜基本復常,唯錐骨柄仍有輕微紅腫。囑其再滴用耳炎靈數(shù)日。
三診:續(xù)滴5天,復查皆愈,聽覺復常。
原按:耳脹痛一證,類似于今之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其病多由
風濕熱邪侵襲耳竅,壅閉脈絡所致。故治以麻杏苡甘湯宣發(fā)肺氣而散在表之風濕之邪,使風濕外邪從肌表而去,以免犯清竅;輔以防風、荊芥、羌活以助祛風勝濕解表之力;薄荷、連翹疏風清熱,開發(fā)郁邪之結;佐以川芎、通草活血通絡,除脹開閉;柴胡一味,既能清熱于少陽以解耳部外邪,又能引諸藥上達于耳,以奏藥效。全方共奏宣肺解表,祛風勝濕,清熱通絡之功。
評述: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主證為耳脹痛,系風濕夾熱上犯耳竅。蔡老以仲景麻杏苡甘湯加味宣疏清解,邪卻竅通,數(shù)日證除,說明中醫(yī)并非“慢郎中”。而李女,21歲,繼發(fā)于“
感冒”后耳悶脹、
耳鳴年余,耳內(nèi)如物堵塞,聽聲不清,乏力納差,懶言聲弱,經(jīng)期錯后,量少色淡。蔡老診為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證屬脾胃虛弱,濕濁上困,以
補中益氣湯出入治之,并行導引法(每晨早起,閉目養(yǎng)神,深吸清氣一胸,再擤耳鼓氣,使氣達入耳,如此反復數(shù)十次。日間常以手按耳門,隨按隨起,以引氣入耳),月余而痊。病見于耳,而治之于脾,辨證不昧于病而又不惑于病,要在“隨證治之”,“以法治之”。何為辨證施治?蔡老給出了最好的詮釋。
四、膿耳治案按評案6 姚男,20歲,學生。1982年4月7日診。左耳脹痛2天,流膿1天。夜臥露風,盛寒而發(fā),惡寒身熱,頭痛鼻塞,校醫(yī)以“感冒”為治,投藥不應,繼則耳痛較甚,脹悶不爽,聽力減退。遂以抗生素、黃連
上清丸等藥伐疾,不效。昨日耳痛轉(zhuǎn)劇,跳痛連頭,伴耳內(nèi)流膿,黃稠雜血,量少微臭,膿出耳痛稍緩,身熱減而未除,口苦,溺赤。
檢查:左側耳膜暗紅而腫,微向外凸,緊張部中央有一針尖大小穿孔,膿自內(nèi)搏動狀涌出。雙側鼻肌膜鮮紅,鼻甲腫大,左側尤甚。舌尖紅、苔黃,脈浮數(shù)有力。
診斷:急膿耳(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辨證:風寒化熱,熱毒滯耳,腐肉化膿,潰而不暢。
治則: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散瘀排膿。
方藥:
仙方活命飲加減
(蒲公英20g,金銀花、天花粉各15g,連翹、赤芍、
歸尾、黃芩各12g,白芷、貝母、皂刺各10g,甘草6g,沒藥3g
)。
外治:以雙氧水清洗膿液后,滴入耳炎靈數(shù)滴,每日2~3次。另以1%麻黃堿滴鼻,每日1~2次。
復診:用藥3日,自訴用藥第1天后,耳內(nèi)流膿驟然增多,2日后膿漸減少,耳痛身熱已去,余癥皆減,食欲欠佳。檢查耳膜紅腫減輕,流膿已止,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有力。上方去皂刺、沒藥、貝母、天花粉,加
神曲15g,
麥芽12g。外治同前。
三診:續(xù)治4日,諸癥皆愈。檢查耳膜基本復常,聽力良好。
原按:膿耳,乃指耳內(nèi)流膿而言,臨證有急、慢之別。急膿耳發(fā)病急,病程短,以耳內(nèi)疼痛,耳膜紅腫穿孔,流黃稠膿液為特征。類似于西醫(yī)的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本例乃因風寒侵襲,郁而化熱,熱毒滯耳,熏灼氣血,腐肉成膿所致。故治用仙方活命飲清熱解毒而消腫,活血散瘀而排膿,并能疏風清熱而解表邪。加蒲公英、黃芩、柴胡以助清熱解毒之力,且柴胡、黃芩皆入少陽而善清少陽經(jīng)之風熱,并能引諸藥達耳,以解耳毒。配以耳炎靈外治,則內(nèi)亂外患皆平而膿耳得愈矣。
案7 韓男,56歲,干部。1981年4月26日診。雙耳流膿,時發(fā)時止已6年余。雖常用西藥治療,終未痊愈。近日自覺耳內(nèi)發(fā)癢,流黃臭膿水,耳鳴如蟬,聽力減退,頭昏不清,心煩
失眠,口干不欲飲,小便黃少。
檢查:兩側耳道內(nèi)有黃色稀粘膿液,味微臭,量較多,耳膜均呈中央型大穿孔,音叉測驗示傳音性聾,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細濡。
診斷:慢膿耳(慢性單純性化膿性中耳炎)。
辨證:
陰虛火旺,濕熱內(nèi)蘊。
