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徑也。徑直者為經(jīng),經(jīng)之支派旁出者為絡(luò)。界為十二,實出一脈。醫(yī)而不知經(jīng)絡(luò),猶人夜行無燭,業(yè)者不可不熟。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云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jīng)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
手太陰肺經(jīng),左右二十二穴。每旦寅時從中府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止。
中府 在乳上三肋間,去云門下一寸陷中。針入三分,不宜灸。主喉痹,胸滿塞痛,面腫,嘔吐,咳唾 濁涕,肩背痛,腹脹,食飲不下。
云門 巨骨下,氣戶旁二寸陷中。禁針,灸五壯。主嘔逆上氣,胸脅徹背痛,不能舉臂,上。
天府 腋下三寸動脈,舉手以鼻取之。針入三分,禁灸。主泣出,目眩,癭氣,喘逆,不食,瘧疾,卒中惡邪飛尸,余同中府。
俠白 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灸五壯。主咳逆,干嘔,煩滿,心痛。
尺澤 肘橫紋中大筋外。針入三分,不宜灸。主喉痹,舌干,脅痛,腹脹,喘氣,嘔泄不止,癲病,身痛,四肢暴腫,手臂肘痛。
孔最 側(cè)腕上七寸。針入三分,灸五壯。主熱病汗不出,肘臂厥痛不及頭。
列缺 側(cè)腕上一寸半,鹽指相叉盡處。針入三分,灸五壯。主一切風,偏頭痛,口噤口,瘈瘲,驚癇,肘臂痛,項強,喉痹,咳嗽,半身不遂。又主一切瘧疾,身熱背寒,汗出肢腫,小便熱痛,少氣不足以息。凡 實則肩背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肩寒栗,氣不足以息,四肢厥。
經(jīng)渠 寸口下近關(guān)上脈中。針入三分,禁灸。
太淵 手掌后橫紋尖陷中。針入二分,灸三壯。主目生白翳、赤筋,咽干,嘔噦,咳喘唾血,肺脹、煩不得臥,內(nèi)廉缺盆引痛,胸痹,氣逆,心痛。
魚際 手大指二節(jié)后內(nèi)側(cè)散脈中,針入二分,禁灸,主頭痛,目眩,失音不言,熱病鼓頷,霍亂,唾血,吐血,腹痛,不食,咳引尻痛。
少商 手大指端內(nèi)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禁灸。主 瘧,喉鳴,嘔吐,喘咳善噦,手不仁,耳前痛,心下滿,汗出而寒。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溪偏歷溫溜長,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 五里近,臂 肩 巨骨當,天鼎扶突禾 接,鼻旁五分號迎香。
手陽明大腸經(jīng)二十穴,左右四十穴。卯時自少商穴交與商陽,循肘上行,至鼻旁迎香穴止。
商陽 鹽指內(nèi)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禁灸。主胸滿,肢腫,熱汗不出,耳鳴耳聾,喘咳, 瘧,口干,頤腫,齒痛惡寒,肩背引缺盆痛。如目青盲,可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立已。
二間 鹽指內(nèi)側(cè)本節(jié)前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目盲,傷寒熱。
三間 鹽指內(nèi)側(cè)本節(jié)后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喉痹,齒痛,嗜臥,胸滿,唇焦口干,目痛,鼻鼽衄血,吐舌,戾頸,喜驚,身熱氣喘,腸鳴洞泄,寒瘧。
合谷 大指鹽指岐骨陷中。針入二分,灸三壯,主頭痛面腫,目痛爛弦、 肉生翳、扳睛倒睫、一切目疾,鼻衄鼻涕,耳鳴,口瘡,重舌、舌裂、舌強,下牙齒痛酸,唇吻不收,口噤,喉痹,寒熱瘧疾,四肢痿痹,小兒驚風卒死,婦人通經(jīng)下胎,惟妊孕忌之。
陽溪 手腕上側(cè)兩筋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目痛、目翳,耳痛、耳鳴,咽痛,齒痛,舌出頸戾,掌熱,肘臂不舉,狂言喜笑見鬼,胸滿煩悶,心痛,寒熱瘧疾,瘡疥。
偏歷 腕后三寸,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寒熱瘧風汗不出,目視KT KT,癲疾多言,耳鳴,口,齒痛,喉痹,,鼻鼽衄血。
溫流 腕后五寸。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面腫,口,喉痹,腸鳴腹痛,噦逆,肩不得舉,傷寒身熱,癲狂見鬼。
下廉 曲池前五寸,兌肉分外斜。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風,肘臂痛,溺赤,腸鳴,氣走注痛。
上廉 曲池前四寸,針灸主治同下廉。
三里 曲池前三寸。兌肉端。針入五分,灸三壯。主手臂肘攣不伸,齒痛,頰頷腫,瘰癧。
曲池 肘外轉(zhuǎn)、屈肘兩骨中紋頭盡處,以手拱胸取之。針入五分,灸三壯。主頭痛,喉痹,肘臂酸痛不舉,半身不遂,筋緩難以屈伸,腋痛,肩痛,皮燥,癮疹及瘈瘲 癲疾,寒熱作渴,胸滿,傷寒余熱不凈。
肘 肘大骨外廉近大筋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肘節(jié)風痹,臂痛攣急。
五里 肘上三寸向里大筋中央。禁針,灸十壯。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臥,四肢不能動搖,寒 熱瘰癧,咳嗽,目視KT KT, 瘧,心下脹痛上氣。
臂 肘上七寸, 肉端,平手取之。針入五分,灸三壯。主寒熱頸項拘急,瘰癧,肩臂痛不得舉。
肩 肩端兩骨陷中。舉肩取之。針入六分,灸七壯,風盛灸二七壯為率,過多恐致臂細。主偏風不遂,手臂攣急,臂細無力,筋骨酸疼,肩中熱,頭不可顧,一切風熱癮疹。
巨骨 肩端上行兩骨陷中。針入一寸半,灸三壯。主胸中瘀血,肩臂背膊疼痛。
天鼎 側(cè)頸直缺盆、扶突后一寸。針入四分,灸三壯。主暴暗氣哽,咽喉痹腫,喘息不食。
扶突 曲頰下一寸,仰而取之,針入四分,灸三壯,主舌本出,咳逆上氣喘急,喉中如水雞鳴。
禾 直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針入一分,禁灸。主鼻窒口辟,鼻多清涕不止,鼽衄有瘡,口噤不開。
迎香 禾 上一寸,鼻旁陷中。針入三分,禁灸。主眼目赤腫,鼻塞不聞香臭。
四十五穴足陽明,頭維下關(guān)頰車停,承泣四白巨 經(jīng),地倉大迎對人迎,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滿梁門起,關(guān)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氣沖次,髀關(guān)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跳上豐隆,解溪沖陽陷谷中,肉庭厲兌經(jīng)穴終。
足陽明胃經(jīng),左右九十穴。辰時自迎香交與承泣穴,上行至頭維對人迎,循胸腹下至足指厲兌穴止。圖穴 起自頭維,行氣實自承泣始也。
頭維 額角發(fā)際本神旁一寸半。針入五分,禁灸。
下關(guān) 耳前動脈下廉,含口有空,張口 則閉。針入三分,灸三壯。主耳痛鳴聾有膿,口,下牙齒痛、齒齲痛。
頰車 耳下八分,曲頰端陷中,開口有空。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口辟痛不可以嚼,失音,牙疼,頷腫項 強,惡風寒。
承泣 目下七分,上直瞳子。禁用針灸。
四白 目下一寸。針入三分,禁灸。主頭痛,目眩淚出、痛癢生翳、 動不息。
巨 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針入三分,灸七壯。主風寒鼻準腫痛,瘈瘲,口辟,目赤痛癢多淚,白翳遮睛。
地倉 俠口旁四分,近下有動脈處。針入三分,灸二七,重者灸七七壯。艾炷如二分,若大,令人口轉(zhuǎn),如欲治,灸承漿七七壯,忌房事、毒食。主偏風口 、失音不言,飲食漏落, 動。
大迎 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面浮,目,口,口噤不言,下 牙齒痛,寒熱瘰癧,數(shù)欠氣,風痙,頰頷腫連面。
人迎 結(jié)喉旁一寸半,大筋處。禁用針灸。
水突 直人迎下,氣舍上,二穴之中。灸三壯。主咽腫,咳逆,氣喘不得臥。
氣舍 直人迎下,俠天突旁陷中。針入二分,灸三壯,主喉痹項強,癭瘤肩腫,咳逆上氣。
缺盆 肩前橫骨陷中。禁針,灸三壯。主喉痹,瘰癧,咳嗽,寒熱,缺盆中腫痛,腹?jié)M水氣,哽噎,胸熱 息賁,脅下氣上沖。
氣戶 巨骨下俠俞府旁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針入四分,灸五壯。主胸脅脹滿,喘氣有聲,不知食味。
庫房 氣戶下一寸六分。針入四分,灸五壯。主肺寒咳喘,唾膿血,胸脅支滿。
屋翳 庫房下一寸六分。針入四分,灸五壯。主身腫皮痛不可近衣,瘈瘲 不仁,咳喘,唾濁沫膿血。
膺窗 屋翳下一寸六分。針入四分,灸五壯。主胸脅癰腫及腸鳴泄瀉,乳癰,寒熱短氣,睡臥不安。
乳中 即乳頭上。禁用針灸。
乳根 乳下一寸六分。針入四分,灸五壯。主胸滿痛及膺腫,乳癰熱痛。以上缺盆至此,俱膺部三行。
不容 平巨闕旁三寸,挺身取之。針入五分,灸五壯。主口干,嘔吐,喘咳,胸背引痛,脅痛,腹痛如 刺,有痰癖,積氣疝瘕。
承滿 不容下一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喘逆不食,肩息唾血,脅下堅痛及腸鳴腹脹。
梁門 承滿下一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胸脅下積氣,不思飲食,大腸滑泄,谷不化。
關(guān)門 梁門下一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積氣腸鳴,泄利不食,腹中游氣俠臍急痛,痰瘧振寒。
太乙 關(guān)門下一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癲狂,吐舌,心煩。
滑肉 太乙下一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癲狂,吐舌,嘔逆,或以不容至天樞七穴折量之。
天樞 平臍旁三寸。針入五分,灸百壯。主面浮腫,唾血,吐血,狂言,嘔吐,霍亂,泄利,食不化,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沖心,腹痛腹脹,腸胃游氣切痛,女子漏下赤白。
外陵 天樞下一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腹中盡痛,心如懸,下引臍痛。
大巨 天樞下二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善驚煩渴,偏枯, 疝,小腹?jié)M,小便難,陰下縱。
水道 天樞下五寸。針入二寸半,灸五壯。主腰背痛及三焦結(jié)熱,二便不利,小腹?jié)M引陰中痛,膀胱寒。
歸來 天樞下七寸。針入八分,灸五壯。主賁豚卵上入引莖痛,婦人血臟積冷。
氣沖 天樞下八寸動脈。禁針,灸五壯。主腹中大熱攻心,腹脹,臍下堅,癲疝,陰腫陰萎,莖中痛,兩丸牽痛不可仰臥及石水腹?jié)M,熱淋不得尿,婦人月水不通,無子,氣亂絞痛,胞衣不出。以上不容至此,俱腹部三行。
髀關(guān) 膝上伏兔后跨骨橫紋中。針入六分,灸三壯。主黃膽,痿痹不得屈伸,股內(nèi)筋急。
伏兔 膝髀罅上六寸向里。禁灸。
陰市 膝上三寸,直伏兔陷中,拜而取之。針入三分,禁灸。主腹?jié)M,痿厥少氣,腰如水冷,痛不可顧。
梁丘 膝上二寸,兩筋間。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大驚,乳痛,筋攣,膝痹不得屈伸。
犢鼻 膝頭眼外側(cè)大筋陷中。針入六分,禁灸。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膝臏癰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治。
三里 犢鼻下三寸, 骨外廉分肉間。針入一寸,灸七壯,愈多愈好。主頭目昏眩,口苦,口噤,鼓頷,口,喉痹,嘔吐,狂言狂笑,咳嗽多唾,乳腫乳癰,胃虧惡聞食氣或中消善饑,霍亂, 癖,脅脹,腹脹腸鳴,胸腹中瘀血,水腫,瘧,痢,泄瀉,身熱肚熱,惡寒,肘痛,心痛,腹痛,腰痛,足膝痿,足熱,小腹堅 滿,小便不利,食氣蠱毒,五勞羸瘦,七傷虛乏。
上巨虛 三里下三寸,舉足取之。針入八分,灸三壯。主臟氣不足,脅滿,臍腹痛,飧泄食不化,偏風腰腿手足不仁,小便難。
條口 三里下五寸。針入三分,禁灸。主濕痹脛寒,足膝酸痛緩弱。
下巨虛 三里下六寸,針入三分,灸三壯。主發(fā)枯唇干,口中流涎,次指間痛,胃熱不食,泄膿血,胸脅小腹痛,乳癰,暴驚狂,小便難,寒濕下注,足脛跗痛肉脫。
豐隆 外踝上八寸骨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面腫,喉痹,胸腹切痛,四肢腫,寒熱汗出,大小便難,發(fā)狂歌走見鬼,及厥逆手卒青,心痛如刺。
解溪 足腕上系草鞋帶處,去內(nèi)庭上六寸半。針入五分,灸三壯。主頭風目眩目赤,面腫,口痛齒痛,舌腫,腹腫,霍亂轉(zhuǎn)筋,膝股腫 酸,瘈瘲,癲疾,瘧疾。
沖陽 內(nèi)庭上五寸骨間動脈。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面腫,口眼喎斜,齒齲痛,腹大不食,足痿,及熱病汗不出,寒戰(zhàn)發(fā)狂,瘧疾。
陷谷 內(nèi)庭上二寸骨陷中。針入五分,灸三壯。主面目癰腫浮腫,熱病汗不出,振寒瘧疾,胸脅支滿,腹?jié)M喜噫,腸鳴而痛。
內(nèi)庭 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口噤口,齒齲痛,咽痛,腹脹不得息,四肢厥逆。
厲兌 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灸一壯。熱瘧,主鼻不利、涕黃,口噤吐舌,齲齒,喉痹,頸戾,心痛,脛寒,寒熱瘧不嗜食,脹滿不得息,尸厥中惡。
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指頭,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三陰交可求,漏谷地機陰陵穴,血;T沖門開,府舍腹結(jié)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溪,胸鄉(xiāng)周榮大包隨。
足太陰脾經(jīng),左右四十二穴。巳時自沖陽過,交與足大指隱白,循腿腹上行至腋下大包穴止。
隱白 足大指端內(nèi)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禁灸。主鼻衄,口渴,喘急,嘔吐,胸痛,腹中冷氣脹滿,暴泄,脛中寒熱,足不能溫,卒尸厥不知人。
大都 足大指內(nèi)側(cè)本節(jié)后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目眩,手足厥,嘔吐,暴泄,霍亂,心痛,腹脹,熱病汗出。
太白 足大指內(nèi)側(cè)核骨下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頭重,項痛,霍亂嘔吐,或泄有膿血,胸脅脹痛,腹痛、腹脹、腸鳴,腰痛不可俯仰,熱病煩悶,大便難。
公孫 太白后一寸陷中。針入四分,灸三 壯。主頭面腫,心痛,胃脘痛,痰壅膈悶胸脅疼,隔食反胃,傷寒結(jié)胸,腹脹腹鳴泄瀉里急,腸風下血,脫肛,五積 癖,寒瘧不食,婦人胎衣不下。
商丘 足內(nèi)踝下微前陷中。針入四分,灸三壯。主心下有寒,脾疼,脾熱,脾虛令人不樂,腹脹,心煩,骨痹,癲癇, 瘧,血痢后重,痔骨蝕絕,陰股內(nèi)痛,狐疝上下,小腹堅痛下引陰中。
三陰交 內(nèi)踝上三寸,骨后筋前。針入三分,灸三壯。主膝內(nèi)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 癖,腹寒氣逆,脾病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
漏谷 內(nèi)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針三分,禁灸。主心悲氣逆,腸鳴腹脹,飲食不為肌膚, 癖冷氣,小便不利,失精,濕痹不能行,足熱痛,腿冷麻痹不仁。
地機 膝下五寸,大骨后,伸足取之。針入三分,灸三壯。主溏泄腹痛,氣脹水腫,小便不利,腰痛,足痛,癲疾,精不足,女子血瘕,按之如以湯沃,股、膝、陰皆痛。
陰陵泉 膝下內(nèi)側(cè)輔骨下陷中,曲膝取之。針入五分,禁灸。主心下滿,寒中腹脹脅滿,腹中水氣,喘 逆,霍亂暴泄,足痛腰痛,小腹堅急,小便不利;又治遺尿失禁,氣淋。婦人疝、瘕 同地機。
血海 膝臏上三寸內(nèi)廉骨后,筋前白肉際,針入五分,灸五壯。主血漏下,血閉不通,月水不調(diào),氣逆脹滿。
箕門 血海上六寸,陰股內(nèi)動脈應(yīng)手筋間。禁針,灸三壯。主淋及小腹腫痛。以上足腿部。
沖門 大橫下五寸,橫骨兩端約紋中。灸五壯。主寒氣滿腹積痛,陰疝難乳,子氣上沖。
府舍 大橫下三寸。灸五壯。主心腹脅痛,積聚,霍亂。
腹結(jié) 大橫下一寸三分。灸五壯。主繞臍冷痛搶心腹,寒泄,咳逆。
大橫 平臍旁四寸半。灸五壯。主腹熱欲走,太息,四肢不可動,多汗洞泄,大風逆氣,多寒善愁。
腹哀 日月下一寸。禁用針灸。以上腹部四行。
食竇 天溪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針入四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
天溪 胸鄉(xiāng)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入四分,灸五壯。主喘氣,乳腫癰潰貫膺,余同食竇。
胸鄉(xiāng) 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取之。針入四分,灸三壯。專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
周榮 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取之。針入四分,禁灸。主胸脅支滿,咳唾膿血,咳逆上氣,飲食不下。
以上膺部四行。
大包 側(cè)脅部淵腋下三寸。針入四分,灸三壯。主腹大,胸脅中痛。內(nèi)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jié)皆縱。
九穴午時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 邃,神門少府少沖尋。
手少陰心經(jīng),左右一十八穴。午時自大包交與腋下極泉,循臂行至小指少沖穴止。
極泉 腋下筋間動脈入胸處。灸七壯。主目黃,咽干,心痛脅滿,煩渴,四肢不收。
青靈 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禁針,灸三壯。主頭痛,目黃脅痛,肩不能舉。
少海 肘內(nèi)廉橫紋頭盡處陷中,曲手向頭取之。針入三分,灸五壯。主頭痛,目黃,目眩,項強,齒痛,嘔吐,肩背肘腋脅引項痛,癲癇吐舌,瘧疾寒熱汗出,四肢不舉。
靈道 去掌后一寸半。針入三分,灸三壯,主悲恐心痛,瘈瘲,肘攣,暴喑。
通里 掌后一寸。針入三分,灸三壯。主頭痛,目眩,面赤,暴啞,肘腕酸重,熱病煩心,心悸,遺尿。
陰 掌后五分動脈中。灸七壯。主驚恐心痛,失喑,灑淅厥逆,霍亂,胸滿,衄血。
神門 掌后兌骨端動脈陷中。針入三分,灸七壯。主妄笑妄哭,喉痹,心痛,數(shù)噫,恐怖少氣,瘧疾,飲冷惡寒,手臂蜷攣,喘逆,遺尿,大人小兒五癇。
少府 手小指本節(jié)后直勞宮陷中。針入三分,灸五壯。主嗌中有氣如 肉狀,掌熱,肘腋手攣急,胸痛煩 滿,恐悸畏人及陰痛陰癢,遺尿。
少沖 手小指端內(nèi)側(cè),去爪甲如韭葉。針入一分,灸一壯。主舌痛,口熱,咽酸,掌熱,心痛,痰氣煩 悶,悲恐善驚,手掌肘腋蜷痛,身熱如火,驚癇沫出。
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后溪首,腕骨陽谷養(yǎng)老繩,支正小海肩真偶, 俞天宗連秉風,曲垣肩外肩中走,天窗天容上顴,聽宮耳前珠旁取。
手太陽小腸經(jīng),左右三十八穴。未時自少沖交與小指少澤,循肘上行至面聽宮穴止。
少澤 手小指端外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入一分,灸一壯。主頭痛,目翳遮睛,口熱口干,舌強喉痹,唾如膠,寒瘧汗不出,瘈瘲,咳嗽,小指不用。
前谷 小指外側(cè)本節(jié)前陷中。針入一分,灸三壯,主目 爛,淚出目翳,鼻塞耳鳴,咽腫,頸項痛,臂痛臟攣,熱病汗不出, 瘧,咳嗽,衄血,小便赤。
后溪 小指外側(cè)本節(jié)橫紋尖盡處,握掌取之。針一分,灸一壯。主喘息,身熱惡寒,胸滿,癲疾。余同前谷。
腕骨 掌后外側(cè)高骨下陷中,握掌向內(nèi)取之。針二分,灸三壯。主頭痛,脅腋痛,肩、臂、腕急痛如脫,五指不可屈伸,乍寒乍熱,瘧,狂言,驚風,瘈瘲 。余同上二穴。
陽谷 手腕外側(cè)兌骨下陷中。針二分,灸三壯。主目眩,上下齒痛,妄笑妄言,腹?jié)M,痔痛,陰痿。余同 腕骨。
養(yǎng)老 腕骨后一寸陷中。灸三壯。主手攣肩痛,目昏。
支正 腕骨后五寸。灸三壯,針三分。主頭痛目眩,頸腫項痛,風虛驚恐狂言,身熱消渴善食,腰脛酸。
小海 肘內(nèi)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肘取之。針二分,灸三壯。主頭痛項強,齲齒,齦腫,癇證吐舌,瘈瘲,癲狂,肘腋腫,瘍腫,小腹痛,寒瘧、風瘧。
肩貞 肩 后兩骨罅間。針入一寸八分,禁灸。主頷痛項強,耳鳴耳聾,肩手臂風痹不舉。
俞 肩 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針八分,灸三壯。主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臂酸無力。
天宗 秉風后大骨下陷中。針五分,灸三壯。主肩重臂痛,肘后廉痛,頰頷痛。
秉風 天宗前小 后,舉臂有空。針五分,灸三壯。主肩痛不舉。
曲垣 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yīng)手痛。灸十壯。主周痹,肩胛拘急疼悶。
肩外俞 胛上廉去大杼旁三寸。灸三壯。主肩胛痛至肘引項急,寒熱。
肩中俞 脾內(nèi)廉去大杼旁二寸陷中。灸三壯。主目昏,咳嗽唾血,上氣寒熱。
天窗 完骨下、發(fā)際上、頸上大筋處動脈陷中。針六分,灸三壯。主耳痛、耳鳴聾,頰腫咽痛,暴喑,肩 痛引項。
天容 耳下頰車后陷中。灸三壯。主喉痹,頸腫項痛,耳鳴,咳喘寒熱。
顴 面頰兌骨下、下廉陷中。禁用針灸。主目黃赤,口僻僻,齒痛。
聽宮 耳前珠子旁。針一分,灸三壯。主耳鳴聾,口噤喉鳴,心腹痛滿,臂痛,失音。
足太陽穴六十七,睛明目內(nèi)紅肉藏,攢竹眉沖與曲差,五處上寸半承光,通天絡(luò)卻玉枕昂,天柱后際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風門肺俞厥陰四,心俞督俞膈俞強,肝膽脾胃俱挨次,三焦腎氣海大腸,關(guān)元小腸 到膀胱,中膂白環(huán)仔細量,自從大杼至白環(huán),各各節(jié)外寸半長。上 次 中復下,一空二空腰髁當,會陽陰尾骨外取,附分俠脊第三行,魄戶膏肓與神堂,膈關(guān)魂門九,陽綱意舍仍胃倉,肓門志室胞之肓,二十柱下秩邊場,扶承臀橫紋中央,殷門浮 到委陽,委中合陽承筋足,承山飛所踝跗陽,金門昆侖下仆參,申脈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陰小指旁。
足太陽膀胱經(jīng),左右一百三十四穴。申時自聽宮交與睛明,循頭頸下背腰臀腿,至足小指至陰穴止。
睛明 目內(nèi) 紅肉陷中。禁用針灸。
攢竹 當眉頭陷中。禁用針灸。
眉沖 直眉頭上神庭、曲差之間。針入三分,禁灸。主五癇,頭痛鼻塞。
曲差 前發(fā)際俠神庭旁一寸半。灸七壯。主頭項痛,目昏身熱,心煩滿,汗不出。
五處 上星旁一寸半。針三分,灸五壯止。主頭風目眩,脊強反折,瘈瘲,癲疾。
承光 五處后一寸半。禁用針灸。
通天 承光后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頭痛重,暫起僵仆,鼻塞喘息不利,口 多涕,鼽衄有瘡。
絡(luò)卻 通天后一寸半。禁針,灸三壯。主頭旋耳鳴,目盲內(nèi)障,癲狂,僵仆,瘈瘲,腹脹滿不得息。
玉枕 絡(luò)卻后一寸半,橫俠腦戶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禁針,灸三壯。主因失枕頭重,頭半邊寒痛,項痛如拔及風眩目痛,耳聾,鼻塞目上插,卒起僵仆,惡見風寒,汗不出。
天柱 頸大筋外俠后發(fā)際陷中。針三分,灸三壯,至百五十壯止。主頭痛頭旋,目昏、目如脫、淚出,鼻不知臭香,風眩卒暴,癇眩狂言目上視,及項如拔,項疼急,煩滿汗不出,身肩背痛欲折。以上頭部二行。
大杼 第一節(jié)外一寸半陷中。針三分禁灸。
風門 二節(jié)外一寸半。針五分,灸五壯。主傷寒頭痛,項強,鼻塞流涕,目盲,衄血,咳嗽,嘔逆,胸 背痛,氣短不安。
肺俞 三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胸中痛滿,背僂如龜,脊強支滿,癭氣,吐逆上氣,寒熱不食,肉痛皮癢,傳尸骨蒸,肺嗽喘咳,少氣百病。
厥陰俞 四節(jié)外一寸半。灸五壯。主嘔逆,牙疼,胸悶。
心俞 五節(jié)外一寸半。禁用針灸。
督俞 六節(jié)外一寸半。灸三壯。主寒熱心痛,腹痛雷鳴,氣逆。
膈俞 七節(jié)外一寸半。灸五壯。主喉痹,胸脅痛,肩背不得傾側(cè),心痛,痰飲吐逆,汗出,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 癖氣塊,膈上痛,身常濕不食。
肝俞 九節(jié)外一寸半。針入三分,灸三壯。主中風,支滿脅痛,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昏,肩疼 腰痛,寒疝,熱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鼻中酸,寒 熱 。
膽俞 十節(jié)外一寸半,正坐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頭痛,目黃,舌干,心脹滿,吐逆短氣,痰悶,食難不下消,胸脅不能轉(zhuǎn)側(cè),腋下腫,振寒汗不出。
脾俞 十一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脅下滿,吐瀉瘧痢,腹脹,黃膽身重, 癖積聚,腹痛,寒熱引脊痛,能食而瘦,腰脊強急,熱 骨痛。
胃俞 十二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脅滿脊痛,腹脹腹痛,腸鳴,嘔吐不食,筋脈攣急。
三焦俞 十三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頭痛目眩,肩背拘急,腰脊強痛,腹脹、腹痛,吐瀉食不化,腸鳴,腹中積聚如石。
腎俞 十四節(jié)外一寸半,與臍相對。針三分,灸三五壯。主腎虛水臟脹,耳聾目昏,面赤,心痛如懸,脅痛引滿,嘔吐,寒中洞泄,腰痛,腳膝拘攣,小便赤白濁,尿血,遺精,小腹 痛,好獨臥,身重如水,骨蒸寒熱,一切五勞七傷。
氣海俞 十五節(jié)外一寸半。主腰痛,痔病。
大腸俞 十六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腰痛,腸鳴脹滿,繞臍中痛,二便不利,或泄痢食不化,脊強腹腫。
關(guān)元俞 十七節(jié)外一寸半。主風勞腰痛,泄痢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
小腸俞 十八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大便膿血,痔痛出血,婦人滯下,大便難,小便淋,泄痢五 色,重下腫痛,腰脊強,疝痛。
膀胱俞 十九節(jié)外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風勞腰痛,泄痢腸痛,便難溺赤,陰瘡,足脛冷,拘急不得屈伸,女人瘕聚,煩滿汗不出,小便黃赤,腰脊急強,積聚堅結(jié),足清不仁,熱 引骨痛。
中膂俞 二十節(jié)外一寸半。伏而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赤白痢,虛渴汗出,腰不得俯仰,腹脹,脅痛,疝寒,熱 反折。
白環(huán)俞 二十一節(jié)外一寸半。禁用針灸。
上髎 腰陷骨下第一空,俠脊兩旁陷中,余三 少斜,上闊下狹是也。針二寸,灸三壯。主鼻衄,嘔逆,寒 熱腰痛,婦人絕子,瘧寒熱,陰挺出不禁,白瀝, 反折,大小便利。
次髎 第二空陷中。針二寸,灸三壯。主腰下至足不仁,惡寒,婦人赤白瀝下,心下積脹,大小便利,疝 氣下墜。
中髎 第三空陷中。針二寸,灸三壯。主五勞七傷六極,腰痛,婦人赤yin時白,氣癃,月事少,大便難,小便利,腹脹飧泄。
下髎 第四空陷中,針二寸,灸三壯。主腰痛,婦人下泔汁不禁,赤瀝,陰中癢痛引小腹不可俯仰,大小便 利,腸鳴腹脹欲泄。
會陽 陰尾骨外各開一寸半。針入八分,灸三壯。主腹中有寒,泄瀉腸,便血久痔,陽虛陰汗?jié)。以上俱尾背部第二行,各開一寸半。
附分 第二節(jié)外三寸,附項內(nèi)廉陷中,正坐取之。針八分,灸五壯。主背痛引頷引頭,肩背拘急,風冷客 于腠理。頸項強痛不得回顧,風勞臂肘不仁。
魄戶 三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咳逆喘氣不得臥,肺寒熱,項強,背胛無力,勞損痿黃,五尸走注。
膏肓 四節(jié)外三寸取穴。主治見后灸法。
神堂 五節(jié)外三寸。針三分,灸五壯。主肩痛,胸腹?jié)M,脊強急,寒熱。
六節(jié)外三寸,膊內(nèi)廉,以手厭之,令病患抱肘作 之聲,則指下動矣。針六分,灸五壯。主目 眩,鼻衄,肩背痛,脅痛,喘主急,熱病汗不出,虛損不睡,五心熱,寒,寒瘧,風瘧、溫瘧、 瘧、久瘧,小兒食時頭痛。
膈關(guān) 七節(jié)外三寸,正坐開肩取之。針五分,灸五壯。主背痛脊強,食不下,唾噦多涎沫。
魂門 九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jié),嘔吐不住,多涎。
陽綱 十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小便黃,腸鳴泄瀉,消渴身熱,面黃怠惰,目黃不嗜食。余同 魂門。
意舍 十一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至一百壯止。主腹?jié)M虛脹,大便泄滑,消渴面黃,嗜飲,目赤。
胃倉 十二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腹內(nèi)虛脹,水食不消,惡寒不能俯仰,水腫臚脹,食飲不下。
肓門 十三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三十壯。主心下堅滿,婦人乳有余疾。
志室 十四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腰脊強,腹痛,陰痛下腫,失精,小便淋瀝。
胞肓 十九節(jié)外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針灸主治同志室。
秩邊 二十節(jié)外三寸。針五分,灸三壯。伏而取之。主腰痛、尻重不能舉發(fā)腫、小便赤黃。以上俱屬背部 三行。
承扶 尻臀下、陰股上、橫紋中。針五分,禁灸。主腋下腫,脊腰尻臀陰股寒痛,痔瘡,小便不禁,大 便直出,遺精,胞寒,又大便難者亦治。
殷門 扶承下六寸。針五分,禁灸。主腰脊不可俯仰,股外腫,因瘀血注之。
浮 委陽上一寸,屈膝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主小腹熱,大便堅,膀胱經(jīng)熱,大腸結(jié),股外筋急。
委陽 膝腕橫紋尖外廉兩筋間,委中外二寸,屈身取之。針七分,灸三壯,主陰跳,遺,小便難,小腹堅 痛引陰中淋瀝,腰痛脊強,瘈瘲,癲疾,頭痛筋急,腋腫,胸滿膨脹,身熱,飛尸遁注,痿厥不仁。
委中 膝腕內(nèi) 橫紋中央動脈。針五分,禁灸。凡患風痹,腰腳重痛,于此刺血,久疾亦皆立已。主小腹熱而偏痛,尿赤難,衄血不止,腰痛俠脊至頭皆痛,痔痛,脅下腫痛,腳弱膝攣,腰尻重不能舉,半身不遂,熱病汗不出,足熱厥逆。余同委陽。
合陽 直委中下一寸。針五分,灸五壯。主腰脊強痛引腹,膝股熱, 酸重, 疝,女子崩中,腹痛,腸,陰痛。
承筋 脛后 股中央,從腳跟上七寸。禁針,灸三壯。主治同承山。
承山 股下分肉間,拱足去地一尺取之。針七分,灸五壯。主頭痛,鼻鼽衄,指腫,腰脊痛,腹痛,小腹 疝氣,大便難,腳攣脛酸痹,跟痛急,足下熱不能久立,轉(zhuǎn)筋,霍亂,瘈瘲,久痔腫痛,肢腫,寒熱汗不出。
飛揚 外踝上七寸骨后。針五分,灸三壯。主頭痛目眩,鼻衄,頸項疼,歷節(jié)風足指不得屈伸,腰痛 痛,寒瘧,狂瘧,癲疾吐舌, 反折,痔篡傷痛,野雞痔,逆氣,足痿失履不收。
跗陽 外踝上三寸,飛揚下。針六分,灸三壯。主頭重,痿厥風痹, 外廉骨痛,四肢不舉,瘈瘲,時有寒熱。
金門 外踝下骨空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癲疾,馬癇反張,尸厥暴死,轉(zhuǎn)筋霍亂,腳脛酸,身戰(zhàn)不能久立。
昆侖 外踝后,跟骨上陷中動脈。針五分,灸三壯。主頭熱目眩如脫,目痛赤腫,鼻鼽衄,腹痛腹脹,喘逆,大便洞泄,體痛,霍亂,尻腰腫, 跟腫,腳如裂不得履地,風癇口噤,瘧多汗,小兒陰腫,頭眩痛,腳痿轉(zhuǎn)筋,尸厥中惡,吐逆咳喘暴痛。
仆參 足后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針三分,灸七壯。主足跟痛,足痿,癲癇吐舌鼓頷,狂言見鬼恍惚,尸厥,煩痛,轉(zhuǎn)筋霍亂,小兒馬癇反折。
申脈 外踝下容爪甲白肉際陷中。針三分,禁灸。主目反上視,或赤痛從內(nèi) 始,腰痛,脛寒熱不能久 立坐,癲疾,鼻衄。
京骨 足外側(cè)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頭熱目眩,白翳從內(nèi) 始,鼻衄,鼻不利,涕 黃,頸項強痛,脊背及腳難以俯仰,,瘧,癲狂,驚悸,不食,痰注,髀樞痛,淋瀝。
束骨 足小指外側(cè)本節(jié)后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目眩,目赤爛,耳聾,項強,腰痛,腸,癲狂,大 便時頭痛,瘧疾,從腳脛至髀樞中痛不可舉。
通谷 足小指外側(cè)本節(jié)前陷中。針二分,灸三壯。主頭重頭痛,目眩,咽瘡,鼻衄清涕,項強痛,胸脅滿,心下悸,留飲數(shù)欠,熱病汗不出。