治則:滋陰降火,除濕排膿。
方藥:知柏
地黃湯加減
(蒲公英15,
知母、黃柏、
丹皮、茯苓、
澤瀉、苦參各12g,生地、
山藥、梔子、車前子(包煎)各10g,甘草3g
)。
外治:耳炎靈滴耳,每日2~3次。
復診:用治4日,耳癢消失,流膿明顯減少,余癥均有好轉(zhuǎn),唯失眠、耳鳴、
耳聾同前。上方去苦參,加
磁石15g,
棗仁12g,
合歡皮、
絲瓜絡各10g。外治同前。
三診:續(xù)治6日,流膿停止,心煩、失眠、耳鳴消失,聽力改善。檢查:近耳膜處尚有少許膿液。上方去磁石、合歡皮、梔子,加制首烏15g,
女貞子、
補骨脂各12g。
四診:續(xù)治10日,聽力改善。檢查:耳凈無膿,耳膜穿孔較前縮小,為善其后,囑服
知柏地黃丸1個月。
3個月后隨訪,膿耳未發(fā)。
原按:慢膿耳,又稱耳疳,以耳內(nèi)流膿,纏綿不愈,聽力損害為主要特征,類似于西醫(yī)之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本病多屬虛實夾雜,臨證施治,主要當從耳膿的質(zhì)、量、色、味等方面來辨其寒熱虛實,并確定其治則。本例乃因腎陰不足,虛火上炎,兼夾濕熱蘊結而成。故治以知柏地黃湯滋陰補腎而扶正,降火制陽以培陰,使其陰復陽平,虛火以熄,耳竅得陰精之養(yǎng),則邪不戰(zhàn)而自潰。然補陰恐濕熱不受,借勢作亂,故加苦參、車前子、蒲公英以清熱除濕,解毒排膿;并配以耳炎靈直取濕熱于病所,使邪有所制而無作亂之機;病邪去,其病則愈。
評述:仙方活命飲出自《校注婦人良方》,主治瘡瘍腫毒初起,局部紅腫熱痛,或身熱微惡寒。用于案6方證對接,數(shù)日而痊。案7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以知柏地黃湯加減治之,取“扶正祛邪”、“攻補兼施”之意,然二者概以耳炎靈外治,系內(nèi)證不同治法有別,而外證無異施治則一,中醫(yī)治病之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觀此案可得一二。蔡老所治一慢性骨瘍性化膿性中耳炎之蔣男,23歲,右耳流膿長達5年,耳鳴如樂,聽力失聰,乏力納差,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沉緩,乳突拍X線片示右側氣化不良。方取《醫(yī)宗金鑒》托里排膿湯加減(生黃芪、當歸各20g,炒白術、茯苓、赤白芍各15g,浙貝母、
僵蠶、
陳皮各12g,白芷、連翹各10g,
肉桂、制乳香、沒藥、甘草各6g),5劑后耳內(nèi)流膿反增多,頭痛耳鳴減輕,出入月余,諸癥皆去。所附按語:“(法當)扶胃氣以強正,活血脈以導滯,化濕毒以祛邪”,則更顯蔡老理論功力之不凡。
值得一提的是,蔡老以自擬溫腎
健脾湯(制
附子、肉桂、澤瀉、生黃芪、白術、茯苓、甘草
)加味治脾
腎陽虛、濕濁困結、侵蝕內(nèi)耳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42歲張男,左耳流膿如脂膏,經(jīng)年不愈,時多時少,臭味不著,耳鳴失常,畏寒腰冷,五更
泄瀉,3周耳證除,泄瀉減,續(xù)以四神丸、
補中益氣丸善其后。筆者從此案中似有3點體悟:(1)膿耳癥雖以熱證為多,但以虛寒而作者亦非鮮見,臨證時應予注意;(2)耳病治腎,說明中醫(yī)五臟相關論出有據(jù);(3)蔡老隨證立法疏方,不逾矩又不囿于矩,大醫(yī)之風度,后學應細心領會。
五、耳鳴、耳聾治案按評案8 高女,47歲,農(nóng)民。1981年10月7日診。耳鳴不止,時而頭痛3日。其人生性剛烈,素嗜辛辣。近日情志不遂,與人口舌相爭,郁怒于心,百思不解,夜臥失眠,不二日驟起耳鳴,如潮如雷,聲大無休,頭昏頭脹,間而頭痛,聽聲不清,心煩急躁,坐臥不寧,欲怒不安,胸脅脹痛,得噯稍舒,飲食少思,口干而苦,大
便秘結,
月經(jīng)先期而至,色紅量多。
檢查:雙側耳膜正常,聽力測驗示輕度感音性聾,舌質(zhì)紅,苔黃微膩,脈弦滑。
辨證:肝郁化火,氣郁生痰,痰火上擾。
治則:清泄肝火,理氣化痰。
方藥:聰耳
蘆薈丸加減
(石
決明、生白芍各15g,蘆薈、當歸、梔子各12g,龍膽草、黃芩、制
南星、柴胡、
青皮各10g,大黃(后下)6g,甘草3g
)。
礞石滾痰丸,1次20粒,1日2次。
復診:服藥3日,痰火勢減,肝氣略舒,坐臥安寧,大便暢利,耳鳴稍息,
脅痛已和,經(jīng)量減少,舌紅退減,苔膩轉(zhuǎn)薄,脈弦。擬疏肝清熱,化痰降逆。
生龍牡20g,當歸、
代赭石、麥芽、棗仁各15g,丹皮、梔子、柴胡各12g,黃芩、
枳實各10g,生白芍、甘草各3g。
三診:服藥5日,耳鳴熄止,聽覺漸聰,飲食增加。唯仍時有長思短嘆,郁悶不舒,舌淡紅,苔薄白,脈弦。上方去丹皮、黃芩、代赭石、生
龍骨、
牡蠣,加
香附、陳皮各12g,石
菖蒲10g。并予以說教開導。
四診:續(xù)服5劑,諸癥皆愈。為善其后,囑服
逍遙丸,日服2次,連服1個月,以疏理肝氣。
原按:患者生性剛烈,復因郁怒傷肝,肝郁化火,火動痰生,蒙蔽清竅而發(fā)為耳鳴之恙,故治以清肝化痰,理氣疏肝。以聰耳蘆薈丸重折肝火,滌痰降逆;次以丹梔
逍遙散疏理肝氣,兼清余火;輔以生龍骨、牡蠣、代赭石降逆熄鳴;棗仁寧肝安神;枳實、黃芩理氣清熱,共助肝木之用而泄肝木之余;佐麥芽一味,既能和胃助運而實脾,又能理氣疏肝解郁。全方疏肝理氣而解郁,清熱降逆而消痰,寧志安神以熄鳴,用之能使氣順火降,痰清鳴休而疾可愈矣。
案9 李男,36歲,工人。1983年11月13日診。雙側耳聾10余日,素體康健,旬前騎車途中驟然頭昏失志,脫車摔倒于地,待志意轉(zhuǎn)和,遂覺聽力失能,隔世絕聲,時而頭痛。曾在當?shù)蒯t(yī)院診治,不效。后經(jīng)省某醫(yī)院檢查,診為“神經(jīng)性耳聾”,無醫(yī)而歸,輾轉(zhuǎn)數(shù)日,就診于愚。耳鳴不止,聲高而尖,如機器內(nèi)動,心煩失眠。
診斷:耳聾。
辨證:氣血瘀滯,耳脈受阻。
治則:活血化瘀,通絡開竅。
方藥:
血府逐瘀湯加減
(淮
牛膝20g,當歸、
絲瓜絡、
路路通、
石菖蒲各15g,川芎、赤芍各12g,生地、柴胡、枳實、梔子各10g,
桃仁、
紅花、甘草各6g
)。
復診:服藥10日,聽力改善,大聲談話已能聞及,頭痛漸止,耳鳴、失眠如前。上方加磁石20g,棗仁15g。
三診:續(xù)服10日,聽力大增,一般談話即可聞知。唯有時聽不清,耳鳴已止,睡眠良好。照方續(xù)服。
四診:調(diào)治月余,聽力基本復常,恢復工作。
原按:《醫(yī)林改錯》曰:“耳孔內(nèi)有小管通腦,管外有瘀血,擠靠管閉,故耳聾!庇衷唬骸岸淄X之道路中,若有阻滯,故耳實聾!薄秲(nèi)經(jīng)》曰:“有所墮墜,惡血留內(nèi)。”惡血者,瘀血也。故若跌打驟仆,落高墜地,損傷筋脈,血行不暢,留而生瘀,瘀阻清竅,則聽神受閉而聞聲失用矣。治療之法,宜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使血脈暢利,瘀血以行,而竅閉自開,聽神復聰。本例治用血府逐瘀湯活血行氣而化瘀;加絲瓜絡、路路通、石菖蒲以通絡開竅;梔子、棗仁清心安神;合磁石而有熄鳴之巧用。
評述:聰耳蘆薈丸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功能清肝瀉火,主治肝膽火盛,耳內(nèi)蟬鳴,漸至于耳聾者。用于該患,恰合病機,故如期獲效。而法隨證轉(zhuǎn),方隨法移,使高婦氣郁痰擾,心神失寧之證隨耳鳴消除迎刃而解,足見蔡老臨證之功不凡。另以
歸脾湯加減治李女,18歲,素弱加以高考復習緊張而食欲不佳致耳鳴如嬋;以龍膽瀉肝湯出入治宋男,40歲,患耳鳴、耳聾半年,久治乏效,服該方2周,諸癥幾除,后改丸劑鞏固;又以二陳湯加味治夏男之耳鳴,以
耳聾左慈丸加減治錢男之耳鳴、耳聾,均顯示蔡老隨證施方,法有我變之風格。案9治以王清任所創(chuàng)血府逐瘀湯,更見蔡老博采眾長,與時俱進之學術精神。
六、耳性眩暈治案按評案10 尤男,43歲,工人。1981年10月6日診。眩暈、耳鳴,時發(fā)時止,發(fā)無定時月余。某醫(yī)院診為“
梅尼埃病”。經(jīng)用西藥效果不佳。眩暈時作,發(fā)無常時,每日數(shù)作,或數(shù)日一作。病發(fā)時天旋地轉(zhuǎn),閉目畏睜,欲臥厭動,耳鳴如嬋,
嘔吐清水,面色晄
(白加光)白,手肢發(fā)涼,冷汗浸浸,每發(fā)數(shù)小時或數(shù)分鐘不等。素畏寒怕涼,口淡乏味,飲食欲溫惡冷,耳內(nèi)如涼風吹拂,腰膝涼楚,溲清量多。
檢查:雙耳無明顯異常,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遲。
診斷:耳性眩暈(梅尼埃病)。
辨證:腎陽虧虛,耳失溫養(yǎng),寒水上泛。
治則:溫腎壯陽,散寒利水,降逆熄眩。
方藥:真武湯合
苓桂術甘湯加減
(茯苓、生龍骨、生牡蠣各30g,白術、澤瀉各15g,制附子、肉桂、
吳茱萸各10g,甘草6g,生
姜2g
)。
復診:服藥6劑,藥進第2劑后,眩暈發(fā)作已輕,至今已4日未作,耳內(nèi)涼感消失,舌脈同前。擬益腎壯陽,散寒降逆之劑。生龍骨、生牡蠣各25g,茯苓20g,淮牛膝15g,