至陰 足小指端外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主頭風鼻塞,鼻鼽清涕,耳鳴聾,胸脅痛無常處,腰脅引痛,小便不利,失精,風寒從足小指起脈痹轉(zhuǎn)筋,寒瘧汗不出,足下熱。
足少陰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鐘 水泉照海深,復溜交信筑賓實,陰谷膝內(nèi)附骨后,以上從足走至膝,橫骨大赫連氣穴,四滿中注肓俞臍,商曲 石關(guān)陰都密,通谷幽門寸半開,折量腹上分十一,步廊神封膺靈墟,神藏 中俞府畢。
足少陰腎經(jīng),左右五十四穴。酉時自至陰交與足心涌泉,循膝腹上行至胸俞府穴止。
涌泉 腳掌中心,屈足卷指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目眩,喉痹,脅滿,心中結(jié)熱,心痛,咳嗽身熱,風癇,腰痛,女子如妊娠,五指端盡痛,足不得履地,引入腹中痛。
然谷 內(nèi)踝前起骨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刺此多見血;令人立饑欲食。主喉痹,舌下腫,涎出,喘氣,咳唾血,消渴,心恐懼,洞泄,胸中寒,脈代,溫瘧,陰縮內(nèi)腫,小腹寒疝搶胸脅,淋瀝,男子精溢, 酸 腫 不能履地,一足寒一足熱,小兒初生臍風口噤。
太溪 內(nèi)踝后五分跟骨間動脈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咽腫,嘔吐口中如膠,善噫咳逆,咳嗽唾血,脅 痛腹痛, 癖疝瘕積聚,與陰相通及足清不仁,熱病多汗,黃膽多熱少寒,大便難。
大鐘 太溪下五分。針二分,灸三壯。主實則小便淋閉,灑灑腰脊強痛,大便閉澀,嗜臥口中熱;虛則嘔 逆多寒,欲閉戶而處,少氣不足,胸脹喘息,舌干,咽中多噎不得下,善驚恐不樂,喉中鳴,咳唾血,腹?jié)M便 難,多寒少熱。
水泉 太溪下一寸。針二分,灸三壯。主月事不來,來即心下悶痛,目不能遠視,陰挺出,小便淋瀝,腹中痛。
照海 內(nèi)踝下四分微前小骨下。針四分,灸三壯。主嗌干,四肢解怠,善悲不樂,久瘧卒疝,小腹痛,嘔吐 嗜臥,大風偏枯不遂,女子淋瀝,陰挺出,陰暴起,疝,小腹熱而偏痛,大風默默不知所痛,視如不明。
復溜 內(nèi)踝后上二寸動脈中。針三分,灸五壯。主目昏,口舌干,涎自出,腹鳴鼓脹,水腫;視溺青赤 黃白,青取井,赤取榮,黃取俞,黑取合;血氣泄后腫,五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熱,汗注不止,腰脊痛不可 起坐,腳后廉急不可前卻,足 上痛,風逆四肢廢。
交信 內(nèi)踝上二寸,復溜前三陰交后,筋骨間。針四分,灸三壯,主氣淋, 疝陰急,股引 內(nèi)廉骨痛,泄痢赤白,女子崩漏。
筑賓 內(nèi)踝上、 分中骨后,大筋上、小筋下,屈膝取之,針三分,灸五壯。主小兒疝痛不得乳,癲狂 嘔沫,足 痛。
陰谷 膝內(nèi)附骨后,大筋下、小筋上動脈,屈膝取之。針四分,灸三壯,主舌下腫,膝痛如錐,股內(nèi)廉 痛,陰痿,婦人漏下,心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以上俱足膝部。
橫骨 陰上橫骨中央,宛曲如仰月陷中,曲骨外一寸半。禁針,灸三壯。主五臟虛竭,腹脹,小便難,失 精,陰痛。
大赫 氣穴下一寸。針一寸,灸五壯。主虛勞失精,陰上縮,莖中痛,灸三十壯,女子赤沃。
氣穴 四滿下一寸。左名氣穴,右名子戶。針一寸,灸五壯。主月水不通,腰脊痛,時泄利。
四滿 中注下一寸,針一寸,灸五壯。主腹痛奔豚,臍下積疝,婦人胞中惡血 痛。
中注 肓俞下一寸,針一寸,灸五壯。主小腹熱,大便燥。
肓俞 平神闕外一寸半,針一寸,灸五壯,主大便燥,腹痛及大腹寒疝,小腹有熱。
商曲 石關(guān)下一寸。針一寸,灸五壯。主腹中積聚切痛不食。
石關(guān) 陰都下一寸。針一寸,灸五壯。主多嘔,脊強不關(guān),大便氣結(jié),心滿, 反折,婦人胞中惡血逆 痛。
陰都 通谷下一寸。針一寸,灸三壯。主多唾嘔沫,心滿氣逆腸鳴,熱瘧便難,婦人無子,胞中惡血絞痛不可忍。
通谷 幽門下一寸。針五分,灸五壯。主頭痛目昏,鼻鼽清涕,項強,口,暴喑,咽喉不利,心中憤 郁,驚悸,嘔吐,胸滿留飲,癖積。
幽門 平巨闕外一寸半。針五分,灸五壯。主善嘔涎唾沫,食飲不下,泄有膿血,胸痛煩悶,健忘,腹 脹滿氣逆。以上俱腹部二行。
步廊 神封下一寸六分,去中庭外二寸。針四分,灸五壯。主鼻塞,胸脅支滿,喘息不得舉臂。
神封 靈墟下一寸六分。針四分,灸五壯。主胸滿不得息,咳逆,乳癰惡寒。
靈墟 神藏下一寸六分。針四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喘氣,嘔吐不食。
神藏 中下一寸六分。針四分,灸五壯。主咳嗽。余同靈墟。
中 俞府下一寸六分。針四分,灸五壯。主喘悸,余同靈墟。
俞府 巨骨下去璇璣外二寸。針灸主治同靈墟。以上俱屬膺部二行陷中,仰而取之。
九穴心包手厥陰,天池天泉曲澤深, 門間使內(nèi)關(guān)對,大陵勞宮中沖侵。
手厥陰心胞絡(luò)經(jīng),左右一十八穴。戌時自俞府交與乳旁天池,循手臂下行至中指中沖穴止。
天池 乳外二寸側(cè)脅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頭痛寒熱,胸滿腋腫,上氣喉中有聲。
天泉 曲腋下二寸舉臂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咳逆胸脅支滿,膺背胛臂內(nèi)廉骨痛。
曲澤 肘腕內(nèi)橫紋中央動脈,曲肘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心痛,逆氣,嘔涎或血,善驚及傷寒溫病 身熱口干,肘 掣痛搖頭。
門 大陵后五寸。針五分,灸五壯。主心痛,衄血、嘔血,驚恐神氣不足。
間使 大陵后五寸。針六分,灸七壯。主胸痹引背痛,心懸如饑,卒心痛,肘內(nèi)廉痛,熱病煩心,喜噦喜 動,惡風寒,嘔吐,掌熱,多驚,腋腫,肘攣急。
內(nèi)關(guān) 大陵后二寸。主面赤熱,目昏,目赤,支滿,中風,肘攣,實心暴痛,虛心煩惕惕。針六分,灸 三壯。
大陵 掌后橫紋兩筋兩骨陷中。針六分,灸三壯。主頭痛,目赤,舌本痛,喉痹嗌干,咳逆嘔熱喘急,喜笑喜驚,手掣手攣及肘攣腋腫,心痛煩悶,掌熱身熱如火,一切風熱無汗,瘧疾,瘡疥。
勞宮 手掌橫紋中心,屈中指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咽嗌痛,大小便見血不止,風熱,善怒喜笑,熱病汗不出,怵惕,胸脅不可反側(cè),咳喘,溺赤,嘔吐血,氣逆噫不止,食不下,善渴,口中爛,手痹掌熱,黃膽目黃。
中沖 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針一分,灸一壯。主頭痛如破,神氣不足,失忘。余同大陵。
二十三穴手少陽,關(guān)沖液門中渚旁,陽池外關(guān)支溝正,會宗三陽四瀆長,天井清冷淵消濼, 會肩 天堂,天牖翳風 脈青,顱息角孫絲竹張,禾 耳門聽有常。
手少陽三焦經(jīng),左右四十六穴。亥時自中沖交與手四指關(guān)沖,循臂上行至面耳門穴止。
關(guān)沖 手四指端外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主風眩頭痛,目翳,舌卷舌本痛,口干喉痛,心 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肘疼不能自帶衣,肩臂酸重,心痛,風熱病煩悶汗不出,掌中熱,身熱如火,或寒 霍亂,氣逆不得臥。
液門 手小指次指本節(jié)前陷。針二分,灸三壯。主頭痛面熱無汗,風寒熱,耳痛聾鳴,目澀目眩,齒痛 面赤,咽外腫,內(nèi)如 肉,寒厥, 瘧,呼吸短氣,喜驚,臂痛不能上下。
中渚 手小指次指本節(jié)后陷中,握掌取之。針二分,灸三壯。主頭重,頷顱熱痛,目昏面赤,咽腫嗌痛,耳聾痛,肘臂痛,手指不得屈伸,熱病汗不出,目生翳膜,久瘧寒熱。
陽池 手掌背橫紋陷中。針二分,灸三 壯。主熱病汗不出,寒熱癥,或因折傷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舉。
外關(guān) 陽池后二寸。針三分,灸三壯。主肘腕酸重不得屈伸,手指盡痛,耳渾渾無所聞,臂痿不仁。
支溝 陽池后三寸,兩筋骨間。針二分,灸三壯。主面赤目赤,嗌痛暴喑,口噤,嘔吐,霍亂,腋痛及 真心痛,肘臂酸痹,馬刀腫, 漏,瘡疥,女人脊急,四肢不舉,熱病汗不出。
會宗 支溝外旁一寸空中。灸三壯。主耳聾,肌膚痛,風癇。
三陽絡(luò) 陽池后四寸。禁針,灸七壯。主嗜臥,四肢不欲動搖,耳卒聾,齒齲,暴喑不言。
四瀆 肘前五寸外廉陷中。主呼吸短氣,咽中如 肉狀,耳暴聾,下牙痛。
天井 肘上大骨后一寸兩筋陷中,屈肘取之。針一寸,灸三壯。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瘧食時發(fā),心痛,驚,癲癇吐舌,羊鳴戾頸,肩痛,痿痹麻木,咳嗽唾膿。
清冷淵 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三壯。主肩不舉,頭痛目黃,脅痛振寒。
消濼 肩下臂外間腋斜肘分取之。針五分,灸三壯。主頭痛,項如拔,頸有大氣,寒熱痹。
臑會 臂前廉去肩頭三寸。針五分,灸五壯。主癭瘤氣,咽腫;寒熱瘰癧,癲疾,肘節(jié)痹,臂酸重,腋急痛,肘臂痛難屈伸。
肩髎 肩端外陷, 會上斜,舉臂取之。針七分,灸二壯。主臂痛重不舉。
天髎 缺盆上毖骨際陷中。針八分,灸三壯。主肩臂肘痛或引頸項急,寒熱胸滿,缺盆中痛,汗不出。
天牖 耳下頸大筋外,發(fā)際上一寸。禁用針灸。
翳風 耳珠后陷中,按之引耳中。針三分,灸七壯。主耳痛鳴聾,口噤,口眼喎斜,下牙齒痛,失欠脫腮,頰腫牙車急痛。
瘛脈 耳本后雞足青脈上。禁用針灸。
顱息 耳后上青脈間。禁針,灸七壯。主頭重目昏,風聾耳痛、塞耳痛鳴,嘔吐,胸脅引痛不得俯仰及發(fā)癇 風。
角孫 耳廓上中間,發(fā)際下,開口有空。禁針,灸三壯,主目生膚翳,牙痛,頸腫項痛。
絲竹 眉毛骨后陷中。針三分,禁灸。
和髎 耳門前兌發(fā)下橫動脈。針三分,禁灸。主風痛頭重,牙車急,耳鳴,頷頰腫。
耳門 耳前起肉,當耳缺處。針三分,灸三壯。主耳痛鳴、有膿汁出、生瘡, 耳 耳,齒痛。
少陽之經(jīng)瞳子,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上關(guān)頷厭集,懸顱懸厘曲鬢翹,率谷本神及陽白,臨泣目窗正營 招,承靈天沖浮白次,完骨竅陰腦空搖,風池肩井淵腋部,輒筋日月京門標,帶脈五樞維道續(xù),居 環(huán)跳風市 邀,下瀆陽關(guān)陽陵穴,陽交外丘光明宵,陽輔懸鐘丘墟外,足臨泣地五俠溪,第四指端竅陰畢。
足少陽膽經(jīng),左右八十六穴。子時自耳門交與目 瞳子,循頭耳側(cè)脅下行,至足小指竅陰穴止。
瞳子 去目外 五分。禁用針灸。
聽會 耳珠前陷中,開口有空。針三分,灸五壯。主耳鳴聾,齒痛,口噤,牙車急痛或脫,嘔吐,骨酸,癲狂,瘈瘲 。
上關(guān) 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禁針,灸三壯。主青盲,耳痛、鳴、聾,口,唇吻強,口沫出,目眩,牙車緊,瘈瘲 。
頷厭 對耳額角外。針五分,灸三壯。主風眩,目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 急,耳鳴,好嚏,頸痛。
懸顱 斜上額角中,在懸厘間。針三分,灸三壯。主面皮赤腫,身熱煩滿,汗不出。余同頷厭。
懸厘 從額斜上頭角下陷。針三分,灸三壯。主偏頭痛,目外 赤痛,面赤痛,羊癲,煩滿,熱病汗不出。
曲鬢 耳上入發(fā)際,曲隅陷中,鼓頷有 空,以耳掩前尖處是穴。針三分,灸三壯。主暴喑,齒齲,頰頷腫,口噤,牙車急痛。
率谷 耳上入發(fā)際一寸半。針三分,灸三壯。主煩滿嘔吐,醉傷酒,風目眩痛,膈胃寒痰,腦角眩痛不食。
本神 臨泣外一寸半。主癲疾嘔吐涎沫,小兒驚癇。
陽白 眉上一寸直瞳子。針三分,灸三壯。主瞳子痛癢昏蒙,目系急上插,頭目痛,目眵,背寒。
臨泣 當目直上入發(fā)際五分。針三分,禁灸。主中風不識人,目翳多淚,風眩鼻塞,腋腫,喜嚙。胸痹,心痛,脅痛,瘧日兩發(fā)。
目窗 臨泣后一寸。針三分,灸五壯。主熱逆頭痛目眩,唇吻強,上齒痛,目外 赤不明,寒熱汗不出。
正營 目窗后一寸。針三分,灸五壯。主諸陽之熱。
承靈 正營后一寸半。針三分,灸五壯。主腦風頭痛,惡風寒,鼻衄,喘急。
天沖 承靈后一寸半,耳上如前三分。針三分,灸三壯。主頭痛牙腫,癲證善驚恐。
浮白 耳后入發(fā)際一寸。針三分,灸七壯。主齒痛,耳鳴,頸項癰腫,癭瘤,肩背痛,手縱足緩,中滿喘息,咳逆痰沫。
完骨 耳中入發(fā)際四分。針三分,灸七壯。主頭面痛,口,牙車急,齒痛,喉痹,頸項腫,頰腫引耳后痛,肘痛,足痿,癲疾僵仆,狂瘧,小便黃赤。
竅陰 完骨上,枕骨下,搖耳有空。針三分,灸七壯。主頭痛如錐,頷痛引耳,耳鳴,舌本出血及舌寒,口干心煩,臂外肘節(jié)痹不及頭,鼻管疽發(fā)為癘,鼻衄,及四肢轉(zhuǎn)筋,癰疽。
腦空 承靈后,俠玉枕旁枕骨下陷中,搖耳有空。針四分,灸三壯。主腦風頭痛目眩,耳鳴聾,鼻衄,鼻疽發(fā)為癘,項強寒熱,癲疾羸瘦。昔魏武患頭風,發(fā)即心悶亂、目眩,華佗灸之立愈。
風池 耳后一寸半,橫俠風府。針三分,灸七壯,至一百壯止。主腦疼,肺風面赤而腫,目昏,項強,鼻衄,咽喉 引項攣不收,寒熱顛仆,煩滿汗不出,瘍瘧寒熱,溫病汗不出,目眩頭痛,淚出,欠氣,目 赤痛,氣發(fā)耳塞,口僻,項背傴僂。
肩井 缺盆骨后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中。針六分,灸七壯。主五勞七傷,頸項強,背膊悶,兩手不得向頭,或因撲傷腰髖疼,腳氣上攻,婦人墜胎后手足厥逆,咳逆寒熱,棲索氣不得臥。
淵腋 側(cè)腋下三寸陷中,舉臂取之,禁用針灸。
輒筋 淵腋前一寸。針入六分,灸三壯。主胸暴滿,喘息不得臥。
日月 期門下五分,乳下三肋滿。針七分,灸五壯。主小腹熱欲走,太息,喜怒不常,多言語;唾不止,四肢不收。
京門 監(jiān)骨下腰中俠脊處季肋本。針三分,灸三壯。主腰痛不得俯仰,寒熱 脹引背不得息,小便赤澀,小腹痛腫,腸鳴洞泄,髀樞引痛肩背,寒,肩胛內(nèi)廉痛,脊 反折體痛。
帶脈 季肋下一寸八分。針六分,灸五壯。主婦人小腹堅痛,月水不調(diào),赤白帶,里急,瘈瘲 。
五樞 水道外一寸半。針一寸,灸五壯。主男子寒疝,陰卵上入小腹痛,婦人帶下赤白,里急,瘈瘲 。
維道 章門下五寸三分。針八分,灸三壯。主嘔逆不止,三焦不調(diào),水腫,咳逆。
居髎 章門下八寸三分陷中。針八分,灸三壯。主腰引小腹痛,肩引胸臂攣急,手臂舉不及肩。
環(huán)跳 髀樞碾子骨后宛宛中,側(cè)臥蜷上足,伸下足取之。針一寸,灸五十壯。主風濕冷痹,風疹,偏風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轉(zhuǎn)側(cè)及胸脅痛無常處,腰脅相引急痛,髀樞中痛,脛痛,脛痹不仁。
風市 膝上外廉兩筋中,以兩手著腿,中指盡處是穴。針五分,灸五壯,主癘風瘡。
中瀆 膝上五寸,大骨外分肉陷中。禁用針灸。
陽關(guān) 陽陵泉上二寸,犢鼻外廉陷中。禁用針灸。
陽陵泉 膝品骨下一寸,外廉兩骨陷中,以蹲坐取之。針六分,灸七壯至七七壯。主膝伸不屈,冷痹,偏風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及頭痛寒熱,口苦咽不利,頭面腫,胸脅滿,心中恐如人捕。
陽交 與外丘并斜向三陽分肉間。針六分,灸三壯。主寒厥,驚狂,喉痹,胸滿,面腫,寒痹膝脛不收。
外丘 足外踝上七寸骨陷中。針五分,灸三壯。主膚痛痿痹,胸脅脹滿,頸項痛,惡風寒,癲疾。
光明 外踝上五寸。針七分,灸五壯。主熱病汗不出,卒狂。虛則酸痹,坐不能起;實則足脛熱,膝痛,身體不仁,膝脛酸痛無力,手足偏小。
陽輔 外踝上四寸,附骨前絕骨端。針五分,灸三壯。主腰痛如坐不中、如錘,膝下膚腫筋,諸節(jié)盡痛,痛無常處,腋下腫, 漏馬刀,喉痹,膝 酸,風痹不仁,寒熱脅痛。
懸鐘 外踝上三寸動脈中。針三分,灸三壯。主心腹脹滿,胃熱不食,膝脛痛,筋攣足不收,五淋,濕痹流腫,筋急瘈瘲,小兒腹?jié)M不食,四肢不舉,風勞身重。
丘墟 足外踝下微前陷中,去臨泣三寸。針五分,灸三壯。主頭腫,目昏生翳,胸脅滿痛不得息,久瘧振寒,腋下痛,痿厥坐不能起,髀樞中痛,腿脛酸轉(zhuǎn)筋,卒疝,小腹堅,寒熱。
臨泣 俠溪上一寸半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目眩目痛,枕骨痛,心痛胸滿,缺盆中腋下腫,馬刀傷痿,大風周痹,痛無常處,氣喘, 瘧日西發(fā),婦人乳癰,月事不利,小兒驚癇。
地五 俠溪上一寸。禁用針灸。
俠溪 足小指、四指本節(jié)前歧骨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目外 赤、目眩、目系急、目癢,耳聾鳴,頰頷腫,胸脅痛滿不可轉(zhuǎn)側(cè)、痛無常處,瘧足痛,腋腫馬刀,婦人小腹堅痛,月水不通,乳腫潰,胸中寒如風狀,頭眩頰痛。
竅陰 足第四指端外側(cè),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灸三壯。主頭痛心煩,喉痹,舌強口干,暴聾,脅痛,咳逆不得息,熱病汗不出,肘不可舉,四肢轉(zhuǎn)筋,足煩,癰疽。
一十三穴足厥陰,大敦行間太沖侵,中封蠡溝中都近,膝關(guān)曲泉陰包臨,五里陰廉羊矢穴,章門常對期門深。
足厥陰肝經(jīng),左右二十六穴。丑時自竅陰交與足大指端大敦,循膝股上行至腹期門穴止,寅時復行于肺經(jīng)也。
大敦 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后三毛中。針三分,灸三壯,主卒疝偏墜及小便數(shù)、遺溺,陰頭中痛、陰跳上入腹連臍痛。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又治心痛,腹脹,腹痛,中熱喜寐,尸厥,婦人血崩不止,五淋,噦噫。
行間 足大指次指歧骨間動脈陷中。針三分,灸三壯。主目盲淚出,口,嗌干,咳逆嘔血,心痛面蒼黑欲死,胸背痛,腹脹煩渴,腰痛,寒疝小腹腫,溺難,白濁,莖中痛,癲疾,四肢逆冷,婦人月水不利、赤白帶下或身有反敗、陰寒振寒,溲白、尿難痛。
太沖 行間上二寸動脈中。針三分,灸三壯。主唇腫,喉鳴嗌干,腋腫馬刀,嘔逆嘔血,善渴,脅滿發(fā)寒,腰引小腹痛,小便如淋, 疝小腹腫,溏泄遺溺,陰痛,面色蒼及足寒,大便難,發(fā)寒,腑腫,內(nèi)踝前痛,酸,女人崩漏,小兒卒疝。
中封 足內(nèi)踝前一寸陷中,仰足取之。針四分,灸三壯。主咽偏腫難咽,嗌干善渴, 瘧色蒼,振寒,小腹腫繞臍痛,足逆冷,寒疝引腰痛,或身微熱,小腹痛,溲白,尿難痛,身黃身重,內(nèi)踝前痛,膝腫 厥,身體不仁,,疝,癃,暴痛,痿厥。
蠡溝 內(nèi)踝上五寸。針二分,灸三壯。主卒疝小腹腫,時小腹暴痛,小便癃閉,數(shù)噫,恐悸,少氣,腹痛,咽如有 肉,背拘急,女子赤白帶下,暴腹刺痛。
中都 內(nèi)踝上七寸,脛骨中。針三分,灸五壯。主腸, 疝,小腹痛,婦人崩中,因惡露不絕,足下熱,惡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膝關(guān) 犢鼻下二寸,向里陷中。針三分,灸五壯。主咽痛,風痹,膝內(nèi)痛引臏,不可屈伸。
曲泉 膝內(nèi)輔骨下橫紋尖陷中,屈膝取之。針六分,灸三壯。主膝疝,陰股痛,脅滿,小便難,癃閉,少氣,泄利,四肢不舉及身熱目眩,汗不出,膝痛筋攣,發(fā)狂,衄血,喘呼咽痛,頭風,失精,下利膿血,陰 腫,婦人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內(nèi),小腹腫,陰挺出。
陰包 膝上四寸,股內(nèi)廉兩筋間。灸三壯。主腰尻引小腹痛,溺不禁。
五里 氣沖下三寸,陰股中動脈。灸五壯。主熱閉不得溺,嗜臥,四肢不得動搖。
陰廉 氣沖下五寸動脈中。灸三壯。主婦人絕產(chǎn),若未經(jīng)生產(chǎn)者,灸三壯即有子。
羊矢 氣沖外一寸。
章門 臍上二寸,橫取六寸,側(cè)脅季肋端陷中,側(cè)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針八分,灸三壯至百壯止。主噦噫嘔吐,咳逆或吐無所出,胸脅滿痛,喘息,心痛煩熱,傷飽黃瘦,賁豚腹腫腸鳴,脊強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熱中善食,寒中洞瀉,石水身腫,諸漏。
期門 不容外一寸半,乳下二肋端。針七分,灸五壯。主胸中熱,脅脹,心痛,氣短,喜酸,腹大堅、小腹尤大,小便難,陰下縱,賁豚上下,霍亂泄注,大喘,婦人產(chǎn)余疾。
督脈中行二十七,長強腰俞陽關(guān)密,命門懸樞接脊中,筋縮至陽靈臺逸,神道身柱陶道長,大椎平肩二十一,啞門風府腦戶深,強間后頂百會率,前頂囟會上星圓,神庭素 水溝窟,兌端開口唇中央,齦交唇內(nèi)任督畢。
督脈二十七穴。背部中行,屬陽。
長強 背脊 尾骨下陷中。 坐地上取之。針二分,日灸三十壯,至二百壯止,慎房事。此痔根本。忌冷。
主心痛,腸風下血,五痔,疳蝕,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較,驚癇瘈瘲,吐注驚恐,失精,目昏頭重,洞泄,腰脊強痛,寒,癲疾。
腰俞 二十一節(jié)。針二分,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忌房事。主汗不出,足清不仁,腰脊強,溫瘧 瘧。
陽關(guān) 十六節(jié)。針五分,灸三壯。主脛痹不仁。
命門 十四節(jié)。針五分,灸三壯。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瘈瘲 里急,腰腹引痛。
懸樞 十三節(jié)。針三分,灸三壯。主腰脊不得屈伸,腹中上下積氣,水谷不化,下痢。十二節(jié)名接脊,十節(jié)名中柱,《明堂》不載。
脊中 十一節(jié)。禁針灸。誤用令人傴僂。
筋縮 九節(jié)。針五分,灸三壯。主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zhuǎn)上垂。
至陽 七節(jié)。針五分,灸三壯。主脛酸,四肢重痛,怒氣難言。
靈臺 六節(jié)。禁針,灸五壯。主熱病溫瘧汗不出。
神道 五節(jié)。禁針,灸三壯。主腰脊急強, 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寒熱往來,熱喘,目昏頭痛。
身柱 三節(jié)。針五分,灸五壯。主癲疾,瘈瘲,怒欲殺人,胸熱口干,煩渴喘息,頭痛,吐而不出。
陶道 一節(jié)。針五分,灸五壯。主頭重目眩,灑淅寒熱,頭痛脊強,項如拔,目昏如脫。
大椎 一椎上平肩節(jié)中。針五分,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主五勞七傷,溫瘧、 瘧,,背膊悶,項強 不得回顧,傷寒熱盛煩嘔,風勞食氣。以上背部中行,每節(jié)歧骨空中,俱俯而取之。
啞門 項后入發(fā)際五分宛宛中。針入四分,禁灸。
風府 腦戶下一寸半大筋內(nèi)。針四分,禁灸。二穴誤灸令人啞。
腦戶 強間下一寸半枕骨上。針三分,禁灸。
強間 后頂下一寸半。針三分,灸七壯。主頭如針刺、項如拔,瘈瘲,癲癇心煩吐涎沫發(fā)無時。
后頂 百會下一寸半。針四分,灸五壯。主風眩,目視KT KT,顱上痛頂,惡風寒,諸陽之熱逆,癲疾,嘔。
百會 前頂上一寸半,頭頂中心旋毛中。針三分,灸百五十壯,即停三五日訖。繞四圍以三棱針刺令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頻灸拔氣上升,令人眼暗。主脫肛,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言語 不擇,發(fā)時即死,吐沫,心中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健忘,飲食無味,飲酒面赤,頭重鼻塞,目泣出,耳鳴聾。
前頂 囟會上一寸半,骨陷中。針四分,灸三壯。主頭風熱痛,頭腫,風癇,小兒驚癇,面赤腫,鼻多 清涕,項痛目眩。
囟會 上星上一寸。禁針,灸二七壯。主鼻塞不聞香臭,頭風痛白屑起,多睡,驚癇戴目上視不識人,目眩面腫。
上星 神庭上五分。針三分,灸三壯,至百五十壯止。多灸拔氣上升,令人眼暗。主頭風,頭腫,皮腫,頭痛,面腫,鼻塞,目眩,目睛痛,痰瘧振寒,熱病汗不出。
神庭 額前直鼻入發(fā)際五分。禁針,誤用令人顛,目暗。灸二七壯,至百壯止。主風癇,癲風羊鳴,角弓 反張,披發(fā)歌哭,驚悸不得安寢,喘渴,頭痛目昏,目泣出,鼻流清涕。
素 鼻準上陷中。針三分,禁灸。
水溝 鼻準下人中中,直唇取之。針三分,灸三壯。主消渴,水氣身腫,癲癇乍喜乍哭,牙關(guān)不開,面 腫唇動,肺風狀如蟲行,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鼻不聞香臭,口 不能開,寒熱,卒中風,面腫。
兌端 上唇中央尖尖上。灸三壯。主唇吻強,上齒齲痛,癲疾吐沫,小便黃,舌干消渴,衄血不止。
齦交 唇內(nèi)齒上縫中央,為任督之會,可逆刺之。針三分,灸三壯。主鼻窒喘息不利,口 僻,多涕,鼽衄有瘡,鼻生 肉,鼻頭額 中痛,鼻中蝕瘡,口噤,項如拔,面赤,頰中痛,心煩痛,頸項急。小兒面 瘡久不可。以上俱頭部中行。
任脈三八起陰會,曲骨中極關(guān)元銳,石門氣海陰交仍,神闕水分下脘配,建里中上脘相連,巨闕鳩尾蔽 骨下,中庭膻中募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夜,天突結(jié)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漿舍。
任脈二十四穴,腹部中行,屬陰之。
會陰 肛門前,前陰后,兩陰間。針二寸,灸三壯。主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 大小便,陰寒沖心,女子月經(jīng)不通。
曲骨 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針一寸半,灸五壯。主小便脹,血癃小便難,及 疝小腹痛,婦人赤白 帶下。
中極 臍下四寸。針一寸二分,日灸三七壯,至三百壯止。主淋疾,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積塊如石;婦人因產(chǎn)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月事不調(diào)、血結(jié)成塊,拘攣腹疝,月水不下,乳余疾,絕子陰癢,子門不端,小腹苦寒,賁豚搶心,饑不能食,腹脹,經(jīng)閉不通,小便不利及失精,恍惚,尸厥,煩痛。
關(guān)元 臍下三寸。針二寸,日灸七壯,至三十壯,十日灸三百壯止。主臍下 痛,或結(jié)血狀如覆杯,婦 人赤白帶下,或因產(chǎn)惡露不止,斷絕產(chǎn)道及脅下脹滿。小腹熱而偏痛,臍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皆治,及腸中尿 血,脬轉(zhuǎn),氣淋,血淋,石淋,又小便數(shù)及泄痢不止,石水,賁豚氣入小腹,暴疝痛,身熱頭痛往來。
石門 又名丹田,臍下兩寸。針五分,灸二七狀,至一百狀止,惟女人灸之絕產(chǎn)。主大便閉塞氣結(jié),心腹 堅滿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并小腹中拘急,暴痛汗出并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或小便黃赤,氣滿不欲食,谷 入不化,嘔吐,賁豚氣上入小腹,疝氣游行五臟,繞臍疝痛,沖胸不得息。
氣海 臍下一寸半。針一寸二分,灸三十壯,年高者灸一百壯。主臟氣虛憊,一切氣疾,小腹疝氣游行五 臟,腹中切痛,冷氣沖心,驚不得臥,婦人惡露不止,繞臍疼痛,氣結(jié)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
陰交 臍下一寸。針八分,日灸三七壯,至七百壯止。主臍下熱,水氣痛狀如刀攪,作塊狀如覆杯,婦人月水 不調(diào),崩中帶下,或因產(chǎn)后惡露不止,繞臍冷痛,臍下寒疝 痛。
神闕 即臍中央。禁針,灸百壯,小兒灸五壯至七壯。主腹大繞臍疼痛,水腫鼓脹,腸中雷鳴,狀如水聲,久冷虛憊,泄利不止及小兒奶利不絕。
水分 鳩尾下六寸。禁針,日灸七壯,至四百止;若是水腫,宜針入一寸,灸之大良。主水腫腹脹,腹痛 堅硬,繞臍沖胸不得息、
下脘 鳩尾下五寸。針一寸,日灸二七壯,至二百壯止。主腹胃不調(diào),不能食,腸堅腹痛,胃脹癖塊,脈厥 厥動,日漸羸瘦,谷食不化。
建里 鳩尾下四寸。針六分,禁灸。
中脘 鳩尾下三寸。針一寸二分,日灸二七壯,累灸至一百壯止。主頭熱目黃,鼻鼽衄,背與心相引而痛,停水喘脹、脅下堅痛,寒中傷飽,飲食不化,腹熱喜渴,多涎有蛔,腹脹便堅,翻胃霍亂,心痛,熱溫 瘧,天行傷寒,或因讀書得賁豚氣,心悶伏梁氣如覆杯,憂思損傷,氣積腹中甚痛,作膿腫,往來上下,疝氣沖 胸,冒死不知人。
上脘 鳩尾下二寸。針八分,日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不瘥更倍之。主心中煩熱,脹滿不能食,霍亂吐 利,心痛不得臥,心風,驚悸,悶噦,伏梁氣,賁豚氣,風癇,熱病身熱汗不出,三蟲,多涎。
巨闕 鳩尾下一寸。針一寸二分,日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主心中煩悶,熱病,胸中痰飲,息賁唾血,風顛浪言或作馬鳴,不食無力,數(shù)種心痛,蟲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jié)M,暴痛汗出,手臂不舉。
鳩尾 臆前蔽骨下五分,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取之,言其骨垂下如鳩尾之形也。禁用針灸。以上腹 部中行,俱正立取之。
中庭 鳩尾上一寸,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嘔逆,飲食不下。
膻中 玉堂下一寸六分陷中,橫直兩乳中間。不宜針,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主肺癰咳嗽上氣,唾膿不食,胸中氣滿如塞。
玉堂 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主胸滿喘息,膺骨痛,嘔逆上氣煩心,嘔吐寒痰。
紫宮 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主胸脅滿痛,膺骨疼,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
華蓋 璇璣下一寸六分陷中。針三分,灸五壯。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咳逆上氣,喘不能言。
璇璣 天突下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五壯。主胸皮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以上膺部中行六穴,乃任 脈所發(fā),俱仰而取之。
天突 頸結(jié)喉下一寸,空潭宛宛中,乃陰維、任脈之會也。低針取之。針一寸,灸三壯。主咳嗽上氣,噎 塞胸中,喉內(nèi)狀如水雞聲,肺癰唾膿血,氣壅不通,喉中熱瘡不得下食,俠舌縫脈青,暴怖氣哽,喉痹咽干,咳逆喘急及肩背痛,漏頸痛。
廉泉 頷下結(jié)喉上舌本間。針三分,灸三 壯。主舌下腫難言,瘈瘲,涎多,咳嗽少氣,喘息嘔沫,口噤,舌根急縮,飲食難下。
承漿 下唇下宛宛陷中,開口取之。針二分,灸三壯或四十九壯,停四五日,灸多則恐傷陽明脈斷,令風不瘥,此艾炷止許一分半大。主偏風口,面腫面風,口不開,口中生瘡,目眩瞑,小便黃或不禁,消渴嗜飲,及暴啞不能言。
上經(jīng)絡(luò)依《明堂》舊文而修以七字為句,注中治法,悉依《銅人針灸經(jīng)》,其針灸深淺多少遵《素問》,原未載者不敢強注。
絡(luò)穴俱在兩經(jīng)中間,乃交經(jīng)過絡(luò)之處。十二經(jīng)絡(luò)周流迭運,榮于肢節(jié)。另有三絡(luò),陽蹺絡(luò)、陰蹺絡(luò)、脾之絡(luò)是也。此與形色問證出《醫(yī)經(jīng)國小》。
手太陰絡(luò)為列缺,手少陰絡(luò)即通里,手厥陰絡(luò)為內(nèi)關(guān),手太陽絡(luò)支正是,手陽明絡(luò)偏歷當,手少陽絡(luò)外關(guān) 位,足太陽絡(luò)號飛揚,足陽明絡(luò)豐隆議,足少陽絡(luò)為光明,足太陰絡(luò)公孫寄,足少陰絡(luò)名大鐘,足厥陰絡(luò)蠡溝 配,陽督之絡(luò)號長強,陰任絡(luò)乃會陰地,脾大絡(luò)號稱大包,十五絡(luò)穴君須記。
督脈起自下極俞,并于脊里上風府,過腦額鼻入齦交,為陽脈海都綱要。(督之為言都也。陽脈都會,男子之主。)任脈起于中極底,上腹循喉承漿里,陰脈之海妊所謂。(生養(yǎng)之源,女子之主。沖脈即氣沖,乃 胃脈發(fā)源。)出胞循脊中,從腹會咽絡(luò)口唇,女人成經(jīng)為血室,脈并少陰之腎經(jīng),與任督本于陰會,(督任氣沖) 三脈并起而異行。(皆始于氣沖,一原而分三歧。督脈行背而應(yīng)乎陽,任脈行腹而應(yīng)乎陰,沖脈自足至頭,若沖沖而直行于上,為十二經(jīng)脈之海,總領(lǐng)諸經(jīng)氣血也。三脈固起于氣沖,氣沖又起胃脈源,知此則知胃氣為本 矣。)陽蹺起足之跟里,循外踝上(申脈)入風池,(脈行于背為陽。)陰蹺內(nèi)踝(照海)循咽嗌,(脈行于腹為陰。蹺者,捷也。言此脈之行,如足之捷也。)本足陰陽脈別支,諸陰交起陰維脈,發(fā)足少陰筑賓,諸陽會 起陽維脈,太陽之 金門是。(維,持也。陽維,持諸陽;陰維,持諸陰。陰陽不相繼,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拾主持其身。故陽維病屬表多寒熱,陰維病屬里多心痛。陽維所發(fā),別于金門,以陽交為,與手足太陽及蹺脈 會于肩俞,與手足少陽會于天 及會肩井,與足少陽會于陽白,上本神、臨泣、正營、腦空,下至風池,與督脈會于風池、啞門。此陽維之脈起于諸陽之交也。陰維之 曰筑賓,與足太陰、厥陰會于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于廉泉、天突。此陰維起于諸陰之交會也。)帶脈周回季肋間,(回繞周身,總束諸脈,果束帶然。起于季肋,即章門脅下,接腰骨之間。)會于維道足少陽,臟腑筋骨髓氣血脈,交相維系順其常。
此奇經(jīng)八脈,相連相會,維系諸經(jīng),乃順其常,八脈隆甚,入于八脈,泛溢橫流,卻不還流于諸經(jīng),故十二 經(jīng)亦不能拘制。因此受邪蓄熱則為瘡瘍、熱毒,當以砭刺也。經(jīng)云∶腑會中脘穴,臟會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膻中穴,此八會之穴也。
奇經(jīng)病非自生,蓋因諸經(jīng)溢出而流入之也。
陽維之病苦寒熱,陰維之病苦心痛。陽蹺之病,陽急而狂奔;陰蹺之病,陰急而足直。沖病則氣逆而里 急,督病則脊強而折厥,任病則男疝而女帶瘕,帶病則腹脹滿而腰溶溶,其沖任二經(jīng),是又婦人乳血月候之所從出。(男女之異,正在此處。)奇經(jīng)之脈其如是乎!