熟地、白術各12g,澤瀉10g,制附子、肉桂、甘草各6g,
生姜3片。
三診:藥服6劑,眩暈未作,畏寒怕冷,腰膝涼楚好轉(zhuǎn),食味覺香,脈沉有力。續(xù)服上方。
四診:守方增損,調(diào)治月余,眩暈已熄,身和體輕,諸癥皆去。囑其服
金匱腎氣丸2月,以資鞏固。
后隨訪年余,病無再發(fā)。
原按:耳性眩暈,乃指由耳竅疾患所引起的一種特殊性眩暈癥。其病大多眩暈與耳鳴,聽力減退同時并見,但亦有鳴、聾不顯著。究其病因,非乃一端。諸如氣血陰陽之虛,風痰濕瘀之實皆可為之,臨證宜當細審。本例乃由腎陽虧虛,溫化失權,寒水內(nèi)停,上凌清竅而作,故治以真武湯溫陽利水,合以苓桂術甘湯化濕降逆,助以生龍骨、生牡蠣增其降逆熄眩。二診增熟地、淮牛膝,寓補陽于補陰之中,使其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前后調(diào)治,補消共施,寓補于消,潛消于補,各行其道,陽復寒化,清竅復聰。
評述:耳性眩暈(梅尼埃病)臨床十分常見,蔡老用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化裁治療,并以金匱腎氣丸善后,使頑疾得除,凸顯經(jīng)方之魅力,后學不可不察。針對該證不同類型,蔡老皆隨證施方,治無不效。如趙男,42歲,因公務繁忙,精神緊張,睡眠欠佳而驟發(fā)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發(fā)作時旋轉(zhuǎn)不定,目昏視花,憤憤欲吐,舌黯、苔白水清,脈沉有力。蔡老以自擬活血利水湯加減(代赭石20g,當歸、豬茯苓各15g,川芎、赤白芍、
澤蘭、澤瀉各12g,
桂枝、陳皮各10g,紅花、生姜、甘草各6g),5劑即大效,出入20劑則聽力復聰,耳鳴消失,眩暈未作,追訪年余,未發(fā);高男,47歲,患梅尼埃病經(jīng)某醫(yī)院用鎮(zhèn)靜劑、血管擴張劑治療數(shù)日無效。發(fā)作時自覺天旋地轉(zhuǎn),視物昏花,如坐舟車,泛惡欲嘔,耳鳴如聞流水,聽力漸覺失聰。蔡老治以
半夏白術
天麻湯(《金匱要略》),6劑證減,12劑告愈。
筆者臨床常以
澤瀉湯為主,隨證化裁,并加服山
莨菪堿治療本病,獲效滿意。如何女,48歲,梅尼埃發(fā)作1周,臥床不起,動則旋轉(zhuǎn)如墜,嘔吐如噴,他醫(yī)治療未效。予山
莨菪堿10mg,日3次口服;澤瀉湯合苓桂術甘湯煎服,3劑證減半,10劑證悉除。隨訪兩年,康復如初。
七、鼻疔、鼻疳治案按評案11 王女,34歲,教師。1984年6月3日診。右側鼻孔下疼痛,灼癢脹麻1天。診之,右側鼻孔下有一粟粒狀小丘,周圍紅腫根硬,若有釘釘之狀,以手觸之呈灼熱感,患側面部亦覺麻脹不適,甚覺牙關
開合不利,鼻出熱氣,咽癢時咳,身發(fā)寒熱,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診斷:肺經(jīng)風熱鼻疔。
辨證:肺經(jīng)風熱,上熏鼻竅,聚而成疔。
治則:疏風散熱,解毒消腫。
方藥:
五味消毒飲加味(雙花、蒲公英各20g,地丁15g,
青天葵、連翹、
菊花各12g,
桑葉10g,薄荷、甘草各6g
)。
3劑后,諸癥大減,瘡頂現(xiàn)黃白色膿點,頂高根軟,后自潰膿出而愈。
原按:鼻疔,乃以其生于鼻竅內(nèi)外,形小根硬若釘故名!夺t(yī)宗金鑒》中云:“鼻疔生在鼻孔內(nèi),鼻竅腫塞,痛引腦門,甚則唇腮俱作浮腫,由肺經(jīng)火毒擰結而成。”本例即由肺經(jīng)風熱上至鼻竅而致,治以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為法,服藥3劑,疔自潰而愈。
案12 朱女,29歲,教師。1980年3月10日診。入冬以來,兩鼻前孔皮膚干燥,后輕度灼癢,并呈現(xiàn)小丘疹如小米狀,因癢甚抓撓而致淺表糜爛,伴少量黏液滲出,時輕時重,反復發(fā)作。全身癥狀不明顯,偶有干咳少痰,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浮數(shù)。
檢查:鼻前孔肌膚腫脹糜爛,色潮紅,有皸裂,鼻毛脫落。
診斷:鼻疳。
辨證:肺經(jīng)風熱,瘀阻于鼻。
治則:疏風宣肺,清熱潤鼻。
方藥:
黃芩湯加味
(連翹15g,赤芍12g,黃芩、桑
白皮各9g,梔子、薄荷、
桔梗、荊
芥穗各6g,甘草3g
)。
外用杏乳液涂抹:
苦杏仁適量搗爛,乳汁適量(以浸泡杏仁為度),浸泡24小時(也可以置冰箱中)后即可使用。
用法:使用時,先用棉簽蘸白開水清洗患處,擦干后,涂此液,每日3~5次。
二診:上方6劑,外涂10日,鼻部癥狀大減,灼癢干疼消失,查鼻內(nèi)肌膜潤澤,皸裂愈合,糜爛面逐漸縮小,囑停內(nèi)服藥,續(xù)用外涂藥涂拭患處,半月后肌膜紅潤光潔,諸證皆除。
原按:鼻疳,即指鼻前孔附近皮膚紅腫、糜爛、灼癢,有經(jīng)久不愈,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又名
鼻瘡。本病見于成人者,多由于臟腑功能失調(diào),如《醫(yī)宗金鑒》云:“鼻瘡生于鼻竅內(nèi),初覺干燥疼痛,狀如粟粒,甚者鼻外色紅微腫,痛似火炙,由肺經(jīng)風濕,上攻鼻竅,聚而不散,致成此瘡!睙崾颍羌∈юB(yǎng),燥盛傷津,鼻肌失養(yǎng),燥盛則干燥皸裂,鼻肌失潤,不養(yǎng)鼻毛故脫落,故當疏風宣肺,清熱潤鼻,用黃芩湯立效。
外用杏乳液,此乃經(jīng)驗之所得。此液即乳汁也,乳汁乃婦人氣血所化,用于本證,對于鼻肌失養(yǎng),干燥不榮,反復勞作者尤佳,以滋養(yǎng)鼻肌,濡潤肺竅,且苦杏仁又有潤肺宣肺之功。
評述:五味消毒飲出自《醫(yī)宗金鑒》,藥僅五味而皆屬輕清上浮之品,用于頭面五官之熱毒證無不取效,臨證切不可小視這些藥簡效宏之小方。然今日臨床像鼻疔之類感染性疾病,西醫(yī)抗感染治療則更加便捷,現(xiàn)代中醫(yī)對此亦應有所了解。案12鼻疳,蔡老治以仲景名方黃芩湯加味,一診即效。妙在自創(chuàng)杏乳液外涂,堪稱一大創(chuàng)造,今日后學能否繼承之?而衛(wèi)女,30歲,患鼻疳數(shù)月,鼻前竅附近肌膚,鼻塞及唇鼻之間潮紅糜爛,灼癢疼痛,流黏水,結黃痂,經(jīng)久不愈。蔡老辨為濕熱郁蒸鼻疳,施以除濕湯加味(茯苓、滑石各15g,連翹、車前子、
蟬蛻各12g,黃芩、龍膽草、
枳殼、陳皮各6g,黃連、生甘草各3g),6劑證減,12劑諸證悉除,鼻肌愈合如初。說明鼻疳一病見證多端,治當有別。
八、鼻鼽
、鼻淵治案按評案13 白男,54歲,工人。1980年5月10日診。鼻流清水樣涕已多年,量多不能自止,尤以晨起外出之時,鼻突發(fā)癢脹不適,塞窒不聞,須掩鼻而嚏數(shù)十個方休,清涕如注,發(fā)作過后便覺頭腦空虛,周身酸楚,少氣乏力,
腹痛。素形寒肢冷,四肢不溫,夏不覺熱,冬倍感寒,背部似有冷風襲襲吹拂之感,寒意倍增,現(xiàn)雖已至五月,仍著毛衣、毛背心之類,稍有不慎,復受風冷則諸證加重。
檢查:鼻內(nèi)肌膜淡白腫脹,鼻甲腫大色黯淡,柔軟如棉,
水腫濕潤,鼻內(nèi)大量水樣分泌物,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弱。
診斷:腎督陽虛鼻鼽。
辨證:腎督陽虛,寒水上泛,鼻失溫養(yǎng)。
治則:溫補腎督,散寒止鼽。
方藥:桂附地黃湯加味
(茯苓、熟地各15g,澤瀉、山藥、
芡實各12g,
山萸肉9g,
鹿角霜、
訶子各6g,附子、
細辛各5g,肉桂、甘草各3g
)。
囑其按摩鼻周:以兩
手掌內(nèi)側掌側對著鼻旁迎香穴,上推至山根,復還下,往返20~40次,至局部有熱酸脹感為止,意在溫通經(jīng)絡,活血通脈,溫養(yǎng)鼻竅。
二診:上方6劑,鼻內(nèi)癢脹窒塞明顯改善,噴嚏減少,突發(fā)次數(shù)減少,全身癥狀略有改善,惡寒輕,病情向愈,守方不變。
三診:用藥6劑,自覺身體強健,如常人一樣著衣,惡寒感消失,清涕已轉(zhuǎn)為白粘、量少,服藥半月已無突發(fā),故晨起外出亦不再擔憂多嚏之苦。檢查鼻內(nèi)肌膜轉(zhuǎn)為淡紅,鼻甲肥大色淡白,鼻內(nèi)分泌物減少。囑其守方再服10劑,并按摩鼻周,每日2次。
半月后患者欣喜來告,通過月余之調(diào)理,多年痼疾得以解脫,甚嘆祖國醫(yī)學之神效。
原按:中醫(yī)學的鼻鼽病,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
過敏性鼻炎”相類似。早在《素問·氣交變大論》就有“鼽嚏”的載述!秳⑼晁亓鶗分杏 “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于聲也”的記載。
鼻為肺竅,肺氣通過鼻以溫養(yǎng)鼻竅。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肺氣之充實有賴于脾氣的輸布。脾統(tǒng)氣血循經(jīng)上濡于鼻,鼻肌得養(yǎng)則不畏外邪侵襲。腎為氣之根,督脈又為人身“陽脈之總督”,腎督兩經(jīng)脈絡相通,腎督陽氣上行,溫煦五臟六腑,奉養(yǎng)于鼻,使鼻竅溫和通利。若上述臟腑虧損,陽氣虛餒,鼻失溫養(yǎng),便可使風寒濕異氣侵襲,壅塞鼻竅,水濕失化為鼽,虛陽外越而為嚏。鼽嚏為標,治當溫補腎督,散寒止鼽為法,用桂附地黃湯加味,方證的對,如期獲效。