(先儒嘆世人務(wù)窮天地萬物之理,不知一身五臟六腑毛發(fā)筋骨之所在,況醫(yī)者乎?) 臟者,藏乎也,藏諸神而精氣流通也;腑者,府庫也,出納轉(zhuǎn)輸之謂也。臟腑,兄弟也,同氣而異形耳。
《素問》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能滿,滿而不能實也!峨y經(jīng)》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言心肺在上為陽,肝腎在下為陰,脾居中州,而播敷四臟,以為一身之運 斡也。又曰∶五臟六腑皆相近,而心肺獨與大腸小腸相遠者何也?經(jīng)言∶心榮肺衛(wèi),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 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觀《素》、《難》所論臟腑,分陰分陽,而脾胃其中之太極矣乎! 至于氣血多少,體用上下,亦不可以不知。詩曰∶多氣多血經(jīng)須記,手經(jīng)大腸足經(jīng)胃;多氣少血有六經(jīng),三焦 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胞絡(luò),膀胱小腸肝所異。(病值氣血少者補之,多者損之)《此事難知》曰∶天六腑氣表,其體在上,其用在下。(膽胃膀胱大腸小腸)地五臟血里,其體在下,其用在上。(耳目口鼻)言陰陽互相為用,則天氣左旋而降下,地氣右旋而上升,氣血和,表里靜,上下通,如天地之泰然,人身其小天地乎?(氣屬陽,象 天左旋;血屬陰,象地右旋。血從氣行,其體靜而不動,故氣血如磨形,上轉(zhuǎn)而西,下安不動。雖云不動,自 有東行之意,以其上動下靜,不得不爾也。) 以聲色臭味常變言之∶肝主色,(應(yīng)春,物皆有色,五色皆肝變化,然不特臟病征于面也。經(jīng)言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謂青腸,胃謂黃腸,膀胱謂黑腸,言腑病當與色相合也。又言赤脈、青脈、黃脈、白脈、黑脈 者,言脈與色亦當相合也。觀色為醫(yī)家大務(wù)如此) 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假如 中風,肝為心邪,則知色當赤也。心主臭,應(yīng)夏,(火能焦物,五臭皆心所主) 自入為焦臭,入肝為臊臭,入脾 為香臭,入肺為腥臭,入腎為腐臭。假如心經(jīng)傷暑,則知其癥當惡臭也。脾主味,(應(yīng)季夏,味自土生,行五味 以養(yǎng)五臟者,脾所主也) 自入為甘,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假如飲食勞倦,以致脾邪入 心,則知當喜苦味也。肺主聲,(應(yīng)秋,金之有聲也,五聲皆肺所發(fā)) 自入為悲,(即哭也,金氣肅殺凄慘) 入肝 為呼,(金勝肝,故發(fā)為呼) 入心為言,(火克金,故述為言) 入脾為歌,(母見子則樂而歌) 入腎為呻,(子見母 則嬌而呻吟)假如傷寒肺邪入心,則知當譫言妄語也。腎主液,(應(yīng)冬,水性濡潤,五液皆出于腎,分灌五臟)自入 為唾,(腎主骨,則腎之液從齒中而生) 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假如中濕,為腎邪入心,則知當汗出不可止也。
以主病要略言之∶三陰之脈榮于臟,三陽之脈榮于腑,陰陽和而無關(guān)格之患。惟五臟不和,則氣滯而為九竅不通;六腑不和,則榮聚而為癰疽。(九竅∶耳目口鼻為陽七竅,大小便為陰二竅。蓋肝氣通于目,目和則知白黑。心氣通于舌,舌和則知五味,脾氣通于口,口和則知谷味。肺氣通于鼻,鼻和則知香臭。腎氣通于耳,耳和則知五音。五臟不和,則榮衛(wèi)不通,邪氣不得外泄,故九竅壅滯。九竅既滯,則六腑陽氣亦不得通和于內(nèi)。
內(nèi)外不通,故留結(jié)為癰疽瘡癤)蓋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而氣留在內(nèi),則陽氣太盛,而陰氣不得相榮于下,故曰關(guān)。凡外感是動氣病,而下竅不利者,皆關(guān)之類也。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而血留在內(nèi),則陰氣太盛,而陽氣不得相榮于上,故曰格。凡雜病由血所生,而上竅不利者,皆格之類也。(經(jīng)言是動者,氣也;所生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蓋氣先中于邪,則留止不行,而為邪所動,氣既受邪,必傳與血,則血壅不行,而不能潤澤經(jīng)絡(luò),病所由生,是知氣先病而血后病也。但外感從氣而入,雜病從血而出,此又東垣獨得之見。丹溪嘗分為十二經(jīng)歌括,今悉篡于后條分,故不重錄)陰陽俱甚,陰中無陽,陽中無陰,陰陽相離,使榮衛(wèi)痞塞,氣血不相營運,此則五臟六腑皆受邪也,故曰關(guān)格。關(guān)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關(guān)格,其百病之關(guān)健矣乎!病有咳嗽泄痛 瘧者,何也?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春則肝先受之,夏則心先受之,余仿此。 者,間日一發(fā);瘧者,一日一發(fā)。臟腑之瘧各不同,當隨所狀而刺之。(刺法見后。)病有積聚者,何也?積者,五臟所生,其始發(fā)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聚者,六腑所成,其始發(fā)無根本,其痛無常處,上下往來不定。積者陰氣,聚者陽氣,故不同也。凡陽病欲得寒冷,又欲見人者,屬腑;陰病欲得溫熱,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者,屬臟。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傳,故言七傳者死。腑病所以易治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傳,周而復始,如環(huán)無端,故言 生也。經(jīng)曰∶邪氣之客于身也,以勝相加,至其(己)所生而愈,至其(己)所不勝而甚,至于所生(己) 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爽,下晡甚,夜半靜退。病在心,愈于長夏。長 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 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病在脾,愈于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 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晡慧,日出甚,下晡靜。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長夏,起于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 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長夏。長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淬炒、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 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必先知經(jīng)脈,然后知病脈。) 自其補瀉言之∶外感內(nèi)傷,病有虛、實、賊、微、正五邪之分。從后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 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假令心病,傷暑得之為正邪,中風得之為虛邪,飲食勞 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是之謂五邪也。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怒 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jīng)自病也。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如肝乃心之母,心虛當補肝。脾乃心之子,心實當瀉脾。余經(jīng)臟仿之,是以五補五瀉為方之祖與。(心 虛,朱砂安神丸;肝腎虛,腎氣丸;脾虛,益黃散;肺虛,阿膠散。心熱,單瀉心湯、導赤散;肝熱,瀉青丸;脾熱,瀉黃散;肺熱,瀉白散∶腎熱,瀉腎湯。后之補瀉方,皆推此。) 抑又聞腑有五,臟有六、有九者,何謂也?腑有六者,謂三焦為外腑也。上焦者,在心下胃上口,主內(nèi) 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兩旁;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 上口,主分別清濁,出而不內(nèi),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曰三焦。是腑之所以有六也。臟亦有六者,謂腎有兩臟,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以藏精,女以系胞,其氣與腎相 通,故言臟亦有六也。(華氏謂自喉嚨以下六腑以應(yīng)天氣,肺之系也;自咽門以下六腑以應(yīng)地氣,胃之系也。
前喉納氣,后咽納食,有謂三管者非) 臟有九者,神臟五∶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與志,以其皆神氣居之,故曰神臟五也。形臟四∶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以其如器外張,虛而不屈伸,以藏于物,故曰形臟四。合之則為九臟矣;蛞蓺鉀_為腑,古人議論最活。他如《內(nèi)經(jīng)》又言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者,名曰奇恒之府。胃、大小腸、三焦、膀胱五者,名曰傳化之府,此皆不能久留輸瀉者。魄 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又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 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zhuǎn)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是臟腑之散殊如此,然豈無其要乎!經(jīng)曰∶凡十一臟 皆取決于膽。蓋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居中,火獨游行其間,以主榮衛(wèi)而不息,火衰則為寒濕,火盛則為燥熱,故曰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噫!胃膽隨人神所在,象膽隨斗柄所指,物亦且然,而況于人乎!人之所以靈于物者,心乎神乎!至尊至貴,至清至凈,其十二官之主乎!故曰∶心靜則萬病息,心動則萬病生。
心,君臟也,神明居焉。
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生之本也,萬物由之盛長,不著色象,謂有何有?謂無復存,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然形神亦 恒相同。赤色。小理者,心小,心小則安,邪弗能傷,易傷以憂;粗理者,心大,心大則憂不能傷,易傷于邪。
無KT 者,心高,心高則滿于肺中, 而善忘,難開以言。 KT 小短舉者,心下,心下則臟外易傷于寒,易恐以言; KT 長者,心堅,心堅則臟安守固; KT 弱小以薄者,心脆,心脆則善病消痹熱中; KT 直 下不舉者,心端正,心端正則和邪難傷; KT 倚一方者,心偏傾,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凡心之病,皆因憂愁思慮、而后邪得以入之。此圣人所以無心病也。
七竅三毛,星應(yīng)熒惑臺斗∶ 熒惑,南岳火星。七孔以應(yīng)北斗七星,三毛以應(yīng)三臺,故此心至誠,則帝宰無所不應(yīng)之,此上智聰明之人也。中智五竅三毛,下智三竅一毛,常人二竅無毛,愚人一竅,下愚一小竅,無竅則神無出入之門。心應(yīng)南 方熒惑星,肝應(yīng)東方歲星,脾應(yīng)中岳鎮(zhèn)星,肺應(yīng)西方太白星,腎應(yīng)北方辰星。
十有二兩,系通肺葉關(guān)元。
心重十二兩,不論大小皆然,以同身寸法秤量故也。五臟系通于心,心通五臟系,心之系與五臟之系相連,輸其血氣,滲灌骨髓,故五臟有病,先干于心。其系上系于肺,其別者自肺兩葉之中,向后通脊者腎,自腎而至于膀胱,與膀胱膜絡(luò)并行而之溲溺處,乃關(guān)元下極部分。
內(nèi)主血而外應(yīng)舌,盛則榮發(fā)華面;人身動則血行于諸經(jīng),靜則血藏于肝臟,故肝為血海,心乃內(nèi)營運之,是心主血也。舌者心之苗,故外應(yīng) 舌。舌和則知五味。發(fā)者血之苗,血盛則發(fā)潤,心榮色,其華在面。
所惡熱而所喜靜,衰則懶語錯言。
心本熱,虛則寒耳。心惡熱,肝惡風,脾惡濕,肺惡寒,腎惡燥。心靜則安,心動則躁,延年不老,心靜 而已。人年六十,則心氣衰而言多錯忘。
丙丁傷風,癲癇嗜臥脈痿;丙丁日傷于風者,為心風。其狀多汗惡風,唇焦赤,剝皮,甚則言不可快,嗜臥而為癲癇神亂,善怒嚇人。
心之風為行痹,五痹以夏 遇之,則為脈痹,膝腕樞紐如折,脛筋縱緩,不能任用于地。或疑下體肝腎所主,孰不知心火內(nèi)燔,陰上隔陽,下不守位,肝腎亦隨火炎而筋脈上逆也。又心痹則脈不通利,心下鼓滿,喜噫之以出其氣,上氣喘急,嗌干氣逆,則生恐懼;騿柋L不亦泥歟?曰∶此陰陽自然之妙也。春甲乙傷風為肝風,秋庚辛為肺風,冬壬癸 為腎風,四季戊己為脾胃風。推之南風舍于心,則為心風,東肝、西肺、北腎,皆此義也。
庚辛滯氣,伏梁縈痛生煩。
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秋旺,旺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 得之。其積形有似手臂,而在臍畔縈系,伏而不動,如屋之棟梁然。久不愈,令人心煩而悶,或夜眠不安。
熱則火炎,喜笑而口糜,目黃咽瘡,甚則狂渴無汗流衄;笑者,火之象也。心實則笑,心虛則悲?诿诱,口瘡糜爛也。目黃者,濕熱熏蒸也。咽瘡者,手少陰之正,別入于淵腋兩筋之間,屬于心,上走咽嚨,出于面,合目內(nèi),此為四合也。譫語發(fā)狂,熱則神昏而亂,渴者火盛,則腎液干而咽路焦。汗為心液,熱則無汗,得汗則腎水準而皮潤,火不受克矣。血乃心主,熱逼上行,虛則為衄、為唾,凡熱者頤必先赤,當預防之。
虛則神昏,夢飛而健忘,驚悸不樂,其則胸腹腰脅痛牽。
心實則夢可憂、可驚、可怪之事,虛則魂夢飛揚。氣逆于心,則夢丘山煙火,健忘失記,驚悸不安,心內(nèi)懊 不樂,皆心血少也。胸脅腰脅相引痛者,手心主厥陰之脈,從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歷絡(luò)三焦;其支別者,循胸出脅,心系下鬲絡(luò)小腸,故病如是也。
血滯經(jīng)閉可治,女子不月,多因勞極驚悸,暴憂思慮,以致心氣不足,而后血滯不行,不治其血,而通其心可也。
冷痰真痛難援。
冷證即真心痛。手足俱冷,痰壅,乃水克火,必死。以上風、氣、血、熱、冷、虛,纂華氏、丹溪之法。有 非本臟病而兼見者,何故?蓋五臟病邪自相互入,即如心風證∶為癇者,肝風入心也;為頭重嘔吐者,脾風入 心也;為咳嗽唾衄血者,肺風入心也;為眼旋生花者,腎風入心也。心氣證∶為脅痛伏梁者,肝氣入心也;為背膊妨悶者,脾氣入心也,為胸背痛短氣夜臥不安者,脾氣入心也;為 癖面黃者,腎氣入心也。心熱證∶為少唾者,肝熱入心也;為目黃惡心者,脾熱入心也;為咳逆喘氣生瘡者,肺熱入心也;為癲狂骨煩者,腎 熱入心也。心冷證∶為吐酸手足冷心痛者,肝腎冷入心,不治;為痰冷吐瀉者,脾冷入心也;為悲思不樂者,肺冷入心也。心虛證∶為驚悸不欲聞人語者,肝虛入心也;為食了旋饑,心中往往多熱臥者,脾虛入心也;為悲思鼻塞驚怖者,肺虛入心也;為四肢無力多汗者,腎虛入心也。舉此心臟為例,余以類推。
涼以犀角生地牛黃,溫則(當)歸芍(藥)吳萸(肉)桂蒼(術(shù))白術(shù);瀉以黃連苦參秦艽,補則(遠) 志菖(蒲)菟(絲子)天(門冬)麥門冬。
《編注藥性》補用酸棗仁、天竺黃、金銀屑、麥門冬、遠志、山藥、紅花、川芎、羚羊角、當歸,瀉用枳實、葶藶、苦參、貝母、半夏、杏仁、郁金、玄胡索、前胡、黃連、木香,溫用石菖蒲、藿香、蘇子,涼以竹 葉、丹砂、礬石、玄明粉、牛黃、珍珠、麥門冬、郁金、黃連、知母、貝母、連翹、蘆根、柴胡!秲(nèi)照》又分 風、氣、熱、冷、虛用藥。大概風宜涼藥為主,兼以溫瀉;氣宜溫瀉并用;熱則純用瀉藥;冷則純用熱藥;虛 則純用補藥。各臟皆然。
吁!黍羊韭李,每食宜設(shè);其谷黍,其畜羊,心病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早夜歡樂,夏氣常存。
夏三月,天地氣交,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長養(yǎng)之道也 小腸 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傳化∶下達膀(胱)廣(腸大腸),泌別其清濁宣通。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穢自胃之下口,并入于小腸上口,自小腸下口,泌 別清濁,水入膀胱上口,滓穢入大腸上口。
居臍上而長三丈二尺,脈紆則結(jié);曲(左回迭積十六曲)十六而大二寸有四,形小難容。
胃之下口,乃小腸之上口,臍上一寸水分穴,則小腸下口,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但 腸有濃薄大小之分,從脈知之,諸陽經(jīng)脈皆紆曲,小腸氣結(jié)。皮濃者,脈濃;脈濃者,小腸濃。皮薄者,脈;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波小者,小腸小而短;小短者,則所容差小。
機發(fā)心極,小腸與心相應(yīng),所以臍輪能知冷暖。常人二便由心所主,病則不能從令。
候在人中。
人配天地為三才。以面部言之∶鼻之下、口之上為中以配人,得陰陽交泰,其位居中,故曰人中。虛者唇青下白。
臍 痛而成痢成疝者,屬氣;臍下 痛,赤白痢,小腸疝氣,連腰脊、控睪丸而疼,皆心氣入小腸也。
腸激鳴而為淋為秘者,屬風。
腸鳴作聲,或時激痛,小便五種淋瀝,或秘澀,以致肚腹脹急,皆心風入小腸也。
熱入口渴生瘡,火逆嘔脹有異;心熱入小腸者,血熱煩悶作渴,或虛火反逆入胃而為嘔噦,小便不通。中滿腹硬脹急不作渴者,未可 以淡滲也,古方滋腎丸最宜。
虛陷遺精懊,隱曲帶濁相同。
心虛入小腸者,神魂恍惚、狂亂,夢中遺精,男子赤白濁,婦人赤白帶,或陰中瘡瘍,隱曲不利,皆宜清上固下,未可以大寒大熱峻攻也。
冷凝水谷不化,寒入下焦腸痛。
血滯肩頷腫紅。
氣熱反上,則為頭疼、咽痛、頷腫不可顧,肩如拔, 似折。血熱反上,則為耳聾、目黃、腮頰腫痛。
補以牡蠣石斛,溫則巴戟小茴(角茴)烏藥;涼以茅根通草(天花粉、黃芩,)瀉則(海)金砂荔核白 蔥(續(xù)隨子、紫蘇。)降火邪二便自順,灸水分一陽遂充。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勇而能斷,故曰將軍。潛發(fā)未明,故謀慮出焉。
罷極之本,魂所居也。
人身運動,皆筋力所為,肝養(yǎng)筋,故曰罷極之本。肝藏魂,魂者,神明之輔弼,故又曰肝為宰相。
兩分七葉,色象春木繁榮;肝有二布葉,一小葉,左三右四,共七葉,分兩行,如木甲析之多葉也。叔和云∶實夢山林樹,虛看細 草芒。
四斤四兩,沉重庚金吸射。
肝重四斤四兩!峨y》曰∶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肝非純木,乙與庚合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非純金,辛與丙合而就火,其意樂火,故令肺 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復沉,肝熟而復浮者,何也?故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
連膈膜而形有軟堅,肝之系者,自膈下著右脅肋上,貫膈入肺中,與膈膜相連也。筋脈皆肝所主。如青色。小理者,肝小,肝小則臟安無脅下之。淮掷碚,肝大,肝大則逼胃迫咽,苦膈中且脅下痛。廣胸反 者,肝高,肝高則上支 賁切脅,俯為息賁;合脅兔 者,肝下,肝下則逼胃脅下空,易受邪;胸脅好者,肝堅,肝堅則臟安難傷;脅骨 弱者,肝脆,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脅骨偏舉者,肝偏傾,肝偏 傾則脅下痛也。
名血海而歸于暮夜。
肝藏血,故名血海,血海有余,則常想其身大;不足,則常想其身狹小。晝則營運,眼受血能視,足受血能步,掌受血能握,指受血能攝,夜臥則血歸于肝。如有謀慮不決,肝虛為他臟移熱,則妄行于口鼻,或為便溺,乃肝不藏血也。又思色不遂,意yin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fā)為筋痿,及為白yin。故經(jīng)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內(nèi)也。又轉(zhuǎn)筋,亦肝所主也。
風動筋脈蜷縮, 滿不便癰疽;肝之合,筋也,凡外瘡發(fā)于筋脈者,皆肝所主也。經(jīng)曰∶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
氣逆頭頂眩痛,積肥杯覆脅罅。
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氣逆于上,則頭痛眩暈;積于脅,則為肥氣,突出如肉肥盛之狀也!峨y》曰∶ 肝之積名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咳逆 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
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旺,旺者不肯受邪。肝復欲還于肺,肺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小兒多有此病。
熱爭目赤驚狂,脅痛肢躁為疝 。
經(jīng)絡(luò)雖已受熱,本臟猶未受邪,曰爭。肝血熱則目赤腫,虛則眼前生花。肝性靜,熱則狂言多驚駭,四肢躁 擾,臥不得安。肝熱郁則脅痛。小腹牽莖囊痛者,名 疝。肝經(jīng)濕熱,為疝之本也。
虛則關(guān)節(jié)不利,腰連腳弱多懼怕。
血虛則周身關(guān)節(jié)不利,甚則筋骨蜷痿。血枯則腰疼腳弱,挾濕熱者,膝脛痿痹。血不足則多懼,有余則多 怒。
血枯食至聞腥,有病胸脅支滿者,妨于食,食至則先聞腥臊臭氣,唾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后泄血,病 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痰冷遺溺吐瀉。
冷則痰起,胸滿吐清水,惡食鮮菜,甚則遺溺不禁,或為洞瀉。凡冷癥皆難治。
補以木瓜阿膠,川芎、黃耆、人參、沙參、薏苡仁、五加皮、酸棗仁、芡實、胡黃連、草龍膽。
瀉必青皮芍藥柴胡;前胡、青黛、橘葉、犀角、葳蕤、款冬花、吳萸、秦皮。
溫必木香肉桂半夏。
縱怒過勞病之源,被發(fā)飧麻勿任霸。
春三月,宜夜臥早起,被發(fā)緩形,生而勿殺,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yīng),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麻者,東方所用之糧也,肝病宜食麻與粳米、牛肉、棗、葵,味皆甘也。不拘何月得病,宜體春氣以養(yǎng)之。
異哉膽也!無出入竅,而附于肝之葉間;水色金精,名清凈腑,而避乎胃之私污。
膽者,金之精,水之色,其色玄,其形如懸瓠,其神為龜蛇,無出入竅,附肝之短葉間,不同六腑傳化,而為清凈之腑。
藏精汁(三合)而驗五爪青紅,肝雖應(yīng)爪而膽合于肝。故爪濃色黃者,膽濃;爪薄色紅者,膽。蛔陨嗾,膽急;爪濡色赤者,膽 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jié)。
行榮衛(wèi)而重三兩零數(shù)。
榮衛(wèi)雖主于肺,而其流行則又主于膽也,故膽氣始于子云。膽重三兩三銖,三銖是今之一錢二分半也。
氣痛心脅膊項不便,或發(fā)燥體枯面塵;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于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陽于外,故氣病如 是。不便者,肝循陰器,上貫膈絡(luò),故爾脹滿不得小便也。發(fā)燥者,膽有怒火也。膽合膀胱,上榮毛發(fā),風 氣盛則焦燥。汗竭則枯,身體面色蒙塵者,氣滯則榮衛(wèi)道澀也。
風攻頭眉耳目多傾,或癲癇吐沫口苦。
少陽脈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項,風邪上攻,則頭痛眉傾,耳暴聾,目銳 腫赤。風甚則瘈瘲 癲癇,輕則常吐黃水,口為之苦。
熱壅鼻淵,咽腫食亦,痿 難行∶ 膽候咽門,故熱壅則生瘡腫痛。食亦者,胃移熱于膽,食入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亦者,易也。痿 坐不能起者,熱則筋縮,足少陽之別曰光明,去踝上五寸,故主之。
虛怯昏淚,不眠善恐,如人將捕。
人數(shù)謀慮不決,故膽氣虛而溢為淚。淚者,類也。膽受水氣,與坎同位,眼亦水也。人心悲則淚出者,水得火而煎,陰必從陽,故悲則淚出。老人膽汁慳,哭則無淚,笑則有淚.火盛水虧也,故膽熱者亦流淚。熱 則多眠,虛則不眠,獨臥神無所附,尤生驚畏,善太息,恐如人將捕,或夢細草。
冷不食菜(或吐酸水),痛悶左邊五肋之中∶血瘀生癭,馬刀兩腋缺盆(皆膽)之路。補以胡黃(連草 龍膽(木通,)瀉必青皮柴胡(黃連);溫以橘(皮)皮半(夏)生姜(川芎),涼必黃連竹茹(柴胡)。
公直果斷自降衷,膽生于金,金主武,故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稟剛正果斷,直而無疑無私者,膽氣正也。
壯膽安神資藥餌。
所稟怯者,參棗丸,朱雀丸亦可資助,以全膽氣。
脾鎮(zhèn)黃庭,磨水谷以養(yǎng)四臟;黃,脾色;庭,中也。脾居中脘一寸二分,上去心三寸六分,下去腎三寸六分,中間一寸二分,名曰黃庭。在天為太陽,在地為太陰,在人為中黃祖氣。脾氣壯,則能磨消水谷,以榮養(yǎng)四臟。
職兼諫議,卻生硬以輔心君。
脾本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飲食人之大欲,凡生冷堅硬之物,心所欲食,而脾不能化則不敢食,故又名諫議大夫。誤食者,留而傷質(zhì),甚于傷氣也。
中理五氣,運布于體面;脾居于中,和合四象,中理五氣,運布水谷精微,以潤肌體而面肉滑澤。脾壯則臀肉肥滿,脾絕則臀之大 肉去矣。
上應(yīng)兩眉,榮通乎口唇。
脾神上通兩眉間,明堂穴內(nèi)一寸。脾裹血,主藏榮,上通于口而知五味,其華在唇。黃色。小理者,脾 小,脾小則臟安難傷于邪;粗理者,脾大,脾大則苦湊 而痛不能疾行。揭唇者,脾高,脾高則 引季脅而痛;唇下縱者,脾下,脾下則下加于大腸臟苦受邪。唇堅者,脾堅,脾堅則臟安難傷;唇大而不堅者,脾脆,脾 脆則善病消癉易傷。唇上下好者,脾端正,脾端正則和利難傷;唇偏舉者,脾偏傾,脾偏傾則善脹善滿也。
扁似馬蹄,廣三寸而長有五寸。
形扁似馬蹄,又如刀鐮。
膜連胃腑,重二斤(三兩)而散膏半斤。
脾之有大絡(luò),其系自膈下正中,微著左脅于胃之上。與胃包絡(luò)相附。其胃之包在脾之上,與胃相并,結(jié)絡(luò)周回,漫脂遍布。上下有二系,上者貫膈入肺中,與肺系相并,而在肺系之后,其上即咽門也。咽下胃脘也,胃脘下,即胃之上口也,其處謂之賁門者也。水谷自此而入胃,以胃出谷氣,傳之于肺,肺在膈上,因曰賁門。
其門膈膜相貼之間,亦漫脂相包也。若胃中水谷腐熟,則自幽門而傳入于小腸,故言太倉之下口為幽門。散膏主裹血,各臟血脈,皆其所主也。
氣痛膨脹水腫,久則右臍有痞;氣滯則心腹 痛,膨脹水腫。痞者,痞塞不通。脾之積名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旺,旺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久則四肢不收,發(fā)為黃膽,或為消中,飲食不為肌膚。
風羈癱瘓肉蠕,輕則四體不勤。
輕則怠惰,重則癱瘓,皆脾精不行,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肉屬牌,脾受風濕,則衛(wèi) 氣不榮而肌肉蠕動,或痿痹不仁,謂之肉痿。經(jīng)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又曰∶脾熱者,色黃而蠕動也。
肥甘熱泛,口瘡舌強,中消發(fā)疸∶ 唇燥口瘡,舌根強痛,此肥甘之發(fā)也。食肥則腠理密而陽氣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內(nèi)熱。甘者,性氣和緩而發(fā)散逆,故甘令人中滿。然內(nèi)熱則陽氣炎上,炎上則欲飲而嗌干;中滿則陽氣有余,有余則脾氣上溢,故其氣上溢轉(zhuǎn)為消渴。蓋脾熱則胃液滲泄,故干而渴。疸者,濕熱甚也。
酒色虛羸,節(jié)緩腸癖,吐瀉轉(zhuǎn)筋。
凡脾虛則夢飲食,虛則夢取,實則夢與,得其時,則夢筑垣蓋屋。酒入于胃,則絡(luò)脈滿而經(jīng)脈虛,經(jīng)脈陰氣虛,則陽氣入而胃不和。前陰乃太陰陽明之所合,胃既不和,則精氣竭而四肢不榮矣。醉飽入房,則氣聚脾中不得散,酒氣與谷氣相搏,熱盛于中,故遍于身,內(nèi)熱而溺赤也。羸瘦者,能食不生肌膚,乃大腸移熱于胃,亦名食易。節(jié)緩者,脾之大絡(luò)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體盡痛,虛則百節(jié)盡皆縱緩。此脈若 羅絡(luò)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luò)脈也。凡此十五絡(luò)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入經(jīng)不同,絡(luò)脈異所別也。腸癖者,腎虛精氣內(nèi)消,下焦無主以守持,乃移熱于脾,脾虛不能制水而受病,久為虛損,腸 癖除而氣不禁止者死。吐瀉轉(zhuǎn)筋者,飲食傷風,木乘土也。
血瘕 而臥立皆倦,血瘀則為瘕,令人強立,嗜臥或不臥。
手足冷而痰飲宜分。
凡脾胃病手足冷而不渴者,乃冷痰壅滯,宜溫散分消。
補以參 苓術(shù),茯苓、白術(shù)、甘草、蒼術(shù)、陳皮、半夏、蓮肉、芡實、山楂、扁豆、麥芽、滑石、山藥、白芍、干姜、大 腹皮、升麻、柴胡、枳殼、人參、黃耆。
瀉必巴棱枳殼;巴豆、三棱、枳殼、赤芍藥、葶藶、桑白皮、青皮、鱉甲。
涼以梔連滑石,山梔、黃連、羚羊角、甘草、白芍、連翹、升麻、澤瀉、葳蕤、仙靈脾。
干姜、生姜、木香、肉桂,肉豆蔻、川芎、益智仁、吳萸、丁香、藿香、胡椒、附子、良姜、紅豆蔻。
豆栗藿豕宜于病,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脾病宜食。
飲食歌樂養(yǎng)其真。
凡脾病皆因飲食勞倦致虛,而后邪得以入之。然飲食一日不可無者,但宜調(diào)節(jié),或歌樂鼓動脾氣,以養(yǎng)真元。
胃號太倉,俗呼為肚。
無所不容,若倉庫然。
上透咽門食管,而受其所吞;曲接小腸,而傳其所腐。容三斗五斗,而留亦如之;橫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盡矣。故平人不飲食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盡也。
長二尺六寸,而大一尺五。
寸徑五寸,重二斤十四兩。
形驗于,而濃薄不同;者,肉之標,即肚皮也。脾應(yīng)肉,肉 堅大者,胃濃;肉 么者,胃薄;肉 小而么者,胃不堅;肉 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也;肉 不堅者,胃緩;肉 無小里累者,胃急; 肉多少里 累者,胃結(jié),胃結(jié)者,上管約不利也。
氣通于口,而脈息是主。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臟氣,氣口亦太陰。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氣口在手魚 際之后,所候動脈者,是手太陰脈氣所行,故言氣口亦太陰也。
清升濁降,六腑大源;食化飲消,五臟安堵。
胃中清氣升則濁氣降,飲食消化則百病不生,五臟調(diào)和,安然如堵,是胃主陽氣發(fā)生,而為六腑之源也。
噫!至濁之中,而有至清者存焉。
風中口 喉痹,頸汗膈塞腹大,或時目黃目泣;胃脈起于鼻,交額中,循鼻外,入齒縫,還出俠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循頤后下廉,至人迎,循咽,入缺盆,下乳膈,循腹里,至氣沖而合,故病如是!秲(nèi)經(jīng)》曰∶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飲食不下,膈塞不通,腹 善滿,失食則 脹,食寒則泄,形瘦而腹大是也。目黃者,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熱中而上蒸于目變黃色。
目泣者,人瘦,腠理開,風得外泄,則寒中而目淚自出。
氣逆喘急不臥,食脹妨悶嘔噦,或時痛心痛乳。
上喘者,陰氣下而復上,上則邪客臟腑為水而喘。又曰∶陽明盛則喘而惋,惋則惡人,不臥而息有音者,陽明氣不得從其道,故胃不和而臥不安,且息有音也。脹滿妨悶者,腹屬脾絡(luò)胃,故病則妨悶,吃食則脹滿。
如十一月屬子,萬物氣皆藏于中也,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者,陰氣衰而陽氣將出也。嘔者,陽明病氣,至則善嘔,嘔已乃衰,挾寒則嘔腥水,挾風則嘔甜水,挾濕則嘔酸水也。噦者,其人舊有寒氣,因谷氣入胃,上注于肺,寒氣與新谷氣相攻相并,復出于胃而為干噦也。心痛者,氣郁胃脘當心而痛也。乳痛者,陽明主乳房也。
熱惡炎氣(人聲亦惡),腋腫口渴流涎,甚則登高發(fā)狂;發(fā)狂逾墻上屋者,陽盛則能升高也。經(jīng)曰∶陽明之厥,則巔疾欲走呼,腹?jié)M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言妄見。
虛惡木音,呵噫腹響脛枯,甚則身 腰俯。
胃,土也,虛則聞木音惕然而驚,聞鐘鼓則不動,土惡木喜金也。噫者,陰氣上走入陽明,陽明絡(luò)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所以時時心悶,欲食不喜,食來欠多也。腹響者,腹中谷谷,便溺難,多寒氣也。胃陽虛,則陰氣上與陽拒,故脛寒或腫或枯,而股不能收也。虛寒者,面目俱浮,骨節(jié)皆痛,虛甚則筋脈解墮,氣不復用,故為身 也。腰俯者,陽明腰痛不可以顧,顧而有見者善悲。
冷則振寒鼓頷,翻胃吐清;陽虛則寒栗鼓頷,又陰氣虛而陽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翻胃吐清水不止者,冷敗證也。
血瘀鼻衄腸風,酒 食蠱。
血熱或衄或吐。胃風在下,則為腸風下血,在上則為面腫。酒 、食瘕、蠱注,皆胃氣不行,而瘀血與痰相結(jié)而成也。
巴豆大黃立瀉,石膏連翹頗涼,瀉用巴豆、大黃、枳殼、芒硝、硝石。涼用石膏、連翹、玉屑、元明粉、滑石、寒水石、白術(shù)、石斛、茅根、黃連、黃芩、干葛、天花粉、升麻、紫參、山梔、松脂、竹茹、韭汁。
丁香豆蔻從溫,白術(shù)山藥最補。
溫用丁香、肉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良姜、香附、生姜、木香、川芎、藿香、濃樸、益智仁、吳萸、辛荑、胡椒、香薷。補用白術(shù)、山藥、蓮肉、芡實、山楂、陳皮、扁豆、麥芽、神曲、滑石、黃耆、半夏、百合、蒼術(shù)。
水榮谷衛(wèi),脾胃相通;胃為水谷之海,脾為消化之器,水入于 經(jīng),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yǎng),衛(wèi)不可不溫。血溫衛(wèi)和,榮衛(wèi)通行,天命常有。
春實秋虛,陰陽逆忤。
脾為陰,胃為陽,陽脈上行,陰脈下行,陽脈從外,陰脈從內(nèi)。春夏陽明為實為從,太陰為虛為逆;秋 冬太陰為實為從,陽明為虛為逆,此脾胃病,常相更迭而不定也。
肺系喉管,而為氣之宗;肺系有二;一系上通喉嚨,其中與心系相通。肺之系者,自膈正中微近左脅,居胃之上,并胃胞絡(luò)及胃脘相連,貫膈與心肺相通,膈膜相綴也。一系自心入于肺兩大葉之間,曲折向后,并脊膂細絡(luò)相連,貫通脊髓,而與腎系相通。腎納氣,肺主氣,肺主行榮衛(wèi),為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為氣之本也。相傅,如今之尚書。
形似人肩,而為臟之蓋。
形似人肩,又如磬懸于五臟之上,而為臟之華蓋。
三斤三兩,空空相通,六葉兩耳,脈脈朝會。
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共八葉,下無竅,葉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諸臟清濁之氣。脈氣流經(jīng),經(jīng)氣歸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quán)衡,權(quán)衡以平,氣口 成寸,以決死生。
義配于心,肺在德為義,心為禮,肝為仁,脾為信,腎為智,然皆統(tǒng)于心也。
卦象乎兌。
肺在卦象兌。又曰肺氣通而象干,心象離,肝象震,脾象坤,腎象坎,膽象巽,胃象艮。以外象言之,則干為左腳,坎為外腎,艮為右腳,震為右身,巽為右手,離為頭頂,坤為左手,兌為左身。然人稟兩儀而生,配合八卦,大概如此。其實一氣流行,每子時自左腳心涌泉穴起,陽循左足腹脅手,而上至頭頂囟門午位而止。
午時自頂門循右手脅腹足,而下至右腳心而止。是坎離為陰陽消息,故后天圖獨言之。
谷稻畜馬,魄藏于中;稻色白,為肺之谷。馬善斗象金,為肺之畜。并精出入謂之魄,乃精氣之匡佐也。肺藏魄,肝藏魂,魂乃陽之精,魄乃陰之精。陽動而陰靜,魂游而魄守,陰陽相濟,魂魄相守;瓴挥味遣皇,陰陽俱喪。魄不收而魂枯,陽亦消亡,陰陽宜常相濟。故叔和云∶魂將魄共連。凡人之夢寐,皆魂魄合而成者也。肺熱則夢 美女相依,或兵戈相競;虛則夢涉水田。
合皮榮毛,鼻應(yīng)于外。
肺主皮毛,上榮于眉,開竅于鼻。白色。小理者肺小,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咳;粗理者肺大,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肺高則上氣肩息咳;合腋張脅者肺下,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肋下痛。好肩背濃者肺堅,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肩背薄者肺脆,肺脆則苦病消癉易傷。背膺濃者肺端正,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肋偏疏者肺偏傾,肺偏傾則胸偏痛也。
氣逆胸痞背疼,喘哮息賁。
肺氣太過,則令人喘咳逆氣,背痛慍慍然,或胸膈 悶之氣牽引背疼。又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乃肺之絡(luò)脈,逆而不得隨經(jīng)上下故也。息賁者,肺之積名。言其或息而或賁起也,在右肋下,大如覆杯,以春甲乙 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旺,旺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
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fā)肺癰。
風浮涕塞聲重,癮疹瘡疥。
涕乃肺液,傷風則涕流,鼻塞聲重,其聲哭,其志憂,故哭則淚出。又云肺熱涕出,凡黃涕如膿,大如彈丸從鼻中出,不出則傷肺。肺主皮毛,風盛則生癮疹、瘡疥。
熱著咽膈尻陰,股膝皆痛,鼻 鼻痔或成成淵∶ 肺通喉舌,候在胸中,故熱壅則喉舌腫痛,胸膈滿悶。尻陰股膝痛為痿 者,肺熱葉焦也。鼻端紫紅粉刺,謂之鼻 。內(nèi)生 肉,謂之鼻痔,流涕不止,謂之鼻淵。皆上熱下虛也。
虛極呼吸息微,欠伸溺頻,肺痿肺癰或成瘵。
肺主氣,虛則呼吸少氣不足以息,小便頻數(shù)或遺。虛甚為相火所乘,則咳而見血,或為癆瘵、肺癰、肺痿。
冷時身顫嘔涎。
用力顫掉,聲嘶氣虛,衛(wèi)冷甚也。肺脈起于中焦,下絡(luò)大腸,循胃口上膈屬肺,故虛寒則善嘔沫也。
血燥掌熱干咳。
手太陰之別名列缺,起于腕上,并太陰之經(jīng)直入掌中,故肺經(jīng)血燥,掌心亦熱。干咳者,肺中無津液也。
補以參 阿膠五味子。
山藥、紫菀、酸棗仁、麥門冬、車前子、百部、白膠、栝蔞仁、白茯苓。
溫必陳皮半夏干姜。
款冬花、生姜、白豆蔻、肉桂、木香、杏仁、蘇子。
涼以知母栝蔞桔梗。
沙參、天門冬、玄參、貝母、馬兜鈴、香薷、枯芩、冬瓜子、蘿卜子、犀角、百部、山梔、枇杷葉、人溺、石膏、青黛。
輕聲美食自清虛。
凡肺病皆因呼叫過度,或煎爆酒面姜椒太過,以致虛實見焉。病者宜輕聲緩語以養(yǎng)其氣,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以潤其燥。
夙興夜寐防災(zāi)害。
秋三月,天地容平,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收斂神氣,養(yǎng)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大腸又名回腸,長二丈一(尺)而大四寸,受水谷一斗七升半;回腸者,當臍右回迭積十六曲,徑一寸半,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魄門上應(yīng)闌門,長二尺八(寸)而大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
魄門者,肺藏魄也。又曰廣腸,言廣闊于大小腸也。又曰肛門,言其處似車缸形也。《內(nèi)經(jīng)》以此為一臟,故俗名墜臟。熱則重墜或突出,虛則脫下不收。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專主出而不納。凡腸胃合受水谷八 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闌門者,大小腸各受物傳化而相會于此,滓入廣腸,水入膀胱,關(guān)闌分隔,故曰闌門。
肛之重也,僅十二兩;腸之重也,再加二斤。
肛門重十二兩,大腸重二斤十二兩。
總通于肺,而心腎膀胱連絡(luò)系膈;肛門亦大腸之下截也,總與肺為表里。大小腸之系自膈下與脊膂連心腎膀胱相系,脂膜筋絡(luò),散布包裹,然各分紋理,羅絡(luò)大小腸與膀胱。其細脈之中,乃氣血津液流走之道。
外應(yīng)在皮,而氣血津液潤燥不均。
肺應(yīng)皮,腹皮濃者,大腸濃;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里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jié)。氣血津液調(diào)和則大便亦調(diào),燥熱則便堅而澀,寒濕則便潤而利。
風搏耳鳴齒痛便血,或時欲食不食嘔吐清水;便血有遠近者,腸系心腎膀胱故也。食則嘔吐者,肺風傳入大腸,令腸中宛轉(zhuǎn)搏上不欲食,食即嘔吐清冷水也。
血壅鼻衄目黃喉痹,或時大指次指肩痛頻。
手陽明脈起大指次指之端,循臂,外上肩之前廉,下齒還退場門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俠鼻孔交目側(cè),故病如是。
氣秘腹?jié)M切痛,外注皮膚堅硬;氣滯腸中切痛或鳴,腹?jié)M大便秘澀。重感于寒,當臍而痛,即泄。不能久立。若氣注于外,挾痰則皮膚堅而不痛。
熱秘臍滿口瘡,內(nèi)結(jié)痔癰痢 。
俠臍滿痛,大便不通,或喘不能立,或口生瘡,皆熱癥也。濕熱內(nèi)結(jié),則為痔漏腸癰,痢下赤白。 者,赤色也。
虛則腸鳴身易瘦,冷則滑脫耳難聞。
腸氣虛則鳴,身枯瘦如雞皮有鱗。虛冷則滑泄、脫肛、耳聾。經(jīng)曰∶邪克陽明之絡(luò),令人耳聾,時不聞音。
補以粟殼五倍棕櫚,牡蠣、木香、肉豆蔻、蓮肉、蓁子、訶子、龍骨。
瀉必硝黃續(xù)隨桃仁;芒硝、大黃、續(xù)隨子、枳殼、麻仁、石斛、檳榔、旋復花、榧實、巴豆、蔥白、牽牛。
溫以吳萸人參姜桂,干姜、肉桂、半夏、桃花石、木香、石蜜。
涼必芩連槐花茅根。
黃芩、黃連、天花粉、玄參、砂糖。
吁!水谷變化自然妙,經(jīng)曰∶大腸為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峨y經(jīng)》曰∶唇為飛門(言唇開則食入如飛也),齒為戶門(飲食由此而入也),咽為吸門(言咽入不得復出也),胃為賁門(言咽下賁向于胃也),太倉下口為幽門(在臍下 三寸。居于幽暗,故名也),并闌門、魄門,合之為七沖門,皆水谷變化出入相沖之要路也。但水谷清芳甘美,運布則為精微,腐熟則為滓穢,乃陰陽自然之妙用也。
食息調(diào)燮由于人。
腎有兩枚,左屬水而右屬火;重各九兩,右主女而左主男。
左右兩枚,共一斤二兩,男以左腎為主,女以右腎為主。
連脅系心貼脊膂兮,裹以脂膜,里白外紫如江豆兮,相合若環(huán)。
腎連脅下對臍,形如江豆,相并如環(huán),曲貼脊膂膜中,里白外紫。兩腎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則與心系通而為一,所謂坎北離南,水火相感者也。左右氣常相通,靜養(yǎng)極者,左右相合,則精不泄矣。
以左言其概,位北水惟慳;此條專言左腎天一生水,專一以慳為事,所以五臟俱有補瀉,惟腎有補無瀉。
納氣收血化精,而為封藏之本;左腎主納氣收血化精,司冬之令,專主收藏,故曰封藏之本。
壯志造無成有,別號作強之官。
腎藏志,意之所存者謂之志。精完則志壯,志壯則精益完,故曰精志自相隨。造無為有,男女交媾,造化形容。經(jīng)曰∶作強之官,伎巧出焉。言精志完而強于作用也。又,男曰作強,女曰伎巧。
候在腰而充骨填髓,腎之候在腰,其充在骨,諸髓皆屬于腦,而腎實主之。叔和云∶實夢腰難解,虛行溺水湄。
竅于耳而榮發(fā)駐顏。
黑色。小理者腎小,腎小則臟安難傷;粗理者腎大,腎大則善病腰痛不可俯仰,易傷以邪。高耳者腎高,腎高則苦背膂不可俯仰;耳后陷者腎下,腎下則腰尻痛,或為狐疝。耳堅者腎堅,腎堅則不病腰背痛;耳薄不堅者腎脆,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耳偏高者腎偏傾,腎偏傾則苦 腰尻痛也。須發(fā)顏面皆腎脈所絡(luò),陽精盛注于外,則須發(fā)榮盛,面體光潤。
風旋目KT 無見,或面浮咳水而隱曲不利。
腎風多汗惡風面浮,目視KT KT 無所見,若伏有水氣,則目下亦腫,名曰風水。不能偃 臥,偃則咳出清水,男子身重難行,溺黃,女人月事不行,俱謂之隱曲不利。風盛者,膝脛攣急,不能久立。
氣動饑不欲食,或喘急奔豚而脅脊痛酸。
饑不欲食,喘嗽喉中鳴者,腎氣病也。奔豚者,腎之積。發(fā)于小腹,上至心下,如豚之奔然,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旺,旺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jié)為積。久而不已,令人喘逆少氣,竟至于骨髓痿弱矣。脅脊痛者,腎病小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二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熱則口燥舌干咽痛,甚則小腹脹而背亦強;少陰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邪克于少陰之絡(luò),令人咽嗌腫痛,不可納食。腎病則大小腹脹痛,背痛引心,厥心痛;引腰者,屬腎;引脅者,屬膀胱。
虛則心懸骨痿齒搖,甚則夢泄精而囊亦寒。
腎氣虛,心懸如饑善恐,惕惕如人將捕,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fā)為骨痿。經(jīng)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fā)為骨痿。言虛中有熱也。齒者骨之屬,腎虛則搖動不固。夢泄者,腎氣虛而下 脫,或挾火邪也。囊寒者,腎氣衰也。人年六十,氣衰發(fā)墮齒落,經(jīng)脈空虛,七十形體皆極,九十如樹之有根耳。
血癥口唾腸癖足心熱,并濕必發(fā)黃膽;經(jīng)曰∶咳則有血,陽脈傷也。陽氣未盛于上而脈滿,滿則刻期,故血見于鼻與口也。又少陰不足脈澀,病積溲血。足心熱者,心風入腎也。黃膽者,腎虛為濕熱乘之,必口淡腳軟,是為虛疸。
冷癥胸痹莖縮股內(nèi)痛,并郁必然黑顏。
骨痹者,腎脂髓枯而不滿,故寒冷。甚則至骨,痹痛蜷攣,其人身寒,湯火不能熱,濃衣不能溫。然不能振栗者,肝為一陽,心為二陽,腎孤臟,一水不勝二火,故不能振栗也。莖縮者,腎竅二陰,冷則痿弱不舉,甚則縮入,俗云脫陽癥也。股內(nèi)后廉痛者,少陰脈起于足小指,走足心,循內(nèi)踝后入筋中,上內(nèi)廉股內(nèi)后廉貫 脊故也。黑顏者,冷郁久則精枯不能上注,故面黑顏衰,肌枯肉瘦。
補以熟地枸杞鹿茸,鐘乳粉、龜板、龍骨、虎骨、五味子、鎖陽、山茱萸、杜仲、山藥、知母、蓮肉、芡實、覆盆子、桑螵蛸、牡蠣、小草、牛膝、當歸、玄參、石楠、合歡、五加皮、楮實。
瀉必苦茗豬苓琥珀;澤瀉、茯苓。腎本無瀉,此言瀉者,伐其邪水邪火也。
溫以沉香菟絲附子,干姜、肉桂、巴戟、葫蘆巴、補骨脂、柏子仁、烏藥、石楠藤。
吁!早臥晚起陽氣復,冬三月,天地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此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四時有腎病者,亦宜體此以養(yǎng)微陽。凡腎病皆因快情縱欲,失志傷腎,過服丹藥。華佗云∶陽劑剛強,則天癸竭而榮衛(wèi) 涸。
靜坐獨眠藿豆飧。
靜坐則腎水自升,獨眠則房色自節(jié)。藿、葵、黑豆味咸,黃黍、雞、桃味辛,腎病宜食。
膀胱 上口闊二寸半,而盛溺九升九合;中廣九寸正,而重九兩二銖。無出竅也,資氣海以施化,府名津液;膀胱以虛受水,為津夜之夜。有上竅而無下竅,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瀉;氣海之氣不足,則秘隱不通。
透絕頂也,司升降之消息,官號州都。
經(jīng)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應(yīng)在毛發(fā),系通心肺;驗于皮骨,臟屬腎俞。
腎應(yīng)骨,密理濃皮者,三焦膀胱濃;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皇桦砝碚,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jié)也。
風搏頭疼眼旋目淚,惡心筋骨不利;氣滯項拔背強腰折,尻痛 脛尤拘。
膀胱脈起于目內(nèi),上額交巔,其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luò)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挾脊,揭腰中,入循膂,絡(luò)腎,屬膀胱。其支前者,從腰中下脊,貫臀,入 中。其支別者,從膊內(nèi)左右別下,貫脾,挾脊,內(nèi)過膊樞,循髀外后廉,下合 中,以下貫 、內(nèi)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側(cè)端,故病如是。
惡心者,膀胱移邪于小腸,故惡聞食臭。
熱結(jié)腹?jié)M而胞塞,甚則狂發(fā);熱結(jié)下焦,則小腹苦滿,難于俯仰,胞轉(zhuǎn)閉塞,不得小便,令人發(fā)狂。
冷即多唾而帶下,甚則瀝余。
冷則濕痰上溢則為多唾,濕痰下滲則為帶濁,甚則小便瀝余,或頻數(shù)。叔和云∶冷敗則遺尿不知。
虛癥腦轉(zhuǎn)耳聾,房事舉亦無力;血病鼻衄淋(瀝)痔(瘡),莖囊腫或被吹。
陰莖陰囊腫大,皆濕熱以致血瘀。小兒多蟲蟻、地風所吹。
溫以蓽(澄)茄茴香烏藥,涼必生地防己地膚(子);黃柏、防風、甘草梢、防葵。
補必橘核益智菖蒲。
龍骨、續(xù)斷、黃芩。
吁!寡欲一念真秋石,今人不知吾身自有秋石。諺云∶泄盡真藥服假藥,十字街頭買秋石。
節(jié)飲三杯固尾閭。
酒水好停下焦為邪,節(jié)之尾閭自固,不患漏泄。
命門 下寄腎右,而絲系曲透膀廣之間;命門,即右腎,言寄者,命門非正臟,三焦非正腑也。命門系曲屈下行,接兩腎之系,下尾閭附廣腸之右。通二陰之間,前與膀胱下口于溲溺之處相并而出,乃是精氣所泄之道也若女子則子戶胞門,亦自廣腸之右,膀胱下口相并而受胎,故氣精血脈腦,皆五臟之真,以是當知精血來有自矣。
上為心包,而膈膜橫連脂漫之外。
心包即命門,其經(jīng)手厥陰,其腑三焦,其臟心包絡(luò),其部分在心下橫膈膜之上。豎斜膈膜之下,與橫膜相粘。其處黃脂漫包者,心也。其漫脂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此胞絡(luò)也。
配左腎以藏真精,男女陰陽攸分;命門為配成之官,左腎收血化精,運入藏諸命門,男以此而藏精,女以此而系胞胎。男子以氣為主,坎水用事,故蒸氣為精而色白,如帶火者,精亦能紅。女子以血為主,離火用事,故血盈為經(jīng)而色紅,如挾痰氣者,經(jīng)亦能白。女人屬陰,陰極則必自下而上沖,故乳房大而陰戶縮也。男子屬陽,陽極則必自上而垂下,故陰物 垂而乳頭縮也。蓋陽無形,陰有質(zhì),男子內(nèi)陽而外陰,女人內(nèi)陰而外陽,男子背屬陽而腹屬陰,女人腹屬陽而背屬陰。又男子督脈主事,自背尾閭行至齦交穴止,故血盛者感陽氣而髭須生。女子任脈主事,自小腹上行至 咽喉而止,故不上與陽合而無須。宦官去勢,亦無須,一理也。
相君火以系元氣,疾病死生是賴。
相火之臟,元氣系焉。凡病雖危,命脈有神者生,命脈無神者死。
風則肘臂攣急,腋下腫紅;心包支脈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內(nèi),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
氣則胸膈支結(jié),脅不舒太。
心包脈起于胸中下膈,循歷絡(luò)三焦,故病有胸病及息賁者。
熱逼五心煩,而目赤善笑,溲便亦難;火盛故也。
虛乏四體軟,而頭旋耳痛,精力不銳。
火衰則土不運,而四體若無骨然。頭旋者,命門帶系上透泥丸,陽虛則頭旋也。耳痛者,腎竅于耳,虛氣壅則痛,壅塞則聾也。精力不銳者,交感精來不快,平時無力不足以息。
血衰面黃,而心下崩且煩∶ 面色紫光者,腎無苦也;色黃黑者,腎衰也。經(jīng)曰∶悲哀太甚則心下崩,數(shù)溲血也。蓋悲哀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wèi)不散,熱氣在中,故包絡(luò)絕而陽氣內(nèi)鼓動,發(fā)則心下崩數(shù)溲血也。心下崩,謂心包 肉崩而下血也。
冷極陰痿,而肢體厥且痹。
腎氣冷極,前陰痿弱不舉,病則四肢發(fā)厥如冰,骨痛為冷痹。
涼以黃柏山梔,黃連、柴胡。
溫必附子肉桂。
膃肭臍、川芎、補骨脂、沉香。
抑又疑,左右受病,同歸于膀胱;小便清利,脈沉而遲,是冷氣歸腎;小便赤澀,脈沉而數(shù),是熱氣歸命門。是命門與腎脈同者,謂其所受 病同歸于膀胱一腑也。
冬夏司天,兩分于水火。
所以左屬水,右屬火者,左尺膀胱停 腎水,右尺三焦腐熟谷食。俗呼小便曰水,大便曰火,水火之義較然。況六氣司天,左為寒水,司冬為寒;右為相火,司夏為暑。
蓋其同者,有形之質(zhì),均屬乎水;其異者,無形之火,不司乎寒。司天既有寒暑之異,在人豈無水火之分?