臨床見證,
肺氣虛兼形寒感冒(即現(xiàn)代醫(yī)學謂之習慣性感冒者),可合用
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以
脾氣虛為主,兼見腹脹便溏者,可以四君子湯為主靈活加味,以健脾益氣,補肺氣止鼽;寒濕甚,鼻塞不減,查鼻內(nèi)肌膜蒼白水腫明顯者,加
蒼耳子、
辛夷,重用細辛、茯苓、澤瀉、附子以散寒瀉濕透竅;清稀涕多,加
烏藥、芡實、
仙靈脾;頭腦冷痛者,加吳茱萸,重用細辛、附子以溫經(jīng)散寒;伴耳鳴耳聾者,加
五味子、靈磁石以益腎聰耳;腰膝冷痛或涼楚者,加
杜仲、
鹿角霜、
狗脊之類以溫腎壯陽,強健腰膝。老人別無他疾,唯鼻中長流清涕如水,多屬腎元不足,鼻失溫養(yǎng),可用金匱腎氣丸以溫補腎臟,益氣攝津止涕;小兒若清涕長流,多責之于脾虛濕盛,水濕上泛,可用茯苓、白術、山藥之類為面餅常食之,以健脾和中,化濕止涕。
評述:鼻鼽(過敏性鼻炎)臨床十分常見,蔡老以桂附劑治療,與筆者臨床體會頗合(請參見本輯“自創(chuàng)良方祛百病”)。而蔡老按語對此病兼變證治療之論述尤詳,值得后學認真玩味。其所附沈男一案,治以溫肺止
流丹(黃芪20g,白術12g,辛夷9g,
人參、訶子、桔梗、荊芥各6g,防風5g,細辛、甘草各3g)口服,并用熏鼻方(蒲公英20g,
蒼耳子、辛夷各10g,白芷9g,薄荷、細辛各6g,
大蔥5根),上藥入鍋內(nèi),加水1碗煎至水開后5沸,倒入瓷缸內(nèi)之藥液,用鼻吸入其熱蒸氣,從口中呼出,每晚熏15~20分鐘,次日加熱再用,1劑可連熏2天,8天為1療程)外治,二診證除,且體質(zhì)增強,很少外感,鼻病再無復發(fā)。內(nèi)外合治之法乃岐黃一絕,蔡老可謂繼絕學之楷模,但愿吾輩亦能自覺發(fā)揚光大之。
案14 李女,14歲,學生。1983年2月20日診。鼻塞聲重,頭腦作脹,不聞香臭,鼻涕黃稠而量多,腥臭難聞,反復發(fā)作已3年。近日自覺頭痛劇烈,發(fā)熱惡寒,舌紅,苔薄白,脈浮數(shù)。
檢查:雙側鼻腔肌膜鮮紅而腫脹,雙側鼻下甲腫大,中鼻道內(nèi)儲有大量黃濁粘涕。某醫(yī)院X線拍片檢查:上頜竇粘膜腫脹,竇腔變小。
診斷:鼻淵。
辨證:肺經(jīng)伏火,復感風熱,內(nèi)外合邪,上蒸鼻竅。
治則:瀉肺清熱,芳香透竅。
方藥:
瀉白散合蒼耳子散加減
(生
桑皮15g,
地骨皮12g,辛夷、川芎、
蔓荊子各10g,冬桑葉、杭菊花各9g,薄荷、蒼耳子各6g
)。
二診:連服9劑,癥狀勢緩,頭痛、鼻塞均見輕,唯濁涕較多,上方加雙花15g,苦參10g,利濕瀉濁。
三診:上方又續(xù)服18劑,諸癥悉除。經(jīng)X線拍片復查:鼻竇內(nèi)黏膜顯影清晰,未見異常。
原按:本例患者,素有肺熱內(nèi)伏,復感外邪,循經(jīng)上蒸,熏灼鼻竅,津汁干涸而致是證。肺為清虛之臟,微苦則降,辛涼則平。故用瀉白散清降肺熱,瀉肺中伏火;蒼耳子散宣暢肺氣,通利鼻竅;桑葉、菊花甘涼質(zhì)輕,善清上焦風熱;蔓荊子辛苦而氣微寒,為清利頭目之要藥。合而治之,使肺氣得和,上焦得清而鼻竅自安。若濁涕腥臭者,屬熱腐肌膜,加雙花、蒲公英、苦參以清熱解毒,燥濕排膿;若壯熱或兩顴部脹痛甚者,屬
陽明熱盛,加生
石膏、知母以清瀉
胃熱;若頭痛甚者,屬風熱郁于太陽,加白芷、蔓荊子、川芎以清利頭目,通絡止痛;若鼻涕夾帶血絲者,屬熱傷血絡,加
白茅根、
側柏葉、生地以寧血安絡;若鼻下甲腫大者,屬熱郁血絡,加當歸、赤芍、懷牛膝以活血祛瘀。
評述:鼻淵類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之鼻旁竇炎,本案治以瀉白散合蒼耳子散,證見肺熱內(nèi)伏,復感風熱,合邪上蒸鼻竅,方證相合,守法恒治,纏綿3年之頑疾得除。蔡老又以龍膽瀉肝湯合蒼耳子散治24歲李女,患鼻淵達12年之久,1月而愈。蔡老還發(fā)現(xiàn):“鼻淵腦漏雖為熱證,然流滲既久者,火郁已去,流亦不止,以道不能澀固也;故所病多由于熱,久病者未必盡為熱證,此當審察治之!保ā毒霸廊珪)故治以補中益氣法,如42歲尚女,10年頑癥月余收功。說明病形諸外,必源諸內(nèi)。臨證時唯有辨清寒熱虛實,臟腑絡屬,立法處方才能一舉中鵠。
九、鼻窒、鼻藁治案按評案15 吳男,54歲,干部。1984年4月7日診。鼻窒不利,耳鳴脹悶。患者以往身體健康,后因眼病而過服瀉藥,損傷脾胃,致身體衰弱,經(jīng)常頭暈頭疼,少氣無力,氣短聲微,心情抑郁,失眠多夢,