腎合膀胱,左尺之脈純乎水;命合三焦,右尺之脈純乎火。
似同而實異者,陰陽之所以為妙也;宜靜不宜動者,左右之所以相同也。
凡病莫非火之所為,火盛則熱怯虛勞,火衰則陽虛氣弱。左右之脈皆沉,診而貴乎沉滑,惟相火司令,則滑而帶浮。非其時而數(shù)且大者,皆謂火動。
叔和脈不立部,同斷乎癥;丹溪圖不盡意,妙存乎心。
丹溪脈圖始補命門、包絡(luò)。
三焦 如霧如漚如瀆,雖有名而無形;主氣主食主便,雖無形而有用。
上焦,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處;中焦,臍上中脘;下焦,臍下膀胱上口。上焦主出陽氣,溫于皮膚分肉之間,若霧露之溉焉,故曰上焦如霧。中焦主變化水谷之味,其精微上注于肺,化而為血,行于經(jīng)隧,以榮五臟周身,故曰中焦如漚。下焦主通利溲便,以時傳下,出而不納,開通秘塞,故曰下焦如瀆。又曰∶決瀆 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主納,心肺若無上焦,何以宗主榮衛(wèi)?中焦主不上不下,脾胃若無中焦,何以腐熟水谷?
下焦主出,腎間動氣應(yīng)焉,肝腎若無下焦,何以疏決津液?是三焦者,引導陰陽,分別清濁,所以主持諸氣,有其名而無其形。寄生胸中,以應(yīng)呼吸而行氣血。夫氣者,上至頭而不能下;而血者,下至足而不能上。皆三焦之用,壅逼鞭碎,使氣血由是而貫通焉,故謂無形而有用。
發(fā)為無根之相火,寒熱異常;三焦為丙火之腑,故其發(fā)也,則為無根之相火。游行諸經(jīng),令人惡寒發(fā)熱異常。
位寄膻中與血海,男女相共。
膻中即上焦,血海即下焦,男女均有此氣血,均有此血海。又名血室,乃榮衛(wèi)停止之所,經(jīng)脈流會之處。但男子則運而行之,無積而不滿;女人則停而止之,有積而溢下為月經(jīng)。
募在石門,真元會合以始終;石門在臍下二寸,為三焦之募,諸氣之所會聚,聚而復分于十二經(jīng),與手少陽厥陰相為表里,故曰∶為元氣之始終也。
腑在氣沖,水谷資胃以傳送。
氣沖在小腹毛中,去中行各二寸,乃陰陽道路,陽明脈之所發(fā)。足陽明主腐熟水谷之氣,三焦發(fā)用,貫通十二經(jīng)絡(luò),往來上下,腐熟水谷,營運氣血,皆其所主。是知氣沖為三焦行氣之府,蓋氣血必胃氣以為本也。
升中清,降下濁,造化出納無窮;胃中濁氣下降而為溲便,清氣上升而為榮衛(wèi)。上極必返于下,下極必復于上,造化自然之妙,循環(huán)無窮。
至于水谷之所入者,自上而中,自中而下,糟粕轉(zhuǎn)輸傳導而無底滯,故云∶水谷之道路也。
養(yǎng)精神,柔筋骨,襟懷喜氣若烘。
粹然清和之氣,上入中焦,則佐上德,翕受五谷,變化精微,內(nèi)養(yǎng)精神,外柔筋骨。中焦既治,其氣上烘,入于膻中,以司入內(nèi),襟懷開害,喜樂由生。
虛則引氣于肺,而中寒痞脹,甚則溺窘耳鳴;手少陽支脈從耳入耳中。經(jīng)曰∶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流,即為脹候。耳 鳴者,手少陽支脈從耳后入耳中也。
熱則上結(jié)于心,而胸中煩滿,甚則口渴咽腫。
手少陽脈從膻中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
風若縈纏,小指次指,肘臂肩 肋外皆疼;手少陽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循手表腕上貫肘 外,上肩而交足少陽之后,入缺盆交膻中,散絡(luò)心胞而下膈循肋,屬三焦。故病實則攣痛,虛則不收。
氣為是動,時秘時泄,耳后胸前目銳作痛。
氣癥或秘或泄,手少陽別脈,繞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其支脈自耳中走耳前,交頰至目銳,故氣滯則作痛。
血凝痿痹泣流,血凝于膚者則為痹,凝于脈者則為泣,凝于足者則為痿。因臥汗出而風吹之也。凡吐衄便溺諸血,皆三焦所生也。
冷敗汗多栗凍。
冷敗則自汗不止,發(fā)為振栗,四肢冰冷如凍,甚則陰頭縮入,名脫陽癥。
瀉心痹以去中焦之熱,連柏豬牛相宜;瀉心∶黃連、黃柏、山梔、連翹、薄荷、生地、麥門冬、柴胡、桔梗、木通、龍腦。
瀉脾∶豬苓、牽牛、澤瀉、赤茯苓、枳殼、木通、檳榔、芒硝、大黃、濃樸。
補肺胃以濟中焦之寒,參耆姜術(shù)可供。
人參、黃耆、干姜、白術(shù)、甘草、益智仁、良姜。
下熱涼肝,荊防地皮劑皆輕;荊芥、防風、地骨皮、銀柴胡、菊花、石膏。
下寒溫腎,附子補骨脂性重。
噫!觀三焦妙用,而后知臟腑異而同,同而異,分之則為十二,合之則為三焦。約而言之,三焦亦一焦也。
焦者,元也,一元之氣而已矣。
《五臟穿鑿論》曰∶心與膽相通(心病怔忡,宜溫膽為主;膽病戰(zhàn)栗癲狂,宜補心為主),肝與大腸相通 (肝病宜疏通大腸,大腸病宜平肝經(jīng)為主),脾與小腸相通(脾病宜瀉小腸火,小腸病宜潤脾土為主),肺與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后用分利清濁;膀胱病宜清肺氣為主,兼用吐法),腎與三焦相通(腎病宜調(diào) 和三焦,三焦病宜補腎為主),腎與命門相通(津液胃虛,宜大補右腎),此合一之妙也。
以治未病。凡臟腑未竭,氣血未亂,精神未散者全愈,病已成者半愈,病勢已過者危矣。
第一看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肥白人多濕痰,黑瘦人多火熱;蛐畏噬冢蛐问萆,臨時參證,或從形,或從色,不可泥也。
活潤死枯肥是實,瘦為虛弱古今傳;謙體即知腰內(nèi)苦,攢眉頭痛與頭眩;手不舉兮肩背痛,步行艱苦腳間疼;叉手按胸胸內(nèi)痛,按中臍腹痛相連;但起不眠痰夾熱,貪眠虛冷使之然;面壁身蜷多是冷,仰身舒挺熱相煎;身面目黃脾濕熱,唇青面黑冷同前。
五音以應(yīng)五臟,金聲響,土聲濁,木聲長,水聲清,火聲燥。如聲清,肺氣調(diào)暢。聲如從室中言,中濕也。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奪氣也。先輕后重,高厲有力,為外感。先重后輕,沉困無力,為內(nèi)傷。
第二聽聲清與濁,鑒他真語及狂言;聲濁即知痰壅滯,聲清寒內(nèi)是其源;言語真誠非實熱,狂言號叫熱深堅;稱神說鬼逾墻屋,胸膈停痰證號癲;更有病因循日久,音聲遽失命歸泉。
試問頭身痛不痛,寒熱無歇外感明;掌熱口不知食味,內(nèi)傷飲食勞倦形;五心煩熱兼有咳,人瘦陰虛火動情;除此三件見雜癥∶如瘧如痢必有名;從頭至足須詳問,證候參差仔細聽。
頭痛否? 痛無間歇為外感,痛有間歇為內(nèi)傷。
目紅腫否? 或暴紅腫,或素疼痛。
耳鳴耳聾否? 或左或右。久聾者,不敢純用補澀之劑,須兼開關(guān)行氣之藥。
鼻有涕否? 或無涕而燥,或鼻塞,或素流涕不止,或鼻痔,或酒 。
口知味否? 或不食亦能知味,為外感風寒;或食亦不知味,為內(nèi)傷飲食。
口渴否? 渴飲冷水者為熱,渴飲熱水者為虛,夏月大渴好飲者為暑。
舌有苔否? 或白,或黃,或黑,或紅而裂。
齒痛否? 或上眶,或下眶,或有牙宣。
項強否? 暴強則為風寒,久強則為痰火。
咽痛否? 暴痛多痰熱,素慣痛多下虛。
手掌心熱否? 手背熱為外感,手心熱為內(nèi)傷,手背手心俱熱為內(nèi)傷兼外感。
手指梢冷否? 冷則為感寒,不冷則為傷風,素清冷則為體虛。
手足癱瘓否? 左手足臂膊不舉或痛者,屬血虛有火;右手足臂膊不舉或痛者,屬氣虛有痰。
肩背痛否? 暴痛為外感,久痛為虛損挾郁。
腰脊痛否? 暴痛亦為外感,久痛為腎虛挾滯。
尻骨痛否? 暴痛為太陽經(jīng)邪,久痛為太陽經(jīng)火。
胸膈滿否? 已下為結(jié)胸,未下為邪入少 陽經(jīng)分,非結(jié)胸也。素慣胸滿者,多郁多痰火下虛。
脅痛否? 或左或右,或兩脅俱痛,或一點空痛。
腹脹否? 或大腹作脹,或小腹作脹。
腹痛否? 或大腹痛,或臍中痛,或小腹痛,或痛按之即止,或痛按之不止。
腹有痞塊否? 或臍上有痞塊,或臍下有痞塊,或臍左有痞塊,或臍右有痞塊,或臍中有塊,不可妄 用汗吐下及動氣凝滯之藥,宜兼消導行氣之劑。
心痛否? 暴痛屬寒,久痛屬火屬虛。
心煩否? 或只煩躁不寧,或欲吐不吐,謂之嘈雜。或多驚恐,謂之怔忡。
嘔吐否? 或濕嘔,或干嘔,或食罷即嘔,或食久乃嘔。
大便泄否? 或溏泄,或水泄,或晨泄,或食后即泄,或黃昏時泄,一日共泄幾行。
大便秘否? 秘而作渴作脹者為熱,秘而不渴不脹者為虛。
小便清利否? 清利為邪在表,赤澀為邪在里,頻數(shù)窘急為下虛挾火,久病及老人得之危。
小便淋閉否? 渴者為熱,不渴為虛。
陰強否? 陰強為有火,陰痿為無火。
素有疝氣否? 有疝氣,宜兼疏利肝氣藥,不可妄用升提及動氣之劑。
素有便血否?有痔瘡否? 有便血痔瘡,不敢過用燥藥,爍陰傷臟。
有瘡疥否? 有瘡疥忌發(fā)汗,宜兼清熱養(yǎng)血祛風。
素有夢遺白濁否? 有遺濁則為精虛,不敢輕易汗下。
有房室否? 男子犯房則氣血暴虛,雖有外邪,戒用猛劑;蛳妊a而后攻,可也。
膝酸軟否? 暴酸軟則為腳氣,或胃弱。久病則為腎虛。
腳腫痛否? 腫而痛者多風濕,不腫脛枯細而痛者為血虛、為濕熱下注。
腳掌心熱否? 熱則下虛火動。腳跟痛者,亦腎虛有熱。腳指及掌心冷者為寒。
有寒熱否?寒熱有間否? 無間為外感,有間為內(nèi)傷。午寒夜熱,則為陰虛火動。
飲食喜冷否? 喜冷則為中熱,喜熱則為中寒。
飲食運化否? 能食不能化者,為脾寒胃熱。
飲食多少否? 能飲食者易治,全不食者難治。惟傷寒不食亦無害。
素飲酒及食煎炒否? 酒客多痰熱,煎炒多犯上焦,或流入大腸而為濕熱之癥。
有汗否? 外感有汗則為傷風,無汗則為傷寒。雜癥自汗則為陽虛。
有盜汗否? 睡中出汗,外感則為半表里邪,內(nèi)傷則為陰虛有火。
渾身骨節(jié)疼痛否? 外感則為邪居表分,內(nèi)傷則為氣血不用,身重痛者為挾濕氣。
夜重否? 或晝輕夜重為血病,或夜輕晝重為氣病。
年紀多少? 壯年病多可耐,老人病雜則元氣難當。婦人生產(chǎn)少者,氣血猶盛;生產(chǎn)多,年又多,宜補不宜攻。
病經(jīng)幾時? 或幾日,或幾旬,或經(jīng)年。
所處順否? 所處順,則情性和而氣血易調(diào);所處逆,則氣血怫郁,須于所服藥中,量加開郁行氣之劑。
曾誤服藥否? 誤藥則氣血亂而經(jīng)絡(luò)雜,急病隨為調(diào)解,緩病久病,停一二日后藥之,可也。
婦人經(jīng)調(diào)否? 或參前為血熱,或參后為血虛;虍斀(jīng)行時有外感,經(jīng)盡則散,不可妄藥,以致有犯血海。
經(jīng)閉否? 或有潮熱,或有咳泄,或有失血,或有白帶否?能飲食否?能食,則血易調(diào)而諸癥自除,食減漸瘦者,危。
有 瘕否? 有腹痛潮熱,而一塊結(jié)實者,為瘕。
有孕能動否? 腹中有一塊結(jié)實能動,而無腹痛潮熱等癥者,為有孕。腹虛大脹滿,按之無一塊結(jié)實者,為氣病,其經(jīng)水亦時滲下。
產(chǎn)后有寒熱否?有腹痛否,有汗否?有咳喘否?\x寒熱多為外感,腹痛多為瘀血,或食積停滯。有汗單 潮為氣血大虛。咳喘為瘀血入肺,難治。 凡初證題目未定,最宜詳審,病者不可諱疾忌醫(yī),醫(yī)者必須委曲請問,決無一診而能悉知其病情也。初學 宜另抄問法一紙,常出以問病。若題目已定,或外感,或內(nèi)傷,或雜病,自當遵守古法,不可概施發(fā)散劑也。 欲愈之病目 黃,(胃氣行也。)眼胞忽陷定知亡。(五臟絕也。)附∶王叔和觀病生死候歌
耳目口鼻黑色起,入口十死七難當。(腎乘胃也。)
面黃目青酒亂頻,邪風在胃衰其身。(木克土也。)
面黑目白命門敗,困極八日死來侵。(先青后黑,即《素問》回則不轉(zhuǎn),神去則死意。)
面色忽然望之青,進之如黑卒難當。(肝腎絕也。)
面赤目白怕喘氣,待過十日定存亡。(火克金也。)
黃黑白色起入目,更兼口鼻有災(zāi)殃。(水乘脾也。)
面青目黃午時起,余候須看兩日強。(木克土也。)
目無精光齒齦黑,(心肝絕也。)面白目黑亦災(zāi)殃。(肺腎絕也。)
口如魚口不能合,(脾絕。)氣出不返命飛揚。(肝腎先絕。)
肩息直視及唇焦,面腫蒼黑也難逃。妄言錯亂及不語,尸臭無知壽不高。(心絕。)
人中盡滿兼唇青,三日須知命必傾。(木克土。)
兩頰顴赤心病久,口張直氣命難停。(脾肺絕。)
足趺趾腫膝如斗,十日須知難保守。(脾絕。)
項筋舒展定知殂,(督脈絕。)掌內(nèi)無紋也不久。(心胞絕。)
唇青體冷及遺尿,(膀胱絕。)背面飲食四日期。(肝絕。)
手足爪甲皆青黑,許過八日定難醫(yī)。(肝腎絕。)
脊疼腰重反復難,此是骨絕五日看。體重溺赤時不止,肉絕六日便高判,手足甲青呼罵多,筋絕九日定難過。發(fā)直如麻半日死,(小腸絕。)尋衣語死十知么。(心絕。)
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脈者,所以主宰榮衛(wèi),而不可須臾失也。從月從永,謂得此可永歲月也。古脈字,從血從○,所以使氣血各依分派,而行經(jīng)絡(luò)也。醫(yī)家由脈以識經(jīng)絡(luò)虛實。由經(jīng)絡(luò)虛實以定藥之君臣佐使及針灸穴法,是脈乃醫(yī)之首務(wù)。世俗偏熟《脈訣》,而不知《脈經(jīng)》,專習單看,而不知總看。其實上古診法有三∶其一各于十二經(jīng)動脈分為三部,候各臟腑。其二以氣口人迎,決內(nèi)外病因。其三獨取寸口,以內(nèi)外分臟腑,以高下定身形,以生克定榮枯,以清濁論究通,故曰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之生死吉兇也。茲以《素》、《難》為主,兼采仲景及《脈圖》、《脈經(jīng)》、《脈訣》、《正傳》、《權(quán)輿》而補之。以便初學誦讀。
掌后高骨號為關(guān),傍骨關(guān)脈形宛然;次第推排寸關(guān)尺,配合天地人三元。
昔岐伯取氣口,象黃鐘作脈法,故氣口之數(shù)九分,陽數(shù)九也;尺內(nèi)一寸,陰數(shù)十也。手腕高骨為關(guān),從關(guān) 至魚際得同身之一寸,故名寸部。從關(guān)至尺澤得同身之一尺,故名尺部。陽出陰入,以關(guān)為界,故名關(guān)部。
寸應(yīng)天為上部,關(guān)應(yīng)人為中部,尺應(yīng)地為下部。一部之中又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如九,故曰三部九候。凡診 脈初以中指揣按高骨關(guān)位,次下前后二指,人長則疏排其指,人短則密排其指。初輕按消息之,次不輕不重中按消息之,次重按消息之。魚際者。寸上一分,掌骨后際,如魚之頸際然。尺澤者,尺外余脈,如深澤然。
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心與小腸居左寸,肝膽同歸左關(guān)定。腎脈元在左尺中,膀胱是腑常相 應(yīng)。肺與大腸居右寸,脾胃脈從右關(guān)認。心胞右尺配三焦,此為初學入門訣。
左心主血,肝膽腎膀胱皆精血之隧道,故次附之;右肺主氣,脾胃命門三焦各以氣為運化,故次附之。分之曰氣、曰血,曰脈,總之惟脈營運氣血而已。是以氣血盛脈盛,氣血衰脈衰,氣血和脈平,氣血亂脈病。由此知脈乃氣血之體,氣血乃脈之用也。心與小腸為表里,旺于夏,而位左寸,沉取候心,浮候小腸。肝與膽為表里,旺于春,而位左關(guān),沉取候肝,浮候膽。腎與膀胱為表里,旺于冬,而位左尺,沉取候腎,浮候膀胱。
肺與大腸為表里,旺于秋,而位右寸,沉取候肺,浮候大腸。脾與胃為表里,旺于四季,而位右關(guān),沉取候脾,浮候胃。命門與三焦為表里,寄旺于夏,而位右尺,沉取候命門,浮候三焦。然以循環(huán)之序言之;則左尺水生左關(guān)木,左關(guān)木生左寸火,左寸火接右尺火,右尺火生右關(guān)土,右關(guān)土生右寸金,右寸金生左尺水,生生之意不絕,有子母之親也。若以對待之位言之∶則左寸火克右寸金,左關(guān)木克右關(guān)土,左尺水克右尺火,左剛右柔,有夫婦之別也,然左手屬陽,右手屬陰,左寸君火以尊而在上,右尺相火以卑而在下,有君臣之道也。
三部之中有此自然之理,是以善診者,診父而知其子也。
浮芤滑實弦緊洪,名為七表屬陽宮。微沉緩澀遲并伏,濡弱為陰八里同。細數(shù)動虛促結(jié)散,代革同歸九道 中。又有長短大三脈,經(jīng)書所載亦當通。
《脈經(jīng)》無表里九道之目,且七表以芤為陽,然為亡血失精半產(chǎn)。七表以弦為陽。仲景以弦為陰。九道以 動為陰,仲景以動為陽。惟《脈經(jīng)》則與仲景合也。經(jīng)以上中下九候為九道,的非歌訣九道之謂也。戴同父有 《脈訣刊誤》,朱文公謂其辭俚而淺。但《脈訣》世俗誦習已慣,表里名義,初學不可不知。九道從丹溪者,《脈經(jīng)》有數(shù)無短,《內(nèi)經(jīng)》有革無牢故也。
浮按不足舉有余,浮,不沉也,脈在肉上。
沉按有余舉則無。
沉,不浮也。浮沉二脈,以舉按輕重取之。浮為在表,沉為在里。
遲脈一息剛?cè),?shù)來六至一吸呼。
遲,不及也;數(shù),太過也。遲數(shù)二脈以呼吸息數(shù)取之,遲為冷,數(shù)為熱。
滑似累珠來往疾;滑,不澀也,累累如珠,往來流利疾速。
澀滯往來刮竹皮。
澀,不滑也。往來澀滯如刀刮竹皮然,不通快也;瑵}以往來形狀取之,滑為有余,澀為不足。
大浮滿指沉無力,大,不小也。浮取滿指似洪,沉取闊濡無力。
緩比遲脈快些兒。
緩,不緊也。仍四至,但往來更和緩耳,比三至遲脈更快些。大緩二脈以指下急慢分之,大則邪勝,緩則正復。
洪如洪水涌波起,洪大而涌上且實也。如洪水之波浪涌起,浮沉取之有力,其中微曲如環(huán)如鉤,故夏脈曰鉤。鉤即洪也。
實按 力自殊。
實,不虛也,舉按皆 有力。
弦若張弓弦勁直,弦,勁直如弓駭也,舉按皆然。
緊似牽繩轉(zhuǎn)索初。
緊,急而不緩也,如轉(zhuǎn)索之狀。
長脈過指出位外,長,不短也,過于本位。
芤兩頭有中空疏。
芤,如芤菜中空也。
微似蛛絲容易斷,微,不顯也,若有若無。
細線往來更可觀。
細,微渺也。較之微脈差大,往來有常。
濡全無力不耐按,濡,無力也。輕手乍來,重手卻去。
弱則欲絕有無間。
弱,不盛也。按之欲絕,似有似無,舉之則無。
虛雖豁大不能固,舉按雖闊豁而不堅固也。
革如按鼓最牢堅。
革,改易本來氣血也,浮沉取之,皆實如按鼓皮然。
動如轉(zhuǎn)豆無來往,舉無尋有,如豆厥厥動搖不離其處,無往無來。
散漫乍時注指端。
散,不聚也。來去不明,漫無根柢,指端輕按則有,重按即失,有表無里也。或問∶散乃敗脈,何心肺平脈皆浮而散耶?蓋心浮大中帶濡,肺浮澀中帶大,有似于散耳。若真散,豈為平脈?但不帶散,則又為真夏秋脈矣。
伏潛骨里形方見,伏,不見也。按之推之,至于骨乃見。
絕則全無推亦閑。
絕,亦古脈名。
短于本位猶不及,短,不及也。見指中間。
促急來數(shù)喜漸寬。
促者,急也。脈數(shù)時一止復來,曰促。
結(jié)脈緩時來一止。
結(jié),不續(xù)也。脈來遲緩時一止,曰結(jié)。
代脈中止不自還。
代,更代也。先有澀濡定止,方見代脈,止歇有定數(shù),不比促結(jié),止而不定。如十動一止,雖數(shù)十動,皆見于十動之后。如二十動一止,雖數(shù)十動,皆見于二十動之后,三十四十動皆然。
浮似芤,芤則中斷浮不斷,浮似洪,力薄為浮濃者洪;浮似虛,輕手為浮無力虛;苿樱槔世蕜踊旎欤ɑ旎烊粺o頭尾;)滑似數(shù),滑利往來數(shù)至多。實似革,革按不移實大長。弦似緊,弦言其力緊言象(弦 如張弓,緊如轉(zhuǎn)索。)洪似 大,大按無力洪有力。微似澀,澀短遲細微如毛。沉似伏,伏極其沉深復深。緩似遲,緩比之遲仍小快。遲似 澀,遲息三至澀短難。弱似濡,濡力柔薄弱如無。結(jié)促代,結(jié)緩促數(shù)止無定,代歇有常命鮮回。散似大,散里全 無大翕翕(散形緩漫里全無,大則其中還翕翕。)
浮風芤血滑多痰,浮主風者,風氣浮蕩也。芤主血虛,血屬陰,陰道常乏,故中有間斷也;餮啵S氣壅上為痰。
實熱弦勞緊痛關(guān)。
實主氣,實有熱,血隨氣行,氣血俱熱候也。弦主勞傷,氣血拘斂。緊主邪搏,氣血沸亂,故痛。
洪熱微寒臍下積,洪乃氣血燔灼,表里熱極。微乃氣血虛寒,臍下冷積,作痛作瀉。
沉因氣痛緩膚頑。
沉為氣郁疼痛。緩大非時得之,則氣血不周,肌膚頑痹麻木。
澀則傷精陰敗血,澀乃精血枯燥,男子得之房勞傷精。女子有胎得之,胎中少血作痛;無孕得之,瘀血滯也。
又聞遲冷伏格關(guān)。
遲為陽虛里寒,外見冷癥,伏乃陰陽潛伏,關(guān)格閉塞。
濡多自汗偏宜老,濡主氣血衰疲,陽虛自汗,老人氣血已衰故宜。少壯得之,危。
弱脈精虛骨體酸。
弱由真精氣虛極,骨髓空虛,故作酸痛。老人得之,亦無妨也。
長則氣理短則病,長乃氣血有條理而不亂,滯緩則百病易治。短因氣滯,或胃氣衰少,諸病見短難治。
細氣少兮代氣衰。
細本元氣不足,精血亦乏。代乃元氣衰極,他臟代至,死脈也。
促為熱極結(jié)為積,促乃陽盛而陰不相濟,熱蓄于里也。結(jié)乃陰盛而陽不相入,內(nèi)外邪滯為積。
虛驚動脫血頻來。
虛乃氣血俱虛,故多恍惚驚悸。動亦虛勞之脈,主脫漏崩中泄痢,血分之疾。
數(shù)則心煩大病進,數(shù)亦熱極脈也,主心煩發(fā)狂。大乃邪盛,氣血虛不能制,故病進也。
革去精血亦奇哉。
革乃變易,血氣去留常度,男子不交精泄,女子崩中漏下,有孕半產(chǎn),真虛寒怪癥脈也。
滑伯仁曰∶人之為病,雖曰不過寒熱虛實四者,而脈多兼見也。熱則流通,凡浮大數(shù)長,皆熱也;寒則堅凝,凡沉小遲短,皆寒也。實則形剛,凡實滑弦緊,皆實也;虛則形柔,凡虛澀濡緩,皆虛也。他如《難經(jīng)》所謂一陰一陽者,脈來沉而滑;一陰二陽者,脈來沉滑而長;一陰三陽者,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一陽一陰者,脈來浮澀;一陽二陰者,脈來長而沉澀;一陽三陰者,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者,盡皆兼見義也。
浮而有力則為風,風包四氣而言∶如浮緩浮弦則為傷風,浮緊則為傷寒,浮虛則為傷暑,浮濡則為傷濕。四氣在表皆浮,更與人迎相應(yīng),則為外感在經(jīng)無疑。
浮而無力斯為虛;經(jīng)曰∶諸浮者,腎不足也,瞥瞥有如羹上肥,定知此脈陽氣微。乍病見浮脈,乃傷風邪,久病宜沉反見浮脈,里寒表熱也。然必與氣口相應(yīng),則為內(nèi)傷,氣血虛損。
浮數(shù)風熱微欲解,浮數(shù),傷風挾熱也。帶微者,邪不傳而欲解。
浮遲身癢汗亦無;里虛不能作汗,其身必癢。
獨浮喘脹表中熱,表邪盛,故氣逆喘脹。
浮緊滑疾百合辜;百合,傷寒病也。
浮大隱疹久為癩,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癮疹發(fā)癢,久久為癩。
浮滑痰飲痛如錐。
浮滑為風痰,為走刺疼痛。
沉而有力則為積,凡脈浮盛為病,在表在外;沉堅為病,在里在內(nèi)。
無力應(yīng)和氣不平;沉為諸郁。
為水為泄為厥逆,停飲脅脹兼 瘕;沉數(shù)里寒內(nèi)熱盛。
與人迎相應(yīng),則邪伏陰經(jīng)而為實熱。
沉遲血冷里寒生;與氣口相應(yīng),則血凝氣滯而為沉寒。
沉重傷暑弱墮發(fā),沉重為傷暑發(fā)熱。沉弱者,發(fā)必墮落。
沉弦腹心冷痛并;沉緊而數(shù)冷又熱,沉緊不數(shù)懸飲成;沉細少氣臂不舉,兩寸則兩臂不舉。
沉重前絕瘀血凝。
沉重,如重物沉水,不復浮起,故冬脈曰石。直前絕者,有瘀滯也。
遲而無力虛且寒,與人迎相應(yīng),則濕寒凝滯;與氣口相應(yīng),則虛冷沉積。
遲而有力痛為害;或心痛,或腹痛,或脅痛。
應(yīng)尺血虛寸氣虛,寸口得之為氣虛,尺中得之為血虛,總是腎虛不安。亦有痰凝氣滯,伏熱蹇澀而然者,必尋之無力,乃 為真遲。
遲沉寒內(nèi)浮寒外;脈遲沉或芤,寒在里則腹痛。遲浮,寒在表則肢冷。
遲澀咽酸 瘕成,遲澀則濕熱凝滯,或為咽酸,或為 瘕。
遲滑腹中覺脹大;遲而滑為腹脹。
惟有季夏及左尺,逢此便是腎經(jīng)敗。
季夏,六月也。此時得遲脈,則土旺水虧,須急滋腎水以救之。非六月而左尺見遲脈者,亦為土克水,須急滋補以救之。
數(shù)而有力則為熱,與人迎相應(yīng),則風燥熱煩。
無力瘡瘍痛癢亟;平人遇此,主即發(fā)瘡瘍癰疽,年幼者或發(fā)疹痘。
若還細數(shù)又無力,陰虛火動休輕視;與氣口相應(yīng),則陰虛陽盛。甚者左右俱細數(shù)無力,或左尺寸數(shù)尤甚。
數(shù)浮火炎煩且滿,數(shù)浮,表有熱也。數(shù)為煩滿。
數(shù)沉里熱不須議;數(shù)沉,里有熱也。
上見煩熱與頭疼,中為口嗅兼嘔逆;左則目赤肝火炎,右下二便秘而赤;數(shù)而帶滑痰火盛,或為嘔吐或痛極。
滑脈為實為停痰,滑為氣血實,與人迎相應(yīng),則風痰潮溢;與氣口相應(yīng),則涎飲凝滯。
或為瘀血宿食兼;為滿為咳為鬼疰,不勻氣逆嘔涎粘;滑而大小不勻,必吐,為病進;瑸槟鏆。
滑浮大小腹作痛,滑浮者,大小腹皆痛。
滑弱陰痛溺如挽;滑弱則陰中痛,小便亦然。
滑散癱瘓不仁癥,痰多氣血少也。
滑實胃熱非廉纖。
滑實為胃熱,帶數(shù)則為結(jié)熱。非廉纖者,言熱重也。
澀為不足傷精血,與氣口相應(yīng),則精竭血枯。
為厥為痢為惡寒;澀為四肢逆冷,為下痢,為惡寒。澀細則大寒。
或為無汗為心痛,澀為無汗,為心痛。
澀芤瘀血結(jié)成團;澀芤為衄血,或為失血。
澀緊為痹因寒濕,澀而緊為痹,為寒濕,為中霧露。
澀沉之病亦一般;澀沉亦為寒濕,與人迎相應(yīng),則風濕寒痹。
婦人有孕胎中痛,無孕還須敗血成。
大為病進脈之賊,經(jīng)曰∶脈來渾渾革革如涌泉者,病進而危。昔人以秋潮之洶涌者,狀其大也。要之即非時而見洪大脈也。
浮大表病沉里厄∶ 經(jīng)曰∶大則病進。浮大表病,沉大里病。浮大晝加晝死,沉大夜加夜死。
前大后小頭痛眩,前小后大胸滿塞;《難》曰∶前大后小,頭痛目眩;前小后大,胸滿短氣。前謂寸,后謂尺。
氣愈盛兮血愈虛,大為血虛而氣盛。
必緩而大為正脈。
中緩而大者為正脈。
緩為正復脈之本,緩為胃氣將復,為病退。
非時得之氣血虛;非土旺之時單見緩脈,則氣血雖和,而投虛身必倦怠。
在上項強下腳弱,寸緩項強,尺緩腳弱。
沉緩眩暈浮痹膚;沉緩為虛,故眩暈;浮緩風寒,故麻痹。
帶滑為熱緊為痛,緩滑為熱中,緩緊為脾疼。與人迎相應(yīng),則風熱入臟;與氣口相應(yīng),則怒極傷筋。
緩遲虛冷咽難哺;緩遲為虛寒相搏,食冷則咽痛;緩弱吞酸食不下,緩者,胃氣有余;弱者,陽氣不足。胃欲消化而陽氣不運,故噫而吞酸,食卒不下,填于胸膈也。
左尺單見命將殂。
左尺腎部,單見緩脈,全無沉滑,為土盛水虧,不治。
以上八脈,《內(nèi)經(jīng)》謂之八要。蓋浮沉二脈以別其表里,遲數(shù)二脈以別其寒熱,滑澀二脈以察氣血虛實,大緩二脈以察病之安危。茍能得其要領(lǐng),雜脈可以類推。
洪為脹痛為熱煩,為脹滿,為頭痛及遍身疼痛,為熱,為煩,大便不通。
洪實為癲洪大祟;洪實者癲,洪大者祟。
洪緊癰疽喘急粗,洪緊與氣口相應(yīng),則氣攻百脈,為癰疽,為喘急,亦為脹。
洪浮陽邪癥來見。
洪浮與人迎相應(yīng),則寒壅諸陽,外見陽癥,大小便秘。
實為伏熱咳且吐,實與人迎應(yīng),則風寒貫經(jīng),郁熱在內(nèi),熏 蒸脾胃不食,氣喘作咳,或時嘔吐。
實澀氣塞痢且墜;實澀與氣口相應(yīng),則氣血壅滯,為三焦痞塞,食積濕熱成痢,里急后墜。
實緊作泄胃家寒,或時腰痛亦難住。
實緊為陰不勝陽,為胃寒,為大便不禁,為腰痛。
弦為血弱有勞傷,弦乃肝部本脈,見于他部,則為血虛。主盜汗,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中虛且寒停飲漿;弦與氣口相應(yīng),則飲水停積,令人中虛寒。
胸脅疼痛體拘急,與人迎相應(yīng),則風走注痛,甚者四肢拘急,冷痹。
瘧疾寒熱善驚惶;為瘧為驚。
弦緊惡寒疝癖病,經(jīng)絡(luò)中有寒故也。
上下左右積弦長;弦而長,為上下左右有積。
弦鉤脅下痛如刺,弦而鉤,為脅下刺痛。
雙弦急痛轉(zhuǎn)難當。
雙弦為脅下急痛,乃無水以緩之也。
緊則為寒為疼痛,與人迎相應(yīng),則經(jīng)絡(luò)傷寒;與氣口相應(yīng),則臟腑作痛。
為咳為喘為滿胸;人迎緊盛傷寒癥,人迎緊盛,為傷寒。
氣口緊盛食沖沖;氣口緊盛,為傷飲食。
緊沉必知痛在腹,恐成冷氣與癇風;緊數(shù)寒熱相來往,緊而數(shù),為寒熱往來。
緊滑宿食吐蛔蟲;緊滑為蛔動,為宿食吐逆。
緊急遁尸亂血脈,緊而急,為遁尸。
單緊而浮肺水攻;浮緊為肺經(jīng)有水。
浮沉俱緊中霧露,頭項強急溺妄通。
浮緊,或寸緊,則霧露中于上焦。見太陽癥發(fā)熱,頭項強痛,腰攣脛酸。沉緊,或尺緊,則霧露中于下焦。見少陰癥足冷,便溺妄出,為難治。若浮沉俱緊,三焦俱中其邪,臍痛,手足冷者死;手足溫,自吐利者生。
長為陽毒入臟深,熱閉陽明煩莫禁;坐臥不安身壯熱,長脈來去不絕,見于左關(guān)人迎之位,感于陽邪熱毒,在心肝二經(jīng)。傳之下焦,其熱壅閉,乃陽yin熱痰,主渾身壯熱,坐臥不安。表證多則微汗,里證多則下之。又,尺寸俱長者,陽明本脈也。
長大癲癇更迷心;長大則為癲狂癇疾,乃痰熱迷于肝心所致。
長緩微邪犯下體,與人迎相應(yīng),則微邪自愈;與氣口相應(yīng),則臟氣平治。
寸長足脛痛相侵。
經(jīng)曰∶長而緩者、病在下。又云∶寸口中手長者,足脛痛。
芤主血瘀不流通,芤與人迎相應(yīng),則邪壅吐衄;與氣口相應(yīng),則榮虛妄行而為瘀滯。
熱入小腸淋瀝膿;心主血則不受邪,故熱入小腸,淋瀝膿血疼痛。
崩漏衄吐隨所主,寸芤則為衄血吐血,關(guān)芤則為便血,尺芤則下虛有瘀,崩漏尿血。
芤緊或數(shù)腸內(nèi)癰。
芤緊或挾洪數(shù)者,主榮脈留滯于腸胃之間。多見關(guān)部,致生血癰。
微主中寒氣血虛,微與氣口相應(yīng),則陽虛脫泄。仲景云∶脈縈縈如蛛絲細者,陽氣衰也。
為衄為崩為急拘;衄血,崩漏,四肢拘急。
微浮嘔逆分內(nèi)外,內(nèi)傷則為陽虛,外感則為風暑。
微沉自利汗有無;微沉,陰氣已虧,臟寒下利作泄,或虛汗不止,或亡陽無汗。
微弱少氣面無色,男精女帶共焦枯;微弱為少氣,主男子失精溺血,女子崩中漏下,致面色焦枯。
微澀亡血增寒熱,曾經(jīng)汗下醫(yī)之辜。
脈微而澀者,病當惡寒,后乃發(fā)熱。所以然者,醫(yī)發(fā)其汗,令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陽微惡寒,陰弱發(fā)熱,理也。久則夏月惡寒,冬月惡熱。蓋夏月陽氣在外,胃中虛冷,陽氣內(nèi)微,故反惡寒。冬月陽氣在 內(nèi),胃中煩熱,陰氣內(nèi)弱,故反惡熱。晝寒夜熱,亦此義也。
細為寒濕為脹泄,細與人迎相應(yīng),則諸經(jīng)中濕,濕則脹滿,濕多成泄。
細滑僵仆兼嘔熱;細而滑,為僵仆,為嘔吐,為發(fā)熱。
細緊 瘕積聚縈,或為刺痛為痿蹶;細而緊,為 瘕積聚,為病在內(nèi),為刺痛,為身痛痿蹶。叔和云∶脛酸髓冷是也。
內(nèi)傷得之心神勞,憂思過度也。
五臟凝涎損氣血;與氣口相應(yīng),則五臟凝涎,氣血俱虛。
惟有冬季為時脈,不療自痊王氏訣。
冬脈宜沉細而滑,故叔和云∶如逢冬季經(jīng)霜月,不療其 必自痊。
濡為亡血為冷痹,濡為亡血,為冷痹。仲景云∶脈來綿綿,如瀉漆之絕,前大后小者,亡其血也。痹亦有因寒濕散漫而脈濡者,必與人迎應(yīng)也。
虛汗不止又乏氣,濡為自汗,為氣弱。
蒸熱飧泄下體重,濡與氣口相應(yīng),則飧泄腳弱,骨蒸潮熱。
濡弱內(nèi)熱外又寒,其人小便必不利。
濡而弱,內(nèi)熱外冷,自汗小便難。
弱主陽虛脛體酸,弱乃六極之脈,與人迎相應(yīng),則風濕緩縱;與氣口相應(yīng),則筋絕痿弛。
客風冷氣巧相鉆;關(guān)上得之主挾風熱,關(guān)后得之主挾冷氣。訣云∶弱主氣居于表,產(chǎn)后客風面腫。又云∶只為風邪與氣連。
陰弱血虛筋急痛,尺屬陰,主血虛,不能潤筋,故筋急能。
陽弱氣喘行步難;寸屬陽,主氣虛作喘,行步無力。
虛汗泄精成痼冷,少壯得之不等閑。
老年人得弱脈則順,少壯人得弱脈則逆。
虛則為虛為傷暑,與人迎相應(yīng)∶則經(jīng)絡(luò)傷暑;與氣口相應(yīng),則榮衛(wèi)虛損。
腳弱喘促食不消;虛為腳弱,為喘促,為食不消。
恍惚驚風皆所主,虛煩多汗亦同條;虛主心中恍惚,小兒驚風,虛煩自汗。
虛大勞役損元氣,虛而大,為勞役損氣。
虛澀房勞腎水焦。
虛而澀,為房勞損精。
革乃虛寒相搏成,崩漏半產(chǎn)亡血精;仲景云∶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曰革。女人半產(chǎn)崩漏,男子亡血失精。
更是中風兼感濕,為滿為急異常情。
與人迎相應(yīng),則中風暑濕;與氣口相應(yīng),則半產(chǎn)脫精。
動脈多見關(guān)部中,仲景曰∶若數(shù)脈見于關(guān)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脈也。
或驚或痛來相攻;與人迎相應(yīng),則寒疼冷痛;與氣口相應(yīng),則心驚膽寒。
四肢拘攣多疼痛,虛勞血痢與崩中;動為拘攣,動主體虛勞,崩中血痢。
陽動汗出陰發(fā)熱,形冷惡寒陽不通;仲景曰∶陰陽相搏名曰動。言陰陽相搏則虛陽動,為陽虛,故汗出。陰動為陰虛,故發(fā)熱。如不汗出發(fā) 熱,而反形冷惡寒者,陽氣不通,而致身冷惡寒也。
若見轉(zhuǎn)豆如麻促,此是肺枯胃亦亡。
散脈不聚命將崩,到此無由得再生;與人迎相應(yīng),則yin邪脫泄;與氣口相應(yīng),則精血敗耗。
五臟氣散利不禁,六腑氣散四肢青。
手足寒,上氣。
伏因邪閉成霍亂,與人迎相應(yīng),則寒暑濕邪固閉,而成霍亂。
積疝溏泄貫?zāi)擇;伏為宿食,為疝瘕,為溏泄,為惡膿貫肌?
寸伏痰熱尺寒積,關(guān)伏寒熱兩為 ;寸得之為痰為熱,尺得之為寒為積,關(guān)中則痰熱俱有,寒熱不定。
蓄水停痰氣厥逆,為停痰蓄水,為諸氣上沖,為厥逆。
伏澀吐逆神思多。
伏則吐逆,澀則食不得入,關(guān)格癥也。與氣口應(yīng)者,乃凝思勞神過多,不可專責外邪也。
短為氣滯心腹痛,宿食內(nèi)積三焦壅;與人迎相應(yīng),則邪閉經(jīng)脈;與氣口相應(yīng),則積遏臟氣。
陰中伏陽血不行,短脈屬陰而又伏于陽者,何也?經(jīng)云∶脈有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時一浮也。在秋時則為正脈,在三時則為七情、宿食壅滯,氣不足以導血行也。
短急病上亦可惡。
經(jīng)曰∶短而急者病在上,寸口短者頭痛。又曰∶短而數(shù)者心痛必煩,皆上體病也。短亦可惡,無胃氣也。
促脈陽盛陰不足,氣血痰食壅為毒;陰陽之氣不和,不相續(xù)也,非若結(jié)代之脈動而中止。有因氣血食飲痰涎留滯不行而止,促不可概為惡脈,凡臟腑熱盛則促急。故曰∶與人迎相應(yīng),則痰壅陽經(jīng);與氣口相應(yīng),則積留胃府。
里熱瘀血發(fā)狂斑,風熱壅盛,則瘀血凝滯,發(fā)為狂斑。
怒氣激之發(fā)厥搐;或因怒氣,氣逆發(fā)厥,上盛下虛。
漸加即死漸退生,久病得之亦非福。
促脈雖非惡脈,但老病及久病得之,上愈盛而下愈虛,亦非福也。
結(jié)因陰盛主有積,結(jié)甚積甚微則微;與人迎相應(yīng),則陰散陽生;與氣口相應(yīng),則積阻氣節(jié)。陰盛則結(jié),脾間積大,大腸秘痛,結(jié)甚則積甚,結(jié) 微則積微。
陽結(jié)茫茫如車蓋,脈藹藹如車蓋大者,名陽結(jié)。為陽氣郁結(jié)于外,不與陰氣和雜也。
陰結(jié)累累與陽違。
脈累累如循長竿強直者,名陰結(jié),為陰氣郁結(jié)于內(nèi),不與陽氣和雜也。
結(jié)浮寒邪滯經(jīng)絡(luò),結(jié)沉痰飲瘀血基;亦有七情氣郁者,脈道不通實由之。
里寒脈緩則為結(jié),里熱脈數(shù)則為促。緩促不同,結(jié)亦當如促脈,分痰飲氣血積可也。
代脈必死臟氣絕,平人見此大不祥;病患見之,反有可生者,平人大忌。
惟有風家并痛極,三月妊孕卻無妨;痛風痰濕阻礙,有孕胎氣阻礙,故無妨也。
又有暴傷氣血者,古人立有炙甘湯。
又有暴傷損氣血者,一時元氣未和,非臟絕也,宜炙甘草湯救之。
此即上古診法其一也。臟腑同氣,所以古人不立六腑脈訣。但既以浮取候腑,沉取候臟,數(shù)為腑病,遲為臟;又以急大緩澀沉甚者為臟,微急微大微緩微澀微沉者為腑,其故何耶?蓋急大緩澀沉甚者,浮沉皆然,微 者浮取則然,而沉取則不然也。二說似異而實同,要之浮中有沉,沉中有浮,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即如上竟 上者,胸頭中事;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中事。其實寸脈亦有主下病者,尺脈亦有主上病者。此診家活妙,許氏所謂以意會之,非言語可傳得之。
心浮大散是本宮,心之本宮,平脈也。虛實賊微邪過宮脈也。余皆雜脈相兼而見。
微大邪歸小腸中。
大即洪也,微有初暫而不久意,詳總看十變脈注,各部仿此。脈有輕重,如∶左寸,先以輕手得之是小腸,后重手如六菽之重得之是心。左關(guān),先以輕手得之是膽,后以重十二菽取之是肝。左尺,先以輕手得之是膀胱,后重手如十五菽之重取之是腎。右寸,先以輕手得之是大腸,后以重手如三菽之重得之是肺。右關(guān),先以輕手得之是胃,后重手如九菽之重得之是脾。右尺,先以輕手得之是三焦,后以重手如十五菽之重取之是命門。
浮數(shù)風熱頭疼痛;數(shù)兼弦緊而言,浮數(shù)主頭疼,身熱面赤,骨節(jié)煩疼,甚則心痛面赤,乃外感郁熱表癥。小腸為膀胱之標,故脈見此。
浮遲腹冷胃虛空;浮而帶遲,主小腹寒痛,胃弱噯酸。
浮虛偏頭耳頰痛,手太陽經(jīng)虛,苦偏頭痛,耳頰痛。
浮弦疝痛滑多蟲;訣云∶急則腸中痛,不通是也。浮弦而滑,主疝痛,食蟲甚多。如面生有白點者,必有血龜。
浮緊而滑為淋閉,浮緊而滑,為淋,或二便閉澀。
浮洪膈脅滿難通;胸連脅滿,痰熱盛也,浮長風眩成癲癇,浮大而長,為風眩癲癇。
浮實面赤熱生風;浮實,面赤如,熱則生風。訣云∶大實由來面赤風,燥痛面色與心同。
浮濡虛損足多汗,浮濡,五臟虛極,而汗出于足,蓋五臟絲系發(fā)之于足故也。
浮芤積瘀吐痢紅;血瘀胸中不散,以致氣道不通,在內(nèi)作聲,氣升則吐血,氣降則便血下痢,甚則吐痢交作。
浮溢骨痛心煩躁,左寸脈滿過關(guān)部,主骨節(jié)疼痛,心中煩躁,面赤,乃心熱之候。
浮絕臍腹痹痞沖。
浮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冷痹,小腹中有 瘕。
沉數(shù)狂言并舌強,數(shù)兼實滑而言。訣云∶實大相兼并有滑,舌強心驚語話難。
沉遲血冷神不充∶ 沉遲,或血虛,或上焦受寒,或心神衰少。
獨沉不睡皆因郁, 瘀侵睛崩漏紅;沉主氣郁,夜多不睡,或上攻患目,必 肉瘀血侵睛,下流則崩漏去紅,甚者咯血。
沉微虛痞驚中熱,沉微榮弱,以致虛火上侵,胸膈痞悶,甚 則脅亦脹痛。驚中熱者,脈微主心氣虛弱,易生驚惕。但心屬火,驚則血散,火動驚中,有虛熱也。
沉實口瘡及喉嚨;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沉緩專主項背強,沉緩主項背筋急強痛。
沉滑痰熱時相攻;滑與痰合本位,洪則為痰熱,或嘔逆,或怔忡,時作時止。若沉細而滑,全無本脈,則為水克火,不治。
沉澀胃虧音容減,澀則心經(jīng)氣虛血少,母不能以蔭子,以致胃氣下陷,心神虧少,面無顏色,言語聲音亦懶,甚則氣血凝 滯而為虛痛。
沉緊真情必然兇;沉緊乃腎水逆上乘心,謂之賊邪,必發(fā)真心痛如刺,必死無疑。
沉弱陽虛多驚悸,《權(quán)輿》云∶左寸弱兮陽氣虛,心驚悸兮汗難除。
沉伏痰郁聚胸中;伏主憂郁,多痰,心肺二經(jīng),積聚胸中。
沉弦心懸或如滿,弦乃肝邪乘心,主心懸如饑,或時拘急如飽滿然,此虛邪也。
沉絕掌熱嘔上沖;沉絕者,無心脈也?嘈南露就,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
浮沉俱虛苦洞泄,心與小腸俱虛者,苦洞泄,苦寒少氣,四肢寒,腸 。
浮沉俱實便難通。
心與小腸俱實,苦便閉,心腹煩滿。
肝弦而軟無些病,弦乃肝之正脈,帶軟則弦而得中,故無些病。
微弦膽驚欲發(fā)黃。
脈初微弦者,主膽腑受驚,潮熱欲發(fā)黃膽,爪甲眼目俱黃。
浮數(shù)風熱筋抽搐,數(shù)包弦緊而言,主發(fā)潮熱,筋脈抽搐。
浮遲灑淅淚成行∶ 浮遲主肝經(jīng)受寒,灑淅惡寒,或時發(fā)熱,冷淚時流。
浮細振搖多盜汗,浮細膽氣虛怯,肢體振搖,夜出盜汗。
浮弱微散視渺茫;浮弱微散乃肺脈乘肝,致肝經(jīng)氣虛,目暗生花,視物渺茫。
浮芤失血肢體癱,芤主失血,血虛則不能運用,故四肢癱瘓。
浮甚筋痿 在腸;浮甚乃火旺血虛,筋弱無力,終為癱瘓。腸 本脾胃濕熱,肝風乘虛下注,輕則便血,重則痔漏。故 痔乃筋脈病也。
浮大滑實頭目病,浮大滑實,乃心脈乘肝,血熱生痰,以致頭目不清,或腫或痛,咽喉干燥。
浮溢眩暈筋痛傷;浮弦溢上寸口,主目眩頭重,筋脈酸痛。
浮澀肋滿經(jīng)不利,澀主肝血虛少,甚則吐逆不能停藏;輕則脅肋脹滿,身痛。婦人血凝氣滯,多月經(jīng)不利。若浮澀而短,則為本經(jīng)賊脈。
浮絕膝痛善驚惶。
無膽脈者,苦膝酸痛,口苦,善畏多驚。
沉遲疝氣睡不著,沉遲血冷,夜臥不安,疝氣時攻。
沉數(shù)郁怒苦生瘡。
沉數(shù)善郁善怒,肝火妄動,多生疥瘡癰疽。
沉弦緊實 癖病,沉弦緊實四脈,主腎水不能生木,以致肝虛,結(jié)成癖積,或近臍,或兩肋間作痛。
沉實轉(zhuǎn)筋痛脅房;實主脅肋切痛。肝實者,苦肉中痛,轉(zhuǎn)筋。
沉微內(nèi)障或作泄,沉微則肝氣虛,主眼生內(nèi)障,或時疏泄下痢。
沉弱筋枯腰脈僵;弱主血虛,筋脈枯痿短縮,腰脈亦痛,急如張弓,產(chǎn)后多有此疾。
沉緩醋心腹氣結(jié),肝緩則宿食熏蒸,心頭酸刺,或氣結(jié)在腹作痛。
沉伏觸冷腳不強;沉伏乃寒氣觸血,以致腳痛,難以伸縮。
沉濡恍惚下體重,沉濡則魄衰,不能與魂相守,心中恍惚,下體腰腳沉重。
沉絕遺弱命不長。
無肝脈者,苦遺溺,逢庚辛金日必死。
俱實嘔逆食不化,肝膽俱實者,苦嘔逆,食不消化。
俱虛厥冷性無常。
肝膽俱虛,四肢厥冷,性情不樂,喜怒不常。
腎本沉石帶滑形,沉實而滑者,腎之本脈也。
微沉病自膀胱生。
暫沉者,膀胱經(jīng)病也。
浮數(shù)勞熱小便赤,浮數(shù)膀胱火動,主勞熱,小便赤。
浮遲帶濁耳蟬鳴;浮遲乃傷精,患帶濁,耳中蟬鳴,鳴久則聾。
浮滑實大淋澀癥,脈浮帶滑而又實大,乃心經(jīng)邪熱下侵,故小便淋澀作痛。
甚浮偏墜寒邪并;浮甚乃寒邪入小腸,主偏墜,小便臊。
浮緊風炎腎竅塞,浮緊主腎臟有風,上攻于耳,以致耳聾。
浮澀疝痛及遺精;腎澀則虛寒,主小腸疝氣,胞囊腫大,或精于夢中遺漏。
浮虛牙痛背腰倦,虛甚足膝瘡痍縈;腎脈浮虛乃風與氣搏,主牙疼出血,背腰駝倦。甚則足膝生瘡,經(jīng)久不愈。
浮芤尿血女經(jīng)漏,浮芤,腎虛也。男子尿血,女人經(jīng)漏。
浮緩傷風瀉幾行∶ 浮緩乃風入太陽膀胱見之,主傷風自利。
浮實小腹脹且痛,脈實主心熱傳于小腸,脹滿作痛,小便淋瀝。
浮滑停水臍如冰;滑乃陽脈,左尺見之,則陽勝陰矣。腎虛不能化水,以致停蓄,臍腹冰冷,甚則流利作聲。
浮洪陰虧腳酸軟,左尺浮洪,乃火乘水也。外感得之,則為熱入膀胱,小便赤澀,兩腳隱痛。內(nèi)傷得之,則陰精虧甚,腳膝酸軟。
浮絕傷精與閉經(jīng)。
無膀胱脈者,苦逆冷,男子失精,尿有余瀝。婦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閉。
沉數(shù)陰虛火動癥,沉而數(shù)者,乃水竭陰虛火動,或瘀血。
沉遲臟冷精薄清;沉遲,腎虛冷也。臟寒自利,精氣清薄。女人則為血結(jié),子宮亦冷。
沉緊滑弦腰腳痛,脈沉帶弦、帶緊、帶滑,乃腎受風濕,而主于腰腳也。
沉弦飲水下焦停;沉弦,胃寒不能制水,所以停蓄下焦,必為水病。
沉微氣虛崩帶病,沉微氣虛,男子失精溺血,女子崩帶,經(jīng)脈不調(diào)。
沉甚陰癢衛(wèi)不升;沉甚主陰癢,或腰腳痛,皆衛(wèi)氣不升,濕熱盛也。
沉緩腳痹小腹冷,沉緩,土邪乘水,故腳痹,而下元冷。單緩則為克脈。
沉伏疝瀉患 瘕。
脈伏乃陰積下部,故為疝痛,泄瀉,或結(jié) 瘕。
沉濡便血女胎脫,濡則氣血耗散,男子便血,女子胎脫。
沉澀逆冷腹有聲;沉澀,腎虛不能溫養(yǎng)腸胃,以致肢體逆冷,臍下雷鳴。
沉緩而澀怠倦極,不寒不熱病難名;尺脈緩澀,謂之解,倦怠至極也。緩為熱中,澀為無血,熱而無血,寒不寒,熱不熱,病不可名,下虛極而挾外感。
沉散腰痛多小便,脈沉而散,必主腰痛尿多。
單沉而勻病不成;脈但沉無滑曰單,沉而帶滑曰勻,兩脈皆腎之順候。
沉弱體酸陰欲絕,訣云∶溺脈尺中陰欲絕,酸疼引變上皮膚。
沉無足熱亡其精。
無腎脈者,苦足下熱,里急,精氣竭亡,勞倦所致。
俱實巔疾頭目重,腎膀胱俱實者,若巔疾,頭目重痛。
俱虛心痛瀉如傾。
腎膀胱俱虛者,苦心痛,下重,洞瀉不止。
肺脈浮澀短為平,浮短而澀者,肺之本脈也。
微浮帶散大腸清;初浮帶散,大腸之氣清而無病也。
浮數(shù)風熱咳且秘,浮數(shù)主中風、咳嗽、身熱、便秘。
浮遲寒冷瀉難禁;肺遲肺寒,痰痞胸前,飲食難消作瀉。
浮實滑大咽干燥,腸痛便難鼻乏馨;浮實滑大,心火乘肺,主咽門燥痛,腸如刀刺,毛焦唾稠,鼻乏馨香。
浮芤衄血胸暴病,浮芤積瘀在胸,或衄或嘔。瘀滯胸中,則卒暴疼痛。
浮溢膈滿或腸鳴;浮甚溢上魚際,氣不下行,胸膈滿悶;或時氣下,則大腸作鳴。
浮洪足熱唾稠濁,浮洪火盛,足心熱,痰唾稠濁且臭。
浮緊喘促冒時行;浮緊感冒時行,風痰咳嗽喘促。
浮弦咳嗽冷氣結(jié),風邪傳于大腸,故脈弦咳嗽,冷氣秘結(jié)。
浮滑痰多頭目傾;浮滑痰多,頭目昏眩。
浮急腸風癰血痔,浮弦數(shù)急,主腸風腸癰,便血痔瘡。
浮絕少氣有水停。
無大腸脈者,苦短氣,心下有水。
沉數(shù)火盛痰氣升,沉數(shù),火乘金,痰壅喘急。
沉遲氣痞冷涎縈;歌云∶脈遲氣痞寒痰盛,飲食難消氣漸衰。
沉緊而滑仍咳嗽,肺部得此三脈,有寒、有風、有痰,故發(fā)咳嗽。
沉細兼滑是骨蒸;子乘母虛,病在骨內(nèi)。訣云∶沉細仍兼滑,因知是骨蒸,皮毛皆總澀,寒熱兩相并。
沉實熱結(jié)微寒結(jié),沉實而滑乃邪熱結(jié)胸,沉微乃寒結(jié)胸。
沉甚 郁引背疼;沉甚,胸中 悶之氣,與背牽引而痛。
沉弱驚汗濡寒熱,沉弱陽虛,主驚悸多汗;沉濡虛損,主憎寒發(fā)熱。
沉絕咳逆喉瘡生。
無肺脈者,苦短氣,咳逆喉塞。
俱實唇吻手臂卷。
肺大腸俱實者,主唇吻不收,手臂卷。
俱虛憂恐見光明。
肺大腸俱虛,情中不樂,或如恐怖,時望見光明。
脾脈本緩善不見,緩乃脾之本脈,隱隱和緩不可見者,為善。惡者,來如水之流,此為太過,病在外,令人四肢不舉;或如鳥之喙,此為不及,病在內(nèi),令人九竅壅塞。
微緩胃氣得其平;初微緩者,胃之平脈也。
浮數(shù)胃火或誤下,浮數(shù)有力,乃胃中有火,吞酸吐逆,齒腫出血,中消善食,夜多盜汗。如浮數(shù)無力,乃醫(yī)誤下,損傷脾胃所致。
浮遲胃冷氣膨膨;脾胃氣虛冷作嘔,肚腹膨脹。
浮澀下利谷不化。
浮為胃虛,澀為脾寒,脾胃虛寒,水谷不化,法當下利。
浮實消渴因勞成;脈浮而實,原因勞倦傷脾,以致心火乘土,善消水谷為糟粕,而不化為精血營養(yǎng)五臟。故口干發(fā)渴,滌蕩腸胃,小便數(shù)而血肉耗散,故名消中也。
浮芤甲錯身體瘦,浮為胃氣衰,芤為榮氣傷,故肌肉甲錯而不光澤,且漸瘦也。
浮緊腹中痛且鳴;趺陽脈浮而緊,浮為風,緊為寒,浮為腹?jié)M,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zhuǎn)。
浮微而緊為短氣,微則為虛,緊則為寒,中虛且寒,氣自短矣。
浮滑吐噦口不馨;訣云∶弦以滑兮胃寒。又云∶單滑脾家熱,口臭氣多粗。蓋滑為噦,為吐,為口臭。兼弦或無力者,則為胃寒。兼浮大有力者,則為痰火。
浮溢中風涎退場門,浮大帶弦,溢過寸口,主本經(jīng)中風,流涎不止。
浮弦肢急瘧痢行;浮弦,肝氣太盛有妨脾土,四肢拘急倦怠,或患時行瘧痢。弦甚則為克脈。
單浮胃虛生脹滿,浮甚鼓脹蜘蛛形;浮甚風聚于胃,胃虛甚,則腹大,四肢瘦,如蜘蛛形然。
微浮客熱洪翻胃,胃邪發(fā)為浮洪,胃火主反胃。但略浮而不兼別脈者,乃風邪客熱侵犯本經(jīng),或來或去。但安脾土,則客熱自去矣。
浮絕膚硬冷如水。
無胃脈者,氣衰則身冷,血衰則膚硬。
沉數(shù)中消好嗜臥,歌云∶脾數(shù)中消好嗜眠,胃翻口臭及牙宣。
沉遲中滿積滯凝;沉遲中寒,因傷冷物成積,以致腹中脹滿,少食,痰飲氣促, 癖,鼓脹,急痛。
沉甚氣促胸腹痛,氣短促,胸至臍腹疼痛。
沉緩氣結(jié)腹不寧;沉緩乃上盛下虛,氣不升降,而氣結(jié)在腹,短促不舒。
沉實虛火蒸脾土,實乃隱伏,陽火在內(nèi),炎蒸脾土,致脾氣虛,胃氣壅,所以不能食,須要溫和脾胃。
沉微土郁致心疼;沉微,乃脾土郁結(jié)之氣為患,上排于心為痛,或為噫氣阻食。
沉伏積塊或發(fā)痔,伏主積,氣塊與痔,皆陰積所結(jié)而成。
沉澀少食肌不生;澀乃心火虛少,致令脾無生氣,不能宣化水谷,或作嘔吐,或只食少,雖食亦不生肌,沉濡少氣弱氣喘,沉濡主少氣,沉弱主氣喘。
沉絕腹?jié)M四肢羸。
無脾脈者,苦下利,善嘔,腹?jié)M身重,四肢不欲動。甚則肢瘦腹大,乃氣蠱也,必有腹痛。
俱虛四逆瀉不已,脾胃俱虛,少氣不足以息,四肢逆冷,寒瀉不已。
俱實身熱脹喘驚。
脾胃俱實,身熱腹脹,脅痛作喘多驚。
命門沉實最為佳,命門脈喜滿指,沉實帶滑不數(shù)。
微沉胞絡(luò)無火邪;初沉者,胞絡(luò)相火本脈也。浮數(shù)則為火動,沉遲則為火衰。
三焦呼吸審虛實,三焦無位,惟浮診以呼吸審其虛實。呼出二至,則心肺上焦邪輕;吸入二至,則肝腎下焦邪輕;呼吸之間一至,則脾胃中焦邪輕。先輩有以浮取上焦合心肺脈,中取中焦合脾胃脈,沉取下焦合肝腎脈。不合則氣亂,須再切之。但右尺有三脈,浮為三焦,略沉為胞絡(luò),沉為命門,不若以呼吸間取之。
女人三脈滑浮嘉;女人喜滿指浮泛,伏澀者無子。
浮數(shù)遺精還是熱,相火盛熱,則精自流通。
浮遲冷瀉氣不奢;浮遲,陽氣已衰,故見冷瀉,盜汗等癥。
獨浮便結(jié)風侵肺,訣云∶尺部見之風入肺,大腸干澀固難通。
浮大腹脹臉紅華;腹脹脈浮大,宜調(diào)其血,火盛則臉紅心躁。
浮弦停水或蒸怯,弦主臍下急痛,停水為積,素虛者得之,為骨蒸怯癥。
浮滑火瀉渴飲茶;浮滑,痰火作瀉,口渴腹鳴。
浮緊小腹筑筑痛,浮緊,下部筑然掣痛。
浮芤便血定無差∶浮芤,大腸便血。
浮細虛汗心振懼,浮細主畏寒,多汗心振。
浮絕陰冷子戶遮。
右尺浮取脈絕者,無子戶脈也?嘧憷潢幒,婦人絕產(chǎn),帶瘕無子。
沉數(shù)消渴小便赤,沉數(shù),命門火盛,主作渴溺赤。
沉遲冷瀉便清頻;沉遲,命門火衰,故瀉冷便清。
沉甚水腫緩腰痛,沉甚,水癥,必先腳膝,沉緩專主腰痛。
沉微疝痛瀉濁津;沉微主膀胱疼痛作瀉,或津液下流為濁為帶。
沉實轉(zhuǎn)筋兼膝痛,沉實主轉(zhuǎn)筋,膝下痛,或下利,或便難。
沉澀臍冷竭精人;沉澀,真精枯竭,大便秘滯,小腹與脛俱冷。
沉弱滑瀉伏痛逼,弱脈主臟冷滑瀉,伏脈主下寒痛逼。
沉絕足冷見鬼神。
無命門脈者,苦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
三脈貴有虛中實,三脈俱實,則熱極難解。三脈俱虛,則冷極難補。貴乎似虛而實,似弱而滑。
生死兼此斷為真。
命門一云命脈,又兩尺前一分名神門,診命門脈上溢耳。凡病有此脈則生,無此脈則死。斷生死固以胃氣為主,兼此尤為真的。但命門男女有異∶天道右旋,男子先生右腎,故命門在右,而腎在左;地道左旋,女子先 生左腎,故命門在左,而腎在右。若男子病,右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不死;若女子病,左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亦 不死。
此即上古診法其二也。氣口,右手關(guān)前一分,以候七情,及房勞、工作勤苦與飲食無節(jié),皆為內(nèi)傷不足之癥。其所以名氣口者,五臟之氣,必因胃氣而升于手太陰故也。人迎,左手關(guān)前一分,以候六yin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皆為外感有余之癥。其所以名人迎者,外邪必因虛而入故也。若臟氣平者,邪自難犯,故先氣口而后人迎也。漢論人迎緊盛傷于寒,氣口緊盛傷于食。然七情蘊郁,正由宿食助發(fā)。若專傷食而無七情,則不應(yīng)氣口。又論傷寒皆自太陽始,然經(jīng)云,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胞,濕喜傷脾,熱喜傷心,燥喜傷肺,以類推之。風當自少陽,濕當自陽明,暑當自三焦,寒當自太陽,此丹溪獨得經(jīng)旨,發(fā)仲景未發(fā)也。
其外非六yin、內(nèi)非七情而病者,謂之不內(nèi)外因,本經(jīng)自病也。非若氣口人迎傳變乘克,但三因皆以胃氣為主。
經(jīng)云∶氣口,太陰也,兼屬脾。又云∶人迎亦胃脈也。脈贊云∶關(guān)前一分人命之生。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于前,而以丹溪圖說之。
喜則傷心脈必虛,喜則氣緩,脈散而虛。甚則神庭融溢,而心脈反沉。蓋喜甚則火盛侮金;腎水復母仇而克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傷脾脈結(jié)中居;思則氣凝,脈短而結(jié)。甚則意舍不寧,而脾脈反弦。
因憂傷肺脈必澀,憂則氣滯而脈沉澀,甚則魄戶不閉,而肺脈反洪。
怒氣傷肝脈定濡;怒則氣逆而脈濡,或激甚則魂門弛長,而肝脈反澀。
恐傷于腎脈沉是,恐則氣下,怯而脈沉,甚則志室不遂,而腎脈反濡。濡屬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屬太陽。殊不知五臟系背,諸穴于五臟則為有形之經(jīng)絡(luò),于太陽則為無形經(jīng)之絡(luò),特其過脈耳。
緣驚傷膽動相胥;驚則氣亂而脈動,甚則入肝脈散,小兒瀉青,大人面青。又,大驚入心者,尿血怔忡。
脈緊因悲傷胞絡(luò),悲則氣急而脈緊縮,甚則心胸絡(luò)與肺系氣消而脈虛。
七情氣口內(nèi)因之。
凡七情傷之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傷之深者,必審何部相應(yīng),何臟傳次,何臟相克。克脈勝而本臟脈 脫者,死。噫!七情為患如此。和樂以養(yǎng)中和,實養(yǎng)德養(yǎng)身急務(wù)也。
緊則傷寒腎不移,寒傷腎,脈沉而緊,初自足太陽而入,其脈浮盛而緊。浮者,足太陽;緊者,傷寒;盛者,病進也。
虛因傷暑向心推;暑傷心,脈虛,初自手少陽而入,脈洪虛而數(shù)。洪者,手少陽;虛者,傷暑;數(shù)者,病增也。
澀緣傷燥須觀肺,燥傷肺,脈澀,初自手陽明而入,脈浮而數(shù)。浮者,手陽明;數(shù)者,傷燥。
濡細傷濕更看脾;濕傷脾,脈細而濡,初自足陽明而入,脈細澀而長。澀者,足陽明;濡者,傷濕;長者,病襲也。
浮則傷風肝部應(yīng),風傷肝,脈浮而盛,初自足少陽而入,脈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陽;浮者,傷風;散者,病至也。
弱緣傷熱察心知;熱傷心胞絡(luò),脈沉弱而緩,初自三焦而入,脈浮而弱。沉者,心胞絡(luò);弱者,傷熱;緩者,病倦也。暑與熱同氣,正心多不受邪,每歸胞絡(luò),此與暑傷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審,細別六yin皆可醫(yī)。
凡外感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yīng),其傳變與傷寒參看。
勞神役慮愛傷心,虛澀之中仔細尋;血虛神耗。
勞役陰陽每傷腎,須因脈緊看來因;房勞傷精。
房帷任意傷心絡(luò),微澀之中細忖度;精枯。
疲劇筋痛要傷肝,仔細思量脈弦弱;筋痛則動,脈弦弱帶數(shù)。
饑則緩弦脾受傷,胃氣虛也。
若還滑實飽無疑;脾氣滯也。
叫呼傷氣須損肺,燥弱脈中豈能避! 氣耗也。
不內(nèi)外因乃如是,氣口人迎皆無與;各脈不與二脈相應(yīng)。
氣口人迎若俱緊,夾食傷寒兼理治。
內(nèi)傷外感,分多少治之。
氣口人迎若過盛,內(nèi)關(guān)外格詳經(jīng)義;按《內(nèi)經(jīng)》,人迎一盛則躁在手足少陽,二盛躁在手足太陽,三盛躁在手足陽明。一盛者,人迎大于氣口 一倍也,四倍則陽盛已極,故格則吐逆而食不得入。三陽兼手足而言,或入手經(jīng),或入足經(jīng),下三陰仿此。
又,氣口一盛,則躁在手足厥陰,二盛躁在手足少陰,三盛躁在手足太陰,四倍則陰盛已極,故關(guān)則不得小便。
若人迎氣口俱盛四倍已以,盛極衰至必死,抑論關(guān)格二癥也。然氣口人迎俱盛,則吐逆不便交作,故丹溪總之曰關(guān)格。但以兩寸過盛推之,則尺脈一盛,病在手足厥陰,二盛病在手足太陰,三盛病在手足少陰。傳曰∶尺 部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盛瀉足太陰,補足少陰;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四盛則三陰已極,當峻 補其陰。一至寸而反之,亦推展經(jīng)義也。
先賢又恐病流傳,取諸雜脈乃全備。
此丹溪示人活法。病有傳變,如傷寒緊不在腎,傷怒濡不在肝,流傳別經(jīng),是以取各部中見脈。與人迎 氣口相應(yīng)者,以斷內(nèi)外二因。凡二十七種脈形,隨其部位所見,但與人迎應(yīng),則為外感;與氣口應(yīng),則為內(nèi)傷。
其病癥,則分諸脈主病同。
此即上古診法其三也。決虛實,斷死生,全在總看。故融會經(jīng)意為歌,且引證什之。業(yè)者并小字讀之,可也。
脈會太陰決死生,寸關(guān)尺具陰陽情。
《難》曰∶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寸口,即寸關(guān)尺,五臟六腑之所始終也。他如沖陽,專應(yīng)乎胃,太沖專應(yīng)乎肝,太溪專應(yīng)乎腎,豈能通乎十二經(jīng)哉?故法取寸口也。脈本生于陰陽,但陽生于尺而動于寸,陰生于寸而動于尺,關(guān)則陰陽相半,界二者之中。陽脈常浮而數(shù),病在頭目胸膈;陰脈常沉而遲,病在臍腹腰腳;中脈隨時浮沉,病在腹脅胃脘。陰陽恒宜相濟,不宜偏勝。若陽一于上而高過魚際,名曰溢;陰一于下而深入尺澤,名曰覆。寸脈下不至關(guān)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guān)為陰絕,乃真臟之脈而無中氣往來以和之也。學人于此而喜悟焉,則始終一寸九分之間,周身陰陽太過不及之情見矣。叔和云∶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shù)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陽實應(yīng)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大滑應(yīng)舌強,陰數(shù)脾熱并口臭。陽微浮弱定心寒,陰滑食注脾家咎。關(guān)前關(guān)后辨陰陽,察病根源應(yīng)不朽。諸浮躁脈皆為陽,諸沉細脈皆為陰。凡脈從陰陽易已,脈逆陰陽難已。
浮中沉法知遲數(shù),逆順虛實應(yīng)五行。
初持脈見于皮膚之間者曰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澀者肺。見于肌肉之下者曰沉。沉而弦長者肝,沉 而濡滑者腎。不輕不重與肌肉相得者脾。多有兼乎四臟之邪,則和緩之中,亦必兼乎浮沉滑澀長短弦大,各脈 皆然。如沉滑則順于左尺逆于左寸,如浮澀則順于右寸逆于左半。寸口宜浮而反損小,陽虛而陰入乘之也;驎r浮滑而長,謂之陰中伏陽。尺部宜沉而反實大,陰虛而陽入乘之也;驎r沉濡而短,謂之陽中伏陰。如尺本 沉而又沉,謂之重陰;寸本浮而又浮,謂之重陽;寸尺俱微甚謂之脫陽脫陰。無非五行生克偏全,四時五臟,各部應(yīng)得與否,以為逆順虛實,浮沉遲數(shù)(歌見前)。
極煩九候并十變,無非臟腑合流形。
九候∶上部天,足少陽膽以候頭角;上部人,手少陽相火三焦以候耳目;上部地,足陽明胃以候口齒。
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氣。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氣;下部地,以候腎。左尺外以候腎,內(nèi)以候腹中;左關(guān)外以候肝,內(nèi)以候膈中;右關(guān)外以候脾,內(nèi)心候胃脘;右寸外以候肺,內(nèi)以候胸中;左關(guān)外以候心,內(nèi)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九候雖調(diào),肌肉已脫者死。是陰陽交錯之妙,而虛實微賊正之五邪,因以分焉。十變∶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為從后來者為虛邪;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為正邪;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為從前來者為實邪;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從其所勝者為微邪;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是從所不勝者為賊邪。五臟各有剛?cè)嵝,故令一脈輒變?yōu)槭病T痪旁皇,似繁而簡,不外乎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故曰?shù)者,腑也;遲者,臟也,以是別知臟腑之病。后世分析太甚,不知陰陽交錯、臟腑同氣故耳。
三部脈全容易識,三部通度,六脈俱全,浮沉遲數(shù)相等者,脈易識而病易愈也。歌云∶三部俱浮肺臟風,惡風發(fā)熱鼻流涕;三部沉遲冷積成,皮膚枯槁真元憊;三關(guān)俱緩脾家熱,口臭齒腫時反胃;三部俱弦肝好怒,目翳淚疼多 癖;三部俱數(shù)心熱狂,口舌生瘡唇破碎;三部虛濡微澀伏,久病必死卒病生;三部浮滑芤弦數(shù),卒病相宜久病傾。
又有六部同脈者,古云∶雙弦之脈土易虧,雙浮之脈水易虧。凡三部脈滑而微者,病在肺;下緊上虛者,病在脾;長而弦者,病在肝;脈小血少者,病在心,實者為心勞;大而緊者,病在腎;緩滑者,熱在胃中;遲緩而澀者,胃中有寒有 結(jié);脈實緊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自利者難治。脈來累累如貫珠,不前至寸者,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脈來累累而止,不至寸口濡者,結(jié)熱在小腸,伏留不去;脈代而鉤者,病在絡(luò)脈,鉤即夏脈。經(jīng)絡(luò)皆實者,寸脈急而尺緩;絡(luò)氣不足,經(jīng)氣有余者,脈寸熱而尺寒;經(jīng)虛絡(luò)滿者,尺 熱滿而寸寒澀。
或至不至更難憑。
寸口壯大而尺中無者,此為陰盛于陽,苦腰背痛足脛寒,尺脈浮大而寸口無者,此為陽盛于陰,其人虛而損多汗,或小腹?jié)M痛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尺寸脈牢而長關(guān)中無者,此為陰陽相干。尺寸俱無而關(guān)中有者,此為陰陽氣歸于中。左關(guān)以驗風寒,或風與火之盛衰;右關(guān)以驗七情,或勞與飲食之內(nèi)傷。三部或至或不至者,冷氣在脾,故令脈不通也。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宿食填胸也,其人當吐,不吐者死。
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譬如樹有根本,故寸口平而死者,腎氣先絕于內(nèi)故也。
上下來去存消息,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陽生于陰也,為表;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陰生于陽也,為里。來者,自骨肉 之分,出皮膚之際,氣之升也,為表;去者,自皮膚之際,還于骨肉之分,氣之降也,為里。上下來去,乃陰陽消長之消息也。以上下言之;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太過多上溢,不及多下落。以來去言之∶脈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癲。粊硇烊ゼ,上虛下實,為惡風。脈雖失而有一線往來者,可治;脈雖全而無往來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yīng)而參差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脈相失而不可數(shù)者,死。
又,左脈不和,病在表,主四肢;右脈不和,病在里,主腹臟。有有表無里者,有有里無表者。
推法應(yīng)須豎且橫。
脈隱伏者,乃用推法。經(jīng)曰∶推而外之,屬腑,內(nèi)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nèi)之,屬臟,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推而上之關(guān)前,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關(guān)后,下而不上,頭頂病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蓋脈有隱顯,皆陰陽變化錯綜,須橫看豎看,乃可以盡其變也。
惟有天和脈不應(yīng),歌曰∶天和脈只論三陰,南天高兮北泉深;太陰專主右尺寸,厥陰尺寸左邊沉;少陰尺寸兩不應(yīng),相交相反 死將臨。天和,乃平脈也,諸陽為浮,諸陰為沉,故不言三陽司天、在泉。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歲論脈,則寸在南而尺在北。三陰司天,則兩寸不應(yīng);太陰司天,右寸不應(yīng);少陰司天,兩寸不應(yīng);厥陰司天,左寸不應(yīng);三陰在泉,則兩尺不應(yīng);太陰在泉,右尺不應(yīng);少陰在泉,兩尺不應(yīng);厥陰在泉,左尺不應(yīng)。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庚辛壬癸之歲論脈,則寸在北而尺在南。三陰司天,則兩尺不應(yīng);太陰司天,右尺不應(yīng);少陰司天,兩尺不應(yīng);厥陰司天,左尺不應(yīng)。三陰在泉,則兩寸不應(yīng);太陰在泉,右寸不應(yīng);少陰在泉,兩寸不應(yīng);厥陰在泉,左寸不應(yīng)。不應(yīng)者,皆為沉脈也!督C珠經(jīng)》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寸不應(yīng);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尺不應(yīng)。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應(yīng);司泉,則左尺不應(yīng)。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應(yīng);司泉,則右尺不應(yīng)。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尺不應(yīng);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寸不應(yīng)。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應(yīng);司泉,則左寸不應(yīng)。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應(yīng);司泉,則右寸不應(yīng)。凡不應(yīng)者,謂脈沉而細,不應(yīng)于手也。反之則沉為浮,細為大也。歲當君火在寸,而沉回應(yīng)于尺;歲當君火在尺,而沉回應(yīng)于寸,經(jīng)曰∶尺寸反者死。歲當君火在左,而沉回應(yīng)于右;歲當君火在右,而沉回應(yīng)于左,經(jīng)曰∶陰陽易者死。又曰∶學診之士,必先歲氣,良有以哉!此與仲景、丹溪所說不同,然所論深得《素問》君火以退之旨,故從之。
急彈靡常是奇經(jīng)。
歌曰∶督?jīng)_猶豫若狂癡,兩手堅實浮沉齊,尺寸俱浮俱牢者,直上直下亦如之;任緊細長至關(guān)止,陰中切痛引腹臍。前部左右脈彈手,陽蹺癲癇痹皮。缓蟛繌検株庈E脈,里急陰疝崩漏危;中部彈手帶脈病,走精經(jīng)絕恐無兒。從少陰斜至太陽,陽維巔仆聲如羊;從少陽斜至厥陰,陰維癢痹惡風侵。來大時小是陰絡(luò),肉痹應(yīng) 時還自覺;來小時大陽絡(luò)病,皮膚不仁汗滴落。按《脈經(jīng)》,兩手脈浮沉實盛一般者,沖督脈也。主凡事猶豫有兩心,甚則癲狂癡迷不省,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關(guān)浮,直上直下者,督脈也。主腰背強,大人癲,小兒 癇。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關(guān)實者,沖脈也。主胸中有寒,婦人瘕疝絕產(chǎn)。脈來緊細實長者,任脈也?嘈「雇匆,陰中切痛。前部左右彈手者,陽蹺脈也?喟d癇惡風,偏枯僵仆羊鳴身體強痹,后部左右彈手者,陰蹺脈也?嘈「雇,里急,引陰中痛,男子為疝,女子崩漏。中部左右彈手者,帶脈也?嘈「雇匆凶邮Ь,女子絕經(jīng),令人無子。
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陽維也。巔仆羊鳴,或失音不能言。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喟d癇,肌肉yin癢痹。
汗出惡風。陰絡(luò)來大時小,苦肉痹應(yīng)時自發(fā),身洗洗也;陽絡(luò)來小時大,皮膚不仁且痛,汗出而寒。凡見奇經(jīng)之病,而后有奇經(jīng)之脈,病證詳前經(jīng)絡(luò)。
一脈二變尤堪怪,動脈,陰陽氣相搏耳。陰陽和則脈不動,今氣先中于邪,則氣為之是動。氣既受邪,則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故一脈之動,變?yōu)闅庋獌刹。M特左為血而右為氣哉?又,洪大一脈,有力而實者為熱甚,無力而虛者為虛甚。微澀一脈,無力而短者固為虛,然伏熱痰氣凝滯,亦可概以虛視之乎?是知脈之變化不拘如此,故有舍證而從脈者,有舍脈而從證者。有從一分脈、二分證者;有從一分證、二分脈者;有清高貴人,兩手俱無脈者;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有反關(guān)脈者;又有折一手及瘡傷脈道者,可不從其證乎?善診者,尚其悟之。
男女寅申莫浪驚。
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男子面南而生于寅,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寸脈洪而尺脈弱者,常也;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女子面北而生于申,則兩尺在北而得其陰,寸脈弱而尺脈洪者,常也。陽強則陰弱,天之道也,反之者病。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蓋人立形于地,故從地化。楚人尚左者,夷道也。故男子左脈強而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天以陰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于右耳目。地以陽為用,故人之右手足強于左手足。陰陽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診脈必先伸左手,女子診脈必先伸右手。男子得陽氣多,故左脈盛;女子得陰氣多,故右脈盛,男子以左尺為精府,女子以右尺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別男女,決死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是也;虿恢岁庩,五臟倒裝者,非。
大衍五十為至數(shù),主位先天見圣靈。