心悸怔忡,近來逐步發(fā)展為不能行走。因身體虛弱,抵抗力降低,故經(jīng)常感冒,鼻塞不通,嗅覺不聞,耳部脹悶,耳鳴耳聾,曾在當?shù)匾远《龉哪ご┐坛橐,流涕清稀,遇寒增重?br >檢查:兩側鼻內(nèi)肌膜淡白腫脹,下鼻甲腫大,兩耳內(nèi)鼓膜內(nèi)陷,正常標志消失,有
石灰樣沉著,舌質(zhì)淡、苔薄,脈沉弱。
診斷:肺脾氣虛,氣血不足,鼻失溫養(yǎng)。
治則:補益肺脾,養(yǎng)血行氣,溫養(yǎng)鼻竅。
方藥:
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15g,黨參、當歸、白芍、棗仁、辛夷各12g,白術10g,白芷9g,
升麻、柴胡、
炙甘草各6g,細辛3g
)。
外用鼻炎靈。
二診:服藥6劑,4月15日復診,精神轉(zhuǎn)佳,面有喜色,自覺體力漸增,睡眠好轉(zhuǎn)。尤其使用鼻炎靈效極佳,用藥后,鼻竅通暢,耳脹悶及耳鳴也立除,故被患者視為圣藥隨時使用。查鼻內(nèi)肌膜轉(zhuǎn)為淡紅,鼻甲腫大,囑續(xù)用上方補益肺脾以治其本,外用滴藥以治其標。
三診:7月20日,自述自上次二診后,內(nèi)服藥一直堅持30余劑,至諸證消除,遂停藥觀察。2個月來,身體健康,行動有力,語言清亮,因無外感故鼻塞漸輕,耳脹悶及耳鳴等證亦除,唯鼻之嗅覺不聞,飲食睡眠均佳。病已去八九,不復用藥,待臟腑功能調(diào)和,鼻自通矣。
原按:《靈樞·脈度篇》:“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狈螝夂,是臟腑功能相互協(xié)調(diào)的結果。因肺主氣,鼻為氣體出入之通道,肺氣宣暢則鼻竅通利,此為一也;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肺氣的充實有賴于脾氣的輸布,只有脾化生氣血精微上輸于肺,才能保證肺氣和,此二者也;腎藏精,精化氣上充于肺,腎精充則肺氣亦滿,此三也。這三者,是保證肺氣和的根本條件,反之,肺氣不和則鼻為之不利、不聞。
本例肺氣虛弱,衛(wèi)外不固,邪毒犯鼻、滯鼻故氣短音微,易外感,鼻塞不聞,遇寒增重;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則少氣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體衰弱;脾虛清氣不升,清竅不利,耳、鼻均為清空之竅,故塞窒、脹悶、鳴聾。治以補益肺脾為主。肺脾得補,則肺氣和,鼻窒之標證自然隨之而愈。
案16 彭男,25歲,內(nèi)蒙古邊防戰(zhàn)士。1981年9月20日診。鼻腔干燥,嗅覺失靈;颊哂新员羌惨褦(shù)年。曾因鼻塞持續(xù)不減而診斷為“肥厚性鼻炎”,并在當?shù)匦邢卤羌撞糠智谐g,術后鼻塞雖有改善,但漸覺鼻腔干燥,通氣過甚,涕呈黃濁,有痂皮積于鼻內(nèi)。從夏日開始,除鼻部癥狀外,又覺咽干咽癢時咳,有時可從咽部咳出薄痂皮,呼吸從鼻發(fā)出哨音,頭疼不適,自覺分泌物由鼻或咽排出時有熱腥氣味。為此患者心情抑郁不舒,后在雜志上見到余發(fā)表的治療此證文章,便專程來河南求治。
檢查:鼻內(nèi)肌膜干燥,鼻甲中度萎縮,鼻腔寬大呈桶狀,可直視至鼻咽部,鼻中隔正中有一圓形穿孔如黃豆大,鼻內(nèi)肌膜上附有痂皮,除掉后呈淺層糜爛,咽腔黏膜干燥缺津,色深紅,肌膜萎縮光亮。
診斷:鼻窒。
辨證:
肺臟虛損,氣津不足,鼻竅失養(yǎng)。
治則:養(yǎng)陰潤燥,宣肺散邪,養(yǎng)血生肌。
方藥:
清燥救肺湯加味
(生石膏、寸冬各15g,當歸、生地、辛夷、絲瓜絡各12g,炙黨參、麻仁各10g,桑葉、
阿膠(烊化)各9g,杏仁6g,甘草3g
)。
外用涂藥:生
蜂蜜30ml,冰片1g,共調(diào)勻裝瓶備用。使用前,先用淡鹽水洗凈鼻內(nèi)痂皮,拭干后再用棉簽蘸藥涂鼻內(nèi),1日2次。
10月初復診:1周來堅持內(nèi)服外涂,自覺鼻干燥,通氣等癥狀皆較來鄭前有明顯改善,痂皮減少,易于排出,頭疼減輕,眼部覺舒,藥中病所,守方不變。
三診:用藥12劑,鼻部覺舒,涕變?yōu)榘渍,痂皮已無,查鼻內(nèi)肌膜潮紅,潤澤,鼻甲似有再生之機,呈淡紅色,鼻中隔肌膜不燥但穿孔尚未愈合,咽腔黏膜已較潤澤。因急于歸隊,求給予長期服方,根據(jù)情況,停內(nèi)服藥,繼續(xù)外涂,以觀后效。半年后來信,諸證無發(fā)展。