脈以息數(shù)為主,血為脈,氣為息,應(yīng)曰至,息曰止。呼吸者,氣之橐 ;動應(yīng)者,血之波瀾。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榮衛(wèi)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于手太陰。法以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來四至五至,和緩舒暢者為平。六數(shù)七極,熱之甚也。三遲二慢,冷危證也。兩息一至與八九十余,則不成息矣。凡至數(shù)多者為至,至數(shù)少者為損。損脈從上損肺起,而下及于腎,至脈從下?lián)p腎起,而上及于肺!督輳健吩弧脧纳蠐p下死猶遲,至脈多從下?lián)p上,然此小衍之數(shù)也。大衍以五十數(shù)為極至,三部平均,滿五十數(shù)而一止,或不止者無病。若覺腎脈忽沉,就腎部數(shù)起,不滿五十動而止者,一臟無氣。呼出心與肺,一動肺,一動心;吸入腎與肝,一動肝,一動腎;呼吸之間,一動脾。今吸不能至肝至腎而還,復動肺脈,則四 十動后一止者,是腎先絕,肝臟代至,期四年春草生時死。就肝部數(shù)起,三十動一止者,肝腎兩臟無氣,心臟 代至,期三年谷雨時死。就心部數(shù)起,二十動一止者,腎肝心三臟無氣,脾臟代至,期二年桑柘赤時死。就脾 部數(shù)起,十五動一止者,腎肝心脾四臟無氣,肺脈代至,期一年草枯時死。至于兩動一止,或三四動一止者,死以日斷矣。是知脈之虛實死生,皆在息數(shù)之間。奈何今之診者,或?qū)>课鲋T般脈形,而不暇察夫至數(shù)。又有 雖知察夫至數(shù),而無得手應(yīng)心之妙,數(shù)之愈繁而愈失其真。噫!折一 臂、瞽一目而不夭,脈少有變,則病患隨之。今人問病,每曰脈息何如?醫(yī)者于此未達奈何?學人要在平時對 先天圖靜坐調(diào)息,觀氣往來。臨時又有屏氣不息之敬,則是以吾心之太極,而驗彼身之太極,不離乎氣血,不雜乎氣血,乃先天之靈也,豈泥象數(shù)者之可語哉!斷病之法,四時四季,以其當旺者為主。五臟六腑,候其盛衰之極者為病,本位太過不足之極者亦死!端貑枴吩啤萌酥犹巹屿o而脈亦能為之改。則凡不幸而脈稍有變 者,可不調(diào)養(yǎng)之以盡其天年乎?叔和云∶五十不止身無病,數(shù)內(nèi)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臟絕,卻后四年多沒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應(yīng);十五一止一年殂,以下有止看暴病。又云∶兩動一止、或三四五動一止,六七死,四動一止即八朝,仿此推排但依次。不問內(nèi)因外因,久病暴病,見代止必死。凡諸般死脈,皆十動以下之變名也。
四時胃氣為之本,人之氣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應(yīng)周天之常度,配四時之定序。以各部言之∶肝弦、心洪、肺澀、腎沉、脾緩者,本臟脈也;以時令言之∶春時六部中俱帶弦,夏俱帶洪,秋俱帶澀,冬俱帶沉,長夏四季俱帶和緩。凡人得應(yīng)時之脈者,無病也。然必微弦,微洪,微毛,微石,為有胃氣。若純見弦洪毛石,謂之真臟之脈。
無胃氣以和之者必死。故曰∶四時以胃氣為本。此脈之常體也。然消息盈虧,理化不住,運動密移,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秋行夏令,冬行春令,四變之動,脈與之應(yīng)者,乃氣候之至脈也。亦必脈有胃氣無害,胃氣者,中氣也。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應(yīng)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是也。有胃氣則脈有力 有神,無胃氣則脈無力無神,神即胃氣也。男子左手重而氣口脈和,女子右手重而人迎脈和,亦為有胃氣。今 人泥以浮取腑,沉取臟,中取胃氣,而不知中固中也,浮之中亦有中也,沉之中亦有中也。不當泥其形,而當 求其神也。神即有力也;蛞善咴\之法,亦以中為胃氣,且如六脈俱沉,可斷其無中氣耶!其九候指法輕重,經(jīng)論詳矣,已采入心部脈注。
六甲循環(huán)若弟兄。
氣候陰陽,更迭四時。冬至陰極陽生,夏至陽極陰生。冬至后得甲子,少陽旺六十日,其氣尚微,故脈來 乍大乍小,乍短乍長。第二甲子,陽明旺六十日。其氣始萌,故脈浮大而短。第三甲子,太陽旺六十日,其氣大盛,故脈來洪大而長。夏至后第四甲子,太陰旺六十日,陰氣初生,故脈緊大而長。第五甲子,少陰旺六十日,陰氣漸盛,故脈緊細而微。第六甲子,厥陰旺六十日,陰氣極盛,故脈沉短而敦重。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陰三陽之旺,時日之大要也。又大寒至春分,厥陰風木之至,其脈弦。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至,其脈 洪而鉤。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之至,其脈大而浮。大暑至秋分,太陰濕土之至,其脈沉。秋分至小雪,陽明燥 金之至,其脈短而澀。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之至,其脈大而長。或問∶六甲六氣,主脈皆本《內(nèi)經(jīng)》,而脈形有不同者,何耶?蓋人稟氣盛,則脈應(yīng)時而盛,稟氣弱或有病邪凝滯,則脈不能應(yīng)時,而不失其真氣,則亦隨陰陽微盛而變化略不同耳,非相反也。此言人身氣候有一日一應(yīng)周天者,有一年一應(yīng)周天者。丹溪曰∶脈,神也,陽也。其行速,猶太陽一日一周。息,氣也,陰也。其行遲,猶太陰一月一周是也。歌云∶春弦夏洪秋 似毛,冬沉如石應(yīng)天地;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氣候變動或不同,生死總訣在胃氣。
約哉四脈千古訣! 博之二十七種,約之則為浮沉遲數(shù)滑澀緩大八要,又約之則為浮沉遲數(shù),又至約則為浮中沉。蓋浮兼數(shù),沉兼遲,中則浮沉之間,故所集六部脈訣,每以浮沉二字貫之。雖曰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陰陽辨而脈無余蘊 矣。是知浮沉遲數(shù)四脈,真千古要訣也。彭用光曰∶浮陽曰金,輕清于上;芤實洪長,在心取象。沉陰曰水,潤滑在下;微弱伏虛,由沉化生。遲寒曰土,三至一息;內(nèi)涵四脈,濡緩澀結(jié)。數(shù)熱曰火,一息六至;弦緊仿fo,滑大為異。蓋浮乃輕手取之,而芤實洪長之類,皆輕手而得之也。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虛之類,皆重手而得之也。遲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緩澀結(jié)之類也。數(shù)者頻急,一息六七至,而弦緊滑大之類也。學 者能以四脈為祖,先看五臟之中何臟得之?后看三部之中何部得之?庶乎據(jù)脈可以識證,因證亦可以識脈,隨人人之脈與證而立方,庶乎不致誤人也。
動靜玄機太簡明。
脈理繁潔,治法多端。若不憑浮沉遲數(shù),則指下茫然。且脈有單看浮而總看沉者,有總看浮而單看沉者,遲數(shù)亦然。要之,審決經(jīng)絡(luò),惟總看可憑。凡脈以得中為靜,太過而為盛之極,不及而為衰之極,俱謂之動。
只取其動者治之,則經(jīng)絡(luò)不雜,何其簡且明哉! 不問在經(jīng)并臟腑,有力無力要叮嚀。
四脈不問何部得之,有力則為風積痛熱,無力則為虛氣寒瘡。百病無不包括。
欲識根源無別巧,只要臨時心氣清。
根源,即手太陰也,胃氣也。先天之靈,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識。七診法云∶一靜其心,存其神也;二 忘外意,無私慮也;三勻呼吸,定其氣也;四輕指于皮膚之間,探其腑脈,浮也;五微重指于肌肉之間,取其胃氣,中也;六沉指于筋骨之上,取其臟脈,沉也;七察病患脈息數(shù)來也。
大浮數(shù)滑動陽脈,陰病見陽生可得∶沉澀弦微弱屬陰,陽病見陰終死厄∶陰陽交互最玄微,浮中沉法卻明白。
陰陽脈皆五者,脈從五行生也。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里則見陰脈。陰病見陽脈者生,邪自里之表,欲汗解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是也。陽病見陰脈者死,邪自表達里,正氣虧陷,如譫語脈沉 是也!痘钊藭分^雜病與傷寒脈不同,其實同也,況傷寒中亦有雜病,雜病中亦有傷寒。傷寒雜病脈之陰陽一而已矣。自《百證歌》舉其概,丹溪發(fā)其微,然后知脈當從仲景與叔和《脈經(jīng)》,不當泥高陽生之《脈訣》也。
浮脈察表之實虛,傷寒先辨人迎,及傳而變,次別諸經(jīng)。
尺寸俱浮太陽表;浮而緊澀是傷寒,浮而數(shù)者熱不小;脈尺寸俱浮、有力有神者,可汗;脈遲者,不可汗。
浮而緩者是傷風,宜解肌,不可汗。
浮大有力熱易曉;浮而長大(太陽)合陽明,浮而弦大少陽了。
中切陽明少陽經(jīng),尺寸俱長陽明;浮長有力兼太陽,無汗,宜發(fā)汗。
長大有力為熱甚;當解肌。
長數(shù)有力熱可平,長滑實大宜通利∶尺寸俱弦和少陽,凡弦脈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弦遲弦小弦微虛,內(nèi)寒宜溫。
弦大弦長滑熱盛。
熱甚宜解。
沉脈察里虛與實,尺寸沉細屬太陰;沉微少陰微緩厥(陰),沉遲無力陰氣深;脈沉微、沉細、沉遲、沉伏無力,為無神,為陰盛而陽微,急宜生脈回陽。
沉疾有力為熱實,養(yǎng)陰退陽邪不侵。
脈沉疾、沉滑、沉實有力,為有神,為熱實,為陽盛陰微,急宜養(yǎng)陰以退陽也。大抵沉診之法,最為緊 關(guān)之要,以決陰陽冷熱用藥,生死在于毫發(fā)之間,不可不仔細察之。凡脈中有力為有神可治,無力為無神難治。抑論傷寒脈非一端,陰陽俱緊澀,傷寒也;若前傷寒,郁熱未凈,重感于 寒,則變?yōu)闇丿。陽浮陰弱,傷風也;若前傷風,蘊熱未已,重感風,則變?yōu)轱L溫。陽濡陰急,當夏先傷濕而后傷暑,乃濕溫脈也。陽浮陰濡,當春先傷溫氣而后感風,乃風溫脈也。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溫毒脈也。當 春夏感熱而又遇濕熱,兩熱相合,故溫毒發(fā)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濕溫脈也。長夏先傷濕而后傷暑,陰陽 俱盛,溫瘧脈也。先傷風寒,未凈,重感于寒所致。若脈陰陽皆沉,而證似太陽者,乃冬時天暖,溫氣所犯;蛲‘惷,或同脈異經(jīng),病皆起于中宮濕土,與傷寒相似,不可不辨。
以所集雜病為次,《脈訣舉要》為主,兼采《正傳》、《權(quán)輿》權(quán)度補之,附溫暑內(nèi)傷。
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虛;扶危治痰,風未可疏;浮遲者吉,急疾者殂。
若風廢癱瘓,脾緩者不治。《捷徑》云∶風疾脾緩空費力,癆疾心數(shù)命難存。
中寒緊澀,陰陽俱盛,法當無汗,有汗傷命。
陽緊,寒在上焦作吐;陰緊,寒在下焦自利;陰陽俱緊,上下皆受寒也,法當無汗,反自汗者,亡陽不治。
傷風之脈,陽浮陰弱,邪在六經(jīng),或弦而數(shù)。
陽浮,衛(wèi)中風也;陰弱,榮氣弱也。邪在六經(jīng)者俱弦。
暑傷于氣,所以脈虛,弦洪芤遲,體狀無余。
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不見,微弱隱狀,皆虛類也。
暑熱病劇,陰陽盛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汗后躁大,死期可刻。
得汗后,脈躁大者固死;入里七八日來,脈不躁數(shù)而澀小者,亦死。
溫脈無名,隨見諸經(jīng),未汗宜強,虛緩傷生。
溫脈隨各臟腑所見而治。未汗脈強急者生,虛緩者死;已汗表證不退,脈強急者死,或入里腹痛甚、下利 者死。
溫脈濡緩,或兼澀小,入里緩沉,浮緩在表,若緩而弦,風濕相攪。
浮緩在表,沉緩在里,或弦緩,或浮緩,風濕相搏也。
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是為燥證。
澀主燥,風燥兼浮而弦,血燥兼芤而虛。
虛火數(shù)浮,實火沉大,隨其所見,細數(shù)為害。
脈浮洪數(shù)無力為虛火,脈沉實大有力為實火。如洪數(shù)見左寸心火,右寸肺火,左關(guān)肝火,右關(guān)脾火,兩尺為腎經(jīng)命門火。
內(nèi)傷勞役,豁大不禁;若損胃氣,隱而難尋。內(nèi)傷飲食,滑疾浮沉;內(nèi)傷勞食,數(shù)大澀浸。右關(guān)緩緊,寒濕相尋;右關(guān)數(shù)緩,濕熱兼臨;數(shù)又微代,傷食感yin。
心脈變見于氣口,肝木亦挾心火之勢而來迫肺金,故大如急數(shù),為無力不禁耳。內(nèi)傷輕者,右關(guān)沉滑;內(nèi) 傷重者,氣口浮滑。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shù),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xù),此飲食失節(jié),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右關(guān)脾脈數(shù)中顯緩,且倍于各臟,此勞役輕,而傷飲食濕熱重也。數(shù)多燥熱,緩多濕 熱。若脾脈大數(shù),時微緩一代者,飲食不節(jié),寒溫失所也。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
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尺脈澀堅,血實氣虛;尺脈細微,氣血俱虛;脈細代者氣衰;絕者,氣欲絕;伏澀難治,幾于欲絕也。
諸證失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shè)見浮大,后必難治。
脈得諸澀濡弱為亡血。脈浮面白色薄者,里虛亡血。脈夾輕輕、尺中獨浮、目睛暈黃者為衄血;虺料叶、面白短氣、目瞑、小腹?jié)M者,因勞衄血。太陽脈大而浮者,衄吐血。如懸鉤搏手,或沉弦者,衄血。肺脈 弦急者,咳而唾血。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腸 下膿血。脈弦絕則死,滑大則生。血溫身 熱者死。脈極虛芤遲為亡血失精。
偏弦為飲,或沉弦滑,或結(jié)澀伏,痰飲中節(jié)。
痰飲脈皆弦而兼微沉滑,惟肺飲有喘不弦。若雙弦者,乃寒飲也;虼笙潞笊铺,若浮弦大實者,膈有 稠痰宜吐。久得結(jié)脈,或澀或伏者,痰飲膠固于中,阻滯節(jié)上脈道故也。
郁脈皆沉,血芤氣澀,濕郁緩沉,熱乃數(shù)極。痰郁滑弦,滑緊因食,郁甚則滯,或結(jié)代促。
六郁脈皆兼沉,甚則伏,又甚則結(jié)促代。惟有胃氣可治,在上則見于寸,在中則見于關(guān),在下則見于尺,左右亦然。
平脈弦大,勞損而虛;大而無力,陽衰易扶;數(shù)而無力,陰火難除;寸弱上損,浮大里枯;尺寸俱微,五勞之軀。血羸左濡,氣怯右推,左右微小,氣血無余。癆瘵脈數(shù),或澀細如,潮汗咳血,肉脫者殂。
凡曰虛損,因虛而有傷損也。虛勞者,因虛而不禁勞,因勞而愈虛也。癆瘵者,勞之極也,即五勞六極也。
癆者,牢也,言其病已牢痼而不可解也。諸虛脈多寸關(guān)弦大而尺微澀,有火則尺亦大。大者,正氣虛而邪盛;弦者,中寒也。若大而無力者,陽氣虛也;大數(shù)無力者,陰血虛也;左右微小者,必成痼冷。癆癥骨蒸潮熱,盜汗,咳嗽見血,或泄不泄,惟肉脫甚,脈數(shù)細而澀者死。古云∶微數(shù)不成病,不名勞。
風寒暑濕,氣郁生涎,下虛上實,皆頭暈眩。風浮寒緊,濕細暑虛,痰弦而滑,瘀芤而澀。數(shù)大火邪,虛 大久極,先理氣痰,次隨癥脈。頭痛陽弦,浮風緊寒,熱必洪數(shù),濕細而堅。氣虛頭痛,雖弦?guī),痰厥則滑,腎厥堅實。
六經(jīng)脈癥同傷寒,見病機訣云∶頭痛短澀應(yīng)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
眼本火病,心肝數(shù)洪,右寸關(guān)見,相火上沖。
左寸脈洪數(shù),心火炎也;關(guān)弦而洪,肝火盛也;右寸關(guān)俱弦洪,肝木挾相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金,而制己所勝之土也。
耳病腎虛,遲濡其脈,浮大為風,洪動火賊。沉澀氣凝,數(shù)實熱塞,此久聾者,專于腎責。暴病浮洪,兩 尺相同,或兩尺數(shù),陰虛火沖。
若左寸洪數(shù),心火炎也;兩尺洪數(shù),相火炎也,其人必夢遺,耳鳴,或聾。
右寸洪數(shù),鼻衄鼻 ;左寸浮緩,鼻涕風邪。
鼻流清涕。
口舌生瘡,脈洪疾速;若見脈虛,中氣不足。
經(jīng)曰∶左寸洪數(shù)心熱,右寸浮數(shù)肺熱。左關(guān)弦數(shù)而虛,膽虛甚;洪而實肝熱。右關(guān)沉實,脾胃有實熱,兼洪數(shù)者口瘡,或為木舌、重舌。脈虛者,為中氣不足。
齒痛腎虛,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搖豁壞。右寸關(guān)數(shù),或洪而弦,此屬腸胃,風熱多涎。
尺洪大而虛者,腎虛;齒痛動搖疏豁者,相火上炎也;右寸關(guān)洪數(shù),或弦而洪者,腸胃中有風熱也。
痛風沉弦,肝腎被濕。少陰弱浮,風血掣急;驖。坪箫L襲。
寸沉而弦,沉則主骨,弦則主筋,沉則為腎,弦則為肝,汗出入水,因水傷心,故歷節(jié)痛 而黃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則疼痛如掣;虺邼。虤,自汗出,歷節(jié) 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脈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脈浮而濡,屬氣虛,關(guān)前得之麻在上體,關(guān)后得之麻在下體。
斑疹沉伏,或散或無;陽浮而數(shù),火見于軀;陰實而大,熱蒸在膚。
滑伯仁曰∶脈者血之波瀾。故發(fā)斑者血散于皮膚,故脈伏;火盛于表,故陽脈浮數(shù);下焦實熱,故陰脈實大。
咳嗽所因,浮風緊寒,數(shù)熱細濕,房勞澀難。右關(guān)微濡,飲食傷脾;左關(guān)弦短,肝極勞疲。肺脈浮短,咳 嗽與期,五臟之嗽,各視本部。浮緊虛寒,沉數(shù)實熱;洪滑多痰,弦澀少血。形盛脈細,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厄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證內(nèi)脈,參考稱停。
外癥肌瘦肉脫,發(fā)熱作泄,內(nèi)脈沉急者必死。
霍亂吐瀉,滑而不勻,或微而澀,代伏驚人。熱多洪滑,弦滑食論。
右關(guān)滑為霍亂吐瀉,脈澀結(jié)代伏,雖因痰食阻滯,不可遽斷以死。然亦但可乍時一見,漸滑大為吉。故訣云∶ 霍亂之候脈微遲,氣少不語大難醫(yī)。脈弦甚者亦死。洪滑者,熱;弦滑者,膈有宿食留飲,宜吐。
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陽微陰弦,或短又數(shù)。緊實便難,滑實痰積。心痹引背,脈微而大,寸沉而遲,關(guān)緊 數(shù)銳。
陽微虛在上焦,所以胸痹痛。心痛者,脈陰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痹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而數(shù)。
腹痛關(guān)脈,緊小急速,或動而弦,甚則沉伏。弦食滑痰,尺緊臍腹。心腹痛脈,沉細是福,浮大弦長,命不可復。
脈細小緊急速,中腹刺痛。尺脈緊實,臍及小腹痛者,宜利。若尺脈伏者,小腹痛有瘕疝。
瘧脈自弦,弦數(shù)多熱,弦遲多寒,弦微虛乏,弦遲宜溫,緊小下奪,弦浮吐之,弦緊汗發(fā)。亦有死者,脈 散且歇。
瘧雖病久虛極,脈微似乎不弦,然必于虛數(shù)之中見弦,但不搏手耳。凡汗吐下,脈弦而小緊,與肌肉相得久持 之至者宜下;弦遲者宜溫;弦緊者宜發(fā)汗針灸;浮大者宜吐;弦數(shù)者風發(fā)也,以飲食消息止之。此汗吐下法,推之百病皆然。
痢脈多滑,按之虛絕,尺微無陰,澀則少血,沉細者生,洪弦死訣。
腸 下痢,雖忌身熱,亦忌厥冷。
痞滿滑大,痰火作孽,弦伏中虛,微澀衰劣。
胸痞多有痰火,故寸滑且大。右關(guān)弦遲或伏者,肝乘脾虛生涎,氣郁不舒。微反在上,澀反在下者,氣血虛也。微則氣衰多煩,澀則血少多厥。
濕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shù)火熱,沉虛滑脫。暑溫緩弱,多在夏月。
微小者生,浮弦者死,犯五虛癥者亦死。
吞酸脈形,多弦而滑;虺炼t,胸有寒飲;或數(shù)而洪,膈有痰熱。
時吐酸水,欲成反胃。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shù)。其或微澀,證屬虛弱。
因陽明經(jīng)內(nèi)蓄熱,或因渴飲水,或自汗浴水,或失饑傷飽,或醉飽房室發(fā)黃者,其脈多沉;因暴熱浴冷,酒后當風,其脈多浮。大抵酒疸沉弦或細,久為黑疸。趺陽脈遲,食不敢飽,或緊數(shù)者胃熱消谷。挾寒則食罷 反飽,名谷疸。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脾傷。凡黃候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黑色者不治。
水腫之證,有陰有陽,陰脈沉遲,其色青白,不渴而瀉,小便清澀。脈或沉數(shù),色赤而黃,燥糞赤溺,兼 渴為陽,沉細必死,浮大無妨。
陽脈必見陽證,陰脈必見陰證。沉細水愈盛而不可制,浮大則心火生土,而水可制矣。
脹滿脈弦,脾制于肝,洪數(shù)熱脹,遲弱陰寒,浮為虛脹,緊則中實。浮大可生,虛小危急。
以關(guān)為主。
遺精白濁,當驗于尺,結(jié)芤動緊,二證之的。微澀精傷,洪數(shù)火逼,亦有心虛,左寸短小,脈遲可生,急疾便夭。
急知虛浮,時時遺精者死。
腰痛之脈,必沉而弦,沉為氣滯,弦(大)損腎元;蚋《o,風寒所纏,濕傷濡細,實閃挫然。澀為瘀血,滑痰火煎,或引背痛,沉滑易痊。
尺脈沉,腰背痛,時時失精,食少,脈沉滑而遲者,可治。
疝脈弦急,積聚所釀,察其何部,肝為本臟。心滑肺沉,風疝浮蕩,關(guān)浮而遲,風虛之恙。陽急為瘕,陰 急疝狀。沉遲浮澀,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牢急者生,弱急者喪。
疝本肝經(jīng),弦則衛(wèi)氣不行而惡寒,緊急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為寒疝。趺陽脈浮而遲,浮為風虛,遲為寒 疝。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心胃脈滑則病心風疝,太陽脈浮則病腎風疝,少陽脈浮則病肝風疝。
腳氣之脈,浮弦為風,濡濕遲寒,熱數(shù)且洪。緊則因怒,散則憂沖,細乃悲過,結(jié)為氣攻。兩尺不應(yīng),醫(yī) 必無功。
左尺不應(yīng)難痊,寸口無常不治。
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緊洪數(shù),陽盛陰憊。血虛濡散,勞則浮遲,短浮莫治,數(shù)大難醫(yī)。
浮則衛(wèi)虛,短則榮竭,故不治也;數(shù)大火炎,亦不治也。但叔和又云∶消渴脈數(shù)大者活,虛小命殂須努力。
何耶?蓋初起數(shù)大而不堅實者,火猶可狀。虛小即浮短也,會其意,亦不相反。
燥結(jié)之脈,沉伏勿疑。熱結(jié)沉數(shù),虛結(jié)沉遲。若是風燥,右尺浮肥。
老人虛人便結(jié),脈雀啄者不治。
兩脅疼痛,脈必雙弦。緊細弦者,多怒氣偏;沉澀而急,痰瘀之愆。
雙弦者,肝氣有余。肝脈急而脅下有氣支滿,引小腹而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痛,腰背重,足冷,婦 人月水不來,時無時有。沉濡澀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多飲水而涎溢入肌膚腸外;或兼搏手堅急,面色不澤 者,瘀血也。或因墜墮使然。
淋病之脈,細數(shù)何妨?少陰微者,氣閉膀胱。女人見之,陰中生瘡。大實易愈,虛澀其亡。
大而實者生,虛細而澀者死。
小便不通,浮弦而澀。芤則便紅,數(shù)則黃赤,便難為癃,實見左尺。
小便不利難來者為癃閉,乃膀胱熱極,故脈實也。
五積屬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急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六聚結(jié)沉,痼則浮結(jié)。又有 瘕,其脈多弦,弦急瘕疾,弦細 堅,沉重中散,食成癖 。左轉(zhuǎn)沉重,氣 胸前;若是肉,右轉(zhuǎn)橫旋。積聚 瘕,緊則痛纏,虛弱者死,實強可痊。
脈沉伏而細,在寸,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在關(guān)上,積在臍傍;上關(guān)上,積在心下;微下關(guān),積在小腸。尺微,積在氣沖。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也。
肝積脈弦而細,肺積脈浮而毛,腎積脈沉而急滑,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脾積脈實而長、食則多吐。
《內(nèi)經(jīng)》論赤脈之至也,喘而堅,有積在中,名心痹,得之思慮,白脈喘而浮,有積在胸,名肺 痹,得之醉而使內(nèi)。喘,謂脈至如卒喘狀也。青脈長而左右彈手,有積氣在心下支,名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黃脈大而虛,有積在腹中,名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黑脈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 與陰,名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積,脈左轉(zhuǎn)而沉重者氣,積在胸中。脈右轉(zhuǎn) 出不至寸口者,內(nèi)有肉 也。轉(zhuǎn)者橫也,脈轉(zhuǎn)而橫,主腹有積,或在脅下,積聚脈亦大同。故《難經(jīng)》曰∶ 結(jié)微則積微,結(jié)甚則積甚。脈伏結(jié)者為積聚,浮結(jié)者為痼疾。如積聚脈不結(jié)伏,痼疾脈不浮結(jié),為脈不應(yīng)病者死。
中毒洪大,細微必傾,尺寸數(shù)緊,釵直吐仍,此患蠱毒,急救難停。
釵直者,脈直如釵也。
喘急脈沉,肺脹停水,氣逆填胸,脈必伏取。沉而實滑,身溫易愈,身冷脈浮,尺澀難補。
手足溫暖,脈靜滑者生;身冷,脈浮澀者死。
嘈雜噯氣,審右寸關(guān),緊滑可治,弦急則難。兩寸弦滑,留飲胸間,脈橫在寸,有積上攔。
右寸關(guān)脈緊而滑,常也,右關(guān)弦急欲作反胃者,難治。寸脈橫者,膈有橫積也。
嘔吐無他,寸緊滑數(shù),微數(shù)血虛,單浮胃薄,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脈陽緊陰數(shù),其人食已則吐,緊小多寒,滑數(shù)痰火。微數(shù)血虛,令胸中冷。關(guān)浮胃虛,嘔而噯氣不食,恐怖即死。芤?guī)Ьo者有瘀逆,脈緊澀小弱,自汗者死。
呃逆甚危,浮緩乃宜;弦急必死,結(jié)代促微。
弦急,木克土也。結(jié)代促微,元氣衰也。
反胃噎膈,寸緊尺澀;緊芤或弦,虛寒之厄;關(guān)沉有痰,浮澀脾積;弱大氣虛,澀小血弱;若澀而沉,七情所搏。
寸緊胸滿不食,尺澀故反胃也。緊芤或遲者,胃寒也。弦者,胃虛也。關(guān)脈沉大,有痰也。浮澀脾不磨食,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緊澀者難治。
脈弦直,或沉細些,汗后欲解,脈潑如蛇,伏堅尚可,伏弦傷嗟。
脈來,按之筑筑然而弦,直上直下,或沉細遲。若發(fā)汗后,脈潑潑然如蛇,暴腹脹大。為欲解。如脈 反伏弦者必死。
癲癇之脈,陽浮陰沉,數(shù)熱滑痰,狂發(fā)于心。驚風肝癇,弦急可尋,浮病腑淺,沉病臟深。
陽證脈必浮長,陰證脈必沉細。虛弦為驚為風癇;沉數(shù)為熱,滑疾為痰。脈滑大為病在腑則易治,脈 沉澀入臟者難治。叔和云∶恍惚之病定癲狂,其脈實牢保安吉;寸關(guān)尺部沉細時,如此未聞人救得。所謂實牢,即滑大也。
祟脈無常,乍短乍長,大小促結(jié),皆痰為殃。遁尸脈緊,與證相妨。
邪祟脈,長短大小促結(jié)無常。凡五尸、鬼邪、遁疰病癥,與脈全不相應(yīng)也。
驚悸怔忡,寸動而弱,寸緊胃浮,悸病仍作。飲食痰火,伏動滑搏,浮微弦濡,憂驚過卻,健忘神虧,心虛浮薄。
寸口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寸口脈緊,趺陽脈浮,胃氣虛,是以驚悸,趺陽脈微而浮,浮為胃氣虛,微則不能食,此恐懼之脈,憂迫所致也。
喉痹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尺脈微伏者死,實滑者生。
汗脈浮虛,或濡或澀,自汗在寸,盜汗在尺。
男女平人脈虛弱微細者,必有盜汗。
痿因肺燥,脈多浮弱,寸口若沉,發(fā)汗則錯。足痛或軟,專審于尺,滑疾洪緩,或沉而弱。
《脈經(jīng)》曰∶脈浮弱,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則出涎而肺干,小便不利。寸口脈不出,反 為發(fā)汗,多唾唇燥,小便反難,大便如爛瓜豚膏,皆因誤汗傷津液,以致肺燥也。
厥證數(shù)端,沉細為寒;沉伏而數(shù),為熱所干;脈喘為氣,浮實痰頑;氣弱微甚,大則血慳;寸大沉滑,身冷必難。
卒厥尸厥,寸口沉大而滑,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而后自愈。
尺沉而滑,恐是蟲傷;緊急莫治,虛小何妨?
尺脈沉滑者,寸白蟲;洪大者,蛔蟲。
求嗣之脈,專責于尺;右尺偏旺,火動好色;左尺偏旺,陰虛非福;惟沉滑勻,易為生息。微澀精清,兼遲冷極;若見微濡,入房無力。女不好生,亦尺脈澀。
沉滑者不可妄藥,反燥精血;鹜呓祷,陰虛者補陰,兩尺俱微者,陰陽兩補。精冷宜熱藥溫中壯陽,精清宜溫藥補脾補精,精射無力入子宮者補氣。女人尺脈微澀者絕產(chǎn)。
老喜反脈,男年八八喜尺旺,女年七七喜寸旺。
常細濡澀,濡,氣虛;澀,血虛。細濡澀多壽,弦緊洪多病。
滑大氣痰,甚則帶歇。
風熱緊逼。
經(jīng)病前后,脈軟如常。寸關(guān)雖調(diào),尺絕痛腸。沉緩下弱,來多要防。微虛不利,間月何妨?浮沉一止,或微遲澀,居經(jīng)三月,氣血不剛;三月以上,經(jīng)閉難當。心脾病發(fā),關(guān)伏寸。ㄐ氖虏蛔悖蟠绯两Y(jié)。)少 陽卑沉,少陰脈細,經(jīng)前病水,水分易瘳,寸脈沉數(shù),趺陽微弦,少陰沉滑,血分可愁。寸浮而弱,潮煩汗出。
寸洪虛數(shù),火動勞疾。趺陽浮澀,吞酸氣窒。腹痛腹?jié)M,脈浮且緊,少陰見之,疝瘕內(nèi)隱。帶下崩中,脈多浮動,虛遲者生,實數(shù)者重。少陰滑數(shù),氣淋陰瘡,弦則陰痛,或挺出腸。
凡婦人脈比男子更濡弱者,常也。脈如常,雖月經(jīng)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一月未來者,亦不成經(jīng)病。
惟寸關(guān)如常,尺絕不至,或至亦弱小者,小腹腸胃有積,痛上搶心,月水不利。若沉而緩者,下虛,月經(jīng)來多。
反虛微不利,不汗出者,其經(jīng)二月必來,俗云間月。若三部浮沉一止,寸關(guān)微澀,微則胃氣虛,澀則津血不足。
尺微而遲,微則無精,遲則陰中寒,此為居經(jīng),三月一來。雖來或血漸少而后不通,曾墮胎及產(chǎn)多者,謂之血枯。經(jīng)曰∶二陽之病發(fā)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原因心事不足,以致脾不磨食,故肺金失養(yǎng),而氣滯不行,腎水不旺,而血益日枯,初時參前參后,淋瀝無時,脾胃衰甚,變?yōu)殇缧股砟[。失治甚為 瘕癆瘵。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經(jīng)水不利,血化為水,瘀水閉塞胞門,名曰水分,先病水而后經(jīng)斷,故病易治。寸脈沉而數(shù),數(shù)為陽實,沉為陰結(jié)。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沉為在里,滑則為實,沉滑相搏,血結(jié)胞門,經(jīng)絡(luò)不通,名曰血分,先斷經(jīng)而后病水,故病難治。寸浮而弱,浮為氣虛,弱為血分有熱,故潮熱 自汗。男子尺脈虛數(shù)而寸沉微者為癆,女人寸脈虛數(shù)而尺沉微者為癆。癆者,汗出潮咳,與男陰虛火動一般。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氣滯,澀則有寒,令人腹?jié)M,吞酸喜噫,其氣時下,則腹中冷痛。浮則腸鳴腹?jié)M,緊則腹 痛。少陰脈見浮緊,則為疝瘕腹痛。少陰脈浮而動,浮則為虛,動則為痛,或崩帶,或陰戶脫下。少陰滑數(shù),或為氣淋,或陰中生瘡痛癢。少陰脈弦,則陰戶摯痛,曰腸挺。
妊孕初時,寸微五至,三部平勻,久按不替。妊孕三月,陰搏于陽,氣衰血旺,脈正相當。肝橫肺弱,心滑而洪,尺滑帶散,久按益強。或關(guān)滑大,代止尤忙,渴且脈遲,其胎必傷。四月辨質(zhì),右女左男,或浮或沉,疾大實 兼。左右俱盛,胎有二三,更審經(jīng)脈,陰陽可參。但疾不散,五月懷耽,太急太緩,腫漏為殃。六七月來,脈 喜實長,沉遲而澀,墮胎當防。脈弦寒熱,當暖子房。八月弦實,沉細非良。少陰微緊,兩胎一傷。勞力驚仆,胎血難藏。沖心悶痛,色青必亡。足月脈亂,反是吉祥。
妊孕初時,脈平而虛,寸脈微小,呼吸五至,浮沉正等,按之不絕,無他病而不月者,孕也。必三月 而后尺數(shù),但寸關(guān)調(diào)而尺脈絕者,經(jīng)病也!端貑枴吩弧藐柌巹e,謂之有子。言尺寸少陰動甚,別有陽 脈搏手,心主血脈,腎為胞門故也。然血為陰,氣為陽,血旺氣衰,亦陰搏陽之義。故訣云∶肝為血兮肺為氣,血為榮兮氣為衛(wèi),陰陽配偶不參差,兩臟通和皆例類。血衰氣旺定無娠,血旺氣衰應(yīng)有體。寸微關(guān)滑尺帶數(shù),流 利往來并雀啄。小兒之脈已見形,數(shù)月懷耽猶未覺。又云∶兩手關(guān)滑大相應(yīng),有形亦在通前語。叔和既以左肝 右肺分氣血衰旺,又以寸尺分氣血,寸微為氣衰,尺數(shù)為血旺。關(guān)滑者,滑為血多氣少也,然尺脈滑疾帶散、帶代,如雀啄稍停者,乃胎氣盛,閉塞故也。此時若作渴脈遲,欲為水腫,后腹痛者必墮;蛞膳c《脈訣》尺滑 有間斷為經(jīng)病者,不相反耶?蓋經(jīng)病尺滑必帶緩弱遲澀,胎脈尺滑帶數(shù)而實。兩關(guān)左滑大為男,右滑大為女。
又云∶關(guān)上一動一止者一月,二動一止者二月,三四動一止者三四月也。蓋中沖應(yīng)足陽明胃,主三四月。少沖 應(yīng)手太陽小腸,主五六月。太沖應(yīng)手陽明大腸,主七八月。凡妊孕四月,形質(zhì)已具。左手滑疾實大為男,右手滑 疾實大為女,左右俱滑疾實大者雙胎。又諸陽脈為男,諸陰脈為女。訣云∶左手太陽浮大男,右手太陰沉細女。
《脈經(jīng)》云∶左手浮大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沉細為女;尺脈左偏大為男,右偏大為女;左右俱浮大有力者二男,左右俱沉細有力者二女;諸陽為浮,諸陰為沉,凡浮大滑數(shù)諸陽脈皆為男也,凡沉細 諸陰脈皆為女也。又諸陽脈在諸陽經(jīng)為男,諸陰脈在諸陰經(jīng)為女;若陰陽混濁,則女作男生,男作女生。訣云∶ 左手帶縱兩個兒,右手帶橫一雙女;左手脈逆生三男,右手脈順還三女;寸關(guān)尺部皆相應(yīng),一男一女分形證。
蓋左手帶縱者,如心沉肝浮腎緩,皆夫乘妻脈,上下直看,往來流利不絕,氣血之盛,故生兩男。左手帶橫者,如肺弦脾沉腎細,皆妻乘夫脈,推之橫看,滿指無間,氣血之盛,故生兩女。左手脈逆者,如心弦肝滑腎微浮,皆子乘母脈,自下溢上,往來流利,氣血盛極,故生三男。右手脈順者,如肺緩脾洪腎弦長滑,皆母乘子脈,自上流下,往來疾速,氣血盛極,故生三女。認真縱即左手太陽浮大男,橫即右手太陰沉細女;逆即左手沉實 男,順即右手沉細女。五月脈雖喜疾而不散,但太急為緊為數(shù)者必漏胎;大緩為遲者必腹脹而喘,為浮者必患 水腫,六七月脈實大牢強弦緊者生,沉細而澀者當防墮胎,若丹田氣暖胎動者可救,胎冷若水者難治。脈弦發(fā) 熱惡寒,其胎逾腹腹痛,小腹如扇,子臟閉也,宜熱藥溫之。少陰脈微緊,血養(yǎng)不周,雙胎一死一存。胎動或因倒化,或因驚恐,或因勞力,或因食熱,或因房室,輕則漏血,重則血下如同月水,血干胎死。而氣無血制,上沖心腹悶痛,面目唇舌色見青者,子母俱死。此不獨七八月然也,十個月內(nèi)皆宜慎之,七八月脈實大弦強者生,沉細者死。足月身熱脈亂者吉。
臨產(chǎn)六至,脈號離經(jīng);虺良毣,若無即生。浮大難產(chǎn),寒熱又頻,此是兇候,急于色征。面頰唇舌,忌 黑與青;面赤母活,子命必傾。若胎在腹,子母歸冥。
一呼六至,或一呼一至,曰離經(jīng)。經(jīng),常也。人呼吸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十一丈,周而復 始,從初起之經(jīng)再起,今因胎墜,胃脈之離常絡(luò)之處,不從所起之經(jīng)再起,故曰離經(jīng)。脈沉細而滑,乃腎臟本 脈已形,或脈沉如無者即產(chǎn),浮大者難產(chǎn)。若身重體 熱,寒熱頻作,此兇癥也。急看面舌氣色,逐胎救母。蓋面乃心之華,舌乃心之苗,青則肝虛不能藏血,破漿 早而胎胞干澀,不能轉(zhuǎn)動,黑則腎水克火,是以子母俱死。惟面赤舌青者,乃心血流通,母活子死。若胎死不出,母命亦危。
產(chǎn)后緩滑,沉細亦宜;實大弦牢,澀疾皆危。
產(chǎn)后胃氣為主,緩滑者,脾胃和也;實大弦牢,木克土也。沉細亦宜者,產(chǎn)后大虛,脈合癥也;澀疾不調(diào)者,損血多而心絕也。
童 脈全,浮沉為先,浮表沉里,便知其源。大小滑澀,虛實遲,各依大人,以審證治。
小兒一歲六歲曰嬰孩,察三關(guān)脈。七歲八歲曰齔,九歲十歲曰髫,始可一指探三部脈,而以一息七八至 為無病。十一十四歲曰童,而以一息五六至為常。浮數(shù)乳癇驚悸,虛濡慢驚瘈瘲,緊實者風癇,沉弦者食積,伏結(jié)者傷食,軟細者蟲疳。浮沉遲數(shù),與大人一同。仍忌促結(jié)代散,詳五卷小兒。
癰疽脈數(shù),浮陽沉陰,浮數(shù)不熱,但惡寒侵,若知痛處,急灸或針。洪數(shù)病進,將有膿yin,滑實緊促,內(nèi)消可禁。宜托里者,脈虛濡遲,或芤澀微,潰后亦宜。長緩易治,短散則危,結(jié)促代見,必死無疑。
脈浮數(shù)帶弦,當發(fā)熱而反惡寒,或胸煩不知痛處,或知痛處,皆發(fā)癰瘡,急宜灸或針。浮數(shù)發(fā)熱而痛者,屬陽易治;不數(shù)沉微不痛者,屬陰難治。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不浮不沉則為在經(jīng)。諸瘡洪數(shù)者,里亦有膿 結(jié)也。未潰脈滑實數(shù)促者,可以下之;將潰已潰,脈虛濡弱遲澀芤微者,宜補益托里。長緩易治者,胃氣盛也;短散結(jié)代者,元氣虛也。大抵未潰宜見諸陽脈,已潰宜見諸陰脈,庶病癥相宜。抑論緊則氣血滯澀,故緊多則痛。芤主亡血,潰后得之則吉。促脈未潰為熱蓄里,已潰則氣衰也。
萬機四脈既包含,生死何嘗另有玄?浮散沉無遲一點,數(shù)來無數(shù)病難痊。
解索、魚翔、釜沸,浮散也;蝦游,沉無也;屋漏,遲一點也;雀啄、彈石,數(shù)無數(shù)也。
雀啄連來三五啄,雀啄脈在筋肉間,如雀之啄食,連連輳指,忽然頃絕,良久復來。
屋漏半日一滴落。
屋漏脈在筋肉間,如殘溜之下,良久一滴,濺起無力。雀啄、屋漏皆脾胃衰絕之脈,心肺絕也。
彈石硬來尋即散,彈石脈在筋肉間,舉按劈劈然,肺絕也。
搭指散亂真解索。
解索脈如解亂繩之狀,指下散散無復次第,五臟絕也。
魚翔似有又似無,魚翔脈在皮膚,其本不動,而末強搖,如魚之在水中,身尾帖然,而尾獨悠揚之狀,腎絕也。
蝦游靜中跳一躍。
蝦游脈在皮膚,始則苒苒不動,少焉瞥然而去,久之倏爾復來,脾胃絕也。