原按:鼻藁即鼻干燥癥,由肺虛不榮其竅,致鼻腔干燥,肌膜失;蛭s,嗅覺失靈。本例鼻藁發(fā)生在“肥厚性鼻炎”行下鼻甲部分切除術后,究其病因,實由術后氣陰兩傷,臟腑虛損,尤其肺臟陰虛為甚,陰虛則生內(nèi)熱,熱邪耗津,加之患者長期生活在內(nèi)蒙古風沙干燥地區(qū),內(nèi)外燥熱相合,耗津傷陰,鼻肌失養(yǎng),肌燥干萎,發(fā)為本病。咽喉與鼻,空竅相通,況咽喉亦為氣息出入必經(jīng)之路,肺熱肺燥,燥熱上熏,則咽干咽燥,咽癢時咳,共見鼻咽干燥癥。治以清潤燥熱,養(yǎng)血濡鼻,用清燥救肺湯是為對證。方中阿膠、麻仁、
麥冬潤燥而滋陰液;桑葉、杏仁宣肺散邪;桑葉、生石膏少用以清肺胃之熱;加當歸、生地養(yǎng)血生肌,活血通經(jīng),使舊血去則新血生,新血生鼻肌始生;辛夷、絲瓜絡芳香透竅,散結通絡。諸藥合用,燥邪得潤,邪熱得清,瘀血活,陰津復,鼻肌生。外用生蜂蜜涂鼻此乃經(jīng)驗所得,取其濡潤鼻肌,滋肺利竅之功;冰片則能清熱解毒,清涼通竅,內(nèi)外齊進,相得益彰。
評述:“鼻窒”者“窒塞不通”之謂。案15蔡老施以補中益氣法;25歲王女投以蒼耳子散加味(黃芩15g,黨參、五味子、菊花各12g,白術10g,蒼耳子、白芷、辛夷各9g,薄荷、桔梗各6g,細辛、生甘草各3g);27歲陳女治以參苓
白術散加蒼耳子、石菖蒲、
藿香、陳皮、甘草;而30歲李男亦治以蒼耳子散加味?梢娭嗅t(yī)治病的原則是:病雖萬變,只要證見相同則治法亦同。
案16系鼻藁(鼻干燥癥),蔡老依據(jù)中醫(yī)“肺開竅于鼻”理論,以清燥救肺湯治之,并以蜜冰液外涂,月余諸癥幾除。值得一提的是,以蜂蜜之類的生物藥劑治病乃岐黃一大妙招,應予以重視。
十、鼻衄治案按評案17 張男,67歲,離休干部。1984年5月24日診。鼻衄兩天,出血不止。初發(fā)鼻衄,前往某醫(yī)院就診,以紗布條鼻腔填塞法處理,壓迫止血。自述衄血色鮮紅,量多不易止,口渴不已,喜涼飲,且飲不解渴,牙齒痛,大便3日未行,小便色黃,舌質(zhì)紅,苔黃厚而燥,脈弦數(shù)等。
檢查:左側鼻內(nèi)肌膜鮮紅,鼻內(nèi)干燥。右側鼻內(nèi)抽出紗條后,可見鼻內(nèi)有塊狀血痂附著,肌膜鮮紅,鼻中隔前下方脈絡怒張,肌膜淺表潰爛。
診斷:胃火鼻衄。
辨證:胃火熾盛,迫血妄行,上沖于鼻,發(fā)為鼻衄。
治則:清胃瀉火,涼血止衄。
方藥:清
胃散加味
(生石膏、
旱蓮草、
白茅根、淮牛膝各30g,生地15g,丹皮、當歸、赤芍各12g,黃連、大黃各10g,升麻、生甘草各6g
),3劑。并囑其勿食熱物,勿用溫水洗面。
二診:鼻衄基本停止。牙疼消失,渴不甚,大便通,但稍干燥。為鞏固療效,兼除它癥,減生石膏為20g,大黃易
芒硝(沖服),3劑,以鼻炎液2支滴鼻滋潤。
復查:鼻內(nèi)肌膜由鮮紅轉(zhuǎn)淡紅,榮潤光澤,潰爛面愈合,諸癥皆除。
原按:《靈樞·百病始生篇》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鼻衄。”胃為多氣多血之府,鼻為血脈多聚之處。脾胃素有積熱,或嗜食辛燥之品,戕胃助火,以致火熱內(nèi)燔,循經(jīng)上沖,損傷鼻中陽絡。熱迫血行,血隨熱涌,出于鼻絡,而發(fā)為本病。
證由胃火所發(fā),治以清胃為法,故選用
清胃散為主,以清瀉胃火,抑其上竄,火熱一清,衄血自降。生石膏、大黃、懷牛膝以助清瀉胃熱,導熱下行之力;赤芍、旱蓮草、白茅根功在涼血止血;生甘草一者清熱解毒,二者調(diào)和諸藥。
若因天氣干旱,久晴無雨,見小兒鼻內(nèi)干燥,鼻衄點滴而出者,屬
燥熱傷肺,用白茅根、
葦根、生地適量,泡茶頻服,以奏養(yǎng)陰潤燥,涼血止血;鼻干出血,量少色鮮,心煩不寐,小便灼熱,舌邊尖紅者,屬心經(jīng)火盛,合用
導赤散,以清心經(jīng)之火熱;鼻衄量少,點點滴滴,色鮮紅,
咳嗽少痰,鼻干氣熱者,加生桑皮、地骨皮、黃芩以清瀉肺熱;衄血如洪,不時突發(fā),口苦、咽干、目赤,心煩易怒者,為肝膽火盛,加水
牛角、膽草、柴胡、黃芩以清瀉肝膽濕熱。
評述:清胃散出自《脾胃論》(《醫(yī)方集解》方有石膏),用于胃火鼻衄,恰中病機,故3劑顯效,6劑乃愈。尤其蔡老之按語,要言不繁,切中肯綮,隨證化裁,無所不及,倘能認真體悟,必有大獲。而觀其以知柏地黃湯加減治56歲李女之鼻衄;以丹梔逍遙散出入治14歲學生吳女之鼻衄(倒經(jīng)),更顯蔡老臨證思路之清晰,審證用方之精準。筆者臨床常用
一清膠囊(三黃
瀉心湯)用于火熱上蒸之鼻衄,簡便易行,生效迅捷,但脾虛便溏者宜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