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須藥。
釜沸脈在皮肉,有出無入,涌涌如羹上之肥,皆死脈也,若用藥餌克伐暴見者,急宜參 歸附救之,多有復生者。此數(shù)種脈,亦可總看得之。
一般鬼賊脈堪推,容勝主脫死尤促。春得秋脈肺克肝,死在庚辛申酉里;夏得冬脈亦如然,還于壬癸為期耳;嚴冬診得四季脈,戊己辰戌還是厄;秋得夏脈亦同前,為緣丙丁相刑克;季月夏季得春脈,克在甲乙(寅卯) 病應(yīng)極。
臟氣喜所生,而畏所克。如肝得肺脈,死于秋,庚日篤,辛日死,時則申酉也;心得腎脈,死于冬,壬 日篤,癸日死,時則亥子也;腎得脾脈,死于四季,戊日篤,己日死,時則辰戌丑未也;肺得心脈,死于夏,丙日篤,丁日死,時則巳午也;脾得肝脈,死于春,甲日篤,乙日死,時則寅卯也。
春得冬脈只是虛,急宜補腎忌泄疏。若得夏脈緣心實,還應(yīng)瀉子自無虞;夏秋冬脈皆如是,在前為實后為虛。春中若得四季脈,不治多應(yīng)病自除。
抑論訣云∶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假令春得肺脈為兒,得心脈乃是肝兒,腎為其母,脾則為妻。
春得脾而莫療,冬見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難瘥,秋得肝亦何疑?此四時休旺之理,五行生克之義。但既以春得 四季脈為不治自愈,又云春得脾而莫療者,何耶?蓋春脈肝弦?guī)Ь徴,為微邪無病。若肝弦全無,獨見緩脈者,則土盛生金,反來克木,故曰∶得妻不同一治。夏秋冬脈仿此。
六脈若失更無憑,可診三脈于其足,太沖太溪沖陽穴,有無生死決之速。
太沖穴肝脈,在兩足大指行間上二寸動脈中。太溪穴命門脈,在足內(nèi)踝后跟骨上動脈陷中。凡諸病必診太 沖、太溪,應(yīng)手動者生,止而不動者死。若傷寒必診沖陽穴,在足跗內(nèi)庭上五寸骨間動脈,乃足陽明胃經(jīng),動則為有胃氣,止則為無胃氣。是三脈雖不比手之六脈可通十二經(jīng),然手脈既失,亦可診以決斷死生。古人設(shè)此 者,正欲冀其萬一耳。
形健脈病患不久,形病脈健亦將危。
假如健人診得浮緊而澀,似傷寒太陽經(jīng)病脈,其人雖未頭痛發(fā)熱惡寒,此則不久即病,病即死也,謂之行尸。又如十五動一止一年殂,其人雖未病,期應(yīng)一年,病即死也。病患脈健者,假如形容羸瘦,精神枯槁,盜汗不食,滑泄不止者,勞損之癥,而脈反見洪健者亦死。
色脈相生病自已,色脈相勝不須醫(yī)。
經(jīng)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蓋四時之色,仍以從前來 者為實邪,從后來者為虛邪。例看假令色紅心病,熱痰火癲狂斑疹等癥,其脈當浮大而散。色青肝病,脅痛干 嘔便血等癥,其脈當弦而急。色黃脾病,濕熱、腫脹傷食、嘔泄、關(guān)格等癥,其脈當中緩而大;色白肺病,氣喘、痰飲、痿悴、咳嗽等癥,其脈當浮澀而短;色黑腎病,腰腳疝瘕、淋濁、漏精等癥,其脈當沉濡而滑。
其間多動則為虛為火,靜則為寒為實,皆當與脈而言之也。又五色應(yīng)五臟,間有綠色,乃任督陰陽會也。
肥人沉結(jié)瘦長浮,矮促長疏盡莫違。
肥人肉濃,脈宜沉結(jié);瘦人肉薄,脈宜浮長。人形矮則脈宜短促,人形長則脈宜疏長。相違相反而又不和者皆死。非但形體相應(yīng),雖皮膚滑澀寬緊,亦宜與脈相應(yīng)在。經(jīng)言∶脈數(shù),尺之皮膚亦數(shù);脈急,尺之皮膚 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是也。
古謂醫(yī)者必通三世之書∶其一《黃帝針灸》,其二《神農(nóng)本草》,其三《岐伯脈訣》。脈訣察癥,本草 辨藥,針灸祛疾,非是三者,不足言醫(yī)。集本草于后者,均卷帙也。
針法多端,今以《素》、《難》為主。子者,陽也;午者,陰也。不曰陰陽,而曰子午者,正以見人身 任督,與天地子午相為流通,故地理南針不離子午,乃陰陽自然之妙用孔。八法者,奇經(jīng)八穴為要,乃十二經(jīng)之大會也。言子午八法者,子午流注兼奇經(jīng)八法也。
神針大要有四∶ 曰穴法 周身三百六十穴,統(tǒng)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tǒng)于八穴,故謂之奇經(jīng)。
曰開闔 燕避戊己,蝠伏庚申,物性且然,況人身一小天地乎?故緩病必俟開闔,猶瘟疫必依運氣;急 病不拘開闔,猶雜病舍天時而從人之病也。
曰迎隨 迎者,逆也;隨者,順也。逆則為瀉,順則為補。迎隨一差,氣血錯亂,目前或見小效,久后必生異癥。諺云∶目不針不瞎,腳不針不跏。
曰飛經(jīng)走氣 今人但知飛經(jīng)走氣為難,而不知迎隨明,而飛走在其中矣。
穴法子午流注。
流,往也;注,住也。神氣之游行也。
十二經(jīng)脈,每經(jīng)各得五穴,以應(yīng)五行。
井滎俞經(jīng)合也。經(jīng)言所出為井,井,常汲不乏,常注不溢,言其經(jīng)常如此也。應(yīng)東方春,萬物之所始。
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jīng),所入為合。
應(yīng)北方冬,萬物之所藏也。夫人身經(jīng)脈,猶水行地中。井者,若水之源始出也;流之尚微者,謂之滎;水 上流下注,而流之不息者,謂之俞;水流過者,謂之經(jīng);經(jīng)過于此,乃入臟腑與眾經(jīng)會者,謂之合!端貑枴 云,六經(jīng)為川,腸胃為海是也。
井主心下痞滿,肝邪治之于井。
滎主身熱,心邪治之于滎。
俞主體重(四肢)節(jié)痛,脾邪治之于俞。
經(jīng)主喘咳寒熱,肺邪治之于經(jīng)。
合主逆氣而泄。
腎邪治之于合。
手不過肘,足不過膝,陽干三十六穴,陰干三十穴,共成六十六穴。其陽干多六穴,乃原穴合谷、腕骨、丘墟、沖陽、京骨、陽池是也。
臟井滎有五,腑井滎有六。經(jīng)言膽原丘墟,肝原太沖,小腸原腕骨,心原神門,胃原沖陽,脾原太白,大腸原合谷,肺原太淵,膀胱原京骨,腎原太溪,三焦原陽池,胞絡(luò)原大陵。十二經(jīng)皆以俞為原者,三焦陽氣通行諸經(jīng),臍下腎間動氣者,十二經(jīng)之根本也,故曰原。五臟六腑皆有病者取其原,臟病針俞,腑病針合。
井穴肌肉淺薄,多不宜針,故經(jīng)每言滎俞。
歌曰∶手大指內(nèi)太陰肺,少商為井滎魚際,太淵之穴號俞原,行入經(jīng)渠(經(jīng))尺澤(合)類。鹽 指陽明曰大腸,商陽(井)二間(滎)三間(俞)詳,合谷(原)陽溪(經(jīng))依穴取,曲池為合正相當。中指 厥陰心包絡(luò),中沖(井)掌中勞宮(滎)索,大陵為俞本是原,間使(經(jīng))從容求曲澤。(合)無名指外是三焦,關(guān)沖(井)尋至液門(滎)頭,俞原中渚陽池取,經(jīng)合支溝天井求。手小指內(nèi)少陰心,少沖少府井滎尋,神門 俞穴為原穴,靈道(經(jīng))仍須少海(合)真。手小指外屬小腸,少澤(井)流于前谷(滎)內(nèi),后溪腕骨是 俞原,陽谷為經(jīng)合小海。足大指內(nèi)太陰脾,井滎隱白大者推,太白俞原商丘(經(jīng))穴,陰陵泉合要須知。足大指 端厥陰肝,大敦為井(滎)行間,太沖為俞原都是,經(jīng)在中封合曲泉。第二指端陽明胃,厲兌(井)內(nèi)庭(滎) 須要會,陷谷(俞)沖陽(原)經(jīng)解溪,三里(合)膝下三寸是。足掌心中少陰腎,涌泉(井)然谷(滎)天然定,太溪為俞又為原,復溜(經(jīng))陰谷(合)能醫(yī)病。足第四指少陽經(jīng),竅陰為井俠溪滎,俞原臨泣丘墟穴,陽輔(經(jīng))陽陵泉(合)認真。足小指外屬膀胱,至陰通谷井滎當,束骨(俞)次尋京骨(原)穴,昆侖經(jīng)合委 中央。
經(jīng)曰∶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右痛未已。而左脈先病。
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此五穴臨時變合,刺法之最大者也。
巨刺者,刺經(jīng)脈也。
竇師曰∶公孫沖脈胃心胸,內(nèi)關(guān)陰維下總同;臨泣膽經(jīng)連帶脈,陽維目脫外關(guān)逢。后溪督脈內(nèi)背頸,申 脈陽蹺絡(luò)亦通。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又云∶陽蹺陽維并督脈;三脈屬陽。
主肩背腰腿在表之。魂庈E陰維任沖帶,五脈屬陰。
去心腹脅肋在里之,此奇經(jīng)主病要也。
《蘭江賦》云∶先將八法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節(jié),欲解之病內(nèi)關(guān)擔,臍下公孫用攔法。頭部須逢尋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喉風針照海,三棱出血刻時安。傷寒在表并頭疼,外關(guān)瀉動自然安,眼目之癥諸疾苦,更用臨泣使針擔。后溪專治督脈病,癲狂此法治還輕,申脈能除寒與熱,頭風偏正及心驚。耳鳴鼻塞胸中滿,好用金針此穴尋。蓋公孫配內(nèi)關(guān)為子母,合于心胸胃沖脈;臨泣配外關(guān)為妻夫,合于目銳 耳后、頰車肩頸缺 盆胸;后溪配申脈為夫妻,合于小腸膀胱內(nèi)、背頸耳肩膊屬,列缺配照海為母子,合于肺及肺系喉嚨胸膈,此八脈交會也。凡脾經(jīng)左右四十二穴,統(tǒng)于公孫二穴,一切脾病皆治。余經(jīng)仿此。心包絡(luò)內(nèi)關(guān),膽臨泣,三焦 外關(guān),小腸后溪,膀胱申脈,肺列缺,腎照海。
配卦后天,干坎艮震巽離坤兌,以五行生旺為次。就干宮起甲順行,則甲膽竅陰配干,乙肝大敦(附干),丙小腸少澤配坎,丁心少沖配艮,戊胃厲兌配震,己脾隱白配巽,庚大腸商陽配離,辛肺少商配坤,壬膀胱至 陰(附坤),癸腎涌泉配兌,三焦寄壬,包絡(luò)寄癸,此論天干然也。地支干宮起子順行,則子屬干,午屬巽,卯屬艮,酉屬坤,(即子午卯酉四正也) 寅屬坎,申屬離,巳屬震,亥屬兌。(即寅申巳亥四旁也) 辰戌 丑未寄旺,故不入卦,但在卦則為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干三男震坎艮,坤三女巽離兌) 在十二經(jīng)脈與奇 經(jīng),則為大陰大陽、少陰少陽;(卦為虛,穴為實,猶地理用穴不用卦,卦向穴中作也) 經(jīng)曰∶邪客大絡(luò)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氣無常,不入經(jīng)俞,命曰繆刺。(繆刺者,刺絡(luò)脈也。言絡(luò)脈與經(jīng)脈繆處,身有蜷攣疼痛,而脈無病,刺其陰陽交貫之道) 此八穴配合定位刺法之最奇者也,是故頭病取足,而應(yīng)之以 手;足病取手,而應(yīng)之以足;左病取右,而應(yīng)之以左;右病取左,而應(yīng)之以右。散針亦當如是也。(頭為陽,足為陰,頭病取足者,頭走足也。足病不取頭者,頭不走頭也。左右病必互針者,引邪復正故也) 散針者,治雜病而散用某穴,因病之所宜而針之,初不拘于流注也。若夫折傷跌撲、損逆走痛,因其病之所在 而針之,雖穴亦罔顧其得與否也。(指痛針痛,徐氏謂之天應(yīng)穴) 此穴法之大概也。
針家以起風廢癱瘓為主,雖傷寒內(nèi)傷,亦皆視為雜病。《靈樞》雜證論某病取某經(jīng),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隨 經(jīng)取用。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陽明經(jīng),中部足太陰,下部足厥陰,前膺足陽明,后背足太陽。因各經(jīng)之病,而取各經(jīng)之穴者,最為要訣。百病一針為率,多則四針,滿身針者可惡。
雜病隨證選雜穴,仍兼原合與八法;經(jīng)絡(luò)原會別論詳,十二原穴與八會穴,皆經(jīng)絡(luò)氣血交會之處。別即陽別,乃陽交穴也。前論頗詳。
臟腑俞募當謹始;五臟六腑之俞,俱在背二行,肺俞三椎下,心五、肝九、脾十一、腎十四椎下是也。五臟之募俱在腹部,心募巨闕、肝期門、脾章門、肺中府、腎京門。惟三焦、胞絡(luò)、膀胱無募,此言臟腑雜病,當刺俞募之穴。但 《素問》明言中臟腑者不立死,則為害非小,故禁針穴多,后世每以針四肢者為妙手,初學可不謹哉! 根結(jié)標本理玄微,經(jīng)云∶足太陰根于隱白,結(jié)于中脘;足少陰根于涌泉,結(jié)于廉泉;足厥陰根于大敦,結(jié)于玉堂;足太陽 根于至陰,結(jié)于目也;足陽明根于厲兌,結(jié)于鉗耳也;足少陽根于竅陰,結(jié)于耳;手太陽根于少澤,結(jié)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于關(guān)沖,結(jié)于天牖、外關(guān)也;手陽明根于商陽,結(jié)于扶突、偏歷也,手三陰之經(jīng)未載,不敢 強注此言。能究根結(jié)之理,依標本刺之,則疾無不愈。足太陽之本在足跟上五寸,標在目也;足少陽之本在竅 陰,標在耳也;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挾項顙也;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標在胃俞與舌本也;足少陰之本在內(nèi)踝上三寸中,標在腎俞與舌下兩脈也;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中,標在肝俞也;手太陽之本 在手外踝后,標在命門之上一寸也;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一寸,標在耳后上角下外 也;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別陽,標在頷下合鉗上也;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nèi)動脈也;手少陰之本在兌骨之端,標在心俞也;手厥陰之本在掌后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三寸也∶此十二經(jīng)之標本。有在標而取本者,有在 本而取標者,有先治其標者,有先治其本者,無非欲其陰陽相應(yīng)耳。此《內(nèi)經(jīng)》至論。
四關(guān)三部識其處。
四關(guān),合谷、太沖穴也。十二經(jīng)原皆出于四關(guān)。三部,大包為上部,天樞為中部,地機為下部。又百會 一穴在頭應(yīng)天,璇璣一穴在胸應(yīng)人,涌泉一穴在足應(yīng)地,是謂三才。以上兼原、合八法諸穴,雖不悉針,亦不可不知其處也。
傷寒一日刺風府,陰陽分經(jīng)次第取。
傷寒一日太陽風府,二日陽明之滎,三日少陽之俞,四日太陰之井,五日少陰之俞,六日厥陰之經(jīng)。在表 刺三陽經(jīng)穴,在里刺三陰經(jīng)穴,六日過經(jīng)未汗刺期門、三里,古法也。惟陰證灸關(guān)元穴,為妙。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內(nèi)關(guān)陰交杵。
汗針合谷,入針二分,帶補行九九之數(shù),搓數(shù)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方行瀉法,汗止身溫,方可 出針;如汗不止,針陰市,補合谷。吐針內(nèi)關(guān)、入針三分,先補六次,瀉三次,行子午搗臼法三次,多提氣上行,又推戰(zhàn)一次,病患多呼幾次,即吐;如吐不止,補九陽數(shù),調(diào)勻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徐出針,急捫其穴;如吐不止,補足三里。下針三陰交,入針三分,男左女右,以針盤旋右轉(zhuǎn),行六陰之數(shù)畢,用口鼻閉氣,吞鼓 腹中,將瀉插一下,其人即瀉,鼻吸手瀉三十六遍,方開口鼻之氣,插針即瀉;如瀉不止,針合谷,升九陽數(shù)。
凡汗吐下,仍分陰陽補瀉,就流注穴行之,尤妙。
一切風寒暑濕邪,頭痛發(fā)熱外關(guān)起。
只此一穴。
頭面耳目口鼻(咽牙)病,曲池合谷為之主。
二穴又治肩背肘膊疼痛及瘧疾。
偏正頭疼左右針,列缺太淵不用補。
左痛針右,右痛針左,左右俱痛,左右俱針。余仿此。如列缺不應(yīng),再瀉太淵。
頭風目眩項捩強,申脈金門手三里。
頭風連項腫,或引肩者,針此三穴。頭目昏眩者,補申脈、金門,雷頭風亦效。虛痛者,上星一穴。
赤眼迎香出血奇,臨泣太沖合谷似。
赤眼腫痛,迎香出血,立愈。甚者更瀉太沖。眼紅或瞳人腫痛,流淚出血,爛弦風,俱瀉足臨泣,或太 沖、合谷。 肉倒睫,俱瀉合谷、足三里。
耳聾臨泣與金門,合谷針后聽人語。
耳暴聾,補足臨泣。耳鳴或出血作痛,及聵耳,俱瀉申脈、金門、合谷。
鼻塞鼻痔及鼻淵,合谷太沖隨手努。
鼻塞不聞香臭,針迎香、合谷。鼻痔鼻流濁涕者,瀉太沖、合谷。鼻淵鼻衄虛者,專補上星。
口噤 斜流涎多,地倉頰車仍可舉。
頰車針沿皮向下地倉, 左瀉右, 右瀉左,針透亦無害。輕者只針合谷、頰車。
口舌生瘡舌下竅,三棱刺血非粗鹵。
口唇及舌生瘡,針合谷。舌腫甚及重舌者,更取舌下兩邊紫筋津液所出處,以三棱針刺出其血。
舌裂出血尋內(nèi)關(guān),太沖陰交走上部。舌上生苔合谷當,手三里治舌風舞。
舌風左右舞弄不停,瀉兩手三里立止。驢嘴風唇腫開不得者,亦瀉三里。
牙風面腫頰車神,合谷臨泣瀉不數(shù)。
坐牙風腫連面,瀉手三里、頰車。滿口牙痛牙酸,瀉合谷、足臨泣。下牙痛,瀉合谷。
二陵二蹺與二交,頭頂手足互相與。
二陵∶陰陵泉、陽陵泉。二蹺∶申脈、照海。二交∶陽交、三陰交。此六穴遞相交接于兩手兩足頭頂也。
兩井兩商二三間,手上諸風得其所。
兩井∶天井、肩井;兩商∶商陽、少商;二間、三間。此六穴相依相倚,分別于手之兩支,手上諸病治 之。
手指連肩相引疼,合谷太沖能救苦。
項連肘痛,針少海。
手三里治肩連臍,脊間心后稱中渚。
久患傷寒肩背痛,但針中渚,即愈。脊膂痛者,針人中尤妙。
冷嗽只宜補合谷,三陰交瀉即時住;魜y中脘可入深,三里內(nèi)庭瀉幾許。
甚者補中脘,瀉三里、內(nèi)庭。
心痛翻胃刺勞宮,寒者少澤細手指。
熱心痛、氣痛,瀉勞宮。寒心痛,補少澤。
心痛手戰(zhàn)少海求,若要除根陰市睹;太淵列缺穴相連,能祛氣痛刺兩乳。
賦云∶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yīng)之時瀉列缺。
脅痛只須陽陵泉,專治脅肋痛滿欲絕及面腫。
腫痛公孫內(nèi)關(guān)爾。
腹痛輕者,只針三里。
瘧痰《素問》分各經(jīng),危氏刺指舌紅紫。
足太陽瘧,先寒后熱,汗出不已,刺金門。足少陽瘧,寒熱心惕,汗多,刺俠溪。足陽明瘧,寒甚久,乃熱汗出,喜見火光,刺沖陽。足太陰瘧,寒熱善嘔,嘔已乃衰,刺公孫。足少陰瘧,嘔吐甚,欲閉戶牖,刺大鐘。足厥陰瘧,小腹?jié)M,小便不利,刺太沖。心瘧刺神門,肝瘧中封,脾瘧商丘,肺瘧列缺,腎瘧大鐘,胃瘧厲兌。危氏只刺十手指出血,及看舌下有紫腫紅筋,亦須去血。
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須兼中膂。
白痢針合谷,赤痢針小腸俞,赤白針三里中膂俞。凡針背腹兩邊穴,分陰陽經(jīng)補瀉,針背上中行左轉(zhuǎn),腹上中行右轉(zhuǎn)。女人背中行右轉(zhuǎn),腹中行左轉(zhuǎn)為補。蓋男子背陽腹陰,女子背陰腹陽故也。但用穴背腹甚少,而手足多 者,以寒月及婦人不便故也。
心腹痞滿陰陵泉,針到承山飲食美。
胸膈寬能飲食也。
泄瀉吐腹諸般疾,三里內(nèi)庭功無比。
一切泄瀉、嘔吐、吞酸、 癖、脹滿諸疾。
水腫水分與復溜,俱瀉水分穴,先用小針,后用大針,以雞翎管透之,水出濁者死,清者生。急服緊皮丸斂之,此必鄉(xiāng)村 無藥,粗人體實者方可用之,若清高貴客,鮮不為禍。自古病機,惟水腫禁刺,針經(jīng)則不禁也。取血法,先用針補入地部,少停瀉出人部,少停復補入地部,停少時瀉出針來,其瘀血自出。虛者只有黃水出,若腳上腫大 欲放水者,仍用此法收,復溜穴上取之。
脹滿中脘三里揣。
《內(nèi)經(jīng)》針腹以布纏繳,針家另有盤法,先針入二寸五分,退出二寸,只留五分,在內(nèi)盤之。如要取上焦胞絡(luò)中之病,用針頭迎向上刺入二分補之,使氣攻上。若臍下有病,用針頭向下退出二分瀉之,此二句特備 古法耳,初學人不可輕用。
腰痛環(huán)跳委中神,若連背痛昆侖武。
輕者委中出血,便愈。甚者補環(huán)跳,瀉委中,久者俱補。腰連背痛者,針昆侖、委中。
腰連腳痛腕骨升,三里降下隨拜跪。
補腕骨,瀉足三里。
腰連腳痛怎生醫(yī)?環(huán)跳行間與風市。
補環(huán)跳,瀉風市、行間、足三里。
腳膝諸痛羨行間,三里申脈金門侈。
腳膝頭紅腫痛癢及四時風腳,俱瀉行間、三里、申脈、金門。五足指痛,瀉行間。
腳若轉(zhuǎn)筋眼發(fā)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又名絕骨。
條口后針能步履。兩足酸麻補太溪,仆參內(nèi)庭盤跟楚。
腳盤痛者,瀉內(nèi)庭。腳跟痛者,瀉仆參。
腳連脅腋痛難當。環(huán)跳陽陵泉內(nèi)杵。冷風濕痹針環(huán)跳,陽陵三里燒針尾。
痹不知痛癢者,用艾粟米大于針尾上燒三五炷,知痛即止。
七疝大敦與太沖,七疝太沖出血,瀉大敦,立止。膀胱氣,瀉俠溪、然谷。小腸氣,瀉俠溪、三陰交。偏墜,瀉照海、俠溪。
五淋血海通男婦。
此穴極治婦人血崩、血閉不通,但不便耳。氣淋、血淋最效,兼治偏墜瘡疥。
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熱秘氣秘先長強,大敦陽陵堪調(diào)護。
不針長強針承山。
小便不通陰陵泉,三里瀉下溺如注。
小便不通及尿血、砂淋俱宜瀉之,又治遺尿失禁。上吐下閉關(guān)格者,瀉四關(guān)穴。
內(nèi)傷食積針三里,璇璣相應(yīng)塊亦消。
不針璇璣者,針手足三里,俱能消食積痞塊。
脾病氣血先合谷,后刺三陰針用燒。
燒針法見前,有塊者兼針三里。
一切內(nèi)傷內(nèi)關(guān)穴,痰火積塊退煩潮。
兼針三里尤妙。
吐血尺澤功無比,衄血上星與禾 。喘急列缺足三里,嘔噎陰交不可饒。
惡心嘔吐膈噎,俱瀉足三里、三陰交。虛甚者,補氣海。
勞宮能治五般癇,更刺涌泉疾若挑。神門專治心疾呆,人中間使祛顛妖。
上星亦好。
尸厥百會一穴美,更針隱白效昭昭。
外用筆管吹耳,凡脫肛、久痢、衄血不止者,俱宜針此提之,所謂頂門一針是也。不針百會,針上星亦同。
婦人通經(jīng)瀉合谷,三里至陰催孕妊。
通經(jīng)催生,俱宜瀉此三穴。虛者補合谷,瀉至陰。
死胎陰交不可緩,胞衣照海內(nèi)關(guān)尋。
死胎不下,瀉三陰交,胞衣不下,瀉照海、內(nèi)關(guān)。
小兒驚風少商穴,人中涌泉瀉莫深。
小兒急、慢驚風皆效。
癰疽初起審其穴,只刺陽經(jīng)不刺陰。
凡癰疽須分經(jīng)絡(luò)部分,血氣多少,俞穴遠近用針。從背出者,當從太陽經(jīng)至陰、通谷、束骨、昆侖、委 中五穴選用;從鬢出者,當從少陽經(jīng)竅陰、俠溪、臨泣、陽輔、陽陵泉五穴選用;從髭出者,當從陽明經(jīng)厲兌、內(nèi)庭、陷谷、沖陽、解溪五穴選用;從腦出者,則以絕骨一穴治之。凡癰疽已破,尻神、朔望不忌。
傷寒流注分手足,太沖內(nèi)庭可浮沉。
二穴總治流注,又能退寒熱。在手針手三里,在足太沖,在背行間,在腹足三里。
熟此筌蹄手要活,得后方可度金針;又有一言真秘訣,上補下瀉值千金。
此備古法,知流注者不用。
開闔經(jīng)言∶春刺(十二)井者,邪在肝;夏刺(十二)榮者,邪在心;季夏刺(十二)俞者,邪在脾;秋 刺(十二)經(jīng)者,邪在肺;冬刺(十二)合者,邪在腎。其肝心脾肺腎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叫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
針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經(jīng)以觀之,甲乙者,日之春也;丙丁者,日之夏也∶戊己者,日之四季也;庚辛者,日之秋也,壬癸者,日之冬也。寅卯者,時之春也;巳午者,時之夏也∶辰戌丑未者,時之四季也;申酉者,時之秋也;亥子者,時之冬也。括其要者,惟《明堂》二詩。
一詩∶甲膽乙肝丙小腸;一詩∶肺寅大卯胃辰經(jīng),見運氣總論。凡人秉天地壬之氣生,膀胱命門癸生腎,甲生膽,乙生肝,丙生小腸,丁生心,戊生胃,己生脾,庚生大腸,辛生肺。地支亦然。一氣不合,則不生化,故古圣立子午流注之法,以全元生成之數(shù)也。
先圣推衍其義,法以天干,戊土起甲逆行,甲丙戊庚壬為陽,井滎俞經(jīng)合;乙丁己辛 癸為陰,井滎俞經(jīng)合。
起例∶甲己還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是,壬子是真從。
陽則金(井)水(滎)木(俞)火(經(jīng))土(合),陰則木(井)火(滎)土(俞)金(經(jīng))水(合),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時周流五穴。
除六原穴,乃過經(jīng)之所。
相生相合者為開,則刺之∶相克者為闔,則不刺。
陽生陰死,陰生陽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寅,死于酉;丁火 生于酉,死于寅;戊土生于寅,死于酉;己土生于酉,死于寅;庚金生于巳,死于子;辛金生于子,死于巳;壬水生于申,死于卯;癸水生于卯,死于申。凡值生我、我生及相合者。乃氣血生旺之時,故可辨虛實刺之。
克我、我克及闔閉時穴,氣血正值衰絕,非氣行未至,則氣行已過,誤刺妄引邪氣,壞亂真氣,實實虛虛,其禍非小。
假如甲日膽經(jīng)行氣,脈弦者,本經(jīng)自病也,當竅陰為主。
乙日肝行間。余仿此。本經(jīng)自病者,不中他邪,非因子母虛實,乃本經(jīng)自生病也。當自取其經(jīng),故以竅 陰井為主,而配之以井,或心井、胃井。或俞穴為主,亦配以心、胃俞穴,滎經(jīng)合,主應(yīng)皆然。
如虛則補其母,當刺腎之涌泉(井),或膀胱之至陰(井)。實則瀉其子,可取心之中沖(井),或小腸 之少澤(井)。甲木能制戊土,則不宜針。
甲日膽木能制戊土,乙日肝木能制己土,丙日小腸火能制庚金,丁日心火能制辛金,戊日胃土能制壬水,己日脾土能制癸水,皆不宜針。
然陰陽相制者,豈無變化之機?故甲與己合而化土,亦可取脾之隱白。蓋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脾,故先實其脾,無令受肝之邪。所謂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
實脾者,必先于足太陰經(jīng)補土字一針,又補火字一針;后于足厥陰經(jīng)瀉木字一針,又瀉火字一針,其邪即散,其經(jīng)即平。此與后迎隨條,有以虛實言者互看。
推之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皆然,徐氏有歌云∶甲日戌時膽 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戊寅陷谷陽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庚辰經(jīng)注陽溪穴,壬午膀腕委中尋,甲申時納三 焦水,榮合天干取液門。
六甲日,甲戌時開穴,膽井竅陰,或合脾井隱白。相生,膀胱井至陰,腎井涌泉,小腸井少澤,心井中沖;相克,肺、大腸、脾胃井及闔穴。乙亥時不錄,后仿此。丙子時開穴,小腸滎前谷,合肺滎魚際。相生,膽 滎俠溪,肝滎行間,胃滎內(nèi)庭,脾滎大都。戊寅時開穴,胃俞陷谷,或合腎俞太溪,相生。小腸俞后溪,心俞 神門,大腸俞三間,肺俞太淵,又木原生在寅,可取膽原穴丘墟。庚辰時開穴,大腸經(jīng)陽溪,或合肝經(jīng)中封。
相生。胃經(jīng)解溪,脾經(jīng)商丘,膀胱經(jīng)昆侖,腎經(jīng)復溜。壬午時開穴,膀胱合委中,或合心合少海。相生,大腸 合曲池,肺合尺澤,胃合三里,脾合陰陵泉。甲申時乃三焦引氣歸元,可取液門滎穴,水生木也,返本還元。
乙日酉時肝大敦,丁亥時滎少府心,己丑太白太沖穴,辛卯經(jīng)渠是肺經(jīng),癸巳腎宮陰谷合,乙未勞宮水 穴滎。
六乙日,乙酉時開穴,肝井大敦,或合大腸井商陽。相生,腎井涌泉膀胱井至陰,心井少沖,小腸井少 澤。丁亥時開穴,心滎少府,或合膀胱滎通谷。相生,肝滎行間,膽滎俠溪,脾滎大都,胃滎內(nèi)庭。己丑時開 穴,脾俞太白,或合膽俞臨泣。相生,心俞神門,小腸俞后溪,肺俞太淵,大腸俞三間,又丑時可刺肝原穴太 沖。辛卯時開穴。肺經(jīng)經(jīng)渠,或合小腸經(jīng)陽谷。相生,脾經(jīng)商丘,胃經(jīng)解溪,腎經(jīng)復溜,膀胱經(jīng)昆侖。癸巳時開穴,腎合陰谷,或合胃合三里。相生,肺合尺澤,大腸合曲池,肝合曲泉,膽合陽陵泉。乙未時乃包絡(luò)引血歸元,可刺勞宮滎穴,木能生火也,俱以子母相生。后皆仿此。
丙日申時少澤當,戊戌內(nèi)庭治脹康,庚子時在三間俞,本原腕骨可祛黃,壬寅經(jīng)水昆侖上,甲辰陽陵泉 合長,丙午時受三焦木,中渚之中子細詳。
六丙日,丙申時開穴,小腸井少澤,或合肺井少商。相生,膽井竅陰,肝井大敦,脾井隱白,胃井厲兌。
戊戌時開穴,胃滎內(nèi)庭,或合腎滎然谷。相生,小腸滎前谷,心滎少府,大腸滎二間,肺滎魚際。庚子時開穴,大腸俞三間,或合肝俞太沖。相生,胃俞陷谷,脾俞太白,膀胱俞束骨,腎俞太溪,又子時刺小腸原穴腕骨。
壬寅時開穴,膀胱經(jīng)昆侖,或合心經(jīng)靈道。相生,大腸經(jīng)陽溪,肺經(jīng)經(jīng)渠,膽經(jīng)陽輔,肝經(jīng)中封。甲辰時開穴,膽合陽陵泉,或合脾合陰陵泉。相生,膀胱合委中,腎合陰谷,小腸合小海,心合少海。丙午時三焦引氣歸元,可取中渚俞穴,木生火也。
丁日未時心少沖,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淵神門穴,癸丑復溜腎水通,乙卯肝經(jīng)曲泉合,丁巳包絡(luò)大 陵中。
六丁日,丁未時開穴,心井少沖,或合膀胱井至陰。相生,肝井大敦,膽井竅陰,脾井隱白,胃井厲兌。
己酉時開穴,脾滎大都,或合膽滎俠溪。相生,心滎少府,小腸滎前谷,肺滎魚際,大腸滎二間。辛亥時開穴,肺俞大淵,或合小腸俞后溪,相生,脾俞太白,胃俞陷谷,腎俞大溪,膀胱俞束骨,又亥時刺心原穴神門。癸 丑時開穴,腎經(jīng)復溜,或合胃經(jīng)解溪。相生,肺經(jīng)經(jīng)渠,大腸經(jīng)陽溪,肝經(jīng)中封,膽經(jīng)陽輔。乙卯時開穴,肝合曲泉,或合大腸合曲池。相生,腎合陰谷,膀胱合委中,心合少海,小腸合小海。丁巳時包絡(luò)引血歸元,可取大陵俞穴,火生土也。
戊日午時厲兌先,庚申滎穴二間廷,壬戌膀胱尋束骨,沖陽土穴必還原,甲子膽經(jīng)陽輔是,丙寅小海穴安 然,戊辰氣納三焦脈,經(jīng)穴 支溝刺必痊。
六戊日,戊午時開穴,胃井厲兌,或合腎井涌泉。相生,小腸井少澤,心井少沖,大腸井商陽,肺井少商。庚 申時開穴,大腸滎二間,或合肝滎行間。相生,脾滎大都,胃滎內(nèi)庭,膀胱滎通谷,腎滎然谷。壬戌時開穴,膀胱俞束骨,或合心俞神門。相生,大腸俞三間,肺俞太淵,膽俞臨泣,肝俞太沖,又戌時刺胃原穴沖陽。
甲子時開穴,膽經(jīng)陽輔,或脾經(jīng)商丘。相生,膀胱經(jīng)昆侖,腎經(jīng)復溜,小腸經(jīng)陽谷,心經(jīng)靈道,丙寅時開穴,小腸合小海,或合肺合尺澤。相生,膽合陽陵泉,肝合曲泉,胃合三里,脾合陰陵泉。戊辰時三焦引氣歸元,可取支溝經(jīng)穴,火生土也。
己日巳時隱白始,辛未時中魚際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內(nèi)踝比,丁丑時合少海心,己卯間使胞絡(luò) 止。
六己日,己巳時開穴,脾井隱白,或合膽井竅陰。相生,心井少沖,小腸井少澤,肺井少商,大腸井商陽。
辛未時開穴,肺滎魚際,或合小腸滎前谷。相生,脾滎大都,胃滎內(nèi)庭,腎滎然谷,膀胱滎通谷。癸酉時開穴,腎俞太溪,或合胃俞陷谷。相生,肺俞太淵,大腸俞三間,肝俞太沖,膽俞臨泣,又酉時刺脾原穴太白。乙亥 時開穴,肝經(jīng)中封,或合大腸經(jīng)陽溪。相生,腎經(jīng)復溜,膀胱經(jīng)昆侖,心經(jīng)靈道,小腸經(jīng)陽谷。丁丑時開穴,心合少海,或合膀胱合委中。相生,膽合陽陵泉,肝合曲泉,脾合陰陵泉,胃合三里。己卯時胞絡(luò)引血歸元,可取間使經(jīng)穴,土生金也。
庚日辰時商陽居,壬午膀骯通谷之,甲申臨泣俞為木,合谷金原返本歸。丙戌小腸陽谷火,戊子時居三里 宜,庚寅氣納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六庚日,庚辰時開穴,大腸井商陽,或合肝井大敦。相生,胃井厲兌,脾井隱白,膀胱井至陰,腎井 涌泉。壬午時開穴,膀胱滎通谷,或合心滎少府。相生,大腸滎二間,肺滎魚際,膽滎俠溪,肝滎行間。甲申 時開穴,膽俞臨泣,或合脾俞太白。相生,膀胱俞束骨,腎俞太溪,小腸俞后溪,心俞神門,又申時刺大腸原 穴合谷。丙戌時開穴,小腸經(jīng)陽谷,或合肺經(jīng)經(jīng)渠。相生,膽經(jīng)丘墟,肝經(jīng)中封,胃經(jīng)解溪,脾經(jīng)商丘。戊子 時開穴,胃合三里,或合腎合陰谷。相生,小腸合小海,心合少海,大腸合曲池,肺合尺澤。庚寅時三焦引氣歸元,可取天井合穴,土生金也。
辛日卯時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須忖,乙未太沖原太淵,丁酉心經(jīng)靈道引,己亥脾合陰陵泉,辛丑曲澤胞 絡(luò)準。
六辛日,辛卯時開穴,肺井少商,或合小腸井少澤。相生,脾井隱白,胃井厲兌,膀胱井至陰,腎井涌 泉。癸巳時開穴,腎滎然谷,或合胃滎內(nèi)庭。相生,肺滎魚際,大腸滎二間,肝滎行間,膽滎俠溪。乙未時開 穴,肝俞太沖,或合大腸俞三間。相生,腎俞太溪,膀胱俞束骨,心俞神門,小腸俞后溪,又未時刺肺原穴太 淵。丁酉時開穴,心經(jīng)靈道,或合膀胱經(jīng)昆侖。相生,肝經(jīng)中封,膽經(jīng)丘墟,脾經(jīng)商丘,胃經(jīng)解溪。己亥時開 穴,脾合陰陵泉,或合膽合陽陵泉。相生,心合少海,小腸合小海,肺合尺澤,大腸合曲池。辛丑時胞絡(luò)引 血歸元,可取曲澤合穴,金生水也。
壬日寅時起至陰,甲辰膽脈俠溪滎,丙午小腸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尋。三焦寄有陽池穴,返本還元 似的親,戊申時注解溪胃,大腸庚戌曲池真,壬子氣納三焦寄,并穴關(guān)沖一片金,關(guān)沖屬金壬屬水,子母相生 恩又深。
六壬日,壬寅時開穴,膀胱井至陰,或合心井少沖。相生,大腸井商陽,肺井少商,膽井竅陰,肝井大 敦。甲辰時開穴,膽滎俠溪,或合脾滎大都。相生,腎滎然谷,膀胱滎通谷,心滎少府,小腸滎前谷。丙午 時開穴,小腸俞后溪,或合肺俞太淵。相生,膽俞臨泣,肝俞太沖,胃俞陷谷,脾俞太白,又午時可刺膀胱 原穴京骨,乃水原在午,水入火鄉(xiāng),故壬丙、子午相交 也,兼刺三焦原陽池。戊申時開穴,胃經(jīng)解溪,或合腎經(jīng)復溜。相生,小腸經(jīng)陽谷,心經(jīng)靈道,天腸經(jīng)陽溪,肺經(jīng)經(jīng)渠。庚戌時開穴,大腸合曲池,或合肝合曲泉。相生,胃合三里,脾合陰陵泉,膀胱合委中,腎合陰谷。
壬子時三焦引氣歸元,可取關(guān)沖井穴,金生水也。
癸日亥時井涌泉醫(yī)學檢驗網(wǎng),乙丑行間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門是,本尋腎水太溪原,胞絡(luò)大陵原并過,己巳商丘內(nèi)踝 邊,辛未肺經(jīng)合尺澤,癸酉中沖胞絡(luò)連,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后學莫忘言。
六癸日,癸亥時開穴,腎井涌泉,或合胃井厲兌。相生,肺井少商,大腸井商陽,肝井大敦,膽井竅陰。乙 丑時開穴,肝滎行間,或合大、腸滎二間。相生,腎滎然谷,膀胱滎通谷,心滎少府,小腸滎前谷。丁卯時開穴,心俞神門,或合膀胱俞束骨。相生,肝俞太沖,膽俞臨泣,脾俞太白,胃俞陷谷,又卯時可刺腎原穴太溪及胞 絡(luò)原穴大陵。己巳時開穴,脾經(jīng)商丘,或合膽經(jīng)陽輔。相生,心經(jīng)靈道,小腸經(jīng)陽谷,肺經(jīng)經(jīng)渠,大腸經(jīng)陽溪。
辛未時開穴,肺合尺澤,或合小腸合小海。相生,脾合陰陵泉,胃合三里,腎合陰谷,膀胱合委中。癸酉時胞絡(luò) 引血歸元,可取中沖井穴,水生木也。
大要∶ 陽日陽時陽穴,陰日陰時陰穴。陽以陰為闔,陰以陽為闔。闔者,閉也,閉則以本時天干,與某 穴相合者針之,故又曰開合。
陽日遇陰時,陰日遇陽時,則前穴已閉,取其合穴針之,合者,甲與己合化土,乙與庚合化金,丙與辛合化 水,丁與壬合化木,戊與癸合化火。賦云∶五門十變,十干相合為五,陰陽之門戶。十變卻十干,臨時變用之謂也。
其所以然者,陽日注腑,則氣先至而血后行;陰日注臟,則血先至而氣后行。順陰陽者,所以順氣血也。
陽日,六腑值日者,引氣;陰日,六臟值日者,引血。
或曰∶陽日陽時已過,陰日陰時已過,遇有急疾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適其病為貴耳。
妻閉則針其夫,夫閉則針其妻,子閉針其母,母閉針其子,必穴與病相宜,乃可針也。
噫!用穴則先主而后客,用時則棄主而從賓。
假如甲日膽經(jīng)為主,他穴為客,針必先主后客。其甲戌時,乃癸日戌時,則不必用,只用丙子時起。余仿此。愚反復思玩,乃悟徐氏諸書,未嘗明言也。
按日起時,循經(jīng)尋穴,時上有穴,穴上有時,分明實落,不必數(shù)上衍數(shù),此所以寧守子午,而舍爾靈龜也。
靈龜八法專為奇經(jīng)八穴而設(shè),其法具載徐氏針灸,乃竇文真公之妙悟也。但子午法自上古,其理易明,其八穴亦肘膝內(nèi)穴。又皆以陰應(yīng)陰,以陽應(yīng)陽,豈能逃子午之流注哉! 迎隨。迎者,迎其氣之方盛而奪之,為瀉;隨者,隨其氣之方虛而濟之,為補。
《素問》曰∶瀉必用方,補必用圓。又曰∶呼盡內(nèi)針,候吸引針,命曰補;吸則內(nèi)針,候呼引針,命曰瀉。
此萬世不易法也。
瀉必用方,以氣方盛也,月方滿也,日方溫也,身方定也。息方吸而內(nèi)針,及復候其方吸而轉(zhuǎn)針,及復候 其方呼而徐引出針,故曰瀉。補必用圓,圓者行也,行者移也。行謂行不宣之氣,移謂移未復之脈,故刺必中其滎。及復候吸而推針至血,故圓與方非針也。
《圖注難經(jīng)》云∶手三陽從手至頭,手三陽經(jīng)穴皆起于手也。
針芒從外往上為隨,針芒從內(nèi)往下為迎。
足三陽從頭至足,足三陽經(jīng)穴皆起于頭也。
針芒從內(nèi)往下為隨,針芒從外往上為迎。
足三陰從足至腹,足三陰經(jīng)穴皆起于足也。
針芒從外往上為隨,針芒從內(nèi)往下為迎。
手三陰從胸至手,手三陰經(jīng)穴皆起于胸也。
針芒從內(nèi)往下為隨,針芒從外往上為迎,大要以子午為主。
左為陽,從子至午左行陽絡(luò)為補。
右為陰,從午至子右行陰絡(luò)為瀉。陽主進,陰主退故也。
手為陽,左手為純陽。
足為陰。右足為純陰。
左手陽經(jīng),為陽中之陽;左手陰經(jīng),為陽中之陰;右手陽經(jīng),為陰中之陽;右手陰經(jīng),為陰中之陰。右足陰 經(jīng),為陰中之陰;右足陽經(jīng),為陰中之陽;左足陰經(jīng),為陽中之陰;左足陽經(jīng),為陰中之陽。今細分之,病者左手陽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進前(鹽指退后),呼之為隨;午后又以大指退后為隨,每與午前相反。所謂進前,即經(jīng)之從外;退后,即經(jīng)之從內(nèi)。退后吸之為迎。
病者左手陰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者右手陽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退后吸 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患右手陰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為隨;退后吸之為迎。病者右足陽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為隨;退后吸之為迎。病者右足陰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者左足陽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退后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者左足陰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 之,為隨;退后吸之為迎。男子午前皆然,午后與女人反之。
手上陽進陰退,足上陽退陰進,合六經(jīng)起止故也。凡針起穴,針芒向上氣順行之道;凡針止穴,針芒向下 氣所止之處。左外右內(nèi),令氣上行;右外左內(nèi),令氣下行。或問∶午前補瀉與午后相反,男子補瀉與婦人相反。
蓋以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女人之氣,早在下而晚在上。男女上下,平腰分之故也。至于呼吸男女人我 皆同,何亦有陰陽之分耶?蓋有自然之呼吸,有使然之呼吸。入針出針,使然之呼吸也。轉(zhuǎn)針如待貴客,如握 虎尾,候其自然呼吸。若左手足候其呼而先轉(zhuǎn),則右手足必候其吸而后轉(zhuǎn)之;若右手足候其吸而先轉(zhuǎn),則左手 足必候其呼而后轉(zhuǎn)之。真陰陽一升一降之消息也。故男子陽經(jīng),午前以呼為補,吸為瀉;陰經(jīng)以吸為補,呼為瀉,午后反之。女人陽經(jīng),午前以吸為補,呼為瀉;陰經(jīng)以呼為補,吸為瀉,午后亦反之。或者又曰∶補瀉必 資呼吸,假令尸厥中風,不能使之呼吸者奈何?曰∶候其自然之呼吸而轉(zhuǎn)針,若當吸不轉(zhuǎn),令人以手掩其口鼻,鼓動其氣可也。噫!補瀉提插分男女早晚,其理深微。原為奇經(jīng)不拘十二經(jīng)常度,故參伍錯縱如是。若流注穴,但分左右陰陽可也。嘗愛雪心歌云∶如何補瀉有兩般,蓋是經(jīng)從兩邊發(fā),古人補瀉左右分,今人乃為男女別。
男女經(jīng)脈一般生,晝夜循環(huán)無暫歇。此訣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此子午兼八法而后全也。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nèi)針也,有以淺深言者。
病在脈,刺脈無傷皮;病在皮,刺皮無傷肉;病在肉,刺肉無傷筋;病在筋,刺筋無傷骨;病在骨,刺骨 無傷筋。
經(jīng)言春夏宜淺,秋冬宜深。
春夏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然春夏時溫,補入針五分,即沉之至腎肝之部,俟得氣,乃引 針而持之至于心肺之分,取陰以和陽也,則能退熱。秋冬陽氣在下,火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然秋冬時寒,初 入針三分,淺而浮之當心肺之部,俟得氣,乃推針而內(nèi)之至于腎肝之分,取陽以和陰也,則能止寒。
有以榮衛(wèi)言者,經(jīng)言從衛(wèi)取氣,從榮置氣。
補則從衛(wèi)取氣,宜輕淺而針,從其衛(wèi)氣隨之于后,而濟益其虛也;瀉則從榮棄置其氣,宜重深而刺,取其榮氣迎之于前,而瀉奪其實也。然補之不可使太實,瀉之不可使反虛,皆欲以平為期耳。又男子輕按其穴而淺刺之,以 候衛(wèi)氣之分;女子重按其穴而深刺之,以候榮氣之分。
有以虛實言者,經(jīng)言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此迎隨之概也。
假令心病針手心主俞,是瀉其子也;針手心主井,是補其母也。木盛熱則生風,則瀉南以補北。水盛冷則生氣,則補木以抑水。如肺實肝虛,用針不補其肝而反實其肺,是謂實實虛虛。補不足而益有余,殺人必矣。
竇太師云∶凡針逆而迎奪,即瀉其子也。如心之熱病,必瀉于脾胃之分。針順而隨濟,即補其母也。如心之虛 病,必補于肝膽之分。
飛經(jīng)走氣,亦不外于子午迎隨。
凡言九者,即子陽也;言六者,即午陰也。但九六數(shù)有多少不同,補瀉提插皆然。言初九數(shù)者,即一九也,然亦不止于一九便了。但行至一九少停,又行一九,少停又行一九,三次共三九二十七數(shù),或四九三十六數(shù)。
言少陽數(shù)者,七七四十九數(shù),亦每次七數(shù)略停。老陽數(shù)者,九九八十一數(shù),每次二十七數(shù)少停,共行三次。
言初六數(shù)者,即一六也,然亦不止于一六便了。但行至一六少停,又行一六,少停又行一六,三次共三六一十八數(shù)。言老陰數(shù)者,六六三十六數(shù),每次一十八數(shù)少停,共行二次。言少陰數(shù)者,八八六十四數(shù),每次八數(shù)略 停;蛟啤米雍笠司艛(shù)補陽,午后宜六數(shù)補陰。陰日刺陽經(jīng),多用六數(shù)補陰;陽日刺陰經(jīng),多用九數(shù)補陽,此正理也。但見熱癥即瀉,見冷癥即補,舍天時以從人之病者,權(quán)也,活法也。
經(jīng)言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將同身寸法比穴,以墨點記;后令患人飲食,端正坐定,或偃臥。緩病必待天氣溫晴,則氣易行;急病如 遇大雷雨,亦不敢針。夜晚非急病亦不敢針。若空心立針,側(cè)臥必暈。
必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滎俞之處。
陽穴以骨側(cè)陷處按之酸麻者為真,陰穴按之有動脈應(yīng)手者為真。
切而散之,切者,以手爪掐按其所針之穴上下四旁,令氣血散。
爪而下之,爪者,先以左手大指爪重掐穴上,亦令氣血散耳。然后用右手鹽指頂住針尾,以中指大提緊執(zhí)針腰,以無 名指略扶針頭,卻令患人咳嗽十聲,隨咳下針。針入皮內(nèi),撒手停針十息,號曰天才。少時再進針刺入肉內(nèi),停針十息,號曰地才。此為極處,再停良主,卻令患人吸氣一口,隨吸退至人部,審其氣至未。如針下沉重緊 滿者,為氣已至;若患人覺痛則為實,覺酸則為虛。如針下輕浮虛活者,氣猶未至,用后彈努循捫引之;引之氣猶不至,針如插豆腐者死。凡除寒熱病,宜于天部行氣;經(jīng)絡(luò)病,宜于人部行氣;麻痹疼痛,宜于地部行氣。
彈而努之,彈者,補也,以大指與次指爪相交而迭。病在上,大指爪輕彈向上;病在下,次指輕彈向上,使氣速行,則氣易至也。努者,以大指次指捻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補者,入針飛之,令患人閉氣一口,著力努之。瀉者,提針飛之,令患人呼之,不必著力。一法二用,氣自至者,不必用此彈努。
捫而循之,捫者,摩也。如痛處未除,即于痛處捫摩,使痛散也,復以飛針引之,除其痛也。又起針之時,以手按其穴,亦曰捫。循者,用手于所針部分,隨經(jīng)絡(luò)上下循按之,使氣往來,推之則行,引之則至是也。
動而伸之,推而按之,動者,轉(zhuǎn)動也;推者,推轉(zhuǎn)也。凡轉(zhuǎn)針太急則痛,太慢則不去疾。所謂推展,即分陰陽左轉(zhuǎn)右轉(zhuǎn)之法也。
伸者,提也;按者,插也。如補瀉不覺氣行,將針提起,空如豆許,或再彈二三下以補之。緊戰(zhàn)者,連用飛法 三下,如覺針下緊滿,其氣易行,即用通法。若邪盛氣滯,卻用提插先去病邪,而后通其真氣。提者,自地 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病輕提插初九數(shù),病重者提插三九二十七數(shù),或老陽數(shù),愈多愈 好。或問∶治病全在提插,既云急提慢按如水冷,慢慢急按火燒身。又云∶男子午前提針為熱,插針為寒;午 后提針為寒,插針為熱。女人反此,其故何耶?蓋提插補瀉,無非順陰陽也。午前順陽性,提至天部則熱;午 后順陰性,插至地部則熱!镀嫘Я挤健酚性娮蠲。補瀉提插活法,凡補針先淺入而后深入,瀉針先深入而后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瀉也;慢提急按火燒身,補也。或先提插而后補瀉,或先補瀉而后提插可也,或補瀉提插同用亦可也。如治久患癱瘓;頑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癩風寒瘧,一切冷證,行淺入針,而后漸深入 針,俱補老陽數(shù)。氣行針下緊滿,其身覺熱,帶補慢提急按老陽數(shù),或三九二十七數(shù),即用通法。扳倒針頭,令患人吸氣五口,使氣上行,陽回陰退,名曰進氣法,又曰燒山火。治風疾痰壅盛,中風喉風癲狂,瘧疾單熱,一切熱證,先深入針,而后暫淺退針,俱瀉少陰數(shù)。得氣覺涼,帶瀉急提慢按初六數(shù),或三六一十八數(shù),再瀉 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涼。治瘧疾先寒后熱,一切上盛下虛等癥,先淺入針,行 四九三十六數(shù),氣行覺熱,深入行三六一十八數(shù)。如瘧疾先熱后寒,一切半虛半實等癥,先深入針行六陰數(shù),氣行覺涼,漸退針行九陽數(shù),此龍虎交戰(zhàn)法也,俾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蓋邪氣常隨正氣而行,不交戰(zhàn),則邪不退而正不勝,其病復起。治 癖 瘕氣塊,先針入七分行老陽數(shù),氣行便深入一寸,微伸提之,卻退至原 處,又得氣依前法再施,名曰留氣法。治水蠱膈氣脹滿,落穴之后,補瀉調(diào)氣均勻,針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轉(zhuǎn) 之千遭自平,名曰子午搗臼。治損逆赤眼,癰腫初起,先以大指進前捻入左,后以大指退后捻入右,一左一右 三九二十七數(shù),得氣向前推轉(zhuǎn)內(nèi)入,以大指彈其針尾,引其陽氣,按而提之,其氣自平,未應(yīng)再施,此龍虎交 騰法也。雜病單針一穴,即于得氣后行之,起針之際行之亦可。
通而取之,通者,通其氣也,提插之后用之。如病患左手陽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進前九數(shù),卻扳倒針頭,帶補以大指 努力,針嘴朝向病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執(zhí)住直待病患覺熱方停。若氣又不通者,以龍虎龜鳳飛經(jīng)接氣之法驅(qū)而運之。如病患左手陰經(jīng),以醫(yī)者右手大指退后九數(shù),卻扳倒針頭,帶補以大指努力,針嘴朝病,執(zhí)住直待 病患覺熱方停。右手陽經(jīng)與左手陰經(jīng)同法,右手陰經(jīng)與左手陽經(jīng)同法,左足陽經(jīng)與右手陽經(jīng)同法,左足陰經(jīng)與右手陰經(jīng)同法,右足陽經(jīng)與左手陽經(jīng)同法,右足陰經(jīng)與左手陰經(jīng)同法。如退潮,每一次先補六而后瀉九,不拘次 數(shù),直待潮退為度。止痛同此法。癢麻虛補,疼痛實瀉,此皆先正推衍《內(nèi)經(jīng)》通氣之法,更有取氣、斗氣、接 氣之法。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頭,頭取手足三陽,胸腹取手足三陰,以不病者為主,病者為應(yīng),如兩手蜷攣,則以兩足為應(yīng)。兩足蜷攣,則以兩手為應(yīng),先下主針而后下應(yīng)針,主針氣已行而后針應(yīng)針。
左邊左手左足同手法,右邊亦然。先斗氣、接氣而后取氣,手補足瀉,足補手瀉,如搓索然。久患偏枯蜷攣甚 者,必用此法于提插之后。徐氏曰∶通氣接氣之法,已有定息寸數(shù)。手足三陽,上九而下十四,過經(jīng)四寸;手 足三陰,上七而下十二,過經(jīng)五寸。在乎出納,呼吸同法,上下通接,立時見功。所謂定息寸數(shù)者,手三陰從 胸走手,長三尺五寸,左右共長二丈一尺∶手三陽從手走頭,長五尺,左右共長三丈;足三陽從頭走足,長八 尺,左右共長四丈八尺;足三陰從足走腹,長六尺五寸,左右共長三丈九尺;陰陽兩蹺從足走目,長七尺五寸,左 右共長一丈五尺;督脈長四尺五寸;任脈長四尺五寸。諸脈共長一十六丈二尺也。行血氣,通陰陽以榮于身,絡(luò)脈則傳注而不息也。一曰青龍擺尾,以兩指扳倒針頭朝 病,如扶船舵,執(zhí)之不轉(zhuǎn),一左一右,慢慢撥動九數(shù),或三九二十七數(shù),其氣遍體交流。二曰白虎搖頭,以兩 指扶起針尾,以肉內(nèi)針頭輕轉(zhuǎn),如下水船中之櫓,振搖六數(shù),或三六一十八數(shù)。如欲氣前行,按之在后;欲氣后行,按之在前。二法輕病亦可行之,擺動氣血。蓋龍為氣,虎為血,陽日先行龍而后虎,陰日先行虎而后龍。
三曰蒼龜探穴,以兩指扳倒針頭,一退三進,向上鉆剔一下,向下鉆剔一下,向左鉆剔一下,向右鉆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四曰赤鳳迎源,以兩指扶起針插入地部,復提至大部,候針自搖,復進至 人部,上下左右四圍飛旋,如展翅之象。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進之。又將大指爪從針尾刮至針腰,此刮法也。能移不忍痛,可散積年風。午后又從針腰刮至針尾。又云∶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
有攣急者,頻宜刮切循攝。二法須連行三五次,氣血各循經(jīng)絡(luò),飛走之妙,全在此處,病邪從此退矣。放針停 半時辰之久,扶起針頭,審看針下十分沉緊,則瀉九補六;如不甚緊,則瀉六補九,補瀉后針活即搖而出之。
攝者,用大指甲隨經(jīng)絡(luò)上下切之,其氣自得通行。
搖而出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
搖者,退也。以兩指拿針尾,向上下左右各振搖五七下,提二七下,能散諸風。出針,直待微松方可出,針豆許。如病邪吸針,正氣未復,再須補瀉停待。如再難,頻加刮切,刮后連瀉三下,次用搜法,不論數(shù)。
橫搜,如龍虎交騰,一左一右,但手更快耳。直搜,一上一下,如捻法而不轉(zhuǎn),瀉刮同前。次用盤針,左轉(zhuǎn)九 次,右轉(zhuǎn)六次,瀉刮同前。次用子午搗臼,子后慢提,午后略快些,緩緩提插,搖出應(yīng)針,次出主針。補者吸 之,急出其針,便以左手大指按其針穴,及針外之皮,令針穴門戶不開,神氣內(nèi)守,亦不致出血也。瀉者呼之,慢出其針,勿令氣泄,不用按穴。凡針起速,及針不停,久待暮者,其病即復。一針暈者,神氣虛也。不可起 針,以針補之,急用袖掩病患口鼻回氣,內(nèi)與熱湯飲之即蘇,良久再針。甚者針手膊上側(cè)筋骨陷中,即蛤蟆肉 上惺惺穴,或三里即蘇,若起針壞人。二針痛者,只是手粗。宜以左手扶住針腰,右手從容補瀉。如又痛者,不可起針,須令病患吸氣一口,隨吸將針捻活,伸起一奚即不痛。如伸起又痛,再伸起又痛,須索入針,便 住痛。三數(shù)針者,再將原針穴邊復下一針。補之即出。
嗟夫!神針肇自上古,在昔岐伯已嘆失其傳矣,況后世乎!尚賴竇、徐二氏,能因遺文以究其意,俾來學 有所悟,而識其梗概,括為四段,聊為初學開關(guān)救危之用,尚期四方智者裁之。
補瀉一段,乃廬陵歐陽之后所授,與今時師不同。但考《素問》,不曰針法,而曰針道,言針當順氣血往來 之道也。又曰∶凡刺者,必別陰陽。再考《難經(jīng)圖注》,及徐氏云左與右不同,胸與背有異,然后知其源流有自。
蓋左為陽,為升,為呼,為出,為提,為午前,為男子之背;右為陰,為降,為吸,為入,為插,為午后,為男 子之腹。所以女子反此者,女屬陰,男屬陽,女子背陰腹陽,男子背陽腹陰,天地男女陰陽之妙自然如此。
腦戶囟會及神庭,玉枕絡(luò) 到承靈;顱囟角孫承泣穴,神道靈臺膻中明。水分神闕會陰上,橫骨氣沖針莫 行;箕門承筋手五里,三陽絡(luò)穴到青靈。孕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內(nèi)亦通稱;石門針灸應(yīng)須忌,女子終身孕不成。外有云門并鳩尾,缺盆主客深暈生;肩井深時亦暈倒,急補三里人還平。刺中五臟膽皆死,沖陽血出投 幽冥;海泉顴 乳頭上,脊間中髓傴僂形。手魚腹陷陰股內(nèi),膝臏筋會及腎經(jīng);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關(guān)節(jié)皆通評。
昔黃帝制九針各不同形∶一曰 針,應(yīng)天,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以瀉陽氣;二曰員針,應(yīng)地,長一寸 六分,鋒如卵形揩磨,不傷肌肉,以瀉分氣;三曰 針,應(yīng)人,長三寸半,鋒如黍粟之狀,主脈勿陷,以致其氣;四曰鋒針,應(yīng)四時,長一寸六分,刃三隅以發(fā)痼疾;五曰鈹針,應(yīng)五音,長四寸,廣二分半,末如劍峰以 取大膿;六曰員利針,應(yīng)六律,長一寸六分,大如厘,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七曰毫針,應(yīng)七星,長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九留之而癢,以取痛痹;八曰長針,應(yīng)八氣,長七寸,鋒利身薄,所取遠痹;九曰大針,應(yīng)九野,長四寸,其鋒微尖如挺,以瀉機關(guān)之水,九針畢矣。此言九針之妙。毫針最精,能應(yīng)七星,又為三百六十穴之針。
第一次用竹筒一個去青,盛羊腦髓、人乳汁、磁石,水煮一晝夜。第二次用硫黃、檳榔、當歸、防風、羊腦髓及骨髓、乳香、沒藥、荊芥、黑牽牛、人乳汁,煮一晝夜取出埋土內(nèi)七日,犬肉煮過。第三次用乳香、沒藥、磁石、牙皂、 砂、虎骨、天麻、川烏、草烏、雄黃、防風、薄荷、人參、當歸、川芎、細辛、羊腦髓 及骨髓、人乳汁拌勻,裝入竹筒內(nèi),緊封筒口,用燒酒二斤,水八斤,煮一晝夜,埋土內(nèi)七日,取出用糠擦光,后用麻油再擦,常帶身邊養(yǎng)熟。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詳《徐氏針灸》等書。聞有《針灸萃英》,未之見也。
或問∶針有補瀉迎隨之理,固可以平虛實之證,其灸法不問虛實寒熱,悉令灸之,其亦有補瀉之功乎?
丹溪凡灸有補瀉,若補,火艾滅至肉;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用口吹風主散。
曰∶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fā)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fā),火就燥之義也。其針刺雖有補瀉之法,予恐但有瀉而無補焉。經(jīng)謂∶瀉者迎而奪 之。以針迎其脈之來氣而出之,固可以瀉實也。謂補者隨而濟之,以針隨其經(jīng)脈之去而留之,未必能補虛也。
不然,《內(nèi)經(jīng)》何以曰無刺 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無刺大勞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驚人?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不可刺。
九虛損,危病,久病,俱不宜針。
刺之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若此等語,皆有瀉無補之謂也,學人玩之。
針灸穴治大同,但頭面諸陽之會,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陰虛有火者,亦不宜灸。惟四肢穴最 妙,凡上體及當骨處,針入淺而灸宜少;凡下體及肉濃處,針可入深,灸多無害。前經(jīng)絡(luò)注《素問》未載針灸分 寸者,以此推之。
百會 主諸中等癥及頭風,癲狂、鼻病、脫肛,久病大腸氣泄,小兒急慢驚風,癇證夜啼百病。
上星 主鼻淵、鼻塞、 肉及頭風目疾。
神庭 主風癇羊癲。
通天 主鼻痔。左臭灸右,右臭灸左,左右臭,左右灸。鼻中去一塊如朽骨,臭氣自愈。
腦空 主頭風目眩。
翳風 主耳聾及瘰癧。
率谷 主傷酒,嘔吐,痰眩。
風池 主肺中風,偏正頭風。
頰車 主落架風。
以上頭面部,詳前經(jīng)絡(luò),余仿此。
膻中 主哮喘,肺癰,咳嗽,癭氣。
巨闕 主九種心痛,痰飲吐水,腹痛息賁。
上脘 主心痛,伏梁,奔豚。
中脘 主傷暑及內(nèi)傷脾胃,心脾痛,瘧疾,痰暈,痞滿反胃,能引胃中生氣強行。
水分 主膨脹繞臍。堅滿不食,分利水道,止泄。
神闕 主百病及老人、虛人泄瀉如神。又治水腫、膨脹、腸鳴。卒死,產(chǎn)后腹脹,小便不通,小兒脫肛。
氣海 多灸能令人生子。主一切氣疾,陰證痼冷,及風寒暑濕水腫,心腹膨脹脅痛,諸虛 瘕,小兒囟不合。丹溪治痢,昏仆上視,溲注汗泄,脈大,得之酒色,灸后服人參膏而愈。
關(guān)元 主諸虛腎積,及虛老人泄瀉,遺精,白濁,令人生子。
中極 主婦人下元虛冷虛損,月事不調(diào),赤白帶下,灸三遍令生子。
天樞 主內(nèi)傷脾胃,赤白休息痢疾,脾泄及臍腹膨脹, 瘕。
章門 主痞塊。多灸左邊,腎積灸兩邊。
乳根 主膺腫乳癰,小兒龜胸。
日月 主嘔宿汁,吞酸。
大赫 主遺精。
帶脈 主疝氣,偏墜,水腎,婦人帶下。
以上胸腹部。
大杼 主遍身發(fā)熱及疸、瘧、咳嗽。
神道 主背上怯怯乏氣。
至陽 主五疸痞滿。
命門 主老人腎虛腰疼,及諸痔脫肛、腸風下血。
長強 主痔漏。
風門 主易感風寒,咳嗽,痰血,鼻衄,一切鼻病。
肺俞 主內(nèi)傷外感,咳嗽吐血,肺癰肺痿,小兒龜背。
膈俞 主胸脅心痛,痰瘧, 癖,一切血疾。
肝俞 主吐血,目暗,寒疝。
膽俞 主脅滿干嘔,驚怕、睡臥不安,酒疸目黃,面發(fā)赤斑。
脾俞 主內(nèi)傷脾胃,吐瀉瘧痢,喘急,黃膽,食癥,吐血,小兒脾風。
胃俞 主黃膽,食畢頭眩,瘧疾,善饑不能食。
三焦俞 主脹滿,積塊,痢疾。
腎俞 主諸虛,令人有子,及耳聾,吐血,腰痛,女勞疸,婦人赤白帶下。
大腸俞 主腰脊痛,大小便難,或瀉痢。
小腸俞 主便血、下痢,小便黃赤。
膀胱俞 主腰脊強,便難腹痛。
主諸瘧、久瘧,眼暗。凡五臟瘧,灸五臟俞。
意舍 主脅滿嘔吐。
以上背腰部。
肩井 主肘臂不舉及撲傷。
肩 主癱瘓,肩腫、手攣。
曲池 主中風,手攣筋急痹風,瘧疾先寒后熱。
手三里 主偏風,下牙痛。
合谷 主中風,破傷風,痹風,筋急疼痛,諸般頭病,水腫難產(chǎn),小兒急驚。
三間 主下牙疼。
二間 主牙疾、眼疾。
支正 主七情氣郁,肘臂十指皆攣及消渴。
陽谷 主頭面手膊諸疾及痔痛、陰痿。
腕骨 主頭面臂腕五指諸疾。
后溪 主瘧疾,癲癇。
少澤 主鼻衄不止,婦人乳腫。
間使 主脾寒之證,及九種心痛,脾疼,瘧疾,口渴。如瘰癧久不愈,患左灸右,患右灸 左,效。
內(nèi)關(guān) 主氣塊及脅痛,勞熱瘧疾,心胸痛。
大陵 主嘔血,瘧。
勞宮 主痰火胸痛,小兒口瘡及鵝掌風。
中諸 主手足麻木,戰(zhàn)掉蜷攣,肩臂連背疼痛,手背癰毒。
神門 主驚悸,怔忡,呆癡等疾,及卒中鬼邪,恍惚振禁,小兒驚癇。
少沖 主心虛,膽寒,怔忡,癲狂。
列缺 主咳嗽風痰,偏正頭風,及單鵝風,下牙疼。
少商 主雙鵝風,喉痹。
以上手部。
環(huán)跳 主中風濕,股膝攣痛,腰痛。
風市 主中風腿膝無力,腳氣,渾身瘙癢,麻痹。
陽陵泉 主冷痹,偏風,霍亂,轉(zhuǎn)筋。
懸鐘 主胃熱,腹脹,脅痛,腳氣,腳脛濕痹,渾身瘙癢,五足指疼。
足三里 治中風,中濕,諸虛耳聾,上牙疼,痹風,水腫,心腹膨脹,噎膈,哮喘,寒濕腳氣。上中下 部疾,無所不治。
豐隆 主痰暈,嘔吐,哮喘。
內(nèi)庭 治痞滿。患右灸左,患左灸右,覺腹響是效。又主婦人食蠱,行經(jīng)頭暈,小腹痛。
委中 治同環(huán)跳。
承山 主痔漏。
飛揚 主行步如飛。
金門 主癲癇。
昆侖 主足腿紅腫,牙齒疼痛。
申脈 主晝發(fā),足腫牙疼。
血海 主一切血疾及諸瘡。
陰陵泉 主脅腹脹滿,中下疾皆治。
三陰交 主痞滿痼冷,疝氣腳氣,遺精。
婦人月水不調(diào),久不成孕,難產(chǎn),赤白帶下淋滴。
公孫 主痰壅胸膈,腸風下血積塊,婦人氣蠱。
太沖 主腫滿行步艱難,霍亂手足轉(zhuǎn)筋。
行間 主渾身蠱脹,單腹蠱脹,婦人血蠱。
大敦 主諸疝陰囊腫,腦衄,破傷風,小兒急慢驚風等癥。
隱白 主心脾痛。
筑賓 主氣疝。
照海 主夜發(fā),大便閉,消渴。
太溪 主消渴,房勞不稱心意,婦人水蠱。
然谷 主喉痹,咳唾血、遺精,溫瘧,疝氣,足心熱,小兒臍風。
涌泉 主足心熱,疝氣,奔豚,血淋氣痛。
以上足部。
膏肓 主陽氣虧弱,諸虛痼冷,夢遺,上氣呃逆,膈噎,狂惑忘誤百病。取穴須令患人就床平坐,曲膝齊 胸,以兩手圍其足膝,使胛骨開離,勿令動搖。以指按四椎微下一分,五椎微上二分,點墨記之,即以墨平畫 相去六寸許,四肋三間胛骨之里,肋間空處,容側(cè)指許,摩膂肉之表筋骨空處,按之患者,覺牽引胸戶,中手 指痹,即真穴也。灸至百壯千壯,灸后覺氣壅盛,可灸氣海及足三里,瀉火實下,灸后令人陽盛,當消息以自 保養(yǎng),不可縱欲。
患門 主少年陰陽俱虛,面黃體瘦,飲食無味,咳嗽遺精,潮熱盜汗,心痛,胸背引痛,五勞七傷等癥。
初病即依法灸之,無有不效。取穴先用蠟繩一條,以病患男左女右腳板,從足大拇趾頭齊量起,向后隨腳板當 心貼肉,直上至膝腕大橫紋中截斷。
如婦人足小,難以準量,可取右手肩 穴,貼肉量至中指頭齊亦可。不若只取膏肓,灸之亦妙;次灸四 花,無有不效。
次令病患解發(fā),勻分兩邊平身正立,取前 繩子,從鼻端齊,引繩向上,循頭縫下腦后,貼肉隨脊骨垂下至繩盡處,以墨點記(此不是穴)。別用稈心令 患人合口,將稈心按于口上兩頭至吻,卻鉤起稈心中心至鼻端根,如人字樣,齊兩吻截斷,將此稈展直于先點 墨處,取中橫量,勿令高下,于稈心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是灸穴。初灸七壯,累灸百壯。初只宜灸此三穴。
崔氏四花 崔氏四花治病同患門,共成六穴,有坎離既濟之象。取穴令病患平身正立,稍縮臂膊,取蠟繩 繞項,向前平結(jié)喉骨,后大杼骨,俱墨點記。向前雙垂,與鳩尾穴齊即截斷,卻翻繩向后,以繩原點大杼墨放 在結(jié)喉墨上,結(jié)喉墨放大杼骨上,從背脊中雙繩頭貼肉垂下至繩頭盡處,以墨點記(此不是穴)。別取稈心,令病患合口,無得動笑,橫量,齊兩吻截斷,還于背上墨記處折中橫量,兩頭盡處點之(此是灸穴)。又將循 脊直量,上下點之(此是灸穴)。初灸七壯。累灸百壯,迨瘡愈病未愈,依前法復灸,故云累灸百壯。但當灸 脊骨上兩穴,切宜少灸,凡一交可灸三五壯,多灸恐人蜷背。灸此六穴,亦要灸足三里以瀉火氣為妙。
經(jīng)門四花 即崔氏四花穴。不灸脊上二穴,各開兩傍共成六穴。上二穴,共闊一寸,下四穴相等,俱吊線 比之。以離封變作坤封,降心火生脾土之意也,然此皆陽虛所宜。華佗云∶風虛冷熱,惟有虛者不宜灸。但方 書又云∶虛損癆瘵,只宜早灸膏肓四花,乃虛損未成之際。如弱瘦兼火,雖灸亦只宜灸內(nèi)關(guān)、三里,以散其痰 火,早年欲作陰火不宜灸,論而未果,今見傷寒提綱。
騎竹馬穴 專主癰疸發(fā)背,腫毒瘡瘍,瘰癧癘風諸風,一切無名腫毒,灸之疏瀉心火。先從男左女右臂腕 中橫紋起,用薄蔑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截斷,卻令病患脫去上下衣裳,以大竹杠一條,跨定,兩人徐徐扛起,足要離地五寸許,兩傍更以兩人扶定,勿令動搖不穩(wěn),卻以前量竹蔑,貼定竹杠,豎起從尾 骨貼脊,量至蔑 盡處,以墨點記(此不是穴)。卻比病患同身寸蔑,二寸平折,放前點墨上,自中橫量兩傍各開一寸,方是灸 穴。可灸三七壯,極效。
精宮 專主夢遺。十四椎下,各開三寸,灸七壯,效。
鬼眼穴 專祛癆蟲。令病患舉手向上略轉(zhuǎn)后些,則腰上有兩陷可見,即腰眼也,以墨點記。于六月癸亥 夜亥時灸,勿令人知。四花、膏肓、肺俞,亦能祛蟲。
痞根穴 專治痞塊。十三椎下各開三寸半,多灸左邊。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又法∶用稈心量患人足 大指齊,量至足后跟中住,將此稈從尾骨尖量至稈盡處,兩傍各開一韭葉許,在左灸右,在右灸左,針三分,灸七壯,神效。又法∶于足第二趾岐叉處,灸五七壯,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后灸一晚夕,覺腹中響動是驗。
肘尖穴 治瘰癧。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如初生時,男左女右,灸風池尤妙。又法∶用稈心比患人口兩 角為則,折作兩段于手腕窩中量之,上下左右四處盡頭是穴。灸之亦效。
鬼哭穴 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以患人兩手大指相并縛定,用艾炷于兩甲角及甲后肉四處,騎縫著火 灸之,則患者哀告我自去為效。
灸疰忤 尸疰、客忤、中惡等癥。乳后三寸,男左女右灸之,或兩大拇指頭。
灸疝痛 偏墜,用稈心一條,量患人口兩角為則,折為三段如 字樣,以一角安臍中心,兩角安臍下兩 傍,尖盡處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左右俱灸。炷艾如粟米大,灸四十壯,神效。又法∶取足大趾、次趾下中節(jié)橫紋當中,男左女右灸之,兼治諸氣心腹痛,外腎吊腫,小腹急痛。
灸翻胃 兩乳下一寸,或內(nèi)踝下三指稍斜向前。
灸腸風諸痔 十四椎下各開一寸,年深 者最效。
灸腫滿 兩大手指縫或足二趾上一寸半。
灸卒死 一切急魘暴絕,灸足兩大指內(nèi)、去甲如韭葉。
灸癜風 左右手中指節(jié)宛宛中,凡贅疵諸痣皆效。
啞門風府天柱擎,承光臨泣頭維平;絲竹攢竹睛明穴,素 禾 迎香程。顴 下關(guān)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 榮;淵液乳中鳩尾下,腹哀臂后尋肩貞;陽池中沖少商穴,魚際經(jīng)渠一順行;地五陽關(guān)脊中主,隱白漏谷通陰 陵;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guān)申脈迎;委中殷門扶承上,白環(huán)心俞同一經(jīng)。灸而勿針針勿灸,《針經(jīng)》為此 嘗叮嚀;庸醫(yī)針灸一齊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明堂尺寸法\x(針灸同) 經(jīng)云,頭有頭尺寸。前發(fā)際至后發(fā)際,折作一尺二寸。前后發(fā)際不明者,取眉中心上至大椎,共折作一尺 八寸取之。 頭部橫寸 以眼內(nèi) 角至外 角為一寸,并用此法取之。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神,本神至頭維,各去一 寸半,自神庭至頭維共四寸半。 背部直寸 大椎至尾,共二十一椎,通長折作三尺。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厘;中七椎,每椎一寸六 分一厘;十四椎與臍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厘;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厘。俠脊第二行,各開四寸取之;俠 脊第三行,各開七寸取之。 膺部腹部尺寸 兩乳間橫折作八寸,并用此法取之。天突至膻中,直折作六寸八分。下行一寸六分為中庭,上取歧骨,下至臍中,共折作九寸取之。臍中至橫骨,共折作五寸取之。 手足背部橫寸,并用同身寸 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jié)內(nèi)度,以稈心比兩頭橫紋尖為一寸取之。 點穴法 凡取穴,或平直安定,或屈伸得之。如環(huán)跳則伸一足、屈一足取之。更量病患老少,身體肥瘦 歪正,寬狹長短,不可十分拘泥。竇師云∶取穴必須取五穴而用一穴,則為端的。坐點則坐灸,立點則立灸,坐立皆宜端正,一動則不得真穴。灸則先陽后陰,先上后下,先少后多,艾炷根下廣三分,若不三分,火氣不達。惟頭面四肢差小耳,小兒則雀屎大可也,壯數(shù)人健病深者可倍,老弱減半。扁鵲灸法,累灸至百壯千壯者,惟《明堂》多云針六分,灸三壯。凡灸頭及胸膈鳩尾,不宜多灸,然皆視病之輕重而增損,不可太泥。故《明 堂》禁穴,亦許灸一壯至三壯,所以心中風者亦灸心俞,不可執(zhí)一論也。點艾以火珠火鏡為最,次以清麻油紙 燃點之,亦好。 調(diào)養(yǎng)法 凡灸,預卻熱物,服滋腎藥;及灸,選其要穴,不可太多,恐氣血難當。灸氣海煉臍,不可臥 灸。素火盛者雖單灸氣海,亦必灸三里瀉火。灸后未發(fā),不宜熱藥;已發(fā),不宜涼藥。常須調(diào)護脾胃,俟其自發(fā),不必外用酒蔥熨等法。發(fā)時或作寒熱如瘧,亦不可妄服藥餌。落靨后,用竹膜紙貼三五日,次用所宜服藥,以麻油水粉煎膏貼之。膿多者一日一易,膿少者兩日一易,使膿出多而疾除也。務(wù)宜撙節(jié)飲食,戒生冷、油膩、魚蝦、筍蕨,量食牛肉、小雞。長肉時方可量用鰍鱔、水雞、豬肚、老鴨之類,謹避四氣七情六欲,持以歲月必復。 彭祖固陽固蒂長生延壽丹( 江吳省齋公贈) 夫人之臍也,受生之初,父精母血相受,凝結(jié)胞胎混沌,從太極未分之時,一氣分得二穴。穴中如產(chǎn)四穴,外通二腎,內(nèi)長赤白二脈。 四穴之中,分為表里,在母腹中,母呼兒呼,母吸兒吸,是一身臍蒂,如花果在枝而通蒂也。一月一周,真氣漸足,既產(chǎn)胎衣未脫,臍帶且緩斷,倘臍門未閉,感風傷寒,即損嬰兒真氣。遂以艾火熏蒸數(shù)次,則真氣無患 矣。三七臍門自閉,惟覺口深,于是陽盛年長,淚于五味,溺于五音,探于五氣,外耗精神,內(nèi)傷生冷,而真 氣不得條暢,所以立法蒸臍固蒂,如水灌土培草木,根本自壯茂也。人常依法熏蒸,則榮衛(wèi)調(diào)和,安定魂魄,寒暑不侵,身體可健,其中有神妙也。夫肺為五臟之華蓋,聲音所從生者,皮毛賴之而滋潤,腎水由之而生養(yǎng)。 腠理不密,外感內(nèi)傷乘之,令人咳嗽。外感發(fā)散,內(nèi)傷滋潤,又有郁結(jié)則當解之;騻猎镏,或未發(fā)散而遂使郁遏之劑,則氣不散而滯于肺中,多生粘痰而作喘急咳嗽。或傷房勞飲食。致使吐血,乍寒乍熱,耳目 昏昏,身體倦怠拘急,胸滿煩悶,飲食少思,精神怯弱等疾作矣。醫(yī)者可急用保真丸、化痰丸等劑療之。倘 用之無效,必須依法熏臍。今將此方藥料,開具于后。 麝香 五錢。引諸藥入五臟六腑,周徹百節(jié)。 丁香 三錢。入肺補血,實脾胃。 青鹽 四錢。入腎以實其子,使肺母無泄漏,如乳補下益其氣脘。 夜明砂 五錢。透肺孔,補氣不足,散內(nèi)傷有余。 乳香、木香 各二錢。 小茴 四錢。治濕瀝之癥,調(diào)達周流,升降其氣,不致喘嗽。如欲斷水,先尋此源。 沒藥、虎骨、蛇骨、龍骨、朱砂 各五錢。 雄黃 三錢。削除病根,扶弱助強。 白附子 五錢。循各經(jīng)絡(luò)有推前拽后之功。 人參、附子、胡椒 各七錢。補元氣,行血化痰為津液。 槐皮 能閉押諸氣之性,使無走竄。 艾葉 取其火熱,劫病去毒,起死回生。 上為末,另用白面作條,圈于臍上,將前藥一料分為三分,內(nèi)取一分,先填麝香末五分入臍眼內(nèi);又將 前藥一分,入面圈內(nèi),按藥令緊,中插數(shù)孔,外用槐皮一片蓋于藥上,艾火灸之,無時損易,壯其熱氣,或自 上而下,自下而上,一身熱透;既吮鼐氤寥缱,灸至五六十壯,遍身大汗,上至泥丸宮,下至涌泉穴。如 此,則骨髓風寒暑濕,五勞七傷盡皆拔除。茍不汗則病未愈,再于三五日后又灸,灸醫(yī).學全在線至汗出為度。學人雖用小心灸至百二十壯,則疾必痊。灸時要慎風寒,戒油膩生冷,保養(yǎng)一月以后,愈加精神健旺。若婦人灸臍,去麝,加韶腦一錢。扁鵲明此二十味浮沉升降,君臣佐使,使其所治勞嗽之疾,無不痊愈,不惟勞疾。凡一年四季各 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及久嗽久喘,吐血寒勞,遺精白濁,陽事不舉,下元極弱,精神失常,痰膈等 疾,婦人赤白帶下,久無生育,子宮極冷,凡用此灸,則百病頓除,益氣延年。 接命丹 養(yǎng)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返老還童,卻病延年。用大附子一枚,重二兩二錢,切作薄片,夏布包定,以甘草、甘遂各二兩捶碎,用燒酒二斤共浸半日,文武火煮,酒干為度。取起附子、草、遂不用,加麝香三分,捶千余下,分作二丸,陰干,納一丸于臍中,七日一換。一丸放黑鉛盒內(nèi)養(yǎng)之。 溫臍種子方 五靈脂、白芷、青鹽(各二錢),麝香(一分)為末,另用蕎麥粉水和成條,圈于臍上,以前藥實于 臍中。 尋常只用炒鹽。又治霍亂欲死及小便不通。如虛冷甚者,加硫黃,入麝香為引。 用艾灸之,婦人尤宜。但覺臍中溫暖即止,過數(shù)日再灸,太過則生熱也。 溫臍兜肚方 專主痞積,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經(jīng)脈不調(diào),久不受孕者。惟有孕者忌之。白檀香、羚羊角(各一兩),零陵香、馬蹄香(即廣沉香)、香白芷、馬兜鈴、木鱉子、甘松、升麻、血竭(各五錢),丁皮(七錢),麝 香(九分),以上十二味為末,分作三分,每用一分。以蘄艾絮綿裝白綾兜肚內(nèi)。初服者,每三日后一解,至第五日又服,一月后常服之。 針灸服藥吉日 (緊急不拘)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丁丑、壬午、甲申、丙戌、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庚子、辛 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己未、壬戌,及成開執(zhí)日,忌辛未扁鵲死日。 又,春甲乙,夏丙丁,四季戊己,秋庚辛,冬壬癸。男喜破日忌除,女喜除日忌破,男女俱宜開日,俱忌滿日,男忌戊,女忌己。又,游禍日不宜服藥,正五九月巳日,二六十月卯日,三七十一月午日,四八 十二月申日。 九宮尻神禁忌 坤踝震 指牙上,巽屬頭兮乳口中,面背目干手膊兌,項腰艮膝肋離從,坎肘腳肚輪流數(shù),惟有肩尻在中宮。 其法一歲從坤,二歲從震,周而復始。針灸犯之,重則喪命,輕發(fā)癰疽。 九部人神禁忌 一臍二心三到肋,四咽五口六在首,七脊八腰九在足,輪流順數(shù)忌針灸。 其法一歲起臍,二歲到心,周而復始數(shù)之。行年犯處,忌用針灸。 十二部人神禁忌 一心二喉三到頭,四肩五背六腰求,七腹八項九足十膝,十一陰(十二)股是一周。 其法亦一歲一位,周而復始數(shù)之。 四季人神禁忌 春秋左右脅,冬夏在腰臍,四季人神處,針灸莫施行。 逐月血忌 行針須要明血忌,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宮,七辰八戌九居巳,十亥十一月午當,臘子更加逢日閉。 逐月血支 血支針灸仍須忌,正丑二寅三卯位,四辰五巳六午中,七未八中九酉部,十月在戌十一亥,十二月于子上議。 十二支人神所在禁忌 子目丑腰耳寅胸,卯脾鼻辰腰膝中,巳手午心未頭手,申頭背酉背仍同,戌在頭面亥頭項,十二支人神忌逢。 逐日人神所在禁忌 一足鼻柱小指中,初一足大趾,十一鼻柱,二十一小指。 二踝發(fā)際外踝同,初二外踝,十二發(fā)際,二十二外踝。 三腿牙齒并肝足,初三股腿,十三牙齒,二十三在肝與足。 四腰胃脘手陽明,初四腰,十四胃脘,二十四手陽明經(jīng)。 五口遍身足陽明,初五口,十五遍身,二十五足陽明胃經(jīng)。 六手在胸又在胸,初六手,十六在胸,二十六又在胸。 七內(nèi)踝氣沖占膝,初七內(nèi)踝,十七氣沖,二十七在膝。 八脘股內(nèi)占陰中,初八腕,十八股內(nèi),二十八在陰。 九尻在足并膝股,初九在尻,十九足,二十九膝股。 十腰內(nèi)踝足趺中。初十腰背,二十內(nèi)踝,三十足趺。 凡針灸必忌人神、尻神、血支、血忌之類。急病一日上忌一時,正午以后乃可灸,早則恐有昏暈。卒病不拘早晚,若值雷雨,亦必寧待。 煉臍法
針灸禁忌